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團隊管理基礎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內容教育改革
CDIO大綱有四個部分,分別是基礎知識原理和技術推理,個人職業技能和特質,人際能力新產品創造和執行[5]。這四部分對能力的要求是遞進的,第一部分要求對基本知識掌握,二、三部分強調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第四部分提出創造性對系統構建的能力,它是站在系統的高度。結合CDIO大綱精神,《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也不能僅限于網頁制作知識,而應該更多增加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系統構建等能力的培養。根據CDIO大綱的四個層次要求,《網頁設計》課程中除了基本知識的學習,也滲透了能力的培養。表1中列出了課程內容安排。其中包括四個模塊,基礎知識,個人能力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系統構建能力模塊。每個模塊的訓練內容,訓練方法,重點難點各不相同。基礎模塊強調基礎操作,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其余三個模塊在基礎模塊的基礎上,主要培養學生的構思,設計,實現,運作軟件產品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2手段和方法教育改革
教學方法根據知識的特點,需要靈活多樣。基礎知識部分,教學方法以啟發式教學,演示方法為主,輔助以限定式討論,即確定話題,由學生進行討論,討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一個中心問題發表意見,共同研究,相互啟發的學習。個人能力培養模塊需要學生參與,以實驗法,實習法為主。實驗法是觀察實驗對象的變化,通過變化獲取知識或經驗的教學手段,經過親身體會,獲取的知識更加直觀,生動。實習法是利用一定的實習場所,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識,綜合運用知識的教學方法。系統構建模塊可以采用項目進課堂方法進行組織,所謂項目進課堂是指教師將所申請的項目帶到課堂,組織學生組成團隊完成,開發的過程嚴格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作方式進行,進過親身參與,鍛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育改革實施
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CDIO模式中要求的構思,設計,實現,運作能力。項目開始之前先對項目組長進行團隊管理,流程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培訓。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說明如何進行構思、設計、實現、運作方面訓練。
3.1構思訓練任務描述:明確構思要完成的任務是確定項目要完成哪些功能、完成的目標,具體的客戶或市場的需求,業務風險。這個階段主要包括負責通盤控制的項目組長,負責市場調研的角色,負責客戶需求采集角色,負責將需求處理成文檔的角色。確定項目組長之后,由項目組長根據成員的性格特點為其分配任務。具體培養的能力:熟悉外部和社會環境,企業及商業環境的能力,推理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抗壓能力。教師的任務:協助項目小組完成工作,對本階段出現的問題給與指導。考核方式:以答辯表現和小組完成的需求文檔為主要考核方式,小組中每個成員介紹自己負責的工作,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
3.2設計訓練任務描述:通過抽象和分解將項目分解成多個模塊,建立模塊間的關系,定義模塊的接口。此階段由項目組長根據項目分解的模塊數目將任務分配到成員,成員繪制類圖,時序圖,設計數據庫。具體培養的能力:專業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系統設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抗壓能力。教師的任務:針對設計階段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考核方式:每個項目小組介紹完成的文檔(包括流程圖,類圖,數據庫設計文檔),根據文檔質量打分。
3.3實現訓練任務描述:運用一定的技術來實現產品。具體培養的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系統實現能力,排錯能力,抗壓能力。教師的任務:如果學生在開發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提供指導性的幫助。考核方式:項目成員介紹所完成的模塊的處理流程和功能,每個成員單獨答辯。
3.4運作訓練任務描述:對產品進行維護、更新、推廣。具體培養的能力:和客戶溝通的能力,產品運作能力。教師的任務:定期檢查,了解項目組的工作進度。考核方式:根據推廣的程度進行打分。項目結束之后,由項目組長匯報項目開況,展示項目成果,展示時需要成員配合[6],教師根據情況,可以提問項目組中的成員問題。教師為項目組整體打分,對于分數靠后的項目組,教師實行懲罰機制,如罰整個項目組做仰臥起坐,俯臥撐。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合作精神。
4對教師的培訓
(1)鼓勵年輕教師帶薪企業學習,學習后頒發培訓證書。(2)利用假期組織短期培訓,請企業高級工程師針對教師實際情況定制短期培訓。(3)校外實訓環節中引入帶隊教師的實訓,帶隊教師不僅是學生的組織者,同樣也是學習者,借助這個機會,教師可以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產品的開發流程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5總結
[關鍵詞] TBL教學模式;麻醉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42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4(a)-127-02
Application of team based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LIN Jingyan, PANG Yong, WAN Yo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eam based learning (TBL) in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and its effect. TBL is a fresh new mode ofteaching based on the reforming and innovation to the PBL. We apply it in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and improve the activeness, positivity and co-operative mind on students thus improved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use and master knowledge through the set of learning target, the organization of team to perform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he use of rational scoring system. Moreover, it renewes teaching philosophy of teachers, promot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Key words] Team based learning; Anesthesiology; Teaching
現代醫學教育正從過去的純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的模式,對現代醫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臨床麻醉學教學作為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模式、理念和特性亦要作出相應的改進。在高等醫學教學中,教師應教導學生在臨床實踐中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知識,盡量縮短其從基礎知識學習向臨床技能及思維的過渡時間。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team based learning,TBL)模式是一種全新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基于PBL的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1],在2002年由美國教育學家Michaelsen LK正式提出,已在國外醫學科學教育中廣泛應用[1-2]。
1 TBL主要特點
與以學科為基礎的傳統醫學教學模式相比,TBL更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不僅教導學生基礎知識,更教導其如何運用基礎知識;教師必須設計并管理整個課程的進行。TBL要求學生在學習前先行閱讀內容,以事先分好的團隊為單位,收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在團隊內先行討論,鼓勵每一學生積極發言。通過團隊協作方式,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團隊的作業由教師根據事先建立的一套評分系統進行評分。評分系統包括三個方面:個人表現、團體表現及個人對團隊的貢獻。
2 臨床麻醉學教學特點
麻醉學作為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融合了內科學、外科學、藥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多學科知識。臨床麻醉學的教學任務,不僅要求學生能進行熟練的硬膜外穿刺、氣管內插管及深靜脈穿刺等基本操作,更要求學生能明確手術和麻醉對患者的影響及患者可能出現的生命體征變化,并能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分析和相應處理,確保圍手術期患者內環境穩定和生命安全[3]。但對于剛開始學習臨床麻醉學的學生來說,其最感興趣的是基本操作,而對于圍術期患者的評估及術中生命體征的維護不夠重視,而這恰恰是一名優秀的麻醉醫師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質,也是基礎知識運用于臨床的具體體現。此外,由于麻醉醫師面臨著科內醫師關系、醫護關系及與手術科室各專業醫師之間關系的協調,還要求其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作為教師,應考慮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對其進行合理評估。我們設想將TBL引入到臨床麻醉學的教學中。
3 TBL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
結合我院實際,我們選擇在臨床醫學專業2007級本科生臨床麻醉學理論教學中進行TBL實踐。我院臨床醫學專業2007級本科生共975人,分為5個合班,每班約200人。隨機選擇其中1個合班采用TBL教學,另4個合班采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
3.1 分組
將采用TBL教學法的合班內學生分組,每組10人。設組長1名,組內分別均衡成績優秀、中等和較差的學生。分組的目的是以團隊為單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在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2 教學要點
在TBL實行前1周,根據教學內容(如全身麻醉)發放相關資料及預習提綱。正式開課后約用10 min進行基礎知識的測試,并由專人進行評分。此后,進行小組陳述,包括:全身麻醉定義分類、術前訪視、不同年齡患者呼吸循環系統的改變、麻醉計劃、術中注意事項、生命體征調控策略、拔管指針、圍手術期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有異議或補充的地方由其他小組成員通過提問或互相辯論的形式予以陳述。教師引導討論方向,對學生仍有疑問的地方不直接回答,而是示范推理過程及解決問題的計劃和行動,如:提出“患者出現術中知曉的原因?對患者會有什么不良影響?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大家同意這種觀點嗎?”等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層的理解問題和全方面的考慮問題。
3.3 TBL評分及討論
每次TBL教學結束,各團隊間相互打分。各小組自評個人對團隊的貢獻。個人得分+團隊得分+個人對團隊的貢獻三部分即構成學生此次TBL教學的總成績。教師總結學習過程,點評團隊合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提高學習效率。讓每個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使團隊的作業質量不斷提高。
4 TBL教學效果評價
經過TBL教學的臨床醫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更為靈活,能將由此學到的學習方法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接受TBL教學的班級中有多名學生申請了大學生校級科研課題立項,其中有12名學生獲得支助,而其他四個班級總共獲得支助項目為10項。
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TBL的意見及學習效果。結果表明:認為TBL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習慣的占87.6%,提高團隊協作精神的占90.1%,提高溝通能力的占69.8%,促進麻醉質量控制理念的占50.8%,促進基礎向臨床思維轉化的占81.4%,提高文獻檢索及管理能力的占66.7%,促進自身表達能力和膽量的占58.1%,改善學習效果的占93.5%。
5 TBL教學的體會
與傳統教學不同,TBL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準備團隊任務(即應用型分析的案例),向學生提問及提出某些拓展開的或錯誤的假設供學生討論,因此,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此外,TBL教學要求教師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以及時應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因為其面對的是一個大班多個團隊的知識儲備不同的學生。
學生在學習臨床課程階段即開始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光只是聽課和做筆記,還需要根據教師指定的教學內容和要點進行獨立的課外學習,可以培養其運用現代網絡技術進行文獻檢索并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為本小組的方案進行申辯,可以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并鍛煉學生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思想的膽量和能力。通過TBL教學,還促進其自覺地將從此門課程中學習到的方法自覺地運用到其他課程的學習,提高其整體學習效率。
TBL教學法傳入我國以后,得到了一些學者的好評[4-5]。但在具體實施當中,應注意分組的合理性,課前充分準備及協調發言時間等。依據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現代醫學生的培養目標,在醫學課程現有教學模式下,運用TBL進行臨床麻醉學教學會有一定的吸引力,并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為醫學科學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迎松,魯寧,劉路平,等.PBL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0,47(32):70.
[2]Touchet BK, Coon KA. A pilot use of team-based learning in psychiatry resident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education [J]. Acad Psychiatry,2005, 29(3):293-296.
[3]Thompson BM, Schneider VF, Haidet P, et al. Team-based learning at ten medical schools: two years later [J]. Med Educ,2007,41(3):250-257.
[4]李曉南,童美玲,王景凡.兒童保健學教學中應用TBL模式的探索與意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5(3):84-85.
知識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必備武器,具體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兩個方面,它們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能有效完成任務的保障。基礎知識是大學生能否成功就業的關鍵,如外語、計算機、相關職業知識等,這是對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求職的基礎。專業知識是勝任管理工作所需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因此,高校應培養學生工商管理專業相關知識,學習管理技能,提高基本的管理能力。(3)工作技能方面。工作技能是學生步入企業參加工作的通行證,主要體現在分析能力、創新與變革能力和文化管理能力。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下,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創新思想應該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強化的重點。因此,工作技能的培養將為大學生成功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綜合能力方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重點也是難點,它首先體現在綜合個體基本素質能力的培養。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等。這些能力主要體現的是個人基本素養,體現了作為社會人的基本生存能力。領導能力也是每個學生應該掌握的能力之一,主要表現在管理者能夠提出企業經營戰略及決策,起到組織、激勵、影響他人的能力。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總要不斷地同周圍人交往,這就需要掌握人際溝通的技巧。溝通不僅是一種信息的交流,更應是一種感情的傳遞,通過溝通增進相互感情,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梁,使溝通成為增強團結的粘合劑。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抽象力、推理力、判斷力等能力。團隊協調能力的培養目標是增強團隊意識及合作精神。在如今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學生更應該具有團隊精神,彼此間取長補短,相互合作。
2工商管理專業實驗項目與流程設計
針對工商管理專業實驗項目存在形式相對陳舊、實驗內容程序化、實驗方法單一等問題,通過仿真模擬現代市場環境下的企業運作,能夠使學生更加感性和真實地了解企業的運作環境,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掌握企業業務運作流程,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現有實驗項目進行改革,從工商管理專業特點著手,以大學生職業勝任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工商管理專業實驗項目流程(如圖1所示)。
工商管理專業實驗流程圖是一個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目標的綜合體系,該體系能夠鍛煉學生在實驗前及實驗過程中把握所學知識和運用相關知識的能力。因此,可以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實驗,來強化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及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職業勝任能力的目標。首先,學生應該對先前學習過的知識材料進行回憶,包括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理論等的思考;其次,通過具體實驗情境運用上述知識(這些知識包括一般的概念、程序的規則或概括性的方法,以及專門性的原理、觀念和理論等),弄清各種觀念、關系、要素及組成部分,把握相關知識的意義;最后,通過思考與評價,深刻理解相關知識,實現相關方法的創新。實驗項目是工商管理專業實驗體系的核心內容,它主要是從大學生職業勝任能力培養目標出發,依據實驗平臺,通過實驗過程,完成實驗任務,達到實驗目的。結合學校工商管理專業特點,圍繞人力資源、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和供應鏈管理等進行相應的實驗設計,模擬相應的運作流程、管理體系及企業的綜合運作沙盤模擬對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協同合作,掌握企業的運作和管理流程(其中實驗項目如表2所示)。
3工商管理專業實驗教學的有效實施
在上述實驗項目和實驗流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實驗項目的實施,它是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工作勝任能力的重要步驟。實驗項目的具體實施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既涉及到人才培養方案的整體制定,也包括實驗平臺的搭建、實驗流程的設計和實驗項目的具體實施等多個方面的操作。
3.1模擬企業職能崗位
在ERP軟件系統基礎上,建立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沙盤實驗室,為工商管理專業實驗項目的實施提供實驗室硬件體系的保障。在實驗環境下,可使學生自覺調整自身不同于課堂上課的狀態,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規劃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同時,參照企業運作的案例題庫,指導學生在實驗內容框架下,模擬企業不同部門、不同的工作崗位明晰不同類型業務的處理流程,獨立完成業務處理,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3.2整合師資力量
針對實驗項目實施的需要,整合工商管理專業的師資力量,打造一支具有較強行業背景和實戰指導經驗的師資隊伍,共同開展實驗項目的指導工作。同時,指導教師團隊要改變傳統“粉筆+黑板”的教育理念,角色也由傳統的講授和演示轉向實驗項目的組織者、引導者、顧問和評價者,實現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實驗教材的真實性,教科書的創新性。
3.3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在校園網上創建一個更為形象化、直觀化的企業管理經營決策模擬環境及虛擬的企業模擬運營系統。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運營企業做出經營決策,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實驗項目,從一個創新的角度去思考、理解整個流程;同時班級同學間可以展開互動和競爭,學校根據學生參加的實驗內容及所達到實驗目標情況,給予相應獎勵或懲罰。
3.4實驗教學考核機制
實驗項目可以通過團隊的方式進行,團隊的實驗目標不是簡單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是在模擬企業運作情景下設計和優化運作流程,并提出改進方案。各團隊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同時,實驗的評價方式由單一的評價轉向綜合的評價,即根據團隊總體成績和個人表現成績的比例最后確定每個實驗成員的綜合成績。其中個人表現成績采取自評與互評取其平均分的方式計算。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實驗過程的公平、公正,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
按照課程的內容安排,本課程教學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概論、計算機監控基礎、計算機監控模式與配置、計算機監控系統的結構與原理等。實踐部分包括應用技術模塊和工程技術模塊。其中應用技術模塊包括計算機監控系統的軟件技術、數據庫技術、通訊技術和綜合自動化技術。工程技術模塊包括計算機監控工程項目、工程案例分析、工程技術拓展等。目前理論部分一般以多媒體課堂教學為主,實踐部分一般利用發電廠仿真實訓中心進行技能訓練為主。[3]1.理論課堂教學方面改革(1)基于“團隊合作”的課堂教學改革。在課堂中以分組組隊形式進行教學,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以組隊形式進行競爭,既活躍課堂又增強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記憶。(2)基于“職業溝通”的課堂教學組改革。在課堂中讓學生上講臺,對某一專業知識進行講解,既加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能力等基本職業溝通能力,又增強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記憶與學習。(3)基于“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改革。針對理論重要知識點和難點,準備好問題(一般為工程中碰到的問題),以團隊競賽或個人搶答加分方式,激勵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基于“自我管理”的課堂教學改革。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結合專業知識點發放案例、圖紙進行分析、識圖和繪圖等,要求學生學生隨時備齊筆、直尺、案例分析報告本、教材及輔助材料、作業本等,所有成果要求堂內即時完成提交;另外,在實踐性教學中把學生的文檔管理、實訓器材擺放、衛生習慣等也列入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范疇,結合形成性考核不斷激勵學生加強自我管理能力。2.實踐課堂教學方面改革(1)基于“團隊合作”的項目訓練課堂改革。把“團隊合作”中的“開邦定國”、“團隊文化設計”、“團隊技能競賽”等與課程“自動開機項目”、“自動停機項目”等技能訓練項目教學相結合,使枯燥的技能訓練變為有趣的團隊技能競賽。(2)基于“創新創業”的項目訓練課堂改革。把“創新創業”中的“創新性思維”、“創新性設計”、“創新性產品”等與課程的計算機監控“自動化元件設計”、“PLC編程”、“組態界面設計”等訓練項目相結合,不拘一格地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加分激勵等方式鼓勵學生的創作。(3)基于“解決問題”的項目訓練課堂改革。把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引入到課堂,在“查線檢測”、“故障排除”、“報警消除”等項目中,鍛煉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4)基于“信息處理”的項目訓練課堂改革。在“組態界面設計”、“PLC程序設計”、“故障排除”等項目訓練過程中,采用電子表格、端子表、CAD圖紙、工程案例電子文檔等原始文檔,并要求學生以計算機程序、設計界面、電子報告等形式上交設計成果,不斷訓練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3.考核體系方面改革(1)基于軟硬能力并重融滲的考核方式。改革原來的只考核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考核,把軟能力考核作為重要部分納入到考核體系中。(2)基于形成性考核的評價體系。改革原來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核,在“團隊合作”、“職業溝通”、“解決問題”、“自我管理”、“信息處理”、“創新創業”等模塊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競賽加分、違例扣分、實時打分、成果即時評分、項目過程評分等方式進行考核,降低終結性評價的比重,改革為以形成性考核為主的評價模式。
二、總體方案設計
基于“四大能力平臺”課程體系和“全程式”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基礎上,啟動“水電站計算機監控技術”軟硬能力并重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旨在通過專業核心龍頭課程的改革與實踐,帶動其他課程的軟硬能力并重改革,使專業改革深入到具體課程,使人才培養模式“落地生根”。總體方案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本課程的課堂改革分為理論課堂改革、實踐課堂改革和課程考核體系改革三個方面,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評價體系等,并重融滲職業核心能力,包括團隊合作、職業溝通、解決問題、信息處理、自我管理、創新創業等。擬突破原教學模式,理論課堂方面強化基于軟能力融滲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過程控制等;實踐教學方面強化基于軟能力融滲的項目開發、實訓組織、訓練過程控制等;考核體系方面注重軟硬能力并重的考核體系設計、實踐完善、評價過程的公正性等環節。
三、具體改革措施
1.理論課堂教學改革措施基于水電站計算機監控概論、計算機監控基礎知識、計算機監控的模式與配置、計算機監控的結構與原理等理論教學知識點,不斷序化分解和組合內容,將職業核心能力模塊的團隊合作、職業溝通、解決問題、自我管理等能力融入課堂,改革理論課堂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控制、考核評價體系等,主要技術方案如圖2所示。從圖2可知,通過改革旨在掌握理論知識點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團隊組織能力、團隊意志力和團隊凝聚力;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能力;激勵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我控制能力。2.實踐課堂教學改革措施基于水電站計算機監控上位機軟件操作、現地控制單元操作與維護、開停機順控操作、數據庫與通訊系統、[4]綜合自動化訓練、排故以及實踐課堂中教學做合一的項目訓練等實訓項目,強化整體設計、單元分解、節點設計、過程控制、考核評價等環節改革,將職業核心能力模塊的團隊合作、創新創業、解決問題、信息處理等能力融入課堂,其主要技術方案如圖3所示。從圖3可知,通過改革旨在通過技能訓練的同時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競爭意識、協作意識等;不拘一格地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的創作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訓練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等。3.課程考核體系改革措施將課程原來以終結性考核為主的體系改革為形成性考核為主的體系,將職業核心能力作為主要考核點融入到考核體系之中,如圖4所示。從圖4可知,首先,針對課程的系列知識點和技能點,[5]對課程的項目化設計中融滲入軟能力設計,形成軟硬能力并重的考核體系設計。其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依據評價標準,對學生課堂項目完成過程進行評價,形成過程性評價結果。最后,依據設定的權重,統計過程性評價結果,形成最終的課程考核結果。
四、可行性分析
第一,本課程具有精品共享資源課程學習網站,具有工程案例系統、虛擬實訓系統、在線測試系統、電子教學系統等10大教學平臺資源,教學軟資源豐富,為本項目研究提供教學資源基礎。第二,本課程重點采用發電廠仿真實訓中心進行教學做合一教學,發電廠仿真實訓中心是省級示范實訓基地核心實訓室,2009年被專家組評為國內先進實訓室,該實訓中心為本項目研究提供很好的硬件基礎。第三,研究團隊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一直承擔該課程的院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以及國家共享資源課程的建設和研究改革工作。第四,學校有很好的制度以及部門的大力支持,為本項目的研究提供了組織保障。第五,研究團隊前期已經開展的理論課堂團隊組織教學嘗試、實踐課堂團隊組織教學嘗試、某些項目的形成性考核評價嘗試以及部分項目的軟硬能力融滲改革,具備了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礎。綜上所述,該項目的研究是可行的。
五、結束語
(單獨考試招生考生適用)
一、測試目的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察單獨考試招生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相關能力和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
二、測試內容
綜合素質測試的主要內容是:
1.個人基本情況和溝通能力;
2.專業基礎知識;
3.職能管理知識;
4.管理技能與素養;
5.團隊協作能力;
6.道德判斷和情感價值觀。
三、測試形式、時間與地點
測試形式:面試。按測試順序號由考評組專家對考生逐一(或逐批)進行測試。
測試時間:2021年4月25日(周日),具體考試時間見考前公告或準考證。
測試地點: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金海校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海三道433號)
四、評分標準
綜合素質測試(面試)滿分為100分,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1.個人基本情況和溝通能力10分,專業基礎知識20分,職能管理知識20分,管理技能與素養15分,團隊協作能力15分,道德判斷和情感價值觀20分。
2. 對考生的評分,由所有參加考評的成員對考生的答題情況按照綜合素質測試考評守則的要求獨立評分,工作人員匯總平均得分為該考生的最終得分。
五、測試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