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新戰士;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衛生指數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586-01

      隨著我國口腔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在社會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宣傳和普及,部隊的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有其特殊性,但在口腔衛生保健方面依然應當緊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為此,本次研究對武警某支隊2011年度入伍新戰士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比較,以期對部隊今后口腔衛生保健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資料和方法

      1.研究對象:選擇武警某支隊2011年度新入伍戰士108名,均為男性,年齡18至22周歲,分別來自全國5個省及直轄市,初中文化程度19名,高中及相當文化程度78名,大專以上11名,所有新戰士都已經通過征兵體檢和入伍身體復查。

      2.方法: 在新訓開始前對108名戰士逐一進行現場口腔健康狀況檢查并作記錄,爾后有針對性的對108名戰士進行為期3個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和發放口腔健康知識的小冊子,之后再對108名戰士逐一進行現場口腔健康狀況檢查并作記錄。并對開展口腔衛生健康教育前后108名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進行對比分析。

      3.調查標準和內容 :采用簡化口腔衛生指數(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lied,OHI-S)作為調查標準,即檢查具有代表性的6顆牙,包括16、26、11、31的唇(頰)面、36及46的舌面,簡化口腔衛生指數包括簡化軟垢指數(debris index-simplified,DI-S)和簡化牙石指數(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I-S),檢查器械為自帶光源的光纖口鏡和口腔專用牙周探針。檢查軟垢以視診為主,按標準記分,檢查牙石的方法是將探針輕輕插入遠中面齦溝內,然后向近中輕輕做探診,根據視診和感覺到齦溝內牙石的量,按標準記分[1]。人群軟垢及牙石指數是全體受檢人軟垢及牙石記分的平均值,人群口腔衛生指數為人群軟垢指數與牙石指數之和。

      記分標準:(Greene 和Vermillion 1960)

      DI:0=牙面上無軟垢

      1=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1/3以下

      2=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1/3與2/3之間

      3=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2/3以上

      CI: 0=齦上、齦下無牙石

      1=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1/3以下

      2=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1/3與2/3之間,或在牙頸部有散在齦下石

      3=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頸部有連續而厚的齦下石

      4.質量控制 全部檢查診斷均由2名固定的經過嚴格培訓的口腔專科醫生檢查,并在檢查前進行標準一致性試驗,Kappa值為0.80。在每次檢查過程中,由組織者安排抽出10%的受試者作重復檢查,2次檢查的符合率為94%~95%。

      5.統計學處理 將檢查結果使用Microsoft Excel錄入計算機,采用SAS10.0軟件進行統計,應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差異比較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前,108名新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為2.384,其中的平均軟垢指數為1.25 ,平均牙石指數為1.134 ;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后108名新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為2.024,其中的平均軟垢指數為0.965,平均牙石指數為1.05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口腔健康教育是讓人們理解并認可接受各種口腔疾病預防措施的一種教育步驟。在口腔疾病預防和診治工作的開展方面,武警基層部隊由于專業口腔醫療人員的有限和專業口腔科室設置的缺乏,導致該項工作開展水平不高,普及率不夠[2],致使部隊官兵普遍缺少口腔保健的專業知識,造成他們自我口腔健康維護能力不足,給部隊口腔疾病預防和保健工作帶來很多困難,這就要求我們武警部隊的口腔醫療人員加倍努力去改善這種局面,以部隊為基礎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使新戰士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3],今后在武警部隊應有計劃、系統、長期地推廣口腔健康教育,更好地維護好廣大戰友的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陶偉、蔣勇。 促進農村地區AIDS患者及HIV攜帶者口腔健康措施的研究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年5月,第46卷,第5期:293-296頁。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關鍵詞】口腔衛生;健康知識,態度,實踐;對比研究;學生,醫科

      【中圖分類號】R179 R780.1 B8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9817(2011)09-1042-04

      WHO將齲齒和腫瘤、心血管疾病并列為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三大常見病,牙周疾病更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學生時期是口腔疾病發病的高峰時期,也是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健康教育可促使學生獲得口腔保健知識,建立口腔健康新觀念,從而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預防口腔疾病發生,為保持終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為了解大學生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情況,為學生在校期間針對性地開展口腔常見疾病的防治工作準備基礎資料,從而制定較為系統、因人而異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全面提高在校學生口腔健康水平。筆者分別在2004年和2008年組織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部分醫務人員為安徽醫科大學新人學的52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取整群抽樣法,抽取安徽醫科大學2004年9月新入學的學生2557名,年齡為16~25歲,平均(18.88±2.73)歲。其中男生1370名,女生1187名;農村學生1433名,城鎮學生500名,城市學生624名。2008年9月新入學的學生2723名,年齡16~26歲,平均(18.69±1.15)歲。其中男生1333名,女生1390名;農村學生1828名,城鎮學生426名,城市學生469名。

      1.2方法問卷設計參考第2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18歲組口腔調查問卷并進行調整與修改。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行為。參加調查人員4名,均為附屬口腔醫院專業技能水平較高的執業醫師。調查前經過調查方案學習與培訓。口腔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填寫、檢查、回收。

      1.3統計方法采用EpiData3.02軟件建立數據庫,各項數據由專人負責輸入,調查數據輸入采取雙錄入方法。所有數據經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

      2.1口腔衛生知識

      醫科大學新生在含糖飲料對牙齒有危害、吃甜食易患齲齒、牙齒健康與保護有關、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有危害、牙齦炎時刷牙出血知識正確回答率均在90%以上,對于刷牙可以預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齲、每年應進行口腔檢查及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認知正確率在80%~90%之間,而對于漱口并非是保護牙齒清潔最有效的方法、牙菌斑是齲齒的發病原因、牙周疾病會造成牙齒脫落的正確回答率分別為65.3%,65.1%和70.9%,對于牙齒不好的危害、齲齒發病原因及刷牙出血原因的正確率分別為52.6%,55.6%和49.7%,知道窩溝封閉可以預防齲齒的學生只有36.0%。

      對2004年及2008年醫科大學新生的口腔衛生知識正確率進行X2檢驗,結果顯示,在對于含糖飲料對牙齒有危害、刷牙可以預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齲、牙周疾病會造成牙齒脫落及齲齒的發病原因的認識上,2008年的正確率有所下降;而在對于漱口并非是保護牙齒清潔最有效的方法、牙齒健康與保護有關、要定期去看牙醫及牙齒不好的危害的認識上,2008年則有提高。男生在刷牙可以預防牙病及氟化物可以預防齲齒的正確回答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漱口并非是保護牙齒清潔的最有效方法、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牙齒不好的危害、齲齒的發病原因及刷牙出血的原因方面正確率高于男生(P值均

      2.2口腔衛生態度對醫科大學新生口腔衛生態度進行分析發現,43.3%和51.7%的醫科大學新生分別認為藥物牙膏和含氟牙膏預防齲齒最好;39.4%和59.6%的學生分別認為早晨和晚上刷牙最好;認為每天應該刷牙2次和3次的學生分別為79.3%和16.2%;60.8%的學生認為發現齲齒應該立即就診。而1.3%的學生認為可以不予理睬;不去醫院檢查口腔問題中36.7%是因為認為口腔問題不是嚴重疾病;而因為經費問題和時間問題的分別是17.8%和45.6%;有25.8%,66.4%和7.8%的學生分別從媒體、書本及專業口腔健康教育中獲得口腔保健知識。

      2004年與2008年相比,除在選擇何種牙刷最好的幾種態度分布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之外,其他口腔衛生態度的分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3口腔衛生行為

      每天早晚都刷牙及餐后刷牙的學生分別為63.7%和3.4%;8.4%的學生每次刷牙時間在3min以上:74.4%的學生橫刷和豎刷結合;35.5%的學生選擇在2個月以內更換牙刷;92.2%的學生餐后漱口;68.7%的學生睡前進食;42.7%學生使用小頭軟毛牙刷;使用藥物牙膏、含氟牙膏、藥物加含氟牙膏的學生分別為9.2%,25.2%和19.8%;選擇牙簽和牙線的學生分別為17.1%和2.1%;24.2%學生偶爾進行口腔檢查且2.5%學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47.0%的學生接受過1~2次口腔健康教育。

      2004年與2008年相比,除刷牙方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之外,其他口腔衛生行為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更換牙刷頻率、睡前進食、牙膏選擇、定期口腔檢查、牙痛對策及接受過專業口腔健康教育行為方面在不同生源地之間的分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3 討論

      1970年WHO提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們認識并能終身保持口腔健康,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們主動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行為,如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或教育活動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健康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目前,我國人口齲齒患病率和牙周疾病患病率維持在較高水平,青少年口腔衛生習慣正確率較低。《中國口腔衛生保健工作規劃》(2004-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中小學生口腔保健知曉率農村達到70%,城市達到90%;有效刷牙率農村達到60%,城市達到80%。而學校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完成我國2010年口腔保健目標規劃的必要保證。

      3.1醫科大學新生口腔衛生知識誤區和盲區研究發現,大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掌握與健康行為存在不均衡現象,對口腔保健知識存在盲區及誤區。如何將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的正確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提高大學生口腔健康水平,是當前工作的重點。醫科大學新生健康知識及健康行為正確率較高,但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比例較低。姜剛勇等研究發現,雖然醫學生健康知識掌握較好,但實踐率較低,健康行為與健康知識差距最為顯著。本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獲得多來自于書本,只有7.8%的學生從專業口腔健康教育獲取。有2.5%的學生選擇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與張穎等研究結果相似。醫科大學新生對口腔健康的一般性知識知曉率較高,對專業性知識了解有限。馬曉偉等發現,34.0%的大學生不知道什么是牙結石,48.0%大學生不知道什么是潔牙。劉忠民等調查顯示,有69.2%的學生認為吃甜食會危害牙齒。牙線是清除鄰面菌斑的工具,但僅20.0%的醫學生會偶爾使用牙線,可見牙線使用的普及程度較低。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健康教育; 預防保健; 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

      口腔疾病是在校大、中專學生常見病之一,主要包括輕、中、重度齲齒、智齒冠周炎、口腔潰瘍、牙周炎、牙齦炎、復發性口瘡等。它不但影響學生的生活質量,增加經濟負擔,還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為了提高在校學生的生活質量,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從2008年9月份開始,筆者對筆者所在學校就讀的8個專業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筆者所在醫院體檢的在校男女學生,年齡16~18歲。

      1.2 方法 通過集中授課、免費發放口腔衛生保健健康教育手冊、問卷調查、口腔體檢等方式,進行口腔健康教育。(1)利用周六、周日兩天休息日,在各專業、各班級集中授課,授課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使用模型、掛圖把內容更形象化。授課內容包括口腔頜面部應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常見病、口腔衛生保健等常識。(2)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衛生習慣、家族史、感染史及學生對口腔健康知識了解情況等。(3)口腔體檢包括牙體檢查、牙周檢查、口腔黏膜刮片細胞學檢查等方法。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齲齒、牙周炎、牙齦炎、智齒冠周炎、口腔潰瘍醫療費用等變化。見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口腔疾病變化情況。見表2。

      3 討論

      通過口腔衛生保健健康教育口腔疾病明顯降低。與健康教育大力宣傳口腔預防保健有關。通過健康教育讓學生們了解了齲齒、牙齦炎、牙周炎、智齒冠周炎、口腔潰瘍的發病原因與口腔的衛生保健密不可分的。這些疾病在發作的時候疼痛難忍,反復發作還容易并發全身疾病導致免疫力低下。據有關資料顯示,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的患者免疫力明顯低下。所以應該加強口腔預防保健的健康教育,大力宣傳口腔預防保健,減少和控制口腔疾病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通過口腔衛生保健健康教育,在校學生的口腔疾病明顯降低。齲齒和口腔潰瘍的發病率得到良好的控制,健康教育前2/5的學生不知道口腔疾病的危害性及如何預防。另外,約有1/3的學生有病不到醫院治療,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健康教育后90%以上的學生都能說出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如何防治,約97%的學生能做到有癥狀及時就診。通過口腔衛生保健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廣大學生認識疾病和預防疾病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口腔健康水平。通過這次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口腔健康知識缺乏,所以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必須采取社會性預防保健措施,采取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從生活環境,社會因素等多方面入手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要根據各地情況,建立健全口腔疾病防治與保健體系,按照國家或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統一標準,開展健康教育,然后有的放矢,有組織有計劃有重點的開展防治工作,才能顯著提高廣大學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勞樟森.五官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3-121.

      [2] 張龍祿.五官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6-150.

      [3] 廖樹森.五官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56-98.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關鍵詞】口腔保健;口腔衛生指數;作用體現

      口腔是人體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牙健康是牙、牙周組織、口腔鄰近部位及頜面部均無組織結構與功能性異常。牙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齲病、牙髓病與根尖周病、牙齦病與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口腔頜面部疾病、牙齒缺失這些都是我們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在醫院臨床當中我們對患者開展口腔教育工作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這個工作是一個有計劃、有目的的過程。為了驗證我們進行這一工作的效果,特對我院600例口腔疾病患者開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看,對其干預效果跟蹤觀察,總結歸納出一下心得。

      1 研究調查的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的研究對象都是于2004~2010年這一階段在我院口腔科就診的患者,總數大概600人次,男女所占比例相同,年齡分布大致為6歲~20歲100例,20歲~25歲350例,46~66歲150例。

      1.2 研究方法 這次研究的主要方式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手段,對所有口腔疾病患者進行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調查,等全部問卷填報完整后后再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口腔健康檢查的過程都是由資深口腔醫師采用新探針、平面口鏡、牙周探針在自然光線下進行的。把所有問卷人的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口腔健康檢查的結果填入統一設計的表格,對這些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初診后隨機抽取30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另外3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口腔健康教育。6個月后對所有口腔病患者再做一次完整的復診調查,對其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檢查方式與第一次的完全相同。

      1.3 在口腔疾病當中口腔衛生指數的計算方法 我們一般通過視診檢查齦上牙石、軟垢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針查根面有無齦下牙石,尤其檢查口腔中具有代表性的6 顆牙,16、26、11、31 的唇頰面及34、46 的舌面。作好相應的檢查記錄計算出口腔衛生指數(OHI)。OHI是用以衡量人們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其計算公式可歸納為為OHI=DI+CI。軟垢指數(DI)的記分標準可以總結為:0=牙面上無軟垢;1=軟垢覆蓋面積占所有牙面的1/3 以下;2=軟垢覆蓋面積占所有牙面的1/3~2/3之間;3=軟垢覆蓋面積占所有牙面的2/3 以上。牙石指數(CI)的記分標準總結為:0= 齦上、齦下無牙石;1=齦上牙石覆蓋面積占所有牙面的1/3 以下;2=齦上牙石覆蓋面積占所有牙面的1/3~2/3 之間或在牙頸部有散在齦下牙石;3=齦上牙石覆蓋面積占牙面的2/3 以上或在牙頸部有連續而厚的齦下牙石。

      1.4 對于調查數據的判定標準 OHI值為0或1時認為該值為低值;OHI值達到4或5時認為該值為高值;中間值為2或3。

      1.5 對于調查數據的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中的χ2檢驗來進行統計分析。

      2 研究調查的結果

      通過我們把所有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口腔教育干預前后的口腔衛生OHI高中低值分布列成表格,進行對照比較。最終我們不難發現,在實驗組干預前后患者OHI高中低值分布差異有高度顯著性(χ2=103.40,P0.05);實驗組干預后與對照組第二次檢查結果更是有明顯的區別(χ2=44.41,P

      3 對此次研究的討論

      3.1 對于口腔健康教育而言,口腔保健可以大致認為是健康教育的一個分支,總的來說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們從心理上主動采取措施,注重自己的口腔健康的行為,在口腔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如果醫生可以通過制定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定期開展一些關于口腔的教育活動來達到對口腔疾病患者積極性的調動,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和信息傳播等方式,來最終達到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那意義將是十分深遠的。在目前社會來說牙病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如齲齒的嚴重性在國際上得到公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病、癌癥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重點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況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類健康的十項標準之一。就我國國內的狀況而言,平均患齲率大致為40%左右,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高達90%以上,口腔疾病的防治形勢可以說是相當嚴峻的。因此,如何控制口腔疾病,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識,盡快改善口腔健康狀況,不斷完成醫學服務模式的轉變,是我國口腔醫學的目前最紅要的任務之一。這也是我們做這次調研報告的最終目的所在。

      3.2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還發現一個新的問題,在所有患者中普遍存在護牙用品的選擇和刷牙方法、時間上科學性極差,甚至存在很多的誤區。如本次調查中使用牙簽的比例可以達到55%,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講,牙簽的使用不僅會造成齒縫的擴大,而且也存在這很大的衛生隱患。同時大多數患者還不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同時在牙膏的選擇上更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日后我們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重點就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正確選用護牙用品,如保健牙刷、含氟和鹽的牙膏、牙線,對于牙簽的使用必須節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和技巧,在刷牙的方向、力量、位置、時間、次數都要加以引導和指正。

      3.3 對于所有的口腔疾病患者來說就診不僅是一個醫生醫治口腔疾患的過程,同時也是患者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在診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這個意義將是十分深遠的。口腔患者自身的口腔衛生保健行為不單單是服務于它本身,所有這些好的習慣對其家人和周圍的任何人都能發生直接的影響,他們既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口腔健康的傳播者。廣大的口腔醫護工作者應及時糾正口腔患者固有觀念中的誤區,促使其積極參與口腔保健活動,主動地向每一位口腔疾病患者進行口腔健康教育,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整個社會重視口腔衛生保健,提高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對于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有著重要的工作意義。

      就醫學來講可以認為它是一門實踐科學,口腔醫學尤為突出。在臨床實踐階段,如何使發揮出我們醫生已學的口腔基本理論知識并用其指導實踐工作使我們真正運用這么科學的體現。雖然我們注重臨床前期實驗能力的訓練,但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普及是我們開展人文關懷治療的新舉措。通過文中的實驗數據總結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口腔保健知識是我們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繼續完善的新領域,需要我們幾代醫務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林雨.大學生口腔衛生保健認識情況的調查分析[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15(S5):159-160.

      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關鍵詞】口腔正畸;健康教育;牙菌斑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450-02

      錯頜畸形多發于恒牙頜期,其發生率為73%左右,替牙頜期為72%左右[1]。采取口腔正畸進行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經治療后,牙周的健康問題,一直是臨床治療中的常見問題。為確保其療效,在口腔正畸的治療前后的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實施階段性強化教育,確定護理目標,使得患者可以參與到整個護理過程中,使得護理臨床效果獲得更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行口腔正畸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34例,女性56例,年齡12~35歲,平均年齡(17.2±3.7)歲。文化程度:小學11例,中學42例,中專及以上37例。所有患者采取MBT直絲弓矯治方法進行治療。

      1.2方法

      針對患者在實施口腔正畸后不同階段中出現的健康需求,以及健康問題。從而針對不同階段情況落實階段性強化教育。

      1.2.1治療前

      在患者進行治療前,需要向患者介紹主管護師、治療方式、環境、主治醫生等;對于疾病的情況,以及采取的治療方式進行較少,讓患者可以對疾病有一定的認識[2]。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身體健康情況,以及其口腔的衛生狀況。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積極與患者交流,強調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積極配合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并舉例之前的成功病例,讓患者能夠與醫護人員配合,提高其治療信心,消除不良情緒。針對患者病情,積極介紹患者需要注意的常識。對菌斑在牙疾病中的危害做闡述,并對其防御措施進行進行講解[3]。對患者口腔情況進行檢查,指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式,嚴格每日兩次的刷牙習慣,指導患者采取含氟溶液進行漱口,及時糾正患者飲食習慣。

      1.2.2治療階段

      帶上矯治器后,指導患者如何有效的刷牙,對帶環和托槽進行清潔等。使用含氟化亞錫牙膏與三氯聚苯醚牙膏;飲食需要嚴格進行指導,在此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大塊食物、過于粘黏食物、硬度過大使用,避免對矯治器造成損害。在治療過程中,對于出現的不利因素,應該及時予以糾正,消除不利因素對患者治療帶來的影響,針對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

      1.2.3隨訪

      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針對強化教育中的計劃,對患者在矯正器使用的情況下,飲食規律、刷牙、刷牙執行等進行進一步指導,并針對在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到原因,幫助患者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1.2.4復診

      經治療后6周左右,需要復診,對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進行檢查,并對患者強調反復刷牙對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及時指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漱口水,起到良好的口腔治療效果。

      采取問卷方式,對患者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以及健康教育實施效果,治療后健康情況進行評價。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實施節段性強化教育后,口腔衛生情況,身體健康情況,治療前后PLI、GI指標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

      2結果

      經治療結束后,有95%的患者可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經口腔正畸治療后,患者GI、PLI下降,(P

      3討論

      采取階段性強化教育后,可顯著提高患者對健康內容的認知率。采取節段性強化教育方式,以規范化、程序化的模式實施,可減少漏項情況出現。在行使此項方案過程中,護理人員也能夠對自身的工作內容了如指掌,可減少因護理人員自身原因,造成的護理問題,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對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以及刷牙情況進行了解,對于患者所遇到的問題,可及時予以幫助,增加護患間的交流,也能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增進護患和諧。

      在使用矯治器期間,會對患者的牙齦、牙齒、牙槽存在一定的破壞性。從國外相關研究中表示[4],矯治器佩戴易引發牙齦炎,若未及時醫治,還會發展為牙周炎。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后,可有效減少牙周組織破壞性。國內研究顯示[5],在口腔正畸中,口腔衛生和牙周健康密不可分,可見口腔護理的重要性。

      經階段性強化教育的實施之后,牙周與牙齦的情況改善,可見其能促進患者健康行為,經連續性、規范化得健康教育后,患者也能夠對一些健康知識進行掌握,增加對口腔健康的重視,增強可自身治療信心,可自覺護理口腔衛生,控制菌斑的滋生。

      從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經治療結束后,有95%的患者可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經口腔正畸治療后,患者GI、PLI下降,(P

      參考文獻

      [1] 林燕,鄭青青.口腔強化護理對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衛生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7):231-232.

      [2] 林少萍,李向東,宋燕豐等.綜合防治對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衛生狀況的影響[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6):318-320.

      [3] 張棟梁,房宇,李夢華等.PBL復合CBS方法以及互聯網在口腔正畸進修生教育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研究,2010,26(3):432-433.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成年人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