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配音學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隨著小學年級的升高,部分同學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倦,導致學生學習技能低下,這些問題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為鼓勵學生能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得數學學習的技能,特開設兒童銀行,制定科學的評價細則,對學生數學學習表現通過金幣的獎懲進行評價。
一、數學學習上的不良表現
通過觀察和分析,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1、學習習慣不好,很多同學沒有預習的習慣,課堂生聽講很容易走神,導致一知半解,不會主動問老師問題,學習上遇到困難也不會向同學和老師求助。家庭作業往往在看完電視后匆匆完成,作業質量不高。
2、學習態度不積極,做作業拖拖拉拉,別的同學當堂課完成的作業,他到放學還不能交上來,不喜歡看書,凡事都要老師催,得過且過,老師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喜歡抄作業。
3、學習方法不恰當,計算能力差,不喜歡鉆研,做作業的時間很多,但效率不高,平時不喜歡舉手發言,對學習有畏懼感,生怕老師叫到,沒有自信。
二、原因分析
我認為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家長對學生學習問題的指導不夠,對孩子學習上不夠關心,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家長也無法感知,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的問題就日益突出了。
第二,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習成績過分注重,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忽略了對學生情感上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養,導致學習成績不良,學生對學習心存畏懼,信心不足。
第三,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對自己的學習馬虎對待,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又采取回避的態度,不會主動去請求別人的幫助,學習習慣較差。
三、兒童銀行的設立和實施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教育,但是僅僅憑老師的一張尖牙利嘴是完全不行的,需要有針對性的管理和評價制度保障。為此,我們設立了兒童銀行,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在兒童銀行的機制下運行。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開設道德銀行,班主任擔任行長,下設六個柜員,由學生擔任,負責銀行的日常運作。每個學生都是銀行儲戶,向兒童銀行申請開戶、注冊,和銀行簽訂信用合同,并領取“兒童銀行存折”。學生將良好的學習表現以金幣的形式進行獎勵,反之,則上繳金幣。當學生的金幣上較多時,就可以通過柜員存入存折。(見表1)
金幣的獎懲只是一種手段,兒童銀行通過日評、周評、月評、期評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作出評價,我們注重對結果的評價,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的改變,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數學學習上有提高,有進步,這才是實施兒童銀行的最終的目的。
四、實施的效果
兒童銀行經過一年的實施,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數學學習習慣的改變
自從開設兒童銀行以來,數學預習的習慣已經養成,經過預習,數學課堂經常能聽到學生通過預習而提出的問題,有些問題就是本節課的所要把握的重點,這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很有幫助;不用再督促他們訂正了,使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研究,更好地提高教學。
2、數學學習態度的改變
平時數學課堂懶散的情況消失了,更多的是對知識的渴求,老師講得越多,學生越興奮,為此,我還在班級中設置了每周一題的課外數學研究活動,絕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并完成,這對學生學習數學,提高數學學習技能有很大的幫助。
3、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接受理論;影視翻譯;卡通影片翻譯
一、接受理論翻譯觀
接受理論,或稱接受美學,本是發端于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文學批評理論。它以姚斯(H,R,Jauss)、英伽登(R,Ingarden)和伊瑟爾(w,Iser)等為代表理論家。該理論的核心是要求改變過去文學理論中的“作者中心論”,確立“讀者中心論”。他們都認為,文本因讀者的閱讀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有個性的接受應該受到重視。首先讀者具有期待視野,即讀者接觸作品前已先行具備的潛在的審美期待,是由閱讀經驗的積累而產生的先驗心理結構。正因為如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是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的期待視野去接受理解文本意義的?!耙环矫妫谋疽詢仍诘囊幎ㄐ裕缥谋咎刂?、文本的意義潛勢,引導并制約著讀者對文本的解讀。另一方面,讀者在前理解或期待視野幫助下與文本對話,理解并闡釋文本,最終實現文本意義?!?胡開寶,2006)其次,讀者的期待視野并非一成不變,期待視野的形成與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時生變化或讀者理解水平的差異均能導致對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解讀。在姚斯看來,這解釋了為什么一部文學作品可以在一代又一代讀者中傳承不息,并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
接受理論最初是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理論被提出來的,但隨著它在各個文藝領域的運用發展,文本和讀者的界限不斷得以拓展。文本可以指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任何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因而讀者即涵蓋意義更為廣泛的“受眾”,不僅包括文學作品的讀者,還包括各項創造性藝術的欣賞者,影視觀眾自然也在其中。
二、兒童卡通影片的特點
卡通影片是電影翻譯的一大種類??ㄍㄓ捌慕邮茏迦?,也就是觀眾群依據年齡層可分為:學齡前后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一般學齡前后的兒童,由于識字有限,在觀看卡通影片時,幾乎不看字幕,完全仰賴配音理解劇情,即使是原音配上字幕的卡通片,學齡前后兒童也是借由畫面來理解劇情。事實上,字幕可以說是為了服務青少年或成年人,青少年的認字能力已趨完整,辨識一般日常詞匯的能力也已具備,因此在觀看配音畫面時,通常不會看字幕,但是在語言發音模糊,或是聽不懂的時候,字幕就成了最好的輔助。至于成人,字句辨識能力成熟,辨認速度也快,兇此通常能夠一邊看畫面、聽原音,一邊看字幕。因此,上述三類接受族群對于譯出語的期待便不同,兒童不看字幕,希望的是聽著順耳、通順的口語對白;青少年可以理解難度較高的字句,字幕避免出現過于艱澀的字句;成人則希望字幕言簡意賅,一目了然。
因此,譯者希望同時滿足三種不同接收族群的期望,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列出優先級,列出主要的接收族群,以此為基準進行翻譯。兒童卡通片的制作,主要觀眾就是兒童,因此譯入文就必須是兒童能懂的東西。否則,就算譯出文辭藻優美、意境深遠,也無法發揮應有之溝通目的,一切的藝術成就都是枉然。一般而言,兒童讀物是以兒童為對象所編寫的出版品,在出版時須顧及兒童的年齡層、接受程度,以及啟發的教育意義。同樣,卡通影片的接收族群設定為兒童時,在翻譯配音腳本時,也應該考慮不同年齡層的語匯能力,不應高估,但也不應該低估。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先生歸納兒童語言形式方面的特色有:1,語匯有限,2,語法錯誤,3,專用詞匯,4,專用語調;同時分析兒語有六大特質:直覺、淺白、生動、趣味、詩意、天真。譯者在進行以兒童為接收族群的翻譯活動時,固然要學習童言童語,卻也必須語法正確,用字淺白但不能流于低俗。翻譯文本就是劇本,是劇中人物交談的對話,尤其是卡通影片。
三、接受理論指導下的兒童卡通影片翻譯
翻譯的接受族群不同,翻譯的方法也就不一樣。魯迅提倡用直譯,并主張“寧信而不順”,目的是“為著成人”。鄭振鐸則提倡用重述的方法,目的在于移植世界重要的作品到我們中國來。由于讀者對象的不同,兒童卡通影片的翻譯與其他影片的翻譯不可能也不應該相同。本文以電影《功夫熊貓》為例,闡述在翻譯兒童卡通影片時,譯者所應該注意到的幾條原則。好萊塢動畫大片《功夫熊貓》(Kungfu Panda)在國內上映的頭兩天,其全國票房便接近4 000萬。不僅杰克?布萊克、達斯汀,霍夫曼、安吉麗娜?茱莉等美國影星獻聲的英文原版受到追捧,由我國上海電影譯制廠中堅力量打造的中文配音版也贏得了一致贊譽。上譯版的《功夫熊貓》,翻譯為顧奇勇,上譯廠廠長劉風為熊貓阿寶配音。上譯配音版本中,由于做到了以下幾點,使電影更加具有吸引力。
1,趣味性
大人經常覺得童言童語天真可愛,他們雖然識字不多,掌握的詞匯也不豐富,可是他們會以較少的詞匯來回調動,說出有趣的話來。成人在創作兒童讀物或影片時,也應該學會用不多的詞兒,短短的句子,卻能把事物巧妙、幽默有趣地述說出來,要有童趣、有情趣、幽默而不嚴肅、奇妙而不呆板,能引起兒童的興趣。在翻譯卡通影片時,若是能夠適時地加入趣味,不僅能表現原文的趣味,也能讓譯文對白更加輕松活潑,增加吸引力。例如,熊貓阿寶的爸爸讓他繼承做豆腐的事業時,阿寶反駁道:Can you imagine that I am prepared‘Toe fu’?上譯配音版中,此句翻譯為:“我做豆腐,不如買塊豆腐撞死!”這樣的翻譯很明顯比直譯為“你能想象我做豆腐的樣子嗎?”要有情趣得多,更加符合兒童的心理。再看幾個例子:
(1)That flabby panda can't possibly be the answer to our problem,
那個蔫兒了吧唧的熊貓不可能是我們要找的神龍大俠。
(2)You were about to pom‘t at Tigress and that thing fell In front ofher!
你原來要指的是嬌虎,可那個肉團JEZ5掉下來。
(3)You picking on my friends?Get ready t0 feel thunder,
你敢欺負我朋友?我打得你滿臉桃花開。
譯例(1)中把flabby一詞翻譯為“蔫兒了吧唧”,既符合兒童的口語特征,又顯得生動活潑,形象逼真。譯例(2)中把“that thing”翻譯為“那個肉團”,把熊貓的形象巧妙幽默地呈現出來,容易引起兒童的共鳴。澤例3中用了“打得你滿臉桃花開”這個意象,使此句更具J隋景趣味。
2,純真性
心理學認為,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兒 童的生活、情感、興趣、思維、語言等與成人有著顯著的差異,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特點,遵循兒童自身發展的規律,尊重兒童精神世界的天性,順應兒童學習的特點和興趣選擇學習方式、教育方法和教學內容。翻譯也不例外。稚拙和純真一樣,是兒童影視作品擁有的美學語匯和藝術特質。兒童影視作品的稚拙美和純真美既表現在作品的內容上,也表現在形式上,所以在翻譯時,為了適應兒童以自己生理器官的感覺、運動機能為生物體條件和基礎的接受能力,即相對于成人來說比較有限的接受能力,為了適應兒童的還不高的欣賞水平,還有不少缺陷的欣賞方式,最好能采用適當的方法,在內容和形式上再現兒童的稚拙的口吻和純真的語氣,真正體現兒童的特點,以達到以兒童為本位、真正為兒童服務的目的。來看幾個例子:
(1)That's my boy!
這才是乖兒子!
(2)You don't know how long I've been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這一刻。
(3)I'm feeling a little nauseous!
Those arehard!
My tenders,
有點頭昏!
這鐵家伙,看來我要……
我的!
(4)You're a panda,What are you gonna do,big guy?Sit on me?
你是熊貓,你想怎么著?一屁股坐死我?
上面各譯文都不僅很好地考慮到了原文的語義、風格,還考慮到了譯文讀者在生理、心理、文化方面的特點,翻譯時恰當地使用了象聲詞、助詞等,特別是恰當地補充了幾個口語詞,如“盼星星盼月亮”“我的”等,這些都恰到好處地再現了兒童說話的稚拙語氣和純真口吻,在保證了語際忠實和語內連貫的同時,很好地考慮到了譯文讀者對象的認知水平,達到了在向譯文讀者傳遞信息的同時,又感染了他們,愉悅他們的目的。
3,時尚性
在社會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兒童的語言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網絡語言、流行元素、影視、書刊的影響,加上兒童很強的接受力、創造力,使得一些新名詞在兒童語言中也開始盛行。兒童卡通電影的翻譯中,為了貼近兒童,得到兒童發自內心的認可,讓他們在笑聲中受到教益,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觀片,適當地加入一些流行時尚語言能為影片增色不少。上譯版的《功夫熊貓》增加了很多時尚元素,配合了兒童吸收快的學習特點,使得影片不再刻板學究,反而增添了勃勃生機。以下幾例就是上澤版這方面的成功例子。
(1)Done well?I am awesome!
只是很好?我很強大!
(2)That's my boy!That big lovely kung fu warrior is my son!
這個超可愛的功夫大俠是我兒子!
(3)The whole valley will be there and you'll sell noodles to all Of them,
山谷的村民都會去,人手一碗面條,那就賺翻了。
(4)AIl fight,You're awesome,Last thing I'm gonna say,Bye-bye,
好吧!你很牛。我就說這些了,OK?拜拜!
(5)Realy?That's cool
哦,真的?好酷啊!
(6)Nothing is impossible,
一切皆有可能。
上面幾例中,“很強大”“超可愛”“賺翻了”“你很?!薄昂每岚 边@樣的語言都是現今青少年兒童中很流行的口頭語言,加入這些流行口頭語言,影片一下子就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展現出勃勃生機。最后一例中,直接套用電視廣告詞“一切皆有可能”,更是緊貼時代,做到了與觀眾的真正心靈溝通。
4,節奏性
在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背唱兒歌和童詩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幾乎每一位小朋友都會唱兒歌,也會能背上一些詩詞,或許他們不懂文字意義,但是借助語言的聲響、韻律和節奏感,他們還是能夠朗朗上口、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同樣地,在上譯版的《功夫熊貓》中,譯者增補詞語的形式,結合視覺(畫面)和聽覺(語言)的效果,一方面增加了對白的趣味,另一方面也能加強兒童對語言的印象和認識。例如,浣熊大師的五個弟子,威猛五俠Monkey,Mantis,Crane,Viper,Tigress,上譯版翻譯成“金猴、螳螂、仙鶴、靈蛇、嬌虎”,這顯然比直接譯成“猴子、螳螂、鶴、蛇、虎”要讓人印象深刻且朗朗上口得多。尤其是tigress翻譯成“嬌虎”,更是合情合理又符合兒童心理的較佳翻譯。再如以下幾例:
(1)You've only seen praying mantis,Or monkey style,Or I could come at you snickety-snake,
你只見過螳螂捕蟬什么的,或者我們該試試猴子要寶,或者來幾下金蛇狂舞。
(2)I know he can seem kind of heartless,but he wasn't always like that,
我知道他表面上鐵石心腸,可實際上是菩薩心腸。
(3)They're five masters I'm just one me,
他們是五大高手,我是一大低手。
【關鍵詞】小學英語;story time;教學措施
“story time”專欄主要是結合英語教學每個單元教學內容編寫的,圍繞一對好友Zoom和Zip的日常生活場景而展開的卡通故事,是小學英語教材的有益補充,與教材各部分內容有機聯系,融為一體。這些故事非常貼近小學生的真實生活,易于為學生接受。故事的寫作沒有采用敘述體,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對話體,語言生動有趣,故事性強,插圖采用了形象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作為形象,生動有趣味,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一、“story time”專欄的特點
(一)內容生動富有趣味性
“story time”專欄采用了擬人化的卡通形象Zoom和Zip作為故事主角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趣味性,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喜愛,同時故事情節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故事性,相對于偏重理論化的課文教學,“story time”專欄更像課外讀物而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皊tory time”專欄的錄音也采用了兒童配音,這種同齡化的人物設定是使小學生和英語學習之間拉近距離的良好手段,通過豐富有趣的情節和生動可愛的卡通形象很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愛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二)貼近生活,具有應用性和真實性
“story time”專欄所采用的故事都是以日常生活為背景的,同時Zoom和Zip形象又正是同齡兒童的形象,這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代入感和把英語學習和自己生活中的相關場景聯系起來。Zoom和Zip所使用的口語也符合小學生的語言習慣和身份,這使得“story time”專欄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和真實性,學生可以對Zoom和Zip對話的模仿學習到同齡兒童在相似生活環境中所使用英語的語言習慣和標準例句,這對于學生英語學習,尤其是口語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story time”專欄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聽力學習
“story time”專欄所設計的對話都配有圖片和聽力教材,而其中Zoom和Zip的對話輕松愉快,吐字清晰,發音標準,對于小學生聽力學習非常有用。聽力學習是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由于課堂上聽力教學受教師本身口語能力所限,學生并不一定能學到標準而不帶口音的英語,“story time”專欄所使用的英語錄音都是有具備專業水平的配音演員進行朗讀而制作的,在英語口音和語言習慣的還原上比很多小學英語教師更為出色,這為小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提供了一個純正而標準的英語發音模仿對象,而教師教授英語,成人發音和兒童發音具有一些語言習慣上的差異,“story time”專欄采用兒童發音,良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此對小學生聽力學習十分有益。在聽力學習的具體策略上,教師應先就內容進行講解,在播放錄音同時讓學生參照內容跟讀,之后只播放錄音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然后播放錄音并要求學生根據錄音說出句子意思,教師根據學生所說的內容進行指導和修正。
(二)口語學習
英語聽力學習和英語口語學習是英語學習中兩個相輔相成的組成部分,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口語水平,而口語水平一需要在一定的聽力水平基礎上才能提高?!皊tory time”專欄所使用的英語錄音具有較為標準的發音,配音使用了童音配音而使其非常適合學生在口語上的的學習和模仿,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口語學習的一個關鍵點在于熟悉英語發音的標準和英語口語習慣和語速的掌握,對“story time”專欄所使用的英語錄音進行跟讀朗讀是培養小學生口語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途經。教師可以給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的時間,讓學生邊朗讀邊進行自我檢測,并找出不會的句子及時尋求幫助。在此環節,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給不同學生必要的指導和點撥,如給朗讀基礎較差的同學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一一突破詞匯關;對于朗讀能力較好的同學則要更多地指導朗讀的語調和情感。
(三)模仿和應用
英語學習根本的目的是讓學生具備運用英語聽讀寫的能力,掌握一門語言關鍵在于要掌握該語言的思維和應用,而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應用性的教學內容并不多,要掌握一門外語,對語言理解和交流的能力的掌握非常重要。學習外語最佳的環境是使學習者處于對語言使用的環境中,通過使學生對于所學的英語單詞和句子創造出一個可供實用的語言環境而人為地使其具備應用性,而這對于英語學習和掌握具有重要意義?!皊tory time”專欄所使用的對話模式由于具有大量日常場景的設置和語言的可模仿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模擬其中的語言來應用性地學習英語。在具體的策略上,教師可以把“story time”專欄相關內容設置成一系列可參與的會話場景模擬,讓學生通過扮演Zoom和Zip參與到英語對話當中,在模擬對話場景中應用英語而達到熟悉英語和學習英語的目的。這種對話模擬同時也是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一種訓練,通過這種模擬和角色扮演的對話學習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語,為英語口語和交流能力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
“story time”專欄中Zoom和Zip是兩個典型的同齡人學習伙伴的形象,而他們在一系列英語教學場景中的出現具有很強的模范性和指導作用,Zoom和Zip的語言設置很大程度上具有引導學生思考英語學習相關問題,英語語言相關概念的作用。如果學生在Zoom和Zip的對話引導下可以具備英語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這一點,讓學生注意Zoom和Zip對話的含義和意義,思考ZOOM為什么要怎么說,提醒學生,如果你是ZOOM或者ZIP,你應該怎么學習和使用英語。通過讓學生深入思考英語學習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學會站在求知者的角度思考和探究問題,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PEP中“story time”的教學措施是豐富而多樣的,對于小學生英語教學具有很多可供挖掘的方法和措施,通過小學英語PEP中“story time”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利用可以豐富小學生英語教學理論,提高小學生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小學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進和優化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關鍵詞:詞類;多媒體語境;英語詞匯學習;兒童;
一、綜述
多媒體的英文單詞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ple兩部分組成。一般理解為多種媒體的綜合。多媒體是計算機和視頻技術的結合,實際上它是兩個媒體;聲音和圖像。
與常用的文本語境相比,多媒體語境能夠為學習者提供大量多通道的、生動、形象、并且更具趣味性的語言信息和情境信息,更加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心理發展水平,因而本研究選擇了多媒體動畫片作為第二語言(英語)詞匯學習的語境條件,考察兒童對不同詞類詞匯的語義掌握程度是否相同。具體而言,考察目標包括三組詞匯:詞義較為具體、形象的名詞、形容詞和詞義較為抽象的代詞。為避免兒童對各個詞匯的熟悉程度影響學習結果,本研究的考察目標均是兒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匯。
二、問題提出
長期以來,第二語言習得領域里的研究者更關注語法的學習,而詞匯學習方面的研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年來,人們日益認識到一門新語言的學習與其詞匯學習是同步的。在實際的語言交際中,對語法規則的掌握遠不如擁有足夠的詞匯量并且能夠正確地運用這些詞匯更為有效。隨著這種重語法輕詞匯的傾向的逐漸扭轉,不同學習條件下的第二語言詞匯學習特點、學習效果及影響因素等問題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視。
作為語言的基本屬性之一,詞類無疑是影響詞匯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第二語言學習研究領域中關于不同詞類詞匯學習效果的研究較為缺乏。兒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詞匯時,不同詞類詞匯的學習效果是否有所不同?目前,我們尚不能對此做出明確的回答。
語境學習是近年來頗受研究者重視的第二語言詞匯學習方式之一。在語境條件下,學習者需要結合自己的先前經驗,有選擇性地注意語境中的信息,通過推理與整合,在語境中的各種信息之間以及學習者原有知識經驗與所學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生成關于語境中生詞意義的假設,并不斷與對語境的理解相對照,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修正,最終在生詞的外在形式(音、形)與內在意義(詞義)之間建立適當的聯系。本研究將通過對比語境條件下兒童對不同詞類詞匯的學習效果對該問題進行初步的考察。
三、試驗方法
采用單因素被試內設計,以詞類(名詞形容詞、代詞)作為被試內變量。要求兒童連續觀看動畫片2次,之前對觀看目的、內容及方式不做任何提示,之后依次完成三個學習效果測驗。通過考察三組詞匯學習結果的差異,分析詞類對語境條件下詞匯學習效果的影響。
(一)過程
本研究設計了兩個測驗,分別考察兒童對目標詞的再認情況和語義掌握情況,均由被試在計算機上完成。
(1)單詞再認測驗:考查兒童觀看動畫片之后,對目標詞的熟悉程度。呈現目標詞的詞形和語音,請被試指出該詞在動畫片中是否出現過。為避免被試猜測,除目標詞外,在測驗中加入6個片中未出現的單詞,作為填充項目。測驗項目隨機呈現。對于各個目標詞,被試回答“出現過”計1分,回答“沒有出現過”或“不知道”計0分。測驗成績為每組兩個單詞的得分之和。
(2)獨立回憶測驗:考察兒童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條件下,對目標詞詞義的掌握情況同時呈現目標詞的詞形和發音,請被試說出單詞的意思。測驗項目隨機呈現。被試在每個測驗項目上回答正確計1分,錯誤計0分測驗成績為每組兩個單詞的得分之和。
(二)實驗材料
1.學習軟件
學習軟件的主要內容為一段兒童較為熟悉的迪斯尼動畫片段,長度約6分鐘。英語語言刺激為30個英語語句,包含20個單詞(5個名詞、3個形容詞、5個代詞、3個副詞、2個冠詞、3個助動詞),由英語為母語者配音,同時呈現英文字幕。每個英語語句呈現之后,呈現該語句的中文翻譯(標準普通話配音)。
本研究的考察目標為三組單詞:名詞、形容詞和代詞各2個。三組詞在動畫片中的平均出現次數,分別為8次、8次和8?5次。
2.被試
被試為小學一年級學生30名。所有兒童的先前英語經驗均較少,而且沒有學習過上述任何一個目標詞。
(三)預計結果
本研究結果預測,在基于多媒體語境的英語詞匯學習中:
(1)兒童對名詞和形容詞的再認成績顯著優于對代詞的再認成績。
(2)就獨立回憶測驗而言,名詞的成績顯著高于代詞,形容詞的成績處于代詞和名詞之間,但與二者的差異均不顯著。
參考文獻:
[1] 孫燕青,董奇,在多媒體語境條件下詞類對兒童英語詞匯學習效果的影響,心理發展與教育,2001(4),47-51。
[2]戴曼純,論第二語言詞匯習得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138-144。
女兒四歲,喜歡玩iPhone,每次我看到App Store上有了新的適合她的應用,都會下載下來。看得多了,我對兒童電子書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專為兒童開發的應用包括圖畫書、游戲、兒歌等,一般都分設在App Store的圖書類和教育類中。國內做得規模比較大的兒童電子書品牌有樂橙天地、AppleTreeBooks、Rye Studio、鐵皮人、多多的世界、Babybooks等。JoyOrange開發的樂橙天地有閱讀區和游戲區,閱讀區的電子書分經典童話、幼兒百科、生活習慣、行為培養、健康安全五大類,形式完全就是紙質繪本的電子化,只不過加上了配音朗讀和錄音功能。游戲區有益智拼圖、寶寶愛涂色、小小鋼琴家等經典小游戲,但這部分與閱讀區的圖書完全獨立,并沒有融合到一起。AppleTreeBooks是(香港)駿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數字圖書品牌,主要面向iPhone/iPad平臺研發和銷售多媒體數字圖書及其他的兒童教育軟件產品,比如iReading系列、幼獅系列、GuruBear系列,以及跟眾多出版機構合作的產品。目前,AppleTreeBooks研發的產品占到了App Store上兒童應用的20%。但無論是AppleTreeBooks的兒童圖書,還是Rye Studio、鐵皮人開發的兒童電子書,形式上都沒有比紙質圖書提供更多的互動,有的僅增加了雙語朗讀的功能,有的在書中插入一兩個拼圖游戲,有的則是在故事講完后增加幾道互動答題游戲,內容上除了多多的世界開發的《多多學英語》系列是英語教學外,其他電子書的內容大多是以經典童話、中國傳統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為主??傮w來說,目前國內適合兒童的應用不少,但精品欠缺,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這類電子圖書,女兒看過一兩次之后便不再點擊。
但最近App Store上兩本新推出的電子書卻讓女兒愛不釋手。這兩本書是接力出版社改編自紙質版“第一次發現叢書”的《瓢蟲》和《森林》。兩本書的紙質版銷量據說很不錯,是引進自法國伽利瑪少兒出版社的兒童科普膠片書。改編后的電子書完全不同于以往“紙質圖書的電子化”,而是真正做到了互動體驗的電子書。以《瓢蟲》為例,我們打開書,第一頁就是一只采用仿3D技術360度旋轉的瓢蟲,配音詳細地講解著瓢蟲各部位的構造。瓢蟲還能隨著我們手指的滑動,轉得或快或慢。第二頁是一只趴著的瓢蟲,我們輕輕撫摸瓢蟲的背部,背上的兩對翅膀就會張開或者合上。再翻一頁,我們把手指放到屏幕上不動,屏幕上的七八只瓢蟲就都圍攏過來,點擊其中一只瓢蟲,所有的瓢蟲都會飛。第四頁把故事與數學融合起來,需要兒童根據瓢蟲身上黑點的個數找到相對應的五星、七星、十一星瓢蟲。再翻到第五頁,咦,沒有瓢蟲,只有不同顏色的色塊。我們點擊正方形色塊,就出現了相應顏色的瓢蟲,原來這一頁是告訴我們瓢蟲種類繁多,有不同的顏色。接下來的故事更有意思,講解瓢蟲的生活習性,比如它喜歡吃蚜蟲,我們可以喂瓢蟲吃屏幕上的蚜蟲,還可以幫助幼蟲爬出蟲蛹,長成成蟲。《森林》那本書也用到了很多新穎的技術,小朋友通過實際動手操作能夠感受四季的變化,學會如何分辨闊葉樹、針葉樹,并找出躲在森林里的動物和生長在森林里的植物。這兩本書里每一幅動畫、每一次觸控體驗、每一個聲效、每一段講解的知識都為孩子開啟了一扇扇認知自然世界之門?,F在,女兒時不時會問我:“媽媽,你知道鹿角鍬甲是什么嗎?”說實話,這種拗口的昆蟲名我還是第一次聽見,但四歲的女兒就牢牢記住了。
在故事書占據兒童電子書絕大份額的情況下,接力出版社另辟蹊徑,以科普類圖書為切入點,為兒童電子書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細想一下,科普圖書也確實是比較適合開發成電子書的一類圖書。兒童科普書因為知識點有難度,在紙質圖書中往往需要舉例、示圖來輔助講解,這一特點恰恰為電子書提供了發揮的空間。因為無論是通過圖書還是視頻學習知識,孩子的接受方式都是被動的。雖然有一些出版社開發了立體科普圖書,如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第一套趣味互動百科”,增加了許多轉盤、折頁等互動內容,宣稱每一頁都可以玩,但由于載體受限,許多知識無法展示出來。而且由于立體書的成本比較高,也會造成圖書定價過高。如果是開發成電子書,成熟的技術可以帶給孩子更多的互動,而且電子書的定價也可以讓讀者接受。試想,我們給孩子解釋太陽系,解釋地球如何圍繞太陽轉,又如何自轉,為什么會形成白天黑夜,四季更替,如果不借助模型,是很難讓孩子具體想象出來的。電子書借助3D立體動畫,完全可以模擬出太陽系運轉的整個過程,一次生動的演示勝過十次講解。再如學習動物百科知識,如果我們學習動物都能像《瓢蟲》一樣互動,認識它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給它喂食、幫它對抗天敵、助它成長,孩子通過實際體驗學到的知識,會比通過平面紙質書本的講解印象深刻得多。宇宙、自然、地理、歷史、人體、科技、動物、植物,如此多種類的科普知識,為兒童電子書開發提供了一片前景廣闊的空間。
(作者單位系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