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業環保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雖然在建造技術上進步很大,但是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對于節能環保要求不夠完善,很多建筑沒有降低能耗,對周邊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分析了工業建筑設計中的一些節能和環保措施。
[關鍵詞]
工業建筑;節能環保;節能措施
伴隨工業化以及城市化發展,城市中的高樓和工廠鱗次節比,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愈加嚴重,基于此,就要求建筑要節能環保,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污染。在工業建筑的規劃設計中要依托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加快促進工業建筑節能減排。
1工業建筑節能
1.1建筑外環境節能設計
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對于規模大、耗能多的工業建筑進行節能減排的治理至關重要。我國能源一直處于短缺的局面之中,因此我們要采取一切可行的技術措施來節約資源,降低損耗。要從工業建筑的設計著手保證節能降耗,首先要先擇好工業建筑周圍的環境、地質條件以及地理地貌,將大自然的自然規律與人的設計有機融合。工業建筑是人類科技發展的產物,而如今與大自然顯得格格不入,是因為它給環境造成了傷害。所以,在進行工業建筑的設計時就要更加注重節約資源和減少資源浪費。除了選址利于節能設計之外,建筑物的外墻設計也很關鍵。在傳統設計中,外墻的設計并沒有關注到節能,以致于很多熱能被白白釋放掉,沒有很好的加以利用。比如某些工業設備需要大量熱能的支持,外墻如果保暖性差,熱量散發加快,勢必要進行長時間的加熱才能滿足要求,進而增加碳排放和能源的消耗。因此,建筑的外墻要注意增強氣密性,做好隔熱措施,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儲存住熱量,有效減少了資源的消耗。我們要結合外墻的設計規范與隔熱、保溫的功能,利用新產品和新技術,不斷提高建筑外墻的節能技術水平。
1.2門窗
建筑物的門窗設計也與外墻的要求相差無幾,因為門窗是建筑與外界相連接的地方,如果密閉性不強,甚至留有縫隙,就起不到對整個建筑的保溫作用。在設計門窗時,要注意與墻面的緊密性,不要留有縫隙,窗戶最好使用一個窗口一面玻璃,減少玻璃與窗框的連接區域。在北方地區,有的地方采用雙層玻璃窗,就是要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將熱量更加持久的留在建筑物內部,減少排放又節約了能源。
1.3屋面
在建筑隔熱系統中,屋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保溫材料的選擇過程中,不能選用那些密度過大的材料,防止出現屋面重量過大,而導致荷載加大的情況。此外,也不能夠使用那些吸水性的保溫材料,因為保溫材料在吸水之后,會使得保溫效果有所降低,進而促使整個建筑的隔熱性也有所下降。隔熱屋面可以采用架空型屋面或者種植屋面等,這些屋面都能夠促進屋面隔熱性能的提升。
2提升節能環保設計的主要措施
2.1提升設計人員的節能意識
對于工業建筑的設計者而言,對于建筑行業的相關建造標準和程序已經駕輕就熟,但是節能環保的設計規范和概念并不深入人心,很多設計者并沒有考慮到建筑物如何減少資源消耗,對于節能設計和理念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是多年來建筑行業迅猛發展留下的后遺癥,只顧建設,而沒有注意到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設計人員的節能意識薄弱,是工業建筑設計中缺乏有效節能措施的一大原因。我國沒有形成建筑節能技術和措施的規范性標準,關于工業建筑的節能環保內容相對匱乏,也是導致設計人員節能意識較弱的一個原因。如今,我國愈加重視環保相關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工業建筑的節能環保已經引起足夠關注。設計人員要與時俱進,在工業建筑的實際規劃中結合好節能技術,做好防治資源消耗的措施。工業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它所需要的能源更多,消耗的速度更快,對于環境的影響也最大,設計人員要根據工業建筑的特殊外形以及功用等特點,在設計中結合節能環保的技術措施。
2.2對建筑外在環境設計時要科學合理
由于工業建筑要考慮工業設備的安全存放和正常運轉,所以在進行建筑的外在環境設計中要注意根據工業設備的要求進行。而要使建筑物能夠達到節能目標,還要充分研究選址周圍的地質地理環境條件,當地的氣候是否要加強建筑物隔熱保溫方面的節能設計,山川與河流是否會受到工業建筑的影響等。只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查研究,明確工業建筑與當地環境的聯系,才能在設計中將節能環保的技術更好的與工業建筑的建造結合起來。
2.3使用建筑節能材料
伴隨材料技術的發展進步,我國已經研制并生產出大量的環保節能材料,工業建筑的設計人員在選用材料時,就要更多關注和選擇節能材料,其對于建筑物的節能設計是一大助力。對于工業建筑來說,采用低碳低能耗的材料進行建造,可以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技術與材料的結合運用,能夠提升節能力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建筑要更多的選用節能材料,達到良好的節能效果。
2.4建筑給排水的環保節能
在對建筑所需管材進行選擇時,要首先選用優質綠色的管道材料,材料要具備一定的耐腐蝕性和抗壓力性。如果排水溫度超過一定溫度時(通常在40℃),就要采取金屬排水管。另外,當給水配件潛水壓力較大時,管道中的水就難以根據水的額定流量流出,從而出現超壓出流的現象,進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基于此,就需要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選擇抗壓能力較強的管道材料,以應對工業建筑中超強的排水壓力,避免因管道質量差而引起的管道破裂問題。從其他角度達到了環保節能的目的。
3結語
節能減排已經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中國許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大力整治工業化帶來的污染和能源消耗。在工業建筑設計時,節約能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以及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需要設計人員認真思考,深入研究并切實實現在設計規劃中,打造節能環保的工業建筑,其對于我國工業化的轉型升級和緩解能源短缺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王雪 單位:吉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
參考文獻:
1綠色設計技術的特點
綠色設計雖然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系統,有它特有的技術特點。綠色設計是融產品的質量、功能、壽命和環境于一體的系統設計方法。設計是工業制造企業生產產品的第一步,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產品制造過程中的每一部,確保每一步都是于環境無害的。設計之初,設計者就應該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比如說機械制造成成品之后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以及可重復性等。在進行機械設計時上述性質應該作為設計時的指導原則,時刻在設計的過程中體現出來。
綠色設計方法具有綠色性、集成性和并行性。在設計的過程中,它首先是在綠色設計指導的原則下進行的,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有產品的質量、成本、進度計劃和用戶要求等,在綠色設計時要考慮這些因素,確保生產產品的這些因素都是環保的。在設計時,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制造材料,由于材料不環保而導致生產的產品產生污染是現代很多機械產品的通病。在設計的過程中使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工藝設計、包裝運輸設計、使用維護設計、拆卸回收設計、報廢處置設計等多個設計階段同時進行、相互協調。在設計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將設計信息以及評價結果等進行及時的交流和反饋等,至于整體的設計方案更是要進行反復論證,確保在制造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對環境無污染的,使產品設計達到最優化。
2發展工業機械綠色設計制造的途徑
2.1重視綠色意識教育,建立并遵守環境保護體系
工業機械設計要實現綠色設計、綠色制造,首要的一步是重視綠色意識教育。在我國的機械行業內大力宣傳環保意識,讓企業的每個員工都對環保有所了解并將環保進行到底。在機械制造的整個周期中伴隨的環境問題進行正確識別。只要是發現是有害環境的,立刻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和有效處理。在產品設計在制造的過程中,都要以環境控制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制度化、慣性化,也就是說在設計和制造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是環保的,甚至還要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到產品報廢后的處理是否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的。
2.2注重綠色設計,實施綠色制造工藝藝術
綠色設計是綠色制造技術的核心。我們要做的環境保護是從源頭上控制污染,而設計就是產品生命周期的源頭。所以說實現綠色設計,就是從源頭上控制環境要素,這樣的方式對環保來說無疑是最有效的。綠色設計的內容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第一,選用綠色材料和綠色零部件進行設計。在設計時,必要的一步是選擇制造的原材料,在選擇的時候為了環保,所以最好是選用那些采用綠色工藝生產出來的原材料或者是零件。在產品的實現方式上應該選擇的是節能、節水、省料的方式,這樣可以保證資源發揮了最大的效用。第二,在評價設計方案時,應該采用綠色指標,比如說有節能、節水認證和再商品化率等,將這些指標作為產品設計的評價指標,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才是符合環保的觀點的。第三,將產品進行綠色排序,采用第三方隨機抽樣的方法,讓顧客對同行業同類的產品的能耗、美感、安全、健康、使用性能等做出評價,然工業制造企業都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來建立污染處理系統,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顯然,這樣還是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了很大的傷害。與其先污染,后治理,還不如從制造的源頭阻斷污染。這就需要用環保的眼光來設計工業機械,在工業設計時就推行綠色設計,這樣制造過程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污染環境。在本文中,筆者首先給出了綠色制造的特點,接著分析了發展工業機械制造的途徑,最后做出總結。關鍵詞:綠色制造機械設計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圖分類號:TH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7(c)-0114-01后根據客戶反饋的結果進行排序和改進。
2.3創新技術工藝,發揮環保效益
綠色設計最終會反映到生產工藝中,在生產的過程中,應該將理念落實到具體的生產技術工藝中。這樣才能保證在設計中的綠色理念得以實現,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環保效益。在技術工藝中,每一個步驟都應該有意識的注意環境保護。比如說,在磨削加工時,采用油基磨削液會產生油氣、煙霧,這樣是會嚴重影響環境的,而且磨削液的后期處理成本太高。所以說,這種情況不能再延續下去了,要改善目前的局面,可以采用干磨削或者是準干式磨削的方式來加工,這樣催環境的影響會小得多。
微通道換熱器產品簡介
微通道換熱器由扁管、翅片等部件通過NB釬焊爐焊接成為一體的產品,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采用全鋁基材制成,體積小、重量輕、回收方便、綜合成本低;容積小,冷媒充注量減少40%,有利于環保和成本節約;傳熱系數高,熱交換能力比管翅式換熱器提高30%以上。其因集現代、環保為一體,而被廣泛應用于空調系統、冷凍冷藏、運輸制冷及其他風冷應用場合。
微通道換熱器工業包裝設計案例
1.設計要求
(1)在產品流通過程中具備保護產品、方便儲運裝卸、加速交接和點驗等作用。
(2)確保包裝材料成本具備可競爭力。
(3)最大限度地增加集裝箱裝柜率,降低運輸成本。
(4)生產環節操作簡單、方便。
2.設計方案
(1)被包裝微通道換熱器產品尺寸為:1855mm×574.9mm×18mm,質量約為10kg。被包裝產品尺寸示意圖如圖2所示。
(2)被包裝產品在工業包裝中采用水平放置方式。
(3)根據40尺高柜集裝箱門高尺寸2580mm、集裝箱內堆碼2層,得到每托工業包裝的高度小于等于1290mm。
(4)確認工業包裝高度尺寸后,根據被包裝產品寬度、厚度及層與層間隔板的厚度,得出每箱工業包裝微通道換熱器數量為56臺,每層排放2臺,擺放28層,凈重約為560kg。
根據以上信息,得到如圖3所示微通道換熱器工業包裝設計方案。
3.設計過程
在微通道換熱器工業包裝的設計過程中,重點對其內部結構及圍框的材質選擇作詳細說明。
(1)選擇微通道換熱器工業包裝的包裝材料。單個工業包裝的凈重約為560kg,毛重約為648kg。本設計方案中圍框為承重部件,起到主要的支撐作用,故圍框選擇AA型重型瓦楞箱。倉儲及運輸過程中需要堆碼2層,根據瓦楞紙箱的堆碼強度Ps和抗壓強度Pc計算公式:Ps=9.81×G×(Nmax-1) (1)Pc=Ps×K (2)其中,G為單個工業包裝的毛重;Nmax為最大堆碼層數,K為安全系數。
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1)計算:Ps=9.81×648×(2-1)=6356.88(N)
考慮實際物流環境的風險狀況及產品的價值,此次設計中選用的安全系數K為3,按公式(2)計算得出瓦楞紙箱的空箱抗壓強度Pc,如果實際瓦楞紙箱抗壓強度高于Pc,則滿足運輸堆碼要求。
Pc=6356.88×3=19070.64(N)
對比供應商提供的實測AA(美卡440/180/220/180/美卡440)瓦楞紙箱的抗壓強度為25369N,故所選的AA紙箱可滿足工業包裝在流通中的運輸堆碼要求。
(2)設計微通道換熱器工業包裝的內部結構,如圖4所示。在實際物流運輸過程中,人工裝卸產生的包裝件跌落、陸運結合海運產生的沖擊振動等風險,使得工業包裝內部需要在合適位置放置緩沖襯板,緩沖襯板需要設計對應的卡槽,保證被包裝產品在包裝內部固定不發生移動,產品與產品之間不發生任何干涉。圖4中的數字為整套工業包裝系統的物料編號,物料清單詳見表1。
(3)核算整套工業包裝的包裝材料成本及運輸成本。其中,包裝材料成本為913.29元(不含稅),平均到每個產品,包裝材料費用為16.31元,占每個產品銷售價格的2.3%;按照合同,40尺高柜海運,每個集裝箱運輸到美國的費用大約為40000元,一個集裝箱可裝1080個產品,平均到每個產品,運輸費用約為37元,約占每個產品銷售價格的5.3%。
4.設計驗證
一、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總體概況
(一)園區基本現狀
近幾年來,xx縣借助國家
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機遇,依托富集的農產品資源,大力推進工業化,全縣工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全縣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14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1家,涵蓋了化工、輕工、機械制造、制藥等20多個行業,已初步形成了以玉米、紅干椒、畜禽、木業、藥業和新型能源六大優勢產業集群。特別是圍繞全縣75萬噸玉米、2億斤紅干椒資源,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為發展循環經濟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在以農為主的旗縣,初步探索出了圍繞玉米和紅干椒資源,如何“吃干榨盡”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子。
2002年以來,我縣以現有企業為基礎,以當地玉米和紅干椒資源為依托,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和“配套關聯、協調發展”的原則,規劃建設了xx工業園區。工業園區分為利牛循環經濟園區、玉王科技園區和東風新區,近期規劃總用地面積為19平方公里,規劃公共設施用地2.87平方公里,遠期規劃總用地為71平方公里。
園區以xx縣城為中心,分南、北、東三片布局,功能互補,以循環經濟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采用片狀布局,建設以利牛循環園區和玉王科技園區為主的玉米產業精細化工區、以東風新區為主的紅干椒加工區。按照這一思路,2005年我縣完成了園區“十一五”規劃并上報自治區,被列入自治區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侯選名單。2006年我縣又編制完成了園區規劃實施方案并于年底通過了自治區專家評審。2007年2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內政辦發[2007]8號文件,開xx工業園區作為xxx工業園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自治區第一批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成為全區六大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之一。為使園區規劃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得到有效落實,今年我縣又成立了園區管理委員會,行政級別為副處級,組建了循環經濟辦公室,加強了對工業循環經濟建設工作的領導,同時正在編制中的園區建設實施辦法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循環經濟項目建設等工作逐年進行安排,為園區循環經濟建設工作扎實有序推進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和項目支撐。
(二)園區建設進展情況
目前,園區共入駐企業36戶,其中有30戶企業已建成投產,全部入駐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余億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五通”,包括道路、污水處理及排污管網、輸變電線路、通訊、給水、綠化等工程,共投入資金1.5億元。其中利牛循環經濟園區位于開魯鎮南,國道303線以南,庫開線公路兩側,規劃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園區內建有占地3.15萬平方米、日處理污水2萬噸污水處理廠和占地3.04萬平方米、日處理垃圾100噸的填埋場各一座;完成了2公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入駐的較大企業有年產10萬噸酒精、9萬噸飼料的利牛生化公司、年回收3萬噸二氧化碳的達林公司等企業;玉王科技園區位于開魯鎮北,開保公路兩側,集通鐵路橫貫東西,鐵路南規劃為物流及商住區,鐵路北為工業規劃區,規劃占地面積53平方公里。已完成10公里道路、排污管道鋪設等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入駐的重點企業包括玉王生物科技公司一期年產60萬噸淀粉及系列產品項目、天之華公司一期年產5萬噸酒精系列產品項目等共12戶企業;東風新區位于開魯縣與通遼市之間的東風鎮,國道303線兩側,規劃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現基礎設施建設已達到“四通一平”,已入駐中興公司、盛宇公司、明路椒業等13戶企業。重點發展以紅干椒及綠色蔬菜深加工為主的集商貿、加工于一體的全國最大的紅干椒工貿城。
二、園區建設取得的成果
在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工作中,我們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圍繞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三大任務,以污染預防為出發點,以物質循環流動為特征,以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對全縣玉米和紅干椒兩個產業按照循環經濟“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發展模式,進行大手筆規劃,高標準建設,使企業從規劃、開工、投產之日起就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一)“企業內部小循環、園區大循環”的循環經濟模式已基本形成
xx縣共有酒精生產企業4家,酒精生產能力17萬噸/年,其中利牛公司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居全國同行業第六位,自治區首位。該公司全方位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做到酒精生產、DDGS飼料生產、精細化工、城市供熱、廢水廢渣綜合利用同步發展。2006年4月,新上了3萬噸/年二氧化碳回收項目,使生產酒精的廢氣變廢為寶,年增加產值1200萬元。廢水回收利用,年生產DDGS飼料9萬噸,增加了企業效益,又使污水實現達標排放。廢渣生產建材,年生產爐渣砌塊4.5萬方。生產余熱用于城區供熱,年供熱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公司今年在工程上,啟動了熱電聯產項目,正常發電容量為7MW,年可提供4200萬度電,能夠滿足公司目前生產用電。在項目上,積極發展酒精下游產品,年產1萬噸乙二醛項目將在年底前投產,公司內部已形成了項目互為補充
,廢物綜合利用的“吃干榨盡”的“利牛模式”。一年消耗7萬噸玉米芯生產糠醛的新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加大技術改造,把水解鍋由兩鍋串聯改為四鍋串聯,節約原料近10。生產糠醛廢渣代替燃煤,年節煤1.7萬噸,節電70萬度。利用醛汽為酒精生產線加熱,酒精生產成本每噸降低了200元。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澆灌林地,實現了中水再利用。此外,園區內其它企業也在內部推行資源循環利用,表現出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環經濟基本特征。
在園區內,以玉米深加工產業鏈為代表,基本形成了園區大循環。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淀粉的玉王生物科技,生產酒精的利牛生化公司、天之華生化公司、天溢生物公司和天源生化公司,生產白酒的百年酒業,利用玉米芯生產糠醛的新化公司,利用玉米秸稈發電的國能公司等企業,在玉米深加工的鏈條上集結成穩定的資源供求關系。到2008年,這些企業達產后,年可實現210萬噸玉米就地轉化。在玉米深加工的產業鏈條作用下,生產的60萬噸高蛋白飼料用于發展養殖業,10萬噸肥料用于農業生產,農業增產的糧食再用于工業加工的良性循環。
(二)“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效果已初步顯現
xxa園區作為科爾沁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的組成部分,目前已成為通遼市最具經濟活力、產業特色鮮明的工業產業聚集區。發展循環經濟使企業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使污染得到控制,環境得到了改善,使群眾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據測算,園區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由2.0噸標煤(當量值)下降到1.6噸標煤;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城鎮)由130立方米下降到95立方米;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7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萬元工業增加值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廢水排放量分別下降20。園區已形成年產60萬噸玉米淀粉(在建)、17萬噸酒精、1萬噸白酒、4萬噸紅干椒、30萬噸飼料、16萬噸復合肥的生產能力。用玉米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氣、廢液生產蛋白粉20萬噸、纖維飼料30萬噸、復合肥10萬噸、液體二氧化碳3萬噸、余熱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日處理污水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也已投入使用。園區年實現產值17億元,工業增加值6.6億元,占獨立核算工業增加值的83,實現利潤5980萬元,上繳稅金5640萬元,工業產品銷售率98.1,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1.5億元。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國家對玉米發酵工業實施宏觀調控政策,這對于我縣以玉米為原料發展工業乃至循環經濟來講,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建議政府部門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企業要在產業鏈條的延伸和產品的深加工上做好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文章。
2、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影響了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的發展速度,而地方財力又不遠不能滿足需要,建議上級部門通過貼息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3、我縣工業企業大部分處在發展初期,產業層次低,企業產品缺少市場競爭力,靠自身力量無法滿足建設循環經濟項目的資金需求,建議有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幫助企業大力拓展融資、信貸渠道,同時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工作。
4、污水處理成本高,需要資金量大,企業、地方財政負擔過重,因此作為公用工程的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難度較大,建議有關方面在政策制定、資金籌措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討,促進污水促進處理廠良性運轉。
5、園區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項目中,將大量利用玉米廢液、廢渣、粉煤灰等廢棄物,因此應鼓勵各種污染廢棄物的資源化再利用、再循環,制定和推行針對相關行業的優惠政策。
四、工作的重點和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循環經濟宣傳力度
發展循環經濟是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協調行動,充分發揮園區管委會的領導職能,組織關職能部門深入研究、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時發現和解決循環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協調項目、資金、技術和優惠政策落實情況,扎實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廣泛開展循環經濟宣傳和教育。大力普及循環經濟相關知識,廣泛宣傳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和企業法人、經營者的循環經濟知識培訓,提高全社會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倡導節約文明,形成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2、強化管理,明確職責,加強協調
加強企業資源環境管理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鼓勵、支持企業建立健全資源節約管理制度,加強資源消耗定額管理、生產成本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指導幫助企業建立車間、班組崗位責任制,完善計量、統計核算制度,加強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善各項考核制度,堅持節獎超罰,調動職工節約降耗、綜合利用和實施清潔生產的積極性。加強環境管理體系建設,管委會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協調到位、落實到位。
3、制定標準規范,完善統計核算制度
參照國際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企業清潔生產、資源效率、能源效率、廢棄物排放等標準。完善主要用能產品和設備的能效標準以及重點用水行業取水定額標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提高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產業產品的市場準入門檻。積極引導企業取得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完善監管辦法。
建立科學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統計核算制度。探索建立以綠色GDP為主要內容的統計核算,使有關統計指標能夠充分反映經濟發展中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加快研究建立以資源生產率、資源消耗降低率、資源回收率、資源循環利用率、廢氣、廢水、廢渣等廢棄物最終處置降低率為基本框架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將主要指標納入園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4、完善各項政策,建立循環經濟政策支持機制
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通過調整財政、稅收等政策,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擴大社會投資渠道,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籌措資金。建立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工業污染防治和促進清潔生產的環保項目庫,做好項目前期工作,論證和儲備一批節能降耗產業化項目,培育招商引資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爭取國家、自治區資金和國債資金的支持,積極尋找投資合作伙伴,走出一條開放式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子。
制定和完善激勵政策,使循環經濟處于優先發展地位。對采用新工藝、回收廢舊物資的企業實施政府獎勵,對購買回用再生資源及污染控制設備的企業實施減稅等稅收優惠。通過實施稅收和價格優惠政策,加強廢物代謝補鏈項目的招商引資,實現廢棄物和副產品的循環利用。
5、加大科技投入,推進科技創新
大力開展產學研聯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循環經濟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鼓勵支持企業圍繞節能降耗、廢舊物資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等環節,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開發綜合利用技術、資源節約減量技術和替代技術,能量梯次利用、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減少廢棄物排放、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回收處理、綠色再生利用、降低再生利用成本、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等,借鑒并推廣國內外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成功做法,探索出一條適合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子。
[關鍵詞]環保設備;設計;優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X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8-0136-01
1 前言
作為環保設備設計中的一項重要方面,對其優化方法的分析占據著極為關鍵的地位。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環保設備設計優化方法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化該項設計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2 概述
環保設備是指治理和改善環境污染的產品和設備,比如垃圾車、環保廁所、垃圾桶等機械和設備。隨著環保設備的數量和種類的日趨豐富多樣,設備本身所造成的污染和浪費也對環境產生了難以估算的負荷。環保機械產品的結構要適應我國工業污染防治戰略轉變的需要。我國工業污染防治發生了“三個轉變”、“四個結合”,即:從末端控制向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從濃度控制向濃度控制與總量控制結合,大力推進總量控制轉變、從點源分散治理向點源治理與集中控制結合,以集中控制優先轉變;水污染防治要與節水和污水資源化結合、大氣污染防治要與節能結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要與減量化資源化結臺、噪聲污染防治要與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區建設、工業噪聲源和交通噪聲源治理結合。
3 環保設備的優化設計分析
3.1 取材環保
在設備制造的原材料選用上,盡量以可否再生、能否分解、可否回收、是否無毒無污染這些特性要求作為選擇制造材料首要標準,將可持續發展觀納入環保取材的實際工作中來,大力推進可再生資源和材料的利用,減少或杜絕使用對大氣有污染的材料,比如含氯橡膠、氟利昂、石棉、樹脂這些有害材料,應該盡量選擇相應的替代材料,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3.2 結構簡潔
在保證環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盡量做到結構設計簡潔。這樣有利于減輕環保設備的自重,提高各零件的使用效率,延長使用時間。此外設備的低振低噪設計也非常重要,盡量避免發動機與整體框架的共振,防止因震動導致儀表盤指針不準和震落。我們可以通過直接由液壓馬達帶動冷卻風扇的改進型措施,并將發動機密封起來減少噪聲污染的措施。又如可以通過設計對液壓管路排列來降低液壓系統油泵振動、閥節流和油管振動產生的噪聲,充分運用隔音材料在機械噪聲源處的設計密封,從源頭上阻斷噪聲污染,發動機的采購也要滿足國家“四低”(低油耗、低公害、低噪、低振動)的標準。
3.3 人性化設計
在駕駛室設計當中,應當遵循阻燃性能高、隔音效果好、保溫效應明顯、減振功能較強環保的材料,在提高駕駛室工作人員舒適度的同時,保證駕駛室內的環保性和密閉性,同時駕駛室內的空調也盡量使用無氟冷暖型空調,同時操作桿、方向盤和儀表盤也應該設計合理,以方便舒適為基本原則,可以請有多年駕駛經驗的師傅提供指導,以便操作簡單快捷。
3.4 外觀精美
環保設備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其欣賞性直接關系到城市形象和市政建設整體水平。尤其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清潔環境的環保設備,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因此,在環保機械設計時,一定要注意設備外觀的美麗,顏色也盡量使用綠色,輔助以白色和黃色,體現環保性。環保標志應當體現清晰明了的特征;在整體風格又要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一致,從而能夠激發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4 環保設備新技術的運用
4.1 水力透平技術的運用
水力透平裝置主要安裝在環保設備的透平軸上,是一種具有沿圓周均勻排列的葉片組成的回收裝置。其環保原理是利用流體所具有的能量,將這種能量利用透平裝置將其轉換成動能,轉換好的動能沖擊葉片,推動葉輪轉動,從而驅動透平軸旋轉。水力透平技術在環保設備上的運用不僅可以將剩余的能量進行合理利用,同時也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目前水力透平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加氫裂化裝置、大型合成氨裝置以及海水淡化裝置等,是具有長遠經濟效益的節能裝置。現階段我國的化工等產業大多采用反轉泵來回收剩余的能量,這個裝置對剩余能量的利用率很低,一般只能達到剩余能量的20%左右,且反轉泵只有在達到一定的轉速后才可以利用剩余的能量,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反轉泵節能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對節能環保技術的要求,以一臺30萬噸的合成氨裝置為例,在運用水力透平環保技術后一年的節點量可以達到驚人的980WKV/h,比傳統的反轉泵的節能提高70%,因此,在環保設備中使用水力透平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環保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
4.2 現代化自控技術的運用
工業污水的處理是現代環保設備的重點處理工作,工業污水處理不僅關系到我國工業發展,也關系經濟民生大計,工業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要求按照成熟、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力求節能降耗、工程投資低、運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目前,我國環保設備對工業污水的處理還不盡如人意,因此,在目前情況下,有必要對全面推行現代化自控技術,以達到對工業污水的全方位處理。工業廢水的種類很多,包括冶金廢水、造紙廢水、煉焦煤氣廢水、金屬酸洗廢水、化學肥料廢水、紡織印染廢水、染料廢水、制革廢水、農藥廢水、電站廢水等,不同的生產廠家要根據廢水的種類和成分設置必要的監控儀表,實現自動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同時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減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合理控制氣味、噪聲,保護好污水設備風機,在適當時候更換污水處理風機的機油,提高風機的使用壽命和污水處理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環保設備設計優化方法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設計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環保設備設計優化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其關鍵環節與重點要素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措施與方法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