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建筑的必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必要性;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近年來,綠色建筑理念得到發展,綠色建筑的實質即是生態建筑或是可持續發展建筑,其不僅有效的實現了節能,避免了各種資源的浪費,而且其二氧化碳排入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得以減輕,具有保護環境的作用,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間,滿足人們對建筑的使用需求,另外綠色建筑更強調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所以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綠色建筑作為建筑未來的發展趨勢,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

      所謂的綠色建筑就是指在整個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建筑的物料生產、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拆除、回用和處理的全過程),使節約資源最大限度化(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境得以保護和污染得以減少,提供健康予以人們,使用空間適度和高效的,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建筑。我們所說的“綠色建筑”中的“綠色”二字,我們并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二、發展綠色建筑的必然性

      綠色建筑設計的實行是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建筑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隨之帶來了耗能和環境問題。目前,我國的建筑中高能耗型的比例很大,占99%左右,必須引起重視。然而綠色建筑是節能減耗的重要舉措,因此,我國相繼出臺了一大批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以規范和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影響綠色建筑實現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設計中應該細致謹慎,為建筑長期的低能耗運行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綠色建筑的設計主要針對兩方面,一是應用環保材料,如具有保溫隔熱功效的材料,并且發展新型能源,如太陽能光伏等;二是利用構造上的設計減少能源向外耗散,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因此通過發展綠色建筑,對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

      三、綠色建筑設計要點分析

      1.確保人的健康

      綠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減少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對人們的危害。在建筑設計中,綠色設計的要求是要避免采用有毒材料,比如墻和吊頂盡量使用無毒或低毒性涂料,建材無甲醛或VOC含量最少,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裝修地面等;選擇材料、建筑系統和機械系統時盡量減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織物等潛在的對健康不利的污染物,科學的規劃通風環境,設置空氣流通的風口,提高室內的空氣質量,改善熱環境。在設計中要注重水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杜絕浪費。科學合理的進行建筑設計,注重對室內的采光設計,為人們的健康提供保障的同時,也要滿足人們對建筑美觀度的要求。

      2.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1)減少建筑材料生產運輸過程中的能耗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建筑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保證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節約建筑能源。在保障建筑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對建筑材料進行充分的利用,采用耗能低的材料,可利用率高的材料,比如鋼材、鋁制材料等,保證建筑材料的可持續性。在建筑材料的選擇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選用地方性的資源,避免因長途運輸造成浪費和污染。

      2)減少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建筑能耗的減少,有益于經濟和環境的雙重效益,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過程中,做好建筑能耗的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現階段我國的很多建筑在設計過程中也都比較注重這點,從建筑材料的選擇和建筑平面的布局以及建筑體形的參數設定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建筑的墻體與門窗屋頂設計方面也應該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氣候進行設計這在建筑節能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3.合理利用資源

      1)清潔能源的利用

      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太陽能本身就是一種環保能源。在建筑過程中,建造太陽能光電屋頂、太陽能電力墻和太陽能光玻璃都是對太陽能進行合理利用的良好方式,也是一種環保節能的建筑方式。建筑所需要的電能和熱能都可以通過對太陽能的合理利用得到。另外風能也是一種很方便的清潔能源。在建筑過程中,利用建筑的自然通風,安裝風力發電和風力制熱的熱備,可以充分的利用風能,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2)回收利用舊建筑材料

      合理利用資源要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提高對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減少對能源的浪費和廢棄物的排放,它是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方面。在建筑拆遷過程中,要保證建筑材料的可回收性,如可以對木地板、木制品、混凝土預制構件、鐵器、鋼材、磚石、保溫材料等進行合理的加工改造,在新的建筑中得到合理的利用。

      3)可再生材料的利用

      在建筑過程中提高對木材、廢棄纖維、保溫材料等的有效利用,不但可以節省建筑中的費用支出,還可以減輕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保護生態環境。

      4.降低環境負荷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注意減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減少環境污染,使建筑產生的建筑垃圾、固體、污水與氣體等污染物帶來最小的環境負荷。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帶來的污染,在建筑的造型設計、材料選用和工藝設計都應便于施工,減少施工的能耗和降低其帶來的環境負荷。

      5.使建筑長壽多適

      1)選用耐久性材料,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設計中選用耐久性較好的建材,以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壽命與建筑同步,減少材料的更換、維護,從而節約費用。

      2)采用靈活多適的設計手法

      靈活適應性強的設計手法一直以來都被業內所認可,設計師不能盲目照搬一些現有理論和概念,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來調整設計方案,只有具有適應性更強的設計方案才能真正成為設計行業的精品建筑,尤其是在當前節能減排大趨勢下,更要注重能源消耗與環境影響這兩個重點問題,在材料選擇方面也要與時俱進順應時展的腳步,掌握現階段成熟先進的建筑材料特性,更好的駕馭新材料在建設設計中的運用。

      6.滿足經濟合適性原則

      從生態發展的長遠意義上看,綠色建筑不僅可以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還可以降低建筑投資的成本,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綠色建筑設計可以降低后期的維護費用和改造費用,所以它對我國建筑事業的整體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應該選擇經濟適用型的環保材料,把綠色建筑的理念優化到建筑過程中去。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在節約能源,提高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設計師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采用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對綠色建筑的要點進行充分的分析和運用,不僅能夠節約建筑成本,還可以減少對建筑材料的浪費,解決建筑中的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嚴芳.王暢.從建筑設計的基本流程到綠色建筑全程式流程設計探討[J].住宅科技.2012(02).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經濟;必要性;發展趨勢

      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的21世紀,生態圈由于人類的發展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環境污染和能源的過度開發使得整個生態圈承受著超負荷,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敲響了警鐘,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人類不得不采取措施維持生態平衡,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尤其是建筑業,城市化范圍的不斷擴大每年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土地,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綠色建筑的概念應運而生。綠色建筑是可持續發展概念在建筑領域延伸的結果,既要保證建筑可居住性和舒適度,又要最大限度進行能源的循環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由于綠色建筑而漸漸發展的綠色建筑經濟也逐漸進入到人類的生活之中。

      一、綠色建筑經濟的含義

      綠色建筑經濟是建立在綠色建筑之上的,綠色建筑是生態學和建筑學結合而生的產物,因此也被稱為生態建筑。綠色建筑這一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著名建筑師保羅•索樂瑞將建筑設計的過程與生態學的知識相結合,提出建造一種既能滿足人類居住需求,又能保證在建造和使用周期中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最大程度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因此,在設計、施工以及維護管理上,綠色建筑的難度相較于普通建筑而言都相對較高。由于綠色建筑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技術難度較大,在很多國家的普及程度都不是很高。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目前的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也不算非常發達,距離部分發達國家來說有一定的距離。但隨著近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速度也得到了提高,綠色建筑的實現程度也有所提升。

      二、發展綠色建筑經濟的必要性

      (一)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面對當下生態環境日益遭到破壞、能源日益減少的嚴峻形勢,人類不得不走向可持續發展這條路,可持續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避免能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因此,節約資源和能源十分關鍵。綠色建筑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盡最大可能節約能源,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因此,綠色建筑經濟的概念與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契合的。人類的發展必然會導致城鎮化的不斷擴大,建筑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傳統的建筑業對于自然環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能源消耗也非常巨大。但綠色建筑經濟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建筑業的發展所導致的生態問題,既能夠滿足人類的發展又可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因此,發展綠色建筑經濟是人類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綠色城鎮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人類的發展,城鎮化范圍的擴大也是必然趨勢,為了避免城鎮化對于自然環境的過度破壞,必須保證城鎮化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經濟對于綠色城鎮化的發展十分有利。建筑群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城鎮發展的環境和載體,只有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經濟,才能最大可能減少城鎮發展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對能源的消耗。從建筑方面做到了可持續發展,城鎮化自然也能夠做到綠色發展。而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必將帶動一批諸如新能源開發、資源循環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綠色城鎮發展。

      (三)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必要渠道

      綠色建筑經濟結合了生態學知識,所呈現的建筑將會完成人類建筑和生態環境的完美融合,通過工程師科學專業的設計和規劃,綠色建筑將會具備舒適的居住、節能、減排以及智能功能。與傳統的建筑不同的是,綠色建筑將會做到最大化與生態環境的結合,讓人們能夠居住在一個充滿生機與綠色氣息的環境之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水資源循環利用等新科技進行整個建筑的能源再利用。同時這些技術也能夠潔凈空氣,讓人們的居住感受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為人們提供更高的生活質量,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在舒適度、安全性、生態性方面都能夠得到質的提高。

      (四)節約能源和資源的有效途徑

      綠色建筑經濟概念的提出就是由于建筑業對于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引起了質疑,因此提出以節能環保為目的的新型建筑理念。綠色建筑基于減少能源消耗的根本目的進行設計,利用最新的能源回收再利用技術,將整個建筑建造成為一個大型的“資源再利用工廠”,結合生態學的專業知識,將建筑與生態環境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界本身的綠色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等。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讓節約自然資源和打造舒適居兩者相輔相成,從根本上解決過去傳統建筑業對于資源的浪費和自然界的破壞問題。與此同時,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帶動一批節能產業的發展,形成節能環保的良性循環。

      (五)推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式

      隨著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和推廣,這種新型的人類居住方式將會徹底改變人們的觀念,綠色發展的概念將會隨著綠色建筑深入滲透到人類的衣食住行之中,對于自然界生態圈的保護以及自然資源的節約將會成為人類的共識。通過日常的潛移默化,才能最大程度將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隨著綠色建筑經濟的不斷發展,其他的綠色產業也會隨之發展興起,對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趨勢

      (一)綠色建筑將成為人類的主要居住場所

      隨著綠色建筑經濟的不斷發展,綠色建筑將自然而然地成為人類居住、工作、學習的主要場所。當下綠色建筑的發展受限原因主要是由于技術層面的較高難度,隨著技術的發展,綠色建筑將更大程度得到普及和優化,成為未來城市建筑發展的主力軍。

      (二)綠色建筑理念成為業內標準

      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將帶動整個綠色建筑理念的完善和發展,綠色建筑理念將取代傳統的建筑理念成為整個建筑業的新標桿。目前,在我國相關政策的明確要求下,許多企業已經保證了新建設開發的新樓盤的節能性,未來隨著綠色建筑的普及,這一標準將更加嚴格,以保證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綠色建筑的設計將與地區特色相結合

      由于一些技術上和經濟上的原因,目前我國的綠色建筑經濟發展還不夠發達,隨著技術上的成熟,綠色建筑經濟將取代傳統建筑經濟。在設計方面,綠色建筑的設計發展趨勢是與地區生態特色進行結合,比如我國西部較為干旱,綠色建筑的設計將會著重抗旱綠色植被的添加。而對于沿海地區,綠色建筑的設計可能更多地注重防潮的方面,結合海邊植被的特色進行設計。

      (四)綠色建筑經濟將帶動一批節能綠色產業的發展

      綠色建筑的設計、施工及管理部分都以節能為基本保證,因此,節能減排技術將會隨著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而得到快速發展,綠色產業也會由于市場的需求擴大而得到興起和發展。

      四、結束語

      綠色建筑經濟既滿足了人類發展生活的需求,也完成了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任務,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綠色建筑作為新興產業,在生態環境的維持以及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發面都有其發展的必要性,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其發展前景必定愈加廣闊。

      【參考文獻】

      [1]王堯,文卉卉.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6(34)

      [2]侯建平.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前景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18)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措施;必要性

      【 abstract 】 : as to raise the level of human production, human living conditions produced very big change, the theme of the current architecture is--green, this is the world building the mainstream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Green building accord with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now the health requirement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s th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problem is also discussed.

      【 keywords 】 : green architectur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necessity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引言

      近十年我國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各地的高樓拔地而起,房地產市場熱火朝天。但是,必須承認我們的建筑存在著高能耗、高污染的問題,隨著綠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建筑的節能減排。針對建筑物日益突出的問題,國家完善了綠色建筑的標準,鼓勵各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筑。但綠色建筑的節能和減排技術一直不是很完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綠色建筑的節能措施。

      1.發展綠色建筑的必要和綠色建筑的現狀

      1.1 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最早是由西方的建筑師提出的,早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隨著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西方一些建筑師提出了更適合人類居住的建筑思想。到六十年代時,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提出了“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這被叫做生態建筑。到八十年代,隨著世界性的能源危機的出現,人們把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加入到生態建筑的定義中去,最終被稱為綠色建筑。當今綠色建筑更是融入了高新技術、新材料等元素,國內外都在推廣綠色建筑這一設計理念。

      1.2 我國綠色建筑節能方面的現狀

      綠色建筑在我國起步較晚,這和我們的生產力低下有關。近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建筑在我國得到飛速發展,國家也制定了相應的標準。但在節能方面我們依然面對很大的困難,節能減排的措施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施工過程中高能耗、高污染、大浪費的問題一直很嚴重。設計之初就沒有環保措施,在材料的選擇上沒有改變,高新技術和材料沒有應用,這樣造出來的“綠色建筑”就是空殼。

      1.3 鼓勵提倡綠色建筑的必要性

      1.3.1 建筑工程耗用大量的自然資源, 同時對自然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根據統計,建筑工程通常會用點百分之四十的自然資源,和百分之四十的能源, 另外產生的建筑垃圾可占垃圾總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這嚴重影響著可持續發展,所以,必須改變這種局面,提倡低能耗、低浪費的綠色建筑勢在必行。

      1.3.2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共識, 對任何國家都很重要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建筑量也猛增,這幾年的發展已經耗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這嚴重威脅著我們未來的發展,早在2001 年就有國土部的負責人表示,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我們現有的資源不僅不能滿足后代,就連當代人的需求都不能滿足。現在很多城市都出現了能源和資源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高能耗的建筑行業進行改變。

      2.綠色建筑的節能策略

      石油的價格節節攀升給我能敲響了能源危機的警鐘,作為高能耗的建筑業成為眾矢之的,這也使得綠色建筑的節能尤為重要。建筑業的節能不是減少材料的使用,而是用有限的資源,制造出最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其利用的能源要求是清潔的低碳的,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2.1 整體規劃,綜合考慮,設計之初就融入節能意識建筑的規劃和設計是最早的一步, 對于節能措施建設至關重要。選址是設計之初比較重要工作,傳統的選址僅僅考慮采光和風向的問題,但是,我們的建筑設計師們必須整體考慮,包括建筑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對當地日常生活的影響,能源供應等。如果設計之初就沒有充分考慮這些,那么施工中進行補救就很難,甚至無法補救,所以必須在設計之初進行全面考慮,做出最優的規劃。

      2.2 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能源浪費傳統建筑使用大量不可再生資源, 綠色建筑則要求盡可能使用可再生資源,這是綠色建筑最初節能設計中的重要措施。在當下能源危機的形勢下有著重要意義,充分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生物能等能源,負荷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簡單介紹幾種自然資源的利用:

      2.2.1 太陽能

      根本上說,所有的能源都源于太能,這是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太陽能的開發也是建筑業最早使用的技術之一,傳統的利用時盡量擴大采光面積,減少電能的利用。在現在,太能電池可以為我們提供更為清潔的能源,另外,利用太能采暖供熱也已經實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建筑能更好的采光,能充分接受太陽光。

      2.2.2 風能

      由于氣流產生的風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這也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能源。風能在建筑上的利用還是轉化為電能為主。在條件允許的地區,可以利用風能發電,為人們提供日常用電。通常風電的發電機組安裝在建筑的底部,采風的裝置安裝在建筑的上部,這種設計必須在最早的設計時加入。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產品,而且正在朝著多樣化發展。

      2.2.3 地熱和生物能

      地熱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能源利用方式,它主要的作用是在冬季取暖,在城市和農村都比較實用。生物能的利用主要還是在農村,由于農作物的秸稈可以燃燒,可以用來取暖,同時國家大力提倡沼氣池建設,也為生物能的利用提供了更多途徑。

      2.3 做好保溫隔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建筑物的結構都多有鋼筋和沙石建造, 本身的散熱量很大,造成的能耗很大,保溫和隔熱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熱量散失。比如可以把單層玻璃換成雙層的,保溫效果顯著增強。這樣可以減少取暖的能耗,另外,鼓勵新材料的使用,使用更為綠色的材料,增強保溫性能。

      2.4 遮陽措施

      遮陽措施主要是為減小夏季空調的負荷。夏季陽光產生的熱量很大,建筑物本身傳熱性很強,熱量自然導致用戶屋內的溫度升高,同時也有大量的太陽輻射。如果夏季給建筑物必要的遮陽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空調的負荷。

      3.結束語

      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發展趨勢,也是各國研究的重點,它涉及到學科很多,比如建筑、材料、環境、能源等,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各部門協同合作。但是,它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滿足人們對健康舒適的要求,從國家層面上考慮,也是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對它的節能措施我們還應繼續深入研究,造福后代。科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建筑技術文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nings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alysis our country real estate industry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necessit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al estate green building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situation, preliminary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medium and small town's economy, local features such as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explore a really suitable for broad medium and small towns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road.

      關鍵詞:綠色建筑 房地產業中小城鎮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small towns

      綠色建筑的概念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1.5%,由此可見,在未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建筑行業對能源、資源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在建設領域也出現了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節能建筑、可持續建筑以及低碳建筑等相關的概念,這些概念充滿了期刊、網絡、報紙等媒介,使許多人產生了迷茫,甚至連專業人士也缺乏明確的概念。

      “綠色建筑”最早起源于1970年代初期的兩次世界能源危機。當時因為石油缺乏的恐慌,興起了建筑界的節能設計運動。今天的綠色建筑,是在“節能建筑”的基礎上,結合了后來的“風土建筑”、“生態建筑”的環境設計理念,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環保評估與生命周期評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物多樣性設計等地球環保設計理念,而成為嶄新的建筑科學體系。對于正在加大城鎮化進程的我國建筑業來說,必須由傳統高消耗型發展模式轉向高效綠色型發展模式,而綠色建筑正是實施這一轉變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綠色建筑日益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提倡。2004年8月,國家建設部將“綠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明確定義為:“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并且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1]。在2006年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將“綠色建筑”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2]。

      在對相關建筑概念的辯析中,我們應該看到:首先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和可持續建筑都應該是節能建筑。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理解為小區綠化和景觀,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綠色建筑在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筑”,有些歐美國家則稱之為“生態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可持續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在北美國家則稱之為“綠色建筑”(Green Building)。由于“綠色”的用語在國際間已成為地球環保的代名詞,許多“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照明”已成為民眾朗朗上口的時髦用語,因此在美洲、澳洲、東亞國家,大多使用“綠色建筑”作為生態、環保、可持續建筑的通稱。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是兩個概念,節能建筑是按節能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使其在使用過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綠色建筑發展到可持續發展建筑,都包含建筑節能的內容,節能建筑也從有效利用常規能源、充分利用新能源的單純模式發展為能源、氣候、環境等并重的綜合模式。

      國內房地產業實施綠色建筑的必要性

      2.1實施綠色建筑是徹底改善我國人居環境、降低建筑能耗、解決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

      近年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加快了城鎮化進程的腳步,全國城鎮房屋建筑面積逐年上升,與此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住宅建筑質量和數量的需求不斷攀升,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另一方面,建筑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我國住宅建筑使用的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20%左右,加上建材生產和建造的能耗,總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37%左右[3]。因此,房地產業走綠色建筑開發之路是保證資源節約,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也是徹底改善我國人居環境、降低建筑能耗、解決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實施綠色建筑,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的具體體現,更是有效應對當前歐美發達國家針對我國的各類“碳勒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是推動國民經濟向低碳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2.2 實施綠色建筑是提升房地產開發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自1998年中國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正式確立了房地產的全面市場化方向,加上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城市化步伐的邁進,推動了中國房地產業的大發展,房地產市場逐步形成、完善和成熟。當前的房地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包含土地、建筑、交易和金融服務的多鏈條、多部門的重要產業,同時房地產的投資和投機屬性也已充分的顯現和發揮作用。近幾年來,國家一直不斷加強對國內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房價開始逐步回歸理性,房地產市場呈現平穩漸進發展的趨勢。當前全國有房地產商3萬多家,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激烈,市場處于激烈競爭形態。如何在整個房地產市場上突顯其產品的價值,培養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將是未來房地產企業生存之本。而建造低碳低成本的綠色建筑已成為全球建筑業乃至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實施生態、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房地產開發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綠色建筑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建筑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成為當代建筑企業應當共同思考的問題。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很多企業已經將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植入到企業的管理中,但此種管理方式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范圍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認知到綠色管理的重要性,改變管理的模式,使行業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

      一、 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必要性

      (一) 材料獲取威脅環境健康

      由于建筑企業的規模較大,其在進行施工時占用了大量的農田和土地,降低了當地的耕地面積,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另外,建筑企業在獲取施工材料時,通常要通過采砂和開礦來完成,易造成資源上的浪費,過量的開采還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影響資源的重建。

      (二) 噪聲污染影響人們生活

      由于建筑行業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使用到大型的機械設備,這些設備在運行時產生了巨大的聲響,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還有些建筑企業為了完成施工任務,不分晝夜的進行施工,引起了大量的社會矛盾。

      (三) 施工生產導致環境污染

      建筑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會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灰塵和懸浮顆粒,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建筑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硫等氣體會破壞臭氧層的結構,引起溫室效應。研究表明,在我國十大嚴重污染的城市中,有半數以上城市的環境問題是由于發展城市建設所引起的,城市發展的速度已經不及城市污染的速度。

      二、 實行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方法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一種符合現代生產要求的管理模式,對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有著積極的意義。建筑企業必須認清自身的不足之處,加深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理解,開展綠色施工,減少不良施工因素對環境的破壞。

      (一) 開展綠色施工

      建設行業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對能源和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盡量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降低所在地區空氣污染的程度。在施工開始之前,管理人員要對施工環境展開詳細的調查,制定出符合當地環境要求的施工方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教育,加深其對環境保護、綠色施工等概念的了解。做好施工場地的節水節電工作,降低環境壓力。在施工中要盡量使用預制構件,提高施工材料的重復利用率,合理使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研究表明,采取綠色施工的方式能夠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顯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如我國香港地區多年來一直堅持綠色施工的理念。香港地區地少人多,土地資源十分短缺。該地區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都會秉承綠色施工的理念,將建筑材料和施工設備整齊的擺放,使空間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香港地區在進行施工建筑時,很少出現塵土飛揚的現象。我國其他地區應當效仿香港地區的施工方式,加強對綠色施工理念的了解,減少因建筑施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二) 合理選擇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選擇是施工中的關鍵步驟,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不僅能夠保證工程的質量,也能夠使工程滿足建筑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要求。在選擇施工材料時,首先施工單位要做好市場的調研工作,選擇信用度較高的供應商,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降低運輸的成本。并在此基礎上對供應商的售后服務進行綜合評定,確保施工材料的應用價值。其次,管理者應該建立評估競爭機制,對供應商提供的原料展開評估,確定其是否符合綠色施工的標準。設置淘汰標準,將不符合施工標準的建筑材料淘汰出去。即使施工材料滿足綠色施工的標準,也要定期對材料進行復核,保證各個施工階段能夠合理的銜接。另外,施工企業還要做好材料的替補工作,如果供應商無法提供合格的施工材料,企業要及時更換其他的供應商,以保證施工能夠正常進行。最后,管理人員要設立專門的材料監督小組,對原材料的使用進行全程監督,保證施工材料能夠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 做好綠色回收工作

      在當前的建筑行業施工中,當建筑物達到使用年限時,一般要對其做報廢處理。而綠色供應鏈管理強調施工材料的回收利用,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因此建筑企業在進行施工時,要固守兩個原則,一是合理的利用施工材料,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二是要對無法利用的資源進行妥善的處理,降低報廢處理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材料的使用上,施工人員要詳細了解材料的性質,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廢棄材料的處理上,要爭取將材料進行二次利用,使建筑材料能夠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材料顯示,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就已經意識到綠色供應鏈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如歐洲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有85%的鋼鐵爐渣被回收利用,且大部分用于民用建筑。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已經有97%的鋼鐵爐渣被用作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的建設,節約了大量的自然資源。我國的資源回收利用工作開展的較晚,現在仍處于發展階段。為了適應新時期的市場要求,我國的建筑行業必須認識到綠色回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資源二次利用率,使建筑行業的發展滿足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要求。

      結語

      將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應用于建筑行業的施工管理中,能夠減少資源上的浪費,增強建筑行業各個項目之間的有效合作。由于建筑施工所涉及的范圍較大,所使用的施工原料較多,其造成的土地浪費和噪聲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建筑行業必須對這種現象進行冷靜的分析,改變管理制度。開展綠色施工、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做好綠色回收工作,將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真正的付諸實施。

      參考文獻

      [1]王秋良,康海貴,周鵬飛,陳棟.建筑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型與實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04).

      [2]謝婷婷.基于建筑工程承包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J].物流技術,2011(23).

      [3]張月h.建筑業綠色施工過程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1).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