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1 中國古典舞蹈藝術的歷史發展

      中國古典舞蹈藝術有一個漫長的演變,并且在戲劇的基礎上形成戲劇舞蹈,之后又經歷了中國古典舞和學院派古典舞三個階段。古典舞繼承了戲劇舞蹈的動作,經過演變形成自己獨特個性,又給學院派古典舞提供了發展基礎。

      戲曲舞蹈是中國戲劇的重要形式與中國古典舞之間有很深的淵源關系。中國古典舞初建階段,吸收了戲劇舞蹈的精髓,承接戲劇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動作,加快了古典舞的發展步伐,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國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脫離了戲劇舞蹈的稱謂,以自己獨特的藝術特性向前發展,也為學院派古典舞發展打下基礎。學院派古典舞是在前兩個階段基礎上進行完善和發展,也賦予了其新的內容,產生了比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顧中國古典舞的歷史經歷,我們不難發現,古典舞的發展歷程中觀念不斷變化。

      2 中國古典舞蹈藝術的現狀

      中國古典舞傳承著中國的歷史文化,延續和保存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血脈,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多的發展歷史進程中有著明顯的變化,卻具有強烈時代感。中國古典舞通過不斷創新和探索成為當代舞蹈藝術體系一員。但是中國古典舞不可能離開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底蘊。否則將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來面目。中國古典舞首先要弘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繼承傳統民族審美特質。因此未來中國古典舞的發展之路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返璞。為了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中國古典舞學科繼承與發揚傳統舞蹈中的風格特征,更深刻的認識傳統藝術的精髓。同時中國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來因素,完善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在當代的舞蹈創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現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劇目內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現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個別編導直接吸收西方舞蹈,減少了傳統民族文化和傳統美學中的審美特征,古典舞的藝術價值大大減弱,弄得中國古典舞千瘡百孔的。

      3 中國古典舞蹈藝術的未來

      中國古典舞藝術要傳承民族文化,堅持民族化的審美,在面對異域文化沖擊時,守護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須堅定自身的優勢,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求發展。

      3.1 整合中國古典舞語言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象征,中國古典舞創作語言有其獨特的審美特征。完善與豐富中國古典舞的語言體系才能為古典舞的未來發展提供傳播的基礎。整合中國古典舞語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鞏固以及再提煉,是傳承的要求。中國古典舞蹈語言具有古典舞審美特征的經典語言,加強和完善語言系統,形成自身獨特性,特別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和廣漠的土地上,給中國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傳承與整合中,要抱有謹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語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時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許多現代舞、當代舞語言詞匯已經滲透進來。中國古典舞不斷傳承和發展變化,才能承載時代賦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難,為創建古典舞學科打下基礎。

      3.2 繼承與開拓創新

      中國古典舞蹈藝術未來發展,不僅需要開拓創新,更需要進行有效的傳承,重視傳統文化,尋找一條屬于古典舞自己的獨特的道路。中國古典舞要與時代緊密接軌,只有在不斷地發展演變中,把立足點構置于現當代,建立中國古典舞學科,我們后來者要繼承他們的衣缽,通過不懈的探索與實踐,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讓中國古典舞繼續輝煌在舞臺上。

      3.3“和諧”發展中國古典舞原則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國文化中的整體體現,是自然與人的審美境界合之為一,它深刻影響了古代審美體驗與生命體驗。在當今社會,中國古典舞遵循“和諧”發展的原則,建立在中國傳統審美基礎上,代表中國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國古典舞學科正處于不斷構建完善的狀態,需要我們以“和”的態度,開放式的思想,接納新的元素,反復試驗,最終為我所用。

      3.4“融合”優秀的古典舞素材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西方 古典園林 藝術 對比 分析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13)05-0195-01

      前言:中西方古典園林在慢長的發展過程中,因其在世界園林藝術中均具有獨特的造林形式,被人類視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古典園林的典型特點為山環水抱,曲折蜿蜒,花草樹木講究自然,沒有統一的格式,給人以舒適安逸的感覺。而西方古典園林的體現形式則截然不同,在其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人工造林的手法來體現人工美的價值,采用對稱的布局、注重花草木修剪組合而成的精美的幾何圖案。因此分析總結出中西方園林藝術的各自特點與精髓,將其融入到現代設計理念,從而設計出更加符合現代人生活與審美的新型園林。

      1、中西方古典園林概述

      園林藝術與其它藝術并無大的區別,中西方古典園林分別具有自己獨特風格與特征,據資料顯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始于夏商時期,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被興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從早期秦始皇時期的阿房宮,漢代的上林苑簡單圈地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受到佛教和玄學的影響,開始模仿自然,在園林設計的過程中以自然因素為主,創造出類似于自然園林的景觀。直到唐代受到各種藝術文化的影響,園林藝術又上了一個臺階,如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別墅,其宅院與自然山水風景有機結合,在北宋時期園林建筑業又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中國園林的主要特色。而到了清朝時期中國園林藝術發展到,連續修建一系列弛名中外的經典作品,如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等。

      西方造園藝術則始于古羅馬的中央是綠地,四周圍繞住宅的模式,希臘又在古羅馬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發展為大規模的山莊園林,其典型特點是以建筑為主體,以對稱的形式為本,在樹木與綠籬造景時,開始應用整形修剪技術。直到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的園林開始快速發展。以人工安排,布局方正的大規模的別墅莊園日益增多。直到凡爾賽宮的興建,這種幾何形式的西方古典園林藝術達到頂峰。

      2、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園林在藝術上具有:自然與含蓄、造型與空間、借景與意境三大典型特點,主要采用人工仿造各種自然山水風景。在園林的空間布局、景觀配置及其建筑群體幾個方面均體現著自然式山水風光之美,在此基礎上又適當融入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從而形成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色重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國古典園林在空間布局上追求自然美,可以簡單的比喻為:“把大自然中的各種美景濃縮在庭院中”,在空間上通過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造園方法,通過空間局部的交錯與曲折變化,在有限的面積內,給人以空間無限的感覺,從而形成了二維空間與三維空間相結合的藝術景觀效果,猶如一幅完美的圖畫。其次是在園林的景觀配置方面多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點綴適當的花草樹木,其典型特點是假山設計自然逼真,池沼布局錯落有致,花木品種多樣化,不同的季節都設有可觀賞的植物且高低分布有別,注重遠景與近景的層次,在形式上充分體現了自然天成之美與意境美。再次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筑雖然沒有大型建筑,但其布置往往都很密集。經常設有廳、堂、軒、館、樓、閣、榭、舫、亭、廊等功能不同的建筑,這些建筑與山、石、水、植物之間緊密的融合在一起,讓人無限的接觸自然,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天然環境情趣。最后是繪畫、詩詞對中國造園藝術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中國古典園林常常采用各種山水詩、山水畫的形式寄情于景,賦予園林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意境,承載著了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實現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

      3、西方古典園林的藝術特色

      西方古典園林藝術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屬于迥然不同的兩個流派,西方人認為園林是人工創造的,就應該對自然的景觀加以改造,才能達到完美的境地。因此在西方古典園林造園的過程中,以排斥自然為前提,追求嚴謹性與合理性的相互統一,以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為基礎,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西方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主要體現在所有要素之間比例協調、采用對稱式的布局,其總體構圖也以規則嚴謹、直觀明晰的形式為主,從而呈現出一種幾何圖案之美,由此可見,西方造園藝術主要是立足于采用人工方法來改變自然狀態。

      總的來說,西方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在西方園林的布局構造中,建筑物體積往往都比較大,在整個園林中占很大的比例,是構成整座園林的基礎。所有的花壇、水池、噴泉、雕塑等都是以大型建筑為主軸,通過對稱式的幾何圖案將園林的整體構造有序的組合在一起。其次是在園林的景觀配置方面,非常講究人為的創意,如水池、臺階、植物及道路形狀、大小與位置等每一元素都設計的非常精細,各種植物也都是通過人工修剪而成各種形狀供欣賞,絕不允許其自然生長,所有的園林構成元素經過嚴格地規劃與布局后,呈現出圓形、方形、橢圓形或菱形等規則的形狀,在形式上給人以規則整齊的感覺,在空間上給人足夠的想象空間,在思維上給人以征服自然的。

      結束語

      總之,中西方古典園林風格各具藝術特色。一個優質的園林,無論是中國古典園林還是西方古典園林,都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共同特征,只是側重點不同而以,西方園林給人的感覺偏重于悅目,而中國古典園林則突出賞心。然而對比分析中西方古典園林藝術并不是本文的最終目的,在日后的景觀園林設計中借鑒中西方古典園林藝術的綜合特點,將雙方的優點運用到新型景觀園林的創新設計非常關鍵,所以在分析比較的過程中,要著眼于借鑒與創新,充分發揮中西方古典園林藝術的優勢,設計出更加符合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的新型園林。

      參考文獻:

      [1]祁穎;《旅游景觀美學》;中國林業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張玲;中國古典園林置石在現代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0年11期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關鍵詞: 中西古典園林;藝術;簡述

              0  引言

              園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花草樹木,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謂園林藝術,是指在園林中運用典型形象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作者的審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門類。不同的園林藝術特征需要通過不同的園林形態來予以表現。在世界園林藝術的發展史上,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和西方古典園林藝術以其分別具有的鮮明藝術特征而著稱于世。

              中西方園林藝術由于中西文化的結構、形態,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學基礎、思想觀念的不同而形成了兩大不同的類型。人們習慣于將以中國為代表的自然式園林稱為東方古典園林,將以法國為代表的規則式園林稱為西方古典園林。中國園林建筑與西方園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態、文化氛圍、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造園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達各自不同的觀念情調和審美意識,產生了東西方園林藝術的差異。

              1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園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為一體的游賞環境。中國園林是中國建筑中綜合性最強、藝術性最高的一種類型,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國古典園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審美特征,是一種蘊含著非常豐富和諧而又具有自然韻致的景觀體系。中國古典園林還被賦予了深致的精神內涵,中國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學思想、宇宙觀念等等都可以通過園林這個藝術方式而予以表現。

              追求詩畫意境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理念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自從文人參與園林設計以來,追求詩的涵義和畫的構圖就成為中國園林的主要特征。謝靈運、王維、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都曾自己經營園林。歷代詩詞歌賦中詠唱園林景物的佳句多不勝數。畫家造園者更多,特別是明清時期,名園幾乎全由畫家布局;清朝許多皇家園林都由畫師設計。園林的品題多采自著名的詩作,因而增加了它們的內涵力量;依畫本設計布局使得園林的空間構圖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審美經驗,通過多種手段調動審美主體的能動性是造園藝術家的不懈追求。園林畢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將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現出來,其中的詩情畫意,多半是人的審美經驗的發揮,即所謂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觀賞者的文化素養越高,對園林美的領會越深。東晉簡文帝入華林園說:“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見《世說新語》);明計成《園冶》論假山說:“有真為假,做假成真”,都是強調在園林審美活動中主客觀的密切關系。為達到調動審美主體能動性的目的,造園藝術家往往特別注重利用兩種手法:一是疊山理水。因為假山曲水比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繪畫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過匾、聯、碑、碣、摩崖石刻,直接點明主題。兩者都能較有力地引起聯想,構成內在形象。

              創造無窮的空間效果是園林藝術設計特別注意要達到的目標。在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型中,私家園林面積都不大,而皇家宮苑又是私家園林的集錦。要表現出詩情畫意的美學內涵需要某種連續委婉的曲線流動。為達此目的,必須運用曲折、斷續、對比、烘托、遮擋、透漏、疏密、虛實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的無窮效果。像清朝學者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所說的那樣,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就是要達到“套室回廊,疊石成山,栽花取勢,又在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的境界,造成無窮空間的意象。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綜合性的空間藝術,為了達到突破視覺局限,與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園的過程中還非常強調借景。借景包含借入與屏出兩個相反相成的部分。《園冶》指出:“借者,園雖別內外,得景則無拘遠近,……俗則屏之,嘉則收之”;有“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等種種手法。中國園林運用借景手法創造了許多著名的美的畫面,如江蘇無錫寄暢園借景錫山寶塔;北京頤和園畫中游、魚藻軒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錘峰落照借景磬錘峰等,都是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  西方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征

              西方園林藝術與中國園林藝術迥然不同。西方園林的造園藝術,完全排斥自然,力求體現出嚴謹的理性,一絲不茍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發展。“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是西方造園藝術的基本信條,追求一種純凈的、人工雕琢的盛裝美。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東西方傳統園林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本文從哲學思想、景園構圖、造園要素三個方面對比分析中國傳統園林與西方傳統園林不同的地域特色。

      【關鍵詞】

      地域文化;哲學思想;景園構圖;造園要素

      中圖分類號:E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世界園林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三大體系――以中國古典園林為代表的東方式園林、以法國“勒諾特式”園林為代表的西方式園林以及中亞園林體系。三大體系分別反映了該地域民族的文化特點和審美模式[1]。看待一個問題如果轉換一個角度就可以發現另一種理解,本文試從以下三個要素對比分析中國傳統園林與西方傳統園林不同的地域特色。

      哲學思想

      中國歷代古典園林都遵奉一個重要的創作原則就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計成:《園冶》)。園林受東方哲學提倡“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創作講究師法自然,崇尚自然。同時,中國古典園林在構圖和立意方面滲透著中國傳統哲學消極避世和固守傳統的價值觀念。總而言之,中國傳統園林注重情景交融,追求詩畫意境。與此相反,西方傳統文化思想的主流是崇尚理性,提倡征服自然、戰勝自然。在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下,西方傳統園林表現出來最突出特點就是注重幾何構圖的形式美,用幾何形式來體現對自然的改造。所以東方傳統園林體現的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傳統園林體現的是“人定勝天”。

      景園構圖

      在整個景園的構圖上,中國古典園林以山水為景區主體,道路穿插于山水之間。中國古典園林平面構圖形成開敞空間、封閉空間和半開敞空間[2]。拙政園的遠香堂就是典型的開敞空間。遠香堂坐落于園內荷花池南岸,是園內的主體建筑,四面通透,置身堂中,可將繡綺亭、荷風四面亭等美景收入眼底。而“吳中第一園”留園屬于典型的封閉空間。曲折變化的入口空間、靈活穿插的回廊、復合交錯的建筑宅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中國古典園林的整體布局講究峰回路轉,曲徑通幽,達到一種含蓄的藝術效果。

      西方古典園林的構圖總體而言是“幾何形”式樣,講究中心明確、軸線對稱、布局均衡。以法國“勒諾特式”園林為代表的西方古典主義園林, 將形式美及理性的平面構成貫穿于園林藝術之中[3],比如凡爾賽宮明確的建筑中心和四處發散的放射性道路,將人們的視線引向遠方,具有無限的伸展性。整個園林突出地表現出改造自然和理性的幾何美, 從而產生出對稱均衡的構圖形式。

      造園要素

      3.1植物

      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多采用鄉土樹種。如北方皇家園林由于氣候寒冷干旱,選用的植物品種比較少,多種植松柏等常綠喬木,花木色調以紅黃為主,為體現皇族富貴的玉(玉蘭)棠(海棠)春(迎春)富(牡丹)貴(桂花)形成了植物配置的主調。而江南私家園林由于地處氣候濕潤的江南地帶,植物品種的選擇靈活許多。常見的植物品種有女貞、玉蘭、桂花、八角金盤、香樟等,在豎向搭配上,注重落葉與常綠搭配,體現時空季相變化。植物的季相變化給中國傳統園林增色不少,產生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特定時間景觀[4]。 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將各種不同的園林植物人格化,如被視為脫離庸俗的荷花,剛直不屈的竹子等,體現了豐富的人文內涵[5]。

      西方古典園林中的植物多扮演裝飾的角色。西方古典園林強調植物的人工美,花草都修剪成規則的圖案,樹木修剪成圓柱、圓錐或方形,甚至形成高墻。例如意大利臺地式園林,規則宏偉的建筑外景觀要素順著地勢,由跌水或者雕塑規則地下降,兩邊的植物也規則地伴隨地勢由建筑空間延伸到戶外空間。這種鑲嵌式的點綴裝飾,使得西方式古典園林在植物的掩映下相得益彰。

      3.2建筑

      中國古典園林以山水為骨架建筑為輔,其特色在于靈巧的建筑形體與自然山水的結合。古典園林中的建筑形態沿襲中國傳統建筑的優點,“飛檐”、“起翹”等的靈巧外形設計,產生輕盈飛躍的藝術效果[6]。古典建筑因山就水,以千變萬化的的形式融合在自然山水中,這恰如其分地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由于哲學思想的不同,在西方古典園林中,建筑統率著園林,并且園林其它要素均服從建筑的構圖原則,以建筑為中心或起點向外界延伸。西方園林中建筑統領全園,這與中國傳統園林中的自然美截然不同。

      3.3理水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理水常以開闊不規則的靜態水面出現,藝術地創造出泉、溪澗、瀑布等自然水景觀,輔以廊、橋連接,間或島嶼點綴,將不同的自然水景貫穿到園林中,成為園林的構圖中心。而西方古典園林中的理水動中求變,多以跌水、噴泉或大面積的幾何形式存在,追求人的能力的最大發揮與創造。在意大利臺地式園林中,以水階梯或者瀑布的理水形式由高而低傾瀉而下,水的靈動給人帶來節奏感與氣勢感;而法國凡爾賽宮的大面積幾何水面平靜開闊,結合建筑,莊重典雅。

      3.4山石

      在山石的構成上,江南私家園林喜用太湖石,“瘦、透、漏、皺”的標準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靈巧、通透的空間藝術特征。北方皇家園林移天縮地,借景江南園林于皇家園林之中,充分體現了江南私家園林堆山置石的高超藝術水平。位處蘇州古城區東北隅的獅子林怪石嶙峋,洞壑盤旋,巧奪天工;留園冠云峰高聳奇特,玲瓏透皺,創造出蒼勁古樸的意境,成為江南私家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峰石美景。

      小結

      綜上所述,東西方兩種園林體系獨具特色,歸根結底反映了東西方不同的哲學思想,中國傳統園林中山石、水體、建筑、植物四大要素嵌合的對大自然景觀進行模擬,移天縮地,寄情寓意于山水之中。而西方哲學理念是人定勝天,因此西方古典園林突出的表現人工秩序的規則美。東西方古典園林藝術特色各有千秋,需要我們不斷的研究、總結與借鑒。

      參考文獻

      [1]林箐,王向榮.地域特征與景觀形式[J].中國園林,2005:6:16-24.

      [2]孔強,李順,肖彬.構成藝術在我國古典園林中的體現[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7):2749-2752.

      [3]陳展川.詩意與理性――中西古典園林風格比較[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7:3:50-54.

      [4] 鄭其新.淺談中國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J].福建熱作科技,2005.30(1):36-37.

      [5] 居閱時.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文化涵義實例分析[J].廣東園林2005(2):14-16

      [6] 焦雷,王春霞.中西方園林建筑藝術風格比較研究[J].四川建筑2008(8):12-14.

      排版保留:作者簡介:陳娟,女(1981-),碩士,西南林業大學生態旅游學院講師,從事園林設計,旅游規劃的教學工作。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關鍵詞:芭蕾、西方、審美、特征

      一、文化審美

      我們都知道芭蕾是西方文化發展的產物,它擁有著鮮明的西方文化色彩,它的舞蹈審美特征也與文化保持著密切的關聯。就芭蕾動作中對直立向上的追求而言,這一點看似只是一種單一的訓練方法,但實質卻是對文化審美的最好體現。我認為,芭蕾所追求的直立向上,與他們的文化有著直接的聯系,西方大部分人群所信仰的宗教為基督教,每一個基督教徒的心中都有一個叫做“上帝”的人,他能實現人們最迫切的渴望,即便這種渴望對人類而言都是很難涉及的。“上帝”居住的地方叫天堂,在天堂里居住的人都幸福快樂,沒有人世間的憂愁煩惱,是每一名基督教徒向往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就在我們所說的天上,因為天在上方,所以,這種文化直接的影響了芭蕾舞蹈對直立向上的追求,滿足了西方人對天堂的向往和受文化所影響的審美需要。

      二、性格審美

      我認為,一個舞種的產生絕對不是單方面原因的促成,它需要符合文化、社會、人文等各個方面的審美要求。芭蕾舞蹈的形成也是如此,它不僅與西方文化密切相關,更是受到了西方人性格的極大的影響。西方人的性格開朗大方、做事簡單直白、交流方式比較開放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都深深的影響著芭蕾的發展和動態。正因如此,西方人性格造就的審美也就趨于外向與直白,因此,芭蕾的動作以尋求外開為美,以面對前方的方式與觀眾交流成為了表演的主要手段。另外,這種性格審美還對芭蕾的隊形運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由于西方人直白外向的性格,使他們對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帶有明顯棱角的隊形情有獨鐘。而這一點正好與我們東方人含蓄內斂的性格截然相反,所以,東方舞蹈多用圓形、弧形等沒有明顯棱角的隊形作為舞蹈的主要運用方式。因此,芭蕾作為西方人性格的產物,代表著西方人的審美特征,它對外開的追求,以及隊形的運用正充分的體現了西方人性格使然的審美特征。

      三、訓練審美

      芭蕾之所以在世界舞蹈中被廣泛應用,并不是因為它僅僅符合西方人的審美,其實,芭蕾適應了世界各地的審美需要,它體現了世界性人們對于舞蹈需求的共性審美。而這種共性審美就是我們所認為的科學的訓練方法,它能夠幫助我們訓練出最修長的形體,讓我們完成最優美的舞姿,而這一點我相信是芭蕾能夠被世界接受的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說,芭蕾能夠被普遍接受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著比較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比較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之所以說芭蕾是比較科學的,正是因為它符合人體的自然生理結構。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般人的雙腿在最放松的時侯往往是呈現出一種自然的外開狀態,而并不是雙腿緊并或向里的走向,所以說,芭蕾訓練的外開,符合人體的正常生理結構,它是在身體自然狀態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的。而芭蕾所強調的動作延伸,也有利于我們對四肢的訓練,從而符合我們對形體的訓練審美。因此,芭蕾還具有訓練審美的特征和意義。

      綜上所述,芭蕾的審美特征主要包括文化審美、性格審美、以及訓練審美這三個部分,這三種審美特征都已融入到芭蕾舞蹈之中,成為了芭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芭蕾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都知道,芭蕾的歷史非常久遠,普及范圍也十分廣泛。現今,芭蕾舞蹈的訓練方法已經影響到整個世界舞蹈發展的訓練體系,它的審美特征也得到了世界舞蹈的廣泛認可,而我們在學習芭蕾舞蹈的同時,了解芭蕾的審美特征也變得不可忽視。因為,充分認識和了解芭蕾的審美特征,能夠幫助舞者更好的理解芭蕾,也會使自身的芭蕾素養無論在肢體上還是思維上都能夠有所提高,讓舞者們的芭蕾舞蹈事業更上一層樓。(作者單位:信陽師范學院)

      注解

      ①歐建平:《外國舞蹈史及作品鑒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頁。

      參考文獻

      [1]《西方芭蕾史綱》,朱立人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5,1;

      [2]《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訓練教程》,孟廣城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1;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