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小兒高熱驚厥一般發生于患兒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在患兒體溫不低于39℃時發生驚厥,臨床主要表現為雙眼球凝視、斜視、上翻以及意識喪失等,對患兒影響較大。目前治療高熱驚厥主要以降溫、控制驚厥以及對癥治療為主,同時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一般預后情況良好。有研究文獻指出,對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病因分析后再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我院就此展開了對比性研究分析,探討了小兒高熱驚厥的病因以及臨床特點,總結了護理對策,現對其作如下詳細報道。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間收治的87例高熱驚厥患兒,患兒中年齡最大為5歲,年齡最小為4個月,平均(2.7±0.8)歲,其中男性患兒48例,女性患兒39例,將87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對照組44例。觀察組患兒中年齡最大為歲5,最小者為9個月,平均(2.9±0.7)歲,男女患兒分別為21例、22例;對照組患兒中年齡最大為5歲,最小者為4個月,平均(2.4±0.7)歲,男女患兒分別為27例、17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對本次研究無影響(P>0.05)。87例高熱驚厥患兒中,34例患兒為上呼吸道感染,26例患兒為肺部感染,20例患兒為感染性腹瀉,另有7例患兒為其他原因引起發病。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在入院后均采取降溫、控制驚厥、合理用藥以及確保呼吸通暢等常規治療措施,在治療期間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兒入院后的治療措施同對照組患兒,對患兒的具體病因進行分析后采取對癥護理措施,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①對患兒的具體病因以及臨床癥狀進行分析,及時采取持續降溫措施;在驚厥發作時需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將衣領解開,去枕平臥,并給予大流量吸氧,糾正機體缺氧狀況,直至呼吸平穩后調節為小流量吸氧。發作期間需注意口鼻分泌物的及時清除,并在口腔上下齒之間置入紗布包裹的壓舌板。②對驚厥中易出汗及嗜睡的患兒,護理時加強對患兒呼吸情況的護理,保證患兒呼吸道的通暢,并及時將汗液擦拭干凈或將被汗液浸濕的衣物換下,保持患兒皮膚干燥;③密切監測患兒的體溫變化,保持對患兒的降溫護理,若患兒體溫高于39℃,則需要采取快速有效的降溫措施,如利用潔凈的被浸潤的紗布在患兒額頭貼敷,必要時可進行全身貼敷;④保持對患兒的生命體征監測,提前做好應對患兒病情變化的預案并采取急救措施,按照醫囑為患兒使用抗驚厥藥物或是進行地西泮靜脈注射;⑤保持病房空氣良好流通,病房溫度控制良好,及時調整患兒睡姿并對口腔分泌物進行清理,避免堵塞呼吸道;指導患兒進食高蛋白、高熱量、豐富維生素食物,在發熱和大量出汗后需注意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⑥及時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家屬的擔憂、害怕以及焦慮等情緒,向患兒家屬講解高熱驚厥的臨床特點以及預防知識,告知家俑呷染厥可治愈且不會留有后遺癥,避免患兒家屬過度擔心。年齡小的患兒加強非語言溝通,通過撫觸、眼神、微笑等安撫患兒情緒,對年齡較大的患兒可通過采用親切的態度跟患兒交流,表達鼓勵和關心,提高患兒的配合度。除此之外,還需注重患兒家長的心理疏導和安慰,獲得其理解和配合。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平均退熱時間、高熱驚厥發作次數以及癲癇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選擇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檢驗,采用對比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并以(±s)表示,若(P

      2.結果

      經過治療與護理,87例患兒均成功退熱并治愈出院。觀察組患兒的平均退熱時間、高熱驚厥發作次數以及癲癇復發率分別為(26.6±4.4)min、(4.0±1.5)次、2.3%;對照組患兒的平均退熱時間、高熱驚厥發作次數以及癲癇復發率分別為(37.1±6.5)min、(5.7±1.8)次、9.1%。三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結論

      高熱驚厥為兒科常見急癥,常跟急性感染所致體溫急劇升高相關,在高熱驚厥發作情況下患兒可能出現神志不清病狀,多數患兒治愈后無后遺癥,但也有部分可能反復發作,需加強護理。有關研究文獻指出,高熱驚厥反復發作可能會致使患兒出現癲癇,甚至對部分機體組織或器官造成損傷,從而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故需要及時高熱驚厥患兒采取治療措施,降低高熱、控制驚厥并予以藥物治療感染,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在本次研究中,87例患兒中僅有7例患兒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高熱驚厥,大多數患兒均由感染性疾病引發高熱驚厥,其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而在患兒具體病因進行分析后再行對癥護理措施,臨床治療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綜上,引發小兒高熱驚厥的主要病因為感染,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為主,該病臨床特征表現為驚厥反復、持續高熱等癥狀,對患兒具體病因進行分析后行對癥護理措施可有效縮短平均退熱時間、減少驚厥發作次數并降低癲癇發生率。小兒高熱驚厥綜合護理中,一方面需注重患兒驚厥發作期的護理,一方面需做好日常生活護理,積極預防反復,加強對家長的知識宣教。綜合護理是一種整體化護理措施,其通過心理疏導增加患兒安全感,減輕家長心理顧慮;通過驚厥發作護理、降溫護理迅速改善患兒病情;通過飲食指導加速患兒機體康復,補充機體水電解質,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并通過強化健康教育加強家長對小兒高熱驚厥的重視,積極預防復發,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兒高熱驚厥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可改善臨床癥狀,縮短治療時間,改善機體血清生化指標,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小兒急性高熱驚厥;危險因素;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47【文獻標識碼】D【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10-0048-02

      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癥,其起病急,發病率高,如驚厥時間過長或多次反復發作可使腦細胞受損,影響智力發育甚至危及生命[1~2]。高熱驚厥導致的相關并發癥約為1%~3%[1]。因此驚厥發作時及時恰當的救治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153例高熱驚厥患兒的臨床資料,總結相關危險因素及其相應的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就診于我院急診科并收入院的小兒驚厥患兒共153 例,其中男性患兒78 例,女性75 例;年齡在3 個月~7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 歲。腋下溫度在38.5~40℃,所有病例均符合高熱驚厥(Febrile convulsion,FC)的診斷標準[1]。其中體溫>38.5℃而40℃的患者33例,約占22%。

      1.2病因及年齡構成 本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97 例,肺炎23 例,菌痢17 例,中毒性腦病2 例,化膿性腦膜炎1 例,不明原因13 例。患兒高熱驚厥發病原因統計如下表1。

      2 結果

      通過細心的觀察病情及精心的護理,所有的患兒通過治療腋窩溫度降至37.2℃以下,退熱率100%。最快為15分鐘體溫達到正常,慢則65分鐘,驚厥的發作次數平均為4.5±5.6次,住院期間,沒有一例患兒出現癲癇癥狀。出院后隨訪1個月,所有患兒均未出現任何并發癥。

      3 護理措施

      3.1 一般護理:

      3.1.1:患兒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預防口腔分泌物回流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讓患兒穿透氣性良好的衣物,松解部分衣扣,盡量減少一切干擾和刺激,包括較強光和聲音等的刺激。

      3.1.2保證供氧:分秒必爭給患兒吸氧,迅速改善腦及全身組織供氧是高熱驚厥中搶救措施的重要一步,以中低流量吸氧為宜。同時開放靜脈通道,做好隨時快速補充循環容量的準備。

      3.1.3降溫:快速而平穩地降溫也是治療高熱驚厥的重要一步,因為高熱可進一步加重痙攣,增加腦耗氧引起腦水腫,故應使體溫控制在38℃以下。藥物降溫常用來比林、安痛定。物理降溫采用的方法有溫濕敷、溫水擦浴、冰袋敷體表大血管部位等。

      3.1.4加強基礎護理:①密切觀察患兒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若患兒出現哭鬧不安,呼吸急促,發熱時,應及時報告醫生,以便采取相應的緊急搶救措施,同時嚴格執行醫囑準確迅速用藥。②驚厥發作時,禁止飲食,等待病情穩定后,再喂奶或鼻飼。③注意安全,多巡視病人,同時交代家長,注意防止患兒墜床及碰傷,必要時使用約束帶,上、下牙齒之間放置牙墊,防止舌咬傷。④脫水、利尿、降低顱內壓 部分嚴重的高熱驚厥患兒伴隨腦水腫,因此適當應用脫水劑、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也是治療某些嚴重驚厥的有效措施,常用的脫水劑有以下幾種: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高滲葡萄糖等。

      3.2心理護理 患兒一旦發生高熱驚厥,家長往往十分緊張,甚至大聲呼喊,醫務人員應該一邊有條不紊地搶救,一邊給家長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

      3.3對家長的護理指導 家長應該提高警惕,尤其對曾經發生過高熱驚厥的患兒,容易在高熱時再次發生。患兒一旦出現精神不振,語言減少或者哭鬧不安時,家長均應引起注意。指導家長學會觀察,同時指導家長掌握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溫水、酒精擦浴等。

      4討論

      嬰幼兒的機體抵抗力弱,易患呼吸道感染而出現高熱。本組病例的153 例高熱驚厥患兒中,上呼吸道感染是高熱驚厥的首要因素,占63.4%(97/153),提示患兒出現呼吸道感染時應該警惕發生高熱驚厥。發病年齡以6月~2 歲為主,占45.1%(69/153),3 歲后驚厥發生率逐漸減少。研究顯示,驚厥長期反復發作容易引發癲癇,特別是首次高熱驚厥已存在明顯的神經系統異常或發育落后、或者一級親屬(父母同胞)中有癲癇病史。因此,正確規范的護理措施是處理高熱驚厥患兒的第一道屏障,能迅速有效的降低體溫[3],中低流量吸氧可以迅速改善大腦供氧,保證全身代謝平衡,從而最大限度減輕發熱對患兒的損害。如何通過治療和護理減少驚厥的發作次數是臨床醫務人員關注的重點。研究表明,反復發作的高熱驚厥容易導致患兒癲癇發生,發病率高達25.6%;因此護理人員應該指導家長,孩子出現發熱癥狀時,萬不可麻痹大意,或者自行購買藥物治療,應冷靜處理,積極就醫。告知家長發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過。通常說來,處理得當,患兒很少留下后遺癥。指導家長如何觀察患兒出現高熱驚厥的前驅癥狀,如呼吸,情緒,言語等的變化,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患兒再次發熱時,如果體溫距離驚厥體溫1.0℃就應該就醫,距離小于0.5℃時應該采取強有力的藥物降溫或者藥物聯合物理降溫[4]。

      參考文獻

      [1] 朱怡然.臨床護理全書?小兒科分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03~106

      [2] 呂炳霞,張麗娟,張萍. 小兒高熱驚厥與癲癇關系研究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07,13(13):112

      [3] 陳月好,鄺靜霞,彭碧秀,等. 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對策[J]. 當代護士,2008,1:43~44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常規護理;綜合護理;搶救

      發熱可以說是常見的小兒臨床癥狀,突然高熱容易導致患兒驚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小兒高熱驚厥臨床發病率為1%~10%,以6個月~3歲幼兒最為常見。患兒容易反復出現高熱驚厥。如何控制高熱驚厥并為患兒早期降溫,提高患兒家屬對高熱驚厥的掌握程度,是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1]。我院在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過程當中,應用綜合護理并取得理想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90例,所有患兒均屬于首次發作,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6個月~4歲,平均年齡(1.5±0.4)歲。患兒入院體溫38.0~39.8℃,平均提問(39.3±0.2)℃。疾病類型方面,上呼吸道感染患兒31例,肺炎患兒32例,腹瀉患兒27例。將9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同研究組各45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護理,取側臥位后松解衣褲,避免按壓、摟抱患兒。為避免墜床需要增加床檔,發現意外情況及時通知醫師急救[2]。研究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2.1急診護理措施 ①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使用吸痰器等來清除患兒口腔當中的分泌物和其他異物,輔助患兒取側臥位,防止舌頭后墜誘發窒息,如果患兒發生抽搐問題,可以使用清潔紗布來裹住木板放到患兒的口中,防止發生咬傷,并在此基礎上上給予吸氧[3]。②藥物護理。護理人員要遵醫囑為患兒使用鎮靜藥物,同時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準備搶救藥物。靜脈通道是搶救過程當中供給藥物以及液體的重要途徑,也是保證搶救質量的關鍵。留置針穿刺的時候,需要選擇使用彈性較好的血管,確保點滴不漏[4]。持續抽搐患兒需要靜脈滴注使用甘露醇,在1 h內滴完,同時要防止藥液外滲。③降溫護理。降溫護理包括物理降溫以及化學降溫。其中溫水擦浴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物理降溫措施,對使用退熱劑但是效果不夠理想的患兒,可以考慮使用這一方法。患兒降溫1 h之后,測量記錄患兒體溫。

      1.2.2病情監測護理 護理人員要記錄患兒發生驚厥的次數,發作前有無出現尖叫以及多汗問題,發作時驚厥持續的時間以及間隔時間,發作之后的精神情況,是否存在嗜睡、昏睡或者是昏迷問題,密切觀察患兒是否出現發熱、嘔吐、黃疸以及腹瀉等癥狀[5]。與此同時護理人員要檢測患兒的呼吸、血壓以及瞳孔情況,預防腦水腫發生發展。患兒反復驚厥的時候,需要及時通知醫生并使用脫水劑治療,防止發生腦疝。治療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還需要留意患兒是否出現休克以及呼吸衰竭癥狀,并做好搶救準備。

      1.2.3用藥護理 在安定治療過程當中,需要控制靜脈注射的速度,因為該藥有著抑制呼吸、心跳以及血壓的問題。使用時護理人員需要密切檢測患兒呼吸頻率的改變。鎮靜藥物治療環節,禁止連續多次使用同一止痙藥物,或者是短時間內反復使用多種藥物,防止發生中毒。

      1.2.4皮膚護理 患兒發熱時的新陳代謝較快并且出汗較多,容易出現大小便失禁。這就需要護理人員保證患兒皮膚清潔干燥,更換潮濕衣服與被子,并根據患兒流失水分的情況補充液體,同時要注意補充鉀離子。

      1.2.5心理護理 患兒容易發生情緒波動,尤其是進入醫院這一陌生環境,往往會出現焦慮以及恐懼心理。護理人員需要保證環境的整潔與安靜,通過輕柔的動作與語言來安撫患兒。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為患兒家屬提供高熱驚厥方面的知識,并指導他們在家中自備常用的急救藥品。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檢測的數據用統計學專業軟件數據包SPSS18.0進行分析,數據用(x±s)表示,以P

      2結果

      在兩組患兒的護理結果方面,研究組患兒的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結論

      小兒高熱驚厥可以說是兒科臨床的為常見急癥,單純屬于發熱誘發的驚厥癥狀。病理原因是因為患兒的神經元放電導致骨骼肌群出現短暫收縮運動,典型表現是突然喪失意識、頭向后仰、肌肉收縮、牙關緊閉、口吐白沫以及面色青紫,少數患兒合并有大小便失禁。因為該病的發病急并且病情重,如果不及時為患兒采取護理干預措施進行救治,容易導致患兒出現一定程度的腦損害,甚至引發嚴重后遺癥,給患兒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負擔。所以快速控制患兒的驚厥是此病治療干預的核心。臨床急救以及護理干預過程當中首先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患兒高熱驚厥,在病情控制的前提下給予患兒綜合護理干預,加快患兒的康復,從而改善患兒預后。

      綜上所述,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有利于改善護理質量,提高搶救效果,臨床上應當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超.90例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要點分析[J].臨床護理,2014,10(2):145-146.

      [2]羅鳳艷.456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的急救及護理體會[J].婦幼保健,2014,8(8):206-207.

      [3]瞿永勝.40例小兒高熱驚厥的急診處理[J].臨床醫學,2014,2(7):305-306.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高熱驚厥;健康教育;小兒;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神經系統常見急癥,大多數學者公認高熱驚厥與感染、高熱、年齡、遺傳因素有關,年齡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熱是驚厥的條件,采取綜合性的預防和積極的治療措施,可減少復發,改善其預后[1]。本文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對患兒家屬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使其衛生保健知識增長,保健能力及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提高患者順從性,避免感冒和發熱,最大程度減少高熱驚厥的復發。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0810~200906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20例,男12例,女8例,首次發病年齡6個月~8歲,其中6個月~1歲11例,>1~3歲6例,>3~6歲2例,6歲以上1例。均符合高熱驚厥的診斷標準[2]。驚厥發生在發熱后4h以內6例,>4~12h 10例,>12~24h 3例,>1~3d 1例。驚厥發生時的體溫:<38℃ 2例,38~39℃ 7例,>39~40℃ 11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驚厥患兒就診時,家長往往十分焦慮,驚恐不安,醫護人員應迅速到位,全力搶救,并守護于患兒身旁。處置驚厥熟練準確,以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消除恐懼心理。患兒驚厥停止、家長不安情緒逐漸穩定后,應根據患兒和家長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紹患兒病情及有關知識,指導家長掌握預防小兒高熱驚厥的方法及驚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2.2 止驚 一旦患兒出現驚厥,應就地搶救,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急救的關鍵,反復的驚厥會導致腦細胞的損傷。首選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況緊急可用手掐人中至驚厥停止,也可遵醫囑給予止驚藥物,緩慢靜脈推注地西泮,同時肌內注射魯米那鈉,用5%~10% 水合氯醛灌腸,劑量為0.5ml/kg,盡量保留1h以上,以促進藥物吸收。

      2.3 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開通氣道后,給予氧氣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狀態。待患兒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變紅潤,呼吸規律后,給予小流量氧氣吸入。當屏氣時間長發紺嚴重時,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導管法、面罩法等無法改變肺泡內PO2,只有用簡易呼吸器才能解決這種短暫的呼吸暫停,扣緊面罩,擠壓呼吸囊,壓力視患兒大小而定,反復而有規律進行,以胸廓起伏為準,達到良好的通氣效果。氧療時應使用50%以下的氧濃,以防肺氧中毒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3]。呼吸恢復立即停止。

      2.4 高熱的護理 (1)在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后,要密切觀察降溫情況,測量體溫、脈博、呼吸1次/0.5h,觀察患兒神志、面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皮膚護理:高熱患兒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應及時擦干汗液和更換衣被,以防著涼。(3)口腔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舌、口腔黏膜干燥,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發酵,有利于細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齒銀炎等,因此,必須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4)臥床休息,注意營養和水分的補充:高熱時,由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低,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減少而影響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物質大量消耗,同時高熱可致水分大量喪失(呼吸加快,帶出更多水分,皮膚出汗增多)。因此,患兒必須補充水分和營養,多飲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2.5 加強營養,做好基礎護理 患兒清醒后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的飲食,同時做好口腔護理,2次/d,給予生理鹽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氣清新,環境整潔,適宜的溫度、濕度,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平整,及時更換污染的衣被,嬰幼兒大小便后及時清洗、更換尿布。

      2.6 出院指導 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肛溫在38.5 ℃左右即應予以口服百服嚀、美林等降溫;苯巴比妥為長效類鎮靜催眠藥,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應使用抗驚厥藥,體溫升至高熱時,體內抗驚厥藥已達到抑制驚厥的有效濃度,從而能抑制驚厥,有效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再發,指導家長在患兒體溫37.5℃~38℃時即應口服;如患兒出現抽搐,指導家長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裹于紗布的壓舌板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轉貼于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方法。方法 對20例高熱驚厥的小兒家長進行疾病知識和護理知識的教育,并對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細心護理和有針對性的健康宣傳教育。結果 通過護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兒家長掌握了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原則、家庭護理及預后等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結論 對高熱驚厥患兒進行及時搶救、良好的護理和正確的健康教育,對減少發病率和后遺癥,促進患兒痊愈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高熱驚厥;健康教育;小兒;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神經系統常見急癥,大多數學者公認高熱驚厥與感染、高熱、年齡、遺傳因素有關,年齡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熱是驚厥的條件,采取綜合性的預防和積極的治療措施,可減少復發,改善其預后[1]。本文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對患兒家屬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使其衛生保健知識增長,保健能力及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提高患者順從性,避免感冒和發熱,最大程度減少高熱驚厥的復發。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0810~200906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20例,男12例,女8例,首次發病年齡6個月~8歲,其中6個月~1歲11例,>1~3歲6例,>3~6歲2例,6歲以上1例。均符合高熱驚厥的診斷標準[2]。驚厥發生在發熱后4h以內6例,>4~12h 10例,>12~24h 3例,>1~3d 1例。驚厥發生時的體溫:<38℃ 2例,38~39℃ 7例,>39~40℃ 11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驚厥患兒就診時,家長往往十分焦慮,驚恐不安,醫護人員應迅速到位,全力搶救,并守護于患兒身旁。處置驚厥熟練準確,以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消除恐懼心理。患兒驚厥停止、家長不安情緒逐漸穩定后,應根據患兒和家長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紹患兒病情及有關知識,指導家長掌握預防小兒高熱驚厥的方法及驚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2.2 止驚 一旦患兒出現驚厥,應就地搶救,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急救的關鍵,反復的驚厥會導致腦細胞的損傷。首選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況緊急可用手掐人中至驚厥停止,也可遵醫囑給予止驚藥物,緩慢靜脈推注地西泮,同時肌內注射魯米那鈉,用5%~10% 水合氯醛灌腸,劑量為0.5ml/kg,盡量保留1h以上,以促進藥物吸收。

      2.3 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開通氣道后,給予氧氣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狀態。待患兒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變紅潤,呼吸規律后,給予小流量氧氣吸入。當屏氣時間長發紺嚴重時,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導管法、面罩法等無法改變肺泡內PO2,只有用簡易呼吸器才能解決這種短暫的呼吸暫停,扣緊面罩,擠壓呼吸囊,壓力視患兒大小而定,反復而有規律進行,以胸廓起伏為準,達到良好的通氣效果。氧療時應使用50%以下的氧濃,以防肺氧中毒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3]。呼吸恢復立即停止。

      2.4 高熱的護理 (1)在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后,要密切觀察降溫情況,測量體溫、脈博、呼吸1次/0.5h,觀察患兒神志、面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皮膚護理:高熱患兒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應及時擦干汗液和更換衣被,以防著涼。(3)口腔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舌、口腔黏膜干燥,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發酵,有利于細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齒銀炎等,因此,必須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4)臥床休息,注意營養和水分的補充:高熱時,由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低,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減少而影響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物質大量消耗,同時高熱可致水分大量喪失(呼吸加快,帶出更多水分,皮膚出汗增多)。因此,患兒必須補充水分和營養,多飲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2.5 加強營養,做好基礎護理 患兒清醒后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的飲食,同時做好口腔護理,2次/d,給予生理鹽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氣清新,環境整潔,適宜的溫度、濕度,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平整,及時更換污染的衣被,嬰幼兒大小便后及時清洗、更換尿布。

      2.6 出院指導 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肛溫在38.5 ℃左右即應予以口服百服嚀、美林等降溫;苯巴比妥為長效類鎮靜催眠藥,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應使用抗驚厥藥,體溫升至高熱時,體內抗驚厥藥已達到抑制驚厥的有效濃度,從而能抑制驚厥,有效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再發,指導家長在患兒體溫37.5℃~38℃時即應口服;如患兒出現抽搐,指導家長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裹于紗布的壓舌板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2.7 小兒高熱驚厥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嬰幼兒的機體抵抗力弱,易患呼吸道感染而出現高熱。(2)嬰幼兒起病急,病情變化快,早期癥狀表現不明顯,加之小兒不能主訴身體不適或主訴不全,易被監護人忽視,臨床上患兒就診的首發癥狀多為發熱,且體溫常迅速升高。(3)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體溫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嬰幼兒的腦組織耗氧量大。大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皮層對皮層下控制功能較弱,在高熱時興奮泛化引起大腦運動神經元異常放電而致驚厥。對于高熱驚厥的預防,首先是增強小兒的抵抗力,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及避免感染和發熱。體溫的多變及其上升的速度影響驚厥的發生,溫度上升快而高時易發生驚厥。體溫超過38℃ 應立即降溫,物理降溫比藥物降溫更快、更有效。高熱驚厥患兒應立即給安定或水合氯醛灌腸,同時采用物理或藥物降溫。是否服用抗驚厥藥物預防高熱驚厥目前仍有爭論,必須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權衡長期預防性服藥的得失,選好適應證。

      2.8 健康教育 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癥。大多數預后良好,但2%~5%[4]的患兒可發展為癲。其發生率與復發次數有關,即復發次數越多,癲的發生率越高。加強健康教育,普及高熱驚厥有關知識,適當預防性使用抗驚厥藥物可減少復發已被證實。由于高熱驚厥大部分病因為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時間短,但家長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十分有限,如果不按計劃落實健康教育,難以達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指導家長在家中備好所需的急救物品和藥品,如體溫計、壓舌板、退熱藥等;如果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體溫在38.5℃左右應立即口服美林等退熱藥;如患兒在家中或途中出現抽搐,家長不要慌張,應立即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 ,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指頭用紗布或手帕包住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以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患兒日常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感冒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參考文獻

      1] 張麗華.循證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5,19(4B):709.

      [2] 胡亞美,江裁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上冊)[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2.

      高熱患兒的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3月一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孩24例,女孩18例。發病年齡為6個月一7歲。其中6個月一1歲31例,1歲一3歲8例,3歲一6歲2例,6歲以上1例。所有患兒全部符合高熱驚厥的相關診斷標準。小兒驚厥發生時的體溫在38℃以下4例,38℃一39~C12例,39℃一40~C26例。經過精心護理,所有患兒全部治愈康復出院。

          2觀察護理

          2.1急救護理

          ①首先應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立即對患兒口腔內分泌物進行及時清除,避免出現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現象,維持患兒充分通氣,避免出現低氧及高碳酸血癥。

          ②對患兒給予氧氣吸入,改善患兒組織缺氧情況。可采取鼻導管吸氧及面罩吸氧。一旦患兒出現窒息情況,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解決患兒組織缺氧問題。③采用必要的止痙措施。患兒出現長時間驚厥,可能引發缺氧性腦病,應盡快控制病情發作。可待用針刺止痙和藥物止痙兩種方法,確保在最短時間實現減輕或停止驚厥。④盡快降低患兒體溫,高熱是造成痙攣加重的重要因素,并可導致腦水腫等嚴重并發癥,為此需要立即對患兒進行退熱降溫。患兒頭部應以物理降溫為主,提高患兒缺氧的耐受性,對于患兒的體溫控制應在38%以下,如果物理降溫無效,則應立即進行藥物降溫,同時要隨時對患兒體溫變化進行觀察,預防患兒出現虛脫情況。

          2.2一般護理

          ①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每小時都應對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進行測量,并認真做好記錄。一旦發現患兒體溫出現異常要立即向醫生進行報告,并配合醫生進行對癥醫治。

          ②確保患兒的營養補充。在驚厥發作時,不能進食。高熱對患兒的能量消耗很大,患兒清醒后應給予及時的營養補充。飲食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質飲食,更充分補水

          2.3健康教育

          高熱驚厥是一種常見的兒科急癥。一般預后良好,但也存在少量的發展為癲癇的情況。其發生率和小兒時期高熱驚厥復發次數具有一定關聯。復發次數越多會導致癲癇的發生率升高。進一步增強健康教育,全面普及有關小兒高熱驚厥知識,并合理的預防性使用抗驚厥藥品能夠有效減少復發。因為小兒高熱驚厥多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患兒的住院治療時間較短,患兒家長又普遍對該疾病的知識缺乏了解,如果健康教育落實不好,將無法達到相應的教育效果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所以對患兒家屬進行認真宣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應指導患兒家長在家中備好一些常用的急救藥品和物品,一旦發現患兒出現發熱情況,要馬上進行體溫測量,如果患兒體溫在超過38.5℃應適當給予退熱藥品,如果患兒出現抽搐情況,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慌張,馬上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和“合谷”穴,并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預防出現反流誤吸情況;同時要用指頭將紗布或者手帕將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患兒咬傷舌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患兒體質鍛煉,增強體質,并根據季節變化情況,隨時增減衣服,預防出現感冒。

      相關期刊更多

      南鋼科技與管理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

      南方金屬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廣東省冶金工業總公司

      河南農業科學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色爱图小说专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欧洲亚洲国产清在高| 亚洲国产一区国产亚洲|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