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冬季環境整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意見》,全面清理歷史遺留及新近形成的農村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徹底杜絕亂倒垃圾、亂排污水、亂堆雜物等“臟、亂、差”現象,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確保年內完成環衛一體化市場化運作,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實現常態化。
二、整治時間
4月10日—6月10日。利用三個月時間,在全街道范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百日會戰”集中整治活動,打造衛生整潔、干凈有序的鎮村環境,完善長效機制,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常態化。
三、整治內容
4月10日—4月30日期間,實地查看了7個社區45個村,召開了座談會,傳達了縣推進會精神。確定這七個村作為試點。各村發動群眾積極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著重治理各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衛生死角清理不到位等難點。對各村進行督導檢查,展開拉網式排查,各村治理不到位的地方拍照、通報,責令各村立即整治。
5月1日—5月15日,徹底整治農村“三大堆”。一是統一規范柴堆草垛存放場所。各村要合理劃分區域,調整騰出土地。柴草存放場所要固定,相對封閉。除必要的進出口外,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綠化或院墻遮擋,并落實好安全措施,消除火災隱患。同時,本著方便群眾,存取便捷的原則設立,控制數量,盡量少設,相對集中。二是集中治理人禽畜糞便亂堆亂放,清除露天糞坑和簡易廁所,采取即時填埋、堆肥產沼等方式妥善處理人禽畜糞便。三是合理處置以建筑垃圾為主的雜物堆。對磚、石、土及其他雜物混合的垃圾堆,要采取建筑填埋和就地掩埋等方式消納處置。
5月16日—5月31日,全面清理農村存量垃圾。按照“屬地管理、公眾參與”原則,拉網式清理村莊內外、河塘溝渠、橋梁涵洞以及房前屋后的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確保無整治盲區(盲點),杜絕垃圾“搬家”、“轉移”現象。清理后的區域,要采取配套設施、硬化綠化、專人盯防等有效措施,防止反彈。保持公廁設施完好,有專人保潔,定期消毒,廁所內外清潔,無亂貼亂畫,基本無異味。公廁外周3米內無垃圾雜物以及污水外溢。
6月1日—10日,重點整治路域衛生環境。重點抓好駐地內主要道路及街道、駐地出入口及沿街環境衛生整治,清理道路、街道兩側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確保可視范圍內無白色污染。實現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集中整治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要及時收運處理,直運生活垃圾處理廠集中無害化處理,嚴禁自行焚燒或簡單填埋。在清理過程中,要做到宣傳到位、清理到位、管理到位。各村認真落實長效管理機制,保證清理一處、干凈一處、鞏固一處。
四、驗收階段
各村要組建檢查小組,按照相關標準,對各村內的主街道、巷道的沿街商戶(住戶)的環境衛生進行自查自糾,并形成書面總結匯報材料,上報街道;街道安排專項人員,每兩周對各村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集中檢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社區書記為第一負責人。街道各社區、村要高度重視這次環境衛生“百日會戰”集中整治活動,切實把這次活動作為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城鄉環衛一體化的重要措施,抓牢做實。及時召開動員會議,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重點、措施和時限,分階段組織實施。按照整治任務和時間安排,逐村建立工作臺賬,量化分解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實,確保整治活動有組織、有行動、有實效。改善農村環境衛生。
(二)加大資金保障。結合工作實際,拿出集中整治專項資金,為整治活動提供有力資金保障,確保配套資金到位。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引導村民“一事一議”自主投資投勞,共建美好家園,推進各村衛生保潔工作,引導和發動駐地企業、能人富戶、廣大群眾投資投勞,參與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中抓住重點,攻克難點,解決薄弱點,把錢花在刀刃上,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堅決杜絕為整治而整治的消極應付思想。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距離5KM”為你整理了這篇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為切實解決閆樓鄉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培育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會文化,我鄉組織開展了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鄉政府專門組織召開全鄉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深入學習中央和省、市、縣改善營商環境作出的決策部署、出臺的改革措施,研究部署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同時積極開展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的大討論,動員全鄉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二、完善組織,健全機構。我鄉充實調整了由鄉長任組長,主管副鄉長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鄉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各相關部門職責;同時,按照市、縣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鄉實際,研究制定了我鄉的工作方案,明確了時間節點、任務要求,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關 鍵 詞】初中政治信息化環境教學創新實踐與探討
由于應試教育的習慣性影響和社會世俗的傳統偏見,初中政治及其教學工作歷來無法得到基礎學科應有程度的重視,再加上教學方式單一落后等多種原因的存在,課程教學長期處于難以振作的萎靡狀態。在新課標逐步唱響教學改革主旋律的時候,信息技術手段又給整個校園傳送了現代化的科技氣息,這無異于給初中政治課程及其教學工作吹來了加快改革發展的強勁東風。因此,加快科技環境下的初中政治教學工作,真正到了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重要關頭!這是時代賦予的一項既光榮又艱巨的重大歷史責任。對此,我們應當順勢而為、積極施為,努力開展以培養和提升學習能力為追求的雙邊互動教學活動,以此推動課程教學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本文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體會,就此話題粗淺闡述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在科技環境下開展初中政治學科的雙邊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形勢下推促課程改革和教學創新的內在要求
與傳統教學相比,現代科技教學在表現內容、形式手段和信息容量等方面具有無可超越的絕對優勢。它通過圖文并茂、音像協調的綜合效果,以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演示方式,能夠起到激感、激活狀態、增強互動、贏取合力的作用,從而實現教學成效的最大化。眾所共知,教育的對象是一群群個性鮮明、活潑生動的學生群體,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標是以培養學習能力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課程教學的質效,遠非引進現代化教學設備那么簡單,而是必須把科技教學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素養充分結合起來,積極開展雙邊教學活動,以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精神實質,努力實現“三維目標教學”。這是新形勢下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在反應和宏觀要求,也是極具戰略戰術的可行性做法。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多媒體技術手段為強有力的科學支撐,積極嘗試和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豐實厚潤、鮮活生動,以不斷滿足實際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各種需要,從而努力實現激發學生興趣、深化學習情感的目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和功用,使之促進師生在開展雙邊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地敲響重點、突破難點,在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不斷提升的同時,促進課程改革及其教學工作早日走向高質化和高速化的發展軌道。
二、在科技環境下開展初中政治學科的雙邊教學活動,應當認真遵循新穎實效、自主促進和實踐創新的基本原則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運用信息手段開展雙邊教學活動,這是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實踐嘗試。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求總結了以下三項基本原則:一是新穎實效的原則。政治教學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教學課件、教學方法等方面適時完善,以力求“保鮮”和實效。如教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內容時,由于教材對合法權益的界定范圍作出了與時俱進的調整,而一些原有課件的開發相對較早,未能及時跟進。執教者在備課環節就不能不對其中的一些陳舊性詞匯作出調整,對相關不合時宜的課件內容進行原則性刪減,否則在課堂演示教學中就會混淆學生的視聽,以致產生無所適從甚至是弄錯成拙的不良現象。二是自主促進的原則。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教學效益最終還是要通過學生主體的社會實踐來衡量和反映。因此教師要努力把教學的任務和目標轉化為學生的自覺意志,促使他們能夠不用揚鞭、自覺成行。如在教學“與父母平等溝通”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青少年種種叛逆行為引發不良后果的典型事例,然后通過引導學生自主討論,促使他們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不平等溝通引發后果的惡劣性和嚴重性;通過深層次的合作探究,促使學生在“換位思考”中對“爸爸媽媽”取得最后的理解和諒解;通過“推人及己”和“推己及人”的深切感悟和體會,促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觸及靈魂、深度反省,以凸顯科技教化的良好實效。三是實踐創新的原則。主要指在努力作出“教”的創新的同時,積極引領、帶動和推促“學”的創新,以實現初中政治教學相長上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 換血療法;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內環境
The influence of exchange transfusion o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of neonates with hyperhillirubinemia
YANG Jian-sheng, WU Ben-qing, LI Zhi-guang.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hyperhillirubinemia and its influence on internal environment. Methods 56 neonates with hyperhillirubinemia received exchange transfusion, the blood routine, biochemistry and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change transfusion. Results After exchange transfusion, the levels of total bilirubin and indirect bilirub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Exchange transfusion;Neonate;Hyperhillirubinemia; Internal environment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常見病,患兒病情進展迅速,易發生膽紅素腦病,可直接致死或致殘。換血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能及時置換出血游離膽紅素、致敏紅細胞和抗體,減輕溶血,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經外周動靜脈同步全自動換血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56例,取得滿意效果,同時觀察換血前后血常規、血電解質、血糖、血氣及血膽紅素水平的變化,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56例中,男37例,女19例;日齡1~15 d;早產兒13例,足月兒43例。體重1675~4350 g,平均(2918±63)g。原發病因: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26例,ABO溶血病12例,Rh溶血病6例,早產因素6例,敗血癥4例,原因不明2例。所有病例換血前后均采取光療和其他綜合治療措施。
1.2 方法
1.2.1 換血指征 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①血清膽紅素水平達到或超過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黃疸干預推薦方案的換血標準[2]。②出現核黃疸征象者。
1.2.2 血源選擇及換血方法 ABO血型不合時采用AB型血漿和O型紅細胞混合后換血;Rh血型不合時選用與母親相同的Rh血型,而ABO血型選用與新生兒同型或O型血。血源均為不超過3 d的枸櫞酸鈉抗凝血,嚴格進行血型,換血量為150~180 ml/kg。換血方法[3]:①換血途徑:一般采用橈動脈-外周靜脈途徑。橈動脈先做Allens試驗,證實尺動脈循環良好,用留置針穿刺成功后通過三通管,一端接肝素生理鹽水輸液管,肝素液由輸液泵控制速度50 ml/h,另一端接輸液管作為排血通路,由輸液泵控制排血速度。外周靜脈穿刺后接輸血管,經輸液泵接血袋作為輸血通路。②換血速度:排血泵速度=輸血泵速度+肝素生理鹽水輸液泵速度。開始排血泵速度設為100 ml/h,逐步增加至200 ml/h,并相應調整輸血泵速度,使進出量相對平衡。待輸血袋剩余10~15 ml/kg血量,停止排血,改為常規速度繼續輸血,使輸入血量較排出血量多20~30 ml,即結束換血。
1.3 觀察項目 換血前后抽血檢測血常規、電解質、血糖、血氣分析及血膽紅素。換血過程中用床旁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心率、血壓,經皮測定血氧飽和度,并嚴密觀測體溫、呼吸及皮膚顏色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換血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
2 結果
2.1 換血前后血膽紅素、血常規、電解質、血糖及血氣等變化換血后血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均較換血前顯著降低(P
2.2 換血前后呼吸、心率和收縮壓的變化 換血前后呼吸、心率和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生命體征平穩,見表2。
2.3 轉歸及并發癥 本組56例血清膽紅素濃度均降至正常范圍,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痊愈率100%。換血過程中及換血后均未出現血栓栓塞、出血、敗血癥、心力衰竭、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及血管炎等并發癥。
3 討論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因胎兒型紅細胞裂解釋放產生膽紅素過度所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對機體的神經系統、心肌組織、腸道功能、凝血及免疫功能均可造成損害[4],嚴重者可導致膽紅素腦病,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及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增加負擔。因此,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早期進行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換血療法能直接換出血液中的膽紅素、致敏紅細胞、抗體及有害物質,糾正貧血,預防心力衰竭等,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防止核黃疸的有效方法。傳統的換血方法是采用臍靜脈換血治療,須行臍靜脈插管或切開,操作難度大,要求高,存在管道死腔,危險性較高,換血時間長,感染機會多,血壓波動大,影響組織器官的灌注而易造成腸壞死等并發癥[5]。經外周動靜脈全自動換血穿刺方法簡單易行,創傷小,避免了臍靜脈插管導致的穿孔、血栓、感染等副作用,同時還可減少參加手術人員,縮短患兒住院時間[6]。本組56例采用經外周動靜脈全自動換血法,輸血、排血速度恒定,始終保持進出容量的相對平衡,減少血壓波動和血流動力學紊亂,可以消除或減少腸壞死、空氣栓塞等并發癥。血清總膽紅素的換出率為49.7%,與國內報道相似[6,7]。表明換血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防止膽紅素腦病迅速有效的手段。
由于換血量是新生兒血容量的兩倍,因此換血療法容易對機體內環境產生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換血后血鈣、血白細胞、血小板明顯下降,而血紅蛋白、血糖較換血前明顯升高。提示換血容易導致機體內環境的改變:①因輸入患兒體內的血漿含有枸櫞酸鈉和枸櫞酸抗凝劑結合鈣離子,必然導致患兒血清游離鈣降低。另外,患兒合并多臟器功能損害,可引起鈣離子細胞內移[3]。②換血后白細胞下降的原因與換血后血液稀釋,換血置換出大量毒素、致敏白細胞及炎性因子,使感染得到控制等有關[8]。③換血后血小板下降則與血液稀釋,換血過程中血管阻塞而消耗血小板,以及嚴重溶血病等有關。④換血時輸入紅細胞與血漿的比為2~3∶1時,換血后血紅蛋白值增高,貧血改善。這也與換血過程中輸血量較排血量多10~15 ml/kg有關。但對非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癥紅細胞較多的患兒,應調整紅細胞與血漿的比例,以避免紅細胞增多癥的發生。⑤換血后可引起暫時性高血糖,可能與檸檬酸血保養液中含糖高,并較快速注入血管內,且換血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產生胰島素拮抗作用等有關[3]。因此,換血后注意不要應用高濃度葡萄糖,并注意監測血糖變化。⑥有報道換血后可引起血鉀明顯下降[6,9],其原因可能與抗凝劑中枸櫞酸在肝臟迅速降解為碳酸氫鈉,使機體內環境偏堿,從而導致腎臟排鉀增加有關。提示在換血過程中應注意補鉀,以防治低鉀血癥發生。本組換血前后血鉀、血鈉、pH值、呼吸、心率和收縮壓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新生兒換血過程中機體內環境雖有一些波動,但仍相對穩定。換血過程中及換血后均未出現血栓栓塞、心力衰竭、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及血管炎等并發癥。表明經外周動靜脈全自動換血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安全有效,并發癥少,操作簡單易行,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毛英,鐘丹妮.新生兒黃疸治療現狀與進展. 醫學綜述,2011,17(5):723-724.
[2]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8):501.
[3] 吳俊,吳本清.經外周動靜脈全自動換血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附34例報告). 中國醫師雜志,2006,增刊:156-157.
[4] 黃瑛.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對機體的損害及其防治研究進展.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83-86.
[5] 劉洪軍,閔紅,周曉麗,等. 換血療法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 安徽醫學,2007,28(2):95-97.
[6] 徐瑞峰,易彬,高紅霞.經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63例臨床分析. 中國優生優育,2011,17(1):28-29.
[7] 岳偉,周潔,張劍春.換血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76例臨床研究. 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19-20.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
(2013)06-0499-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3.06.29
腦卒中是目前發病率?致殘率均較高的一種疾病,我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卒中,75%患
者遺留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20%~30%是因為頸動脈狹窄或閉塞所致[1]?頸動
脈狹窄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是引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和腦梗死的重要原因,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與生活質量?目前,在治療頸動脈狹窄方
面,多數醫院開展了經皮頸動脈支架置入成形術(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并取得
了
較好效果,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2],如可發生某些并發癥,觀察和處理不
當,會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共完成腦血管介入治療43例,發
生并發癥8例,因發現及時,處理積極,均未留下嚴重后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共完成腦血管介入治療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齡56
~78(67.12±10.88)歲?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輕微肢體運動功能障礙
,頸動脈超聲檢查均顯示頸總動脈或分叉處或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不同程度的狹窄,經頭部CT
?MRI檢查發現有腔隙性腦梗死灶或小梗死灶,所有患者均行主動脈弓?頸?腦動脈造影?
伴有高血壓26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癥10例?行自膨脹式支架植入術,共置入支架
51枚?
2 護理方法
2.1 常規護理:
2.1.1 術前護理:每位患者均做碘過敏試驗,會備皮,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如血常
規,血凝血功能等,練習床上大小便,術前禁食?水6h?
2.1.2 術中護理:常規消毒鋪巾,局麻下行右側股動脈穿刺,植入動脈鞘,全身肝素化
?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術中間斷用肝素生理鹽水沖洗導管,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嚴格觀
察患者瞳孔?意識?血壓及肢體活動變化,術后帶鞘回病房,6 h后拔除動脈鞘?
2.1.3 術后護理:術后由專人護送患者到病房,進行吸氧,心電監護,每15~30分鐘測
量血壓1次,觀察患者瞳孔,意識,生命體征及肢體活動變化,病房保持安靜?關心?安慰
病人,保持情緒穩定?
2.2 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2.2.1 穿刺局部出血/血腫:術后24h內應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敷料有無滲血或皮下血腫形
成,穿刺部位皮膚顏色,觀察足背動脈搏動?下肢皮溫?色澤?術側下肢制動24h,在動脈
鞘拔出前,應注意防止動脈鞘脫出?動脈鞘拔出后為預防出血,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
下墊2塊紗布壓迫穿刺部位,使皮膚穿刺點和動脈穿刺點同時得到壓迫止血,壓迫時間不少
于20min,穿刺部位用彈力繃帶“8”字法加壓包扎,沙袋壓迫6~8h,加強護理,防止沙袋
移位,肢置不當等,若局部有出血時,應重新手法加壓止血20min?一般繃帶加壓包扎
24h后可拆除?對于局部已經形成血腫患者,注意觀察血腫變化?本組1例病人在術后第2
天出現穿刺部位淤血青紫,給予止血劑,限制活動,抬高患肢等處理,1周后血腫與淤血逐
漸吸收?消退?
2.2.2 過度灌注綜合征:過度灌注綜合征是支架置人術后常見且嚴重病癥之一,表現為
頭痛?局部性和(或)全身性癲癇,嚴重的可出現治療側腦出血[3]?控制高血壓是
預防過度灌注綜合征的重要措施?患者術后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其血壓?瞳孔
?意識等變化,每10~30min巡視1 次,若出現頭痛?譫妄?惡心?嘔吐?抽搐?血壓高等
癥狀,
應考慮過度灌注綜合征,立即行頭顱CT檢查排除腦出血?對于過高的血壓,應積極給予抗高
血壓治療,術后血壓最好控制在110~140/70~90mmHg[4],在降壓治療期間嚴
密監測患者血壓變化,防止血壓過度降低,因為過低的血壓易出現低灌注綜合征,嚴重者會
導致大面積腦梗死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組2例出現過度灌注綜合征,遵醫囑積極予抗高血壓
治療,用微泵慢注硝普鈉,5~10min監測血壓1次,并根據血壓隨時調整硝普鈉泵入速度?
使患者收縮壓維持在140mmHg以下3d,由于良好的血壓調控,本組無腦出血發生?
2.2.3 血管迷走神經反射:頸內動脈支架置入時,由于自膨式支架的膨脹擠壓或球囊張
力刺激頸動脈竇,導致迷走神經張力增加?心動過緩?心輸出量下降?血壓下降[5]
,術后動脈
鞘拔除時患者緊張,疼痛刺激?牽拉血管及壓迫過重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也可使血壓下降
[6]?
因此,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和血壓非常重要?拔管前應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緊張心
理,備好阿托品?升壓藥等急救藥品?拔管后詢問患者有無頭暈?胸悶?惡心等感覺?本組
1例拔管后出現血管迷走神經反射,表現為頭暈?心動過緩?出冷汗等,經注射阿托品后,
不適癥狀逐漸緩解?
2.2.4 斑塊脫落致腦栓塞:腦栓塞是介入治療腦血管狹窄中最危險的,也是比較嚴重的
并發癥?術前應按醫矚指導患者抗凝治療5d,防止術后栓子脫落?抗凝治療期間要定期復
查
血常規?凝血酶原時間,觀察患者有無尿色變化?牙齦出血?腰腹疼痛等癥狀?指導患者進
低脂?低
鹽?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多飲水?術中給予患者吸氧?心電監護,觀察血氧飽和度的變化
?術中?術后觀察意識?瞳孔及有無語言,肢體活動障礙等癥狀?如出現腦栓塞的表現及時
應用尿激酶溶栓或取栓治療?本組1例患者于術后24h出現對答時言語含糊,表意不清,同時
發現一側肢體乏力,肌力3級,行急診CT檢查提示輕度腦梗塞,經主管醫師等人員討論后,
考慮微小栓子脫落所致,即予尿激酶靜脈治療及肢體功能鍛煉等對癥治療,后患者癥狀好轉
出院?
2.2.5 術后排尿護理:臥床期間不習
慣床上排尿易出現排尿困難[7],支架術后排尿的護理相當重要,術后囑患者多飲
水(1500ml/d)以利于造影劑排出,防止腎功能損害?術前訓練患者床上排尿,術后排
尿困難者施以誘導,如聽流水聲?沖洗會陰?按摩腹部物理刺激,必要時給予留置導尿,在
支架術后留置尿管患者經常會出現血尿?因此,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相當重要?根據不同
的癥狀給予相應的護理?本組3例術后出現排尿困難,2例經過聽流水聲?按摩腹部等物理刺
激能自主排尿,1例給予留置導尿,3例均未發生尿路感染?
3 討論
頸內動脈狹窄是腦梗死的一大原因,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等優點?對治
療和防治腦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顯示,掌握相關知識,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
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病情演變,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李鐵林,劉亞杰,劉振華.重視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介入治療[J].中華神
經醫學雜志,2003,2(1):6-7.
[2]David SW. Recent advances in precutaneous angioplastyfor extracranial cere
brovascular disease[J]. Med Prog,1999,4(1):9-11.
[3]劉建民.支架成形術治療腦供血動脈狹窄的現狀和展望[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4,
13(3):193-195.
[4]常紅,王玲.經皮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老年頸動脈狹窄的抗凝護理[J].護理研究,
2006,20(9B):2400-2401.
[5]王細林,陳國華,張繼龍,等.腦血管狹窄支架治療的并發癥及其處理[J].國際腦血
管病雜志,2006,14(9):689-691.
[6]劉新峰.腦血管介入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