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監理的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字:環境監測;環境問題;質量管理;生態環境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is the founda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cology guarantee an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is timely, accurate, comprehensive ground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he pollution status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ollution control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correct processing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quality manage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X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中一個新的概念,是環境生態建設的技術保證和支持體系。國家環保總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工作的決定》對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以監測數據的準、快、主為目標,以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為突破口”等規定。這使我們全力抓好監測質量有了根本依據。我國工程環境監理工作還沒有完善的行業規范和具體的技術要求,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和環境監理工作將會越來越受到國家、企業的重視。環境監測和環境監理是整個環境管理體系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整個環境保護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邁進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新形勢下正確處理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之間的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的工作關系,對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1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的基本職能
環境監測是指間斷或連續地測定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過程。其主要任務是及時、準確、可靠、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污染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環境規劃、污染防治、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科學高效的服務。它是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環節,貫穿環境影響評價的整個過程。
環境監理是指環境保護監督職能中的現場監督執法工作,是環境現場監督、檢查、督促與處理的總稱。其核心工作就是日常現場監督執法,是執行各級政府及其環境保護部門做出的處罰決定的環境監督執行系統。其主要任務是依法對轄區內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況和對海洋及生態破壞事件實施現場監督、檢查,并參與處理。
而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是服務與依靠的關系。環境監測是環境監理工作的基礎,是執行環境法規、標準和排污收費制度的技術措施。環境監理只有在這種技術支持的基礎上,才能使其工作走上科學化、定量化、規范化的軌道。
2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的相關性
環境監測的主要任務是及時、準確、可靠、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污染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環境規劃、污染防治、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科學高效的服務;而環境監理的主要任務是依法對轄區內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況和對海洋及生態破壞事件實施現場監督、檢查,并參與處理。
環境監測是環境監理工作的基礎,是執行環境法規、標準和排污收費制度的技術措施。環境監理只有在這種技術支持的基礎上,才能使其工作走上科學化、定量化、規范化的軌道。環境監測不僅為環境監察提供有效的監測數據,而且還可以衡量環境監測工作的效果;環境監理必須以環境監測為基礎,只有依靠可靠的環境監測數據才能科學合理的行使職能。另外,環境監理對監測數據快、準、好的要求已成為推動環境監測發展的強大動力。環境監測部門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只有在為環境監察提供有效服務的過程中,環境監測才能找到自身的價值。
3環境監測對環境監理工作的促進作用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是環境保護管理系統工程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相互推動。
3.1環境監測為環境監理提供有效的科學監測數據
環境監測數據反映了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是環境污染預測的基礎,是實施總量控制、排污收費、污染設施運行等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手段。污染源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有效使用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環境監理行為的成功與否。隨著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環境保護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環境監理工作必須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這就需要具有準確性、精確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監測數據。離開了環境監測去執法,環境監理就失去了目標和執法的基本手段,也就脫離了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就不能正確地判定企事業單位環保法規的執行情況,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同樣,環境監測人員如沒有認識到環境監測是環境監理的耳目和手段,沒有將環境監測的數據用于檢驗環保法規的執行效果,支持環境監理開展工作,為環境質量管理與評價提供依據,那么環境監測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3.2環境監理工作中環境監測的技術支持作用
環境監測對環境監理工作的技術支持的作用具體體現在:環境監測對基層征收排污費工作的技術支持和促進作用;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調查的技術支持和促進作用;對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技術支持和促進作用;以及對調解污染糾紛的技術支持作用。環境監理屬于環境管理體制中的監督執行系統,其職能是現場監督執法;環境監測屬環境管理體制中的支持保證系統,其職能是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與服務,為環境監理提供科學有效的監測數據等等技術類工作。
3.3環境監理中的監督檢查依靠環境監測進行
環境監理中的監督檢查是對污染防治設施運轉情況、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等情況進行檢查。監理部門在現場監督檢查中,判定排污單位的環保設施是否在正常運轉、排放濃度有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處理效果能否達到設計要求,只能對污染源及其排放口進行采樣分析,由監測站及時、準確地提出監測報告,以此作為監理部門對排污單位是否要做出限期改進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狀況的依據。
監理部門在檢查排污單位執行排污許可證情況的過程中,環境監測站負責對污染排污申報內容進行技術檢查,為污染物總量分配方案和制定排污許可證允許排污量提供科學依據,對排污單位執行許可證情況按規定進行監督、抽測,定期報告結果。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環境監測貫穿于整個環境評價中,環境監測是為了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環境規劃、污染防治提供依據,是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基礎,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監督功能,只有認識到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切實做好環境保護這一主題,處理好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之間的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的工作關系,對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心芳 切實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努力提高監測的現代化水平中國環境監測
(一)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應對過去的會計管理做出科學、正確的評價,并以此來指導新時期的會計管理。會計管理要創新,需要企業會計不斷總結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的經驗與不足,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把握企業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企業服務。同時,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理論體系;構建與時俱進的會計管理組織和方法體系;科學利用信息化技術搭建動態體系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形成高質高效的全方位管理體系。
(二)樹立創新的管理理觀念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觀念深入人心。同樣,企業也要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這是進入市場經濟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因循守舊只能被時代淘汰。一個沒有創新理念的企業缺乏會計管理的先進性,這樣的企業是得不到發展的。只有具備創新觀念和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持久發展。
(三)加強網絡化的會計管理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隨著全球企業的商品一體化發展,商品價格比、質量比已經越來越公開化。一個企業要想產品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管理是至關重要的,而會計管理承擔的就是企業商品以及企業經營行為。在全球化的競爭浪潮中,企業管理也參與到全球化競爭,企業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質量、價格和服務的競爭,其實質上仍然是管理上的競爭。會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必須從大局出發,服從企業管理。企業會計管理的創新能力就是指要做到與時俱進,一方面要妥善處理企業內部的財務事務和管理事務,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化管理,憑借信息化優勢,整合市場競爭中獲得的商業信息,為企業全面管理提供依據,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計既不是完全的管理者,也并非完全的企業員工,這就是會計管理的問題所在,但是我們不能把會計管理從企業管理脫離出來。從更深層次來看,會計管理的轉型為形勢所需,只有管理的內容多元化,會計管理才有可能更多地加入到企業的經營行為管理中,促進內部資源的轉化,而不是僅局限于財務管理或成本管理,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其全面性與復合性,發揮其決策作用與服務作用。因此,企業要培養會計的管理能力,規避企業風險,財務分析要做到有預見性和前瞻性;控制好成本環節,做好投融資分析,使企業資金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和高效的管理;完善企業員工的業績評價與獎懲制度;做好科學的統籌安排,合理開發人力資源,使企業形成良性的開發趨勢。
(五)優化會計管理質量
過去人們對會計管理模式認識比較片面,認為會計就是管錢,但是作為考量企業綜合發展成果的重要指標,會計管理的影響決不是那么簡單。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步和不斷完善,管理會計也應運而生。會計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管理、質量安全管理、人力管理和企業成本管理。總之,優質的企業管理會促進企業向前發展,反之則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作為綜合管理的體系和管理者的決策參謀,會計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二、結語
【關鍵詞】工程建設;環境管理;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 X32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取得了明顯發展。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當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形勢也日益復雜。加強施工環境管理已經成為時展的必然選擇。這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一、當前工程建設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環境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嚴重影響到環境質量。當前表現最為典型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一)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夠。當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公式,環境保護的一些措施也陸續實施。但是從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人們在施工過程中還沒有有意識地專門地去進行環境保護。環境問題之所以會得到進一步惡化,主要是因為實際工作過程中沒有高度重視造成的。要想有效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就必須要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從源頭上做起。
(二)環保體系不健全、保護工作投入不夠。當前工程建設中的環境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環境管理體系還不是非常健全。各個科室部門的環境管理職能還沒有得到科學有效地落實,職責劃分還不明確。環保體系不健全必然會影響到管理水平。保護工作投入力度不足表現最為突出,保護工作投入力度不足,環境管理效率必然就會受到影響。這是需要我們注意的一點。
(三)信息不對接。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管理涉及到各個科室、監測站以及監理人員等多方面。這些部門在業務上通常都是相互獨立的,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信息不對接的問題增加了重復工作量,環保部門的整體驗收工作效率也隨之受到影響。驗收監測環保的重要環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接,經常會出現同一部門不同科室對同一問題進行多次檢查的情況,這種現象一旦出現就會影響到環境管理效率。對于這項工作我們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
(四)環境風險檢查操作性不強,工作人員自身技能有待提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風險檢查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當前關于環境風險檢查的條款指導性還較差,沒有具體的細則可以依靠。正是因為這樣就會造成環境風險的檢查受主觀經驗的影響較大。這一問題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此外工作人員自身技能不能夠適應工作實際情況,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工況檢查、污染物稀釋排放、環保設施運轉情況檢查是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當前監測人員自身的技能還不能夠做好這些工作。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把監測報告同企業環保設施落實情況一起審查的情況,這種情況在今后必須要予以糾正。
二、工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污染
當前的工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環境問題還是較多的,最為典型的是噪聲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污染。在鋼筋、混凝土、水泥運輸開挖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廢氣,這些廢氣一旦產生就會對施工人員以及周圍居民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噪聲污染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機械設備產生的各種噪聲。生活污水、施工廢水以及廢油等液體在進入水體之后就會造成水污染。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樣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指的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建筑廢料、工程棄渣以及生活垃圾。這些污染會對大氣、土壤都會造成污染。
三、應對措施
上文詳細分析了當前工程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產生的問題以及遇到的各種形式的污染。對于這些情況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要采取針對性措施來予以解決。
(一)加強宣傳力度、轉變思想觀念。在今后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就是要大力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中要通過影像、雜志、專題講座等形式來對環境保護進行廣泛宣傳,通過宣傳教育來逐步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要真正形成良好的保護環境的氛圍。要通過宣傳讓大家從原來被動的工作轉變為主動的保護。要鼓勵員工參與到保護環境中。為了保證實施效果還需要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對那些熱衷于保護環境的員工應該給予獎勵。
(二)健全管理體系,加強投入力度。今后工作中應該圍繞著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來不斷健全環境管理體系。要從各個環節入手,從細節入手來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工程項目在建設之前就必須要制定出完善的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及制度。在施工現場也需要成立專門地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主管部門,要詳細劃分各個部門的職責,要進一步明確責任。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各方面的投入,環境管理水平能否得到提升關鍵在于工作投入力度。監測人員自身要不斷提升專業技能、要熟悉掌握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
(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污染,對于這不同污染應該采取針對性措施來予以解決。對于大氣污染,在水泥運輸、骨料篩分以及土方施工過程中就需要定期灑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揚塵出現。此外在施工現場要嚴格禁止焚燒各種廢棄物。噪聲污染是一種典型的污染,對于噪聲污染,在實際工作中就是要嚴格控制人為噪聲,在進場之前要避免大聲喧嘩、在裝卸材料的時候也要輕拿輕放。對于設備的操作時間也要進行嚴格控制。為了保證周邊居民的睡眠,在晚上十點到凌晨六點之間是不能夠施工作業的。為了避免對施工人員造成損傷,施工人員還需要帶耳塞、耳罩等防護用品。對于固體廢棄物污染,實際工作中不能夠隨意亂丟垃圾,要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施工現場的垃圾也應該交由專人負責處理。對于水污染,實際工作中要保證現場無積水、排水不外溢,現場油料也應該進行集中保管,對于油類要謹慎使用。
工程建設中的環境管理是項重要內容,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于這項工作應該保持高度重視。當前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詳細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各種污染,而后分析了解決措施。今后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式娟. 淺議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環境問題與見解[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0).
[2]周興政. 淺談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境管理模式[J].四川水力發電,2013(2).
一.工作要求
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單位、部門要站在抓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就是抓經濟工作,就是抓發展,就是抓和諧建設的高度認識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克服畏難情緒和麻痹大意思想,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徹底解決社區臟、亂、差的現象。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全社區分五個片,實行定街、定員、定責制。鎮黨委書記、鎮長負總責,全面指導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各單位、部門要齊抓共管,達到街上無垃圾亂堆現象;無攤位亂擺亂設現象;無車輛亂停亂放現象;無違規建筑現象;無不文明現象發生。
(一)任務分解
衛生院:督促各單位、部門清除衛生死角;督促社區經營餐飲的店鋪內設置規范、固定的排水設施和垃圾桶(箱)等衛生設施;組織開展愛環衛生主題宣傳活動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掃保潔等愛衛生義務勞動,每月不少于1次。
建環站:落實建筑工地按規劃依法修建,做到“施工文明化、工地圍墻化、運輸密閉化、進出水槽化、物料覆蓋化、場地砼硬化”,規范戶外廣告。
國土站:嚴把場鎮土地審批關,依法查處違法占地。
工商所:依法查處和取締無照經營;審查戶外廣告內容;規范廣告設置;對個體工商戶城鄉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和市民行為規范教育。
畜牧站:加強肉食品管理;規范畜禽交易市場。
電管站:規范社區電力線路;配合機關相關部門對違規建設項目的停電工作。
場管辦:規范社區攤點擺設,禁止占道(騎門)經營、堆物作業和占用人行道違規停放機動車輛行為;禁止街路騎門攤、伸桿搭棚;取締兩輪車、三輪摩托車、長安車非法營運;取締拉場賣藝和看相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動。
環衛所:清掃街道公共區域保持地面衛生、實行全天候保潔,并規范垃圾存放、協助社區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林業站:做好社區綠化規劃落實工作。
文化站:規范管理商業演出行為;查禁黃色書刊、音像制品等非法出版物;加強網吧和電子游戲廳的管理。
廣播站:負責開展專題欄目,大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做好社區廣播安裝、管理工作;規范廣播、光纖線路。
水管站:規范社區住戶水管安裝;保護光明水庫飲水源清潔衛生。
社區:負責垃圾池修建,垃圾的清運;住戶門前“三包”(牛皮癬、騎門攤和流動攤、清潔衛生);教育住戶積極參與、配合綜合治理活動。
農機站:規范管理農用車,禁止客貨混裝。
(二)人員分工
(詳見附表)
關鍵詞:監測 儀器設備 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5(b)-0137-02監測儀器設備是環境監測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環保事業不斷發展,環境指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環境管理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縣級環境監測站承擔著轄區內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突發性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等監測工作,按照《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的要求,大多數縣級環境監測站都增添了不少儀器設備,但距標準化建設的標準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如何管好、用好現有的儀器設備,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是每個縣級監測站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在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如何保持儀器設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監測儀器設備的管理。
1 建立完整的儀器設備檔案
儀器設備檔案的基本內容應包括:(1)儀器設備登記表,包括儀器的名稱、生產廠家、儀器型號、出廠編號、生產日期、存放地點、使用日期、按照監測站內部制定的編號規定對每臺儀器設備給出唯一性編號。(2)隨機技術文件,包括合格證、說明書、裝箱單。(3)驗收記錄、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合格證書、使用記錄,維護保養記錄,損壞、故障及維修情況和報廢單等。
儀器設備檔案資料的齊全與否,對于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及儀器設備使用人員對儀器設備的有效管理、正確使用、維護及維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儀器設備檔案內容是不斷增加的動態管理,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尤其應注意對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內容作好記錄,并定期歸檔。
2 做好儀器設備的狀態標識
儀器設備狀態標識具有直觀、簡明的特點,表明其“檢定/校準”或驗收狀態,由儀器設備管理員根據檢定、校準等的結果粘貼狀態標識,表明設備所確認狀態是否滿足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能夠提醒監測人員在選擇使用時準確無誤,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現差錯。
儀器設備狀態標識一般分為“合格”、 “準用”、“停用”三種,分別以綠、黃、紅三種顏色表示,即通常所說的三色標志。三色標識的含義分別為:(1)合格標志(綠色)表示計量檢定/校準、驗證合格,確認其符合使用要求。(2)準用標志(黃色)表示儀器設備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圍內可以使用。(3)停用標志(紅色)表示儀器設備目前狀態不能使用,但維修后經檢定/校準合格后可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要對對儀器設備的三色標識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應注意在用儀器與停用儀器要分開放置。
3 完善儀器設備的使用登記制度
儀器設備使用登記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使用前發現儀器不正常時可以根據登記本上的記錄,與前一位使用者共同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并報告儀器管理人員及時處理故障,加以維修。二是可根據使用登記的記錄,統計分析儀器的使用頻率和工作量,以確定該類儀器的合理配置數量和維護周期。
儀器設備使用前后都要檢查其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時,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使用,決不允許儀器故障運行,以免影響監測工作質量。儀器設備使用時,還應及時填寫《儀器設備使用記錄表》,如實記錄儀器設備使用前后的真實狀態。主要內容有:使用日期、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溫度(℃)、相對濕度(%)、樣品編號、檢驗項目、開始狀態、結束狀態、使用人員等,并將其定期歸檔,便于隨時了解儀器設備的狀態變化,保證儀器設備使用的延續性。
4 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和校準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CNAS-CL01:2006)5.5.10,期間核查是儀器設備在兩次檢定或校準間隔時間內,對儀器設備等精度的核查,其目的是降低風險,保證量值溯源的準確。并非所有的儀器設備均需實施期間核查,核查的對象主要為:(1)穩定性差、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頻繁的儀器。(2)經常攜帶到現場監測的儀器。(3)使用環境惡劣的儀器設備。
當監測標準或規范、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中對校準提出明確要求時,應依據監測標準或規范、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頻次、周期進行校準。如在《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中對定電位電解法煙氣測定儀、測氧儀等設備的校準做出了明確規定。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要求每次測量前、后必須在測量現場對聲級計進行聲學校準,其前、后校準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則測量結果無效。監測標準或規范、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中未作要求時,原則上在兩次檢定或校準周期之間進行一次期間核查,并同時做好核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