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范文第1篇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

      (1)養老保險待遇及調整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第一,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或省財政全額支付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以及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提高和加發的基礎養老金。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2)領取條件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2.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

      (1)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單位繳費。單位繳費按工資總額的20%進行繳納。第二,個人繳費。按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

      (2)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第一,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以后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指數化月平均工資=〔(1×視同繳費年限+建立個人賬戶第一年本人月繳費工資÷建立個人賬戶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第二年本人月繳費工資÷建立個人賬戶第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當年本人月繳費工資÷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本人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有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就不同,退休年齡越大的計發月數越小,退休年齡越小的計發月數越大。第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參加工作且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月過渡性養老金。月過渡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的視同繳費年限×1.3%

      3.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政策

      (1)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單位繳費,一般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第二,個人繳費。本人繳費工資的8%。個人工資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2)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

      事業單位參保政策實施后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事業單位參保政策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后退休且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標準由各試點省(市)人民政府確定,并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事業單位參保政策實施后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綜上所述,國家目前執行的幾種養老保險政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一致,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繳費到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都不一致,只有統一出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才能使養老保險進一步推進。

      二、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及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存在的難點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上不一致的問題

      《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中規定: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城鎮職工養老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達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的領取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雖然文件對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及待遇計發作出了規定,但由于兩種養老保險政策不一致,給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養老金待遇的計發辦法帶來困難。

      (1)記入個人賬戶政策不一致

      第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轉移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并計算繳費年限。第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只計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不計算繳費年限。

      (2)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不一致

      第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第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為中央財政或省財政全額支付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以及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提高和加發的基礎養老金。

      2.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轉移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轉移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時,除轉移個人賬戶外還需轉移資金,目前已執行順暢,沒大問題,關鍵問題是現在沒有并軌,沒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不是按此執行,是按本人工資根據其工齡按比例計發。我國現在企業養老金的替代率為50%,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的替代率為80%,導致參加養老保險人員與不參加養老保險人員基本養老金相差太大,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三、使幾種養老保險關系順利接續和轉移的建議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的銜接

      (1)個人賬戶的計入方法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及個人賬戶儲存額一并計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及個人賬戶。

      (2)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采取分段計算的辦法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其參加的年限分別計算其基礎養老金。第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時的基礎養老金,按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計算,即: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截止計算時間按個人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時間計算。由轉出社保機構計算出結果后,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將計算出的基礎養老金及個人賬戶繳費表提供給轉入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機構,待達到退休條件時參與計算。第二,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的基礎養老金,按其政策進行計算。第三,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及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之和除以139。第四,達到退休條件時基本養老金=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轉移及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隨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建立,雙軌制的取消,各種養老保險之間的轉移及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將面臨政策的連貫性、統一性和協調性。如何將三種養老保險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是政府面臨急需解決的問題。本人作為一名企業養老保險經辦人,從自身角度及結合目前云南省養老保險方面政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各類養老保險的政策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

      2009年和2011年,我國先后啟動實施新農保和城居保試點,并于2014年實現了并軌,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1)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

      第一,個人繳費。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并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第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超過當地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準。

      第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

      (2)養老保險待遇及調整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第一,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或省財政全額支付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以及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提高和加發的基礎養老金。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3)領取條件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2.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

      (1)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單位繳費。單位繳費按工資總額的20%進行繳納。

      第二,個人繳費。按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 的,以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作為繳費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 的,以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作為繳費基數。

      (2)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第一,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以后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 =〔(1×視同繳費年限+建立個人賬戶第一年本人月繳費工資÷建立個人賬戶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第二年本人月繳費工資÷建立個人賬戶第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當年本人月繳費工資÷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本人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有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就不同,退休年齡越大的計發月數越小,退休年齡越小的計發月數越大。

      第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參加工作且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月過渡性養老金。

      月過渡養老金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的視同繳費年限×1.3%

      3.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政策

      (1)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單位繳費,一般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 。

      第二,個人繳費。本人繳費工資的8%。個人工資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2)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

      事業單位參保政策實施后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事業單位參保政策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后退休且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 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標準由各試點省(市)人民政府確定,并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事業單位參保政策實施后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 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綜上所述,國家目前執行的幾種養老保險政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一致,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繳費到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都不一致,只有統一出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才能使養老保險進一步推進。

      二、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及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存在的難點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上不一致的問題

      《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中規定: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城鎮職工養老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達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的領取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

      雖然文件對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及待遇計發作出了規定,但由于兩種養老保險政策不一致,給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養老金待遇的計發辦法帶來困難。

      (1)記入個人賬戶政策不一致

      第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轉移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并計算繳費年限。

      第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只計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不計算繳費年限。

      (2)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不一致

      第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第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為中央財政或省財政全額支付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以及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提高和加發的基礎養老金。

      2.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轉移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轉移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時,除轉移個人賬戶外還需轉移資金,目前已執行順暢,沒大問題,關鍵問題是現在沒有并軌,沒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不是按此執行,是按本人工資根據其工齡按比例計發。我國現在企業養老金的替代率為50%,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的替代率為80%,導致參加養老保險人員與不參加養老保險人員基本養老金相差太大,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三、使幾種養老保險關系順利接續和轉移的建議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的銜接

      (1)個人賬戶的計入方法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及個人賬戶儲存額一并計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及個人賬戶。

      (2)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采取分段計算的辦法,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其參加的年限分別計算其基礎養老金。

      第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時的基礎養老金,按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計算,即: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截止計算時間按個人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時間計算。由轉出社保機構計算出結果后,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將計算出的基礎養老金及個人賬戶繳費表提供給轉入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機構,待達到退休條件時參與計算。

      第二,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的基礎養老金,按其政策進行計算。

      第三,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及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之和除以139。

      第四,達到退休條件時基本養老金=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轉移及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第一,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轉移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只轉移其個人賬戶繳費金額,不計算繳費年限。

      第二,達到退休條件時,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計發其基本養老金。

      總之,目前國家已經普及養老保險制度,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乃至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實現了養老保險全覆蓋。只有將各類養老保險關系的接續轉移理通暢,確保參保個人的養老保險關系得以正常接續和轉移,才能確保達到退休條件的參保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基本養老金,真正做到老有所養,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

      ; ? @

      圖1 貝親坊員工忠誠度模型評價指標體系

      a1={b11,b12,b13,b14};a2={b21,b22,b23,b24};a3={b31,b32,b33,b34}。

      (2)員工忠誠度評價等級選擇

      員工忠誠度評價等級選擇了五級分類,即:高、較高、中、較低、低,則員工忠誠度評價集V=(V1,V2,V3,V4,V5)。

      2.確定指標權重

      在對貝親坊12位高管用德爾菲法進行調查,并對其意見采用了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后,構造出了判斷矩陣,確定出因子權重:

      環境變量權重a1=(0.33,0.26,0.11,0.30)

      工作組織因素的權重a2=(0.40,0.34,0.10,0.16)

      非工作因素的權重a3=(0.2,0.24,0.16,0.4)

      一級指標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為r=(0.71,0.18,0.11)

      3.確定各子因素評價矩陣

      評價矩陣就是隸屬度矩陣。通過對貝親坊的問卷調查,分別對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所對應的高、較高、中、較低、低五個狀態等級進行評價,計算出隸屬度矩陣為:

      4.綜合評判

      歸一化之后得:

      計算綜合評價結果:

      將向量歸一化后,得到了特征向量B。

      求得:B=(0.26 0.41 0.26 0.11 0.01)

      鑒于此結果中第二個值最大,就說明貝親坊的員工忠誠度屬于較高狀態,但其員工忠誠狀態尚有提升空間。

      五、提升員工忠誠度的建議和對策

      李志(2006)等人認為事業型員工的忠誠度通過系統性的、有計劃的培養可以提升;新員工的忠誠度可借助于情感管理、公平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科學的薪酬,營造員工的工作安全感,更大的事業發展機會等手段提升。貝親坊類服務型企業,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將人文關懷融入到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具有導向、宣傳和凝聚人心等作用,利于提升員工忠誠度。貝親坊自身不生產產品,主要為顧客提供適合的產品,是典型的服務型企業。在為顧客服務的過程中,銷售人員必須讓顧客感受到企業的“誠心誠意”,員工必須具備這種心態,而非矯揉造作出的表現。企業必須塑造“誠意、知足、助人”等文化,并將該文化傳遞給員工,員工才可能具有這種心態,并將其傳遞給顧客。

      2.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

      薪酬福利政策是影響員工忠誠度的重要因素。高薪酬福利對外具有競爭性,但其成本卻較高;低薪酬福利不具競爭性,難以留住員工。恰當的薪酬福利政策對企業至關重要:若企業在本行業是“領先者”,則制定較高的薪酬福利水平;若在行業內處于較低水平,制定較低的薪酬福利水平即可;若居于中間位置,且沒有大的企業戰略的轉變,則薪酬水平適中即可。

      3.保證管理過程的公平性

      管理過程的公平性主要體現在報酬、考核以及制度公平上。在執行企業的政策和制度中,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對事不對人。在執行過程中,企業始終用一點衡量――“該事件可公開否?”若能公開,該事件基本保證了其公平、公正性。

      4.追求卓越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卓越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員工忠誠度。具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的人員通過專業素養能規范地執行相關工作,能夠以較小成本獲得有利資源,并提升員工的忠誠度,使企業和員工能夠得到雙贏的效果,這是非專業人員難以達到的,這是卓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先前條件。如(1)員工招聘:“真實工作預覽”。不夸大企業優點與事實,減少潛在員工對企業產生不合理、過高的期望;降低有離職傾向員工的錄用幾率;(2)員工培訓:除了將公司文化、行業特點、運營模式、管理特色等內容傳遞給新員工,還引導員工的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和行為方式,使其早日融入公司;合理分析在崗培訓內容及方式,提升員工技能水平;(3)員工離職:挽留有離職傾向的員工,并制定相應措施防止連帶離職;對離職員工進行深入的交流,探知其離職原因達到防微杜漸的效果;與辭職員工聯系,維護良好的關系。

      5.采用關系型領導風格,提高員工工作參與度

      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很多時候源自于對領導者的忠誠,對領導者的忠誠可能演變為對企業的忠誠。對領導者的忠誠分為:認同(對領導有高度的認同和尊敬)、追隨(對領導有強烈的依附感,希望能與其共同工作)、努力(為了領導,愿意付出相當程度的努力)、奉獻(為領導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等四種情況,此類忠誠的主要驅動因素赫然就是公司領導者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者直接關系到員工隊伍的構成以及員工隊伍的穩定性。貝親坊類企業,宜采用“關系型領導”風格:領導者要經常向下屬征詢意見和建議,鼓勵下屬參與決策,鼓勵集體決策和書面建議等。領導者要嘗試建立和諧的團隊氛圍、以增強團隊士氣、改善員工之間的交流,以及建立員工間的信任。

      流動性變大的當代,員工忠誠度受到了管理者們和學者們的重視。操作性強、便于掌握的員工忠誠度模型和方法,是學者們與企業在該領域中可以共同探討并繼續延伸的話題。

      參考文獻

      [1]鄭庚峰.如何提高知識員工的忠誠度[J].政策與管理,2002(12):34-36

      [2]陳進,吳茂森.員工忠誠度綜合模糊評價及應用研究[J].管理科學文摘,2008(3):226-227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范文第3篇

      “老來難,老來難,難就難在沒有錢。”在依靠子女、土地等“家庭式養老”的中國,養老問題顯得特別明顯。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出現,終結了這種養老難的局面,使“家庭式養老”逐漸向“社會化養老”轉變。

      超過60歲老人的參保

      崔芝會,家住河南省鞏義市孝義街道辦石灰務村1組,她和丈夫張會林都已年過花甲,還有一個88歲的老母親。而他們只有一個兒子侍奉在身邊。

      為了給兒子減輕養老負擔,崔芝會在石灰務村當起了一名環衛工人,每月300元的工資。

      2008年8月,崔芝會參加了鞏義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她選擇了6%的比例一次性繳納15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用8728.7元。

      “繳費第二個月,我就領了103.7元養老金。”崔芝會說。2009年7月份之后,鞏義市農村養老金調整為每月109.4元,其中從個人賬戶中扣除65.7元,鄭州市和鞏義市政府補貼43.7元。

      在鞏義市,像崔芝會這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還有很多。據鞏義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年滿16周歲及以上(不含在校學生)、具有鞏義市戶籍、沒有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管理、不符合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城鄉居民,均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截至2009年9月底,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有32.9萬人,共登記參保9.5萬人,繳費5萬余人,其中16~60歲之間有1萬余人,60歲以上的有4萬余人。雖然參保人數不是十分多,但已經穩居鄭州市前列。

      像崔芝會一樣60歲以上老人該如何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呢?首先應該知道自己的繳費基數,選擇繳費比例。

      鞏義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以鄭州市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算術平均值確定,同一繳費年度內繳費基數不變。以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這一繳費年度為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2007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2元]+[2007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94元]}÷2=10143元。這個“10143元”就是崔芝會老人參保繳費的基數,也是鞏義市、乃至鄭州市所有參保居民的繳費基數。

      繳費比例可選擇按照繳費基數的6%、7.5%、10%、20%、30%;有條件的城鄉居民也可選擇按照繳費基數的50%、85%比例繳費。崔芝會老人選擇了最低的繳費比例6%。

      60歲以上的老人,鞏義市政府有“一次性參保補貼”政策,凡2008年6月30日前已具有鞏義市戶籍的城鄉居民,在一年半內(即2009年12月31日前)參保的,年滿61周歲及以上的,一次性繳納15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時,政府給予一次性參保補貼。年滿61周歲的一次性補貼400元,年齡每遞增一周歲,政府一次性補貼增加400元。年滿74周歲及以上的城鄉居民,政府一次性補貼5600元。

      崔芝會老人應該一次性繳納15年的參保費用為:10143×6%×15=9128.7元。崔芝會老人參保時年齡已經61周歲,政府補貼400元,實際繳納8728.7元。

      崔芝會在一次性繳納養老金的次月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其按月享受的養老待遇由“政府養老津貼”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月政府養老津貼=(鄭州市上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鄭州市上年度農村居民月人均純收入)÷2×4.5%。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其中,“養老津貼”每年按照本市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值增長速度自然調整。

      按公式計算可以得出崔芝會老人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待遇為:10143÷12×4.5%+9128.7÷139=103.7元。由于2008年的城鎮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政府對崔芝會老人每月的政府養老津貼也相應提高,2009年7月起崔芝會老人每月可以領取109.4元的養老金。

      60歲以下該如何參保?

      今年56歲的姚淑桃在石灰務村10組居住,家中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在鄭州工作,小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姚淑桃在石灰務村村委會工作了30多年,目前每月工資600元,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在外務工的丈夫身上。

      眼看就要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該如何過?姚淑桃心中一直沒有底兒。一直以來,姚淑桃就有一個愿望,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樣擁有養老金,不再依靠本來日子就很艱難的兒子。

      自從有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姚淑桃心里有底兒了。2009年6月,姚淑桃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選擇了6%繳納比例,一次性繳納了11年的基本養老保險6694元。

      像姚淑桃一樣年滿45周歲不滿60周歲的居民如果想參保繳費,要先計算一下自己距60周歲還有多長時間,并按照滿60周歲時繳費年限滿15年的要求向前補繳,以保證自己達到60周歲時,繳費年限滿15年。以姚淑桃為例,1953年6月12日出生,2009年6月份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時,還有4年退休;離15年的年限還差11年,那么她需要一次性繳納11年的基本養老保險,以后正常繳費就可以了。11年費用應該為:10143×6%×11=6694.38元。

      年滿16周歲不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在同一繳費年度內按時足額繳費的(不含一次性繳納和補繳),政府給予繳費基數1.5%“養老保險補貼”。其中1%直接沖抵個人應繳金額,記入個人賬戶,0.5%記入統籌基金。姚淑桃補繳的11年費用沒有政府補貼,剩余4年繳納的養老保險才有政府補貼,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金額是依據本年度繳費基數和本人選擇的繳費比例確定的。即:月繳費額=月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參保居民在同一繳費年度內,可以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一次繳納半年(6個月)或一年(12個月)的養老保險費,還可以預繳一個繳費年度以上的養老保險費。

      鞏義市60歲以下的參保人數僅有1.01萬余人,占符合城鄉養老人數32.9萬的3%。鞏義市是全國經濟百強縣、河南省縣域經濟的“老大”,居民養老工作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參保居民年齡分野明顯,制約了整體工作的推進。

      貧困老人如何辦?

      按照政策規定,2008年6月30日以前已具有鞏義市戶籍,且已按月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待遇的人員,從年滿70周歲的當月起,每月另外加發20元的高齡老人生活補助;從年滿80周歲的當月起,每月另外再加發30元的高齡老人生活補助;從年滿100周歲的當月起,每月另外再加發50元的高齡老人生活補助。參保時就已經達到或超過70周歲和80周歲的,自領取基本養老待遇的當月起享受以上相應的高齡老人生活補助。

      70歲以上老人不愿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的,符合參保條件的,經本人書面向所屬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自愿放棄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的,從核準的下月起,可以按月享受相應的高齡老人生活補助。百歲以上城鄉居民,經申請核準每月發放100元的高齡老人生活補助,不再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

      這只是鞏義市對高齡老人的一種照顧補貼。在民間,一些企業家對農民的養老保險業也出現了一些響應。

      孝義街道辦孝南村中有部分老人因為貧困,無法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008年9月,孝南村企業家景躍亮一次性出資建立“景躍亮養老基金”,對本村65周歲以上符合參保條件的老人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

      凡是孝南村65~70歲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獲得“基金”資助的30元養老金;71~80歲的老人,如參保時按6%的繳費比例繳費,所繳費用全部由“基金”支付;81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獲得“基金”資助的100元的養老金。

      “景躍亮養老基金”是對貧困人群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這也是對貧困人群參保的一種探索。

      現實與思考

      截至2009年9月底,鞏義市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有32.9萬人,共登記參保9.5萬人,繳費5.02萬人,其中16~60歲之間有1.01萬人,60歲以上的有4萬人。不管從哪種角度來看,這個成果都穩居鄭州市前列。

      從參保年齡來看,基本都在45歲以上,大多數處于接近領養老保險的年齡段,這對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賬戶資金的積累是一個致命缺陷。

      從《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來看,對于一個44歲的人來說,不管他選擇何種繳費比例繳費,每年可獲得政府津貼是116.4元。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范文第4篇

      2015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全體人員盡職盡責,扎實苦干,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269161人,待遇領取人員83969人,參保居民達353130人,截止12月份全年共計發放養老金8515.16萬元,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8月份完成了2015年度的參保繳費工作,共征收養老保險金__13.94萬元,圓滿完成了今年的征繳工作。同時為1980名代課教師按月發放補助資金共計367.4萬元。

      (一)強化宣傳,力促參保。為保證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到位,不留宣傳死角,印發城鄉居民政策問答宣傳頁2萬余份,在下鄉生存狀況認定時,將宣傳頁發放到村民手中,認真細致的為村民講解政策及參加養老保險的好處,對走訪不到的村莊由鄉政府的包村干部負責發放講解。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營造了濃厚的氛圍,使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為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推動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持續健康發展,經向縣政府請示出臺了《__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村級協辦員管理辦法》,首次為其發放村級協辦員補貼20多萬元。

      (二)規范管理,確保發放。

      1、嚴格規范待遇審批流程。建立和完善參保登記、待遇審批、待遇支付等環節管理制度,規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審核流程。按照村(居委會)收集待遇人員證件資料,鄉鎮(社區)社會保障所按規定核定,縣城居保中心每月審核認定的工作程序,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人員進行認真審查,確保到齡符合條件人員及時審批享受到養老金待遇。2015年新審批領取待遇人員6316人,并及時在郵政儲蓄銀行開辦了工資折,確保參保人能及時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2、強化認證,嚴防流失。為確保養老保險基金真正落實到位,我中心從今年4月份開始,組織各鄉鎮(街道辦)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生存狀況認證自查工作,各鄉鎮(街道辦)認證完成后,我中心根據上報情況抽調4人組成了一個檢查組,用近兩個月的時間對全縣十八個鄉鎮的48個村進行督導檢查,對問題比較嚴重的鄉鎮(街道辦)要求他們重新核查上報,截止到目前共查出死亡人數1959人,對認證已死亡人員1959人及時停發養老金,有效防止了基金流失。

      3、嚴格實行領取待遇人員注銷月報制度。,要求各鄉鎮(街道辦)每月必須上報《領取待遇人員注銷月報表》,保證基金不受損失。2015年各類人員情況注銷人數為3156人。

      4、嚴復領取人員情況。經過對省、市數據庫的比對,對篩查出的疑似重復領取待遇人員進行了認真核實比對,一經查實立即停止發放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并和其取得聯系,追回領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2015年共追回96名重復領取待遇人員重復領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共計24.54 萬元。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范文第5篇

      一、基本原則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本著“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低水平起步,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主導與城鄉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城鄉居民普遍參保;四是實行屬地管理。

      二、任務目標

      建立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鄉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從2012年7月1日起,在我縣合并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三、參保范圍

      凡具有我縣城鄉居民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可在本人戶籍所在地自愿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四、基金籌集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的農村居民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一)個人繳費。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費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由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縣政府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增設繳費檔次。

      (二)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

      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確定,其中省級財政負擔20元,縣級財政負擔不低于10元。為鼓勵廣大適齡城鄉居民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縣級財政在補貼10元的基礎上再給予適當補貼,具體辦法為:選擇200元以上標準繳費的,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縣政府另增加5元補貼,最高補貼額度為20元。縣級財政對重度(一、二級)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按最低繳費標準全額代繳。

      五、建立個人賬戶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每個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政府補貼及利息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六、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一)基礎養老金。目前,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參保人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月基礎養老金增發2元,增發部分由縣財政負擔。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標準為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于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七、待遇調整

      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按照國家、省規定執行。

      八、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年滿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享受基礎養老金的農村居民,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積極引導享受基礎養老金的城鎮居民的子女按規定參保繳費。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在2012年12月31日前補繳的,其補繳年限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距領取待遇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參保后因各種原因中斷繳費或隔年補繳的,中斷期間及補繳年限不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

      九、基金管理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省有關規定管理。

      十、基金監督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申報,縣財政局按月審核撥付,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和村民委員會每年在行政村范圍內對村內參保人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縣財政、監察、審計部門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和管理等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基金安全。

      對采取偽造證件或其它手段多領、冒領養老金的人員,追究其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十一、經辦管理服務

      (一)加強經辦能力建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統一管理。現有農保經辦機構更名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辦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按照《關于加強和完善全省新農保試點(縣、市)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建設有關問題的意見》(編發[]3號)精神,進一步充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員,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的設立按編發[]3號文件執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不得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

      (二)提高經辦服務水平。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要準確記錄城鄉居民參保繳費和領取待遇情況,建立參保檔案,長期妥善保存;要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納入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金保工程”)建設,并與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金融網絡為城鄉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切實做好賬戶管理、政策咨詢、查詢服務、養老金支付等工作。

      十二、相關制度銜接

      (一)與老農保銜接。原已參加老農保,并在本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啟動前已領取老農保待遇的人員,可繼續按照老農保政策享受老農保待遇,其標準和渠道不變。其中:已年滿周歲的,在享受老農保養老金的同時,直接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未滿周歲的人員,應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年滿周歲后,按政策規定同時是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老農保基金不足支付老農保待遇的,由縣政府給予補助。原已參加老農保,但在本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啟動時未領取待遇的人員,應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原老農保個人賬戶儲存額全部轉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待年滿周歲后,統一按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計發養老金待遇。

      (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工作,按國家規定執行。在國家沒有出臺相關銜接政策之前,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已經享受的其他社會保障待遇不變。

      (三)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

      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由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組織實施。

      各鄉鎮要充分認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將其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切實加強領導。縣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統籌規劃、政策制定、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等工作。

      十四、做好輿論宣傳工作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