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氣切術后康復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前列腺汽化電切術;TUVP;術后護理;康復指導
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趨勢日漸明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癥的老年患者數目與日劇增,據統計報告稱我國42.7%的50歲以上老人出現伴有臨床表現的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1],80歲以上的男性甚至達到了80%。我院對前列腺增生而行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治療的132例患者實施有效的術后護理和康復指導,取得一定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2008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60.5歲?;颊呔髟V有不同程度的夜尿增多、尿頻、排尿困難等臨床表現,入院后行直腸指間觸及增大前列腺,輔以B超,尿流率檢查等,所有患者均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診斷標準,排除前列腺癌等惡性疾病。病史3個月~10年,平均病史4.7年。前列腺體積20.4~98.6cm3,平均60.7cm3。所有患者無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禁忌癥,手術過程為:尿道置入電切鏡后觀察前列腺增生大小、部位,精阜、括約肌,依次切除中葉、左側葉、右側葉,最后修整尖部。切下前列腺標本送病理科檢查,留置導尿,膀胱沖洗。
2結果
本組患者均安全度過手術期,平均手術時間為71.5min,術中出血量68.9ml,沖洗時間3.0d,術后拔管時間6.4d。術后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和康復指導,所有患者均與1~2w內出院,無嚴重并發癥,隨訪無復發病例。見表1。
本組患者未見嚴重并發癥,無深靜脈血栓與肺拴塞病例,患者滿意度高。
3討論
3.1術后護理
3.1.1一般護理 本組132例患者平均年齡60.5歲,機體功能和對手術的耐受能力均下降,尤其對物的代謝較年輕患者緩慢,容易發生麻醉意外和其他術后并發癥。護理人員將患者推入病房后,應幫助其擺好,以仰臥位或低半坐臥位為佳。注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呼吸、脈搏、血壓變化,有異常時及時匯報醫師。老年人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和肺拴塞的幾率增加,一旦發生可危及患者生命,應注意避免,可用熱水袋熱敷患者的腿部,或幫助其做機械運動,指導患者早期做局部肌肉等長收縮,逐漸過渡到肢體活動。
3.1.2沖洗管和引流管的護理 患者術畢推入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妥善固定沖洗管和引流管,同時注意嚴格遵循無菌原則,避免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生。定期檢查沖洗管道和引流管有無松脫、彎曲、歪折等,根據膀胱沖洗液的顏色來決定沖洗速度,并確保管道通暢。客觀觀察和記錄引流量和沖洗液顏色,有異常及時匯報以獲得處理。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常見并發癥為術后出血,尤其是老年合并高血壓病患者,故應密切觀察沖洗液顏色、尿量和血壓變化。出現膀胱刺激癥時應指導患者深呼吸,必要時給予解痙止痛藥物。
3.1.3拔管前后護理 臨床經驗發現,部分患者導尿管拔出后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不適癥狀,少數患者不得不再次插管幫助排尿,給患者帶來傷害。本組患者術后沖洗液清亮無血色后即停止沖洗,并輔以排尿訓練。夾閉導尿管,待患者自主感覺膀胱充盈后,松開導尿管夾,讓患者自行排尿,排空后再次夾閉,如此反復,該方法能很好恢復膀胱括約肌功能。2~3d后拔除導尿管,拔出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不適。
3.1.4預防感染 護理人員應勤翻身拍背,幫助患者排痰,必要時應及時行霧化吸入或吸痰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術后留置導尿管和膀胱沖洗均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幾率,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更換尿袋時應穿戴無菌手套、帽子,尿道口和尿管周圍用碘伏擦拭3次/d。
3.1.5心理安撫護理 老年患者心理負擔一般較重,加上長期受到疾病困擾,難免會產生焦慮心理,情緒易于波動。護理人員應該以安慰的口吻和關心的語氣與其交談,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治療依從性。
3.2康復指導 患者出院后應注意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嚴格禁止煙酒刺激[2]。注意補充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幫助排便,避免便秘引起前列腺窩再次出血?;颊叱鲈汉髴囡嬎?,起到尿液沖洗的作用,防止感染,且不要憋尿,以免逼尿肌受損。出院后可進行適當鍛煉,幫助身體恢復,但應注意運動量,運動強度不宜過大,避免騎車等可能傷及手術部位的活動。注意會清潔衛生,每天清洗,防止逆行性感染。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氣管切開 術后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57-02
氣管切開術是一種搶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方法。隨著急救醫學的發展,以及疾病譜的改變,氣管切開術應用更加廣泛[1]。有手術、搶救、預防、外傷、使用呼吸機以及治療情況下等多種類型,都會氣管切開。而手術性氣管切開的范圍也由單純的耳、鼻、喉科應用擴大到其他外科科室的應用。所以臨床上氣管切開術的應用很廣泛,而氣管切開術的護理更加重要。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這顯得尤為突出。這就需要我們臨床護理工作者都會這項護理,并且熟悉和熟練掌握其護理程序及護理操作技術,以便更好更優質地為病人服務。以下主要從兩點談談如何護理:
1 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觀察
1.1 生命體征的觀察 主要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面色。
1.2 并發癥的觀察 觀察有無氣腫、出血、感染等并發癥。
1.3 分泌物的觀察 觀察氣管套管內分泌物的顏色、性質、量、有無異味,痰液是否粘稠等情況。
1.4 氣道的觀察 主要觀察有無脫管,堵管等情況。
護理人員與病人接觸最多,能及時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提供給醫生準確的病情,使病人得到正確治療和及時的處理。
2 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技術
2.1 由于氣管切開術后氣管套的刺激,痰液及分泌物的污染,咳嗽的刺激等,切口感染機會較多,所以切口要及時換藥,及時更換氣管套管墊,同時注意調整病人的飲食結構,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有利切口的I期愈合[2]。
2.2 吸痰是氣管切開護理工作中重要的護理技術之一。如果護理不當,可引起并發癥。首先要選擇與氣管套管直徑粗細相適應的吸痰管。過粗過細均對病人不利。應選擇管壁光滑,挺直,富有彈性的吸痰管。應根據吸痰指征適時吸痰。吸痰前后必須吸氧,因為連續吸痰可使病人產生窒息感。同時保持清潔無菌,吸痰管要用無菌鑷夾取。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需要連續吸痰時需要重新更換消毒吸痰管。注意口腔的與氣管套管內的吸痰管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其次吸痰手法要正確,禁止插入吸痰管的同時施加負壓,禁止反復提插。一次性吸痰管進出氣管套管次數以不超過3次為宜。正確掌握旋轉吸痰法,避免“拉鋸法”。其方法為:吸痰管進入氣管時,控制負壓,插一定深度(8-12厘米),邊吸邊提,緩慢旋轉向上提取,動作輕穩,嚴防動作粗暴,插入過深或某一處吸引時間過長,易導致病人氣管粘膜的損傷,引起病人痙攣性咳嗽,嚴重時出現心律不齊或窒息。所以吸痰時,不能反復提插,以防損傷氣道粘膜而形成血栓[3]。
2.3 氣道護理技術指氣道濕化,氣管維護,氣道用藥機制的方法。要求保持病人床單位衣服的清潔,避免被褥,衣領等物遮蓋氣管套管入口端,隨時吸去滯留在氣管套管進口處分泌物,以保證空氣進出通暢,氣管套管口蓋雙層鹽水紗布,防止異物落入。氣管內滴入濕化液,其配制方法為0.9%生理鹽水20毫升加入慶大霉素8萬單位、糜蛋白酶100單位、地塞米松5毫克。每次滴入3滴,每小時1次。還可作氣道超聲霧化吸入。
2.4 氣管切開病人的吸氧,可將一次性頭皮針頭部分去掉,將針栓與吸氧管連接擰緊,頭皮針前部分置入氣管套管內5―8cm,后半部分固定于肩部,氣管套管口覆蓋雙層鹽水濕紗布,一般持續低流量吸氧,流量為3―5升每分鐘。
2.5 消毒技術包括病房消毒如空氣、地面等,還有氣管切開護理用品的消毒如氣管內套管消毒,一般采用煮沸消毒法,每日消毒三次,每八小時一次。還包括吸氧和吸痰用品的消毒。這些消毒都必須嚴格達標,預防交叉感染。
2.6 氣管切開感染監測護理技術包括觀察咳嗽,咳痰情況。如果痰液突然增多,膿痰,有異味,即為氣道感染,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氣管切開術的護理除了上面談的護理技術外,還包括術后康復護理,如語言康復,進食功能,運動功能的康復等[4]。
總之護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視病人如親人,有高度責任感和同情心。同時具有科學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才能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使病人身心得到全面的康復,做好我們該做的一切工作。
參考文獻
[1]付酞英,氣管切開術的重新認識 華西醫學,1996,11(1):103
[2]吳鐘琪, 醫學臨床“三基”訓練.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摘要】老年人由于年齡和體質弱的原因患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機率非常高。在臨床護理中也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護理起來也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對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要特別注意。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患者;腦出血;臨床護理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指腦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病,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病殘率,及時有效的治療及科學護理對提高本病的治療效果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就我院對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進行研究和總結?,F報告如下。
1 一般護理
1.1 病房條件:護理人員要定時對患者病房進行清潔消毒,保證患者病房內空氣清新,安靜,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
1.2 患者護理:由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一般年齡較大,抵抗力低,再加上腦出血正常出血昏迷狀況。因此,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動。護理人員應注意床頭抬高10~20cm,頭部應置冰袋,并給予氧氣吸人2~3L/min。從而做到對腦細胞的保護以及對腦出血的防治。
1.3 病情觀察:護理人員應及時觀察血壓和尿量變化。隨時觀察血壓和尿量變化,記錄24h出入液體量,定時測T、P、R、BP[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密觀察患者意識障礙的程度。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及意識、瞳孔的變化。意識狀態是判斷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預防顱內高壓、腦水腫的發生。護理時應用脫水劑時應保持快速靜脈滴入或推注,以保證體內高滲脫水作用。 對于尿失禁的患者要及時觀察尿液色、質、量,防導尿管脫落以免反復插管致尿路感染。
2 并發癥護理
2.1 褥瘡:由于腦出血病人處于昏迷狀態,抵抗力低下,極易并發肺炎和褥瘡,故要定時更換臥位,一般為2~3h更換1次,肢體要保持一定的功能位。對易受壓部位定時按摩,促進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對骨突出部位,應放置氣圈[2]。同時,保持床鋪的平整,被褥的清潔干燥,保持皮膚清潔,定期用溫水清洗。
2.2 保持大小便通暢:由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長期臥床,便秘是不可避免的?;颊叱S斜忝?、尿潴留或尿失禁現象,尤其是在應用脫水劑及未留置導尿管的情況下,更易引起患者煩躁不安,甚至誘發再度出血。因此,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颊叽蟊悴粫硶r,護理人員可給予番瀉葉煎劑以促進腸蠕動和消除腸腔積氣,必要時行清潔灌腸。
2.3 吸入性肺炎護理:護理人員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叩背、吸痰,必要時霧化吸入,對預防吸人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很大幫助。
2.4 加強口腔護理:昏迷患者按常規進行口腔護理,每天2~3次,清醒患者可用吸管,吸生理鹽水或朵貝氏液漱1∶1,每天3次,防止嗆咳。
3 康復護理
3.1 心理護理:由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年齡的特殊性,他們對于患病通常在接受治療時都抱有消極的治療態度,這對于患者的治療是很不利的。這也讓心理護理在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護理的時候顯得尤為重要。由于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發生時一般比較突然,患者得病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是很正常的現象。大多數患者在接受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的恢復期間都會由于對健康的憂慮以及對手術費用的擔心,或多或少的會產生一些消極治療以及抑郁煩躁的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對于患者的康復是很不利的。因此,護理人員在對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時語氣要溫和,熱情主動關心體貼患者,在能力范圍之內幫患者一些疑惑或者生活難題。另外,對于患者手術的成功性進行肯定,讓患者對康復抱有積極的信心,鼓勵患者戰勝疾病。從而從側面促進患者的治療。
3.2 強化康復知識宣教:護理人員要加強對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康復知識宣傳,加強患者的安全意思。患者的安全高于一切,必須放在護理的首要位置。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全方位的康復安全教育宣傳,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高血壓腦出血術后什么行為是危險的,不利于康復的,并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保證患者的安全。
3.3 功能鍛煉:急性期注意保持患肢的功能,按摩患肢,防止肌肉的萎縮,關節攣縮、變形,足下垂的發生?;謴推谶M行理療、針灸、功能鍛煉。功能恢復一般在發病后2~3周病情基本穩定后進行,并要有一定程序。
3.4 康復生活習慣干預:(1)戒煙酒。酒和煙都能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加速動脈硬化,有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癥的人[3]。(2)指導患者家屬準備飲食。飲食要注意低脂、低鹽、低糖。少食動物的腦、內臟,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適量瘦肉、魚、蛋品。根據不同并發癥合理飲食[4]。另外,由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長期臥床,便秘是不可避免的。大便燥結,排便用力,不但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上升,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在生活飲食中,多食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或用適量的藥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開塞露、甘油外用等。(3)多喝白開水。患者在康復期間要多喝白開水,特別是晚睡前、晨起時,飲1~2杯溫開水。維持體內充足的水液,在防治便秘的同時,使得患者血液衡釋,從而保持血容量。(4)注意保暖。由于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年齡的特殊性,老年人在換季時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血壓升高引發腦出血。
總之,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在臨床護理中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護理人員在護理時要通過外部的病房環境以及對患者病情的及時監控,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另外,在對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并發癥干預,及時的預防和治療患者出現的并發癥。最后,在康復護理中藥做好對患者心理的護理;做好康復知識的宣傳;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干預;并做好功能鍛煉。從而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出血的機率,在發生時也能做好及時的治療和干預,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韶華.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護理[J].臨床醫學,2005,25(2):184-109
[2] 王曉忠.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護理[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17(4):227-42
[3] 孫麗.高血壓腦出血106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3):143-136
【關鍵詞】 面動脈-頦下動脈島狀肌皮瓣;圍手術期護理;口腔癌術后缺損
Perioperativenursingofapplicationfacialartery-submentalartery islandflapforrepairingtissuedefectsafteroral cancer ablation
ZHENG Yan-heng, JIANG Feng-yi, ZHANG Ling.
Department of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FifthAffiliatedHospital of Sun Yet-sen University, Zhuhai,Guangdong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application facial artery-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 for repairing tissue defects after oral cancer ablat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application facial artery-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 for repairing tissue
defects after oral cancer ablation of 5 Patients. Result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well finished, there were no blood vessel articulo, the myocutaneous flaps were alive , hospital onset of infection did not happened, tissue defects were repaired successfully and primary healing,the patients were rehabilitation discharge.Conclusion The correct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good to preparation bfore operation,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care made for diminish reaction after opeation,the flaps are survival easier.
【Key words】 Facial artery-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 ; Perioperative nursing ; Tissue defects after oral cancer ablation
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修復口腔頜面腫瘤外科常見的手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面動脈-頦下動脈島狀肌皮瓣鄰近術區,在排除區域淋巴結轉移后可直接修復口腔癌術后缺損,手術方法實用,手術成功率高,效果良好[1,2]。本院口腔頜面外科應用面動脈-頦下動脈島狀肌皮瓣修復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取得了積極的治療效果。預防皮瓣血管危象發生是組織瓣種植體手術成功的關鍵,其中圍手術期護理工作至關重要,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和總結我院口腔頜面外科于2004年6月至2009年11月應用面動脈-頦下動脈島狀肌皮瓣修復口腔癌術后組織缺損5例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經過。5例患者中,女3例,男2例,平均53歲,包括舌癌3例,口底癌1例,上腭癌1例。
1.2 手術方法簡介 全麻后墊肩,先行頸淋巴清掃術和原發灶擴大切除術,然后根據術中組織缺損大小,定位皮瓣大小,平均左右徑12 cm,上下徑4 cm,位于頦下和頜下區,類橢圓形,沿劃線切開皮膚、頸闊肌,保護面神經下頜緣支。在頸闊肌深面翻開肌皮瓣,分離面動脈及面靜脈,形成蒂部,皮瓣包括二腹肌前腹,在二腹肌前腹深面保護頦下動靜脈,皮瓣翻開后解剖頜下腺和頦下動靜脈,根據缺損部位松解蒂部,經口底轉至缺損部位,與缺損部位縫合。取瓣區撤除墊肩后適當減張直接拉攏縫合,留置負壓引流[1,2]。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口腔癌患者入院后經確診,都會不同程度感到焦慮,抑郁,甚至悲觀情緒嚴重,常對手術無信心,或對術后容貌語音的恢復信心不足,影響了術前準備工作的進行,為此,??谱o理小組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活動狀態,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使之對手術后疾病的轉歸樹立信心,為術前準備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信任基礎。
2.1.2 術前準備 與管床醫生溝通,了解手術區域,重點檢查頜下頦下淋巴結情況,以保證皮瓣能取用,檢查術前化驗單是否齊全,尤其檢查術前是否需要備血,做好術區備皮工作,了解術后護理的特殊要求,床邊備好心電監護儀、吸氧管、吸痰設備。
2.1.3 術前口腔清潔 術前口腔清潔工作到位,一般需術前2 d口腔護理,口腔衛生條件差者需行齦上潔治,并給予甲硝唑或洗必泰漱口。對手術部位的患牙及時提醒醫生處理。
2.2 術后護理
2.2.1 護理 患者術后平臥,頭位可稍偏向患側,忌偏向健側,并制動5 d,減少局部牽拉刺激,保證良好的血運循環。
2.2.2 肌皮瓣護理 病區室溫保持恒溫,約25℃,氣溫低時可使用電暖爐,以防止皮瓣血管受冷收縮。術后3 d每4 h定時觀察肌皮瓣的血運情況。主要觀察皮瓣的色澤、腫脹和滲血情況。皮瓣發青,則表明靜脈回流受阻,若蒼白則表示動脈供血不足,出現血管危象時可細針頭針刺皮瓣,明確判斷,針孔出新鮮血則證明皮瓣血供良好,無血滲出證明動脈供血差。術后腫脹是頜頸聯合根治術的必然現象,關鍵是合理判斷,引流通暢。腫脹嚴重者可配合醫生用藥消腫或手術引流減壓。
2.2.3 術后用藥護理 合理選用抗生素,一般為頭孢類聯合甲硝唑或奧硝唑二聯用藥5~7 d,術后感染也是皮瓣壞死的原因。術后一般不選用止血藥,遇血管危象時可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 ml、丹參0.8 g等擴容擴血管藥物。局部霧化吸入。
2.2.4 常規口腔護理 口腔頜面外科患者的口腔條件常較差,尤其對于口腔癌術后患者,口腔護理尤其重要,且有專科特殊要求,一般而言,口腔護理專科使用洗必泰居多,不用生理鹽水,擦洗口內術區時需動作溫柔,常需雙人操作。
2.2.5 引流管護理及氣道護理 頜頸聯合根治術后患者術區接負壓引流瓶,以防止積血積液和腫脹。創口換藥時應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脫,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術后一般引流3~4 d,術后第1~2天引流量較多,呈血性液體,然后逐日減少,最后呈淡黃色,24 h總量少于20 ml時可通知醫生拔管。如術后短時間內引流液多,術后2 h內引流量超過100 ml,且顏色鮮紅,能無阻力繼續抽出引流液,一般預示有內出血,應積極處理,甚至在手術室止血。若引流不暢,且術區腫脹明顯,需高度警惕引流管位置不正確或打折彎曲至引流不暢。
若行氣管切開,則行氣管切開護理,且注意氣管濕化,每小時泵入8~10 ml生理鹽水入氣道,并常規霧化吸入每8 h一次,不行氣切則需常規霧化吸入每8 h一次,注意觀察呼吸通暢情況,避免窒息的可能。
2.2.6 飲食護理及康復護理 常規留置胃管2周,鼻飼流質飲食,拔胃管后可行功能鍛煉,如練習舌部發音,張口度訓練,咀嚼功能鍛煉等,并由湯匙喂養逐步改為自主進食。
3 結果
5例患者手術治療順利完成,圍手術期護理極大配合了術前術后治療的完成,均康復出院,病區護理人員的專科護理能力得到提高,為應對類似病例積累了豐富經驗。
4 討論
口腔癌術后缺損修復的圍手術期護理,對專科護理人員技能和專業知識的要求較高,面動脈-頦下動脈島狀肌皮瓣修復口腔癌術后缺損的圍手術期??谱o理目前尚未有報道,我院5例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提高了護理人員的??颇芰?對皮瓣修復的護理體會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頜頸聯合根治術后皮瓣修復的術后護理難度大,要求高,期間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皮瓣壞死、窒息、感染而致修復失敗。因此,術前須完善各項相關檢查,了解術后護理的特殊要求,術后密切觀察皮瓣的血運狀況,加強引流管護理及氣道護理??谱o理工作,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并加強功能鍛煉,確保手術成功。
參 考 文 獻
1 尿失禁概述
1.1尿失禁定義: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失去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病理狀態。
1.2尿失禁病因:尿失禁病因十分復雜,各種原因引起排尿與控尿的生理過程發生變化,包括膀胱括約肌和盆底的正常運動,神經體液對膀胱括約肌及盆底橫紋肌運動功能的調節,任何一個環節使排尿與控尿功能發生障礙都可導致尿失禁。常見于:(1),先天性泌尿器官畸形。(2)神經性疾患,如腦疾患、脊髓疾患、精神病、糖尿病。(3)泌尿系統本身各種疾患及手術。(4)膀胱鄰近器官的壓迫、外傷或手術。
1.3尿失禁的并發癥: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會、底尾部皮炎及壓瘡。
2 尿失禁的護理
目前對尿失禁的分類未完全統一,可分為潴留性、反射性、急迫性、壓力性等類別。本文就臨床最常見的潴留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的護理分別作出綜述。
2.1潴留性尿失禁的護理
尿潴留尿失禁是由于尿路有病理障礙或神經性功能障礙,從而導致大量尿液積蓄在膀胱中而不能排出或排出不暢?;颊叩陌螂壮逝蛎洜顟B。因此,此類患者的護理重點是設法排尿。
2.1.1熱敷法:熱敷恥骨上膀胱區及會陰,尿潴留時間較短者常有很好的療效;或用聽流水聲誘導排尿;也可采用熱水浴,如在熱水中有排尿感,可在水中試排,不要堅持出浴排尿,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機會。
2.1.2按摩法:先用中指在中極穴作快速輕柔點按,此穴有調理膀胱、輸通水道的功能[4]。點穴誘導后,一手掌觸摸脹大的膀胱,由底部向體部進行環形按摩3-5min。然后雙手重疊放于恥骨上,慢慢向恥骨后下方擠壓膀胱,手法由輕到重,忌用暴力,使尿擠出。神志清醒者,可指導患者自己操作,取半坐位,深呼吸后屏住,盡量縮緊腹部,雙手重疊放于恥骨上,四指用力壓迫,逼尿而出[5]。膀胱底位于恥上3橫指以上時,禁用此法,避免膀胱破裂,以及因在恥骨上加壓,使尿液反流,引起腎盂積水[6]。若不成功,可刺激、會及,塞入開塞露等引發排尿動作[7]。
2.1.3敷臍療法:用大蔥250g、粗鹽半斤炒熱,布包熨臍腹,冷后再炒熱再敷;或用獨頭蒜一個,梔子3枚,鹽少許搗爛,用膠布貼臍。
2.1.4針灸療法:取穴三焦俞,中極、三陰交,以中強度刺激,補瀉兼施,留針10分鐘,一般退針半小時后可出現排尿。
2.1.5中藥方劑常用的有:五苓散、八正散等。單味柳葉30~60 g水煎服,對尿潴留很有良效。
2.1.6膽堿類藥物的應用:如新斯的明1mg肌注,或氨甲酰膽素25mg肌注,以增強膽堿酯酶活性,促進膀胱平滑肌收縮。但上述兩種藥物對有機械性梗阻者禁用。
2.1.7上述方法均無效時,應作導尿術,必要時留置導尿管。
2.1.8穿刺抽尿法:在無法插入導尿管情況下,為暫時緩解患者痛苦,可在無菌條件下,在恥骨聯合上緣二指正中線處,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對括約肌功能失調、非順應性膀胱、意識不清的患者,采用經尿道或恥骨上膀胱造瘺進行治療和護理[8]。
2.2排尿性尿失禁的護理
正常膀胱有尿液積聚時就會傳至大腦中樞而控制排尿。該類病人膀胱有尿時由于各種原因沒能將信息傳至大腦控制中樞,反射性的隨膀胱壓力上升而不知不覺地排尿。此類患者的護理重點是集尿。
2.2.1便壺、便盆分別適合于神志清醒的男女患者使用。
2.2.2失禁護墊、紙尿褲適用于各類尿失禁患者,是現今最為普遍也最安全的方法。
2.2.3葛龍梅等[9]采取保鮮袋接取尿液方式:將保鮮膜袋口打開,將全部放入其中,取袋口對折系一活口,系時注意不要過緊,留有1 指的空隙為佳。
2.2.4軟包裝輸液袋接尿方式:將軟包裝輸液袋底端中間剪一適合大小的開口,用醫用膠布或透明膠將切割面邊緣封貼,使邊緣平滑以防傷病人皮膚。使用時將病人從開口處放入輸液袋,輸液管連接床旁接尿器即可。
2.2.5繆鳳超等[10]采用制成接尿器的方式:選擇適合患者大小的式尿袋,勿過緊。在患者腰間扎一松緊繩,再用較細松緊繩在口兩側妥善固定,另一頭固定在腰間松緊繩上,尿袋固定高度適宜,防尿液反流入膀胱。尿袋每3天更換1次。女病人可用吸乳器連接膠管接尿。
2.2.6高級透氣接尿器:使用前根據性別選擇BT-1型(男) 或BT-2 型(女) 接尿器。先用水和空氣將尿袋沖開,防止尿袋粘連。再將腰帶系在腰上,將放入尿斗中(或接尿斗緊貼會陰當中) ,并把下面的2 條紗帶從兩腿根部中間左右分開向上,與三角布上的兩個短紗帶連接在一起即可使用。
2.2.7自制飲料瓶接尿方式:將500ml軟塑料瓶,用刀割去瓶口部,然后把開口斜切成一半弧形,再用醫用膠布或透明膠將切割面邊緣封貼,以防用時割傷病人皮膚。使用時病人仰臥,將瓶口貼緊于會,斜放于兩腿之間即可。
3 皮膚護理
尿失禁病人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會、骶尾部皮炎及壓力性潰瘍(壓瘡)。這是因為尿液長期浸濕皮膚可使皮膚角質層變軟而失去正常防御功能, 加上尿中氨對皮膚的刺激,常引起皮膚紅腫、潰爛或皮疹,甚至發生壓瘡。故做好皮膚護理對尿失禁病人極其重要。無論那一種尿失禁的患者均要注意會清潔,每日數次用溫開水(最好用熱生姜水)清洗會,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另外,(1)使用尿布或紙尿褲者要及時更換。(2)使用式尿袋法的患者使用前洗凈會陰,涂爽身粉保持干燥,每日2 次。(3)對行保鮮膜袋法的男患者,每次排尿后及時更換保鮮膜袋。(4)采用高級透氣接尿器法的患者注意接尿器應在通風干燥、陰涼清潔的室內存放,禁止日光暴曬,經常沖洗晾干。使用時排尿管不能從腿上通過,防止尿液倒流。(5)導尿管留置期間是發生菌尿的危險階段[11]。據報道,導尿管留置3-21d,病人菌尿發生率按每日5%遞增[12]。留置導尿一般先持續開放2-3d,3d后每4~6小時開放導尿管排尿[13]。尿管要保持引流通暢,當發生膀胱炎或尿管堵塞現象,應及時更換,不能機械的定期更換[14]。每日除會陰護理外,根據測得的膀胱容量,定量進行膀胱沖洗[15]。臨床研究證實[16],多飲水(每天2000--4000ml),多排尿,對尿道可以起到自凈作用。此外,長期臥床者要保持衣褲、床褥清潔、干燥;經常變換,每2-3h翻身一次;受壓部位經常給予按摩,在容易受壓的骨突處,如骶尾部,內、外踝等放置軟膠墊,預防發生壓瘡。 轉貼于
4 心理護理
尿失禁對病人心理影響很大,普遍有抑郁、焦慮、恐懼、偏執等明顯的心理障礙[17]。病人會感到自己很臟,身上有異味會被人歧視,進而有自卑、孤獨等敵對情緒。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一切心理護理成功的保證[18]。因此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和正性的情感支持。主動與病人進行語言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心理感受,適時地同情、關心、安慰、鼓勵病人或通過一些形體語言如點頭、手勢等達到心理支持的目的。并保護病人的自尊,為其提供舒適、安靜、整潔的住院環境,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為病人進行翻身、更換尿布衣物等操作前要先做好解釋工作,并用屏風遮擋病人,注重保護病人的個人隱私,以取得他們的信賴,并使之獲得安全感。
5 飲食護理
提供良好的均衡飲食,保證足量熱量和蛋白質供給,同時保持足夠的液體攝入,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6 其他
通過制訂飲水計劃、定期排尿、訓練膀胱功能如盆底肌張力的訓練、生物反饋、電磁刺激療法和各種陰道、尿道裝置等方法,對尿失禁均有一定的療效。
參 考 文 獻
[1]朱炳.前列腺摘除術后尿失禁的康復護理[J].現代康復,2000,4(7):317.
[2]周錫芳.尿失禁的分類與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21(8):53.
[3]殷磊.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4]譚偉麗,將麗紅.綜合膀胱訓練對腰間盤突出癥術后的尿潴留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07,(12):2391-
2392.
[5]王元嬌.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障礙的康復護理[J].中國康復,2004,19(2):126-127.
[6]肖玲玲,孟伶.脊髓損傷后神經性膀胱的護理進展[J].現代護理雜志,2006,12(10):901-902.
[7]梁艷群.脊髓損傷致截癱者膀胱功能訓練的護理進展[J].當代護士,2010,4:12.
[8]梁志.脊髓損傷病人的膀胱管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43-44.
[9]葛龍梅,于虹.巧用一次性薄膜保鮮袋接取尿液[J].華北國防醫藥,2004,16(2):152.
[10]繆鳳超,韓香芝.在男性尿失禁病人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6): 649.
[11]徐敏,徐榕,張優琴,等.留置尿管與醫院秘尿系感染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5):368-369.
[12]馬華麗,徐紅.預防留置導尿并發尿路感染護理對策[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6,22(2):119-120.
[13]張美英,燕美琴.留置導尿時不同方法對病人膀胱功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1,15(4):88-89.
[14]侯樹昆.脊髓損傷病人留置尿管與尿路感染[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2):65-66.
[15]劉若群,張曉萍,宋春艷,等.頸脊髓損傷病人脊髓恢復后期泌尿系護理方法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73-574.
[16]付友蘭,許玉冰.脊髓損傷患者早期排尿障礙的護理[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7,28(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