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無機化學機理

      無機化學機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無機化學機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無機化學機理范文第1篇

      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扎實開展課程改革,不能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方式,以科學實驗為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二、學情分析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故物理學是觀察、猜想、實驗探究如一體的綜合性很強的課。因此學生要有科學的態度、較好的文化基礎、較強的動手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較強的接受能力和自學能力。因而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物理學習任務,并且成績較好;另一些學生會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不專心聽課、不及時做筆記、不重視觀察和實驗探究、課前預習、課后沒有按時復習、結果不能按時按量獨立完成作業;有此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這方面女同學較為明顯;還有些學生在學能力欠缺,學習方法上也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提高。針對以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有責任認真制定措施并督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九年級物理上冊。主要內容抱括第十三章:內能;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第十六章:電壓、電阻;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第十八章:電能、電功和電功率。共六章。其中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第十八章:電功率為重點。第十三章:內能、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第十六章:電壓和電阻是難點。其中電流、電壓、電阻等知識點為本期實驗探究的關鍵。

      四、具體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及教師的為人師表,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愛祖國、愛科學等優秀品質。

      2、認真學習《物理課程標準》,領會本學科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

      3、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習時嚴格按照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的程序進行。

      4、講求教學的多樣化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嚴格要求學生練好扎實功底。讓學生逐步懂得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要使學生會學習物理、愛學習物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使學生獲得學習物理的動力。

      6、開展好開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課外活動也是學生獲得物理知識、提高能力的的重要途徑之一。

      7、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業務進修,更新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五、課時安排

      第十三章:“內能”共8課時(分子熱運動2課時、內能2課時、比熱容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共6課時(熱機2課時、熱機效率1課時、能量轉化和守怛1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共10課時(兩種電荷2課時、電流和電路2課時、串聯和并聯2課時、電流的測量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六章:“電壓和電阻”共9課時(電壓1課時、串和并的電路的電壓規律2課時、電阻2課時、滑動變阻器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無機化學機理范文第2篇

      標準平衡常數與G

      氣體反應:aA+dDgG+hH

      等溫等壓下,熱力學推導證明:

      G=+RTln

      上式稱為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式。

      =(稱為相對壓力商)

      反應達平衡時,G=0,等溫方程式為

      G=+RTln=0

      =-RTln

      G=-RTln

      稱為標準壓力平衡常數

      =·()-nn=(g+h)-(a+d)

      等溫方程式可寫成:G=-RTlnK+RTlnQ

      任意狀態下的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

      Q<K,G<0,正反應自發進行;

      Q>K,G>0,逆反應自發進行;

      Q=K,G=0,反應達平衡。

      三、關于無機離子性鹽類溶解性的討論

      例4離子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的難易程度,可以根據溶解過程的標準自由能變化[123]來加以討論:ΔSG=ΔSH-TΔSS。當ΔSG<0,溶解自發進行,即為易溶解的物質;ΔSG>0,溶解不能自發進行,即為難溶解的物質;ΔSG=0,溶解處于平衡。由ΔSG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溶解過程的焓變和熵變都對自由能變化作出貢獻,所以在研究溶解過程的自由能變化時,應從ΔSG和ΔSH兩方面進行整體分析[4]。一方面,由于在溶解過程中,焓變通常很小,熵變的重要性有時顯得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又由于焓變的影響通常很明顯,判斷比較容易。

      溶解過程中的熵變包括兩個方面:(1)在離子化合物溶解生成水合離子的過程中,由于離子的電荷強電場的作用,使得在離子周圍形成了一個水化層。顯然,水化過程使系統的混亂度減小。(2)離子的水化破壞了水原有的簇團結構,使水分子變得自由,結果是體系混亂度增加,水合過程的熵增加。因此,溶解過程的熵是增加還是減小決定于這兩個方面哪一個占優勢。如果ΔsS<0,熵變項對自由能變化的貢獻是正值,即ΔSS<0,使鹽的溶解性減小。如果ΔSS>0,熵變項對自由能變化的貢獻是負值,即ΔSS>0,使鹽的溶解性增加。顯然,當離子的電荷很高和離子半徑較小時,離子的電荷密度較大,第一種效應占優勢,此時熵值減小,不利于溶解過程的發生;相反,當離子電荷低、半徑大、離子電荷密度小,此時,第一種效應較弱,此時熵值增加,有利于溶解過程的自發進行。定量分析NaCl和AgCl溶解過程的熱力學數據,能夠進一步加深對離子性鹽類溶解性問題的深刻理解。這兩個化合物在溶解時都是吸熱的,ΔS均大于0,但又都是熵增的,即ΔS>0。

      ΔS=ΔS-TΔS

      NaCl:-9.1<03.6>042.8>0(單位:kJ·mol-1)

      AgCl:55.5>065.5>033.6>0

      但在NaCl的溶解過程中焓變的正值較小,熵變項的貢獻對ΔS的影響又比較大,最終使得ΔS<0。而AgCl的溶解熵變的貢獻不能克服較大的焓變為正的不利影響,結果ΔS>0。故NaCl為易溶的物質而AgCl為難溶的物質。然而,CaCl2和CaF2都同它們相反,它們的溶解過程因Ca2+離子的電荷高、半徑小因而是熵減的過程,又由于F-的影響比Cl-更大一些,因而熵減的更多:

      ΔS=ΔS-TΔS

      CaCl2:-65.5-82.2-56.0

      CaF2:1.76.6-151.3

      CaCl2和CaF2,二者的差別在于CaCl2同時也是焓減小的過程,其較負的焓效應足以克服相對較弱的熵變產生的不利影響,因而ΔS仍為負值,所以CaCl2易溶。而CaF2卻是焓變的增加和數值比較大的熵減小過程,因而ΔS仍為正值,故難溶。

      結論:

      無機化學機理范文第3篇

      三個班共有學生245人,其中一班79人,三班82人,四班84人,由于剛接手這三個班,對他們的情況不太了解,只能通過上期期末統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初二學生剛接觸物理,這是新開設的一門科目,新科目,新起點,新觀念,難教難學,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系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學內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1—5章,包括聲、光、熱、電的現象及基本知識。

      四、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系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及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B、初步認識聲光電等自然現常見的現象,了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D、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E、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D、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不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E、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F、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

      六、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系。

      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系,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的一部分。

      C、盡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七、課時計劃:

      科學之旅1課時

      第一章:聲現象6課時

      第二章:光現象6課時

      第三章:透鏡及應用6課時

      第四章:物態變化5課時

      無機化學機理范文第4篇

      1.培養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二、實驗重點:

      本學期實驗教學的重點是部分演示實驗分組實驗。

      三、實驗難點:

      1.將探究方法和創新精神用于教學中。

      2.將演示實驗變為分組實驗。

      四、實驗措施:

      1.對所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要填寫實驗通知單和實驗記錄。

      2.嚴格要求,按程序進行操作。

      3.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4.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競賽活動。

      5.積極組織并指導物理課外興趣小組開展實驗活動。

      五、實驗配檔:

      周次日期演示實驗( 節次)分組實驗

      第一周 星期一 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6、7)

      星期四 用刻度尺測長度

      第二周 星期一 二氧化氮的擴散(3、4)

      星期二 決定擴散快慢的因素(6、7)

      星期三 做功與內能的關系(2、7)中國教育查字典語文網 chazidian.com

      星期四 熱傳遞與內能的改變(3、4)

      星期五 研究比熱容(5、6)

      第三周 星期四 測平均速度

      第四周 星期二 一切聲源都在振動(2、3、5、7) 利用內能來做功

      星期三 研究聲音的音調和音色(24、5、6)

      第五周 星期一 摩擦起電(3、4)

      星期二 用手感覺水的溫度(2、3、5、7)

      星期三 電流的形成(2、7) 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星期四 觀察熔化現象(3、4、6、7)導體和絕緣體(3、4)

      第六周 星期三 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

      星期四 觀察水的沸騰

      第七周 星期二 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2、3、5、7) 電流(6、7)

      星期三 觀察碘的升華(2、4、5、6)

      星期四 用電流表測電流

      第十一周星期三 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4、5、6)用電壓表測電壓

      星期四 觀察平面鏡成像(3、4、6、7)

      第十二周星期一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 光的折射實驗(2、3、5、7)變阻器(6、7)

      無機化學機理范文第5篇

      教育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第三步戰略目標,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根據黨的xx大的要求,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是增強綜合國力、應對國際競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件大事。為了認真落實xx大的精神,本學期里,物理學科將圍繞課程改革這一中心問題展開工作。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設想:

      二、 切實推進物理課程改革

      1、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將目標定位在“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一位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個性的發展,自我教育、規劃自身的發展,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初步形成,參與競爭包括國際競爭的意識,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初步形成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

      2、展示優秀課,推廣探究性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由二大部分組成,一是科學探究,二是科學內容。而科學探究則包括以下要素:1、提出問題2、猜想與假設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5、分析與論證6、評估7、交流與合作。把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標準的內容之一,這在我國科學教育史上是從來也沒有過的。顯然,原先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物理教學。我們必須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本學期里將在前二年介紹并推出探究性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請在第五屆百節好課的評比活動中奪冠的老師開課進行展示,大力推廣探究性課堂教學模式。爭取使每一位物理教師都了解這一模式,都能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這一模式。

      只有這樣,新的課程標準才能得以落實。否則,必然是舊瓶裝新酒,無法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

      3、落實物理實踐活動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社會實踐活動,初中教學大綱規定,每學期必須至少進行一次物理實踐活動,高中教學大綱也規定每學期要搞一次課題研究活動,而且,中考、高考的命題也越來越重視實踐題。為了檢驗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也為了展示一下我市前一階段這方面工作的成績,本學期將進行初中物理實踐活動報告的征集和評比活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高中物理課題研究活動報告的征集和評比,爭取掀起一個實踐活動的。

      三、狠抓畢業班教學

      教育的地位在新的世紀里不僅得到了鞏固,而且還有了更快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所以對畢業班教學的研究不能弱化。XX年的高考物理,又將實行間斷了二年的單科考試,而且各高校的選科方案也已公布,物理學科成了絕大多數高校絕大多數專業的選考學科。這對物理學科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會。我們必須花大力氣研究考試的趨勢,并拿出具有針對性的復習措施,把握高考動態,提高復習效率,爭取在XX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四、搞好師資培養

      優秀、整齊的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本學期里還要配合學校搞好新上崗教師的培訓工作。繼續在期中分初、高中開展一些集體備課和開課研討活動,讓他們能夠盡快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以完成教學任務。在去年百節好課評比的基礎上,讓好課獲得者開課亮相,一方面展示他們的教學風采,另一方面在實踐中進一步鍛煉和培養青年教師。最后還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要督促并幫助他們總結教學實踐,宣傳他們的成功的教學經驗,擴大他們的影響力。還要千方百計地創造和爭取機會,使少數特別有潛力的中青年教師盡快地成為名師。

      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能上好課,而且還要善于進行教學科研。也就是要努力成為學者型的教師。為了促進物理學科的教科研工作,本學期將進行論文及教案評比 。教學離不開研究,研究更離不開教學,只有把教學與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教研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物理教師上騰飛的翅膀。

      五、搞好教研組建設

      1.教研組活動是搞好學科教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保證。也是培養師資的一個重要環節。教研組在期初一定要制訂一個學期活動的規劃。活動要經常化,要保證至少二星期1次,每次2課時以上。

      2.要加強理論學習,要領會素質教育的實質和物理教學改革的意義和內涵。特別要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理論學習。當然,還要加強物理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近代物理的學習。對新上崗教師則要加強實驗能力及解題能力的培訓。

      3.要加強教學實踐探索。提倡集體備課,備教案,更要多備學案,備課要備怎么進行探究、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怎樣才能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能力。上課要少講、精講。要啟發不要灌輸,因為教師的主要任務已不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培養各方面的能力。要多讓學生觀察現象、思考問題,多讓學生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老師之間要相互學習和探索。要多互相聽課。聽了課以后最好當場評課。聽課不評或隔了很長時間以后再評都很差。評課要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要一味說好話。那樣的話,對開課老師沒有什么幫助。要開一些具有探索性、創新意識的課。

      4.要加強組內凝聚作用,提高教研組整體水平。教研組長在各方面都要起示范作用。要帶頭上課示范、帶頭搞教研。要積極培養和扶植青年教師,使他們盡快地成長起來。青年教師也要刻苦鉆研,虛心請教,這樣,教研組的整體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六、具體工作

      1、2月,省初中物理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子課題組活動(部分學校參加)

      2、3 月23日,江蘇省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平望二中)

      3、3月,高三物理復習研討會

      4、3月27日,蘇州市初中物理競賽復評會議(吳中區,教研員參加)

      5、4月10日,蘇州市重點中學備課組長會議(省昆中)

      6、4月,初、高中新上崗教師集體備課及聽、評課活動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www.亚洲色图.com|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天堂2016|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