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蘭花的栽培技術與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蘭花;環境要求;栽培技術
三亞是我國著名的熱帶海濱旅游城市,蘭花種植是市政府近年來推廣比較成功的一個現代設施農業品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如今涌現出一大批種植村、種植戶,成為該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條好途徑。現結合多年實踐,將三亞市田獨鎮推廣的蘭花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蘭花栽培對環境的要求
1.1光照
原則上光照必須充足而不過量,蘭株才能健壯生長,莖干結實,開花鮮艷,不易引起病蟲害。文心蘭和石斛蘭應在遮陽60%~70%的蔭棚下種植,田獨鎮很多村民都在門前室后的檳榔下套種栽培,但要注意,如果種植小苗,最好要蓋2層遮陽網才能達到最佳的光照效果。
1.2通風
空氣流通是養蘭花的重要條件,只有流動的空氣,才能促進蘭株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養分的制造能力。農村的空氣流動性好,相對來說更適宜種植蘭花。
1.3溫度
蘭花的生長受溫度影響很大,最適宜的溫度為20~30 ℃,石斛蘭喜高溫、高濕,溫度高達30~35 ℃時,也能正常生長。除用遮陽網遮去部分陽光外,夏天氣溫較高時可在地面儲水和灑水,或在四周種植花草、樹木,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1.4濕度
蘭花喜歡在通風良好、濕度較高的環境中生長,蘭棚可采用泥土地面,經常灑水以增加空氣的濕度,一般空氣相對濕度達70%~85%時為宜。
2蘭花栽培方法
(1)選用花盆要適當,根據蘭花株大小選用不同規格塑料盆,一般出瓶后4個月的小苗用8.3 cm(2.5寸)小盆,中苗用13.3(4寸) cm花盆,大苗用16.7~20.0(5~6寸) cm花盆栽植[1]。
(2)采用碎磚來墊底,一般占花盆高度的1/3,這樣既能增加通氣性,又能吸水、保水。墊底后再用椰子殼碎塊、經過消毒處理過的樹皮塊和火山巖碎粒混合來種植蘭花。種植小苗則要用優質水苔(水草)單獨種植,水苔具有彈性,易吸水、肥,起到保溫作用,有利于小苗生長。
(3)種植蘭花時不要太深,新芽應放在盆中央,根部應向四周擴展,緩緩放入植料,同時搖動花盆使植料密實,蘭根才不會動搖。剛種植的蘭花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置于陰涼處,2 d后才開始澆水。
3蘭花日常管理技術
3.1澆水
蘭花的耐旱性強,幾天不澆水也不會枯萎,如果澆水太多,影響根部呼吸,導致根部腐爛。澆水的原則要根據材料、季節、天氣變化、氣溫高低及蘭株大小而靈活掌握。一般是植料干后再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另外,要特別注意蘭花小苗耐旱性相對差,應經常澆水,但也不能過分潮濕,開花株應減少澆水次數,以便促進開花[2]。
3.2施肥
在生長期應增施氮肥,以促使蘭花生長迅速,植株健壯。磷肥能促進根系發育,有利于花芽分化和開花,開花的成株必須補給磷肥。鉀肥直接參與光合作用,是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一般蘭花成株以后需較多鉀肥。
小苗時期所施肥料,氮要稍多,以施花寶5號為宜,濃度為2 000倍水溶液,即1 g化肥加水2 kg,灌澆和葉面噴灑都可,隔7 d進行1次。成株假球莖成熟后及花芽分化時應增加磷鉀肥,以促進花蕾發育,可采用花寶3號,濃度為1 000倍水溶液,即澆1 g化肥加水1 kg,隔7 d葉面噴施1次。平時生長期可采用“奧綠”長效肥放在盆內植料中,一般4個月1次,每次3~8 g(依植株大小而定)。蘭花合理施肥可使幼苗生長迅速,成株更健壯,開花更加鮮艷[3]。
3.3常見病蟲害防治
(1)炭疽病。主要危害蘭花葉片,產生褐色凹斑,病害嚴重時,整片蘭葉因病變而枯萎脫落。防治措施:剪除病葉,加強通風;可選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作為預防,隔10 d噴1次,連續2~3次。
(2)葉斑病。主要危害新芽,初為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邊緣紅褐色,嚴重時葉片變枯萎,整片脫落。防治措施:剪除病葉,加強通風透光,防止雨淋;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農藥交替使用,隔7 d噴1次,連續3次[4]。
(3)介殼蟲。主要寄生于蘭花莖和葉上吸食汁液,影響蘭株正常生長。防治措施:可用20%速撲殺乳油2 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2 000倍液等噴施,隔10 d噴1次,連續2~3次。
(4)蝸牛。喜歡啃食幼葉、幼根和花,嚴重影響蘭株成長。防治措施:注意蘭棚清潔衛生,清除病葉、雜草;在蘭花周圍及地面撒一些石灰粉,或6%密達顆粒劑拌細土撒施。
(5)蚜蟲。蚜蟲常成群為害嫩葉、花蕾等,以若蟲、成蟲刺吸汁液,有的蚜蟲有翅膀會飛,故其為傳播病毒的一大途徑,一旦發現應用藥物防治,用可用20%好年冬乳油1 000倍液,或3%啶蟲咪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殺。
(6)薊馬。以若蟲、成蟲在花草、花朵上吸取汁液,使花開致殘,甚至整朵能開放。防治措施:參照蚜蟲防治措施。
(7)螨蟲。螨類一般在葉背危害,吸食蘭葉汁液,造成蘭葉失綠,葉背密布黃白色小點,嚴重時葉片枯死。防治措施:用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噴殺,以葉片正背面噴濕為準。
4參考文獻
[1] 李翠蘭.蘭花栽培與病蟲害防治[J].山西林業,2008(1):32-33.
[2] 黃寶珠.蘭花栽培管理對氣象條件的要求[J].中國科技信息,2009(5):74-75,70.
蘭花作為我國傳統名花之一,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在我國古籍上關于蘭花的記載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有:《易經?系辭》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詩經》中“諸侯執薰,大夫執蘭”。孔子在《家語》篇中說“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俱化矣”;《猗蘭操》有記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之,夫蘭當為王者香草,今之獨茂與眾草為伍。”孔子稱蘭為王者香,一直影響到現在。在《楚辭》、《越書》等古代典籍中對蘭花也有很多的記載,如越王勾踐在浙江紹興種蘭渚田;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受饞,一腔忠憤,終身佩蘭,他在《離騷》中對蘭花的記述甚多,如“紉秋蘭以為佩”、“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疏石蘭兮為芳”等等,表明了當時詩人不但備受顛沛,把滿腔義憤寄情于蘭花,而且用蘭花來比喻自己品格高潔,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袒露出一顆如蘭似蕙的赤子之心。秦漢時期,蘭花栽培和園藝技術有了很大提高,更多的詩賦提到蘭蕙。漢時張衡《怨篇》中有“猗猗秋蘭,植彼中阿,有馥其香,有黃其花”的記載。魏以后,蘭蕙的種植從宮廷園苑開始,逐漸向士大夫階層的私家花園發展,并廣泛用來點綴庭園,美化客堂廳館,如曹植在清游西苑的詩詞中就有“秋蘭被長堤”的歌頌;晉時王羲之在會嵇山陰筑有蘭亭,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在此處寫成的。據考證,唐代以前的“蘭”、“蕙”均不是今天真正的蘭科植物,但也有人從古文字、文學、當時的氣候和蘭花的地理分布等多方面考證,認為孔子自衛返魯,隱谷中所見到的香蘭就是蘭科植物的蘭蕙。盡管這方面仍有爭議,但有關蘭蕙的記載為我國深厚的蘭花文化奠定了基礎卻是無疑的。
我國究竟何時開始栽培蘭花,很難考證。但在宋代,毫無疑問已經有蘭花栽培,尤其是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之后,藝蘭之風相當盛行,且栽培技術日漸普及,諸多古籍中常有提及。北宋黃庭堅在《幽芳亭》中寫道:“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大,大概山林十蕙而一蘭也……,蘭蕙叢生,蒔以砂則茂,沃以湯茗則芳。”并且第一次對蘭蕙作了分類“一干一花,香有余者,蘭也;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也。”李愿中在《藝蘭月令》中將廣東、福建一帶的養蘭方法以詩歌形式編成口訣。1233年,趙時庚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比達爾文的《蘭花的傳粉》早600多年,該書分成敘蘭容質、品第高下、天地愛養、堅性封植、灌溉得宜五個部分進行敘述,同時把蘭分成紫蘭(16種)和白蘭(9種)兩大類,紫蘭主要是指今天的墨蘭,而白蘭多為今之素心建蘭。王貴學的《蘭譜》(1247 年)分成品第之等、灌溉之候、分析之法、泥沙之宜等部分,同樣將蘭分為紫蘭和白蘭兩類。著名詩人蘇軾也是首屈一指的佩蘭、詠蘭者,他在《種蘭》一詞中對蘭花優美的形態、芬芳、功用和習性等方面作了高度概括和生動描繪。張雨曾稱贊蘭花為“能白更能黃,無人亦自芳。才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因此蘭花被人們譽為正人君子,視為堅貞、美好和高潔的象征,把蘭和梅、竹、菊并列稱為“花中四君子”。人們還習慣把好的東西都冠以“蘭”字,如稱好文章為“蘭章”,把真摯純潔的好友稱為“蘭友”、“蘭誼”,把知心契結的兄弟姐妹稱為“金蘭結拜”等等。同時,人們還視蘭花代表勇敢、忠貞不屈的民族精神。趙孟堅是宋代有名的畫家,宋亡后,他隱居畫蘭,以示清高。晚宋末年,畫家鄭思肖擅長畫蘭,后南宋滅亡,元朝統治者慕名請其作畫,結果竟被嚴詞拒絕。此后他畫的蘭花一直都是露根,并不著地,有人詢其緣故,答曰:“國土之不存,蘭根焉能著地?”借以抒發愛國之心與亡國之痛,至今仍被傳為佳話。明清時期是蘭花栽培和發展的昌盛時期,有關蘭花的專著、詩詞、繪畫更多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王象晉的《群芳譜》都有對蘭蕙的敘述;高濂的《蘭譜》中有“種蘭奧訣”、“培蘭四戒”、“雅尚齋重訂逐月護蘭詩訣”12首,其中,值得提出的是他的“培蘭四戒”,即“春不出宜避春之風雪,夏不日避炎日之銷爍,秋不干宜常澆也,冬不濕宜藏之地中,不當見水成冰。”也就是至今仍被養蘭者所引用的“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12個字。張應文的《羅籬齋蘭譜》內容分為列品、封植和雜說三部分,他在蘭的修剪方面敘述尤為詳細。此外,還有鹿亭翁的《蘭易》、李晴江的《種蘭訣》、顧茂實的《續蘭譜》等著作都詳細地記述了蘭花的產地、習性、生境、類別、品種、栽培蒔養的管理方法與經驗。清代,蘭花著作層出不窮,如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分為四卷:卷一為花品和本性,卷二為外相及培養,卷三為養護和雜說,卷四為引證及附錄,其中有不少獨到之處。還有屠用寧的《蕙蘭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孫侍洲的《心蘭集》、陳研耕的《王者香集》、周荷亭的《種蘭法》、袁世俊的《蘭言述略》和許鼐的《蘭蕙同心錄》等著作,其中以《蘭蕙同心錄》最引人注目,書中蕙蘭品種和傳統名種配有素描插圖。
20世紀以來,也出版了一些蘭花書籍。吳恩元的《蘭蕙小史》除了對栽培管理蘭蕙作了系統的論述外,還對江浙一帶散失的各種蘭蕙名品附有插圖和當時流行品種的照片。于照的《都門藝蘭記》、夏詒彬的《種蘭法》等對蘭花品種分類及養護管理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述。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園林事業的發展,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一批有志于振興蘭花的園藝工作者,對蘭花廣泛地進行了引種、栽培、科學蒔養及組織培養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并經常舉辦各種蘭花展覽,促進了蘭花事業的發展。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或園林單位對蘭花的組織培養和無菌播種快速繁殖技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許多成果。目前,蘭花的規模化生產在我國正在起步發展。
西蘭花可以在棚室、露地進行栽培,一年可以栽植春秋兩茬。栽培時根據品種特性、栽培季節及當地的氣候選擇合適的品種,北京栽培的常見品種:早熟品種有優秀、未來、蔓陀綠、綠洲,中熟品種有綠帶子、溫斯頓、奇士、福滿綠,晚熟品種有馬拉松、雅特等。
西蘭花栽植在溫度、日照、水分、肥料、土壤五方面對環境有特別的要求。
(一)西蘭花喜溫和冷涼氣候,不耐高溫,生長溫度白天20~25度,夜間15度左右最好,幼苗期耐熱耐寒性強,春季育苗中如果苗較壯可短期抗零下4度低溫。中后期抗性變弱。花蕾發育適溫為15~18度,25度以上發育不良,5度以下生長緩慢,只要不受寒害,在低溫下可以正常生長。花球膨大期28度以上高溫易使花蕾轉綠轉黃,提早松散。
(二)西蘭花屬低溫長日照蔬菜,在生長發育期喜充足的光照,否則會使花球瘦小,其適宜的光照強度為3萬~4萬勒克斯。
(三)西蘭花喜濕潤環境,在莖葉旺盛生長期和花球形成期對水需求很大,缺水會導致葉片狹小,葉面積不足,影響產量品質。若雨水過多也會澇害,滋生病菌。因此生產上多采用高壟栽培。
(四)西蘭花較耐肥,所需肥料以氮肥為主,氮磷鉀之比為14:5:8,西蘭花對鈣鎂鋅硼較敏感,尤其是硼,缺硼會使莖稈表皮開裂,莖稈中空。因此在施肥或噴藥時應適量增加微量元素。
(五)西蘭花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以沙壤土和壤土為好,土壤酸堿度以中性偏酸為宜,PH值為6左右,在田塊選擇上切忌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
培育壯苗
(一)確定播期
根據栽培時間來確定播種時間,一般春季育苗在30~40天左右,夏季育苗在25~30天左右,露地春季定植時間在3月底,冷棚內扣蓋2層膜可提早至2月底3月初定植,露地秋季定植時間在8月上中旬,冷棚內可推遲至8月下旬。
(二)播種育苗
一般選用128穴盤進行播種,每穴播種1粒,少部分穴播種2粒,用草炭:蛭石:珍珠巖=4:2:1作為基質,用蛭石進行覆蓋。播后要澆透水,至穴盤底孔有水滴下滲為宜,上面覆蓋地膜,并搭建小拱棚覆蓋塑料膜。夏季育苗以露地育苗為宜,覆蓋遮陽網進行遮陰,在雨天覆蓋塑料膜防雨。
(三)苗期管理
在70%左右的苗出土后,可以將覆蓋的地膜撤除。在一片真葉展開前一般不澆水,促進根系生長,若過干則需補充水分。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澆水量不要大,只需要維持小苗一天的需求即可,這樣便于夜間干物質的積累,便于培養壯苗。下午盡量不澆水,防止幼苗徒長。真葉充分展開后可以隔水帶肥,前期使用千分之三保利豐,一周后提高到千分之五,三周后到千分之八。
定植
(一)地塊選擇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澆排灌方便的地塊進行栽培,若早春棚室栽培,則需提前兩周進行扣棚保溫。
(二)施足基肥
定植前,每畝地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噸,復合肥30~40公斤,另外加硼肥2斤,充分旋耕,深度達20公分。
(三)定植要求
移栽時做小高壟,壟寬為80公分左右,壟溝為30公分,每壟兩行,定植株距為40~50公分,每畝地定植約2300~2700株。移栽時盡量使用機械移栽,北京現推行的吊籃式移栽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調整株行距,而且集起壟、覆膜、安裝滴灌、澆水、追肥、栽苗為一體,每臺機器4個工人操作,1個司機,2個投苗,1個跟隨機器檢查栽苗質量,每小時能定植3畝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田間管理
(一)水分管理
移栽之后一定要澆好緩苗水,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澆水處理,栽后兩周內要保持見干見濕,促進發根,兩周后要保持田間濕潤,以水調肥。蓮座期前期要求水分充足,滿足植株快速生長發育需要,當植株團棵后,適當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發育。花球形成期,田間土壤要保持濕潤,花球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在盛收期,澆水要適量,防止濕度過大引起病害和花球霉爛。
(二)肥量管理
在植株緩苗之后(定植后2周左右),需追施提苗肥,每畝地用40斤碳銨或20斤尿素,穴施后進行澆水。在植株進入快速生長期時,追施1~2次尿素,每畝25~30斤,保證植株有充足的葉面積。在植株現蕾后,為促進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有利花球形成,此時,要控制氮肥的用量,配施磷鉀肥、硼鈣肥。在花球形成期需追施重肥一到兩次,每畝地復合肥或尿素15~20斤,硫酸鉀15~20斤,為防止花球表面黃花、花莖空洞,結合打藥用0.5%的硼砂和0.5%dj的鉬酸銨溶液噴灑葉面,隔1周噴一次,連續噴2~3次。部分品種在盛收期采收過后,可以每畝追施30斤的復合肥來促進側花球的生長,以便采收側花球,增加經濟效益。
(三)田間管理
春季定植覆蓋黑地膜能較好地防止雜草生長,移栽之后適當進行封耳培土,促進根系生長。秋季定植因天氣較熱,一般不使用地膜覆蓋,在定植后一周,人工鋤草或機器鋤草一次,消除雜草的同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后視雜草的情況進行中耕鋤草2~3次。
(四)病蟲害防治
西蘭花的主要蟲害有菜青蟲、蚜蟲、小菜蛾等,緩苗之后用BT1000倍液+有機硅5000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在蟲害初期,使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吡蟲啉1500倍、甲維鹽100倍、滅幼脲1500倍等配合使用2~3次,添加有機硅作為附著劑,增加藥效。病害主要防治霜霉病、軟腐病、菌核病等,可使用64%殺毒礬800倍,農用鏈霉素3000倍,克露1000倍,百菌清800倍等混合或交替使用進行防治。
采收與加工
(一)適時采收
一般在主花球已充分長大,花蕾尚未開散,花球緊實,色綠時采收。采收時間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嚴禁在中午或下午采收。花球直徑為12cm,采收工具應使用不銹鋼刀具,采收時從花蕾頂部往下約l6cm處切斷,除去葉柄及小葉,裝入紙板箱中,裝箱時不可過滿。同時,在箱面要覆蓋一層葉片,以防水分蒸發。采收后的花球要立即送往加工場所進行處理。
2015年底,蔬菜價格再創新高,西蘭花更是獨占鰲頭,這讓很多西蘭花種植戶大賺了一筆,也讓很多人為之眼紅,西蘭花種植熱潮再次升級。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盲目跟風,往往會適得其反。那么,怎么才能從種植西蘭花中獲得穩定收益呢?
今天,請跟隨筆者來看看武漢地區的西蘭花種植能手――朱恒先生,他是如何做到的?朱先生種西蘭花遠近聞名,菜行老板們都說,他來賣西蘭花,別人只能等他賣完才能賣。為何?因為朱先生的西蘭花賣相深受消費者喜愛。
朱先生雖然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平時喜歡鉆研、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喜歡創新,具有危機意識,尤其是對種植西蘭花有著深刻的體會和獨到的見解。與其他西蘭花種植戶相比,他每年都能獲得不菲的收益,即使在市場行情低迷的時候,他的收益也是別人的近2倍。因為別人賣西蘭花只帶錢包,而他賣西蘭花則是隨身攜帶筆記本。
在獲得他允許后,我好奇地翻看他的記錄本,一看竟然全是關于西蘭花種植的筆記。圍繞這本意義非凡的筆記本,我們展開了以下談話。
筆者:您好,朱先生,聽說你這幾年種西蘭花發了財,請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朱先生:秘訣就在這個筆記本里。歸為一點就是要迎合市場的需求、統籌規劃種植!
筆者:朱先生,可以和我們具體分享下你的種植秘訣嗎?
朱先生:好啊,我也希望把西蘭花的市場做大做強,這樣就可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了。
談話間,有好幾個當地西蘭花種植戶從附近趕過來,向他咨詢西蘭花種植的經驗。趁其與他人交談時,我如獲至寶地打開他的筆記本,仔細翻閱,發現里面是西蘭花種植的技術記錄,包括品種選擇、育苗管理、栽培技術等各個細節。經過朱先生的允許,我們整理后,與大家共享如下。
合理搭配品種、安排播期
朱先生介紹,種植西蘭花前一定要了解全國各地西蘭花集中上市的時間,避免集中上市。為規避風險,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即早熟、中熟、晚熟西蘭花分批播種,合理搭配(朱先生的種植計劃見表1)。
播期確定后,選擇合適的品種,再結合最合理的技術。結合亞非種業的西蘭花品種,種植戶可以分析亞非每年循環性試種、示范、對比、篩選的試驗數據,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生產,準確把握上市時間,爭取淡季上市,提高收益。
重視栽培過程每一步
注意培育壯苗。壯苗是高產的前提。育苗時應選擇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用7份黏土和3份砂土配制營養土,每1 m3營養土加入水溶性好的三元復合肥2 kg。每667 m2需苗床7 m2,種子20~25 g,種子與適量沙子混勻后均勻撒播在苗床上,覆蓋0.2~0.5 cm厚細沙土保濕,噴灑精-異丙甲草胺除草劑。然后搭小拱棚,覆蓋遮光率75%的遮陽網,注意苗床防雨、防漬。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用電動噴霧器補水(常規灑水壺補水會造成表層土板結,不利于出苗),約3天后出齊苗,及時揭去遮陽網,防止形成高腳苗。苗齡30天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前7天讓幼苗充分見光煉苗。若幼苗期陰雨天過多,可用多效唑控苗,促壯苗。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補充中、微量元素。每667 m2深施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N∶P∶K=15∶15∶15)75 kg、鋅肥1 kg、硼砂2~3 kg作基肥,整地作畦。一般畦包溝寬1.3 m,高25 cm左右,雙行“品”字形定植,株行距40 cm×65 cm,每667 m2定植2300株左右。
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定植20天左右,每667 m2追施尿素7.5 kg。當植株有12~15片葉旺盛生長將要封行時,每667 m2再追施尿素10 kg,配合葉面噴施硼、鈣、鋅、鎂、鉬等微肥以提高其品質,蓮座期、結球初期、結球中期各1次。生長中后期,平衡施肥,可以獲得高產。
除以上外,有些細節需要注意。如亞非綠瑩瑩、亞非火峰等早熟品種可不覆蓋地膜,但是晚熟品種必須覆蓋地膜,因為地膜可以保墑,使植株在冬季生長迅速,提早上市;選擇除草劑除單子葉雜草時要慎重,防止出現藥害;定植前對苗床噴施1次殺蟲劑和殺菌劑;選株高15 cm,具4~6片真葉的幼苗定植;有側枝的品種,可適當留2~3個側花球,其余抹掉。
補充CO2氣肥,有利于抗病高產。苗期正值陰雨高溫天氣,注意補充CO2氣肥,否則植株易發生霜霉病、疫病,且葉片薄、胚軸細長。除了選擇亞非晚熟翡翠、亞非女神等抗病性較好的品種外,還要注意預防霜霉病、疫病、菌核病。
加強田間管理,主、側花兼收
眾所周知,西蘭花有側花,但很多人不喜歡有側花的品種,而朱先生卻不以為然。他微笑地對我說:“其實側花大有益處!我每年種亞非晚熟翡翠時,每株會特意留下2~3個側花,主花球采收后,再沖施1次水溶肥,不出1個月,又可以收獲1次側花,產量還不錯呢!且正逢春節剛過,菜價行情好,又是一筆不錯的收益!”但是,只有商品性好的側花才有好收益,建議選擇主、側花兼收的品種,如亞非晚熟翡翠和亞非壯壯。
與優秀合作伙伴共成長
朱先生介紹,亞非種業主營國外進口西蘭花品種,具有產量高、商品性好、遇低溫不變紫的特點,產品質量有保證,產品菜商都喜歡,種植效益有保障。而且,他們公司的愿景是做精、做細、做強、做大,與我的發展愿望不謀而合。我期望能與他們長期合作。
看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種西蘭花,也能種出個致富經。
關鍵詞: 蝴蝶蘭;大花蕙蘭;環境因子;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J5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大花蕙蘭系園藝雜交品種,又名虎頭蘭,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2—3月。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植物,花期3-5月,這兩種花是人們喜歡的名貴花種,如利用先進的大棚溫室規模化種植技術進行培育,定能創造出可觀的社會效益態效益,是現代國際園藝觀賞植物培育大勢所趨。
一、大棚溫室規模化種植技術流程及管理技術
大花蕙蘭、蝴蝶蘭從出瓶到成花的各個不同的階段對光、溫度、水分、肥料等的要求都不一樣。
1、品種的選擇,選大型花和中型花,株形好、花期長,抗病力強,容易栽培且市場價值高的品種[1]。
2、瓶苗出瓶與定植,根據大花蕙蘭和蝴蝶蘭的特性,瓶苗出苗前應該從培養室移到馴化室進行馴化,種植時小心夾出瓶苗,清除干凈。對蘭苗進行分級,分為大(葉距大于4厘米),小(葉距小于4厘米)兩級,淘汰劣質苗。人們習慣將大花蕙蘭、蝴蝶蘭的栽培管理過程分為四個過程,即小苗、中苗、大苗、成花四個階段[2]。拿少許水草或其他可起到固定蘭苗根且又可作為基質的東西放于蘭苗根的中間,使其根呈放射狀(約45度)向外展開,再包上一層水草后種于容器(如軟盤)中,注意:在根的固定過程中,不要壓得太緊,以免損根。當天出的瓶苗要當天種完。
3、換盆時間,當蘭苗生長至中苗時,要進行第一次換盆。當蘭苗生長至大苗階段時,要進行第二次換盆。當葉距達30厘米左右時,根據需要進行第三次換盆。
4、蘭苗的光、水、肥管理
小苗階段是根系奠基期,主要是長根,防止根部腐爛(一般蘭花根系較容易腐爛);移好后的蘭苗,特別要注意擺上苗床時,葉子的朝向。理想的方向是葉片小角度朝東南,這樣更有利于蘭苗的光合作用及心葉的生長。
剛出瓶的苗前7天左右不能澆水,但要在幼苗的葉面噴水潤濕,防止水分散失。一個禮拜過后才可以澆水,約20天后才可以施肥,間隔為7天左右。
蘭苗此時為奠基期,需要較強的光照。溫度、濕度管理同小苗期相同。
大苗的溫度、濕度管理同前兩個階段大致相同,但光照較中苗期要加強,此時期光照過低會導致徒長,花開不好等現象。根據干濕程度連續澆水施肥。
大花蕙蘭、蝴蝶蘭大多數品種在自然環境下,通常一年只開一次花,為了提高這兩個名貴花的商品性,必須作好生產及花期調控。
當大苗的莖部膨大飽圓時,便成熟了,這時應施磷肥,在白天溫度25-28℃,夜間溫度18-20℃條件下,大約一個月左右就能露出花箭。此時,注意光照,光照充足是控制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在花芽分化期給予較為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促進蝴蝶蘭的花芽分化和花梗生長[3]。
二、大棚溫室規模化種植系統控制技術
1、光照強度的調節
通過反射光改善光照條件。如將溫室內墻壁刷成白色,在溫室中柱附近掛聚酯反光膜等,均可增加溫室中光照強度。
通過晚揭、早蓋簾子的辦法進行短日照處理,或者啟動大棚溫室系統,自動揭、蓋簾子來降低光照強度的方法
夏季高溫季節,可通過覆蓋遮陽網,或種植一些如佛手瓜、絲瓜、苦瓜等遮陽作物來減弱光照強度[4]。
2、溫度的調節
選用耐低溫、抗老化保溫棚膜(實踐表明,有滴膜比無滴膜保溫性好,紅外線阻隔膜、多功能棚膜比聚乙烯棚膜保溫性好)或者多層覆蓋,在大棚內掛2層膜,里面扣小棚,外蓋草簾等,可明顯提高棚室溫度。
采取通風降溫、覆蓋遮陽網、無紡布降溫以及澆水降溫。
3、水分的調節
采用溝灌法,晴天的早上或傍晚進行,且灌水時應加大通風。有條件者最好采用噴灌法或滴灌法,可有效保持土壤透氣性良好。
4、氣體的調節
二氧化碳氣體的調節可采用通風、鋪設有機肥等釀熱物、施放二氧化碳氣肥等方法調節棚室內二氧化碳濃度。
有毒氣體的防除措施:一是選用安全可靠的農膜及塑料制品;棚室內不能堆放陳舊的塑料制品,以防高溫時產生有毒氣體。二是應施用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追施化肥(盡量少施硝酸銨)后應立即澆水并通風。三是棚室內不要堆放化肥、農藥、植物激素、化學除草劑等物品。
5、灌溉技術
灌水方法——是通過安裝在毛管上的滴頭把水一滴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植物根區附近的土壤中,借助于土壤毛細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入滲和擴散,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始終處于非飽和狀態,使土壤疏松透氣性強,利于植物生長,采用軟管滴灌進行灌水的原則是勤灌少灌。具體的方法為: 1、清水灌溉先將施肥器上的吸管關閉,然后將水管閥門開至最大,再接通有壓水源,即可進行灌水。2、施肥灌溉將水管閥門關閉,打開施肥器吸管的開關,把過濾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以進行施肥,施肥完畢,關閉施肥器吸管上的開關,打開水管閥門繼續灌水,以便將管內殘余肥料沖凈[5]。
總結: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環境因子的變化問題,應該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去進行解決。生產過程中,應該根據大花蕙蘭、蝴蝶蘭的品種特性,調節好光、溫、水、濕、氣等環境因子,加強病蟲害的防治,作好成花的花期調控,做到最到效益地提升這兩種名貴花的商品價值。
參 考 文 獻
[1]吳連星.大花蕙蘭的栽培管理技術[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1,30(1):55(3)
[2]呂艷.大花蕙蘭、蝴蝶蘭的四季栽培.資料,54—55
[3]馬紹利,沈偉橋,孫海燕,等.蝴蝶蘭玻璃溫室栽培的促控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05增刊: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