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高考改革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高考改革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1篇

      20*年,*省進入新高考試驗區。作為教育大省,*的高考一直在變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體歸納出*的高考“十年換了5個方案”。如此高頻率的變換,在該省設計新高考方案時也未能幸免。

      與首輪試驗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方案的復雜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該方案強化了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在高考中的比重,20*年*高考統考科目只有3門,即語文、數學、外語,總分480分。同時,學生在高二時進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的學業水平測試,其中選修測試科目兩門,必修測試科目四門。選修測試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一門。學業水平測試分ABCD4個等級,4門必修科目必須達到C級以上才能參加高考,兩門選修科目必須達到B級以上才能報考本科,要錄取到重點本科,等級要求則更高。

      “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高考錄取掛鉤,是*方案的一大特點。”*說,大部分省市將會考成績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而*的做法是直接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報考本科、專科的資格掛鉤。“把原來的選拔規則由一條線變成了兩條線,選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問題也會更多。”

      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當年的*高考報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掛的局面,許多優秀考生因為選修科目得C而無緣本科。南京市文科狀元因為選測之一政治未達到A+,與自己最喜愛的北大失之交臂,因為北大招生限定條件是先要求兩個選修科目A+,再劃定投檔線。當年*高考結束后,爆發了幾次考生和家長上訪的,在考生、家長、學校的一片抱怨聲中,今年1月,*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將有微調,這已是該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調整。

      對于*頻繁調整高考方案,*認為,高考改革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它不僅是一個考試問題、教育問題,而且與公平、穩定等有很大關系。如果改動太多、太快,會給中學教學帶來不小的影響,吃虧的主要是家長和學生。高考研究者和決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能因難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輿論壓力盲目地為改革而改革。

      浙江試水個性化高考

      今年出臺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時就被媒體高調地冠以“個性化高考”。延續了前兩輪試驗區依據高中新課程理念設計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個性化和自主選擇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給予不同類型的學生更多的選擇權,考試科目由過去的統一科目變成三種不同類型:一類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組合的基礎上,增加自選模塊考核內容,重點測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獲得通用型知識的能力;三類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外”三科考試基礎上,增加技術科目測試,側重測試實用技能。

      三類考試形式,決定了考生的三種不同的求學方向。第一類為現行第一批錄取學校的本科專業;第二類為其他本科學校(包括現行的二本、三本學校)的本科專業;第三類為高職(專科)院校專業。考生報名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報考的類別,也可以跨類兼報,比如兼報一、二兩類或二、三兩類,同時也可三類均兼報。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還在“多次考試”上做出嘗試,首次設立高考英語聽力和技術考試,放在平時進行,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限定2次以內),并從中選擇一次考試成績計入總分。

      相比前幾輪試驗中出現的選做、選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臺具有革新意識。分科類選考的出現給予學生更大自,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選擇自己適應的方向。也將“一考定終身”的選拔模式逐漸引向結合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實行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選拔模式。

      “分類考試是今后高考發展的趨勢。”*說,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業內認可。如高職教育強調應用型的人才培養,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經做了幾年高職自主招生的試點,脫離高考,單獨或聯合進行考試,浙江的嘗試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點線的考生,降低學習難度,選擇高職作為求學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語聽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的贊賞,考生在高中階段有兩次高考英語聽力考試的機會,取最好成績。*認為,外語類考試穩定性比較強,起伏不會很大,聽力不放在高考期間考,多次考試取最好成績,分解了高考的壓力。“這已成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點。”

      明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這意味著到2013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與之對應的新高考。作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首席專家,*對高考改革一直持謹慎態度。他認為,高考改革是一個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變式的革命,漸進式的改良會優于突變式的革命。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2篇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地理教學;合作;探究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且在浙江省與上海市推出試點方案,2017年將全面推廣,從此“新高考時代”來臨了。

      一、新高考“新”在哪里

      現行高考太過注重通過考試選拔,而忽視了原本高考的目的是為了選拔高校和社會所需的人才。新高考打破了傳統的“一考定終身”,并且以后也沒有了一本、二本學生類別,更沒有了高考“狀元”之說,因為一個省的“狀元”可能有幾十個,而且每個“狀元”選擇的科目也可能不相同。有的是學生的自主選擇,學生在政、史、地、物、化、生及技術七門功課中任選三門作為選考科目,其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成績,沒有了文理之分,而且都可以在兩年考兩次,學生既可以選學自己擅長的科目和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這也是新高考最大的不同之處,留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權利和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學生根據生涯規劃、專業取向和興趣特長進行自主選課,因此學校應該打破傳統的行政班,大力推進選課走班,倡導分層教學,讓學生自己選擇教師,選擇教學層次和進度,為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創造最好的條件。在新的走班制度下,學生因為有共同的興趣,共同的討論話題,合作探究式教學可以更好地進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更滿足新課改的需求。

      二、新高考模式下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的調整

      教學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而教師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成敗。地理教師應該多思考地理學科的價值與意義,引導學生清晰學習方向,這就要求教師需要盡心研讀課程標準和學科指導意見,研究學業水平考試。

      選擇地理的考生可能絕大多數是對地理感興趣的學生。如果地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地理教學,沒有對話的單向教學和知識填鴨,必然會扼殺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傳統的地理教學,都是以教師作為主要的研究者和實施者,在教學過程中,只考慮教師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但是從實際教學經驗來看,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往往難以達到教學預期的目的。在新高考形勢下的地理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為核心,以訓練為主線。

      教師要教會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方法、獲取知識的途徑,并且做到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重點指的是考綱中明確列出來的,往年高考中不斷出現的知識點;難點就是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的問題;易錯、易混、易漏點是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內容。學生要運用教師所教方法和技能,自己主動學習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形成屬于自身的知識體系。而且,在具體的課程活動中,應建立教師學生平等的雙軌制教學模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知識表達與展現能力。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實施合作探究式教學。合作探究式教學特別強調學生全員參與,強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強調互幫互學,通過各個小組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并且各小組長進行歸納總結,在各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的知識和認知錯誤,調整自己、提升自己,加深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這樣教師講的時間少了,給學生所能支配的時間多了,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課堂的“寬度”和“深度”也就同時得到了提升。

      最后,要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在課后注重及時的訓練,鞏固知識。在課堂上講過的重點、難點要練,每部分內容要練。課前練思考,課堂練基礎,課后要練提高。練習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一個過程,在學生做練習時應嚴格要求規范答題,并且合理安排時間,一定要獨立完成,重在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

      高考改革牽動整個社會,面對新高考的改革,筆者相信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深挖新課改的精神,認真研究高考方案,把握高考動向,努力提升自我教學業務水平,做到有效、高效的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地理思維與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才會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業水平考試等級。

      參考文獻: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新高考 高中 歷史 教學模式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即專業技能突出、綜合能力強的一專多能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開始探索對教育進行改革。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作為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點的教學模式,應根據新高考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改革。我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可從以下三方面轉變。

      一、教學目的轉變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應由過去單純追求高分轉變為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他們的個性特征服務。

      1、由單一向綜合轉變。在實際教學中,每個教師都不應單一用一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應結合學校 、學生、教材、個人的實際,融合我國歷史教學實踐經驗,綜合改造后加以運用。這樣,才能滿足社會對把學生培養為多規格、多層次人才的要求,才能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2、由共性向個性轉變。在提高綜合能力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引導,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步入個性化發展的軌道。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個性化教學模式。個性化教學模式是反映注重個體發展的個性化教學理論的邏輯輪廓,是為保證達成個體個性發展教學任務的相對穩定而具體的教學活動結構。它強調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利用創造思維獲得親身體驗的知識,培養學習者養成探究的態度和習慣,逐步養成探究學習的技巧。

      二、教學觀念與方式轉變

      隨著新高考的逐步推行,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應改變過去封閉的觀念與方式,向著開放與個性化的方向轉變。

      1、教學觀念的開放性轉變。教學是具體的,不可重復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會,不斷投入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體驗,去感受和體悟概念、判斷、公式、語法修辭背后的豐富意義,去創造前人不曾創造的新意。

      這種生成、開放的教學觀要求教師淡化課程執行中的預定性和統一性,注重對話過程中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預設的方案束縛師生的大腦和手腳,不以有限的結論鎖定無限的對話進程。

      2、教師教學的個性化轉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強調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也注重教師教學的個性化。每位教師都要善于發揚自己之長,形成和保持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按自己的意愿創造課堂,創造生活,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

      三、教學過程轉變

      在新高考背景下,我們確立了綜合且兼具個性的教學目標,形成了開放、個性化的教學觀念與方式,同時,提倡教學過程的連續性與開放性。

      1、教學過程的連續性轉變。現今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是講解接受式這種逐章逐節的間斷性教學模式所無法解決的,因而我們應將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由間斷向連續轉變。

      2、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轉變。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而是開放的。教師要以包容的態度和廣闊的胸襟鼓勵學生向教科書、向知識權威挑戰,鼓勵學生嘗試“錯誤”、自由遐想,超越“預設的軌道”。在此情景中,師生智慧可以碰撞,情感得以宣泄,廣闊的反思時空給學生以創造的契機。

      綜上所述,在廣西即將進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面對新的大綱要求和高考要求,這就要求對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提出新的探索。而我們目前高中歷史課堂普遍采用的講解接受式教學模式卻存在缺乏聯系、形式單一、教學封閉、缺乏個性的弊端,無法滿足新高考的要求。因此,我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應由教學目的、教學觀念與方式、教學過程三方面轉變,以適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郭仲飛 2007年廣東、山東、海南和寧夏四省區新課程高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9:25-27。

      2、王海明 評1999高考歷史試題[N].中國青年報,1999-09-12(B2)。

      3、胡運民 2007年高考歷史試題特點及啟示[J].求學,2007,10:21-25。

      4、周國鋒 從容應對新高考[N].中國青年報,2007-10-11(B2)。

      5、鄧芳 評2007高考歷史試題[N].廣西日報,2007-06-14(B1)。

      6、張文媛 注重史實·突出綜合·強調創新——評2008年全國歷史高考試題及學生答卷[N].廣州青年報,2008-12-14(B1)。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4篇

      很顯然,衡水中學這條“鲇魚”不只攪動了浙江的教育界,也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一場全民大討論。盡管現在各界聲音繁蕪,莫衷一是,但我們不妨把它當作一件好事,畢竟問題都是越辯越清晰,道理都是越講越明白。在本期策劃里,我們選編了一組相關報道,以期為大家提供看待此問題的多元視角。

      河北衡水中學在全國各地辦分校不是第一次,最近進駐浙江省平湖市辦分校掀起的波浪巨大,反對的聲音也十分強烈。4月11日,杭州市召開名校長關于“衡水中學現象”研討會,研討衡水中學辦學模式是不是當下優秀學校的樣板,是不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

      研討會上,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說:“浙江作為開放地區有容乃大,一所學校來浙江辦學不值得過度關注。目前,浙江反對的不是表面上的哪所學校,而是憂慮一種教育模式與學校文化對浙江教育生態的危害。”

      衡水中學曲線進駐浙江

      河北省衡水中學是一所以“高考工廠”模式聞名全國的中學。

      據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主任方展畫研究發現,衡水中學從2013年開始在云南省辦了4所分校,在校生有1萬多人;2014年在四川、安徽等省開辦分校。到目前為止,衡水中學在國內部分省(市)辦有18所分校。

      3月26日,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在浙江省嘉興市下轄的平湖市乍浦高級中學基礎上揭牌。據記者調查了解,該校屬于“名校辦民校”的合作模式,平湖市乍浦高級中學提供教學場所及校舍,廣州某公司提供資金,衡水中學輸出品牌、管理、師資和文化等。

      記者調查發現,衡水中學與衡水第一中學的關系為“母子校”。2013年2月,衡水中學與河北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衡水第一中學。

      衡水一中平湖學校法人代表、執行董事肖家興曾向媒體介紹,該校進駐浙江開設分校,是應嘉興港區邀請。目前,該校招生工作已經完成。計劃開設兩個創新班,90人的計劃名額已經招滿,其中60人是平湖戶籍學生,30人是全國招生。不過,目前這些學生還是初中三年級學生,將于今年6月參加2017年度中考。

      據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衡水一中平湖分校是曲線進駐浙江的。平湖市嘉興港區以招商引資的形式引進了廣州某公司,廣州某公司與衡水第一中學等合作舉辦平湖分校。當初校名考慮加上“嘉興”兩個字樣,到嘉興市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審批時被駁回,最后回到平湖市,在平湖市有關部門獲批“衡水一中平湖學校”的名稱。

      記者調查發現,這并非衡水中學首次進駐浙江。2015年4月16日,溫州市下轄的樂清市育才中學董事長邵國杰與河北衡水中學校長張文茂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樂清市育才中學成為其實驗學校,設衡水中學育才班兩個、80人,韓語班1個、30人。衡水中學育才班由衡水中學老師執教;學校每年至少派選10名優秀學生到衡水中學學習,選派老師到衡水中學培訓。

      遇上浙江教育改革關鍵期

      “今天是一個平湖,明天N個平湖會出現。”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表示,衡水中學招生規模這么大,設獎金這么高,招生這么出格,這顯然不是在辦學,而是辦“高考工廠”,規模大才能帶來商業效應。

      同樣身為浙江教育界的“外來和尚”,葉翠微在湖北省工作時期見證了黃岡中學高考模式的興旺與衰落。葉校長表示,這種直奔高考目的的“玩法”在杭州以及浙江是走不通的。因為浙江人文底蘊比較深厚,特別是老百姓比較理性。最為重要的是,浙江在2006年啟動了高中課程改革,2012年開展高中選修課改革,2014年列為全國兩個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之一,正往世界教育潮流方向邁進,不會向“高考主義”妥協。

      “以商業化運作的方式,連鎖化辦學,挑戰什么是好的教育改革,容易引起浙江老百姓的誤解。”浙江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所長林莉認為,這是很多人對衡水中學進駐浙江持否定態度的深層次原因。

      方展畫介紹衡水中學公開的作息時間表說,學生一天要上14節課,學習11個半小時左右。

      “衡水中學模式是浙江的昨天,不應該成為浙江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方展畫說,浙江正處在擺脫應試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衡水中學進來了。因此,浙江對衡水中學模式的排斥比其他地方更為強烈。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張豐認為,今天的衡水中學不是第一個階段的衡水中學,應該辯證地看待。該校在實現原始積累集中大量優秀學生以后也做了一些完善和改變。然而,該校不變甚至引以為豪的是單一追求分數,把應試教育做到極致,在特定的區域與文化中有其市場與生長的土壤。但是,這些與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相逆。

      杭州長河中學校長何東濤與學軍中學校長陳萍的觀點不謀而合,反對“高考工廠”式學校,反對大規模擇校,反對以分數作為唯一追求的目的等。

      浙江省教育廳約談嘉興市、平湖市有關領導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專家邵興江說,浙江引進了北京師范大學等一些省外優質學校到省內辦附屬中學,這些學校都沒有引起爭論。

      衡水中學為什么不來省會杭州,而來平湖市?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建議,平湖市當地在這個問題上要反思,一是防止招商引資綁架政府,進而綁架教育和學校;二是衡水中學現象有商業炒作,吸引眼球與“粉絲”之嫌。

      在浙江高中課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進程中,衡水中學的到來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林莉認為,衡水中學模式若挑戰浙江新高考制度改革成功了,就意味著新高考制度改革還有很多路要走。如果改革阻斷了衡水中學模式的發展慣性,就說明高考改革的成功。

      衡水一中平湖學校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也要合理合規發展,按照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節奏走,不搞小動作,不破壞教育生態環境。葉翠微說,對衡水中學現象要有靜觀反思、自省找短板和自信的態度。

      新高考改革方向范文第5篇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志愿填報難度升級,讓很多家長和考生無從下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出的2021新高考錄取規則_高考生填報志愿的5個誤區,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新高考錄取規則是什么(一)新高考“錄取規則”有變化,高考分數不是唯一標準

      使高考這一單一考試變為多元化考試

      這個變化已經在實施改革的某些省份有所體現,也就是說現在一部分大學在一部分省份的考生錄取不僅僅是依靠高考這一個考試單一的成績,更重要的是還是要結合他考生平時參加考試的一些成績。

      比如說在高二期間參加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就是某些高校錄取考生的一個重要依據,另外隨著試點省份的不斷增多可能還會增加一項或者是兩項的考試,所以以后的“高考”逐漸變得多元化。

      (二)推行職業院校單獨招考政策

      這個政策其實都一直存在,只是平時我們對這個考試的重視程度不高,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單招考試,就是一些大專院校提前的招生考試,不需要參加高考,只需要通過各個學校舉辦的招生考試,如果順利通過的'話就能夠進入到這些學校來進行學習。

      對于一些升學希望不太大、并且有意向從事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工作的同學來說參加職業院校單獨招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并且隨著單獨招考政策的不斷改革以及國家的扶持,這個考試形式也逐漸會成為除參加高考之外的一個主流考試。

      填報志愿的5個誤區1、片面根據分數填報志愿

      很多人肯定提出質疑,不根據分數填報那根據什么來填報呢。當然高考分數是填報志愿最重要的依據,但是如果只以當年的考試分數和去年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進行對比,這就太片面了。在填報志愿時,需要從這幾點進行分析,該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實際錄取分、平均分以及專業錄取最低分;該高校在本省市的招生計劃,一定要分析今年的計劃和往年計劃是否有變化;再查看招生簡章里的錄取規則,是否有專業級差;然后根據自己的位次(請注意不是分數),來參考往年該位次的錄取學校和專業。

      2、只看校名不看專業

      很多考生或家長一看到學校名稱里有“地質”、“石油”等字樣,就認為這樣的學校不能報,肯定都是艱苦的專業,還有的考生或家長認為帶有林業、農業等字樣的校名就業前景慘淡,還有一些是對外省的學校不了解,只要學校不是在大城市,直接就不報了。其實要認真研究學校的專業,看看自己喜歡專業的師資力量,就業前景。在報考志愿時,還需要做到省內外高校統籌兼顧,然后進行科學、合理地填報。

      3、只報熱門專業

      在很多人眼里,熱門專業就好找工作,工資也高,而冷門專業各種前景都不好。其實并非如此,其實專業并沒有冷熱之分。目前一些相對熱門的專業并不代表幾年后前景依舊那么光明,甚至現在一些冷門專業過幾年就成了熱門專業了。建議在綜合考慮自己情況下,進行“冷熱兼顧”的方式來填報志愿。

      4、求學就是求職

      職業是填報志愿的導向,但不應該將求學和求職等同起來。選擇專業和未來的就業方向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在選擇專業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提高錄取率和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專業。

      5、拒絕專業調劑

      從理論上來說,分數高會被好學校錄取。但實際上并非人人都能實現這個理論,無論哪一年,都有一些考生總分超過了報考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是卻沒有被錄取。一般來說都因為服從調劑。其實服從調劑是一個提高錄取率的好方法,而且服從調劑也許不會吃虧。很多時候調劑的專業也不一定差,本人就是從被調劑的專業,而且我們整個班的就業前景遠遠要比我們學校其他專業要好,就算是被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了,到校后也是可以轉專業、輔修第二專業,甚至還可以通過考研等途徑讀到自己理想的專業。

      2021屆新高考政策自2021年起,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3+1+2”組合方式,即由全國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1門首選科目+2門再選科目)組成,滿分為750分。

      其中,“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依據考生總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分類投檔錄取;按照物理和歷史分類編制計劃、分類劃定分數線、分類投檔錄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

      新的高考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以及自己所想報考的專業來選擇相應的學科,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避開自己的弱項,提升自己的升學率。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