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民間藝術活動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建構基于家鄉文化的幼兒線描畫課程
圍繞如何增強線描畫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對當前的線描畫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現有綜合活動方案和幼兒園線描畫特色教育,我們從家鄉的河、家鄉的橋、地方特產、民間藝術等四方面開發主題性課程,并由此構建出相應的課程網絡。
1.家鄉的河。引導幼兒了解、認識家鄉的灌河、沂河、鹽河、一帆河、柴米河、五障河、六塘河、龍溝河、義澤河等河流,設計“走近家鄉的河流”“保護河流”等主題活動。
2.家鄉的橋。引導幼兒了解家鄉的橋:鹽河上人民橋、二橋、三橋、四橋、五橋、張店大橋,灌河大橋、五障河、六塘河、龍溝河、義澤河橋閘等,設計“我會畫橋”“我會設計橋”“我身邊的橋”等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橋的分類、構造、作用等等。
3.地方特產。引導幼兒參觀了灌南菌菇產業基地,引導幼兒了解和認識淮山藥、淺水藕、湯溝酒、鑼鼓西瓜、龍須粉絲等家鄉特產,設計“可愛的蘑菇”“我來當導游”等主題活動。
4.民間藝術。引導幼兒了解中國結編織、繡花鞋墊、剪紙、手繪燈籠、鑼鼓、魔術等家鄉民間藝術,設計“五彩繽紛的民間藝術”“巧手動起來”等主題活動。
課程以灌南鄉土資源里跟我們孩子比較貼近的鄉土風景、家鄉特產等為作畫內容,其特點是突出教育內容的生活性、趣味性、本土性,學習用線描畫的手段表現這些內容,并創造性地將一些幼兒鄉土資源變成我們的作畫工具,激發幼兒學習線描畫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課程的主體是幼兒,以上是我們預設的一些課程,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再對課程進行調整,擇優、篩選。提煉出適合幼兒的、幼兒感興趣的藝術課程雛形。同時,在主題課程的實施中,我們要注重讓幼兒參與,讓幼兒在操作、體驗的活動中感受到藝術課程的樂趣。
二、創設具有開放性、互動性的課程環境
以家鄉風情為主基調,全盤規劃布局園舍環境,為幼兒的自由游戲創造適宜的、開放性的、互動性的環境。具體來說,我們將做到室內公共環境層層有特色、班班有亮點。
1.以“灌河文化”為主題的環境。向幼兒展示一批特色鮮明、設計精巧的鄉土建筑群落圖,重現灌南河流的美景。這些圖片將采用實景圖片和線描畫相襯裝飾的形式展示在墻壁和懸掛在走廊過道上方,讓幼兒進人校園就能感受家鄉秀美、古雅的環境藝術美。
2.以“民間藝術長廊”為主題的環境。用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合作完成的地域特色濃厚的民間藝術作品作為裝飾,由于有了孩子們的參與,他們更加的關注,這一切讓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徜徉在藝術的殿堂。
3.以“灌南的橋”為主題的環境。在這里我們用實景圖片和橋的模型及線描畫的形式向幼兒展示灌南典型的蛄海讓幼兒了解家鄉的橋。它向孩子們展現了家鄉的巨變,讓幼兒體驗家鄉的鄉土風景,在繪畫活動中創造條件讓幼兒發揮其無拘無束的創作靈感。如“線壓印象畫”活動中,幼兒以“家鄉的橋”為主題,用隨意彎曲的毛線和抽走毛線的力度能壓出不同形狀的橋圖案,而且從不同角度觀察,不同的人都可以想象出形態各異的圖案,這種不重復而又多變的圖案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活動中我們還注意引導孩子通過查閱資料、研究探索等途徑用筆畫出家鄉的風景。
另外,還將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創設便于幼兒開展藝術活動的專用活動室,如美術專用活動室的改造、增設幼兒線描畫展示廳、將幼兒園多功能活動廳進行改造,廳內增加小劇場舞臺等。
三、建設富有鄉土特色的游戲區域
通過課程的開展,我們將創設一系列富有鄉土特色的游戲區域,做到層層有特色。
1.以地方特產為主題的游戲區域。我們將利用一樓走廊邊角設置公共區域“菌菇”產業園、“湯溝酒”樓、“鑼鼓牌”西瓜、葡萄……,教師利用海綿、紗布和海綿紙巧手制作的各種點心、精致的小蒸籠、藍印花布的巧用、古樸茶牌的結合,以及古色古香的價目表,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家鄉特產店里擺放著各式灌南特產模型,粉絲、淮山藥、淺水藕……,幼兒可以利用這些材料開展各類區域游戲。“有趣的家鄉特產”繪畫活動中,運用多媒體讓孩子們親眼見到灌南是個水陸交通便利的縣城,有著豐富的地方特產資源,通過鄉土線描畫教育,讓幼兒了解家鄉特產,感受家鄉的美麗。這樣的整合活動能夠引起孩子們之間思維火花的碰撞,同時也喚起孩子對積極情感的愉悅體驗。
2.以民間藝術為主題的游戲區域。二樓走廊公共區域設置了“糖人秀”作坊“編織坊”“刺繡坊”“泥塑坊”“巧手剪紙”。在這些區域里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豐富多彩、數量充足:五彩的編織絲線、小巧的刺繡工具、剪紙工具、泥塑模型……讓人見了愛不釋手,總有一種想大展身手的沖動。
四、建設具有園本特點的課程資源
一、激發學生學習剪紙的興趣
要使學生的剪紙技術獲得提高,最重要的是激發其剪紙興趣。首先,教師們抓住孩子對小動物感興趣這一特點,經常有意識地讓學生欣賞各種動物的民間剪紙圖案,如十二生肖的鼠、牛、羊等,讓孩子感受民間剪紙藝術的豐富多彩。其次,讓學生們欣賞歷屆畢業生留下的剪紙作品,在同學們嘖嘖稱奇時順勢引導,“只要努力,我們也可以剪出這么漂亮的作品”,以此激起學生們也想試試看的沖動。
其次,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圍。由于我校高度重視這一民間藝術傳承,在教學活動中把剪紙納入日常教學課程。并在第二課堂注重學生的特長培養。因此,在平時指導剪紙的過程中,教師常常鼓勵他們毫無拘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及時給予表揚。讓每個學生得到被認可的快樂,使他們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識;使他們由此更加喜歡剪紙活動,從而獲得創作的勇氣和熱情。教師的指導、幫助。增強了學生走向成功的自信心,激發了他們對剪紙的興趣。
最后,讓學生體驗成功,激發他們的剪紙興趣。學生往往對自己完成的作品有一種成功感,希望得到別人的夸獎,這能激發他們對剪紙的興趣。由于技能的限制,兒童的剪紙作品不能準確地表現物體,如蝴蝶、花籃、各種小動物的細小部分。在這時候,教師就要進行循序漸進的指導,不強求學生剪得非常象,只要形似即可。在這些剪紙活動中,孩子們又畫又折又剪,在剪剪貼貼中動手、動腦、動眼,在發展手部肌肉靈活性的同時又滿足了兒童好動、好玩的天性,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剪紙的興趣。
二、運用多種教法展開教學
首先,在游戲中學習剪紙的方法。在兒童的剪紙活動中,故意設計一些游戲情節,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知道了只有雙手配合好,才能剪出光滑的圖形,同時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其次,精心設計活動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教師設計了“在玩中觀察一在情境中產生興趣一在活動中思考想象一在鼓勵中創造表現”的活動模式,努力使剪紙活動更富有趣味性,使學習變得更為輕松、愉快并有吸引力。
教師運用各種指導方式,使孩子們有發揮自己積極性、主動性的機會,讓他們高高興興地投入剪紙活動,從而激發兒童創造的欲望。
三、做好課后的輔導工作
由于興趣小組跨班多,學生年齡跨度大,接受能力不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校除了進行分層、分類教學外,課后還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及時復習,反復練習,復習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加難度,以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二是及時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地強化練習;三是根據學生的能力提出適宜的要求;四是在鼓勵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性格能力特點,設計不同的訓練方式。
2012年1月中旬,市文廣新局制訂了三套元宵系列文化活動方案報送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確定了“安全、節儉、親民”的元宵活動原則。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元宵活動組委會,細化了工作方案,明確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落實了責任人,設置了項目的時間節點,并確定完成各節點工作的要求。每個工作節點,都進行嚴格檢查、控制和監督,在項目化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期間,市委常委、市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市長,帶領市四套班子領導親臨現場查看元宵燈會的組織情況,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市分管領導沈旭微、徐美娟親自坐鎮指揮,有力地保證了燈會安全、有序進行。
------以整合資源為目標,內容豐富、抱團運作、今年,人民廣場的元宵燈會規模不小,白天有演出和猜燈謎,晚上有燈會,市民白天夜晚鬧元宵都有活動,效果較好。各鎮鄉、街道的元宵活動,出現以組團為單位統一活動的現象,組團內各鎮鄉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和隊伍的特點,組建了各自的踩街隊伍和演出節目,統一在各組團內的鎮鄉街道輪番表演。今年,臨平副城、余杭組團、瓶窯組團、良渚組團共有40支隊伍參加踩街表演,超過20萬市民參與其中,共鬧元宵。這樣既節約了成本,整合了資源,豐富了活動內容,也強化了鎮鄉的組團意識,加強了文化精神方面的聯絡。
------以促進消費為理念,集中經營、積極疏導。元宵活動期間商販較多,借鑒前幾年承辦元宵活動的經驗,今年組委會將臨近元宵燈會的廣和街作為元宵商品集中銷售地點,大約三百米長的街道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元宵產品。由于引導得當,規范經營,既豐富了市民元宵活動的內容,也促進了商品的銷售,今年元宵產品的銷售量也比往年有一個大的增長。
活動成效:
據估測,元宵節當晚在人民廣場賞燈群眾超過7萬人次,從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共有20余萬人次的群眾參與了市級元宵系列活動,人數均超過了去年,各項活動安全順利。全市各鎮鄉(街道)結合當地實際,組織開展了賞燈、踩街、焰火、演出等文化活動,豐富了城鄉群眾節日生活。全市人民度過了一個喜慶、和諧、奮進的元宵佳節。
學校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1一、活動主題
歡度壯族三月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二、活動地點:學校、家庭及其他三月三活動場所
三、活動時間:xxx年4月5日至11日
四、活動參與人員:學校師生
五、活動內容
(一)學習壯族習俗。
1、宣傳三月三:利用每周例會、校園廣播、班團隊會等形式,宣講壯族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等民族文化。地點:校內。
2、①學生跳起壯族竹竿舞:竹竿對打千年響,和諧步伐萬年光,大家團結手拉手,同學情誼百年長。②板鞋比賽。
時間:4月5日、6日每天下午17:00 地點:樟木三中校園運動場上
3.學習觀摩壯族山歌:當年三姐把歌傳,唱歌出名成歌仙;山歌好比春江水,至今流了千萬年。 建議學校的師生參加樟木鄉第四屆三月三文化藝術節,學習觀摩壯族山歌。
時間:4月9日上午10:30 地點:樟木鄉民族文化體育廣場
4. 糯香三月三:壯族三月三有家家戶戶蒸制五色糯米飯的習俗。建議學校的師生回家向家里的老人學習戶蒸制五色糯米飯的方法。 時間:三月三假期當中 地點:在學生各自的家庭中。
(二)記憶三月三。通過專家研討對話三月三和文字、圖片、實物及繡球、壯錦、香包、五色糯米飯等傳承人展現三月三的歷史傳統、風情習俗。
(三)參與三月三的活動:建議學校的師生積極參與壯族三月三有關的民俗活動,例如文藝匯演、舞群獅表演、農家體驗、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等。在活動當中做活動的組織者或者志愿者。
六、活動的要求
1.每一個參加各項活動的師生都要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做到遵守社會秩序,遵紀守法。
2.每一個參與活動的人員一定要注意收集材料,特別是參加活動現場的照片(照片要求看見參與的人員、場面全景、主題特寫等內容)。
學校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2為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營造祥和歡樂的節日氛圍,豐富學生的校園民族文化生活,根據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xxx年xx學校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x政辦電〔xxx〕x號)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進一步促進我市民族團結進步、校園穩定和諧發展。現將xxx年開展壯族三月三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
二、活動時間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
各學校結合實際,組織、引導在校師生集中開展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結合國旗下的講話、班隊會、主題演講等形式,積極拓展宣傳內容,同時運用宣傳欄、校園廣播、板報墻等載體,宣傳壯族三月三,展示民族八桂風采。
(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1.組織開展一項民俗活動。在節日期間,傳唱劉三姐歌謠、學習民間藝術、學唱本地戲曲、創編山歌詩詞等各種健康有益的傳統文化民俗活動,感受節日喜慶,學習了解本地過節傳統和風俗習慣。
2.學講一個傳統民俗故事。開展誦讀傳統文化經典圖書篇章,學講一個反映民族精神的傳統故事,感受蘊含在傳統故事中的民族人物的家國情懷和精神追求,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3.參觀本地一個歷史名勝。在保障安全、遠離封建迷信的前提下,在父母的帶領下或結伴尋訪、參觀一處能體現本地文化特色的風景名勝、歷史遺跡、文化公園、博物館等,了解家鄉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
4.做一次壯族三月三小小宣傳員。鼓勵學生在節日期間主動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解說家鄉的民俗文化風情,激發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豐富校園民族文化生活。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注重結合。各學校要把組織開展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活動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件大事來抓,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出具體方案,積極引導在校師生參與其中。
(二)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各學校要加強對民族文化節日活動的宣傳,組織引導師生開展有意義的活動,過上歡樂祥和的民族節日。
重陽節敬老院活動方案1
孝敬長輩、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貫徹實施全市老齡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
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浦南中心幼兒園主動開展“敬老月”主題教育活動,我們通過請“爺爺奶奶同活動”、“民間藝術老人進教室”、“我為奶奶唱支歌(跳個舞)等互動活動,讓全體師生體會老人的社會價值,產生孝敬長輩、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情愫,教育幼兒懂得感恩,發揚和繼承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一、開展親老敬老宣傳教育,努力營造濃厚的親老敬老氛圍
幼兒園領導高度重視,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敬老月”活動方案,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園長為副組長,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各班組以符合本班幼兒年齡段經驗的活動展開,以多種形式向老人祝賀節日,努力營造親老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1、園外懸掛宣傳標語,營造宣傳教育氛圍,在園門口懸掛宣傳“愛老從心開始,助老從小做起”的宣傳標語,主動向父母宣傳“尊老、敬老、愛老”。
2、深入開展《老年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制作“關愛老人感恩成長”的宣傳板報,將宣傳內容輻射到社會。
3、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宣傳《老年法》,把宣傳《老年法》與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相結合。
二、將“愛老從心開始,助老從小做起”的主題內容滲透到各年齡班幼兒的教育活動中
1、各班啟動“敬老月”主題教育活動,向幼兒宣傳“老人節”,讓幼兒從小懂得尊老、敬老、愛老。
2、各班在家園專欄,宣傳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利用父母資源,讓幼兒了解長輩照顧和培養晚輩的艱辛,教育幼兒懂得感恩并與幼兒一起以行動去關愛和幫助家庭中、生活周圍的長輩。
3、各班通過讓幼兒邀請爺爺奶奶進班、請民間老藝人參與手工制作等互動活動,讓幼兒體會老人的社會價值,培養幼兒從小養成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優良習慣。
4、開展愛老敬老實踐活動,通過為爺爺奶奶做一件事:講一個故事、畫一幅畫、唱一首歌等互動活動,讓老人感受來自孩子的愛心回報。
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不僅懂得了“索取”含義,更加領悟到了“回報”的珍貴。活動讓孩子們體驗了人間最美的情感,也是在真摯情感的感召下激發了孩子心中的善良與仁愛。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體驗、親情體會的傳遞,更是一個祖孫情的溝通橋梁,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溫馨,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通過此活動引導幼兒關心長輩、為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進一步地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操作能力、審美能力。
三、結合禮儀教育,幫助幼兒形成尊孝助老的優良行為禮儀
1、學習禮儀教育活動的有關內容,懂得如何才是尊敬老人的行為。
2、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習文明用語和禮儀。如在公共場所里,給老人讓座、優先老人、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等。
3、我們的親老愛老行為,對身邊的孩子有著身教言傳的作用,如:先讓老人進屋,先讓老人坐下,有吃的先讓給老人,這些細小的行為都會影響孩子,他們會不自覺的模仿大人的做法甚至思想。假期外出,坐公交車時,以身作則為老人讓座,上樓時,碰到老人,幫他提東西等。在幼兒中組織開展“孝在我家,親老人”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敬老親老活動。
中國是禮儀之邦,我們小朋友應該從小學禮、用禮,每一個細節開始,從學會尊重長輩、孝順老人開始,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四、深入宣傳,將“敬老月”活動輻射到周邊社區
啟動“敬老月”活動宣傳報道工作,在新浦區教育網上發表有關我園“敬老月”活動開展的報道,將“敬老月”主題活動的教育面輻射到周邊社區,擴大教育影響力。
“敬老月”的主題活動只是孩子學會感恩,回報親人的開始,隨著敬老月活動的結束,我們的敬老、愛老行為還要延續,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關心、關愛、幫助老人,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感恩父母,關愛老人”的種子,從而形成優良的尊老行為禮儀。
重陽節敬老院活動方案2
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塔石大隊部及團組織準備參加“《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主題活動,
為塔石敬老院的老爺爺、老奶奶帶上我們的關愛和節日的慰問。 人員:校舞蹈隊成員、校合唱組成員、銅管樂隊成員、和其他節目的隊員及指導老師。
活動準備:1、節目安排:
銅管樂隊:《歡樂迎賓曲》、《軍港之夜》;指導老師:朱麗娜。
校舞蹈隊:舞蹈《綠》、說唱《龍游風流》;指導老師:張雋莉。
英語組:英語歌曲大聯唱、歌表演;指導老師:賴正意、王春燕、黃秀青。
口琴獨奏:童游 《小熊跳舞》等。指導老師:張雋莉。
小快板:《文明禮貌我先》。指導老師:王小菲。
小組合唱:俞佳旋等。指導老師:余燕玉。
教師代表:張輝歌曲《一生平安》
校合唱隊:《小白菜》、《多、來、咪》。指導老師:陳莉。
重陽節敬老院活動方案3
開展“敬老月”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入貫徹黨和政府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讓廣大老年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宣傳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和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對策措施;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讓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
活動內容:
1、大力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宣傳氛圍,張貼“敬老月”宣傳標語,增強并強化居民敬老愛老意識。制定活動計劃,從實際出發開展具有特色的敬老愛老助老活動。
2、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敬老月”期間,我社區將廣泛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切實關心老年人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積極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問題,提高他們的生活生命質量,努力營造幫貧助老、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老年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及全社會的關愛。
3、開展為老系列志愿者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志愿為老人多樣化活動。把開展為老志愿服務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把為老志愿服務活動與“創建文明城市”、“創先爭優”和“七個一”活動結合起來,從辦得到、老年人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一項一項地抓好落實。
4、開展老年維權活動。“敬老月”期間,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老年優待政策和有關涉老政策落實情況的檢查,切實把各項惠老和老年優待政策落到實處,及時解決老年人優待政策落實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在衣食住行、人身和財產安全等方面積極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5、是積極開展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在“敬老月”期間,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健身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展現當代老年人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積極動員組織我社區的離退休人員參加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以滿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豐富離退休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6、開展扶老助老活動。社區將積極組織轄區內的志愿者上門走訪慰問困難老人,與困難老人聊天、談心、了解困難老人的需求,為黨和政府解決困難老人實際困難進一步摸清情況
重陽節敬老院活動方案4
一、活動綜述:
“九九重陽節”是我國全社會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所有老人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文明的老年節。進而更好地發揮老同志社會作用和地位,更好地服務于和諧的精神文化建設。因此,由團縣委組織我們xxxx級西部志愿者在重陽節以身體力行為老人干實事、做實事,從根本上關懷老人、愛護老人、呵護老人為目標認真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助老系列的主體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三、系列活動策劃方案:
以敬老助老愛老為主題,開展三次新穎且有實際意義的敬老活動。
系列活動一:“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敬老院義工日策劃方案(定于xxxx年9月24日)
系列活動二:“身體力行干實事、下鄉鎮關懷老人”三門鎮幫忙干農活(收稻谷)并且探望和關愛百歲老人(預定xxxx年10月1~4日)
系列活動三:“關愛縣里老,齊唱紅歌迎國慶”九九敬老茶話會(預定xxxx年10月5日)
四、子活動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