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急診診療常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除了要遵守法律、法規、規章以外,還要遵守有關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是基于維護公民健康權利的原則,在總結以往醫學科學經驗和醫療技術成果的基礎上對醫療過程的定義和所應用技術的規范或指南。
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通常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是指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全國性行業協(學)會針對本行業的特點,制定的各種標準、規程、規范、制度的總稱。這些規范經衛生行政部門和全國性行業協(學)會制定和后,具有技術性、規定性和可操作性,指導、規范醫療行為,醫務人員在執業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認真執行。
狹義的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是指醫療機構制定的本機構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護理、檢驗、醫技診斷治療及醫用物品供應等各項工作應遵循的工作方法、步驟。狹義的診療護理規范和常規涵蓋了臨床醫學二、三級專業學科和臨床診療輔助專業,包括從臨床的一般性問題到專科性疾病,從病因診斷到護理治療,從常用的診療技術到高新診療技術等內容。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涌現,各種診療食品設備不斷更新,醫療機構應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及時修訂或制定新的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1、方便門診出診醫師安排為經過培訓的全科內科醫師,只收取掛號費,工作范圍:為患者開具常用藥及常規檢查項目,原則上不開抗菌藥及靜脈點滴藥,開藥原則遵守處方管理原則,同時有藥比控制。
2、預約診療體系:醫院信息化建立了預約診療系統,預約形式包括:114平臺、電話預約、門診掛號窗口預約、門診醫生預約、住院醫生預約及外網醫院網站預約。由門診部專人負責,每天將外網預約患者信息導入內網系統,預約為分時段預約。
3、急診綠色通道:醫院與相關企業簽訂急診診療協議,凡遇協議企業發生急診外傷、群傷情況,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入院后無需掛號,第一時間到達急診室,依據傷員數量決定是否調用二線值班人員,原則上保證每一患者有一醫一護處理,患者診療過程均使用紙質檢查、化驗單,在各種檢查單上標記綠色通道標識,以便醫技科室及時檢查。需要收治的患者及時收到相應科系,完成手術及相關處理。真正實現"先診療,后付費"。對于重點疾病的急診患者(如急性心梗、腦梗塞)也可進入綠色通道,診療后由患者家屬再行交費。
關鍵詞 急診 流程重組 方法研究
method study on emergency care process reengineeri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ant urban medical reform,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hospitals will become more intense.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service functions as a window to community,and work quality appear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hole competitive power of a hospital.To adapt the medical insurance reform and medical system reform in the hospital,it is essential to seek a suitable mode for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departˉment,and make rational,feasible and advanced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as well as methods.Enterprise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is a new measure to the structure and system reform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ppears to be useful for us to investig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emergency procedures in the hospital.On the basis of advanced BPR,we can well manage the emergency procedure,promote the real-time control of emergency process,and improve emergency medical quality.
Key words emergency care process reengineering method study
急診流程重組是以獲取急診診療實時信息為基礎,綜合急診診療過程的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及反饋控制為一體的醫療質量實時控制管理模式。它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對實現醫院急診流程重組的方法、步驟以及關鍵環節進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首先采用過程方法、持續質量改進、控制論等,對急診流程現況進行了充分認識。其次,通過現況,明確急診流程的關鍵環節、關鍵質控點和影響急診醫療質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之上,制訂急診流程重組的基本框架和實施方案,明確急診流程重組的總體目標。制訂流程重組方案,必須本著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的根本目的,以多學科、多專業人員協作精神、循證醫學思想以及過程管理思想為指導。其中,利用機自動統計系統對急診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對方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1 策劃急診診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對醫院急診流程進行過程分析,應圍繞與病人就診相關的整個流程、保證診療質量的內部控制措施和職責不清、容易發生缺陷或既往曾經發生缺陷的重點、薄弱環節及“接口”部位三條主線進行分解 [3~5] 。通過病人就診相關的整個流程的分析,進一步明確各科室在診療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擔負的任務、涉及的人員和崗位;診療工作中可能影響質量和效率的關鍵環節;完成整個診療工作所需要進行協作和配合的相關學科以及整個流程可以進一步優化、重組的環節及其實施的可能性等基礎信息 [6~9] 。在掌握上述信息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制定強化內部質量控制的規章制度,特別是關鍵環節、薄弱環節、容易發生環節的質量控制措施;明確科室崗位設置和崗位職責;合理調配科室人力、物力資源;在建立科室內部封閉的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措施的前提下,與質量管理部門和協作科室協商明確“接口”部位的職責與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保證整個診療過程中不存在“真空”地帶,不出現隱患環節。系統地識別這些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進行醫院急診流程重組的依據,也是進行急診診療質量實時控制的基礎[10~12] 。堅持持續質量改進的原則,預防醫療缺陷,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加病人和社會的信任。
2 急診流程重組方案制訂
作為臨床科室,進行過程分析應圍繞病人來院后初步診斷—修正診斷—明確診斷—及時合理處置這條線索進行(圖1)。(1)值班護士接待和辦理掛號手續。(2)急診醫師首次參與接診,與病人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病人一般情況、發病經過、病程進展和既往史、家族史情況,進行體格檢查(物理診斷),結合既往門急診病歷記載、檢查檢驗結果以及病人提供的其他醫學資料,做出本次就診的初步診斷;根 據對疾病和病情急、危、重程度的初步判斷,對病人做必要的急診處理;對病情較為復雜的急癥、危重病例,以及具有明確專科特點的急診病例,應按要求申請專科會診;從進一步驗證或明確診斷、有助于實施的角度,確定擬進行的檢查、檢驗項目并開據相應申請單。在急診病歷手冊中作必要的記錄。(3)在每次進行檢查、處置之前,急診收費處人員按醫生開據的各項申請單據完成急診收費,并在單據上蓋章。 (4)輔診科室值班人員按申請要求完成輔助檢查及化驗檢查,并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檢查報告。(5)急診醫生再次接診,根據對回報的各項檢查報告單進行分析的結果,做出必要的修正診斷。(6)對于診斷尚不明確的疑難病例,在上級醫師及專科會診醫師的分析指導下,完成必要的檢查、檢驗項目,修正或明確診斷,確定處置方案。(7)組織實施處置方案。根據病人病情,急診處置方案可有三種:帶藥回家治療,必要時復診;急診留觀;收入專科住院治療。
圖1 急診工作流程(略)
3 急診流程中關鍵環節與重點部位
3.1 明確關鍵環節 (1)急診醫師準入:重點是按照“三嚴”標準,強化“三基”培訓,搞好崗前培訓和考核驗收,把好年輕醫師臨床工作準入關。(2)會診:重點是會診申請質量把關、應診時限和應診人員的資質標準要求和會診的效果。(3)病人知情同意:重點是診斷、處置方案、醫療費用、預后等的全面、準確、通俗告知和簽字手續的履行。(4)標本處置:重點是標本采集準確性,標本標識的唯一性和標本交接過程的可追溯性。(5)值班、聽班、交接班:重點是技術力量配置合理,值班人員資質符合要求,值班人員在崗在位情況,病情交接班突出重點,重要病情交接仔細,內容全面,有的放矢。
3.2 注重“接口”部位 所謂“接口”部位,就是一件工作涉及到多個不同隸屬關系的單位或隸屬關系相同但涉及不同工種的工作 [6~9] 。銜接接口部位的前提,就是首先作好自己管轄內的各項工作,在此基礎上,通過協商一致或行政指令明確接口部位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劃分,完善規章制度,從制度上保證消除扯皮和推諉現象。圍繞病人診療過程這條線索,存在的較為重要的“接口”部位包括:(1)醫護之間在醫囑下達和執行中的“接口”。(2)急診和醫技、輔診科室在檢查申請、預約、特殊準備和結果回報方面的“接口”。(3)急診與醫技科室之間標本交接中的“接口”。(4)急診與其他臨床科室在工作職責和任務劃分中的“接口”。
3.3 選擇關鍵質控點 通過過程分析,從工作性質和流程以及加強管理的角度,可以把病人在急診接受診療的完整過程人為地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區段。通過對各區段的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通過緊密銜接各區段之間的接口部位,切實保證并不斷改進各環節的醫療質量。
3.3.1 診斷質量 以“診斷”為軸線展開,是病人診療過程 中的重要基礎環節。其基本線索是:根據綜合分析發病情況、病程進展、體格檢查結果、既往史、家族史和已有醫學資料得出初步診斷—通過常規檢查、會診和特殊檢查檢驗結果作出修正診斷或進一步明確診斷 [13~18] 。該過程的質控點包括物理診斷、全面了解病情、綜合分析和歸納的能力,上級醫師對下級醫師工作的指導、把關和糾偏,及時、有針對性、高質量的會診,及時、準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輔助檢查。
3.3.2 輔助檢查質量 包括常規和特殊輔助檢查。其基本線索是:檢查項目的確定—提出申請—預約檢查時間—檢查前特殊準備—檢查實施—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及時回報 [19~22] 。該路徑的關鍵質控點包括檢查項目確定的合理性、知情同意、大型儀器檢查項目的診斷陽性率、預約時間、檢查標本的管理、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結果回報的及時性。
4 醫院急診流程重組方案實施
針對 流程分析和原因分析,對醫院急診流程中的關鍵環節和影響急診醫療質量的主要因素作必要的干預和調整。
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危急、搶救工作繁重,加之患者家屬心情迫切,對突發意外多缺乏心理準備,很容易引發一些醫療糾紛。現就我院如何防范醫療糾紛總結如下。
1改進服務態度,加強醫患溝通
1.1強化窗口意識,熱情接待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急診科醫務人員的精神面貌、舉止言談和對患者的態度是給患者及家屬很關鍵的第一印象,它直接影響到患者、家屬對醫院的信任程度,是引發醫療糾紛的導火線。因此,醫護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醫療工作中,各種的診療工作迅速、準確,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 ,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和藹的態度接診,主動為患者著想,充分理解和體貼患者,以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1.2加強醫患溝通,取得患方的信任和理解在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過程中,病情有時變化很快,以致患者家屬難以接受和理解。這是引發醫療糾紛的常見原因。因此在緊張、繁忙的搶救工作中,醫護人員要用恰當、嚴肅的言辭及時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變化,對待檢查的結果、治療用藥等情況更應該向患者及家屬做透徹的解釋,以取得其信任、理解和配合。在CT、X線等特殊檢查過程中必須有醫生或護士護送,并與醫技科室交待病情,患者轉入病房,須與專科病房醫師做好交待工作。
1.3格守職業道德,維護患者的利益在急診科的患者接待中因自殺、他殺、打架斗毆、交通事故的患者占有相當的比例,做為一名醫務人員應本著職業道德,依照醫療原則因病施治、保持中立,不要偏袒一方。特別是在特殊情況下,肇事司機送來的患者,既沒有家屬,司機又不承擔則任,醫護人員應積極主動地與公安部門及家屬取得聯系。此類患者留院觀察期間,應該有家屬或公安人員陪同。若是無家屬的昏迷患者,需要與陪送者共同檢查患者的財物,同時有由2人共同審簽財務清單,然后由值班護士代為保管。
2提高診治水平,提供優質的服務
2.1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應時刻突出“急”“救”二字,緊抓治療的“黃金時間窗”醫院應把急診醫療作為醫院的工作重點,把方便患者作為改進急診工作的突破口。因此提高急診醫療質量,完善急診功能,以“高效、快速、科學”的手段為急危重癥實施搶救,是減少醫療糾紛的根本途徑。
2.2注意更新知識結構,練就過硬的醫療技術急診醫學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門臨床醫學專業,其特點是以最少的數據、最短的時間、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救治患者,即以搶救生命體征和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贏得進一步診治時間為宗旨。由于急診醫學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多種學科,要求急診科工作的醫務人員必須有強烈的急診意識和過硬的業務技術,具有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本領,快速、靈活的應急能力。除了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要有熟悉掌握各科急危重癥的診斷和治療技能,具備敏銳的洞察力、熟悉的急救技術及一定的組織與協調能力,這樣才有可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實施準確、有效的搶救工作,使現場搶救、分診、轉運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員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3完善醫療程序,健立健全規章制度
3.1加強首診負責制,樹立搶救生命的整體觀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可減少死亡,防治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社會及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可有效減少科室間互相推諉的扯皮現象和醫療糾紛,有利于急診醫師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有利于維護醫院聲譽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急診患者入科后,首診醫師應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給予相應處理,嚴格執行各種診療常規,完善各種醫療程序,入院患者應做好與專科病房的交接工作。如遇到急性中毒的患者,應在插胃管洗胃前提取嘔吐物或胃內容物 作毒物分析鑒定,洗胃應須復述一遍,并應該及時補寫、補記,尤其是使用的藥物,要寫清藥名、劑量、給藥途徑與時間等。各種失血性休克在抗休克的同時,除抽血做常規、生化、血氣分析以外,還應提前配血,為下一步搶救創造條件。外傷患者的傷口應盡量在急診科縫合,不能縫合者一定要止血包扎,并詳細記錄。骨折患者應在急診科做好固定再送入專科,防止血管神經的再次損傷。
3.2規范急診病歷的書寫病歷是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形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影象等資料的總和,是診療過程中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的真實記錄,客觀詳實的病情記錄和搶救經過,是處理醫患糾紛的法律依據,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需要。急診病歷書寫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及時準確,字跡清楚,體格檢查部分要全面仔細,要如實記錄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經過,準確判斷、認真描述接診時患者的各種情況,如接診及進行搶救時間,搶救中的病情變化,特別是用藥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對外傷患者急診病歷上要記載傷口的大小、深度及可能發生的感染、縫合情況及拆線時間、是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等。當患者或家屬不配合治療,拒絕做某項診療操作或檢查、治療甚至住院,或是在急診室留觀未達到出院或轉科條件強行出院或轉科者,應明確交待事情的后果,并請患者、家屬或人在病歷上寫明不配合醫師診療的原因,注明與患者的關系,簽名并注明準確時間。
【關鍵詞】 急診內科;急性腹痛;臨床診療;體會;分析研究。
急性腹痛是現代臨床中最為常見的內科多發病之一,其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病情重以及變化多等臨床特點,一旦延誤治療,不僅會對患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嚴重的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對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進一步研究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與癥狀,為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檢查與診斷提供更加豐富的理論依據,選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較為詳細與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項研究的資料為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齡為12~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歲。患者的發病時間均為入院之前的24h之內,其中25例患者有既往病史。具體的情況如下:高血壓患者11例,剖宮產手術患者5例,闌尾炎切除術患者9例,3例患者有青霉素過敏史。在患者并發之前,具有明顯腹痛誘因的患者為19例,其中,飲食過飽患者13例,飲食不潔患者6例。
1.2 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腹部不適或劇烈疼痛,其中,在腹痛的同時伴有嘔吐和惡心的患者8例,伴有腹脹的患者7例,伴有腹瀉的患者11例。
在患者入院之后,為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血常規、血糖以及電解質等方面的檢查,其中,血常規有異的患者為56例,電解質有異的患者41例。對其中的19例患者進行了常規的肝功能檢查,有3例患者表現出了肝功能異常。對其中的37例患者進行了X射線的檢查,有16例患者顯示其胸肺異常。對52例患者進行了心電圖的檢查,有10例患者顯示了心臟異常。此外,電子胃鏡還發現了較為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9例,胃潰瘍患者20例。
1.3 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要點 首先,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癥狀與外科的急性腹痛具有明顯的區別,先發熱后腹痛一般是急診內科急腹癥,而先腹痛而后發熱的現象則一般是外科的急腹癥。其次,患者的腹痛程度一般都并不嚴重。第三,患者的腹部較為柔軟,只有少數的患者表現出肌緊張,其腹部的觸診一般均無明顯的壓痛。第四,包括所有輔助檢查在內的特殊檢查,均呈現出了內科陽性的表現。在現代的臨床中,急診內科的醫生可以根據上述的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表現,在結合患者其他的臨床癥狀為其進行快速而科學的診斷。
2 結果
在本項研究的100例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中,最終確診為急性胃腸炎的患者49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大葉性肺炎患者5例,急性右心衰患者5例,帶狀皰疹患者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3例。
3 討論
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是急診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之一,其發病較快,若不及時進行處理和治療不僅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十分不良的影響,甚至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本項研究中的100例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中,以胃腸疾病患者最多,一共為78例,約占患者總數的78%。對于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診斷應該以患者病史的采集為重點,其中應該包括如下的內容: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現既往病史、誘因、腹痛的部位、疼痛的范圍與程度,以及該疼痛所伴隨的其他癥狀等。在對患者進行病史信息采集之后,對患者進行全面、詳細的身體檢查,較為深入的分析,從整體上對該項疾病有一個基本的把握。急診內科經常都是急性腹痛患者的首個診斷科室,診斷與鑒別是否準確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十分重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仔細為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再加之科學、理性的分析,是進行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最佳診斷的重要方式。本項研究的結果也顯示,在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診斷中,醫生應該認真地詢問患者的癥狀與既往史,將其看成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環節,并對患者進行較為詳細的體格檢查及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較為全面地利用自己的專業經驗以及現代的醫療設備準確地對患者進行診斷。醫生切莫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主觀臆斷,也莫要受患者病史的影響,從而片面地考慮問題。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診斷,提高急診內科急性腹痛診斷的準確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邱武國. 內科急性腹痛的診療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 2011,18(10):160—161.
[2] 彭定華.內科急診急性腹痛210例診治體會[J]. 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1,03(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