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流動人口狀況

      流動人口狀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流動人口狀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流動人口狀況

      流動人口狀況范文第1篇

      文馨瑤(1990-),女,漢族,湖南攸縣人,研究生,單位:湘潭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學。

      摘 要:基于流動人口基本情況的描述統計,對其行業分布、職業結構、整體收入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湖南流動人口存在著就業層次偏低、就業分布與產業耦合度低、收入存在性別歧視等問題,最后就如何提高就業收入水平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流動人口; 就業; 收入; 湖南省

      一、湖南流動人口基本情況分析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人口流動遷移日趨活躍。受現行二元社會體制的制約,大量人口完成了地域轉移而未實現身份轉變,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流動人口。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湖南省境內的流動人口為686萬人,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56%。這些流動人口成為湖南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就業收入狀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湖南的經濟發展水平。下面基于2012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對流動人口的就業收入情況進行分析。

      (一)總量規模。樣本總數為7511人,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為3951人,女性3560人,男女性別比偏高。可見流動人口的生育觀念還有待轉變,重男輕女的思想未得到徹底改變,男女平等的良好社會風氣有待進一步形成。

      (二)年齡構成。樣本中男性平均年齡為29歲,女性為28歲。0―14歲年齡段占19%,60歲以上人口不足1%,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高達80%,由此可知勞動年齡人口比重較高。這一方面說明年輕人精力充沛、適應性強,因而流動性也大;另一方面說明隨著市場的活躍,越來越多的中年人選擇來湖南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

      (三)教育程度 。文化程度是反映人口質量的重要標志,流動人口素質高低對地區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樣本顯示流動人口的文化構成為:未上過學的和本科以上的人數占比不到3%,流動人口主要分布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這三個層次,所占比例分別為17%、48%和22%。從中可知流動人口整體素質不高,以初中文化水平為主。

      二、湖南流動人口就業收入特點分析

      (一)行業結構特點。樣本中流動人口在第一產業占比2%,第二產業為16%,第三產業占比最大為82%,;第二產業的就業人口主要從事建筑業,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中,而在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中就業人員不到7%,可見流動人口從業是以第三產業為主,在第三產業中又以傳統服務業為主。

      (二)職業結構特點。湖南的流動人口中高達95%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只有5%的人從事腦力勞動,在體力工作中,流動人口主要從事的是經商??傊?,流動人口的職業以體力勞動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體力勞動都是人們認為的臟、累、差的簡單工作,他們相當一部分人從事的是帶有技術性的復雜體力勞動。

      (三)收入整體水平及差異特點。調查顯示湖南的流動人口平均月收入為3000元,低于全國的3200元。其中就業身份為雇員的流動人口平均月收入為2300元,遠低于全國的2800元。湖南流動人口收入與全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也從側面反映出湖南經濟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1.收入的性別差異。湖南勞動年齡流動人口男性的平均工資為3200元,女性的平均工資為2300元,女性工資水平只有男性的七成左右,可見男性的收入遠高于女性,雖然部分原因是女性由于傳統觀念就業率低,但是男女平等這一點在薪酬上還有待改進。

      2.收入的年齡差異。 湖南省流動人口中平均工資最高的是25-34歲年齡段,達到每月3300元,其次是35-44歲年齡段,為每月3234元,其他年齡段的平均工資也都在2000元以上。15-24歲年齡段流動人口由于年紀小,進城務工時間短,因此工資水平相對較低。45歲以后,流動人口的工資水平迅速下降,45-54歲降到了2883元,55-59歲進一步降到2602元。流動人口的平均工資水平呈現出隨年齡增長而先增加后減少的整體趨勢。

      3.收入的教育程度差異。數據顯示湖南流動人口收入最高為研究生,平均工資3500元,大學本科以3400元位居其次,最低的是未上過學的流動人口,工資均值只有2180元。流動人口的收入隨著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高,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與文化程度較低的人群收入差值也更大。

      三、流動人口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 人口綜合素質差,公益培訓機構較少。 從前文分析可知,流動人口就業層次較低,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一特征與他們自身的文化水平與技術能力息息相關。一方面,流動人口的文化程度決定了他們所從事的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另一方面,流動人口具備的專業技能很少限制了他們的就業范圍。外來人員也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想要補救,但培訓機構高昂的學費與自己較低收入的反差使他們極少有人去充電學習,這也側面反映出公益性技術培訓機構的匱乏。相關單位應多為流動人口這一弱勢群體創造機會與條件,幫助他們提高自身能力以更好地為湖南服務。

      (二)就業分布與湖南產業結構耦合度低。改革開放以來,湖南農業占GDP的比例穩中有降;工業占比先降后升,但整體比重仍然太小;服務業則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由80年代的18%增長至現在的40%。目前湖南經濟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初始階段,三大產業的變化體現了產業結構不斷高度化的過程。然而工業產值一直低于中部地區平均水平,第三產業規模小質量差又無法擔當起主導產業的重任;加之從事第一、二產業的流動人口較少,而分布在第三產業中的流動人口又集中在傳統服務業;這與湖南長遠發展規劃大相徑庭,已經成為制約湖南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薪酬性別歧視明顯。上述分析數據顯示女性平均工資只有男性的七成左右,反映了用工單位對女性的性別歧視。究其原因,由于傳統性別觀念有所回潮,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男人應該以社會為主,女人應該以家庭為主”。女性的家庭負擔較重,增加了其就業身份脆弱性,表明在薪酬上的男女平等之路任重而道遠。

      四、相關建議

      (一)設立培訓機構,加強技能培訓。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逐步轉移,從事各行各業都需要一定的培訓學習。當本地勞動力不能滿足需要時,必然要有一部分外來勞動力作為補充。但現在的企業招聘是有選擇性的,工作經驗和學歷的門檻較高,這為流動人口的就業增加了難度,對社會治安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開設公益性的培訓班,為流動人口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從而逐步提高就業層次,這不僅對流動人口和企業有益,對社會和諧有序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倡導就業的合理分布,迎合湖南的產業發展

      。產業升級和勞動力就業之間是一種辨證統一的關系,充分就業的實現取決于經濟發展和人口素質的提高,同時又內在地要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粗放落后的產業結構不可能支撐經濟快速增長,從而將限制勞動就業的增長。實現產業升級、勞動力就業增加和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循環,應成為我省現階段工作的首要目標。只有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帶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國民收入增加,才能增加新的就業崗位,從根本上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

      (三)消除性別歧視,促進男女薪酬平等。首先,政府應改革或取消那些限制女性就業范圍的歧視性政策;其次,加快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公正公開的為女性提供就業機會。相關單位應該合力提高女性的工資水平,規范女性流動人口的工資管理,徹底改變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蔡,萬廣華.中國轉軌時期收入差距與貧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流動人口狀況范文第2篇

      一、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基本特征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環境下,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在縣市各級城市開展務工及經商活動。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當前在進城務工經商的流動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數量達一千萬人以上。少數民族人口在各級城市的大量流動,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溝通,但同時也使城市成為民族關系的敏感地區,如新疆發生事件后,全國各地人民對新疆人都產生了排斥心理。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分析得出,當前我國少數民族人口達1.1億人左右,占全國人口總數8.5%,在鄉鎮街道登記離開居住地半年以上人口相對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增長了81%,也就是說近十年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數量呈大幅增加的趨勢。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流動方式分為家庭戶和集體戶兩種,當前家庭式流動已成為流動方式主體。來自少數民族地區流動人口語言掌握不熟練、生活習慣、與漢族群眾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社會融入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阻礙。

      二、淺談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現狀

      (一)經濟融入

      從就業狀態分析,當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中八成以上人員處于就業狀態,另一成左右流動人口在家操持家務。從產業分析,近半數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主要從事第三產業,從事制造業人口達四成以上,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第二、第三產業工作人口比例明顯高于漢族流動人口。不同戶口性質與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職業性質影響差異較大。從經濟收入分析,在我國31個省份地區中,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月平均收入水平不高,尤其是在、青海等地區,少數民族收入的劣勢地位非常顯著。少數民族流動群體內部,性別差異、受教育程度,職業差別都和經濟收入成正比。從消費方面分析,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消費支出主要在食品、住房、出行上,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恩格爾系數要遠遠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從居住類型分析,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住房多以單位及雇主提供的免費住房為主,其次為租房,居住條件非常不穩定。

      (二)行為融入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與當地人形成有效互動,按照當地行為習俗參與社會活動,才能算行為上的融入。從社會活動參與情況分析,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社區各項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普遍不高,除選舉、評優等活動外,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社會活動的參與度都明顯低于漢族流動人口。作為流動人口融入社會的主要途徑,人際交往范圍的寬度直接影響到社會的融入度。當前,受生活與工作、語言、溝通方式等限制,少數民族人口的人際交往以同鄉或同民族群體為主,與本地人及同鄉之外的人交往程度偏低,社會融入步伐也相對緩慢。

      (三)心理認同

      心理認同是流動人口對流入地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從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對流入城市的心理認同程度能看出其在流入地的社會融入情況。當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對流入地的心理認同程度相對較高,也愿意融入現居城市之中,但有一小部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受及文化習俗影響,對流入地的社會歸屬感不高。

      三、加速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策略

      (一)加大關注力度,提升其綜合素質

      通過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素質高低、受教育程度,直接影響到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社會的融入程度。因此,提高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綜合素質,是促進其社會融入的有力舉措。首先,鼓勵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再教育,培訓其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提供就業輔導。其次,加強與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其了解流入地的生活、經濟、就業特點,協助其利用公共資源開擴生活空間。再次,加強少數民族的社會交流活動,鼓勵其跳出族群活動圈子,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融入社會群體,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最后,關注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規范教育,幫助其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滿足生活的實際需求。

      (二)加強社會管理與服務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流出地與流入地的管理呈現脫節狀態時,致使流動人口社會管理功能缺失,要促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務必要加強其社會管理與服務功能。首先,要加強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流動協調機制,如信息的溝通,用工需求等,保證人口流動的有序性,解決流入地與流出地的勞動用工、經濟往來問題。其次,建設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社會管理信息平臺,以實現對流動人口社會保障服務的落實,維護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正當權益。再次,關注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體系的構建,如社會保障機制的落實,在服務過程中落實管理職能。最后,結合社區化管理,幫助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解決就業、醫療、住房、子女上學等實際問題??偠灾?,要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社會融入提供必要的服務,落實管理職能,使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安心工作、生活,在社會融入中無顧之憂。

      (三)尊重特性,尋找共性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文化、生活中有其獨特的規律,社會做為文化符號匯聚環境,要包容多元文化的碰撞,在特性之中尋找共性。同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之內,民族間、地區間都存在差異,但是在相同的經濟和政治制度之下,民族之間的文化都應得到尊重。要促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就要倡導文化的互動,對各民族文化資源共享,并在其中不斷尋找與創造社會共性。

      流動人口狀況范文第3篇

      因此,黨工委、辦事處十分重視,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李云為政委、辦事處主任賀尊彪為組長、主要黨政領導任副組長和組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政委李云會同組長賀尊彪多次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結合我處實際,集思廣益,討論研究如何破解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并富有創見性、前瞻性、統籌性地提出要實現“三個結合”,即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結合計劃生育工作、結合流動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工作、結合農保、低保和糧補食補等民生工作,統籌全處各項工作,兼顧相關工作,科學設計,精心組織,防止重復摸底,節約行政成本,提高機關效率。

      一是人口普查工作與計劃生育工作相結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相關上級文件指示精神,對沒有生育證、醫學出生證及違反計劃生育有關規定的出生未登人員,要按照相關文件規定,辦理出生登記。為此,領導小組會議決定,本次人口普查工作要結合計劃生育工作,在辦理出生登記,即解決所謂的“黑戶口”問題,真實反映人口狀況,確保人口普查工作質量的同時,要客觀準確地把握轄區內計劃生育工作現狀,以加快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促進社會撫養費的征收。

      二是人口普查工作與流動人口、出租房管理工作相結合。我處屬城鄉結合部,號稱我市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招徠了許多商人到此投資辦廠,吸引了大量農民工來這創業務工,流動人口多,分布不均勻,且來源復雜,管理難度不斷加大。與此同時,也催生了本地房屋租賃業務,但出租房管理混亂,不夠規范,容易成為違法犯罪活動滋生的溫床,致使治安壓力加大。這兩者都成為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的困擾和阻礙。有鑒于此,領導小組會議認為,要通過這次人口普查工作,徹底摸清常住流動人口的數量和出租房的規模,及時辦理相關暫居手續,召開房東會議,規范流動人員和出租房的管理,減少社會治安隱患,杜絕“臟、亂、差”現象,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樹水東江形象。

      流動人口狀況范文第4篇

            

              無

              (2)基于雙重結構的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及其影響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田新朝 張建武

              (13)中國跨省流動人口狀況——基于“六普”數據的分析 喬曉春 黃衍華

              研究綜述

              (29)國外遷移勞動力回流理論研究述評 石智雷

              (38)中國人口城市化與碳排放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1978年-2009年時間序列數據的計量檢驗 金瑞庭 王桂新

              (44)北京市人口、經濟和環境關系的協調度評價 童玉芬 劉長安

              (52)人口老齡化對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的制約及對策 莫龍

              (64)中國老年人口的自理預期壽命變動——二元結構下的城鄉差異分析 郭未 張剛 楊勝慧

              (73)代際貨幣轉移對中國農村老年人衛生服務利用的影響研究 周律 孫茜 孫韓鈞 陳功

              (83)中國老年人口自殺問題研究 王武林

              人口健康研究

              (90)性別失衡與人口流動視角下的男男性行為:來自中國城市地區的證據 楊雪燕 伊莎貝拉·阿塔尼 李樹茁

              (98)試論公共治理理論與人口服務管理體制創新 賽明明

              人口與計劃生育前沿

              (103)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的評估及改革建議——基于福建省泉州市的調查數據 湯兆云

              (110)創新出生性別比治理機制 劉中一

      流動人口狀況范文第5篇

      關鍵詞:流動人口 出租屋 管理系統設計 實現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8(a)-0171-02

      城市出租屋人口流動性管理作為復雜的社會性問題,需要政府契合各類社會力量進行良好資源整合的前提下,開展新的管理模式,控制人口信息,穩定社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出租屋的人口管理進行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投入,并且在管理過程中也獲得顯著提升。例如:管理期間能夠明確管理責任的主體性要求,并能多渠道的保證管理經費的投入力度,在建立健全具體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進程中,保證出租屋的流動人口處于可控性。

      1 出租屋管理系統設置的必要性

      管理流動人口的最佳方式即“出租屋”管理,定位出租屋后,要在其特性的前提下總結規律進而開展社會管理,規避管理過程中的行政性強權管理,使管理更具人性化。出租屋是有房屋的所有人通過收取租金的方式將住房讓給其他人暫住,房屋租賃作為一種簡單的民事行為,基于平等互利存在的市場易活動。

      目前,由于國家對社會資源的壟斷或者控制逐步弱化,目前很多資源和信息政府的掌控力度略顯不足,因而要在動態環境下,讓出租屋遵從市場運行機制開展有效的社會化管理。但是管理中要注意社會化、產業化和法制化的集中,同時分好主要和次要,引導的主體是市場,政府做好協調和監督的輔助工作,通過強化社會管理理念,進而實現國家對社會的掌控,目前出租屋的控制可以通過管理系統實現,錄入信息和相關數據,時刻監控城市流動人口的變化狀況,這對于穩定城市經濟發展,保障城市穩定有積極意義。

      2 流動人口出租屋管理系統的設計要點

      2.1 業務特點

      2.1.1 信息量大,信息增長速度快

      城市中流動人口的數量能達到十萬計左右,如果城市規模比較大能夠達到百萬計人口,其中每一個流動人口能夠包含的文字信息或圖片信息等都極為豐富,另外還有出租屋的人口數量,或者人員信息管理等相關數據,這部分信息量加在一起數據量非常龐大,并且信息持續增長量也非常迅猛。

      2.1.2 數據種類繁多,處理方式多變

      流動人口信息是一個多變的信息,所以,政府需要在此做好相關的數據統計和調查,通過統計中的分析、查詢或者決策等相關措施,統計不同類型的流動性人口,針對人口狀況開展針對性處理措施。因而,計算機處理系統應是并行的多功能處理系統,在處理期間要保障處理的靈活和穩定性,并且在處理過程中要集聚拓展性,滿足數據的繁雜性要求,分類好各類數據。

      2.2 系統設計出發點

      由于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具有多點、多層、多級式的,因而出租屋以及流動人口在任何一個城市都存在,不同區域之間掌握的信息有不同之處,為在管理進程中滿足“旅業式、小區物業式、散居分片式”的管理要求。就需要對各類要求和任務做好系統化統計,第一,要求應用系統的結構設計要根據流動人口的業務流程或者業務要求進行系統化設計,設計進程中需要綜合政府、派出所、街道服務中心,建立網絡化管理模式,并通過社區管理的方向及時將信息傳達到派出所,然后由派出所出面把所有的信息網絡散布到區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分局等人口普查部門;第二,應用系統管理過程更具多樣性要求,由于應用系統不是單一的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管理模式,在管理時可應用近年來比較常用的技術(GIS),用以表達出租屋和流動人口間的空間信息內容。

      3 設計中需重點考慮的因素

      3.1 業務劃分、功能設計的準確性要求

      業務范圍設計時需要率先考慮情況公安部門和政府部門在流動出租屋內的人口實際情況,系統在人口統計的過程中要適應人口的增長和需求變化狀況,因而,系統可以借助于靈活的框架結構做好組件計算??蚣芙Y構在開設時要本著靈活的開發模式做相應數據處理,根據社區現有的需求量做好二次需求開發,這將為實現各類服務功能做好系統重建,同時組件技術設計進程中,要根據要求做好需求定位,并根據調度狀況更新部分組件或加入組件做好系統原型調整,目的是適應新的變化發展要求。

      3.2 系統設計契合居民居住習慣

      系統設計時,要根據現有的居民居住習慣開設流動人口設置要求,比如:旅業式和小區物業式設計要求中,要求設置要符合行政區域要求,設計進程中需要有行政區域、街道或者固定的社區、任意的小區。同時,系統要銜接CCIC,系統設置的宗旨即分析出租屋或者流動人口信息系統的要求,并對應數據量做好相應的街道以及門牌號碼錄入、利用上述編碼需要做好社區、行政區域和派出所的綜合人口普及分布,并為出租屋的流動人口分布劃分好地域,并基于此建立街道編碼以及社區編碼的對應關系字典,該字典能夠契合管理信息系統和常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統間的相互銜接,起紐帶作用。

      4 系統基本功能描述

      第一,基本的業務數據主要是采集完成后對數據進行系統更行,檢索時要求通過“簡單”或“組合”的方式處理信息,保存數據。完成上述操作后要通過列表或者詳細的方式檢索出對應數據打印出數據內容,就此通過直觀的方式調整數據采集的格式,用以增加自定義數據項目;第二,系統監控系統主要為客戶提供系統化監控流程,并且讓系統化業務在監控中得以發展,監控后臺數據環境是監控的主要工具。通過系統監控能夠便于控制后臺的系統運行狀況,進而保障系統運行的優劣與否,也能進一步提升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第三,借助綜合性搜索引擎,完成數據檢索的功能性,數據檢索即將數據的各個表格全部串聯在一起,形成關聯,并將相關的數據結點融入其中,然后進行數據查詢,提供便于自定義查詢的條件性輸入模式;第四,數據傳輸系統主要是讓數據有個數據庫傳輸到另一個數據庫上面并通過查詢條件和查詢數據需求做好系統化傳送,通過前臺界面操作進行啟動傳送功能,這能保障后臺實時,自動的數據庫傳輸模式;第五,用戶管理實現能夠保障用戶維護系統化模塊,用戶管理權限的運用不但能夠增加用戶的使用率,更能隨著用戶新信息的變化適度的刪除、修改相應用戶信息,給予用戶某種權限受理,進而取消用戶的某類權限操作;第六,操作時為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應運用布控比對報警功能用以實現出租屋和流動人口或者CCIC等公安系統的信息前臺和后臺的報警數據分析,很多信息錄入到系統內,就要根據信息狀況做好信息篩查和信息比對,馬上檢索出可疑信息,然后運用CCIC(違法犯罪分子信息)做信息庫的比對,實現庫內的信息對比報警,提升信息數據的高效使用性。

      5 結語

      管理出租屋的流動人口需要運用CIS管理系統做好出租屋的人員管理,并要不斷地延伸管理狀況做好細節掌控,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共享。通過信息共享也要讓出租屋內的流動人口與公安的人口信息想對應,形成立體網絡監控的方式,實現智能化控制要求,滿足綜合性信息共享。進而滿足系統網絡化集成,應以建立統一性好、共享信息強的基本系統化支持方案,讓集成化綜合管理系統結合GIS平臺,滿足系統的可視化控制要求。系統門禁控制器、APP客戶端以及后臺服務管理軟件界面分別如圖1、圖2、圖3所示。

      參考文獻

      [1] 周昌文.村級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科技大學,2016(8):12-13.

      [2] 章俊楠.火炬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云南大學,2013(11):3-4.

      [3] 謝國聰.基于.NET技術和多層架構的出租屋和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3.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亚洲卡一卡二卡乱码新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