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骨質疏松帶來的危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主任醫師、教授,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委員、《中國骨質疏松雜志》編委。
專業特長:原發性骨質疏松的診斷治療、魏氏傷科中醫手法及中藥治療各種骨傷科疾病。
專家門診:周三、五上午8:00―11:30
小字典: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細結構的破壞,隨后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險性增加。
生活中,倘若提到某某臟器衰竭,如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大都會很緊張――談“衰”色變極其自然。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講,骨質疏松也是一種衰竭――骨骼衰竭。這種衰竭雖然不能馬上引起生命危險,但人們卻不能因此而忽視它。
最新觀點:對待骨質疏松,應該像心臟科醫師不會等到出現嚴重心力衰竭才開始治療心臟病一樣,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預防“骨骼衰竭”。
生活實例
一天,一位瘦弱的略帶駝背的老年婦女被人推著來到診室,她腰背疼痛得厲害,難以行走,夜里還常常出現無法控制的下肢抽筋。老人其實并不太老,還不到70歲,自然絕經20年了,并有不喝牛奶、只吃素食的習慣。
經常規的雙能X線(DXA)檢查,所得數據提示其骨骼已經非常脆弱,骨密度僅是她峰值骨量(30歲左右時體內的骨礦含量)的一半,稍有外力就會發生骨折甚至致殘。因此,醫生首先是叮囑她千萬要小心,不能跌跤。其次,要求她一定要堅持服藥,并定期進行骨密度的隨訪檢查。半年后的復查顯示:其骨密度有所增強,但離正常值還相差甚遠,尚需進一步治療。
臨床上,類似這位老太的患者很多,因為原發性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老年婦女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全世界約2億人患有骨質疏松,其發病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七位。我國老年人的絕對數量占世界第一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壽命的增長,我國的老齡人口正在急劇增多,患此病的人將越來越多。上海市的調查結果顯示,60歲以上老人中患有骨質疏松者,男性為14.6%,女性為61.8%。同時,因骨質疏松造成的骨折人數也在增長。一份調查報告表明,北京50歲以上婦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為15%;80歲以后,其患病率可以高達36.6%。
骨質疏松造成骨骼脆弱而引起的骨折,是骨質疏松帶來的最直接、最嚴重的危害。要防止這種骨折,除了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基本事項外,治療骨質疏松最為根本。下面就患者最為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1.怎么才算患了骨質疏松
一些患者在體檢中心或醫院,經過不同儀器檢測之后,被診斷為骨質疏松。其實,他們并不是真正的患者,因為這一結論常常是經一些尚未被國際認可的儀器(其中最多的是測量跟骨或橈骨的超聲波儀器)檢測后得出的。如利用超聲波的反射來對人體骨骼進行檢測,此法之所以已經在各個基層醫院普及,源于該儀器價格低廉、便于提攜,特別適合基層的普查篩選,但是該儀器至今尚未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其結果有不確切性。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所確定的檢測骨質疏松的唯一儀器是雙能X線檢查(DXA),它被稱為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指標。當所測得的數值中T值低于青年人的最高峰值(30歲左右)骨量的SD值為-1至-2.5時,可以診斷為骨量減少;當T值低于青年人的最高峰值骨量的-2.5以上時,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當所測數值低于-2.5的同時,還伴有一次或多次的腰椎或髖部或橈骨遠端骨折,可診斷為嚴重的骨質疏松。
2.治療時間如何選擇
骨質疏松與女性體內雌激素密切相關,因此,原發性骨質疏松的發病一般都在女性絕經以后才會發生。一般地說,已經絕經的婦女,特別是絕經5年以上的婦女,可通過每年一次的骨密度檢查來進行觀察,一旦骨量降到-2.5左右,就應到醫院找專科醫師進行檢查治療。同時要注意自我保護,以防摔跤造成骨折。
3.一直都在補鈣和吃維生素D,為什么還會得骨質疏松
骨骼是組成人體結構的“支架”,鈣是支撐人體骨骼的基本元素,猶如是建筑物中的“磚塊”,是占90%以上的“建材”。鈣和維生素D是維護骨骼代謝的基本營養素,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物質,但僅僅靠它們顯然是不夠的。試想,光有磚塊,沒有水泥等其他建材,建筑物能堅實嗎?又如維生素D,它必須在體內經過代謝后轉換成二羥基活性維生素D3時,才能發揮其防治骨質疏松的作用,而這種轉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青壯年人每天補充200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以轉換成足夠一天的活性維生素D3,而一般到了60歲以后,這個轉換功能就會衰減。
4.每天應服用多少劑量的鈣劑
目前,鈣劑的每日推薦攝入量一般為800~1000毫克,并還有增加的趨勢,如1995年美國從1200毫克增至1500毫克,新近的加拿大骨質疏松指南建議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前男性每日攝入量為1000毫克,而絕經后婦女和年齡大于50歲的男性則為1500毫克,其中維生素D的補充量要達到400~800單位。由于骨質疏松的治療也是終身用藥,為了減少腎結石的發生,還是服用以有機鈣組成的鈣劑為宜。
5.人老了都要患骨質疏松,究竟有沒有必要治療
持有這種想法的老年人往往家庭經濟比較拮據。倘若了解了下面的事實,想法或許會有所改變。筆者曾在2000年對本院因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手術治療費用進行統計,就最為常見的髖部骨折,每個患者每次的治療費用是20000元以上,其中還不包括個人不能報銷的自費部分(約2萬~3萬元)。由此可見,一旦骨折,患者付出的代價是平時服藥的成百上千倍,而且骨折治療的同時,還是要進行骨質疏松的治療。
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對于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而最主要的就是提高骨骼的強度與骨的質量,以及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的抗骨折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骨質疏松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用藥;還沒有出現骨質疏松者,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6.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多長時間
目前,國內外學者公認的觀點是終身間隙治療。也就是說,第一個療程至少是1年,經過1年用藥后復查骨密度,根據骨密度的改善情況,一種是調整藥物,即在一個階段的治療之后骨密度仍沒有改善,則調整藥物,改用不同的藥物或聯合用藥的形式繼續進行治療;另一種則可以選擇停藥2~3個月,然后再開始新一個周期的藥物治療,直至骨密度正常。
鍛煉
骨骼是有生命的組織,通過鍛煉,可使之變得更強壯、密度增大。經常性鍛煉可以保持骨骼強度,有助于防止骨質疏松,而且鍛煉可以改善協調和平衡能力,提高肌肉強度,減少跌倒的可能性。如果生活中很少或沒有體育活動,都會導致骨密度偏低。
鍛煉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負重鍛煉,另一種是抗阻力鍛煉。任何使肌肉對重力做出反應的就稱為負重鍛煉,例如散步、慢跑、跳舞、有氧體操、快步行走、跳繩或登梯活動等。抗阻力鍛煉(重量訓練)是用肌肉強度來改善肌肉密度及加強骨骼,如舉重。
推薦老人多作負重鍛煉,其中最為簡便易行的鍛煉方法是堅持每天步行30分鐘以上。堅持每天室外步行,既可以增加雙下肢肌力及機體的穩定性,預防外來的力量造成的跌倒骨折,同時接受陽光的照射,便于維生素D的合成轉換,更有利于鈣元素的吸收。因此,戶外步行是一舉多得且是經濟有效的好辦法。舉重等抗阻力鍛煉,最好在健身房或健身俱樂部進行。
防跌倒小竅門
浴室:淋浴房墻壁上、浴缸旁邊及衛生間裝上扶手;使用防滑墊子;淋浴房中增加一個防滑的凳子和手持的花灑,便于坐著淋浴;大理石和瓷磚淋濕后容易打滑,可選擇磨擦系數較大的產品,或用地毯代替。
臥室:燈具開關裝在床邊,臥室和衛生間之間安裝聲控的夜光燈。
廚房:把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有水溢出時,應立即擦干。
客廳:清理過道上的電線、電話線;把地毯固定在地面上;看看哪些地方光線還不夠亮,增加燈具,改善照明。
樓梯:安裝樓梯扶手;樓梯的頂部和底部裝一個照明開關,確保樓梯的照明;樓梯頂部和底部臺階上安裝鮮明標記,用以提醒。
此外,到雜貨店購物時,用購物手推車幫助支撐或平衡身體;不穿容易絆倒的長大衣、禮服、長袍;起床時動作要慢,站起來之前先在床邊坐一會兒,動作太快容易造成頸動脈、椎動脈的一過性缺血,導致眩暈而摔倒,易致髖部骨折。
特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