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數學輔導課教學設計

      數學輔導課教學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學輔導課教學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數學輔導課教學設計

      數學輔導課教學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教學評價 層次分析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文獻編碼】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19

      如何對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是一個帶有綜合性及模糊性的問題。開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科學、合理的高等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教師授課質量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學評價涉及到多層次、多因素,而且各種因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密切相關,權重又不盡相同。如何構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避免主觀因素影響,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質量評價結論的可信度,是值得各院校認真思考的問題。

      評價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不僅要掌握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及客觀地獲取各評價指標的信息,而且還要借助于科學合理的數學方法,將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并直觀地表達出來,這樣得到的評價結論才能具有較強的合理性、科學性及可信度。為了使評價結果更具有廣泛的民主性,使之更加科學合理,應當排除一切主觀人為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本文論述采用層次分析方法,建立數學模型,構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從而實現對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的量化評價。

      一、AHP模型及其基本思想

      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用于處理有限個方案的多目標決策方法,它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薩蒂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它把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各個組成元素,并將這些元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有序的階梯結構,根據一定的比率標度,通過兩兩比較將判斷定量化,形成比較判斷矩陣,并計算確定層次各元素的相對重要性。AHP法具有分析思路清晰、要求的信息量少、決策時間短、靈活實用等特點,能使決策結果更符合實際,特別適合多目標、多準則復雜問題的決策與評價分析。

      其主要思想是:

      分解。將一個復雜的系統對象表示為一個有序的、階梯層次的結構模型,即把問題層次化。

      判斷。對同一層次的評價指標兩兩比較相對重要性,建立判斷矩陣,得到各評判指標的相對權重。

      綜合。計算各層各指標的組合權重,得到相對于總目標的優先順序。應用AHP法所建立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系統應是一個量標系統。其中指標集是由反映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工作績效的評價因素所組成的標準序列,權重集是一個按指標的層次對應性有序排列而成的權重值。

      用AHP分析問題大體要經過以下五個步驟: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層次總排序;一致性檢驗。其中后三個步驟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逐層地進行。

      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評價的步驟

      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例,該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改變了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構建了過程性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其實現了評價主體和內容的多元化,既關注教學結果又關注教學過程,既關注學生專業能力,又關注學生社會能力的發展,既加強了對學生的考核又加強了對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督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

      基于AHP的基本思想,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工作進行的綜合評價可采用三維度的評價方式,構建職業生涯規劃課堂質量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采用自己評價(20%)、小組評價(30%)、教師評價(50%)三維度的評價方式;終結性評價采用小組自評(20%)、班級評價(30%)、教師評價(50%)三維度的評價方式。

      在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在評價中的中心地位。根據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的特點,所設指標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明確,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滲透核心能力培養,突出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養成。

      教學態度。教學態度反映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投入程度,如教學情緒飽滿、敬業精神、工作態度等,課堂教學強調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反映了教師是否能夠將工作與學生實際緊密聯系,科學設計學習任務。反映教師的業務水平、知識面的寬泛程度及對所授課程的相關領域是否熟悉、講解的邏輯性與條理性是否清晰,能否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等。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指標按目標模式設置,不涉及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以克服模式化教學為向導,鼓勵教師有自己的創新和教學改革,認可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個體差異。

      教學效果。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高度參與,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評價的基本過程是:制定評價指標體系收集必要的評價資料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形成判斷。其中要關注兩個關鍵點:一是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二是評價方法的選擇。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之后,就要運用一些統計分析軟件工具把各個指標所反映的信息綜合起來,得到總的評價值。

      三、AHP模型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一)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AHP的原理,可以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基于不同的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和專家組),確定了來源于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這5個方面的14項指標,建立了三層次的遞階結構(見圖1)。

      C1:教學目標明確,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滲透核心能力培養,突出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養成。

      C2:教學情緒飽滿,敬業精神、工作態度等。

      C3: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C4:根據教學目標選取教學內容。

      C5:與教學進度基本一致。

      C6:能夠將工作與學生實際緊密聯系,科學設計學習任務。

      C7:注重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C8:教案的選擇與行業技術相適應。

      C9:更加重視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C10:教學做合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C11:注重過程性評價,能夠恰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C12: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C13: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C14: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參與度高。

      (二)構造判斷矩陣

      構造判斷矩陣是層次分析法的核心。首先將職業生涯規劃效果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層具體指標按照判斷矩陣9標度制成調查問卷,針對某次教學過程,聘請有關專家、老師和學生進行填寫,對指標層進行重要性比較賦值,綜合調查意見,構建出各指標層在對應的準則層、各準則層在目標層中的判斷矩陣。

      用矩陣表示為

      X=11/31/51/7 13 11/51/51/35 5 1 137 5 1 151 31/31/5 1

      (三)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通過對判斷矩陣采用方根法進行權重計算,得到每一指標因子對應上一層的相對權重,經過數據處理得出各層指標權重(見表1)。

      運用軟件Matlab對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效果評價的判斷矩陣進行了一致性檢驗,最大特征值:λ=5.3864,歸一化特征向量W=(0.061,0.084,0.337,0.402,0.116)。

      四、結果分析

      怎樣才能講好職業生涯規劃課及如何對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是一個綜合的、帶有一定模糊性的問題,涉及到多因素、多層次。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出了職業生涯規劃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由表2中的層次總排序結果可以看出,一堂課教學質量如何,首要看重的是教學方法,它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為0.402;其次是教學內容,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為0.337。

      這一結果比較符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客觀實際和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因為該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特殊性較強的課程,開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教學質量監控機制(下轉第48頁)(上接第45頁)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科學、合理的高等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客觀、公正評價教師授課質量,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采用層次分析方法,建立數學模型,構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從而實現對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質量的量化評價。模型應用的實際結果表明,在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講課過程中就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內容就沒有深度、廣度及先進性,課堂教學過程就比較枯燥,學生更關注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更強調互動和學生的高度參與。

      學生踏入大學校門,往往不知道該學些什么,該鍛煉哪些能力,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因此,開設職業生涯輔導課程,讓學生初步認識自我,認識職業,初步明確發展方向,樹立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和正確的職業觀,具有深遠的意義。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學生應該在知識、能力、情感三個層面均達到一定的目標。因此教學設計采用教師講授、學生測試、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課后作業等相結合的方法,其核心特征是以生涯規劃理論界的研究成果,如各種生涯理論和測試工具為載體,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和未來。整個課程實際是由一個活動來統籌的,即生涯規劃報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最終由學生獨立完成此份報告作積累和打基礎。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學生作規劃和完成任務時的指導者。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實現了評價主體和內容的多元化,既關注教學結果又關注教學過程,既關注學生專業能力又關注學生社會能力的發展,既加強了對學生的考核又加強了對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學習過程的督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教學內容是充滿活力的知識的載體;教學環境是激發和促進師生互動的背景元素。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內容并不能涵蓋整個職業輔導課程,可以說它只是整個職業輔導課程的一小部分,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于學生提高職業認識和規劃意識,掌握規劃技能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實效是值得不斷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胡先富.層次分析法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2)

      [2]陳,唐仁春,張風明.AHP法在高教學生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高教研究,2005(7)

      [3]楊萍.AHP法在評價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4(2)

      [4]郭宏偉,高檔妮,周小華,龔煜軒.層次分析法(AHP)在專業課課堂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輕工教育,2010(5)

      [5]許數柏.層次分析原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88

      [6]梁惠燕,高凌飚.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和框架重構[J].教育科學研究,2006(6)

      [7]陳剛,張偉,李海霞.高校網絡課程實施質量的評價標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5)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教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項項目《廣西高校就業與創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探究》。

      數學輔導課教學設計范文第2篇

      【關鍵詞】歷史 學習 興趣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020-02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打開科學大門的導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認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學生一旦對某個學科產生了興趣,就會以主動的、積極的態度學習。歷史是一門對“過去事實的調查、探究的學科”,其涵蓋了哲學、地理、政治、軍事、社會等廣闊領域,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歷史也是一門枯燥而乏味的學科。那么,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他們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呢?

      一、幽默的語言——打開學生歷史的興趣之門

      英國學者M·鮑門在《幽默教學:一門表演藝術》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師應當達到藝術化的教學水平,善于利用幽默來激發興趣,使學生學得更好。”魏書生先生則主張,每堂課都應充滿學生的笑聲。這就要求我們有必要把幽默搬進教學舞臺,運用幽默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有幽默的語言和動作。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只是照本宣科,語言干癟,沒有一點生動活潑的味道,就如同“催眠曲”一樣令人乏味。如果教師恰當地運用一些巧妙的語言,通過聲音的變化,利用抑揚頓挫的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這樣就更能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學生隨之進入歷史中的特定境界,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從而產生共鳴,興趣也就隨之而來,同樣一句話為什么是笑星趙本山講出來就有人笑,這就是因為趙本山有著幽默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

      現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通常都是開卷考試,學生在其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太多。進入高中后不少學生歷史基礎比較薄弱,而且高中歷史內容大多枯燥無味,缺乏血肉,以致于我們學校在高二分科時大多數學生由于對歷史不感興趣而選擇了理科,但即使選擇理科,歷史學科還同樣有它的重要性,因為學生在高二、高三還要參加小高考或大高考。所以,激發出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尤為重要,為此歷史老師要學會幽默,要創造幽默性的語言,培養其學習興趣。比如,在記憶《》被迫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時,自南向北,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我用首字法記憶,廣廈福寧上;把《》內容簡化為:天天陪(賠)酒(九);1980年開辟的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按“生(深)豬(珠)下(廈)山(汕)”來記憶。

      二、積極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

      情感,是人們對事物的一種好惡的心理傾向。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情感對學生的學習乃至身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社會、愛人民的熱烈情感,并運用它為學習服務,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學生只有在親其師時,方能愈加信其道。因此,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作為教師,在課內外必須關心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激勵學生上進。例如,課堂上學生答錯了問題,我們不要去諷刺挖苦,而要啟發引導使之向正確的思路靠近。同時,要盡力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贊賞與表揚。使之振作精神,樹立自信心。在學習中要使學生從細微處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與關懷,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還要多利用輔導課或課余時間和學生談談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被老師關心,從而對學習歷史充滿興趣。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力量源泉之一。作為歷史教師要利用這種愛的力量,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其克服困難。每學年當我接任一個新的班級時,我都會先讓學生們每人挑選一位自己喜歡的、崇拜的歷史人物,搜集與該人物相關的所有資料,并撰寫一些歷史小論文。這樣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既鞏固了歷史知識,又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加深了師生感情,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從而更能激發起其學習歷史的動力。

      三、靈活的形式——增加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助推器”

      如果每餐都吃同一道菜,即使是最好的山珍海味也會令人厭煩。歷史課教學如果老拘泥于一種形式,總是局限于“老師講、學生聽”的填壓式課堂教學,學生難免感到單調、呆板、乏味,所以為了體現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我靈活運用多種方式,變老師“上菜”為學生“點菜”,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時我會采用師生對調的方式,對于一些教學內容淺顯,理論較為系統的知識,我會讓學生來做老師,課前先提前布置安排好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讓每位學生認真做好講課準備,同時老師還要提供大量材料并指導學生,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又在角色轉換中增加了學生的新鮮感,激發其學習興趣。另外,在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寫歷史論文,開展演講比賽,舉行“歷史上的今天”模擬新聞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事實上,在學習中每位學生都非常重視老師對他的評價。因此,每次單元測試完畢,我都會針對每位學生的成績和具體的學習情況,寫上恰當的評語。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充滿了希望、鼓勵、鞭策、啟發和提醒,多措并舉,形式多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可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和諧的氛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軟環境”

      環境對人的心情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時,心情開朗舒暢;而當秋雨霏霏、陰風怒吼時,心情沉重壓抑。學生的學習情緒很大程度上也受環境、課堂氣氛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和諧、寬松、溫暖的教學和學習氛圍。首先,對待學生要保持和藹的態度,即教師要用微笑的目光溫暖學生的心靈,要積極倡導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堅持以理服人、以身立教,切忌以“訓”壓人、以“勢”制人。其次,要注意課堂氣氛的營造。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要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如沐春風”,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在友好的師生環境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要幫助學生疏導心理上的障礙。和諧的教學環境,不但表現在教學場所的和諧、師生關系的和諧方面,還表現在學生自身心理上的和諧。當學生遇到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情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如用散步、打球、聽音樂、談心的辦法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走出情緒的“低谷”。

      五、合理的時間安排——鞏固學生歷史興趣的“粘結劑”

      歷史是一門社會學科,學生要學會用不同的歷史觀來分析理解評價歷史事件,教師除了利用課堂培養學生興趣之外,還必須培養學生在課外學習歷史的興趣,特別是對歷史選修生來說,更要多方位培養其歷史學習的興趣。

      1.創辦班級歷史學習角。每周利用一節自習課,作為班級的歷史角時間。在活動中,采用確定主題和自定主題等方式,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加充分地發揮。比如學完后,我結合紀念一百周年活動,讓學生以“百年辛亥”為題,談對的理解與感受,以及對中國民主革命的認識與體會。為了使活動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我每次抽出三位歷史成績好,知識面較為寬廣的同學作為視導員,主動引導那些不太喜歡開口說歷史的同學發言,讓他們主動交流、自由溝通,同時還安排課堂監督員,評出發言積極、思維敏捷、知識豐富的歷史“活躍分子”,讓他們總結學習歷史的收獲,形成經驗,供全班同學學習。

      2.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并設立獎項。我在班級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如“一對一”問答與默寫、我是你的歷史小組長等形式,并給予及時獎勵。。特別是學習選修一《重大歷史改革回眸》和選修四《歷史人物評說》這兩本書時,針對學生各有所長、各具特色的個性特征,我實行“因材施教”,讓他們發揮出各自的演講、表演或管理等特長優勢,既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又培養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3.編寫歷史手抄報。每學期我都會對所任教的班級進行合理分組,明確小組負責人,并在組內進行分工,采編、資料搜集、書寫、設計等各有專人負責,每個小組每周出一期歷史手抄報,同時全班定期評比出優秀小報,適當給予一些物質獎勵。通過這種活動,同學們拓展了歷史知識面,并從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動手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以上這五大方法,是我在多年歷史教學中的經驗總結。通過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師、生、校等各方面的反饋效果不錯,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績。當然,歷史課學習興趣的調動是多方面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作為一名歷史老師,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全面提高教學理論和業務水平,吸取新知識,積累新經驗,探討教改新路,才能真正使歷史課教學從枯燥乏味的困境中走出來,才能不斷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歷史教學的新視野》,趙亞夫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歷史教育學新論》,周發增主編,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教學設計》,徐英俊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