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 />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統疾病護理與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是應用超聲波的聲能,將藥物變成微小的氣霧,隨著患者吸氣進入呼吸道。其特點是霧滴小而均勻,溫度與體溫接近,深吸氣時藥物可以進入終末支氣管及肺泡,到達呼吸道深部,使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臨床醫療護理工作中,為了減輕呼吸道的炎癥和水腫,利用熱的物理作用,減輕充血和水腫;利用藥物作用,消散炎癥,達到消炎、鎮咳、祛痰、解除支氣管痙攣,使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2]。
我們選擇2010年2~8月治療的老年呼吸道感染80例,年齡均在70至80歲之間,隨機分為霧化組和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咳嗽、咯痰、肺部濕音消失時間、喘憋等臨床癥狀進行比較。經過15 d的治療,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0%和70%,霧化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其中使用沐舒坦組與慶大霉素組相比,有效率分別為95%和85%。研究證明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性呼吸道感染療效滿意,吸入藥物的選擇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的老年患者80例,隨機分為霧化吸入組(霧化組)和對照組。霧化組40例,男患21例,女患19例,年齡70~80歲;對照組40例,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齡70~82歲。兩組經統計學分析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同的綜合治療,包括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療。霧化組在此基礎上隨機分出20例,給予沐舒坦15加生理鹽水20 ml,2次/d吸入,共15 d;其余20例,給予慶大霉素8萬單位加生理鹽水20 ml,2次/d,共15 d。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第3、7、10和15 d做痰培養試驗,晨起患者漱口后,取深部的一口痰做細菌培養檢查,對兩組患者肺部濕音消失時間進行比較,并觀察患者咳嗽、咯痰等癥狀有無緩解或減輕。
2 結果
霧化組:組1(沐舒坦)有效19例, 無效1例,有效率95%
組2(慶大霉素)有效17例, 無效3例,有效率85%
總有效率90%
對照組:有效28例, 無效12例,有效率70%
霧化組中組1與組2經統計學χ2檢驗,P
3 護理
霧化吸入作為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已經在臨床廣泛應用,但要保證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護士在具體操作中起著重要作用。
3.1 藥液的配制 正確執行醫囑,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吸取藥液準確無誤。
3.2 霧化量的調節 老年人呼吸道應急能力差,如開始吸入時將霧化量、濕度量均調至最大,大量冷霧氣急劇進入氣道,可能會使支氣管痙攣導致憋氣、呼吸困難,故應從小霧量、低濕度開始,吸入1 min待氣道適應后,再逐漸增加霧化量,一般每次吸入不超過20 min。
3.3 霧化間隔時間的掌握 霧化吸入治療具有連續性,需各班護士密切協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根據患者肺部情況及痰液性狀掌握吸入的間隔時間,以便痰液有效溶解、易于清除。
3.4 氧氣吸入 應超聲波產生的霧滴溫度低于呼吸道的溫度,患者吸入后易導致小氣管痙攣,而我院老年患者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多較差,并大多伴有低氧血癥。因此,在霧化吸入的同時,應給予患者持續鼻導管吸氧2~3 L/min。
3.5 霧化前護理
3.5.1 環境準備 由于霧化器產生的氣流是連續的,霧化的藥物很可能被釋放到周圍環境中,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整潔舒適,溫度一般在18~20℃,相對濕度50%~60%,以減少空氣中彌散的藥液潴留。
3.5.2 心理護理 根據老年患者個性特點,在霧化治療的同時,應注重疏導、解釋、支持等心理治療,消除或避免各種不良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解除他們的恐懼心理,爭取老年患者的配合,以提高霧化吸入的效果。
3.5.3 選擇合適的 霧化吸入時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這樣可使膈肌相對下降,胸腔擴張,以利用霧化吸入時肺臟充分擴張,增加有效吸氣量,以減輕不適。
3.6 霧化中護理 霧化器應放置在平坦桌面,指導患者正確吸入,并進行示范,囑患者在吸入過程中作深而慢的呼吸,盡量延長吸氣時間,吸呼比例3∶1,呼吸次數12~16次/min,超聲霧化吸入前后給予有效拍背。嚴密觀察患者反應,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加強巡視,保證治療安全有效,避免意外發生。
3.7 霧化后護理 治療后矚患者漱口,擦干口鼻周圍霧水,并有效咳嗽5~6次,將痰液排出。用掌扣法,雙手空握拳,有節奏的有外向內,由上而下進行拍打,動作平穩、輕快。耐心教會患者有效咳嗽,閉嘴超輕咳三聲,第四聲用力咳嗽并咳出痰液為一次。將霧化器擦拭干凈,預防呼吸道再感染,連接管應每人一套,正確指導清洗、消毒和保養方法,防止交叉感染。每次治療結束后,霧化罐和管道要用1%含氯消毒液浸泡15 min,然后用流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水槽內的蒸餾水每次治療后倒凈,下一位患者用前重新放置。
4 小結
藥物霧化吸入可將藥物直接作用于氣道,稀釋痰液,消除炎癥,解除支氣管痙攣,產生較快的藥物效應。與口服藥物相比,具有用藥劑量小、見效快、不良反應小等優點,再配合靜脈滴注抗生素,能夠有效治療老年呼吸系統疾病。霧化吸入操作看似簡單,但吸入過程中的護理很重要,直接影響臨床療效。護士必須熟練掌握操作方法,根據老年患者的個性特點,給予耐心、正確的指導,嚴密的觀察,細心的護理,才能保證霧化吸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呼吸系統疾病;三拗湯;兒科;盛麗先
三拗湯系由《傷寒論》麻黃湯去桂枝而成,主治鼻塞聲重、咳嗽痰多、頭痛目眩等外感風寒咳嗽證。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首次出現以“三拗湯”為名的成方,采用連節麻黃、連皮杏仁、連梢甘草,與常規炮制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湯。《和劑局方》認為此方長于開宣肺氣、降逆平喘,因去辛溫之桂枝,發汗力不及麻黃湯,可放心使用。歷代醫家以三拗湯為基本方加減,治療感冒風寒、頭痛身疼、喘咳胸滿、痰白清稀、風寒犯肺、肺氣閉郁、聲音嘶啞等癥,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使之成為治療外感咳嗽的經典方劑。導師盛麗先教授以三拗湯為主方加味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舉例介紹如下。
1 風寒感冒
案例1 張某,男,6歲,2005年12月6日初診。發熱2 d,伴咳嗽,咳痰不爽,鼻塞流清涕,噴嚏,無汗,體溫38.5 ℃,口不渴,咽不紅,舌淡紅,苔薄膩,脈浮緊。治擬疏風散寒,宣肺解表。處方:麻黃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荊芥6 g、防風6 g、紫蘇葉9 g、桔梗6 g、辛夷9 g、前胡6 g。2劑,每日1劑,水煎分4~5次口服。2劑后汗出熱退而愈。
按:患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為風寒外束之象。咳嗽不爽為肺氣失宣,兼見咽不紅,口不渴,舌淡紅,苔薄膩,辨證為風寒閉肺,故以三拗湯疏表宣肺為主方,合荊芥、防風、蘇葉以增強辛溫發散之力,加桔梗、前胡、辛夷以宣肺化痰通竅。藥后腠理開泄,汗出風寒得解,肺氣得宣而熱退咳止。正如《景岳全書·小兒則》所云:“其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
2 哮喘
案例2 劉某,男,5歲,2006年3月22日初診。咳嗽氣急3 d。現癥見惡風陣咳,夜間晨起為甚,咳痰不爽,氣喘痰稠,色黃或綠,咽紅,乳蛾紅腫,舌邊色紅,苔薄黃,脈弦滑數,兩肺聽診滿布哮鳴音及痰鳴音。治擬散寒宣肺解表,清熱化痰平喘。處方:炙麻黃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炒紫蘇子9 g、炒葶藶子(包煎)9 g、款冬花9 g、桑白皮9 g、浙貝母9 g、竹瀝半夏9 g、黃芩6 g、白果6 g。3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藥后咳止喘平,諸癥均安。
按:此為哮喘寒包痰火之證,內有膠固之熱痰,外有非時之寒邪。寒邪束表,陽氣內郁,不得泄越,蘊而膈熱,遂致痰熱阻塞,喘則發作。故以三拗湯加桑白皮辛甘發散,瀉肺而解表。方中麻黃既可發散風寒,又可宣肺平喘止咳,麻黃每用必炙,意在削其發汗之力而存其宣肺之功;杏仁“主咳逆上氣雷鳴”,降肺氣中兼有宣肺之功,為止咳要藥;配合甘草祛痰解毒,調和藥性;款冬花溫潤以止咳化痰;白果收澀以斂氣定喘;紫蘇子降氣;葶藶子化痰平喘;黃芩清熱潤肺;浙貝母、竹瀝半夏清肺熱化痰濁。全方配伍合理,藥性平和,溫清并用,對于寒包痰火的哮喘,確為良劑。
3 咳喘遷延
案例3黃某,女,2歲,2006年4月17日初診。咳嗽半月余。患兒半月前因發熱、咽痛、咳嗽診為支氣管肺炎收住某院,經治好轉出院。現癥見惡寒發熱,咳嗽不爽,痰多黏稠,甚時伴氣促,面色蒼白,胃納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浮滑。聽診右下肺仍可聞及喘鳴音。治擬散寒宣肺,健脾化痰。處方:炙麻黃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姜半夏9 g、茯苓9 g、陳皮6 g、浙貝母9 g、炒紫蘇子9 g、前胡6 g、桔梗6 g、炒白術9 g。3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藥后熱退身涼,咳嗽好轉,胃納轉佳。
按:本案肺脾兩虛、痰濕內生而致肺炎遷延不愈,又感風寒,咳嗽加劇。“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其病本為肺脾氣虛,病標為風寒外束,乃標本均急之候,故用三拗湯散寒宣肺止咳,輔以二陳湯健脾化痰以杜生痰之源,前胡、桔梗助三拗湯解表,紫蘇子、浙貝母助二陳湯降氣化痰,白術健脾燥濕,合二陳湯能收理氣滲濕、培土生金之功。全方配伍表里同治,標本兼顧。
4 急性喉炎
案例4陳某,男,9歲,2006年9月3日初診。患兒發熱、聲啞、犬吠樣咳嗽1周,西醫診斷為小兒急性喉炎,曾肌注青霉素、口服強的松,療效不佳。來門診時,仍發熱、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檢查:體溫39 ℃,咽后壁充血,扁桃體不大,無充血,無呼吸困難,脈浮滑數,舌紅苔薄黃膩。胸透(-),血常規無異常。治擬解表宣肺祛邪,清熱化痰利咽。處方:麻黃6 g、杏仁9 g、甘草6 g、桔梗6 g、射干6 g、黃芩6 g、大青葉9 g、瓜蔞9 g、天竺黃9 g、蟬蛻6 g、僵蠶6 g、浙貝母9 g。3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藥后患兒熱退,犬吠樣咳嗽消失。
【關鍵詞】丙泊酚;地西泮;輸卵管再通術;臨床觀察;護理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66
作者單位:510150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放射科
輸卵管阻塞是導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發病率約占女性不孕癥30%~50%[1]。在DSA X線電視監視下,經陰道采用導管、導絲,藥物灌注等介入方法治療輸卵管阻塞,具有操作簡便、微創、經濟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2]。近年來無痛輸卵管再通術日益增多,單純應用丙泊酚用藥量偏大,反復給藥蘇醒時間也延長,通過進行118例輸卵管再通術,評價復合地西泮用于無痛輸卵管再通術的臨床麻醉效果,并發癥及優缺點,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我院門診主動要求無痛輸卵管再通術118病例,年齡22~40歲,體質量45~71 kg,無其他內科疾病,無藥物過敏史,無肝、腎功能異常。
1.2 治療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仰臥于數字血管減(DSA)機下,常規消毒輔巾,先將9F雙球囊導管,吹氣固定宮頸口,注入76%泛影莆胺溶液,顯示宮腔雙側子宮角及輸卵管阻塞部位,將5.5下同軸導管送入3F微導管及0.018微導絲,用微導絲引導輸卵管阻塞段進行疏通,疏通成功后,注入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10 mg+糜蛋白酶5 mg+生理鹽水10 ml,混合液灌注治療,灌注完畢后注入超液化碘油3 ml,以保持輸卵管通暢,防止輸卵管再次黏連。
1.3 麻醉方法 術前禁飲禁食6 h,無術前用藥。①丙泊酚組單純用丙泊酚2.5 mg/kg靜脈注射,1 min內注完,然后每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②用地西泮 0.02~0.04 mg 少量靜脈注射2 min入注完,接著追加丙泊酚1 mg/kg,1 min內注完,必要時追加丙泊酚,每次0.5 mg/kg維持。
1.4 護理方法
1.4.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不孕癥患者介入術前往往反復就診檢查,在生理上承受一定痛苦,同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產生精神壓力表現為焦慮、抑郁。由于對輸卵管再通術的方法缺乏了解,大多數存有疑慮和恐懼心理,為減輕患者的負擔,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耐心細致地介紹這種治療方法的優點、目的,操作中程序以及術中、術后出現的問題,消除其顧慮,增強治療信心,以利于順利完成介入治療;②術前準備患者按醫囑完成術前的化驗檢查,如血常規,白帶常規,支原體和衣原體檢查,術前當天陰道沖洗,備齊醫救用品及藥物準備,備好氧氣、吸氧面罩,多功能監護儀、吸引器、氣管插管等。
1.4.2 術中護理 給患者取截石位,頭部去枕偏向一側,給予低流量1~2 L氧氣吸入。術中患者有可能會出現肢體不自主的活動,少數患者有呼吸抑制,心率減慢等現象,因而術中的護理尤為重要,應密切監測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提拉下頜等措施而保持SpO2正常,采取以上措施后,SpO2
1.4.3 術后護理 ①待術后患者清醒后,立即協助穿好衣褲;②觀察患者有無頭昏、嗜睡或異常興奮情況,監測血壓、心率、呼吸情況;③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a.出血:告訴患者術后1~3 d,部分患者陰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顏色較淡,與術中導絲導管對黏連輸卵管疏通操作有關,多可自行緩解,如術后陰道出血量多或顏色持鮮紅時,及時回院復診進行診治;b.急性盆腔炎:輸卵管阻塞大多是由于慢性盆腔炎引起[4]。輸卵管阻塞遠端再通后,使閉塞的輸卵管重新開放,其潛在感染可致急性盆腔炎,故囑患者遵醫囑術后按時按量服用抗菌消炎藥,如出現持續性下腹部疼痛、發熱及陰道分泌物增多,異味等時,即回院對癥治療;④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注意會衛生、防止感染、行再通術后1個月內禁性生活和盆浴。避孕一個月,因行再通術時患者接受了X線照射。告知患者再通術后有發生宮外孕的危險。
2 結果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血壓、變化率、血氧飽和度變化、呼吸頻率、嚴重體動、蘇醒時間、術后并發癥等指標的比較
分組心率變化率(%)血壓變化率(%)SpO2低于90%例數呼吸頻率嚴重體動例數蘇醒時間(min)術后并發癥例數
丙泊酚27.918.6020±356±55±10
丙泊酚+地西泮26.816.8020±156±15±10
2.1 丙泊酚+地西泮組與丙泊酚組從表1可看出對心率、血壓、SpO2低于90%的例數,呼吸頻率、蘇醒時間、術后并發癥例數,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丙泊酚+地西泮的麻醉效果 麻醉效果以手術刺激時出現嚴重體動的病例數來評價,與單獨使用丙泊酚組相比,差別有顯著性(P
3 討論
丙泊酚是一種短效靜脈,其特點是誘導迅速,蘇醒快速,作用時間短,不良反應少。進行無痛輸卵管再通術時,通常選擇丙泊酚作為主要的麻醉用藥,在手術治療過程中也經常碰到手術難度大,需時間長,若單獨使用丙泊酚,需要注射劑量就比較大,不但患者費用增加,且引起心率稍快,術中出現嚴重體動率高,地西泮具有迅速的鎮痛作用和明顯的擴宮作用[5],另外,地西泮還具有較強的肌肉松馳作用[6],靜脈注射后對宮頸肌細胞內鈣核肌細胞鈣的收縮反應均有顯著抑制作用,促使宮頸環肌松弛,降低宮頸阻力。而復合地西泮可提高鎮痛效果,明顯減少丙泊酚用量,減少丙泊酚對呼吸、循環抑制程度,使麻醉過程更趨平穩,降低醫療費用,使手術者操作更順利,治療更安全。
本文結果顯示,丙泊酚復合地西泮組與丙泊酚組對心血管、呼吸影響比較少。而丙泊酚復合地西泮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以手術刺激時出現嚴重體動的病例數來評價,與單獨使用丙泊酚組相比,差別有顯著性(P
參考文獻
[1] 陳春林,劉蓮.婦產科放射介入治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54.
[2] 謝宗貴,程永德.婦科產科介入治療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60-166.
[3] 楊文卿.異丙酚聯合氯腰酮用于無痛宮腔鏡手術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青海醫藥雜志,2006,36(4):37.
[4] 李彬,吉六舟,湯素瓊,等.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行選擇性介入治療臨床效果分析.中國醫師雜志,2008,10(4):519-520.
搶救室患者疾病分布情況我院急診搶救室病種排在前五位的是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中毒,這五類病種占全部病種的92.60%,具體見圖3。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巨大改善,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機體隨年齡的增長,生理狀況逐漸衰退,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這些疾病的特點是發病急、進展快、病情危重,是造成60歲以上老人急診人數多的原因[1]。
上述結果顯示,我院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共占58.16%,筆者之前做過研究,老年患者在搶救室的比例高,并且呈持續增長趨勢。隨著患者在搶救室留觀時間的增加,搶救室的功能改變。因此,加強對老年人專科護理知識及技能的培訓,才能不斷提高患者的搶救質量和護理質量[2]。
本研究統計了我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筆者所在醫院的搶救室患者就診情況,從統計資料來看,我院搶救室病譜排序中前5位依次為循環系統疾病(33.32%)、呼吸系統疾病(25.09%)、神經系統疾病(16.13%)、消化系統疾病(9.07%)和中毒(8.99%)。我院搶救室病譜的結果與國內有關急診病譜相類似研究成果不盡相同[3-5],搶救室病譜排列順序提示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首先,根據本研究,病譜中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以及中毒五種疾病占全部急診的92.60%,常見病、多發病仍是當前的主要疾病,與國內外報道基本一致[4]。
因此,在急診科醫務人員配備和技術建設上,既要注重培養全科人才,又要參考疾病構成梯次,做到一專多能。要突出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的研究,將其作為急診科學科建設的重點,不斷完善這些疾病的診斷和救治,以推動急診整體醫療、護理質量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上述結果中,有76例次來院已經心跳呼吸驟停患者,占0.96%,平均年齡63.62歲。此類病例中,有12例次青年患者(44歲以下的人被列為青年),可見猝死呈現年輕化趨勢。亦有研究表明,在1h內猝死的80%~90%為心源性猝死[4]。所以,除了急診科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CPR)技術,此外也要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普及正確的急救基本知識。特別是要對有關人員,如警察、消防員、駕駛員以及各種從事服務的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構成及變化趨勢,為醫院合理地配置衛生資源,完善醫院管理方式,滿足人民群眾防病治病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對比分析2006-2008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構成及順位變化。結果前l0位疾病占住院疾病的90%左右,分別為:損傷和中毒、呼吸系統疾病、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影響健康狀態和與保健機構接觸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其中呼吸系統疾病位次逐年上升。結論根據某院疾病構成情況,加強重點科室建設,提高醫院醫療診斷、治療、服務水平,提高醫院竟爭力。
了解某院的住院病人疾病構成狀況及變化,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科室床位、人員、設備,加強科室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吸引患者來院就診,增強醫院競爭力,為醫院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現對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構成進行統計分析。
1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分類報表,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0 ) ,3年數據都是通過電子病案自動收集、匯總,資料完整,準確可靠。
2結果與分析
3年來,該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構成與順位見表to
2.1疾病構成比
從表1可見,2006-2008年該院出院人數逐年增加,依次為14 230人次,16 653人次和17 672人次。3年共計48 455人次,其中前10位疾病43 604例,占出院病人數的90%。關注這些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應成為民院峽療衛生工作的重點。
2.2住院疾病順位
從3年共計順位看:損傷和中毒排在第1位、呼吸系統疾病第2位、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第3位,3年中順位有變化,但3病種不變,其中,呼吸系統疾病順位的變化應引起高度重視。
3討論
3.1損傷和中毒處于疾病首位。其中又以骨折、顱腦損傷占大多數。其主要原因:一是私家車增多、駕駛員素質低、交通管理水平滯后等引起交通事故頻發。二是意外跌傷。三是由于生存壓力大,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自殺、自傷、他殺、他傷。四是社會暴力增多。醫院管理者應加大對骨科、神經外科的投人,合理安排醫療、護理人員及床位,防止人員過度疲勞,床位超負荷運轉。相關部門應加強各種車輛的管理和培訓考核駕駛員,對駕駛員進行急救知識、技術的培訓,宜傳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規知識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范保護意識。
3.2呼吸系統疾病順位由2006年的第3位升至2008年第1位,這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究其原因:一方面2006年萬戶居民搬人經濟適用房,家庭豪華裝修造成家庭空氣污染。另一方面我市經濟發展,外來人口增多,污染企業增多,私家車增多,致使我市空氣質量下降。為此應采取措施減少空氣污染。一是裝修材料要使用合格的名牌產品,晾曬一段時間后,有環境專業機構檢測家庭空氣質量,達標后才人住。二是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關停污染企業,減少私家車駕駛天數,增強居民環保意識。三是注重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3. 3妊娠、分娩和產褥期并發癥排第3位。該院坐落在黃河三角洲新生土地上,年輕人較多,生育率高。同時,醫院寬敞明亮的新病房,溫馨熱情的醫療服務,先進的醫療技術,吸引了患者來院就診。管理者也應在軟件、硬件上支持婦產科。
3.4循環系統疾病呈增長趨勢。其中以腦血管病、缺血性心臟病為多。近幾年,醫院領導敢視人才建設,引進心血管博士并成為學科帶頭人,開展了心臟體外搭橋等新技術、新項目,診斷、治療水平大大提高,方便患者治療疾病,使醫院工作量年年增加。
3. 5消化系統疾病順位由第5位降至第6位。可見,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了,重視科學的飲食方式,不良的生活習慣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