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常用的交談技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合作性原則 文化 翻譯能力 語用學 異譯
一、語用學中的合作性原則和禮貌性原則簡介
語用學已經成為一門應用學科。它的特點是要把交談進行細致的研究。要考慮交談過程中的前后文,要考慮交談人群的知識北京,要聯系實際的交談環境。要利用這些綜合的語境來研究交談的目的,是否愿意交談,交談中話語的具體含義或者多種含義。可以說語用學已經成為一門綜合的語言應用學科,范疇較大,包含的理論也很多。這里主要對合作性原則和禮貌性原則進行說明分析。
合作性原則:故名思議,合作性原則,是對交談過程中,每個交談者都秉承著愿意將交談繼續下去的意愿,在理解別人的語句含義后,將自己的含義進行表達的過程。但是在實際的交談過程中,不是每個交談者都愿意將交談無休止的進行下去,要通過分析,了解交談者的情緒與意愿才能很好的理解語句含義。合作性原則一般包含質量準則、關聯準則、數量準則、方式準則,通過這四個準則可以保證交談順利進行,交談中的每個人都能夠獲悉交談的內容與目的。相反的,通過違反這些準則也會產生一些有趣的或者多方面的含義。讓語句含義包含的內容更多,更加廣泛。
禮貌性原則:禮貌性原則也是語用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有的時候,交談中所說的話語不一定都是真實的,為了讓交談者能夠接受,我們通常利用委婉的或者善意的謊言斫行交談,這是出于禮貌的目的。這在交談中經常出現,所以禮貌性原則也是經常應用。尤其在我們國家,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注重禮貌文化,交談中的禮貌性原則當然不容忽視。比如在交談中,被要求形容一位女士的容貌,如果這位女士其貌不揚,那么交談中當然不能直接的表達,這對這位女士將是一種傷害。應該從其它方面委婉表達,比如:“改位女士氣質佳,文靜優雅”通過表達女士的其它有點,讓女士不會難堪,同時語句中沒有提到女士美貌的內容,所以大家都明白回答者所要表達的內容。
二、做好英語翻譯工作的特點
英語翻譯字面理解就只是把中文和英文進行互相轉換,但是這個過程包含了很多知識,并不是簡單的學好翻譯技術就可以的。這里簡述英語翻譯工作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1.英語知識基礎與技巧:做好翻譯,英語能力的基礎當然要打牢。詞匯、語法、聽力都要具備一定的水平。同時在翻譯過程中,也要不斷的積累翻譯經驗。所謂術業有專攻,不同行業的翻譯側重性也不同,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同行業具備著不同的專業詞匯,同時還有一些常用的行業知識,常用的官方洽談語句,所以要做好英語翻譯工作,基本條件是要有牢固的英語知識,并不斷累積工作中的翻譯技巧。
2.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具備文化素養,是指在翻譯能力之外,對一些綜合知識要有掌握,比如一些典故、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等等,在翻譯過程中都會起到作用。例如在中國、美國、英國,隨著時間的變化,很多地方都已經重新命名,所以在翻譯過程中為了讓現代人理解,要進行適當的標注和說明。翻譯里經常出現直譯,但直譯未必是最佳的翻譯效果。例如:“火了,人氣爆棚”這是形容人氣旺,氣氛熱烈。如果直接翻譯成火焰,效果不佳,還需要閱讀者去側面分析,理解含義。所以翻譯者的文化素養,也決定了翻譯水平的高低。
3.文化差異:中文和英文翻譯中,要注重文化差異,不同的國家、不同地民族、不同的歷史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與習俗。在實際翻譯中要對文化習俗進行學習與探究,從而正確的理解含義,找出作者或者交談者要表達的確切含義,才能高水平的完成翻譯工作。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語用學在文化素養和文化差異中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對英語翻譯能起到幫助作用。
三、語用學與翻譯融合的作用與方法
這里針對禮貌性原則與合作性原則,闡述對中英文翻譯起到較大作用的方面進行說明:禮貌性原則應用較多,采用的方式多為委婉表達,柔性的實現自己意思的報答。而合作性原則,則主要通過準則的違反,來實現語意的擴展。例如通過違反方式準則可以使用修辭與成語,起到特殊的語句表達作用。
融合方法:首先,要順應語境。語言是人們社會交往活動的產物,不僅具有社會性,而且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現代化的漢語網絡新詞也不例外,但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語言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含義,無論時間如何變化、語言形式以及環境怎樣變遷,但是其本身的語言使用規范在任何場合都適用,所以翻譯者在翻譯現代漢語網絡新詞時,要重點把握語言的使用行為規范。 其次,要注重中外文化銜接。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其具體的發展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但文化性就是其中的一種,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語言結構,很多新詞的出現同樣也不可避免被植根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呈現出特定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許文晶,王曉娟.語用學在翻譯中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5 (12).
[2]李斌.語用學在中國:1980-2010[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 (02).
[關鍵詞]翻譯;業務素質;翻譯技巧
英語口譯人員是交談雙方的橋梁、紐帶,作為一名英語翻譯,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是前提條件。翻譯不是機械地把發言人的單詞、詞組或句子譯成另一種語言,而是運用英語這個工具準確、簡練地表達交談雙方的相關信息。為了確保無論是外事活動還是商務洽談能夠順利進行,一名合格的翻譯人員應該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
一、翻譯人員的基本素質
1. 崇高的職業道德。口譯工作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要求其責任感強,道德素質高。譯員的責任感體現在忠實和盡職兩個方面。所謂忠實,是把交談雙方的語言準確的相互傳遞,尊重講話人的原意,如實表達講話人的思想,不隨意增刪、篡改。所謂盡職,指的是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觀念。口譯工作屬于外事活動,“外事無小事”,任何國際性會議或商務洽談都關系到本國的形象和聲譽,因此,一個忠于職守的翻譯,可以糾正主講人的不當用詞,為雙方的成功溝通鋪平道路。
2. 扎實的語言功底。一個合格的英語口譯人員應該具有扎實的英語和漢語基本功,掌握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和互譯規則,具備快速、準確的遣詞造句能力,具有較高的“聽、說、讀、寫、譯”綜合技能。
3. 敏捷的思維。口譯工作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它的特殊性在于譯員幾乎沒有時間分解口譯過程的三個階段,即理解、翻譯和表達。譯員必須迅速接受主講人的一切觀點,完整地表達主講人所表達的全部想法。
4. 超強的理解力。理解力表現在兩個方面: 口譯人員除了能聽懂標準的外語以外,還應該具有很強的語言適應能力。對于很難理解的講話,口譯人員也應該能夠聽懂。在許多國際會議上,發言人不講母語,而是講英語,有些人受本國語音的影響,帶有口音,把此單詞讀成彼單詞,令人啼笑皆非。這種口音給譯員帶來很多困難。資深的翻譯可以根據平時的語言知識加以分析,理解發言人的意思。
5. 非凡的記憶力。口譯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口譯人員需要有非凡的記憶力。首先,口譯過程中,譯員不可能查詞典、書籍等,譯員必須記住大量的詞匯、成語等。其次,口譯人員要把發言人所講的內容全部、詳實地表達出來,需要有非常的記憶力。盡管翻譯人員可以通過速記的方法記錄發言人的說話內容,但那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因為譯員所記的只能是重點內容,至于怎么把內容表達出來,則完全靠譯員的記憶力。所以,作為一名譯員,一定要有出眾的記憶力。
6. 淵博的知識。口譯工作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所以口譯人員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面,除了基本的知識外,對于實事政治、外交政策、天文地理、歷史文化、科技常識等領域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譯員常常會碰到各種類型、各種題材的會議,而口譯工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員對所譯內容的了解程度。因此,譯員要認真研究所要譯的內容,涉獵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翻譯技巧
在具備了口譯人員的基本素質的前提下,口譯工作者還應該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
1. 聽力技巧。“聽”是口譯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關鍵的一環。聽力也是譯員的綜合語言能力和知識水平的反映。影響聽力的因素很多,比如詞匯量、口音、知識面、外界干擾等。所以,要提高聽力水平,除了勤奮,方法也很重要。
(1)不同國家的英語發音。英語是世界性的語言。除了英語國家外,還有許多國家也把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主要語言。人們講的英語帶有自己母語的痕跡。因此,譯員也要熟悉非規范的英語。
(2)擴大詞匯量。譯員除必須掌握常用的普通詞匯外,對政治、軍事、外交、法律、經濟、貿易、醫學、旅游、宗教等領域的專業常用詞也應該了解。只有不斷擴大詞匯量,才能處理好各種題材的發言和演講。
(3)把握主題,顧全大局。在聽的過程中,要善于抓住講話的關鍵部分。因為聽者無法控制說者的語速,難免會有個別詞句沒有聽懂,這時要學會放過,而把注意力放在主題詞或主題句上,從而理解發言人的全部思想。
2. 記錄技巧。口譯記錄具有以下特點:即時性、簡短性和個人性。口譯記錄不必詳盡,而且通常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譯員在實踐工作中,應形成自己慣用的符號、省略字、簡寫、圖畫等。口譯記錄一般采用以下格式:
(1)只用本子的正面,不用反面,以免字跡的干擾。在記錄紙左側兩厘米處畫一條線,右側記錄主要內容,左側記錄連接詞,以使整個譯文上下連貫。
(2)記錄每一層意思就要另起一行,只記錄主、謂、賓,保證一行一個句子。
(3)每個意群結束后用隔離線“——”表示這個層次結束。用“#”表示該段落的結束。
3.數字的口譯技巧。口譯過程中,常會遇到數字。英語基數詞是通過每三位數為一個段位來計數。分數口譯時分子用基數詞,分母用序數詞,分子在前,分母在后;如果分子大于一,分母要用復數形式。
4.習語的口譯技巧。習語是人們在生活中將語言精簡、提煉形成的,一般以詞組或短語的形式體現。翻譯習語時要根據上下文來進行翻譯。
(1)直譯法。直譯就是在符合譯文語言規范的基礎上,保留英語諺語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特色的方法。直譯時要“保留原有的風姿”、“有異國情調”。
(2)意譯法。如果遇到英語諺語無法用合適的漢語諺語來翻譯時,就要選用意譯法。
(3)同義習語借用法。英語里有些諺語和漢語的諺語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比較一致,兩者不僅有相同的意義和隱義,還有相同的形式和比喻。這時,英語的諺語翻譯可以借用漢語的諺語。
(4)有的習語含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蘊含著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為了完整、準確地表達原文,可以采用直譯加注法。即先將原文直譯,再附上恰當的解釋,聽者就會對習語有個正確的理解。
總之,口譯工作者在平時的實踐中要勤學苦練,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斷地提高翻譯水平,英語口譯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夠順利地完成翻譯工作。
參考文獻:
1 語言溝通
護理實踐中溝通的主要方式是交談,它是信息、情感交流的過程。語言要求清晰、規范,使用禮貌用語但語言要盡量是通俗易懂,最好不要講專業術語。文明禮貌用語是護患間進行交談的一條準則,它不僅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也是衡量護士文明修養程度和修養水平的標準。語言還應該是親切、美好的。美好的言語不僅使人聽了心情愉快,感到親切溫暖,而且還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另外,護患關系還應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對患者的關心、體貼、尊重應發自肺腑,使患者感到護士的坦誠。一般情況下,護士要實事求是地向患者解釋病情和治療情況,但是由于患者對有關問題比正常人敏感,護士可視不同對象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交流。一個合格的護士應針對患者個體的病情特點、文化程度和心理狀態,選擇適宜的語言方式。如對新人院的患者,要用親切熱情的語言;在治療和護理時,用關心體貼的語言;對于情緒低落的患者,要用疏導解釋性的語言,同時還要注意說話的語調、表情和態度,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重視語言藝術、正確使用語言交流技巧是護患溝通成功的關鍵。
2 非語言溝通
2.1 良好的技術 作為一名合格的專業護士,應該注重提高自身的技術護理。嫻熟的技術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維護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因此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加強各方面的文化修養和理論學習,掌握豐富的詞匯,擁有過硬的護理技術,才能使患者得到一種高水平的護理服務。
2.2 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 面部表情在非語言交流中是最直觀的表現,常用和最有效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真誠的微笑對患者極富感染力。患者焦慮的時候,我們面帶微笑與其交談,本身就是一種安慰。患者恐懼不安,護士鎮定、從容不迫的笑容會給患者安全感。恰當的眼神會調節醫患雙方的心理距離。
關鍵詞:班主任;談話;方法;技巧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需要,許多農民工涌入城市去謀生,他們把教育子女的任務都留給了學校。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主要是通過班主任來執行的,班主任要開展班級工作,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處理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常用的方法就是談話。班主任如何把教育思想滲透到談話中,就需要班主任認真研究與學生談話的藝術,力爭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筆者從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對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技巧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坐向技巧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坐向通常有三種方位。(1)班主任與學生同向而坐,間距50厘米左右,這種坐法適用于與班級較優秀的學生談話,讓學生感到與班主任有一種相互信任的感覺,這樣學生愿意與班主任溝通。(2)班主任與學生坐成“L”型,這種坐法適用于與偶爾犯小錯誤的學生談話,這么坐讓學生感覺到與班主任有一種信任,同時可以體現班主任的威信。(3)班主任與學生面對面坐,這種坐法適用于與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談話,充分體現班主任的威嚴,讓學生感覺班主任在以班級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與之談話,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教育而感覺不到太多的壓力。這三種坐法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反應做出適當的調整。
二、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言語技巧
班主任要注意與學生談話的言語技巧,不要把自己放有高高在上的位置,不要以家長式的口吻出現,不要用訓斥的言語。特別是學生犯錯誤后,班主任談話時千萬不要動怒,動怒后學生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學生不與班主任交談,班主任的談話就成了一言談,根本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談話時首先班主任心態要平和。其次,對學生的錯誤事實要有理有據、準確無誤,不能用“可能、好像”等詞語。另外,要營造寬松的環境,制造愉快的氣氛,話語不要偏激,要生動有趣,話題也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最后,談話要有節有度,話語要注意分寸,適可而止,可以找學生的一些閃光點,批評要就事論事,不要刨學生以前犯錯誤的老底。
三、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情態技巧
班主任談話要注意情態技巧。(1)表情要友善,面目要和善,不能瞪鼻子、豎眼睛,目光要溫和,不要面若冰霜,學會微笑,但也不能嬉皮笑臉。(2)在適當的時候輔以必要的手勢,因為必要的手勢,可以增加親和力,讓學生感覺到與班主任有一種朋友的味道,心理上沒有壓迫感、審判感。(3)要注意語速,不要像放機關槍那樣,可以適當地停頓,讓學生跟上你談話的思維,不要談話下來后,學生不知所云。(4)要注意語調,不要偏重,偏重的話,讓學生有一種被訓斥的感覺,也不要一味偏輕,偏輕的話,會讓學生感覺到談話毫無意義,不愿意接受你談話的內容。
四、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方式技巧
班主任談話的方式也很重要。(1)要注重目的,為什么找學生談話,談話要達到一種什么樣效果,遇到違規的學生要單刀直入,點明錯誤,講明校紀校規,分析利害,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分析原因,讓學生不能再犯。遇到成績驟然下降的學生,要體貼安慰,幫助其分析原因,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幫助學生逐一分析,找到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排除學生的思想顧慮,使其盡快走出低谷。(2)要注意循循善誘,交談中可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誘導,可以是敘述自身經歷、談感受,可以是闡釋某種觀點、辨是非,可以引經據典,做到忠言順耳,使學生心悅誠服。不要講大道理,大道理學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可以多講身邊的例子,多講學生中的例子,讓學生真實感受得到,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五、掌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時機技巧
班主任與學生談話要特別注意時機。(1)場地的選擇,不是比較正規的談話一般不要選擇辦公室,因為選擇辦公室,學生有一種站辦公室的感覺,可以是走路遇到,可以是課外活動時間,或者是勞動課。(2)時間的選擇,要根據學生思想狀況與情緒表現來定,如學生情緒不穩,容易激動發火,此時不易談話。如學習太忙,學生也會心不在焉。當學生犯錯誤后,學生遇到困難或家庭出現困難需要幫助時,學生成績下降時,學生取得成績得意忘形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學生對前途有困惑時等,都是與學生談話的最佳時機。(3)內容的選擇,一般不要談太多的內容,最好是就事論事,內容多了,勢必要很長的時間,學生就會顯得不耐煩,不會有好的效果。
作為一名班主任,掌握了以上談話技巧,并能運用自如,相信會使學生在班主任的談話下如沐春雨,巧妙地把班主任的教育意圖滲透給學生,起到教育的目的,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8.
【摘要】目的 探討提高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用食、中指指腹按壓選擇穿刺頭皮靜脈血管的對側起到止血帶作用使血管充盈充分暴露,對患兒交談、鼓勵、逗樂貫穿于整個操作中以轉移患兒注意力;結果 200例患兒中,一次穿刺成功190例,成功率95%。結論 指壓法按壓血管起到止血帶作用,恰當的護患溝通可消除恐懼心理,取得他們的配合,從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關鍵詞】小兒靜脈穿刺;穿刺成功率;技巧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是兒科最常用的一項護理技術操作,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贏得搶救時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措施[1]。提高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率不僅減少患兒的痛苦,也減輕家長的擔憂,提高家屬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本人經過十幾年的兒科臨床實踐、研究、探索,總結經驗,現就把提高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體會,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材料
1.1 對象選擇2009年1~6月在我院兒科住院患兒200例,男150例、女50例,平均年齡6個月,均診斷為小兒肺炎患兒。
1.2 材料均選擇廣東龍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5號半頭皮針。
1.3 備物備物同靜脈輸液。
2 穿刺成功技巧
2.1 小兒頭皮靜脈特點小兒頭皮靜脈豐富淺顯易見,血管呈網狀分布,額正中靜脈粗、直、不滑動、易固定,一般胃首選:額淺靜脈及顳淺靜脈淺、直、暴露明顯、不滑動,因血管較細,穿刺技術難度大;耳后靜脈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進針深淺度,且不好護理;顱骨縫間靜脈較粗、直,但易滑動。
2.2 血管的選擇區別頭皮靜脈和動脈(手指觸摸友搏動感),選擇合適的靜脈,辨別粗細、深淺、活動度及走向。一般選擇粗、直、易固定的額正中靜脈為首選,其次為額淺靜脈和顳淺靜脈,亦可選擇耳后靜脈、眶上靜脈、顱骨縫間靜脈等。
2.3 保持良好心態穿刺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護士技術水平,有時也受心理,不良情緒,周圍環境的干擾和影響,因此,在穿刺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沉著、穩定的心理狀態。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于孩子的哭鬧和血管的難尋,而是來自家長的過高要求和對護理工作的不理解。患兒哭鬧,容易造成靜脈暴露不清、血管不充分、家屬過度保護、精神驚慌以及過激的言語,都會無形中增加護士的心理壓力。平時對孩子的呵護和關愛來到醫院就變成對醫護人員醫療和操作技術的苛刻要求和百般挑剔[2],尤其是當易針未成功,面對家屬的質疑,要用心理學知識來調節自我表現,避免多余思維信息干擾[3],要在患兒家長叮嚀、責怪甚至責難時,及在患兒哭鬧聲中練就氣定神閑的工作本領,才能減少穿刺的失敗。
2.4 操作方法在小兒頭皮靜脈穿刺過程中,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作好誘導解釋工作,交代穿刺過程和注意事項,取得他們的配合。找血管時讓家屬懷抱患兒,護士輕輕撫摸患兒頭部,用鼓勵、表揚、友善、溫和可親的語言一邊與患兒交談逗玩,一邊找血管,確定有把握穿刺成功的血管位置后取舒適的臥位:患兒平躺,助手或家屬雙手抱住小兒顴骨,頰部及下頜部,雙肘為支撐點,小兒雙手位于助手雙手下,固定小兒頭部,不要壓住小兒軀體及四肢以免增加抵抗,不易固定[4]。之后護士按常規消毒皮膚,然后用左手食、中指指腹按壓穿刺血管的對側,起到止血帶作用,左手拇指按壓近側并繃緊皮膚,右手持針斜面向上與皮膚呈5~20°,因小兒頭部血管呈網狀結構無靜脈瓣,順行和逆行進針都不會影響靜脈回流,從任何一端進針均可。進入皮膚后直刺血管,掌握穿刺過程中的力度、速度得當,進入皮膚用力稍大,速度要快,切忌針頭斜面在表皮與真皮之間停留,引起疼痛劇烈及進針不暢。見回血或有落空感,放平針尾朝前送針,確保成功后加以固定。
3 結 果
對200例患兒均采用此方法穿刺,并根據患兒不同情況,對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心理干預,200例患兒中,一次穿刺成功190例,成功率95%,此方法對特殊小兒如肥胖、脫水。血管暴露部明顯的小兒頭皮尤為適合。
4 體 會
家長與患兒來到醫院這陌生的環境,難免產生焦慮、恐懼、不安情緒,通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取得他們的理解和配合。許多護士在找血管前就把患兒由幾個人按壓在床上,使患兒還沒打針就產生恐懼心理表現為緊張,肢體反抗哭鬧,皮膚發紅,血管收縮看不清血管增加穿刺成功的難度;而把撫摸、交談、鼓勵貫穿于整個操作中,解除患兒恐懼心理,拉近護患距離,使他們覺得有安全感和親切感。穿刺時食、中指按壓血管起到止血帶作用,既固定血管,又使血液充盈易于穿刺提高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率。因此,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減輕患兒恐懼心理,增加親切感,提高家屬滿意度,提高頭皮靜脈穿刺的成功率,使他們更好地配合治療,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徐俊蘭.提高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探索.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6,8.
[2] 高維波.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5):45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