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燒傷愈后護理

      燒傷愈后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燒傷愈后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燒傷愈后護理

      燒傷愈后護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燒傷患者 麻醉恢復期 監護 處理

      加強患者手術后麻醉恢復期的監護與處理,是為了保證患者術后安全和促進患者的康復。燒傷患者手術后麻醉恢復期間應置于消毒、隔離區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關心其體表變化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維護循環和呼吸功能的穩定,保證代謝及體溫調節的平衡,并予以適當的鎮痛。

      1.血流動力學監護與處理

      燒傷患者心血管系統的改變可持續致傷后48 h之外,先前的治療經驗顯示,燒傷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繼發性腎衰。補液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復蘇的主要措施[1],故應及時監測血流動力學參數(血壓、心率、中心靜脈壓等)及尿量作為參考。燒傷后大量兒茶酚胺的釋放,使得血壓易產生升高的假象;心率并不能精確反映老年人機體對低血容量的應激;對于燒傷患者,中心靜脈壓和動脈置管所帶來的并發癥遠較其他患者高,而且在毛細血管滲出期,中心靜脈壓也不能準確反映血管內容物。尿量是補液是否合適的最可靠指標,它除直接反映腎血流外,還常被作為其他器官灌注的指標。動脈血氣分析中的酸堿平衡值對于合適的灌注可提供有價值的資料,持續的堿缺失提示灌注不合適。目前認為,對于燒傷患者的監測目標是:心率60mmhg,動脈血氧飽和度>95%,尿量0.5~1 ml/(kg·h),堿剩余60%。

      靜脈輸液在燒傷早期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體液滲出期后則是補充營養和滴入藥物的重要途徑。嚴重燒傷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靜脈輸液量大、品種多、持續時間長,故任何疏忽都可能給患者帶來痛苦或加重病情。同時大面積燒傷時,體表靜脈大多破壞,可供輸液的靜脈不多,因此需要有計劃地合理使用。應選擇無炎癥,離創面5cm以外的部位行靜脈穿刺,盡量避免經過創面,除抗休克及行高價營養者外,一般不予切開。為節約靜脈應先從肢體遠端小靜脈開始。輸液應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穿刺或切開部位的干燥無菌,妥善固定,防止漏液。覆蓋敷料一經滲濕或污染后及時更換。輸注刺激性藥物時,應盡可能稀釋至最適濃度,并與其他非刺激藥物交替輸注。輸注不暢時,除非必要,不要加壓輸液,以免損傷靜脈內膜。

      2.氣道的管理

      呼吸道燒傷,尤其是肺燒傷是燒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燒傷現場可能存在有許多有毒的氣體及其氧化物,如水溶性的氯化氫、氨氣、二氧化碳等,這些氣體對氣道的燒傷包括直接的化學刺激和神經反射刺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導致肺充血和肺不張,氣體與黏膜表面親水部分結合并形成強酸和強堿,引起氣道化學性燒傷,造成黏膜潰瘍和水腫的形成。所有這些氣體都能損害呼吸道纖毛功能,使其喪失正常的清潔黏液和碎屑作用,導致小氣道梗阻,加重呼吸功能不全,加速細菌繁殖。基于上述各種原因,累及氣道熱燒傷的患者必須加強氣道管理和呼吸治療。對于高度懷疑上呼吸道燒傷的患者有必要進行早期氣管內插管,因為氣道可能出現進行性水腫而導致插管困難。在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間,有必要予其吸入濕潤、溫熱的高濃度氧氣;加壓呼吸有利于增加肺功能殘氣量,降低V/Q失調。大面積燒傷伴呼吸道損傷,在燒傷后及早行氣管切開可降低死亡率[2];頸部皮膚環形燒傷、面部或頸部的深度燒傷患者行氣管切開也是必要的。

      氣管切開并發癥較多,如肺部感染、出血、套管脫出發生窒息等。良好的護理是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措施之一。切口因受痰液污染容易感染。紗布或氣管墊應保持干燥,一經痰液污染或滲液浸濕后應及時更換,保持切口清潔。氣管導管固定牢靠,防止回吸收后頸部腫脹減退,氣管系帶變松,氣管導管固定不牢而滑脫導致呼吸道梗阻。氣管切開后,由于缺乏正常口鼻腔黏膜的濕化作用,吸入的空氣干燥,易損傷氣管黏膜,并使分泌物結為干痂,妨礙正常排痰作用。一般可用濕紗布2~3層覆蓋氣管導管口,除防止異物落入外,可起過濾空氣和部分濕化作用,同時連續用濕化器或霧化劑予以蒸氣吸入。抽吸痰液時嚴格無菌操作,每次吸痰應更換消毒吸痰管。吸痰時操作宜輕柔,防止由于機械吸力和吸痰管的摩擦而損傷氣管黏膜,特別是呼吸道黏膜已發炎腫脹者[3]。支氣管內痰液多而黏稠,特別是重度呼吸道燒傷壞死黏膜脫落時,可采用氣管內灌洗,以刺激咳嗽,促使稠痰及脫落的壞死物質排出。

      3.體溫調節

      燒傷患者由于機體代謝率增高及皮膚保護層的喪失,特別是手術過程中機體大面積,環境溫度低,麻醉狀態下機體體溫調節功能喪失,手術過程大量輸入冷的或室溫狀態下的血液或晶體液,使得機體因蒸發和對流所喪失的熱量增加,因而常面臨低溫危險。患者對低溫的正常反應是寒戰,導致機體耗氧量增加。燒傷患者處于高代謝狀態,無法滿足這種代謝應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預防不必要的熱量喪失。包括保持室溫26℃~30℃,凈化和加溫各種吸入氣體,加溫所有靜脈輸液,盡可能多蓋被褥。濕化吸入氣體是預防因肺內(呼吸)蒸發散熱的重要措施,也有助于保護肺部免遭熱損害。

      4.鎮痛治療

      手術植皮可能使某些供皮區十分疼痛,由于擔心麻醉性鎮痛藥的毒性作用及中樞抑制作用而延遲給藥,可使這種疼痛更難于控制。保留氣管導管并已給予機械輔助呼吸的患者,可給予適量麻醉性鎮痛藥;自主呼吸患者給藥后應對呼吸功能進行監測和支持。患者蘇醒前給予少量安定或氟哌啶有益于減輕氧胺酮對患者產生幻覺的嚴重度。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外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21-222.

      燒傷愈后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系統化康復;護理;燒傷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7-90-02

      深度肢體燒傷患者創面愈合過程中,常因早期處理不當及后期缺乏正確的功能訓練等因素,導致肢體瘢痕增生、攣縮、粘連等多種畸形的發生,嚴重影響四肢的外觀及功能,后期需實施外科手術重建功能和改善外形[1]。因此,早期實施系統化康復護理,是深度肢體燒傷患者護理工作的重點。我科自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對肢體深度燒傷患者,早期進行系統化康復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2010年-2012年我科共診治肢體燒傷患者63例,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齡16-65歲;燒傷深度均為深Ⅱ~Ⅲ度,其中火焰燒傷43例、熱水燙傷13例、熱壓傷4例、化學燒傷3例。根據奇數、偶數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32例,對照組31例,患者經藥物或手術治療后創面愈合,病程15-31d。創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和疼痛,關節活動受限,能小范圍主動活動,無直接的肌腱或關節損傷。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燒傷深度、燒傷部位、燒傷面積、功能障礙等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護理方法

      2.1 所有病例入院后給予重癥監護、補液、手術等常規診治和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給予患者相應進行相應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及解答患者相應的問題,在患者進行鍛煉的過程中給予患者相應的指導。

      2.2 研究組除常規護理外,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穩定后,由經過康復技術培訓的護士對其進行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包括評估,肢體功能的訓練,健康教育,心理及認知功能的康復。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2.2.1制訂系統化康復護理計劃:由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共同對患者一般情況進行評估,根據燒傷部位、深度、面積、燒傷后時間、患者的意識狀態、文化程度、合作程度、心理狀態、對疾病的認知狀況等情況早期制定系統化康復護理計劃。

      2.2.2 心理支持:主要向患者介紹早期進行系統化康復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紹成功病例,調動其積極的心理,消除其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讓患者了解康復基本程序及預期目標。并說明康復治療是漫長的艱辛之路,只要橫下心渡過“疼痛關”堅持主動和鍛煉,最終會得到滿意的康復。同時疏導其家屬安慰體貼患者,避免不良刺激,對患者演示較好的方法與技巧給予不同程度的贊揚,鼓勵其堅持康復的勇氣和決心。

      2.2.3健康教育:耐心講解深度燒傷后出現的各種癥狀、藥物的作用、康復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的康復意識,使其主動配合康復治療。定期組織患者或家屬集中觀看肢體功能鍛煉的錄像,然后再組織患者或家屬討論,相互交流。推薦燒傷康復有關的書籍、雜志供患者及家屬閱讀。

      2.2.4預防創面感染:對早期未結痂的深度燒傷創面要勤換藥,一般用浸有磺胺嘧啶鋅或納米銀抗菌凝膠的油性單層無菌敷料覆蓋于刨面上,外周再加厚敷料。若見敷料有滲濕,則應立即更換敷料。換藥時要嚴格無菌操作,做到無傷操作,爭取創面按期愈合。

      2.2.5肢體功能訓練:早期療法(入院到術前):深度燒傷愈后瘢痕的增生和攣縮特性,燒傷早期將肢體各關節保持在功能位和對抗攣縮位。上肢及肩關節燒傷時,上肢外展90度,肘關節伸直,腕關節取中位,掌指關節屈曲60-70度,指間關節伸直或屈曲5-10度,拇指呈外展對掌位,雙下肢外展呈45-60度,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曲90度等[2]。視患者傷情,傷后3-7d內安排切削痂手術,切削痂深度:深Ⅱ度創面削痂至正常組織;Ⅲ度創面切痂至深筋膜淺層,可保留健康的脂肪組織及通暢的皮下靜脈[2]。切削痂后關節部位采用大張中厚自體皮移植覆蓋創面,非關節部位視燒傷面積采用自體皮片網狀植皮或郵票植皮。術后處理:受皮區加壓包扎,固定于功能位和伸直位,予以抗炎治療,術后5-7d換藥,10d左右拆線。拆線后皮片完全成活者即幫助主動和被動功能鍛煉,3-5次/天,10-20分/次。方法:先從不疼痛部位開始,活動度由小到大,活動范圍逐漸擴展至疼痛部位,雙臂上舉、外展,屈伸肘、腕,前臂旋前、旋后,伸屈指;雙下肢練習靜力肌肉收縮、外展、直腿抬高及屈伸髖、膝、踝,練習足背屈[3]。

      2.2.6加壓療法:彈力繃帶或彈力套(自制)加壓包扎。彈力套有護臂、手套、腿套、足套等不同類型和規格。在使用彈力套的過程中,在瘢痕未隆起之前開始加壓,在不影響遠端血運的前提下愈緊愈好[2]。若引起肢端水腫、發紺、麻木,則應適當減輕壓力。目前推薦的壓力是3.2-4.0kPa ,大約需要6-8個月或更長的時間,壓迫的間歇時間不超過30min。

      2.2.7藥物療法:舒疤寧祛瘢硅酮凝膠或疤痕止癢軟化乳膏,應用于燒傷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深度燒傷愈合創面的部位。方法:局部清潔后,將舒疤寧祛瘢硅酮凝膠或疤痕止癢軟化乳膏適量均勻涂抹于瘢痕的表面,每天兩三次,連續使用三個月。

      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4 結果

      通過對63例患者的護理,兩組療效比較,在早期實施系統化康復護理與常規護理治療有一定的差異,兩組患者準確演示功能鍛煉、配合功能鍛煉的主動性及功能恢復的效果、生活質量均有明顯的差異,研究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討論

      燒傷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損傷之一。對功能康復影響最大的就是深度燒傷創面。淺度燒傷經治療,創面愈合后,不遺留疤痕,對機體外觀、功能無大的影響;但深度燒傷由于疤痕的增生或疤痕攣縮產生畸形和功能障礙,特別是肢體深度燒傷后的畸形發生率高,尤其是手畸形發生率高達50%-70%。因此,為促進創面盡快愈合,防止瘢痕及其攣縮產生肢體畸形與功能障礙,對肢體深度燒傷患者實施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的方法來改善或避免肢體深度燒傷后的疤痕增生攣縮導致的外觀功能的影響。特別是關節功能部位、頭面部等暴露部位的功能外觀的改善,對患者治療后回歸社會、參加社會活動、自身功能的恢復、心理影響的消除等有積極影響。本研究對以往的康復方法進行了改進,取得明顯療效。從結果看,實驗組的肢體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有效提高了患者配合功能鍛煉的主動性及功能恢復的效果,明顯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4]。

      參考文獻

      [1]易南,王冰水等,系統康復治療手燒傷的效果及成本評價[J].中華燒傷護理雜志,2009,25(6):422-424.

      [2]王德懷,鐘宇,陳大夫.功能部位深度燒傷的綜合康復治療320例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雜志,2011,32(11):1669-1670.

      燒傷愈后護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小兒; 燒傷; 早期; 瘢痕畸形修復技術

      中圖分類號 R7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5-0160-03

      doi:10.14033/ki.cfmr.2015.05.077

      由于皮膚有保護機體的作用,故皮膚大面積燒傷易引起感染的等并發癥,在大面積燒傷患兒死亡原因中,超過50%患兒死于感染后的并發癥,大面積燒傷患兒入院后,其臨床上多伴有呼吸道燒傷等嚴重現象,使患者處于昏迷甚至休克等狀態,因此,對燒傷的患兒進行早期的治療措施顯得尤為重要[1]。

      1 燒傷概況

      燒傷在臨床上是指由于化學物質、電流、熱力、放射線以及激光等多種原因所造成的患者皮膚等組織損傷,患兒在被燒傷后,燒傷部位皮膚遭到嚴重的損傷,影響皮膚的正常保護功能,使機體抵抗能力明顯下降,容易并發多種疾病而威脅患兒的身體和心理健康[2]。燒傷患兒失去其正常的皮膚功能,極易發生感染等多種不同并發癥,對患兒的身體具有嚴重的危害,需引起高度的重視。

      1.1 燒傷的臨床分期

      臨床上,根據燒傷后患者的生理以及病理等不同特點,將燒傷分為不同的四個階段,主要有:(1)急性體液滲出期:體液滲出作為組織在燒傷后最先發生的反應,往往會得到高度的重視,在患兒發生燒傷后的2~3 h左右患者的體液滲出發生最為迅速,在燒傷8 h后體液滲出達到滲出的最高峰,隨后的一段時間內滲出液的量逐漸減少,直至消失,消失的時間一般在48 h左右[3]。(2)感染期:當燒傷患兒在滲出液開始回(吸)收時,患兒發生感染的危險便已經存在,患兒在燒傷的早期因身體皮膚的正常生理屏障以及保護功能遭到破壞,導致病菌通過皮膚創面進入患兒體內造成感染,十分危險[4]。(3)修復期:燒傷患兒的組織恢復時間是在發生炎癥反應的過程中,同時燒傷部位皮膚功能的恢復與患兒燒傷的嚴重程度以及燒傷面積之間存在著聯系,一般情況下,燒傷程度相對較淺的患兒,其皮膚功能的恢復相對較快,且不容易形成瘢痕,當燒傷程度逐漸加深時,往往會形成大面積的瘢痕甚至畸形,治療的難度明顯加大。(4)康復期:在患兒燒傷部位的深度創面已經完整愈合后,便可形成外觀十分難看的多種瘢痕,同時瘢痕的治療過程較為繁瑣,并且對患兒身體的器官損害較難恢復,往往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為患兒帶來巨大的痛苦,對患兒的治療過程影響巨大,嚴重大面積深度燒傷愈合后,由于大部分汗腺被毀,機體熱調節溫度能力下降,在夏季,這類傷員多感全身不適,常常需要很長時間的自我修復與治療的過程,為患兒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5]。

      1.2 燒傷的嚴重程度

      按燒傷的總面積和燒傷的深度將燒傷程度分為四類(通常情況下燒傷總面積的計算不包括Ⅰ度燒傷),(1)輕度燒傷:Ⅱ度燒傷總面積在9%以下。(2)中度燒傷:Ⅱ度燒傷面積在10%~29%以內或三度燒傷面積不足10%[6]。(3)重度燒傷:燒傷面積30%~49%或Ⅲ度燒傷面積10%~19%或總面積Ⅲ度燒傷面積雖未達到上述范圍但若合并有休克吸入性損傷或有較重復合傷者。(4)特重燒傷:燒傷總面積在50%以上,或Ⅲ度燒傷面積在20%以上,或存在較重的吸入性損傷復合傷等。

      2 瘢痕畸形修復手術

      瘢痕畸形修復手術是在患兒發生燒傷創面愈合后早期進行的一項手術治療技術,是對患兒燒傷后四肢關節、面頸部等的瘢痕畸形進行早期(傷愈后1~3個月)的手術處理,確保患兒恢復過程能夠減少對功能及外觀的影響,控制患兒發生感染的幾率,并且改善患兒燒傷部位皮膚的恢復效果,減輕燒傷為患兒帶來的創傷[7]。

      2.1 瘢痕畸形修復手術治療方法

      瘢痕畸形修復治療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較為良好,能夠根據患兒不同的燒傷部位及自身皮膚組織恢復情況,選擇合適的瘢痕修復方法,其治療的方法主要有:(1)關于手掌攣縮畸形的治療方法:該治療主要是以對燒傷瘢痕畸處的皮膚進行切除,在切除皮膚后做瘢痕的植皮處理,對于表現為直線性瘢痕攣縮的患兒,患兒燒傷部位軟組織未出現較為明顯的損傷時,可以采用相對較為簡單的“Z”型縫合技術,以便于減輕患者在手術后發生的繼發性皮膚攣縮等。(2)患兒燒傷部位位于手背時,可采用松解植皮治療方法,在植皮治療后用石膏對患兒的手背固定三周,以確保治療后達到滿意的效果。(3)患兒燒傷部位為頭面部、眼瞼、口周等部位時,根據患兒燒傷部位正常皮膚組織的形態,為患兒進行植皮、局部皮瓣轉移等治療,以保證患兒治療后盡可能恢復至正常的皮膚狀態[8]。

      2.2 瘢痕畸形修復手術臨床作用

      但在臨床上,對燒傷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引起多種不同類型的并發癥,以嚴重感染、四肢功能障礙、外觀畸形較為常見,使患兒情低落,對治療依從性小,且治療后預后效果較差,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9]。本研究中所用的瘢痕畸形修復技術對燒傷患兒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針對每個患兒不同的疾病程度和臨床癥狀選擇恰當的瘢痕治療措施,有效地減少患兒出現感染、四肢功能障礙、外觀畸形的幾率,并提高了患兒治療后存活數量,顯著改善了患兒生活質量,加強患兒治療時的依從性[10-12]。

      3 存在的問題

      小兒在燒傷后由于皮膚發育并不是十分完善,且皮膚嬌嫩,容易造成嚴重的瘢痕及畸形等產生,對患兒的身心產生惡劣影響,并影響患兒的身體美觀程度,因此,瘢痕與畸形的修復尤為重要[13]。在患兒燒傷的早期,皮膚損傷程度相對較輕,在急性滲出液期控制好患兒燒傷部位的皮膚損傷變化,有利于手術后燒傷部位皮膚正常功能及形態的恢復。但瘢痕畸形治療需在燒傷創面愈合后早期治療,后期的治療效果則不敢保證,但治療的費用較為昂貴,若患兒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則不能及時地接受治療,在這些方面該治療的方法有待改進。

      4 展望

      燒傷后患兒對深度燒傷創面,應及早手術治療,包括切痂或削痂,并立即植皮。小面積深度燒傷者,可采用自體游離皮片移植、皮瓣轉移等方法,以修復皮膚與組織的嚴重缺損,減輕功能障礙[14-15]。大面積燒傷者,因自體供皮區不足,可采用大張異體皮開洞嵌植小塊自體皮、異體皮下移植微粒自體皮、網狀皮片移植等方法,以盡量覆蓋創面,減少感染機會,減輕瘢痕攣縮降低致殘率[16]。瘢痕畸形修復技術治療燒傷患兒的臨床效果較為明顯,顯著改善了患者瘢痕與畸形等臨床癥狀,為患兒治療后的康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患兒皮膚功能的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17-18]。瘢痕畸形修復技術可以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以造福于更多的燒傷患兒,還患兒完美的皮膚,臨床作用顯著[19]。

      燒傷是小兒常見的外科損傷之一,每年我國因燒傷入院的患兒人數在不斷增加,如何確保患兒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是廣大學者熱衷的主要話題[20]。本文中對瘢痕畸形修復技術治療燒傷早期患兒的臨床效果做出分析,其臨床治療效果十分顯著,但該治療方法還存在部分不足之處,需要繼續改進,以使瘢痕畸形修復技術為更多的患兒創造福利。

      參考文獻

      [1] Ladanyi M,Mulay S,Arseneau J,et al.Experience of combined therapy on treating cicatrical deformity caused by pediatric hand bums[J].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2012,21(6):856-857.

      [2]李云青,徐衛菊.兒童手燒傷后瘢痕畸形治療體會[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2):194-195.

      [3]侯春勝,雷晉.手術聯合支具治療小兒燒傷后手掌側瘢痕攣縮[J].中華燒傷雜志,2012,28(4):308-310.

      [4]劉曉虹,張挺,薛寶升,等.嬰幼兒手燒傷后瘢痕畸形整復18例[J].中華燒傷雜志,2012,28(5):386-388.

      [5]李曾慧平,馮蓓蓓,李奎成.燒傷后增生性瘢痕壓力治療及相關研究[J].中華燒傷雜志,2010,26(6):411-415.

      [6]黃友華,吳多慶,周業淵,等.顯微手術治療小兒手部瘢痕攣縮畸形[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1,34(6):506-508.

      [7]劉維,吳伯瑜,陳昭宏.小兒手指瘢痕屈曲畸形整復手術中兩種植皮制動方式的比較[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6):33-35.

      [8]李翔.皮膚擴張術治療小兒頸胸部燒傷后瘢痕畸形[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5):32-33.

      [9]楊威,李時光,張廣生,等.手部燒傷瘢痕攣縮畸形的整復[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2):1920-1921.

      [10]曾榮洽.全厚皮片移植治療兒童手燒傷瘢痕攣縮畸形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18):114-115.

      [11]劉偉.小兒手部燒傷瘢痕整形修復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24):95-96.

      [12]朱映雪,胡紅霞.手部燒傷后瘢痕畸形的防治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7):1185.

      [13] Yang M,Zhao Q,Zhao Z,et al.Repai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perineal scar caused by burn with extra long scapular-lateral thoracic-ilioinguinal Siamese flap[J].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0,24(6):657-660.

      [14]展望,游文健,林遐,等.手術結合康復療法治療小兒手部瘢痕攣縮[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7):522-523.

      [15]楊艷麗,趙鳳娟,王萍.手部深度燒傷后瘢痕畸形的防治護理[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10):1260-1261.

      [16]韓光明,郭麗萍,張雷.腹部皮瓣修復手部電燒傷早期創面23例[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36(10):1069-1070.

      [17]鐘書強,樸宏鷹.手部燒傷后瘢痕的康復治療[J].黑龍江醫學,2011,35(1):39-40.

      [18]王世利.擴張后隨意性皮瓣修復面頸部燒傷后瘢痕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234-235.

      [19]胡宏,李興照,蔡晨,等.1278例住院小兒燒傷的特點及防護策略[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31(2):199-201.

      燒傷愈后護理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 R47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4(c)-0178-03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life quality of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LING Shao-mei PAN Bao-huan WANG Gui-lian LU Miao-ying FAN Xi-mei

      Department of Urinary,Burn and Plastic Surgery,Shunde District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Foshan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life quality of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Methods 96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from July 2013 to February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was 48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burn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 of giving routine nursing.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up for 6 months after charged.The life quality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life quality in two group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Large area burn;Life quality

      燒傷為臨床重癥,尤其是大面積燒傷,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需及時采取搶救措施,改善患者預后。針對燒傷患者的治療首先是提高生存率[1],在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時讓患者更有尊嚴、更有質量的生活是燒傷患者治療的最終目的,在搶救患者生命的同時應重視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綜合康復護理是從全局性、整體化出發所采取的一種全面康復護理措施,陳玉等[2-3]研究顯示,綜合康復護理有助于提升大面積燒傷患者生活質量。綜合康復護理的實施對提升患者生命質量、燒傷后社會融入度等均有重大意義。為探討大面積燒傷患者采用綜合護理的康復效果,選取在我院就診的96例大面積燒傷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96例大面積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18~65歲,平均(41.2±1.9)歲;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齡21~69歲,平均(43.6±1.5)歲。兩組研究對象燒傷面積均>50%,所有患者均已排除認知障礙、心理障礙、心腦血管疾病和嚴重并發癥。此次研究經過燒傷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患者及親屬簽字同意。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燒傷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同時配合綜合康復護理,兩組患者出院后均跟進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1.2.1 對照組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基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讓患者了解傷治療的相關知識和用藥方法等,遵醫囑常規留取檢驗標本并進行各項檢查。

      1.2.2 觀察組 ①臨床護理:患者入院應熱情主動的向其介紹科室環境和病房設施,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住院氛圍,盡可能地減少和消除患者因對病情不了解、對治療沒信心引起的不安、緊張情緒。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血壓、脈搏、體溫等生命體征并詳細記錄,注意患者燒傷創面是否出現感染,觀察尿量顏色和24 h出血量,如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酌情處理[4-5]。指導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熱量的易消化食物,飲食應溫飲,少量多餐,禁生、冷、油炸、刺激性及易脹氣食物,禁煙酒,注意飲食衛生。②心理護理:燒傷患者基本上都是突然發病,心理上沒辦法很快接受因為燒傷帶來的各種不便,難免有恐懼、煩燥、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時,語氣應溫和,態度應和藹,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規勸患者,盡量減少和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后給予適當心理疏導,讓患者以樂觀的心態重返社會。如患者出現睡眠紊亂、噩夢和激惹反應時,說明患者存在燒傷后的應激障礙,可采用鎮痛和精神心理治療促進患者恢復。經過一系列心理疏導讓患者正確認識燒傷愈后,由恐懼變堅強,由悲觀變接受,由被動變主動。面部燒傷患者應幫助其消除自卑心理,正確重塑“自我”形象,提高生活質量[6]。護士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應輕柔、準確,盡可能減少外界刺激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傷害,幫助患者和親屬保持正面樂觀心態,積極主動配合治療。③功能康復:根據燒傷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心理狀況和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康復治療方案,指導患者盡早開始進行康復功能鍛煉,早期可先從床上鍛煉開始,根據患者身體適應程度逐漸增加訓練強度,依次訓練坐立、站立、行走、進食等,恢復患者的自理能力。采取一對一的方式詳細講解,提高患者自我保護能力,加強關節松動和肌力練習,患者可取平臥位,抬起雙手,對雙側踝關節進行被動屈伸、內翻、外翻,活動10~20次/min,每個動作重復15次,兩側交替進行。鼓勵患者每天根據身體承受程度堅持腕關節和肘關節的功能訓練,活動10~20次/min,每個動作重復15次[7-8],兩側交替進行。不接受治療的患者應著重強調康復的重要性,可安排康復效果顯著的燒傷患者與其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出院時,指導患者注意衣物的選擇,貼身衣服應柔軟、透氣,避免上身過緊或布料粗糙,功能鍛煉應注意活動強度,避免再次損傷,如有特別不適應及時復查。

      1.3 觀察指標

      采用燒傷專用健康量表對患者軀體、心理、社會和一般健康狀況進行生活質量評分。軀體評分包括患者的獨立活動能力、角色活動和手部功能改善情況;心理包括患者的體象和情緒控制情況;社會包括患者的家庭、朋友和性生活適應情況;一般健康狀況包括患者的外貌、皮膚敏感度、疼痛程度等。量表分5個等級,每個等級0~4分,最終得分=該領域初始得分/該領域可能最高得分×100,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9]。

      大面積燒傷部位瘢痕完全平復,沒有明顯毛細血管擴張和疼痛、瘙癢為治愈;大面積燒傷部位瘢痕基本平復,僅突出0.5~1.5 mm,毛細血管擴張明顯好轉,偶有疼痛、瘙癢為顯效;大面積燒傷部位瘢痕稍微平復,突出為1.5~2.0 mm,毛細血管擴張癥狀減輕,仍有輕度疼痛和瘙癢癥狀為有效;癥狀、體征均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1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x±s)

      2.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3 討論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工業生產活動日漸增多,由此造成的燒傷事故也屢屢發生[11]。隨著燒傷治療和護理技術的不斷提高,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也逐步提高,燒傷患者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燒傷患者創面愈合后留下的瘢痕、畸形及功能障礙帶給患者的沉重生理、心理負擔對燒傷患者和家庭生活質量的影響開始被醫學專家關注[12],醫學工作者對燒傷患者預后生活質量的提高進行不斷研究后發現,綜合康復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面積傷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合康復護理是從患者入院后即開始對其病情進行全面綜合評估,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康復治療方案,提高患者對康復治療的依從性[13]。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實行康復功能鍛煉、物理治療和皮膚護理等,減少粘連、軟化瘢痕、減輕疼痛和瘙癢,促進創面愈合,如患者康復效果明顯則可以減少整形手術次數,縮小手術范圍、降低整形手術難度。綜合康復護理對患者心理問題的疏導可以促進患者更快地適應角色轉換,樹立正面樂觀積極的心態,令患者可以積極主動地尋求有效的社會理解和支持[14],提高患者在社會的支持利用度,促使患者從被動治療轉變為主動自我護理。本研究中的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的,但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生活質量評分并沒有明顯差異,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主要是因為經綜合康復護理后,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其心理從應激狀態逐漸轉變為坦然接受、樂觀面對,心態良好,并配合醫護人員工作,有效提升了康復質量;另外,經功能康復訓練,患者殘余功能得到了鍛煉和改善,有助于各項生活能力的提升,因而也促進了生活質量的提高。

      燒傷愈后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深度燒傷;瘢痕增生;防治;療效

      深度燒傷是指深Ⅱ度以上的皮膚燒傷,在其愈合過程中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嚴重影響病患形象及生活質量。怎樣提高燒傷傷口的愈合質量,是近年來外科醫生一直關注的問題。自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深度燒傷患者86例,采用外涂復春散聯合壓力療法防治瘢痕增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深度燒傷患者86例,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齡4~61歲,平均(36.4±1.8)歲。燒傷位置均為四肢,其中前臂24例,上臂26例,大腿15例,小腿21例。患者共93處病灶,燒傷面積為3%~5%。創面愈合時間17~24 d,平均愈合時間20 d。患者創面愈合后即開始瘢痕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燒傷位置、創面愈合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創面外涂復春散Ⅱ號,在深度燒傷的創面愈合完成后立即使用。復春散Ⅱ號10 g加生理鹽水60 ml調成糊狀,在深度燒傷愈合后的創面均勻外涂,厚度約為1 mm,暴露創面等待藥物自然干燥后,以清水洗凈外涂藥物,每天涂藥3次,1個療程為2個月,治療時間約為2~3個療程。觀察組:壓力療法聯合外涂復春散Ⅱ號治療,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外涂復春散Ⅱ號,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待外涂藥物自然干燥后,在創面以彈力套或彈力繃帶持續加壓,壓力維持約為10~25 mm Hg(1 mm Hg=0.1333 kPa),連續24 h,治療時間為3~5個月。

      1.3  療效判斷:顯效:瘢痕呈黃褐色,創口平坦沒有隆起,表面無毛細血管網,觸感柔軟,活動度良好;有效:瘢痕色澤呈暗紅色,表皮較薄隆起較小厚度不超過1 mm,存在表面毛細血管,觸感柔軟有韌性,可有一定的活動度;無效:瘢痕色澤為鮮紅色,表面較為粗糙有隆起,厚度超過1 mm,存在明顯的表面毛細血管,觸感堅硬,不能活動。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的和。

      1.4  統計學方法:檢驗指標資料的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單位采用差方檢驗,組間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壓力療法聯合外涂復春散Ⅱ號治療深度燒傷瘢痕增生3~6個月的治療效果,見表1~2。

      表1  壓力療法聯合外涂復春散Ⅱ號治療深度燒傷瘢痕增生3個月的治療效果(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4321①148①81.40①對照組4315121662.79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表2  壓力療法聯合外涂復春散Ⅱ號治療深度燒傷瘢痕增生6個月的治療效果(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4328①141①97.67①對照組432216588.37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3 討論

      深度燒傷形成的凝固性壞死和焦痂,在傷后2~3周即進入組織溶解期,此期細菌也極易侵入機體引起感染,故為燒傷并發全身性感染的第2個高峰期[1]。再者,若創面處理不當或患者抵抗力極低,大量致病菌可侵入創面鄰近組織引起侵入性感染,感染發展使創面和周圍組織炎性反應惡化,即使細菌未進入血流也可引起患者死亡[2]。大面積深度皮膚燒傷的創面,常因表皮及其下結締組織損傷過于嚴重,在創面愈合時上皮細胞和結締組織再生,往往不能恢復到正常皮膚的結構和功能狀態,而是需要大量成纖維細胞(包括肌成纖維細胞)和毛細血管增生、膠原纖維形成等,形成瘢痕來修復創面。當瘢痕組織過度增生時則可形成瘢痕疙瘩,又可形成慢性潰瘍并在此基礎上癌變成瘢痕[3]。

      復春散Ⅱ號主要成分有黃連、黃柏、冰片、沒藥、枯礬、熟粉、透皮劑等,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止癢止痛、去腐生新等作用。壓力療法彈性織物對瘢痕部位實施持續壓迫而達到預防瘢痕增生和治療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方法,稱為壓力療法。本法主要是通過壓力,使瘢痕內血管管腔變窄,血流減少,造成瘢痕內組織缺少營養,瘢痕組織的增生受到明顯的抑制,而達到治療瘢痕的目的。將壓力療法與復春散聯合處理深度燒傷的瘢痕防治,減少用藥劑量對瘢痕組織的不良反應并有效減少瘢痕組織的生成,對深度燒傷的增生性瘢痕有顯著的療效,適合臨床推廣。

      4 參考文獻

      [1] 姚興偉,于成涌,劉艷紅,等.復春散Ⅱ號防治深度燒傷創面瘢痕增生臨床觀察[J].華北國防醫藥,2010,22(2):118.

      相關期刊更多

      中華燒傷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國燒傷創瘍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華損傷與修復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