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口腔知識講座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年來,我國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進社區的活動,這對提高社區群眾的保健意識有很大積極作用。我國《母嬰保健法》也規定了母嬰享有健康的權力,國際也十分重視婦女、兒童的健康問題。因此,應充分利用國內、國際環境的條件,醫護人員主動走進社區,開展社區婦幼衛生服務,以提高婦幼的健康水平。
1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
社區婦幼健康教育以社區的婦女、兒童作為主要的教育對象,提供疾病保健、健康教育、預防疾病等一系列促進婦幼健康發展的一項連續性、綜合性的服務措施。通過此種方式改變社區婦女、兒童對健康的態度,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以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社區婦幼健康教育活動的施行是我國重視人們身心健康,服務人們群眾的表現,同時標志著我國的健康教育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是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醫學服務到家的需要。同時,這也有利于醫務工作者改善知識結構,樹立社會服務意識,實現經濟與社會的雙重效益。
2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由于婦女兒童是社區中比較脆弱的群體,因此成為社區服務的重要群體。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應建立長期的、固定的教育計劃。充分利用技術、醫務人員等資源,深入各社區中開展豐富多彩、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的健康教育活動。
2.1發放健康宣傳資料發放健康宣傳資料是開展婦幼健康教育最便捷的方式。宣傳資料的內容應根據健康教育的內容要點進行編寫。在編寫宣傳資料前可先進行社區健康問題調查,并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總結婦女、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如慢性疾病的發現與預防、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流行病的預防等,并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印發在宣傳資料上。另外,宣傳內容還包括對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害身體健康的行為等進行糾正。資料的發放可在患者來院就診時由咨詢臺進行發放,也可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大型活動宣傳、對社區居民進行義診和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時進行發放。除此之外,還可充分利用學校、文化活動中心以及老年活動區等地進行發放。
2.2通過宣傳欄進行宣傳充分利用社區的公共宣傳欄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并安排專人專門管理宣傳欄,定期出版實用性、科學性、知識性強的內容,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靈活多樣的排版方式、豐富新穎的宣傳內容等充分吸引社區群眾的眼球。
2.3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媒體因其具有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受眾廣等獨特優勢,成為開展社區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醫務工作者可通過電視、電子滾動屏、廣播、報刊、雜志等進行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
2.4通過知識講座進行宣傳醫務工作者可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邀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深入各個社區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講座的內容可圍繞婦幼關注的問題進行,如0-6歲兒童健康管理、兒童預防接種、疾病預防、婦幼保健等。開設健康講座,能有效帶動社區群眾關注健康保健問題,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使社區群眾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帶來的益處。
2.5通過應急演練提高群眾處理突發健康問題的能力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最佳方式。以上所有的宣傳方式都是為了提高社區婦幼群體的保健意識,并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處理突發健康事件的能力。應急演練則是檢驗人們應急能力的最佳方式。如針對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學物品等的特點,舉行現場緊急撤離、搶險、救援、搶救等演練活動。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日常安全防護演練;針對傳染病的傳播特點,進行突發疾病的應急演練。通過應急演練提升婦幼群體處理突發疫情和突發安全事故的能力。
3婦幼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進行健康宣傳時,除了進行與其他健康教育活動一樣的宣傳內容之外,還應考慮婦女兒童身份的特殊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
3.1婚前婚后的健康教育組織社區未婚或已婚的男女集中進行婚前生理知識培訓,培訓講授國家優生優育相關政策和知識,為年輕女性進行各時期的生理特點講解,包括月經周期表現、避孕方法、妊娠早期癥狀和注意事項、最佳受孕時間等。另外,為社區夫妻進行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另外,可為社區夫妻制定生育計劃,協助其做好優生優育的計劃。設置家庭電話,以便出現突發健康問題隨時取得聯系。
3.2孕前的健康教育定期組織社區夫妻參加有關孕早期、中期、晚期,妊娠期間生理、心理特點等的專題講座活動。指導孕婦進行飲食營養搭配、心理調節、胎教、保健、母乳等。提醒孕晚期婦女定期行產前檢查,并提前給予其分娩過程中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以讓孕婦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緩解緊張心理。另外,建立高危孕婦檔案,安排專人跟蹤提供相關的健康教育咨詢工作。開展孕早期個人衛生、心理和營養保健指導,特別要強調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對胚胎的不良影響,同時進行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宣傳告知。
3.3孕中期的健康教育指導孕16-20周、21-24周進行檢查,評估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3.4孕晚期的健康教育開展孕產婦自我監護方法、促進自然分娩、母乳喂養以及孕期并發癥、合并癥防治指導。
3.5產后的健康教育孕婦分娩后,對產婦進行產褥期健康指導如:性保健、避孕、預防生殖道感染、純母乳喂養6個月和新生兒護理健康指導。
3.6“0-6歲”兒童的健康教育指導社區0-6歲兒童建立《0-6歲兒童保健手冊》。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預防接種、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4小結
社區婦幼健康教育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務工作者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努力搞好社區婦幼健康教育工作。各級政府及社區領導也應給予重視和支持。合理調節社區的衛生服務費用,并加大補充機制等,讓社區婦幼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其教育功效。
健康教育是以傳授健康知識、建立衛生行為、改善環境為核心內容的教育。我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及貫徹衛生工作“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積極推動學校各項衛生保健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主要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對照衛生部、國家教委、全國愛衛會的《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學校分管領導、教導處、總務處、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師各盡其職,共同做好學校的衛生保健工作。
2、普及學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課開課率達到100%;提高學校衛生健康教育質量,定期進行衛生知識講座,定期更新衛生黑板報宣傳內容;繼續開展少年兒童心理異常、心理障礙的疏導及執行學校環境衛生檢查、競賽制度。
3、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衛生行為,提高衛生保健意識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與未然”;加強春季流行病的預防宣傳工作,做好對患齲齒、近視、沙眼、貧血、疥瘡等常見病學生的矯治工作。
4、加強學生用眼衛生的宣傳,培養正確的坐姿,勞逸結合、多做戶外活動,注意營養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質量。
5、組織學生參加愛國衛生月活動和紅十字宣傳活動;迎接縣疾控中心本年度對我校的衛生監督和縣教育局督導的檢查,規范愛國衛生檔案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二、工作安排
一月份:擬訂《20__年度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聯合教導處落實健康教育課課時和教學人員。
二月份:
1、期始大掃除。
2、期始視力測試。
3、第二周開始各班進行個人衛生檢查。
4、衛生委員例會。
三月份:
1、衛生委員例會。
2、衛生講座。
四月份:
1、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
2、春季預防接種工作。
3、配備春游活動各種常用藥品。
4、健康教育知識競賽。
五月份:
1、愛國衛生月活動總結。
2、組織學生參加紅十字宣傳活動。
3、全校眼保健操比賽。
4、衛生委員例會。
5、衛生講座。
6、大掃除。
六月份:
1、期末健康教育課期末測試,測試視力、身高、體重各項測試。
2、學期衛生工作總結,衛生檔案整理
九月份:
⒈衛生員培訓:
培訓內容:新學期工作職責要求
⒉強化眼保健操,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的培養。
⒊開展“愛牙”日宣傳活動,9月20日
主題:預防牙齒損傷。
中心口號:善待牙齒。
要求:①各班辦一份宣傳板報
②各年級收看口腔衛生保健錄相帶,并有測試題,時間另行通知。
⒋做好一年一度體檢工作。(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十月份:
根據體檢工作統計開展如下工作:
①開展沙眼防治工作,根據體檢查出的沙眼和疑沙的學生進行眼水治療。
②廣播講座:怎樣預防沙眼
③各班辦一期板報:預防沙眼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十一月份:
⒈預防近視:
眼操評比工作
⒉營養膳食講座:
①發放宣傳題:全校各班人手一份
②組織初一、初二年級看錄相
③各班辦一期板報:什么是合理的營養膳食
十二月份:
⒈衛生宣傳:除“四害”科教片,收看時間另行通知。
⒉期末健康教育課期末測試;本學期工作總結。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齲齒;齲患率;調查
【中圖分類號】R78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40-02
齲齒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也是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重點防治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第三位。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等改變,學齡前兒童齲齒率處于較高水平,且逐年上升趨勢[1-4]。為了解我市學齡前兒童齲齒發病情況,并提出行之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其發生率。我站長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組織兒保人員對縣城區9所幼兒園2036例學齡前集體兒童齲齒的發病情況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08年10月1日-2009年4月1日,隨機抽取昌江縣城區9所幼兒園,學齡前兒童2065名集體兒童,其中男童1068名,女童968名。
1.2方法:調查人員由我站有經驗的兒保醫師組成,調查前認真培訓,并制定調查內容、表格和問卷。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齲齒病調查方法及診斷標準認真執行。對入托體檢兒童乳牙進行詳細檢查進行登記,由兒保醫生統一填寫,并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
2.1在受檢的2036名兒童中,患齲人數1147名,患齲率56.34%,齲均2.7顆。齲齒的好發部位,以咬合面第3、4乳磨牙為主,其次是下頜前牙、上頜前牙,隨著年齡增長,患齲率呈上升趨勢(詳見表一)。
3討論
本次學齡前集體兒童齲齒調查表明,我縣城區學齡前集體兒童患齲率58.15 %,齲均是2.7顆,較河南焦作市胡艷麗等報告的72.41%及第二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的兒童患齲率76.60%都偏低[2、4],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調查數據顯示:男童齲齒發生率為60.96%,女童為48.03%,男童多于女童,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齲齒的好發部位與年齡有關,2-4歲以上、下頜前牙為主,5-6歲以咬合面第3、4乳磨牙為主,且隨年齡增多,患齲率呈上升趁勢。兒童患齲相關因素很多,主要有:(1)兒童乳牙牙體的組織結構和解剖形態決定了牙與鄰牙的接觸為面的接觸,易磨損形成食物嵌塞而患齲;(2)兒童因年齡偏小,對口腔衛生認識不足,有飯后不刷牙現象,不能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3)飲食習慣:例如海南天氣偏熱,兒童喝粥,粥對牙齒的機械摩擦小,不利于牙齒表面窩溝的清潔,而易患齲齒;還有兒童喜歡食甜食,家長也喜歡用糖果來哄孩子,且甜食是數齲齒發生的主要因素,多吃甜食易致齲齒;另外幼兒喜好酸奶及甜食,忽略了酸奶甜食對牙齒有損壞作用,長期攝入使牙釉質鈣質脫失,牙齒遭到存壞災致齲齒;(4)教育宣傳力度不足,家長對口腔衛生問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多數家長均認為乳牙始終被恒牙替代,換牙后齲齒不需治療,因此發現齲齒,也不會處理,導致繼續發展,更談不上以身作則,親力親為督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5)未能采取有效的防齲措施,如推廣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窩溝封閉,預防性充填等多種局部用氟措施。
4建議
4.1加強口腔衛生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口腔衛生保健意識,因為口腔保健有效方法之一是刷牙,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注意口腔衛生能夠保持牙齒健康,免受齲病的損害。不刷牙致使軟垢,菌斑堆積在牙齒表面和牙齒縫隙內,不知不覺中,牙齒逐漸損壞。
4.2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飲食中糖的含量和攝入頻率的增加使得齲病流行。因此注意膳食均衡,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鈣、磷等食物,自覺養成少吃糖習慣。
4.3加強入托機構的學齡前兒童的口腔保健管理,定期進行口腔衛生檢查。建立檢查檔案,發現齲齒,及早治療。
4.4應用藥物防齲,在幼兒園廣泛開展使用氟化物牙膏,增強對齲齒的抵抗力。另外可通過"氟保護漆",即用氟化法來增加牙齒中的氟素,改變釉質表面和表層的結構,以增強其抗齲性,具有簡單、經濟、安全、有效的特點。家長可以做定期檢查,做"氟保護漆"來預防齲齒的發生。
4.5利用"全國愛牙日"及愛牙口腔衛生知識講座教育家長和兒童要學習口腔衛生知識,提高口腔保健水平、關愛牙齒、注意口腔衛生,充分認識到口腔衛生關系到兒童生長發育,因此不可掉于輕心,讓家長自覺地指導兒童進行口腔保健,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是預防兒童齲齒重要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閆魏娟 鄭州市3-5歲集體兒童及家長口腔衛生知識和行為調查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3,18(9)566.
[2] 阮梅生 兒童口腔保健,中國婦幼保健,2000,8(6)386.
一、目的:
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
二、活動時間:2019年4月16日下午3:00-4:30
三、活動內容:通過現場設立咨詢臺,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宣傳途徑重點宣傳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理念。
四、評估:本次活動結束后第二天要立即對本次活動工作做出總結,從中找出問題和不足,及時糾正以便以后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施。
講座內容一、煙草煙霧的有害成份
在煙草的燃燒過程中,可以產生4000多種已知的化學物質,其中有69種致癌或促癌物質。煙草的主要有害物質有:
尼古?。河址Q煙堿,是高度成癮性物質,其成癮性僅次于海洛因。尼古丁可作用于吸煙者的大腦,使吸煙者對煙草產生依賴性,是導致煙草成癮的主要成份。尼古丁還可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血管內膜受損,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煙焦油:俗稱“煙油子”,每支卷煙5-15毫克不等,內含多種致癌物和促癌物。它可黏附在氣管、肺泡的粘膜上,影響其功能,長期可以致癌,是引起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焦油還是吸煙者牙齒和手指發黃的原因。最新研究表明,所謂“低焦油含量”的卷煙并不安全,不會因為改吸這類卷煙而降低煙草導致的疾病風險。
其他包括:一氧化碳、多種有毒化合物(如苯丙芘、甲醛、氰化鉀、丙烯、醛等)、放射性物質和多種有害金屬(鎘、汞、鉛、砷、鎳等)。
二、吸煙導致的主要疾病
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和被動吸煙是導致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目前已成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瀉、結核、氣管/支氣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瀉外,其它六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煙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吸煙導致的主要疾病有:
肺癌及多種惡性腫瘤:90%以上的肺癌因吸煙引起,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8倍。吸煙還可引起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肝癌、白血病,以及女性宮頸癌、乳腺癌等。
慢性阻塞性肺?。簾熿F中的煙焦油和其它有害物質長期刺激呼吸道,使吸煙者極易患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最后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吸煙者中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率比不吸煙者多3~5倍。吸煙量愈大、吸煙時間愈長、吸煙時煙草煙霧吸入氣道愈深、開始吸煙的年齡愈早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性愈大。
心血管病:煙草中的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多種有毒物質,可損害心肌和血管壁,引起膽固醇代謝紊亂,高密度脂蛋白缺減,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疾患;吸煙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液形成凝塊,降低人體對心臟病先兆的感應能力,最終引發冠心病、心臟性猝死。吸煙還可引起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據調查,吸煙可使冠心病的患病時間提前10年,發生心肌梗塞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3.6倍。吸煙還會使冠心病介入治療后死亡的風險平均增加76%。
腦血管?。何鼰熆稍黾幽X出血、腦梗塞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危險。我國吸煙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3.5倍,男性中風病人中有90%以上是吸煙者。吸煙還會損傷腦細胞,損害記憶力,影響人的思考判斷能力,甚至精神紊亂、老年癡呆。
消化系統疾?。何鼰熆梢鹣詽儭⑽秆缀褪彻堋⒔Y腸疾患,尤其會引起消化性潰瘍復發。
內分泌疾?。好咳瘴鼰?0支,可使糖尿病危險增加1倍。吸煙還可促發甲狀腺疾病。
口腔疾?。狠p者口腔異味、黃牙,重者可引起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眼科疾病:可引起中毒性視神經病變、視覺適應性減退、黃斑變性、白內障等。
吸煙還可引起血液病、骨質疏松等疾病。
嚴重危害男性性功能:煙草中的有毒物質能夠損傷,降低性激素分泌,損害的血液循環,引起男性陽萎。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還會減少的數量,影響的質量。它會殺傷,對的外形、活動力和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響,造成男性不孕癥或胎兒畸形;尼古丁濃度越高,影響越大。
吸煙可使女性容顏早衰,月經紊亂,痛經,雌激素低下,絕經期提前,骨質疏松,尿失禁。孕婦吸煙會嚴重影響胎兒發育的各個階段,易引起自發性流產、早產、死產或宮外孕;引起胎兒發育遲緩、先天畸型等。妊娠婦女吸煙,其嬰兒出生體重平均減壓少200g,低出生體重嬰兒是不吸煙婦女的2倍。
三、被動吸煙對健康的危害
被動吸煙是指不吸煙者吸入吸煙者呼出的煙霧及卷煙燃燒產生的煙霧,也稱為“非自愿吸煙”或吸“二手煙”。
1、被動吸煙不存在“安全暴露”水平
有些人認為,只要吸煙人數少,房間面積足夠大,危害可以減壓至最低,甚至沒有危害,也就是說,存在“安全暴露”水平。但是科學證據說明,被動煙不存在“安全暴露”水平。研究顯示:目前的空氣凈化裝置只能除去大的煙塵顆粒,不能清除微小顆粒,更不能清除二手煙中的各種有毒氣體。一旦卷煙煙霧形成,很難加以清除,被動吸煙者不可避免地會吸入煙霧。在公共場所或室內設吸煙區,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分開,不能防止“二手煙”危害。美國通風問題權威機構(美國采暖—通風—空調工程師學會)已經做出結論,不能依靠通風技術來控制接觸二手煙霧的健康風險。因此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分開、凈化空氣或裝置通風設備等,都不能夠消除二手煙霧對非吸煙者的危害。吸煙區設立在同一建筑內,暖氣、通風、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會把二手煙霧傳送到整個建筑物中的每個角落。
2、二手煙同樣危害巨大
【關鍵詞】健康教育;感染;頜疾病;治療結果;病人滿意度
頜面間隙感染是口腔頜面外科的一種常見病,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等特點,初期表現為脂肪變性,形成蜂窩組織炎,出現膿腫,進而沿血管、神經擴散,引發縱隔炎、菌血癥、血栓靜脈炎、呼吸道梗阻等,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1]。臨床治療頜面間隙感染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一般應用廣譜抗生素、抗厭氧菌藥物進行治療,為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必須為其實施良好的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2]。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50例頜面間隙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健康教育在頜面間隙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頜面間隙感染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50例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壓痛、局部腫脹等,少數患者存在呼吸困難、張口受限、波動感等。按入院先后順序并根據護理方案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齡22~64歲,平均(38.56±11.2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20~63歲,平均(38.52±10.6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護理方法1.2.1.1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1)囑咐患者每天保持充足的休息時間[3];給予良好的飲食指導,并告知患者注意飲食對增強體質、恢復健康的作用;(2)評估患者的營養需求,為患者制訂科學的膳食方案,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纖維素、低脂,以及易消化、易吸收的流質食物;(3)囑患者保持足夠的飲水量,以加快毒素的排泄速度[4]。1.2.1.2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1)群體健康教育。通過定期組織專題知識講座,注重交互式體驗,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給患者講解頜面間隙感染的相關知識,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心理狀態,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2)組織個體指導。采取面對面隨訪、門診隨訪的方式,了解并掌握不同患者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以此為根據,制訂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飲食方案、運動計劃等,最終使患者主動、積極地參與健康知識的學習[5]。重點加強對以下內容的教育:頜面間隙感染的發病原因、預防并發癥的相關措施、早期治療的重要性等。(3)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護理。每天進行2次口腔護理,囑咐患者餐前、餐后注意飲水、漱口;對口內切開引流的患者相應增加口腔護理的頻次;根據不同患者的感染菌種類,合理選擇漱口液[6]。1.2.2護理滿意度調查患者出院時發放參照文獻[7]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維度),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可評價病例數×100%。1.2.3療效判定標準患者出院時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1)炎癥、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頜面部功能恢復為治愈;(2)炎癥、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為有效;(3)治療前后病情無改變為無效??傆行?(治愈例數+有效例數)/可評價病例數×100%。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95,P=0.016),見表1。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15,P=0.022),見表2。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