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校園飲食安全

      校園飲食安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飲食安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校園飲食安全

      校園飲食安全范文第1篇

      [關鍵詞] 高校食堂 食品安全法 勞動合同 食品安全

      高校食堂為師生們提供一日三餐,飲食安全的程度直接影響老師和學生的身體健康、正常的學習與生活。這幾年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不斷,嚴重損害了學生的健康,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從目前發生的高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影響力來看,更關系到學校乃至社會的和諧穩定。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極大促進了高校快速發展,但是把后勤工作完全的推向社會,減輕了高校辦學壓力但是增加了學生負擔和一些不穩定因素。尤其表現在飲食服務工作上,在飲食服務工作的好與壞、安全與否,直接影響高校改革、建設和發展,影響到學校的穩定與正常的教學、科研、生活秩序;另外,有些高校的食堂,由于種種原因還沒有實行完全的社會化改革,處在新舊食堂管理體制的過渡期間。如何利用發揮新舊食堂管理體制的優勢,充分發揮高校食堂的服務和保障性能,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高校食堂飲食安全程度,保障學生健康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成為當前階段的一個新課題,筆者對高校食品安全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頒布后對高校飲食安全的影響

      2009年6月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為高校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加科學、可靠的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正式施行,對于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那些制假的、販假的責任的人食品安全法規定給予嚴懲,對于凈化食品市場提供了強大保障,對高校食品原料的采購及使用提供了保障,原來一些承包后的食堂出于追求經濟效益目的,為降低成本而不惜采購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材料,對直接用于盛放食品的容器、設備、工具等采陋就簡、隨便對付的做法,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檢查,導致食堂衛生管理水平低下。校園食堂承包之后缺乏必要的檢查監督是造成校園食品衛生安全頻頻告發的首要原因。筆者認為,加強高校食品安全管理要加強承包經營單位的日常管理,要明確高校伙食是一項福利性工作,不能一包了之,加強食品安全衛生檢查監督,杜絕食源性疾患是伙食工作的基本工作。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對于原料采集上提供保障,高校伙食原料采購關鍵是要實行集體集中采購制度,規范采購與驗收流程,嚴把食品質量關。首先,有利與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伙食質量,增加經營者收入,穩定學校飯菜質量。其次,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定點集中采購有利與出現問題后追溯食品源頭,對于及時有效控制事態發展具有時間、空間優勢,另外有利于統一索證,統一入庫管理,防止食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變質,杜絕因食品存放不當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根據《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堂與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和標準,找出關系食品安全的關鍵點,采取合理有效預防措施與監控手段,減少食品安全時間的發生。我們總結以上法規要求,嚴格按照食品加工、銷售環節的飲食衛生五四制度。即(1)由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采購人員不買變質、過期食品;保管員不收變質原料;加工人員不用變質食品;營業員不賣變質食品。(2)食品存放實行“四隔離”,生熟隔離,成品半成品隔離,食品藥品隔離,食品天然冰隔離。(3)食用具實行消毒“四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4)環境衛生“四定”辦法,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分片包干負責。(5)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針對以上提出的關鍵要點,嚴格執行,堅決杜絕飲食安全事故發生。

      二、新勞動合同法的實行對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的影響

      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食堂管理流于形式,如何加強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確立教學為主的思想觀念,提高員工地位,加強員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意識。后勤社會化前高校食堂工作人員多數是在編的正式職工,人員比較固定,在食堂工作多年,經驗相對豐富,并且經過多次的衛生知識培訓,積累了一定的服務經驗與管理經驗。

      勞動法施行后,餐飲公司為了降低人員成本,減少高校伙食成本,用人單位一般聘用文化層次較低、年齡較大臨時人員,并且想方設法壓縮用工數量,增加員工工作強度,極易出現工傷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由于高等院校學生上課相對較松,課余時間比較充分。假期多、假期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炊管人員培養。大多數炊事人員都是臨時工作人員,雖然有勞動合同但假期只能享受最低工資標準,好多地方是放假不工作就沒有工資,完全沒有保障,造成工作人員大量流失,伙食工作人員更換頻繁,新招聘員工在食品安全教育上跟不上,工作環境不熟悉、人員間配合不默契,有些甚至發生矛盾,造成極大安全隱患。有些高校食堂對外承包給個體商戶,他們錄用員工問題更加突出,更有因經營不善拖欠、抵賴員工工資現象。針對這些情況,首先,單位要建立健全規范勞動用工制度,監督經營單位合法用工,保障員工正當權益,保障假期員工正常工資;其次,加強員工培訓機制,強化食堂人員管理,提高食堂生產經營者素質,可以充分利用節假日時間委派員工到相關單位進修、借調打鐘點工,即增加員工收入又進行技術學習與交流,通過單位間介紹減少了勞務糾紛,讓員工收入穩定,安心工作。有利于保障學校食品安全衛生;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勤工儉學學生,在工作忙時(根據筆者經驗主要是正常上課時間售飯緊張)干些輔工作,減輕員工作強度與時間,并且給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和對后勤伙食的了解,幫助處理師生對伙食工作矛盾。

      三、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的同時,建立健全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飲食服務的監控體系,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校園飲食安全范文第2篇

      記得在1970年代,市場上常見的軟飲料品種用一只手就可以數過來:檸檬和橘子汽水、鹽汽水、酸梅湯等。到1980年,我國一年的軟飲料產量還不到30萬噸,而現在,每年要生產1.2億噸軟飲料。

      現在的軟飲料品種多得數不清。難怪有人說,眼都看花了,不知選購哪種好。其實,要選好飲料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必須了解兩方面情況。

      首先,了解市場上的飲料有什么不同,各自的優劣在哪里;然后,根據自己或家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飲料。如肥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要喝無糖飲料,失眠患者要遠離含咖啡因較多的飲料,老年人喜無糖茶飲料,年輕人最愛碳酸飲料,男人鐘情于啤酒,女人偏好木瓜汁……下面我重點說說孩子和年輕人選擇什么飲料最合適。

      孩子,少喝點甜味飲料

      買什么飲料給孩子喝最好?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談一個有趣的現象:為什么孩子都喜歡甜甜的飲料?

      當食物溶解在水或唾液中,并作用于舌面、口腔黏膜和咽喉上的味蕾時,產生的興奮傳到大腦即會引起味覺。嬰兒一出生味覺就相當敏銳。研究發現,動物的味蕾數為1萬~4萬個,嬰兒有1萬個以上,而成人只有9 000個。

      有趣的是,嬰兒對于酸、甜、苦、咸這四種基本味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吸吮鹽水后,會出現輕微的呼吸抑制現象;對酸味或苦味則做出皺鼻子、撅嘴和不規律的呼吸等拒絕性反應;但把甜味液體放到嘴里時,嬰兒的表情輕松愉快,并滿足地吸吮起來。這是因為母乳天然的甜味在嬰兒的大腦了留下了味覺記憶。

      孩子的味覺在嬰兒和兒童期最發達,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機體的防御能力越來越強,味覺也逐漸衰退。

      所以,喜歡甜味飲料可以說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孩子對甜味沒有抵抗力,對過量的甜味更無法抵擋。問題是,過多的甜味飲料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絕大多數甜飲料含大量糖,而糖攝入太多是當前兒童肥胖的主因。因此,家長不能溺愛孩子,任其過量喝含糖飲料。

      另一方面,孩子愛喝飲料也是受到廣告宣傳影響的結果。各種飲料廣告對他們有著巨大的誘惑,家長也被“營養又好味”的宣傳語迷惑了。面向兒童的飲料大致分為礦泉水、純凈水、果汁飲料、乳飲料及碳酸飲料等,其中,口味酸甜的飲料最受孩子歡迎。酸酸甜甜的飲料喝下去,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

      果汁飲料

      果汁飲料的成分主要是水和糖,水果香味主要來自外加的水果香精,純果汁含量通常只有10%,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因此,果汁飲料提供的主要是糖分,攝入過多糖分會降低孩子的食欲。常飲果汁飲料而喝水少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高、體重不達標。

      碳酸飲料

      可樂等碳酸飲料不宜給孩子多喝。一是含糖量高,長期飲用非常容易引起肥胖,并給孩子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也不利于牙齒健康;二是磷酸對孩子的骨骼健康會造成威脅;三是咖啡因雖然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但不適合兒童。

      純果汁

      相對來說,純果汁營養比較豐富,有的果汁還含有少量果肉沉淀,能夠適當補充維生素,比較適合兒童飲用,但不能每天喝,也不能一次飲用過多。

      礦泉水

      天然礦泉水可補充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孩子健康有益。不過,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礦泉水質量良莠不齊,購買時應注意選擇。

      含乳飲料

      各種含乳飲料蛋白質含量低,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少,與牛奶不能劃等號。有些含乳飲料添加了防腐劑,長期食用對兒童健康無益。鮮奶營養豐富,孩子不妨放棄果奶等乳飲料,直接飲用純鮮奶。

      新鮮果蔬汁

      新鮮果汁、蔬菜汁營養豐富,家長不妨在家里用榨汁機自制果蔬汁。要注意將蔬果清洗干凈,將殘留農藥的危害降到最低。

      年輕人,可樂不能當水喝

      碳酸飲料

      雖說碳酸飲料有種種不是,但年輕人還是對它情有獨鐘。聚餐時點飲料,他們首選碳酸飲料,上快餐店也少不了買可樂。或許他們喜歡一口氣喝下冰可樂帶來的暢覺吧。

      年輕人愛運動,體力消耗大,喝點可樂也不打緊。但要有節制,如果成了“可樂控”,那早晚要出問題。如果是缺少運動的宅男,體重又超標了,那還是忍住吧;實在忍不住,可選無糖的碳酸飲料解解饞。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是對人體具有某種保健作用、能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產品,大致可分為運動飲料、能量飲料和保健飲料三種。

      凡是做過實驗、經過審查批準上市的功能飲料都具有兩個特征,一是包裝上都有明顯的“保健食品”標志,二是包裝上都有批準文號,寫有“衛食健字×××第×××號”。市售的大多數含營養成分的飲料還沒有獲得國家認證,嚴格地說不能算功能飲料,但它們也有營養價值,對人體有一定益處。

      此外,有些功能飲料只針對特定的人群,選擇時一定要先看清說明。比如,能量飲料針對的消費群是18~24歲的男性,兒童、孕婦或者對咖啡因過敏的人群不宜飲用。

      校園飲食安全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營養知識;干預;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2(c)-0189-04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于食品的安全性和營養知識的關注程度也日益提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1]。我國《食品安全法》定義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王亞娟等[2]認為,食品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餐飲業處于食品生產鏈的末端,因此餐飲業的安全對保障人民健康至關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在餐飲從業人員中,普遍存在整體文化程度層次偏低、食品安全知識淡薄、營養知識缺乏及存在一些不良的從業行為問題,而對餐飲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和培訓是提高其R抵識水平和操作技能的良好手段[3-7]。本研究通過對北京小湯山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在職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的基線調查,并對其進行了干預,旨在通過培訓提高餐飲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水平,并把培訓作為在職餐飲從業人員教育的常態化手段,以期減少食品安全發生風險,保障就餐者的身體健康。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5年5~7月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對我院各區餐廳內包括服務員、廚師、廚師長、采購員、洗碗工、管理員等崗位的在職餐飲從業人員共63名進行問卷調查。

      1.2 方法

      使用封閉式統一問卷調查方法獲取資料,問卷參考有關文獻[7-8]自行設計而成。內容包括一般情況(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崗位等)、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獲取知識途徑、接受培訓后的感受等。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問卷評分采用賦值法,知識題答對計1分,答錯、不知道均計0分,滿分為20分(按百分制計算≥12分為及格)。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采用現場發放問卷,填完后檢查無缺選、漏項當場收回的方式收集資料。

      2015年5月上旬開始基線問卷調查,在5月下旬~7月上旬進行干預,包括請疾控中心專家和單位食品衛生管理員對餐飲從業人員進行集中講授食品安全知識與營養知識各1次,集中授課間隔時間約1個月,其間印發食品安全知識、從業人員應遵守的要求及操作規范的宣傳材料1次,現場講解主要在基線調查和學習宣傳材料時進行。上述干預方式結束后再次填寫問卷。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2.2 干預效果評估

      調查對象干預前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的及格率為68.3%(43/63),干預后及格率為96.8%(61/63),干預后及格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調查對象干預前后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正確回答率除“餐飲從業人員工作時哪些做法是錯誤的”、“消毒餐具的時間及溫度”、“哪組食物易發生食物中毒,應燒熟煮透”3個項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外,余其他各項干預后正確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調查對象對培訓后感受

      63名調查對象中,66.7%(42/63)認為參加食品安全和營養方面知識的學習、培訓很有必要,30.2%(19/63)認為有必要,只有3.2%(2/63)認為無所謂或沒有必要。

      3 討論

      3.1 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一般情況分析

      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應該是對餐飲從業人員的一般職業要求。有研究表明,目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知識水平距保證食品安全的客觀要求還很不相稱[9-10]。餐飲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偏低,是普遍存在現象。本調查顯示,我院餐飲從業人員主要為初、高中文化程度,占95.2%,與徐建華等[11]調查結果一致。餐飲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偏低有時會制約他們對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的理解,導致工作時忽視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食品安全意識差。因此,開展對餐飲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培訓,并定期考核培訓內容,加強對從業人員實際操作規范的考核與管理,以彌補餐飲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偏低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本調查對象的從業時間主要分布在4年以下和10年以上,占77.8%;而從調查對象的崗位分布來看,服務員和廚師占74.6%,他們是餐飲從業人員的主力軍,也是培訓的重點對象。

      3.2 重視食品安全的源頭

      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是指為了防止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發生,應對食品生產加工時造成食品污染發生或發展的各種危害因素,進行系統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能有效地預防、減輕或消除各種危害的關鍵控制點,進而在關鍵控制點對造成食品污染發生或發展的危害進行控制,并同時監測控制效果,隨時對控制方法進行校對和補充[12]。備餐時間是服務員應掌握的預防食物中毒的關鍵點,食物加熱的中心溫度是廚師應掌握的知識點,這兩點的掌握對食品安全至關重要。本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對備餐時間和食物加熱的中心溫度這兩個內容掌握的情況不容樂觀,干預前正確回答率分別為28.6%和11.1%,而干預后為55.6%和57.1%,干預后正確回答率雖有所增加,但仍有近二分之一的調查對象未掌握,應引起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高度重視。

      餐具消毒是為了把好“病從口入”的關口。何慶明等[13]和彭國芳等[14]研究表明,餐具消毒的總體合理率分別為62.75%和73.25%,由此說明餐具消毒狀況不容樂觀。而餐具消毒的溫度和時間是影響餐具消毒效果的直接原因。本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對消毒餐具的時間及溫度掌握情況在干預前后幾乎沒有變化,調查前正確率為69.8%,調查后為68.3%,即有大約三分之一的調查對象還未掌握該內容。分析原因可能與實際工作中不經常使用煮沸這種消毒方式有關。而對于“哪組食物易發生食物中毒,應燒熟煮透”這個選項正確率調查前后雖差異不顯著,但掌握率較高,特別是干預后達100%,可能與調查對象平時對這個問題給予了重視,認識到扁豆、豆漿在制作時應燒熟煮透道理和危害。

      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每一個因素如果失去控制都可能產生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全過程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風險,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是食品安全的一個基本原則[15]。

      3.3 選擇合適的培訓時間和培訓方式

      據研究調查顯示,2004~2013年全國食物中毒的發生率總體呈下降趨勢,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微生物食物中毒居多,占歷年總中毒人數的58%~72%;食物中毒的就餐場所以集體食堂最多;食物中毒的時間從2月份開始逐月升高,9月份達高峰[16]。提示管理者選擇合適的培訓時間(如從每年的4~5月份開始安排培訓)可強化從業人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并從思想上引起對食物中毒的警惕,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保障就餐者的安全。

      本調查采用了比較簡單的3個方式給予干預,即集中授課、印發宣傳材料及現場講解的知識培訓,結果干預前后的知識得分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食品安全和營養知識及格率有所提高。干預雖有一定的效果,但還有待進一步嘗試其他方式,如參與式的、情景再現、角色互換、知識競賽、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以加深餐飲從業人員對培訓內容的長期掌握,提高參加培訓的積極參與性。

      定期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和責任意識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保障[17]。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關于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管理k法規定每年有不少于40 h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集中培訓。把培訓和考核(包括相關內容和技能考核)作為每年在職餐飲人員的繼續教育,并建議與年終績效考核、經濟效益、晉級等掛鉤,對在職餐飲人員積極參與培訓、考核是一種激勵。餐飲人員通過學習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普遍認為培訓對于自身的影響是很有必要的。本調查結果顯示,有96.9%的調查對象認為參加食品安全和營養方面知識的學習、培訓有必要。

      3.4 預防為主的原則

      食品安全風險往往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嚴重的和不可逆的損害,為避免這種結果,不少國家都采用了預防性原則[15],如歐盟、美國、日本、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將預防性原則作為食品安全基本法[18-22]。我國對于食品安全風險也是提倡預防為主的原則,餐飲加工與服務相關知識及要求的培訓等即是預防食物中毒、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的具體體現。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培訓,是在職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對降低食品安全發生的風險具有重要意義。餐飲人員通過學習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普遍認為培訓對于自身的影響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實踐證明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加強監管都是防范風險、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同時應不斷優化我國餐飲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隊伍,細化餐飲服務行業各個環節的操作規范;經常對餐飲從業人員進行考核,對不按要求操作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必要時加大懲罰力度,推動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不斷向深度和廣度邁進,做到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1] 衛生防疫中心.食品安全知識[J].食品安全導刊,2014(9):17C23.

      [2] 王亞娟,蒲芳芳,李晶晶,等.四川省餐飲業食品安全管理的初步探討[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6,32(4):321-324

      [3] 余淑軍. 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9):123-125.

      [4] 金偉,顧沈兵,華盛榮,等.上海市某地區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5,32(3):257-264.

      [5] 李香亭,陳道ィ俞愛青,等.上海市虹口區居民食品安全知識、行為、態度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3):769-773.

      [6] 張振奎,高強,姚明解,等.汝陽縣餐飲從業人員食品衛生知識與衛生行為調查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3, 24(3):200C206.

      [7]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一本通[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8]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拉薩:人民出版社,2008.

      [9] 張蘭發,李云蕊,趙楊艷.2011年諸城市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效果評價[J].預防醫學論壇,2013, 19(1):41C45.

      [10] 范秀紅,黃旭,朱錦華,等.廣東省清遠市餐飲從業人員衛生知識、態度和行為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5,31(11):1482C1485.

      [11] 徐建華,李荔,劉安,等.廣州市白云區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態度和行為流行病學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4,30(4):484C487.

      [12] 蔡東聯.營養師必讀[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

      [13] 何慶明,艾君濤.2012-2014年錫林浩特市餐飲業餐具消毒效果監測與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5):487-488.

      [14] 彭國芳,王士花,安世慧.餐具消毒在餐飲服務行業的影響[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2):37.

      [15] 任瑞平,文靜,任波.新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點(一)[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5,41(7):1-6.

      [16] 羅海波,何來英,葉偉杰,等.2004-2013年中國大陸食物中毒情況分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5,27(1):43-49.

      [17] 張文,雷月萍,張慧麗,等.北京市大興區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水平調查[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2(5):34-36.、

      [18] 王磊,伍丹,劉淑君,等.營養個體化供給對母嬰體重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6,6(6):68-70,93.

      [19] 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基本法及其研究[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0] 陳燕輝,匡慶貴,朱三玲,等.飲食營養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6, 6(7):121-123,191.

      [21] 王貴松.日本食品安全法[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校園飲食安全范文第4篇

      關鍵詞:醫學高職院校;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匱乏

      醫學類高職院校擁有設備齊全、品質精良的各種化學實驗室,并且針對藥學、護理、醫學檢驗技術等醫學類專業學生設置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醫用化學、藥物化學等課程。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接觸易燃、易爆、有毒、具腐蝕性等危險化學試劑,如若缺乏相關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和良好的實驗習慣,容易引發實驗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豐富學生化學實驗安全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保障安全,構建和諧、穩定、平安的校園,維護自然環境,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一、存在的問題

      從近三年來基礎化學課程從教經驗來看,醫學高職院校學生極度缺乏化學實驗安全知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前

      學生不提前預習,對實驗目的、原理、內容一知半解,經常出現看一次教材做一個步驟的情況。相當數量的學生著裝不規范,部分學生不穿實驗服;女生披散長發進實驗室;夏季身著短褲、短裙、拖鞋,將大部分皮膚暴露在外;冬季將棉服穿在實驗服外面,帽子、手套、圍巾不取下就做實驗。

      2.實驗過程中

      偶有學生帶飲料、食品進入實驗室,邊做實驗邊進食;不按要求佩戴護目鏡、使用通風櫥、擺放藥品和儀器;態度不端正,邊做實驗邊聊天,甚至出現追逐、打鬧的現象,實驗室環境嘈雜;取用藥品的方法、用量不規范,拋灑滴漏;操作不規范,時常損壞儀器,并且不及時清理和報修;遇到緊急情況,第一反應找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詢問,不懂得獨立思考、及時處理,且不清楚實驗室的應急處理設備的具體擺放地點和使用方法。

      3.實驗結束后

      學生不及時整理實驗臺面、藥品試劑架和水槽里的殘渣、水漬、廢物等,隨意處理實驗廢棄物,時常造成下水道等管路堵塞,對環境安全造成潛在威脅;不及時關閉各種儀器,既耗費能源,又減少儀器使用壽命,還容易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課后很少反思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反復犯同樣的錯誤。

      以上問題,在醫學類三年制、五年制學生中均有發生,五年制學生更易犯此類錯誤。

      二、原因分析

      1.抵觸情緒

      近年來,高等院校化學實驗室發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使得化學這一門學科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負面印象,人們談化學色變,相當數量的學生認為化學是一門存在安全隱患的學科。化學各分支學科的知識體系龐大、繁雜,題海浩瀚,高職學生不免會對化學產生畏懼、厭煩的心理。在藥學、檢驗和護理專業中,由于護理專業以女生居多,部分學生更是產生了抵觸情緒,只滿足于課程考核過關,不愿意去了解化學實驗的相關安全知識,鍛煉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

      2.學生個體差異

      高職學生大多數是異地就學,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同,實驗課程的開設情況不同,學生接受實驗教育和訓練的程度不同,造成入學后掌握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的情況存在明顯差異。這一點在新生群體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3.高職院校校課程體系缺乏對化學安全知識的系統培訓

      在高職化學課程中,一般不單獨開設實驗課程,往往將其作為輔技能訓練穿插在理論課程之中。由于課時限制,在實驗課程編排中,教師更注重實驗內容的完成和主要操作技能的培訓,并不系統講授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只在實驗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每次實驗的具體項目和潛在危險有針對性地做提醒和示教。采用此方式向學生傳授化學實驗安全知識是零散、不全面、不連貫的,因此學生掌握的效果較差。當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驚慌失措,不能及時聯想、調用過去所學及時處理。

      4.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占課程考核比例低

      在傳統的課程考核和評價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更加注重理論課程的考核,對實驗課程的考核在課程總評中所占比例較低,約為10%~20%,其中對于化學實驗的安全知識考核更是少之又少。缺乏過程性考核和評價是造成高職學生化學安全知識匱乏的原因。

      三、對策

      1.深化化學實驗課程改革,加強實驗考核過程性評價

      為了讓高職醫學類專業學生增強化學安全意識、豐富安全知識,高職院校教師可根據化學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實驗課程改革,力求夠用、實用,將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的學習納入課程體系,將化學實驗安全知識的考核評價納入實驗考核范疇。對于高職新生采用系統培訓的方法教授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對于老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定期強化安全意識。在實驗考核的過程中,從實驗態度、實驗習慣、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實驗操作規范程度、儀器使用熟練程度、安全設備的擺放地點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實驗結束后的清潔工作、完成實驗報告、課后反思總結等方面全面評價學生,提高考核結果在總評中所占比例。

      2.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化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更是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科學。教師應聯合學校其他部門的力量,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例如:減少課程講堂講授、筆試這種傳統的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的教學考查模式,多邀請國內專家進院校開設化學實驗安全知識講座;與院團委、學工處等部門聯合舉辦化學實驗安全知識和技能競賽,給予優勝學生適當的表揚和獎勵;利用學校的微博、網站、微信等公眾平臺和推送相關化學安全知識;定期和院校保衛部門開展化學實驗事故安全演習。

      3.建設一支高水平教師隊伍

      德高為范,身正為師,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高等職業學院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對理論和實驗教師定期培訓,從藥品管理、實驗準備、實驗規范、事故發生的應急處理等各方面進行強化訓練。適當增加實驗輔帶教師的數量,提高師生比,消除主帶教師和實驗教師在實驗課程中無法照顧每一位學生情況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岳瑋,吳瓊.化學實驗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安全管理對策[J]. 考試周刊,2014(70):143-144.

      [2]單賀年.高校化學實驗室管理模式及運行機制創新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26(11):42-43.

      [3]趙良廳.情感教育如何促進化學教學效果[J].學園,2013(35):124-125.

      [4]陸璐,柯世懷,洪素麗.淺談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標準的制定[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3):89-90.

      校園飲食安全范文第5篇

      論文關鍵詞:限速器 安全鉗 失效原因 保養

      論文摘要: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是電梯中重要的安全裝置,介紹了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的工作原理,結合電梯現場檢驗發現的問題,分析了該系統的失效原因,指出了該系統的保養方法。

      關鍵詞:限速器 安全鉗 失效原因 保養

      電梯是載人的垂直交通工具,必須將安全運行放在首位。為保證電梯安全運行,從設計、制造、安裝等各個環節都要充分考慮到防止危險的發生,并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危險,設置專門的安全裝置。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是電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裝置,當電梯超速、運行失控或懸掛裝置斷裂時,限速器一安全鉗裝置迅速將電梯轎廂制停在導軌上,并保持靜止狀態,從而避免發生人員傷亡及設備損壞事故。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在電梯生產過程中已進行安全試驗,應能夠滿足性能要求,但是電梯的安全技術性能不僅取決于設計制造質量,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安裝調試質量,特別是在電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將會因磨損、銹蝕、疲勞等情況引起參數改變或功能減弱、喪失等。因此,分析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失效的原因,并在日常對該系統進行合理的維護保養就顯得特別重要,這是電梯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

      1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工作原理

      限速器是限制電梯運行速度的裝置,當轎廂上行或下行超速時,通過電器觸點使電梯停止運行。當下行超速,電器觸點動作仍不能使電梯停止,速度超過電梯額定速度115%以后,限速器機械動作,拉動安全鉗夾住導軌將轎廂制停;當斷繩造成轎廂或對重墜落時,也可由限速器的機械動作拉動安全鉗,使轎廂制停在導軌上。限速器按動作原理可分為擺捶式和離心式兩種,限速器一般安裝在機房。安全鉗按結構和工作原理分為瞬時安全鉗和漸近式安全鉗,安全鉗一般安裝在轎架的底梁,成對地同時作用在導軌上。

      2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檢驗中發現的問題

      在對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的檢驗中,發現部分電梯由于維護保養不善,致使該安全裝置根本達不到正常的工作要求,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因限速器彈簧長期處于反復伸縮狀態,使其整定動作速度改變。

      (2)轉動部件長期缺油,阻力增大致使離心甩動部分動作不靈活。

      (3)由于鋼絲繩自身的變化延伸,造成張緊裝置觸地,使鋼絲繩張力不夠,發生打滑。

      (4)安全鉗的連桿拉臂傳動部分缺油、銹蝕,致使提升力大大超過300N。

      (5)主動杠桿末端與安全鉗聯動開關距離過大,拉臂提起時,開關不能同時動作。

      (6)楔塊與導軌側工作面間隙過大,在連桿提起時,楔塊卡不住導軌。

      (7)楔塊內油污過多,松開拉臂后楔塊不能復位,造成導軌受損。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使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成了擺設,而且容易使人產生心理麻痹,潛在危害更大。

      3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失效原因分析

      (1)限速器繩與輪磨擦力不夠,當限速器動作時,限速器鋼絲繩在限速器輪槽內打滑提不動安全鉗,造成失效。

      (2)在用的電梯,由于限速器輪槽的磨損,限速器鋼絲繩的位置有所下降,使限速器的夾繩鉗接觸不到鋼絲繩或制動力不夠,造成限速器鋼絲繩在輪槽內打滑而失效。

      (3)新安裝的電梯,限速器安裝方向錯誤。當電梯向下運行時,限速器夾繩鉗不能夠夾住限速器鋼絲繩;反之,當電梯向上運行時,夾繩鉗反倒夾住鋼絲繩造成失效。

      (4)限速器動作時,由于彈簧張力大以及機械部件的卡殼等原因,導致限速器的動作速度大于電梯額定速度的115%。

      (5)限速器輪軸的油污增加了阻力,影響其動作速度。

      (6)安全鉗鉗口內有沙子、灰塵、油泥等異物,安全鉗楔塊夾不住導軌,轎廂在導軌上繼續向下滑動造成失效。

      (7)安全鉗提拉機構結構尺寸不正確,提拉桿行程不夠,提拉不到位,使楔塊接觸不到導軌工作面上,造成失效。

      (8)安全鉗提拉機構不到位,導致限速器鋼絲繩拉力無法克服連桿機構連接處的阻力,造成失效。

      (9)安全鉗楔塊間隙較大。當安全鉗提拉機構提拉到極限最大位置時,安全鉗楔塊還不能與導軌工作面接觸,造成失效。

      4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的保養

      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要勤于檢測,還要善于維護保養,才能發揮應有的保護作用。

      4.1 限速器保養

      限速器旋轉軸銷、張緊裝置輪軸與軸套每周應擠加鈣基脂一次。對于鉛封處不得撤卸,每年現場清洗換油一次。限速器張緊裝置滑動槽每月應涂鈣基脂一次,旋轉軸應每周加機油一次。整個裝置每年清洗一次。

      4.2 安全鉗保養

      連桿機構每月應加機油一次,同時緊固,調整松動的彈簧、螺釘、銷軸等零件;楔塊、鉗座每月涂少量凡士林一次。

      5結語

      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是電梯中重要的安全裝置,它能夠在電梯超速和失控時發揮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的故障原因復雜多變,而且促發其誤動作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就不僅要求特種設備檢驗人員對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工作原理及失效原因全面了解,而且要求在定期檢驗時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標準對電氣、機械裝置的進行細致檢驗,并告知電梯維護人員如何進行維護保養,做到消除隱患,不留死角,確保電梯高校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 姜國進.關于電梯安全鉗動作受力分析及失效問題討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7(19):196~197.

      于建明.電梯安全鉗裝置的檢驗[J].上海鐵道科技,2006,2:69~71.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