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環保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綠色環保會計是適應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會計種類,與傳統的會計核算相比,綠色環保會計最主要特點表現在其核算的中心任務上,即自然資源耗費應該如何補償。從國家的角度看,綠色環保會計核算更能真實地反應一個國家真實的國內生產水平;從企業的角度看,綠色環保會計核算也能更真實地衡量企業的生產成本,綠色環保會計在中國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著很大部分空白,因此其構建既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又有迫切的現實需要。
關鍵詞 :綠色環保會計;環境保護;會計核算
一、綠色環保會計概述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越大越大,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使得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在此背景下綠色環保會計應運而生。與傳統會計相比,綠色環保會計有以下不同:第一,傳統會計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供企業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等使用,而綠色環保會計主要是供政府使用;第二,傳統會計主要是通過財務報表來披露財務信息,而綠色財務會計多通過附注和文字來披露信息,并添加反映環境信息的報表;第三,傳統會計的計量方法是貨幣計量,而綠色環保會計的計量方法包括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
綠色環保會計的目標包括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層次。傳統會計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綠色環保會計的目標就是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的提高必須首先保證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會減少。綠色環保會計的具體目標就是要充分披露有關的綠色會計信息,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采取正確的環保措施。
二、綠色環保會計的要素確認
1.環境資產的確認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環境資產就是企業取得或能夠加以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可能帶來未來效用的環境資源。要將環境資源確認為環境資產,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即環境資源可能存在未來效用,即使這種將來效用具有不確定性,只要存在著可能性就能確認為環境資產;環境資源的計量要相對可靠,能夠如實地反映會計信息,不能出現重大差錯或偏誤。
2.環境負債的確認
環境負債是指企業以往的經營活動或其他經濟事項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形成的必須由企業承擔、要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義務。環境負債具有不同于一般負債的特點,即企業過去某種行為在現在看來會導致環境問題而在行為發生時不違法,企業對此也要負責,企業做出負擔有關成本的承諾若沒有履行,企業應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其事實及原因。
3.環境費用的確認
環境費用是指企業在持續發展過程中通過經濟活動或其他活動而付出或者耗用資產的轉化形式,這些資產一經使用就不能再帶來未來效用,資產價值就轉化為費用。一項支出不產生未來的效用或者未來效用不符合環境資產確認標準,該項支出應該確認為環境費用;環境成本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的關鍵在于其能否帶來企業的未來經濟效益,如果能就應該資本化,否則就應該作為費用計入損益。
三、我國綠色環保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缺少系統的綠色環保會計理念
綠色會計要求企業在核算經營活動的成本、費用以及效益時要將該活動的社會影響計入在內,綠色環保會計理念是一種全局觀念,從宏觀的經濟、環境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僅存在于普通的盈利性企業,社會集團甚至是整個國民經濟也存在,用會計信息和財務信息反映相關的環境問題,可以揭示經濟的管理情況和發展情況。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在會計核算時忽略了經營活動的社會收益和社會成本,更是缺乏綠色環保會計的理念。
2.缺乏完善的綠色環保會計體系
綠色環保會計需要按照相關的制度設計和規定實施,我國的綠色環保會計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缺少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導致綠色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很難進行,對會計信息的披露也會存在很多漏洞。在當前的信息披露過程中,只要求招股說明書中披露關于環保因素的限制、依賴有限資源可能導致的不利影響等,對環保問題產生的債權債責做出明確的披露要求,這使得很多企業有機會逃避法律的漏洞造成無章可循、無法可依。
3.缺乏綠色環保會計的專業人才
綠色環保會計基本活動還是會計核算,但是由于其結合了環保因素,對相關的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目前的教育中也很少有專門的綠色環保會計教育,企業內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關于綠色會計的培訓也微乎其微,由此導致我國綠色環保會計的專業型人才較為匱乏,這也成為我國企業實行綠色會計的障礙之一。
四、低碳經濟時展綠色環保會計的對策
1.建立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
綠色會計體系的建立首先要從法律法規的建立上著手,以法律的形式對企業形成強制力,將綠色會計核算和監督納入到專業的會計法律法規中去,提高綠色會計的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地位。同時,還要制定專門適用于綠色環保會計的會計準則和制度規定,應該根據會計準則中有關環境設計的會計制度制定相應的綠色會計制度,以引起企業對于環境和資源的成本的重視與關注,并在經營活動中充分考慮這一因素。
2.加強對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
企業在會計信息披露時很難保證完全的真實性,所以外界對信息披露的監督至關重要。通過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審計部門對專項環境進行審計,可以強化綠色會計監督;社會公眾要積極主動地關注企業公布的財務信息,監督其真實性。監督制度的完善不僅能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于綠色會計信息的需要,也能不斷強化企業的綠色會計意識,促使企業不斷地提升綠色環保會計的質量。
3.加強綠色會計人員的培訓
既然進行綠色環保會計核算比一般的會計活動要求更高,企業就必須配備專業的綠色會計人員。企業首先要宣傳綠色會計的理念,改變會計人員對于綠色會計的認識,最重要的是要針對綠色會計的具體要求對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綠色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企業要指導會計人員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加強對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經濟學知識的學習,綠色會計人員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綠色會計在我國企業的應用和發展進行改革和創新。
目前我國綠色會計的發展還存在許多障礙,但綠色會計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國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綠色會計的重要性,逐漸將綠色環保會計引入到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中去,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寧.低碳經濟背景下對綠色會計的思考.中國市場,2013(04).
Each grade has conducted a diversity of activities: one, two, three grade children completed a sma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nowledge test, for all ou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r, grade six carried out to learn from the German schoolchildren diary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essay competition; Fifth grade was carried out to learn from the German schoolchildren diary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theme of creative copies out the newspaper.
This activit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novative the way students habits to develop education. In each child long growth formed the scenery along the road!
低碳環保從我做起 為了深入實施綠色教育計劃,提升我校師生的綠色環保實踐能力,促進我校綠色發展,學校德育辦和大隊部在全校開展了向《德國小學生的綠色環保日記》學習的倡議,并組織孩子們認真學習德國小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做好綠色環保的認識。
目前我國會展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污染浪費嚴重,安全風險等方面的問題。面對國內外綠色發展趨勢及我國會展業日益凸顯的問題,我國會展業迫切需要走出一條符合時代潮流的綠色發展道路。
德國工程師漢斯史蒂格發明八棱柱并成功地應用于展覽搭建以來,改寫了用鋼木材料進行展臺搭建歷史,展位搭建時間長,展會結束后撤展浪費嚴重,不利環保的歷史,揭開了世界展覽行業嶄新的一頁。世界各展覽業發達國家都非常注重綠色展具系統的開發創新。
1.綠色展具系統的開發創新,首先要了解綠色環保展具優點
(1)安全。集群式活動,第一點便是確保公眾人身安全及財產安全。展會是正常性集群式活動的典范,不管是政府、場館、組委會、展商還是觀眾,安全,永遠是第一位。傳統的木結構特裝展位大量使用木材和易燃的粘合劑,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木結構展位材料笨重,近年來木結構展位倒塌事件屢有發生。綠色環保展具大多以鋁合金構件,大大降低火災發生的幾率。而且綠色環保展具輕巧,比木結構展位大大降低了對人身的傷害。
(2)經濟。在這里是指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綠色環保展具和傳統鋼木結構比,有很多經濟優勢:
布展時間周期決定場租時間的長短,現在展會對布展時間要求越來越短,綠色環保展具鋁合金材料輕便、靈活多變的結構方便拆裝,大大縮短了搭建周期,降低人工。而且綠色環保展具便于儲運,利于異地搭建。
由于木結構循環利用率的低,木結構展位制作費用比較高,而綠色環保展具,是可循環可再利用展具,雖然前期投入較高,但后期參展平均成本大幅降低。
如果你如果看過展會撤展現場必定會了解了,展會中大多的廢棄物是在展臺搭建和拆除時產生的。而綠色環保展具在布展撤展期間產生的垃圾相對于木結構來說是相當的少。
(3)綠色環保低碳,綠色環保展具,是可循環可再利用低污染展具,綠色環保展具組裝成展位后結束可以按模塊解體歸倉。而木結構采用的是不可再生的木材資源,而且木結構一般在裝修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甲醛苯等,對參展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2.其次,綠色展具系統的開發創新的重要性
面對未來,盡管中國市場近年來會展業發展迅速,但是和國外水平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德國作為會展業大國,綠色展具使用率高達80%-90%,而在我國綠色展具的使用率不到10%。中國綠色環保展具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為推動我國展覽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研究綠色展具系統勢在必行。
(1)總結展覽業發達國家的展具系統設計經驗,縮短我國展覽業與發達國家展覽業的差距。研究世界著名的大型展具系統公司,如:奧克坦姆、司馬、BeMatrix、Burkhardt、Leitner等產品特性,總結成功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對我國展具的開發設計具有借鑒意義,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提高展示設計專業人及參展商企業自覺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目前,展示設計專業人士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不夠強,設計起到的更多的是商業目的性的作用。因此,讓設計師具備較強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至關重要,設計師在提出概念之時就應該考慮到可持續性發展問題。使設計不再僅受制于“商業利益”,設計師應向參展商企業人員倡導綠色展具系統設計的優勢及意義,使設計側重于大眾的利益和人類生存環境的和諧,這才展示設計師努力的方向和責任。
(3)深入研究國內展具系統應用的實際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目前,國內展具系統設計應用問題,作為科研課題做詳盡的科學的理論研究還是空白,沒用將展具系統的研究。正確的研究方法應該是展開非常系統調研工作,統計各類數據和實例,深入研究展具系統在國內應用的關鍵點在哪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可行性方案。
(4)有助于高校明確展示設計教學的發展方向,強化展具系統設計課程在展示設計教學體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國的綠色展具發展處起步階段,專門開設綠色展具設計課程的院校非常少,現有進行展具設計方向理論研究的專業文獻也非常少。
(5)有助于展具系統生產企業打破核心技術的壁壘,開發研制我國獨立專利知識產權的展具系統,從而打造國際展具品牌。為打造國際展具品牌,可通過深入研究展具系統生產企業的發展歷程、專利產品的創新點等,與企業設計研發人員共同探討如何設計超越國際展具系統設計水平的發展策略。
(6)豐富和完善我國展覽展示材料研究體系。當前,我國展覽研究的專業人士非常少,對于展具系統設計方面的總結調研也是空白。因此,通過綠色展具系統的研究將填補國內的展覽展材料體系的示空白,形成系統的理論研究成果,豐富和完善我國展覽展示材料研究體系。
結語
【關鍵詞】綠色環保;服裝設計;綠色環保服裝;發展趨勢
導言
隨著工業化發展和物質文明的推進,環境遭到破壞,生態失衡,能源枯竭,給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于是人類意識到要重新認識自然,探討與自然更為和諧的生存方式,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就服裝領域,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著裝理念也悄然發生了新的變化,由過去傳統的注重結實耐穿、防寒保暖轉變為當今的崇尚時尚自由,強調舒適合體、隨意自然又美麗大方,更加青睞于個性與時尚能夠完美結合的服裝恰恰迎合了現代人對服裝的需求。如今,穿衣要講究環保型,正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熱點。抗菌無污、無有害物質的殘留,這樣的衣裳才是人們所向往的,那么服裝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
一綠色環保的概述
(二)綠色環保的發展現狀
“綠色環保”體現人類向往自然,崇沿自然的美好追求,及對于環境保護、治理后最終要達到的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近幾年,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環保概念被引進于各行各業,更多的企業將綠色環保作為理念引入新的設計。在服裝設計領域里,綠色環保設計層出不窮,促使很多國外的大師創造出了新穎的綠色環保時裝,且不論這些綠色環保服裝造型是否美觀、符合大眾口味,但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設計師把設計眼光投向大自然,將綠色環保理念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豐富了創作靈感,表達了自己的設計構思,使環保開始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相信會有更多功能獨特、保護環境的環保服裝問世。
二綠色環保理念在服裝設計元素中的運用
(二)綠色環保理念促進新的服裝設計概念的產生
綠色環保服裝又稱為生態服裝,它是以保護人類身體健康,使其免受傷害為目的,并有無毒,安全的優點,并給人以舒適,回歸自然,消除疲勞,心情舒暢感覺的服裝。
把“綠色”穿在身上,將綠色環保作為理念引入時裝,始于80年代。置身于被"文明"踐踏得千瘡百孔的地球,人們在飽嘗自己破壞環境的惡果之后,終于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藝術家們開始用自己的作品來警告社會。如不少服裝設計師在素色大T恤上,鮮明地寫著"拯救地球"的口號。此后,回歸自然開始成為一種設計理念進入服裝設計師的視野。80年代以來休閑風一直強吹不衰。設計師們紛紛從大自然中吸取藝術創作靈感,并使用天然纖維面料生產服裝。服裝設計師則更主動地將環保意識貫穿到服裝生產、面料開發等各方面。如:在巴黎舉辦的"再生服飾"展示會上,利用冷凍食品包裝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時裝別出心裁;美國韋爾曼公司和戴爾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員,利用回收的廢舊聚酯飲料瓶制成餓毛織物;等等。
(三)綠色環保理念在服裝設計元素中的運用
1.色彩方面
用色彩來裝飾自身是人類最沖動、最原始的本能。無論古代還是現在,色彩在服飾審美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對感官的刺激卻是最為直接的。因此,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設計師們往往會把眼光投向大自然,因為大自然中有絢爛、斑駁的色彩,有最迷人,有最富有感情的色彩……將人類的服飾融入自然景觀,充分展示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給人以清新淡雅,消除疲勞的感覺,別有一番田園情趣。國內外的許多服裝設計大師都以大自然的美妙色彩為創作源,創作出了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如McQneen在2003年春夏的時裝時,推出一系列的以鳥的斑斕的羽毛顏色為主的服裝令人印象深刻。反映了一種原始的、自然的情趣。
2.材料方面
服裝的生命更新、創造,是以面料的更新創造為前提的。設計師如果不能很好地駕馭材料,創新材料就無法創新服裝。如浪漫的”印花布詩人”恩格羅,“皺褶之王”三宅一生,對材料的新發現及再造就而出類拔萃。因此,創新材料往往引發新的設計理念。服裝設計師們以天然動植物材料為原料,如棉、麻、絲毛、皮之類,不僅從款式和花色設計上體現環保意識,而且從面料到鈕扣、拉鏈等附件也都采用無污染的天然原料;這樣可避免產生大量的有害殘余物質。并從原料生產到加工也完全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避免使用化學印染原料和樹脂等破壞環境的物質。目前,還有不少品牌都在嘗試綠色概念。Eileen Fisher開始采用有機棉,阿瑪尼則采用麻布和谷類纖維做原料。他們強調,希望成為高檔的綠色品牌,現在這個想法成為幾乎所有國際一線大牌服裝追逐的目標。
3.紋樣方面
紋樣,對于服裝來說,一般是增加服裝的豐富性、生動性,在視上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很常見的是將動物身上的紋樣作為描繪的對象,展示人和大自然和諧的帶有花、鳥、蟲、魚圖案運用在服裝上面。
三 綠色環保服裝是時展的趨勢
1.生活環境的需求
綠色環保服裝是在原料、生產、加工、使用、資源回收利用等全過程中,能起到消除污染或沒有污染,保護環境,對人體無害,有益于身體保健。而現代人追求生活豐富多彩,服裝更要色彩多變。顏色越來越豐富的染料被研制出來,棉紡織品被染得五顏六色。“漂亮”的目的固然達到了,但印染中使用的能誘發癌變的偶氮染料中間體、甲醛和鹵化物載體及重金屬卻殘留在服裝上。由此可知,一件服裝在變為成品的過程中殘留毒素的機會是很多的。因此之所以要穿環保衣,這是基于現實生活中確有那么些不怎么“綠色”的衣飾正對人們(下轉第121頁)(上接第120頁)的自身健康形成威脅。因此抗菌無污、無有害物質的殘留,這樣的衣裳才是人們所追求的。
2.人性化趨勢的需求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著裝理念也悄然發生了新的變化,由過去傳統的注重結實耐穿、防寒保暖轉變為當今的崇尚時尚自由,強調舒適合體、隨意自然又美麗大方,更加青睞于個性與時尚能夠完美結合的服裝恰恰迎合了現代人對服裝的需求。如今,穿衣要講究環保型,正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熱點。
四 綠色環保理念對未來服裝設計的影響
綠色環保設計理念作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自然界的的契合點,使人類社會與自然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正逐漸成為設計發展過程中新的亮點。目前,除了對自然靈感來源的同時,還通過創造出新的工藝、特種技術來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就服裝領域來說,由于技術的進步,新材料不斷被發明和制造出來,再加上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和環保意識的加強,未來的設計是個性、自然、環保的設計。所以,如果設計師要設計出具有個性感情,豐富多彩的有生命力的綠色環保服裝,就應該把眼光投向大自然,向大自然萬物學習。自然萬物經過設計師的篩選和提升,并結合形式美的概念貫穿其中,相信這樣的設計將會更加的完美,更加到富有魅力。
結語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服裝設計師應主動地將環保意識貫穿到服裝生產,面料開發等方面,必須引入綠色環保理念從大自然中吸取創作靈感,用“自然”的心態和情緒等去控制這種人性化設計,使設計反映出這一充滿生機的意像。這樣的方式既體現對大自然的尊重,又體現個人的創作風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提高環保意識和安全健康意識,應當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積極投身到環保行列中來,共同營造一個和諧、自然、清潔的家園。
參考文獻
[1]《我們共同的未來》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關鍵詞:綠色環保;服裝設計;造型色彩
由于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模式和觀念也都在不斷的變化,人口在不斷的擴增,地球的資源和能源在大量的消耗,環境保護問題受到了各國人民的重視。近幾年來,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會對后代人的需要造成危害。由此綠色環保便應運而生,在服裝設計領域也推崇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當今,綠色環保設計已經成為引領了世界科學發展的主要潮流。
1綠色設計的理念及發展和現狀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清醒地認識到,一切粗獷式發展都會給人類今后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障礙,因此,人類發展價值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綠色設計的理念得到了各國政府以及聯合國的高度重視。
1.1綠色設計的理念
在服裝設計中,綠色設計理念通常也被稱為生態設計,它是一種在設計的最初階段,就會充分的去考慮到產品的環境屬性。在產品從設計到制作完成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要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將生產所帶來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將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化,由此應運而生的服裝產品就體現出了綠色設計的理念。在美國反消費運動興起的時代,綠色設計就已經開始萌發,它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保護地球上珍貴的自然資源,不讓現代化工業的污染去破壞生態的平衡。全球生態狀態的日益惡化,加速了綠色設計的發展,同時也成為了綠色設計的現實催生素。現代主義思想中,人與自然關系的論點,影響著綠色設計應用于服裝設計。每一個國家對于綠色設計的進展不一樣,但是從整體的發展來看,綠色設計已經成為了新時期各種設計的一種新趨勢。
1.2服裝的綠色設計
現代設計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綠色設計,綠色已經成為了服裝設計中永恒的主題顏色。在服裝生產的過程中,會與其他的工業產品有所區別,除了要強調產品的環境屬性外,還要著重的去突出服裝性能的健康屬性。服裝設計在整體的流程中,都要充分的去考慮環境因素,盡最大的努力去減少服裝設計和生產對于環境的破壞。雖然服裝設計行業推崇綠色設計,但是完全的綠色設計是不切實際的,只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將非綠色的設計現象降低到最小化。在發展服裝的綠色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師站在歷史的高度,用整體去關心以及審視現代生態學的發展。在對服裝設計的同時,還要滿足自然、節約資源、安全和舒適的要求。
1.3綠色服裝設計的現狀
中國加入WTO已經十多年了,中國紡織和服裝業在世界中的競爭中非常激烈,由于一直受到配額的困擾,不能大幅度的去提高出口的總量。綠色壁壘是美國與歐盟等國采取眾多技術壁壘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簡單來說綠色壁壘就是在貿易的過程中,世界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對于產品都會有一些要求,進而當外國的產品達不到綠色指標時,大多數都會被買家退貨。我國的服裝綠色消費尚未形成氣候,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綠色設計的重要性,在生產以及設計時不注重環保。國內設計群體質量上不過關,設計師在實際操作中缺乏綠色設計理論和設計原則。雖然在加入WTO之后,服裝的出口面臨著許多因素的限制,但是在整體上確實是國內的服裝企業意識到了綠色設計的重要性。
2綠色服裝設計的表現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其資源和能源是有限的,過度的開發和消耗對生活環境保護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因此,綠色服裝設計體現了人們對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
2.1綠色服裝材料的選用
為了減少服裝設計對自然環境的污染,我那服裝企業積極的開發和使用環保材料,并且將企業的設計理念改成綠色服裝設計。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服裝素材的選用來體現出綠色設計的理念,科學化和系統化的對服裝原材料進行管理。在使用綠色材料時,還要充分的考慮到產品的使用條件和性能,了解材料對于環境的影響。人造化纖面料加工的服裝,對于土地的影響非常嚴重,將該材料埋在地下幾十年,材料都不會得到降解。從服裝設計流程方面來考慮,盡量減少服裝設計和生產的生命周期,防止大量的資源浪費,以及在生產的過程中對于環境的污染。在服裝設計中采用綠色材料,還要注重材料的回收利用,大多數綠色服裝材料是可以進行重新使用的。在經過加工之后,那些服裝廢料就可以成為新的產品,進一步的去為社會創造了經濟價值。服裝面料的再創造,其實就是將許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將不同的材料進行拼接,通過藝術性的設計可以創造出新的服裝。在面料上對服裝進行創意設計,采用新型的刺繡藝術和扎染藝術,減少印染和漂洗的工藝程序次數。天然彩色棉是新型的環保面料,采用該種材料進行服裝設計,不需要經過任何的傳統加工。天然彩色棉所制做成的服裝產品,幾乎不會受到任何污染,在服裝的材料上也不會留下染色劑,進一步的減少了對于環境的污染。在服裝生產的過程中,會與其他的工業產品有所區別,除了要強調產品的環境屬性外,還要著重的去突出服裝性能的健康屬性。
2.2綠色服裝設計的造型設計
西方所推崇的服裝設計是三維立體造型設計,而東方人所推崇的則是二維平面造型設計,雖然兩者在結構設計上具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在整體上都是會給人一種舒適的結構感覺。綠色服裝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適度空間,并且強調服裝的造型要具有標新立異,在追求人體和自然的相互融合之下,還要營造出服裝局部的單純和簡約。在綠色服裝造型設計上,設計師在尋求變化和創新,首先要將服裝的結構和裝飾進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推動服裝單品之間的自由搭配發展。綠色服裝設計通過對局部的設計,從而去形成整體的綠色效果,將服裝的口袋可以進行不同的形態設計,色彩和面料相互交替設計,可以推動服裝自身特點,結合流行因素的向前發展。通過服裝的面料和形態之間的相互融合設計,提高服裝自我形象設計的水平,可以體現出服裝設計者對于服裝獨特的設計自主性。通過讓消費者自身來體驗一下設計的感覺,在設計服裝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思想和習慣去融合在展現作品當中。高效的去提高服裝設計產品的利用率,延長服裝的生命周期,在未來的服裝設計中綠色設計是主流的發展趨勢。通過設計回歸自然,可以更好的將人回歸到自然與人性的本質中去。在多功能設計綠色服裝中,可以高效地缺提高服裝的利用效率,綠色設計率先會在一些功能傾向性服裝中開展起來,比如說在運動服和戶外活動服務方面的設計。在傳統的服裝設計中,綠色設計只是在觀念上進行了變革,并沒有設身處地的去融入到服裝設計中。在綠色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比較強調外觀的造型美,同時還會考慮到服裝的功能質量,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具有較高的環保性能。從服裝設計流程方面來考慮,盡量減少服裝設計和生產的生命周期,防止大量的資源浪費,以及在生產的過程中對于環境的污染。
3結束語
開展以自然為本的綠色服裝設計,強調綠色環保觀念的重要性,強化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發展理念。在產品從設計到制作完成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要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將生產所帶來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服裝設計在整體的流程中,都要充分的去考慮環境因素,盡最大的努力去減少服裝設計和生產對于環境的破壞。我國的服裝綠色消費尚未形成氣候,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綠色設計的重要性,在生產以及設計時不注重環保。從服裝設計流程方面來考慮,盡量減少服裝設計和生產的生命周期,防止大量的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潘早霞,葛永波.成形針織服裝綠色設計中材料的選用[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2.
[2]李曉雪.探析綠色服裝設計的現狀與前景[J].藝術科技,2015.
[3]吳春勝.綠色服裝設計的材料選擇[M].江蘇絲綢,2004.
[4]雷興武.綠色運動對現代設計產生的影響—淺談服裝的綠色設計[M].山東紡織經濟,2012.
[5]賈春麗.基于生態視野的綠色服裝設計理念探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
[6]白露.淺議生態視角下的綠色服裝設計[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