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急性危重病人 心理護理

      1 急性危重病人的心理

      急性危重病人,是指那些發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緊急搶救的病人。過去有種欠妥的做法。對急性危重病人只重視搶救技術的實施,而輕視心理護理。但隨著急救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急性危重病人也同樣需要進行心理護理。經過臨床實踐證明,急性危重病人的成功搶救,離不開恰當的心理護理。急性危重病人不僅面臨生命威脅。還可能遭受軀體傷殘,瞬間襲來的天災、人禍或惡性事故等超常的緊張刺激??梢源輾б粋€人的自我應對機制,出現心理異常。此時,如果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就會緩和其緊張情緒,有助于轉危為安。急性危重病人焦慮、恐懼、緊張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時的搶救。但此階段病人的心理活動是復雜多樣的,病情不同、年齡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對其心理活動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護理人員要善于具體分析每個病人的心理狀態,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導心里活動是恐懼,因此,心理護理的中心任務是增強病人的安全感。

      2 急性危重病人的心理護理

      2.1急性危重病人大都求醫心切,一旦進入醫院,頓有絕路逢生之感。這時,醫護人員應當做到緊張而又熱情地接診,親切而又耐心地詢問,悉心體貼關懷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難之時遇到了救命的親人。在搶救工作中,保持安靜,避免不必要的嘈雜聲,對病人的病情不可隨意議論,注意語調,勿傷病人及家屬的自尊心。這種護患關系,對搶救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有極大的影響,直接影響搶救和護理效果。

      2.2醫護人員嫻熟的醫療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是贏得時間使病人轉危為安的保證,同時對病人來說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讓病人感到護士可信、可敬,從而獲得安全感。

      2.3醫護人員的醫德和技術是病人獲得安全感的基礎。為了幫助病人緩解心理沖突,減輕精神痛苦,護士還應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對急性病人,無論預后如何,原則上都應給予肯定性的保證、支持和鼓勵,盡量避免消極暗示,尤其是來自家屬、病友方面的消極暗示,使病人能夠身心放松。增強安全感。

      2.4對意識清醒,不能說話的病人,護士可用手勢、眼神、寫字等方式與病人交談,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要。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

      2.5大部分疾病經過診治和護理可以治愈,但不論醫學發展到什么程度,總有一小部分病人因醫治無效而面臨死亡。協助臨終病人安詳、肅穆地離開人世,使病人、家屬感到安慰是護士的崇高職責。護士是一直守護在臨終病人身旁的人,要幫助病人整容,用生理鹽水擦拭眼睛、鼻孔和面部的污跡。有的病人來不及等到親屬到來就離開人世,就由護士(2人在場)代替其親人接受并保存遺物?;蛴涗涍z言。

      參 考 文 獻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危重患者;轉運;安全護理;防范對策

      急診危重患者經過急診科急救、復蘇、早期處理后,轉運至檢查科室、手術室或病房,途中雖然只有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仍然存在許多可以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劇烈震蕩、嘔吐物致呼吸道阻塞、氧氣供給不足、靜脈輸液管脫出、突然心搏驟停、內臟二次出血、腦疝形成、墜床等,所以護送急診危重患者不是一個簡單的運送過程,而是一個監護治療過程,因此做好危重病人途中的觀察和護理,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對提高搶救成功率尤為重要。為了保障急危重病人的轉運安全,減少護理糾紛,我院制定了一系列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科2008年1~12月共成功轉運76例,無一例在轉運途中發生意外。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危重病人共76例,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齡12~78歲,平均47歲;其中腦血管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18例,呼吸系統疾病12例,一氧化碳中毒29例,顱腦外傷5例,其他創傷疾病2例。

      2 護理

      2.1轉運前的護理

      2.1.1暢通綠色通道轉運前要和相關的科室進行聯系,做好準備,便于接收。電話及時通知電梯管理人員,減少等待時間,為病人的救治爭取時間。

      2.1.2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了解病人的意識狀態、生命體征、尿量,了解靜脈穿刺的部位,各種管道的銜接狀況,等病情相對穩定后轉入相應的科室。應由參與搶救的醫生和護士護送,根據患者的病情備好途中各種搶救器材及藥品,若途中發生病情變化能及時搶救,與接收科室嚴格交接。

      2.1.3不同病人的護理對意識清醒的病人,要做好解釋,給予心理安慰,說明轉送的必要性及途中需要病人配合的要點,以取得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昏迷病人應調整好,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躁動的病人應適當使用床檔或約束帶給予保護。

      2.2轉運途中的護理

      2.2.1患者移動時的護理搬動患者時動作要協調,避免因拖、推、拉或用力過猛造成的院內損傷。轉運時拉起床欄,保持安全合適的轉運。一般置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上下坡時保持頭高位,防止窒息,頭部置于平車大輪端,途中推車速度平穩安全,避免劇烈震動,如有骨折的病人,注意保護患肢;椎體骨折的病人體下墊一塊木板。

      2.2.2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脈率及末梢血氧飽和度、靜脈藥物治療等情況,以及各種引流管的固定及引流情況;機械通氣患者注意觀察氣道、呼吸機運轉及氧氣供應情況。

      2.2.3做好應急處理轉運途中突然出現呼吸心搏驟停,立即就地搶救行心肺復蘇,同時呼叫附近醫務人員協助救護;做好轉運中記錄,包括監測指標數值,意識活動狀態,檢查或治療期間情況,轉運過程中救治處理情況等。

      2.2.4安排家屬做好對患者的護理危重癥患者轉運途中多由家屬陪同,家屬對穩定患者情緒有一定作用。轉運時,安排患者家屬跟隨,有助于消除患者對陌生環境、檢查治療的不安,樹立患者安全轉運的信心。

      2.3轉運后的交接到達目的地后必須與病區護士嚴格交接。我科設有危重病人護送交接登記表,內容除一般項目外,還包括病人的皮膚情況、特殊檢查報告單、護理記錄單、途中搶救記錄等,由雙方護士簽字備查,縮短雙方交接時間,保證護理治療的連續性,提高搶救成功率。

      3 安全轉運的防范對策

      3.1堅持預防為主重視事前控制事前預防是保證護理安全、降低護理風險的重要環節。在轉運急危重病人前,護理人員應認真評估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在途中有可能發生的突發病情變化,準備相應的搶救藥品及器材,進行相應的預處理,合理配備護送人員,有助于降低途中突發性意外事件的發生,杜絕護理安全隱患。

      3.2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完善轉運流程風險管理是指對病人、工作人員、探視人員面臨的潛在傷害的風險進行評估、識別,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首先針對以往出現的問題和教訓,識別并確定在轉運急危重病人過程中存在和潛在的護理風險。根據我院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我科制定了《護理緊急風險預案》及轉運工作流程,完善了急危重病人轉運交接記錄,并成立了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組織護士學習相關制度和流程,進行模擬演練。護理部不定期抽考護士對預案流程的熟悉程度,檢查督促急危重病人轉運護理風險預案的落實。

      3.3加強急救技能培訓,提高護士應變能力容易發生技術性護理糾紛的基本原因是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臨床經驗不足。隨著醫療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加之危重病人疾病的復雜性、特殊性、多變性,護理人員即使采取了許多方法來保障護理安全,有時仍不能完全排除護理風險問題。因此,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是護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由于加強了專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急救技能和水平,從根本上防止了危重病人轉運過程中技術性護理風險的發生,促進了護理安全工作的落實。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急診;管理;護患糾紛

      急診科是搶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場所,病人具有發病急、病情復雜多變、時間性強、隨機性大、可控制性小等特點,這既給醫務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給護理行為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此,作為護理管理者應針對高風險的科室,在實施具有超過各種服務之上的高科技行為組合的活動中進行風險鑒定、評估、采用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法、措施,這對減少或減低護理風險的發生、保證病人安全、防止護患糾紛發生具有重要意義。2006年以來,我院急診科實施風險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善于識別風險,做好風險評估

      風險是指醫院內病人在診療過程中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在護理活動中,即使是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護理活動,都帶有危險性[1]。進行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風險分析和管理的基礎工作。兩年來,筆者針對急診護理活動中容易發生的矛盾、糾紛、投訴等主要項目進行調查、分析、總結,搜尋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掌握可能發生風險事件的相關信息,并對其后果進行評價,從中發現以下情況易造成急診護理風險的發生。

      1.1 各項急救護理技術操作:吸氧、吸痰、洗胃、心電監護等技術操作常應用于危重病人的搶救,對這類病人,尤其是在面對遭遇意外的災難事故、突發傷、批量傷的病人救治中,每一項操作、每一個環節都可影響病人的病情變化,如搶救技術、規程及知識,儀器、機械突然故障,護患溝通技巧等,都存在著許多已知及未知的高風險因素。在給深昏迷病人吸痰時,病人的口咽部、鼻部有可能出現出血,也有可能造成呼吸驟停等風險。在給中毒病人洗胃時,當病人意識喪失、吞咽反射消失時有可能造成置管困難、置管異常、口鼻黏膜損傷出血、病人誤吸、窒息等意外發生。另外,危重病人的各種管道,如吸氧管、輸液管、引流管都有可能發生彎曲、堵塞,甚至松動、滑脫等,諸如此類高風險的技術操作,都需要護理人員去預見,并加以識別、處理。

      1.2 危重病人的院內轉運:為了使危重病人得到進一步救治,急診病人絕大多數都需要輸送到病房,尤其是ICU病區。在此期間,盡管醫生已對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了評估,權衡了轉運途中的風險及??凭戎蔚男Ч?,家屬一時也選擇、認同這種做法,但護士在實際轉運的各個環節稍有疏忽,例如:①轉運前未再次評估病情及生命體重,未及時匯報、記錄;②未通知所轉科室及時做好急診接待等工作;③路途轉運中的機械、物品沒有備齊備足;④后勤保障服務不到位,如電梯受阻;⑤途中有可能發生的意外,特別是心肺復蘇后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病人因的改變、路途的顛簸而造成管道扭曲、移位等。這些都將使護士成為護患糾紛的焦點、承擔風險的責任人。因此,只有預見、識別,才能有效防止風險事件的發生。

      1.3 危重病人的醫療檢診:在急診科,為明確診斷,醫生常根據病情做出相關檢查的決定,如CT、B超、X線攝片等。但由于病人個體差異大,病情復雜、多變、發展迅速,即使在最好的醫療單位,由富有經驗的醫生檢查,出現并發癥的內在風險仍難以完全消除[2]。客觀上在檢查中,對病人已經發生意外的風險,如心跳呼吸驟?;蛱狄骸⒀獕K阻塞氣道發生窒息,若醫務人員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極強的洞察力,立即就地爭分奪秒組織搶救,做好醫患、護患間溝通,及時搶救無效死亡,病者家屬在哀傷失意中仍能明白、理解、接納和承擔風險代價。例如,我院急診科2007年收治1例69歲老年病人,此病人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病史,本次因突然昏迷、失語、半身不遂、二便失禁來我院就診。在急查CT的過程中出現惡性心律失常,這時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組織搶救,但由于病情嚴重,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在此期間再次履行告知的義務,讓家屬正視事實,認真對待,主動接納風險,事后家屬不僅沒有指責,相反還表示感謝,這就是對預見性風險處理所產生的效果。

      2 制定管理制度,進行風險預防

      實施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用制度來規范、約束各項活動,以達到預防風險事件發生的目的。目前,我院急診科針對引起護理事件的主要原因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危重病人護送、檢查、登記、告知、溝通制;危重病人轉送、簽字、報告制;急救技術操作告知制;制定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儀器操作規程,明確操作目的、適應證、禁忌證,對可能發生的問題、相關的處理技巧和注意事項加以說明,使護士、病人或家屬明白各項操作、檢查等護理活動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風險因素,讓病人主動承擔起風險義務,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3 實施風險控制,嚴格督促檢查

      風險控制是通過各種技術、經濟手段將風險減少、分散和轉移的行為[3]。它是風險識別和風險衡量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明確醫療護理工作是一個高風險職業的基礎上,加強對風險控制措施的執行、落實、檢查。具體做法:科內成立風險管理小組,明確管理職責、范圍、內容,根據急診特點分成6組:①急救器械、物品管理、使用、保養、供應小組;②就診病人接待、轉送、檢查、服務組;③??萍夹g操作培訓組;④危重搶救質量管理組;⑤文件書寫、記錄、檢查、督促組;⑥護患糾紛、矛盾、投訴、處理組。每組設組長1名,每周定期檢查至少1次,護士長每日有重點跟班、督促、檢查,對工作中執行不到位的現象,除及時當面指出整改外,還記錄在風險管理質量控制臺冊上,以便大家查閱,引以為戒,護士長每日晨會提醒,每月總結點評,并與科內獎罰條例掛鉤。

      4 體會

      4.1 強化風險意識可減少護患糾紛:我院急診科通過風險管理,提高了醫護人員對當前急診風險管理必要性的認識。大家能針對國際公認“醫療風險,無處不在”狀況,結合護理行為的各項活動、各個環節,善于識別風險,鑒定、評估風險,尤其是與醫療活動中緊密相關的風險因素,如各種疾病的嚴重性、病情變化的復雜性、醫療檢診和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儀器和機械故障、醫護服務系統和組織工作問題、人為錯誤、醫患溝通障礙等,盡早進行預見性判斷,減少人為因素,使高風險因素降低到最低。兩年來,我院急診科護理投訴和糾紛,從2006年前平均發生12起降為3起,護理沖突發生率為零。

      4.2 加強風險管理密切了護患關系:通過護患雙方的溝通,護士能根據護理活動中有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與病人從中所獲利益效果所占比例客觀地加以分析。用心與病人或家屬進行交談,尊重病人的意愿,滿足病人的需求,讓病人在理解、配合、支持的情況下主動接納風險治療護理,調整心態,承擔風險權利,使護患雙方關系得到了進一步融洽,兩年來我院急診科在“醫院管理年”行風建設檢查服務態度調查中病人滿意度從93.5%上升到98%,在省市多次明察暗訪中均得到了好評。

      【參考文獻】

      [1] 張仲明.加強醫療風險管理,確保醫療質量[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9,15(9):657.

      [2] 陳遼平.香港醫院的醫療風險管理[J].醫院管理雜志,2000,7(4):313.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64-01

      ICU是危重病人進行集中治療的場所,其特點是病人病情危重變化快,治療復雜,應用多種監護,搶救、儀器和設備需要進行嚴密的監護,是一個高風險科室。因此,ICU護理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其風險種類,常見原因及控制手段具體介紹如下:

      1 工作人員應急能力低

      其常見原因有:缺乏工作經驗,專業理論及基礎知識,對危重病人的評估能力差,不能熟練地使用搶救儀器,救護技術不熟練,控制手段:

      1.1 對進ICU工作的護士進行短期規范化培訓,使其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常見疾病的觀察要點與方法,危重病人搶救技術等。

      1.2 高年資護士做好傳、幫、帶工作。

      1.3 護士長督促低年資,新進ICU的護士加強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要求他們苦練基本功。

      1.4 經常組織護士學習新知識,新業務、新技術、并定期對他們進行理論,監護水平,護理技能,應急能力考核。

      2 窒息

      其常見原因有:氣管插管病人濕化不夠,吸痰不及時,痰痂堵塞,喉頭痙攣,無力咳痰,大量咯血,嘔吐物誤咽;其控制手段如下:

      2.1 充分濕化氣道,吸痰及時,方法正確。

      2.2 大量咯血時病人頭側向一側,如血壓穩定,則取頭低足高位,及時去除血塊,血液。

      2.3 病人嘔吐時頭側向一側,及時清除嘔吐物:床邊備吸引器及其相關用物。

      2.4 正確判斷窒息原因,對因處理,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氣管插管堵塞,可用氣管插管,內芯條疏通,再吸引,無法疏通者更換氣管插管,如其他原因引起者則頭側向一邊,緊急吸引,保持氣管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

      3 口頭醫囑

      常見原因有:搶救病人多,醫生來不及開書面醫囑,醫生不在科室,電話口頭囑咐,夜間護士呼叫值班醫生,但醫生不愿意起床開醫囑。控制手段:

      3.1 搶救時口頭醫囑,護士必須復誦一遍,搶救結束后,護士應督促醫師及時補開醫囑。

      3.2 一般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

      4 監護儀器故障

      常見原因有:設置不合理,電源未接上,元件損壞,保險絲斷,機內積灰多;控制手段有:

      4.1 熟練掌握監護儀的使用方法,合理設置報警范圍。

      4.2 遇故障時檢查電路連接情況。

      4.3 定期檢修監護設備,由專人保管,維護保養。

      5 院內感染

      常見原因:危重病人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醫務人員無菌操作觀念不強,消毒隔離制度不落實或方法不妥,消毒隔離設施不合理,用品缺乏,控制手段有:

      5.1 增強病人抵抗力,必要時實行保護性隔離。

      5.2 醫務人員自覺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嚴格出入ICU的制度,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嚴格控制非工作人員出入ICU,設立單獨的物品消毒間,購置必要的消毒隔離用品。

      6 管道脫開扭曲

      常見原因有:導管質量差,不配套,管道受壓,扭曲未能及時發現,病人不合作或不理解置管的重要性擅自拔掉,其控制手段有:

      6.1 使用前檢查物品質量。

      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范文第5篇

      重癥醫學科是一為臨床各科室危重患者和圍手術期高?;颊咛峁┘斜O護、搶救和支持的重要保障平臺。為了加強學科建設,適應醫院快速發展的要求XX年將對照三級醫院要求對重癥醫學科進行規劃,雖然難度較大,但全科室人員不畏艱難,逆流而上,現將工作計劃呈報給各位領導,望審批指正。

      一、人才隊伍建設:重癥醫學科(ICU)是一支年輕化、朝氣蓬勃的隊伍,還是一個兒童時期,還未發育健全,行走還不穩定。要想要擁有一批高素質的醫護專業人員來適應科室發展,必須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目前ICU有固定醫師3名,護理人員9名。爭取在上半年前能引進ICU住院醫師1名、續派出1名人員進修學習。護士可從我院護士中挑選優秀者,知根知底,利于科室快速發展。目前醫師隊伍中有1名副主任醫師,2名住院醫師,存在很大的醫療安全隱患。建議領導加大我科室人員的培養或該類人才的引進。

      二、設施、設備的利用與引進:ICU集中了諸多高端醫療設施及設備,可對各種類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實現多臟器功能替代治療。目前我院ICU擁有的醫療設施、設備有:多功能床8張;防褥瘡氣墊床4張;呼吸機4臺(包括有創呼吸機3臺,無創呼吸機1臺,);監護系統包括中央監護儀及床頭監護10套;GE除顫儀1臺;輸液泵及注射泵臺共15臺;電子降溫毯1套;振動排痰儀1臺;血氣分析儀1臺;空氣壓力波治療儀1臺;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儀1臺;便攜式血氧飽和度監測

      1臺。由于現在醫學發展較快,治療危重患者的方法和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實用。現在床旁氣管插管對危重病人來說,是生命與時間的賽跑,因此建議領導們在2017年給ICU添設一臺可視喉鏡,便于我們在短時間內迅速插管,更快更好地為危重患者服務,挽救他們的生命,造福老百姓。

      三、業務技術發展:目前我院ICU已成功獨立開展起來了,受益匪淺。有許多我院以前沒有的新技術、新項目以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如血清乳酸動態監測及APACHEⅡ評分對危重患者預后與療效的評價;深靜脈穿刺置管腸外營養支持;中心靜脈壓監測指導危重病補液;膿毒癥血休克的診斷和治療;有創和無創以及轉院呼吸機機械通氣的廣泛應用等等。在開科這一年多來,ICU每一天都在開展新技術,遇到新的挑戰,上一個新臺階。ICU業務技術的發展空間極大。我們不甘落后奮力直追。在不耽誤正常工作情況下,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的各種ICU學術會議或培訓,緊跟國內ICU發展形勢,努力學習新理論、新技術,并實際應用于臨床。2017年預備與總院腦外科聯合,開展腦出血、硬膜下血腫手術,術后直接送人ICU進行監護,為邊遠山區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

      四、科研及業務學習:ICU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2017年將繼續倡導學習之風,定于每周四下午17:00舉行科室內業務講座,同時有記錄。不定邀請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ICU專家來我科授課,在專家的指導下科室2017年要求要有論文和論著發表。鼓勵外出學習歸來

      者要有一次講座,多組織科內病歷討論。不定期舉行科室內操作技術考核、理論考核等,提高醫護人員工作及學習積極性。

      五、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規定:繼續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規定,同時嚴格規定患者家屬探視制度,嚴格消毒隔離制度規定,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嚴密監控VAP、導管相關性感染、留置導尿管所致感染。成立專門質控人員,隨時督促檢查。每日均有院內感染監測記錄。

      六、落實核心制度及崗位職責,加強科室管理:嚴格執行危重病人管理制度、ICU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搶救工作制度、醫師值班制度、ICU患者緊急情況應急預案、危機值報告制度、ICU常見危重癥護理常規等。繼續落實并嚴格執行ICU各級醫師、護士崗位職責及考核標準。ICU儀器設備專人負責,定期進行清潔、保養、維修管理。大力開展及支持優質護理服務。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av无码不卡|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 国产 图片|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