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有關中秋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3月20日上午,北京會議中心報告廳,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動員大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宣讀了《國務院關于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國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措施主要包括開展股權激勵試點、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開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經費中核定列支間接費用試點、支持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支持創新創業的稅收政策等,同時,要求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制定到2020年的園區發展規劃。《批復》支持北京市人民政府積極利用政府采購政策,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通過首購、訂購、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實驗和示范項目等措施,推廣應用中關村自主創新產品,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要求創新體制機制,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建設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機構。
大會還報告了中關村20年創新發展的歷程和主要成就。1988年,國務院批準以中關村地區為核心成立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這是我國第一家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此拉開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序幕。1999年,國務院批復加快建設中關村,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更名為“中關村科技園區”。20年來,中關村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總收入從1988年的14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1萬億元,上繳稅費從0.5億元增長到500億元,提前兩年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形成了軟件、集成電路、計算機和網絡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能源環保、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集群;中關村的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造出了漢字激光照排、計算機芯片、移動通訊標準、超級計算機、“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標準,在電子政務、防治“非典”、節能減排、載人航天、2008年奧運會、三峽工程、青藏鐵路、核電站等重大工程和建設項目中廣泛應用,每年技術交易額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以上;中關村吸引的境外創業投資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數約占全國的一半;中關村吸引和培養了大批優秀研究開發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專業管理人才,每年新增就業崗位約10萬個,從業的留學人員累計達到1萬人,由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累計超過4500家;中關村在全國率先進行了企業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企業信用、知識產權、股權激勵、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試點,在科技、教育與經濟相結合的體制機制創新和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經驗。
幼兒園中秋節主持詞尊敬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們:
金秋送爽,月圓人更圓。歡迎大家來到幼兒園,和我們的寶寶共同度過中秋佳節。我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團團圓圓。也希望你和包包通過這次活動,更深的體會濃濃的親情。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花好月圓”,這里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活美滿,全家幸福團圓!此次活動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1)親情問答,答對的家庭有獎哦。 2)手工制作---中秋團圓燈。 3)品嘗月餅,體驗親情。 4)摘燈,帶著幸福和希望歸去。
環節一
好,我們現在進入第一個環節。請家長積極準備回答問題,小朋友也可以回答哦!
(1)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民間多在此夜合家團聚,又稱團圓節。八月中秋節起源已久,其中,有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和傳說,哪位家長能舉出幾個例子?【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
(2)請一位家長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3)嫦娥飛天的故事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美好的生活不再與地位的高低,也不再與金錢的多少;我們的寶寶從小就應該懂得這個道理:親情才是最重要的,團圓才是最幸福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古往今來,有多少引用中秋團圓的詩句!其中,有一句,可以說是中秋節永遠的主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請問,這句是出自哪位大詩人的哪首詩詞?誰可以背誦一下?【如果沒有,老師可帶幼兒背誦】
(4)好,但愿我們和我們遠方的親人,共同擁有一個月亮。現在,我請一位老人說說您小時候的中秋是怎么過的,您現在又怎樣過中秋?
(5)下面,我問一個問題,什么地方的月亮最亮?為什么?【月是故鄉明】
6)月是故鄉明。唐朝偉大的詩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思鄉古詩,這首詩也一直是家長朋友啟蒙幼兒時必教的一首古詩,請問,這首詩的名字是什么,請您背誦一下。【靜夜思】
(7)剛才那位老人說了,我們要在中秋節祭拜月神,品嘗月餅。現在市場上月餅種類繁多,琳瑯滿目。下面我請一位老人說出幾種不同種類的月餅。
(8)吟唱團圓的現代歌曲數不勝數。近幾年流行著陳紅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團圓歌,請問,歌名是什么,誰會唱?我這里有音樂。【常回家看看】。
環節二
有關中秋的知識太多了,由于時間有限,我們把活動轉入第二個環節:親自手工---中秋團圓燈。請梁老師示范講解手工的程序和要求。【略】(中間做手工過程)
【手工完畢,將燈籠掛起來】五彩的燈籠掛起來了,他照亮了我們的心,溫暖了我們的濃濃親情。下面,我們的活動將進入倒下一個環節:品嘗月餅。
環節三
這里有幼兒園發給小朋友的月餅,也有我們家長朋友自帶來的水果,月餅。下面,請梁老師將幼兒園的月餅發到孩子們手中,而我們自帶的月餅則放到一塊,請大家分享(用托盤端水果月餅請家長,小朋友隨便拿自己喜歡的,要求每人一份)
好,請大家開始品嘗月餅。【大家邊吃老師邊解說】在這美好的團圓之日,我們相聚在一起。此時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濃濃的親情在流淌,流淌。。。。。。這甜美的月餅,這鮮美的水果。。。。。。,請小朋友們用雙手捧著月餅,獻給你親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讓他們吃一口。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老爺們,他們這么大的歲數了,仍舊肩負著接送孩子,縫衣做飯的重任。今天為了參加孫子的活動,他們邁著蹣跚的步子冒雨來到了幼兒園。我們的心應該多么感動!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天天忙碌,奔波,為了生活,為了孩子。。。。。。寶貝們,請讓他們吃一口你的月餅,請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說一聲,謝謝,我愛你!
此時,我們的心融化在著濃濃的親情里,我們在這里,品味著團圓,我們擁有同一個月亮,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花好月圓。再一次祝愿大家幸福健康,團團圓圓。今天,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讓孩子懂得了珍惜,理解了親情,學會了分享,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孩子,快快樂樂,健康成長。孩子們,家長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月圓人更圓!我們的活動馬上進入第四個環節。請家長帶著您的寶寶,到家前摘一個燈籠。有一個條件:每個家庭摘得燈籠都不能是自己做的那個,然后請您仔細看看您所摘得燈籠上貼的名字,那個名字就是您的天使,它會給您帶來好運,帶來幸福。請您,在心里默默的感謝他,祝福他。
【關鍵詞】投其所好 網絡課堂 綜合性學習 探索月球奧秘
【基金項目】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第二批立項課題成果之一(立項編號:07C105)。
【注】本文獲廣州市天河區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169-02
教學過程:
課前:老師布置作業,要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網絡搜集有關月球的資料,每組負責一大類,同時,組內成員再分工,以便提高效率。
一、話說月亮
師導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古往今來,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它令人感到浪漫而又神秘,給人無限的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索月球奧秘,共話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二、探索月球奧秘
師:課前我們就有關月球要探討的話題作了資料搜集,下面我們就有請各小組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同學們紛紛舉手,躍躍欲試)看來大家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那我們就有請第一組同學來說有關月球的奧秘。
第一小組 明月幾時有
――月球奧秘知多少
一、展示
第一組主持人:說到月亮,我們總是充滿好奇,為什么它會有陰晴圓缺呢?為什么它和潮汐有很大關系呢……接下來我們小組就一一為大家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下面有請我們的組員一一為大家介紹:
學生A:我來說月球的起源……
學生B:我要說的是月球的地質構造和月貌,現在先給大家展示幾章圖片月球容貌的照片……
師:感謝第一小組同學帶來的豐富而又神奇的月球知識,讓我們對遙遠而神秘的月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我相信大家對月球都還有很多疑問,那么現在大家就針對剛才第一組同學的展示提出作個評價并質疑,把問題都寫在Q群聊天欄。
二、利用網絡,評價小組展示情況
以下是網上部分學生的評價與質疑:
(這個評價與質疑,讓大家在網絡上寫,首先是考慮到課堂上很多同學可能礙于情面不敢直接說,或表達能力不佳而詞不達意,亦或害羞根本不敢站起來說,而網絡正好綜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同時,希望這簡短的評價能養成大家的探究質疑習慣。)
第二小組 我和月亮有個約會
――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
一、展示
第二組主持人:大家好,不知大家有沒有和我相同的經歷,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時,總是愛追尋那皎潔的月亮,總愛猜想嫦娥是否寂寞?吳剛的樹什么時候能砍斷呢?我想,很多有關月亮的故事或許就是人們的猜想中誕生的吧!下面請同學們重溫一下聽奶奶講故事的情景:
一個中秋的夜晚:郭奶奶和她的孫女在正在庭院中賞月……
1.演員表:學生D飾演奶奶;學生F飾演孫女
2.臺詞:略
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一一給大家表演我們搜閱到的故事了,我們搜集的資料都已經放到班級網絡圖書館中,歡迎各位來踩踩(網絡用語)。
(平時上課,老師會強調把搜集的資料放到班級網絡圖書館中,一是為了讓大家養成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二是讓大家學會資源共享。)
師總結:感謝第二組同學給我們帶來精彩的表演,同學們真是多才多藝啊。
二、利用網絡,評價小組展示情況
以下是網上部分學生的評價與質疑:
第三組 千里共嬋娟
――有關月亮的詩歌、民俗
一、展示
主持人:相信大家對于有關月亮的詩歌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能背出多少有關月亮的詩句?(互動)那么這里我們就給大展示一下所有的有關月亮的詩歌。
學生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文學大家們不愧是獨具審美的慧心,月的陰晴圓缺在他們眼里無不各具風韻。請同學們說說月亮大多用來寄托什么情感呢?
學生:思鄉、思親、祝愿、孤獨之情、閑適之情……
主持人:(老師說的沒錯)另外,我們的古詩除了可以用來鑒賞品讀,還可以用來唱,現在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明月幾時有》(說完,學生打開百度MP3,輸入“明月幾時有”)。
主持人:下面有請我們的同學H來講一下各地的有關月亮的風俗。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紅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老師:剛才第三組同學給我們介紹了我國部分地區有關中秋的習俗,不知道大家的家鄉有沒有特別的中秋習俗或者其他節日習俗?請大家用5分鐘時間在Q群上把家鄉節日習俗寫下。
以下是網上部分學生寫的家鄉習俗:
師總結:感謝同學們為大家帶來這么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最后讓我們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我們的這一節月亮之旅。(打開百度MP3播放《花好月圓》)
作業:三個有關月亮的作文題目,請大家選一個來創作,寫完后把作品放到班級網絡圖書館,大家互相進行點評。(網上已掛評價標準,批改范文)
第一題: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第二題:在月球上的一天
接到高洪波的童詩繪本編輯任務是在去年6月中旬左右,《飛龍記》《琵琶甲蟲》《鴿子樹的傳說》這三首詩是我們從高洪波眾多童詩中精心挑選的畫面感十分突出的作品。
《飛龍記》描寫一位傳奇的少年劉龍子從小癡迷于畫龍,長大后與一位富公子馬子騰結下深厚的友誼。馬子騰不嫌棄貧窮的天才少年畫家,與他成為莫逆之交。一個中秋夜,馬子騰為好奇心所驅使,強求劉龍子畫龍點睛,最終劉龍子化身為墨龍離去,馬子騰痛失友誼。作品用飛龍詮釋了當友誼面臨底線挑戰時,友誼就會離你而去的道理,用悲劇式的結尾提醒讀者珍惜朋友。《琵琶甲蟲》描寫的是琵琶甲蟲歷盡艱辛,長途跋涉尋找理想,終于達到人生的輝煌頂點的故事。詩的意境優美,立意高遠,告訴讀者有理想就應當努力去追求,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勵志故事。《鴿子樹的傳說》描寫的是風度翩翩的美少年珙桐公子愛鴿成癡,為保護心愛的鴿子,傾盡萬貫家財,甚至付出了自己生命的故事。這首童話詩表現了人與鴿子心靈的默契,謳歌了對美好事物執著的追求,并用優美的幻想描寫這種追求所帶來的一系列奇跡,兼具了情感與思想之美。
如何將這種旋律激越、神奇瑰麗的故事畫面呈現給讀者,讓讀者在詩與畫的平衡中得到藝術的享受,成了這套繪本成功與否的關鍵。經過幾番研究論證后,我們決定在裝幀風格上突出這套繪本的中國味。立足傳統的中國元素來組織裝幀這套繪本可以凸顯中國民間故事的迷人魅力,讓書中原本神奇的故事添加更多更強烈的神奇色彩。
確定了風格之后,我們開始物色畫家。通過幾輪的篩選交流和試畫,我們最終有幸請到了畫兒晴天來為這套繪本配畫。
我和畫兒晴天早幾年前就認識了。確切地說畫兒晴天是一個兒童插畫組合,他們的畫風時尚,意境唯美,在國內許多童書評獎中頻頻獲獎,在國內兒童插畫界有較高的知名度。我特別喜歡畫兒晴天創作設計的中國郵政2008年鼠年國版賀年有獎明信片,當時他們給我寄了一張,之后我還到郵局買齊了一套,至今仍珍藏著。這套作品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可貴的是他們還將現代的一些時尚元素糅合到作品中,十分符合當下青少年的審美情趣,讓人百看不厭。
為了使詩畫之間能找到平衡,讓詩和畫相得益彰,我們對這三本書進行了文字方面的分鏡處理,并標出分鏡中的關鍵字和畫面應該表現的內容,力求讓畫家在創作中表現出故事的精髓。在創作的順序上,我們一反傳統的做法,直接挑出三首詩最精彩、最難畫的部分讓畫家創作。這樣一來,我們先期就掌握了總體創作的高度,為之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了創作高度的掌控,有了畫家積極的配合,之后的創作就順利多了,后來的許多畫面都是一次性通過的。
前期的磨合確實讓我們和畫家費了不少腦筋,從初稿到定稿來回往復不下十次。插畫創作最重要的是對作品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可以說是對作品的再一次升華。在交流過程中,有時候我們對某一個構圖或某一個細節進行多次探討和推敲,讓畫家改了再改,不厭其煩;有時候為了求證某個畫面效果,我們到處查找資料,直到找到滿意答案為止;有時候我們為了版面文字的諧調還讓畫家重新調整畫面的布局……可以說,這套繪本的每一張畫面都凝聚著畫家和我們孜孜以求的艱辛。
詩和畫都有了,如何讓詩畫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是這套繪本裝幀成敗的關鍵。為了體現中國元素,我們還將中國傳統抽象圖案如意、祥云、朱雀等等應用到設計中,為繪本的“中國味”增色不少。在版式方面,我們想到了國畫和書法中的章法,大量查閱有關中國書法藝術中的章法的文章,并與設計師溝通了我們的設想。三首詩都是長詩,每本繪本的畫面只有二三十張,再加英文翻譯,版式整體顯得過擠了。如何讓國畫和書法的章法在繪本中得以體現,成了我們版式設計中最大的難題。版式設計曾幾度陷入停頓狀態。為此我們專門到幾家書店展開調研,認真研究當前主流繪本的版式設計。在大量參考其它繪本的版式設計并聽取設計師的建議后,我們決定突出中文部分,保證中文的圖文效果,將英文以附屬的方式接排在后頭,版式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廣告文案是完整廣告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廣告運作目的的制約和支配下,進行廣告作品主題的提煉、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安排,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表達廣告主題,以達到傳達廣告信息和廣告意圖,并最終促進購買行為的發生。在實際的文案創作中,由于受到諸如產品屬性、特性、受眾人群屬性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廣告文案作品所體現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道德情感等都會有所差異。現代廣告的傳播內容主要是以傳播商品信息為主。隨著商品市場全球化、同質化進程的深入,行業、品牌之間的廣告戰日趨激烈,以在中國人心中占有相當分量的儒家文化及其所倡導的符合社會價值普遍認同及消費者好感的內容為切入點,是廣告文案策劃中成功的好方法。中國儒家文化的“仁、愛、忠、孝、禮、儀、廉、恥”的思想、文化、符號和元素容易讓國人感受到熟悉和親切,在廣告文案創作中恰當運用這些文化要素,容易使受眾從信息的選擇性接觸層面就產生好感,進而深入地了解,使廣告的說服效果事半而功倍。在廣告文案的創作中恰當運用儒家文化,可以減弱廣告訴求中商品所蘊含的經濟屬性,賦予產品更多的文化和思想的內涵。在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間接改變商業廣告單純的經濟承載物的角色。不僅可以維護潛在消費人群對產品形象的好感度,而且可以提升產品的品牌形象。比如在很多廣告中會運用忠、信的理念,它們從一個側面體現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同時,它們也是商業經營、持續發展的根基,將忠、信的理念融入廣告中,可以提升產品形象和企業形象,增強受眾對相關企業的信任感和忠誠度。可以說,儒家文化的精髓深藏在國人的靈魂里,它對我們提高大眾文化素養,淳化社會風氣,傳遞社會正能量都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廣告文案的創作和儒家文化傳播是互通的,因為廣告的目的從廣義上說就是大范圍的傳播,廣告文案就是為此目的而創作的;儒家文化是國人文化信仰的初始點,我們會在言行中自覺地體味,而這個體味的過程也就是傳播和傳承的過程。所以說,二者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廣告文案的傳播在一個側面促進和推廣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滲透也能夠提升廣告信息傳播的效果。引入儒家文化的優秀廣告文案,無形中會帶給受眾一種積極向上、崇尚仁愛、提倡孝禮的引導力。
二、儒家文化在廣告文案創作中的運用方法
(一)運用儒家文化思想內涵感染受眾
中國儒家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理性、哲學指導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它不是虛無縹緲的,不是捉摸不定的,而是可以直接起到現實作用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吾日三省吾身”“禮之用,和為貴”等,我們在現實生活的多個側面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給予我們的方向。廣告文案的創作中也處處體現著這種“現實作用”。仁:愛人,儒家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由親子、兄弟、夫妻、朋友的關系體現,組合交織,培育人性,人性的情感教育,構建人的情感社會性。與其相應的儒家文化中的誠、義、禮、信、忠等概念也都具有程度不一的情感培育的功能或價值。以“仁”動人是現代廣告文案創作中常用的手法。大眾生活所需的商品中,除一些生活必需品外,更多的商品購買行為,體現的是一定的社會關系,以及這些商品所暗含的商品購買者的各種社會角色。如前所引,這些社會角色的扮演和社會關系的體現更多的是在大眾共同文化心理結構———儒家文化結構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在廣告文案的創作中運用這些情感,使受眾在感情的浸潤中理解、接受廣告會取得較好的訴求效果。如家庭、親子關系的體現,清風紙巾廣告文案:“除了當主持人,媽媽才是我真正的角色,我堅持給家人百分百好品質……百分百愛家人,我選清風。”讓我們看到母親對家人、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以此來打動同樣扮演“媽媽”角色的消費者,贏取受眾對該產品的好感和對其品質的信任。家長不但疼愛孩子,也希望孩子能做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學會反哺,CCTV公益廣告family,里面文案設計用“是時候盡一份子女的責任,悉心呵護起這個家……爸爸媽媽我愛你,有愛就有責任”,使受眾感受到中華民族盡孝、愛家的傳統情感。再如,朋友關系的體現,瀘州老窖四五老酒《朋友篇》廣告文案:“多少年,才算久;幾杯酒,才算夠……朋友一生一起走……一生情,一杯酒,干杯,為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喚起了受眾心里對老友的思念及“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嘆。這些廣告文案對儒家文化中的親仁、慈孝、敬人等思想進行傳播,受眾在引起心理共鳴的同時,受到了文化熏陶。
(二)運用儒家文化元素吸引受眾
文化元素的概念極為廣泛,包括傳統故事、歌謠、歷史人物形象、君臣禮制、文化意象等內容。這些傳統文化元素是人們非常熟悉和有著深厚感情的,在文案創作中通常借用它們來闡述或演繹現代商品的特點,使受眾更容易接受或產生心理的共鳴。例如,酒鬼酒《人生馥郁香篇》里“前濃有所求,中清有所思,后醬有所悟……”,既像是為受眾介紹品酒的過程享受,又像在把握、傳遞人生不同階段的內涵感悟,這也與儒家文化中對人生不同階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追求不謀而合,酒如人生,人生如酒,將產品與生活的意味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三)運用儒家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廣告文案創作
詩、詞、音樂等是儒家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例如,代表了先秦時期最高文學成就的《詩經》,是儒家文化元典之一,是那個時期人們生活和勞動的寫照,這些詩當初都是配樂而歌的,它們體現著我國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在經歷時間歲月洗滌后的各種儒家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大多已被人們接受和熟悉,在廣告文案的創作中,表面看來雖和音樂毫無關系,卻可以在文案擬定創作的過程中穿插諸如配樂而歌的詩詞,靈活運用文學藝術作品來詮釋完整的廣告創意。將藝術與廣告結合,使得受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廣告內容。如MCI電訊服務的廣告文案:“那晚不經意,/看到茶中明月的倒影,/驀然發覺,/是中秋的明月。/千里之外,昔日的時光,/吸飲著茶中的明月,/那一晚,我回到了家。”文案中就借用游子中秋思家的感悟,來表達電訊服務維系情感紐帶的優越性,“以詩動人,以情感人”。又如紅旗轎車的廣告文案:“道不盡強國夢,述不盡紅旗情”;中華牙膏的廣告文案:“四十年風雨歷程,中華永遠在我心中”。這些朗朗上口的廣告語,就是在文案創作中運用了儒家文化的傳統愛國思想,同時利用了詩詞的表現形式,使受眾將廣告中所傳遞的產品形象與愛國情結相聯系,更容易打動消費者;還有很多商品借用我們熟悉的詩詞內容,加上產品賣點,賦予詩詞新的意義來做廣告文案,加深受眾對廣告的印象。如強力荔枝飲料廣告文案“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讓人自然想到了杜牧《過華清宮三首·其一》中的名句,不同的是,該詩句本意是大詩人杜牧以飽含憂國憂民的筆調點出了唐玄宗游樂疏政、驕奢逸的生活,而在這個文案中則變成了凸顯產品特色的借力點。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都是商品特性與古典詩詞的意境完美融合。
(四)傳統儒家文化與現代人文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