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探究性學習特點

      探究性學習特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探究性學習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探究性學習特點

      探究性學習特點范文第1篇

      一、人文性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是一種客觀存在,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

      語文探究性學習是語文的人文特征所決定的,語文中包含豐富的人文題材,如詩歌、小說、戲劇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探究學習中必須結合一定的歷史、地理知識和特定的社會背景進行理解,同時要求探究者具有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一個結果。

      二、自主性

      語文探究性學習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新的關系,在這種新的關系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知識。學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觀點,直接與各種文本對話、與客觀世界對話,探求語文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規律。這種學習還具有選擇性,學生可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問題進行探究活動。

      語文探究性學習不是單純學習書本知識,不能依賴教師的教授來解決問題,而應強調自覺自主地動口、動腦、動眼、動耳、動手,教師的講授僅為指點方向或開山引路,學生在學習中必須積極主動地探索,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這樣既可鞏固已有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創造思維和個性品質。

      三、開放性

      語文探究性學習往往以“問題”為切入點,以解決問題為憑借,絕大多數問題均無明確的、單一的答案,實施過程中涉及的諸多要素具有開放性,跨學科性強,內容開放,時間開放,角度開放,方法開放。探究性學習的課題內容、探究資源、組織形式、探究時空、探究方法、探究過程、成果的表述形式、學習評價等都應是開放的。就是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學生個人興趣、積累和閱歷以及探究活動的不同,探究視角的確定、探究目標的定位、探究切口的選擇、探究過程的設計、探究方法的確定、探究手段的運用以及探究結果的呈現方式等都不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生發揮個性特長、潛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語文探究性學習課程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珍視每一個學生的獨特體驗,其課程目標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學習課程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學習課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評價標準具有開放性。因而,語文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四、實踐性

      探究性學習特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急性髓系白血病;兒童;免疫表型;流式細胞術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來源的自我更新的干細胞或祖細胞惡性轉化引起的克隆性疾病,表現為分化障礙、增殖過度和凋亡受抑。有15%~20%的兒童白血病起源于髓系,是一類獨特的血液系統腫瘤。免疫分型可利用細胞抗原表達差異來識別白血病細胞克隆的來源及分化階段,伴隨著流式細胞術(flowcytometry,FCM)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研究中的廣泛應用,形態學難以分類的AML分型檢測在其診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該研究采用四色FCM和CD45/SSC設門檢測了127例兒童AML患者的免疫表型,并對免疫分型結果以及臨床意義進行了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兒童AML患者127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52例,年齡從1歲到14歲,中位年齡7歲。按FAB標準分類M11例,M241例、M330例、M418例、M531例、M62例、M74例。

      1.2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在初診時采集骨髓標本,肝素抗凝,24小時內檢測。每管中加入標本(1×106/ml)100μl及四色直接標記熒光抗體。所用單克隆抗體包括多甲藻葉綠素蛋白(Percp)標記的CD45、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別藻青蛋白(APC)或藻紅蛋白(PE)標記的CD34、CD10、CD19、CD7、CD117、CD33、CD9、CD2、CD56、CD15、CD38、HLA-DR、CD16、CD13、CD11b、CD4、CD14、CD64、CD123、髓過氧化物酶(MPO)、GlyA、CD41、CD61、CD42b及同型對照IgG等。所有單克隆抗體及陰性對照均由美國BectonDickison公司。用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CellQuest軟件獲取并分析100000個細胞。通過CD45/SSC設門識別幼稚細胞,分析并計算該幼稚細胞群中各白血病相關抗原的陽性率。除胞漿抗原MPO(≥10%為陽性)外,幼稚細胞群中其它抗原陽性率≥20%為陽性。

      1.3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采用卡方檢驗、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t檢驗及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AML患者的造血干/祖細胞標記抗原和髓系抗原表達情況

      127例兒童AML患者中,各FAB亞型的免疫表型特征見表1。造血干/祖細胞標記抗原CD38、HLA-DR、CD34在兒童AML患者中呈高表達,分別為97.6%、71.6%、53.5%;但在30例M3患者中CD34和HLA-DR的陽性率分別為13.3%和16.6%,明顯低于其他亞型(P<0.05),且在30例M3中CD9、CD13、CD33、CD117、CD64表達均明顯高于CD34和HLA-DR(P<0.05)。127例兒童AML患者中主要表達的髓系抗原有CD33、CD13、CD117,分別達95.3%(121/127)、90.6%(115/127)及90.6%(115/127)。CD14和CD15主要在M4和M5中表達;CD64主要在M5、M3、M4、M2中表達,分別為83.9%、80.0%、66.6%、53.7%;CD64和CD15同時陽性表達多見于M4和M5。

      2.2AML患者淋系抗原表達情況

      在127例兒童AML患者中,有65.4%伴淋系抗原表達;以CD56表達最高,占38.6%,其次為CD7(21.3%)、CD19(11.8%)、CD2(7.09%)、CD10(0.79%)。30例M3、2例M6和4例M7不表達CD7,其他AML亞型中均可見CD7不同程度表達,CD7最常見于M2、M5。CD56最常見于M1、M7,其次為M5、M2。127例AML患者中,CD19表達于11.8%患者。所有淋系抗原中CD10陽性率最低(0.79%),見于1例M6。另外2個淋系相關抗原共表達者也較多見,CD7+CD56+共表達者7例(M11例,M21例,M41例,M53例,M71例);CD19+CD56+共表達者5例(M24例,M41例);CD2+CD7+共同表達者有3例(M21例,M52例)。

      2.3LymAg+組和LymAg-患者臨床特征的比較

      根據淋系抗原(LymAg)表達情況,將患者分為兩組:LymAg+組和LymAg-組。127例兒童AML患者臨床生物學特征見表3,其平均年齡、男女比例、平均白細胞數、平均血紅蛋白水平、平均血小板數、平均骨髓原始細胞百分比在LymAg+和lymAg-兩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均>0.05)。然而,LymAg+組CD34及HLA-DR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LymAg-兒童AML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3討論

      隨著細胞免疫學的迅速發展,流式細胞儀廣泛應用于白血病的臨床診斷和科學研究中,免疫分型已成為診斷白血病的重要標準,它有利于對白血病做出更精確的分型。

      本研究對127例兒童AML病例中免疫分型結果進行分析,其中髓系抗原CD33、CD13、CD117在各亞型AML中均有較高的陽性率,分別達95.3%、90.6%、90.6%。髓系相關抗原的表達可反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細胞起源,而不同的髓系白血病往往停滯在細胞分化的不同抗原表達階段,因此可通過相應的抗體對細胞發育階段進行鑒別[2]。HLA-DR和CD34抗原表達見于分化較低的類型,如M0、M1、M2、M4、M5。M3患者的免疫表型有一定特性,CD13、CD33、MPO高表達,而CD34、HLA-DR很少表達。30例AML-M3病例中有22例CD34與HLA-DR均為雙陰性,因此強自發熒光、CD34與HLA-DR雙陰性并且表達相關髓系抗原,對于M3與其他亞型AML的鑒別診斷具有一定參考價值[3,4]。同時30例病例中有5例HLA-DR為陽性,高于文獻報道成人M3中HLA-DR的表達[5]。CD9在M3患者中呈高表達,陽性率為96.7%。CD11b作為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相關的分化抗原,在M4、M5中陽性率分別為44.4%41.9%,與其他類型AML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一單核細胞分化抗原CD14在M4和M5的陽性率僅為22.2%和19.4%,雖然與其他類型AML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其陽性率偏低,這主要是由于CD14主要強表達于成熟單核細胞,而在原始、幼稚單核細胞表面低表達[6]。

      關于AML患者淋系抗原表達情況,本組資料中伴1~2個淋系分化抗原的AML占65.4%,與文獻報道的成人AML中20%~35%表達淋系抗原相比明顯增高[7],最常見的是CD56和CD7。CD56是神經細胞黏附分子的異構體和自然殺傷淋巴細胞(NK)的標志[8]。CD56抗原在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ML)和其他惡性腫瘤細胞均有不同程度表達,CD56的神經黏附特性使CD56陽性表達的腫瘤細胞具有高度侵襲性[9,10]。本研究中CD56的陽性率為38.6%,主要在M1、M2、M5和M7中表達。CD7是T淋巴細胞表面抗原,但近年來,研究認為具有多項分化潛能的造血干細胞也表達CD7抗原。本研究中,CD7的陽性率為21.3%,主要表達于M1,其次是M5、M2、M4,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1]。

      探究性學習特點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中語文;探究性學習;應用意義;應用方法

      在新的教育發展形勢下,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一種創新性的手段。它的應運而生,給高中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選擇。重視探究性學習模式,并對其進行正確應用,才能讓探究性學習活動發揮出價值。

      一、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探究性學習活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語文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力度。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然地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與方法,也能在實踐中加強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探究活動中的交流,有利于學生相互激勵、共同發展。

      2.探究性學習有利于語文學科教學改革

      新課程標準提出,讓探究性學習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標志。在考試改革與課程改革的背后,教師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都在發生較大改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模式的推廣,極大地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落實探究性教學,是促進教學活動進步的重中之重。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以學科特點為基礎,開展探究性活動

      (1)教師要認識到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閱讀文章是探究活動的重要基礎,只有明確閱讀文章的特點與重要性,組織學生與閱讀文章進行互動交流,才能讓探究活動得到有效開展。語文學科具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有利于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的提高。比如,在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候,教師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對詩歌中的情感進行體驗,會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開展。一些學生選擇大聲朗讀,一些學生選擇默讀,不同的學生適合不同的方式。給學生自主探究的自由,有利于其學習能力的提升。

      (2)應用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高中學生具有相對完善的思維能力,探究學習活動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思維方式多種多樣,而發散性思維、辯證思維以及創新思維,可以在探究活動中得以提高。比如,在講解《荷塘月色》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對現在的荷塘月色場景進行想象,將兩者進行對比,培養學生的對比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2.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探究性學習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深入思考與探究,從而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比如,在講解《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與文章內容相關的視頻,給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的情境。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內容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章中的重難點學習內容進行探究與討論,同時,為學生播放一段節奏較為緊湊且旋律緊張的曲目,給學生渲染探究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基調,提出更為貼切的問題,提高探究效果。

      3.加強課堂師生互動,開展探究性活動

      教師,是高中學生語文學習路上的重要引導者。探究性活動,需要學生專注地思考,也需要師生之間的配合。通過師生互動,共同去探究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規律。

      比如,在講解《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對“裝在套子里的人”的特點進行總結。教師利用互動,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但不能將自己的個人觀點過于明顯地傳遞給學生。教師要更多地接受學生的看法,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討論,及時指明探究學習的方向,促進探究活動效率的提高。

      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成功應用,會讓高中學生的學習靈感得到激發,能給高中語文教師以新的教學想法。重視探究性學習模式的作用,對其進行正確利用,讓探究性學習氛圍得以形成,有利于學生語言思維的形成,使高中學生成為語文知識的應用者。

      參考文獻:

      探究性學習特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高中語文教學 實施策略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探究性學習的含義

      探究是一種活動,探究性學習則是以探究這種活動為基本特征的學習方式。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對學生而言,探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他們,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的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積極學習過程;對教師而言,探究性學習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探究性學習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的必要性

      (一)探究性學習對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

      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機是對它的興趣,而探究性學習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掌握,又促進學生對知識價值的反思;探究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廣泛地掌握語文技能,提高學生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究性學習能給予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充分的思維空間,探究活動傾向于橫向與縱向的研究,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在很廣闊的天地中翱翔,自由思考,自由探究;探究性學習的方式鼓勵生生互動、同伴質疑與討論,利用集體思考的力量,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相互誘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發學生全方位認識這個問題,就給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二)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探究性學習提出的要求

      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改革經過幾年的施行,已經從考試改革、課程改革、教材改革,發展到開始發動教學模式改革――以“探究性學習”為標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所以,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發展,實現教育方法從“粉筆+講解”向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轉變,是當前語文教學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把握高中語文學科特點,鞏固探究性學習的基礎

      1、重視閱讀,牢固樹立“閱讀即探究”的思想

      學生主要通過閱讀文本來獲得語文知識,培養情感與價值觀,所以閱讀文本是探究活動的物質基礎,只有抓住了閱讀文本的特點進行探究,才能讓學生領會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才能讓學生深入地與文體交流和對話。學生與文本發生深層次信息交流的閱讀才是最好的語文探究性學習。語文學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閱讀是傳統語文教育遺留下來學習語文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學生個性化閱讀探究方法、比較閱讀探究方法等。

      2、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思維能力,而探究性學習需要學生積極思索,不斷創新,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思維方式有許多種,其中發散思維、辨證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探究性學習的三大思維策略。

      探究性學習是圍繞閱讀文本而進行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去發散學生的思維,伸長聯想的空間,從課本知識到課外閱讀,從古代到現代,從音樂美術到影視錄像,從民間俗語到詩詞典故。在豐富聯想的基礎上容易找到知識中的空白,思維中的矛盾,從而發現問題,找到探究的目標,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師生共同參與,營造探究性學習的氛圍

      1、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語文課程的探究內容非常豐富,是語言文字和人文內涵的結合,是開放而有創新活力的,而探究的過程也講究情感的投入和發展。學生也只有在寬松活躍、自由愉快的氛圍中才能積極思考,深入探究。所以,創設一定的情境,既有利于語文課程的生動展開,也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有效實施。

      2、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起著引導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立足文本,引導學生探究。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把握文本本身的思想情感及寫作技巧,咀嚼語言在文章中的含義及作用等,同時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起學習語文的一定的方法技巧,樹立起正確的情感與價值觀,提高語文素養。當然,在探究時,一方面要與語文文本相結合,話題不能游離于文本之外,另一方面要與學生實際相聯系。學習《過秦論》一文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探究秦滅亡的原因,文章酣暢淋漓的論述風格,但一定要給學生適時引導,以免學生把語文課上成歷史課,僅僅去探究這篇文章的歷史觀,而忽略了文章的文學性的體現。

      (三)拓展遷移,挖掘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性學習提倡讓學生自主探究。具體可以采用下面的幾種自主探究方式:首先,在語文文本矛盾處挖掘探究的沃土。

      高中語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實合理的地方,學生圍繞這些矛盾大膽探究,是尋找探究切入點的方法之一。《祝福》中有這么寫祥林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學生在自探究的過程中會發現,這樣的矛盾恰好襯托了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也有力的控訴了封建禮教與封建迷信對她的無情的壓迫;其次,扣住情境,進行換位的思考。課文是作者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產物和思想軌跡,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關角色,或充當某些角色,去換位思考。語文教學經常采用的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種。

      2、師生、生生合作探究

      探究性學習需要學生深入地思考,仔細地研究,更需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尋求答案,共同尋找事物的規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處理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學習的關系,這不僅強調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更要強調教師要在引導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合作,不僅珍視探究中教師自身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反思,同樣,也要珍視探究中學生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這樣才能體現師生之間相互傾聽、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探究性學習特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中政治 自主合作 探究性學習 現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04

      1 前言

      傳統教學方法以老師為主,對學生實行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可能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變為消極學習。因此,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采用現代新型的教學技術,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政治自主學習。現代政治教學必須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觀念上的轉換,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提高學科素養和實踐能力。本文將從高中政治學習的特點著手,闡述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2 高中政治自主性學習的特點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高中政治自主性學習的保證。考慮到高中政治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及其特點,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模式,對學生加以引導學生,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對高中政治的興趣。

      自主合作探究性政治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散發,對政治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過程中能夠促進老師與學生中的教學互動,促進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法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探究性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增強對知識的體驗性學習,促進學生改變思想觀念。自主性學習能夠幫助學生記牢知識要點,且讓學生印象深刻。其次,探究性學習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其實踐訓練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再次,探究性學習突破書本的限制,促進學生了解除課本以外的內容,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對知識進行學習。最后,探究性學習有其獨有的挑戰性,科學調查是一項重要學習措施。

      3 如何做好高中政治自主探究性學習

      3.1 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

      首先,加強指導,為學生自主探究型學習提供條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自身角色,在探究型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起的作用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探究型學習是全新的學習模式,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容易導致思維受限,在學習過程中也會產生諸多疑問。因此,老師必須做好指導者,引導學生漸漸進入自身的角色。同時,老師也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以全新的視覺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式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其次,學生提高自主研究性學習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改變以往學習的觀念,提高自主研究性學習意識。新課改的推進,為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已經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學生必須做好成為課堂主體的準備。老師對學生進行全程指導和管理,學生應該自行做好科學調查,搜集調查資料,以提高自主研究學習的科學性。另外,老師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必須盡可能地對學生所提出的方案提出改進方案,了解學生研究的動態,并且對學生進行動態性指導。

      最后,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機會。只有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才是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中必須保證師生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師生之間的互動才是最有效的,老師才能夠和學生達成共識,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率更高。在交往條件平等的情況下,老師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機會,善于把機會留給學生,這樣才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也能夠使學習效率提高。

      3.2 以問題教學帶動政治教學

      問題教學是從問題出發,以問題帶動科學調查活動,促進學生領悟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自主合作探究性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交流與合作,更包括語言和思想上的交流溝通。問題教學則是將師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經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后進行解決的教學過程。問題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去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在進行問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的實例進行探討,這樣更加容易貼近學生,多注重實例的內在價值,選用一些重點難點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會更有教育價值,也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3.3 了解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學習的關系

      教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經濟學、哲學和政治學基礎才能夠促進科學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教師應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學習整合起來,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思維方法,還提高了學生的政治覺悟,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材是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有效工具,能夠促進學生加強對學習的研究和探討,更能促進學生將理論用于實際的經驗研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保障。

      4 小結

      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高中政治教學的有力手段,能夠改變學生知識為本的觀念,提高學生對知識技能和實際運用的能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作為指導者輔助學生繼續科學調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能夠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玉化.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探討[J].林區教學,2011,4(5):2-3.

      [2]戴書芹.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J].新課程(教研版),2011,4(1):11-12.

      [3]蒙麗梅.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5(6):13-14.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