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育教學獎勵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10—2011學年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目標
管理目標:對各校的教學質量進行量化評分。每學期縣隨機進行一至兩次單元過關隨機抽查(隨機抽取年段、班級、科目),每學年一次畢業班統一測試。量化總分100分。單元抽查占40%。計算方法為過關次數/抽查次數×40。各校畢業班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綜合(品德與社會、科學),年鞏固率要求在99%以上,按三率及平均分相應比例(鞏固率30%、全科及格率30%、優生率10%、平均分30%)總評得分進行排名,第一名得100分,第二名后按學校總評得分/第一名總評得分×60=學校得分。發現弄虛作假或考風考紀嚴重違規現象,該科成績為零分。
各學校應達到的基本目標得分為本部為88分,小坪小學、大坪小學、建設小學為85分,鐘騰小學為80分。
獎懲辦法
(一)、獎勵辦法:
1、各校學年教學質量得分第一、二名的學校和校長分別授以“××××年度霞寨中心小學教學質量目標管理優秀學校”和“××××年度霞寨中心小學小學教學質量目標管理優秀校長”榮譽稱號。
2、教師單科教學成績名次獎:
依據全縣小學教學質量抽考、畢業班學年統一測試,對教學成績突出的學科專任教師實行表彰。單元抽考及格率98%以上;畢業班統一測試按學科三率及平均分(鞏固率30%、全科及格率30%、優生率10%、平均分30%)總評得分任教學科名列第一名獎金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第四名400元,第五名200元,以上學期中心校統考為基數三率及平均分每前進一名獎金100元。
3、教學成績進步獎:
同前學年比,畢業班學年統一測試教學質量總評得分進步一個名次學校教學質量得分獎勵0.5分,每退一個名次反扣0.5分。
4、教研成果獎。
對承擔市級教研活動每次獎勵2分,對承擔縣級教研活動,每次獎勵1分;集體參加市、縣級教研活動獲獎者分別獎勵1分、0.5分;個人參加市級教研活動獲獎者,每人次獎勵0.5分。開展課題研究,學校課題通過縣、市、省、國家級審批立項,教學質量得分分別獎勵0.5分、1分、1.5分、2分;通過縣、市、省、國家級驗收,教學質量得分再分別獎勵0.5分、1分、1.5分、2分。(注:各級獲獎以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下文或下發證書,并以縣認定得分為準。)
5、指導學生獎。
學生參加教育主管部門下文舉辦的各類競賽獲獎(含體育、藝術類),對學校進行教學質量得分獎勵。通過現場參賽選拔的,個人參加市級以上(含市級)獲獎每人次國家級獎1分,省級獎0.2分,市級獎0.1分;集體獲獎國家級獎4分,省級獎2分,市級獎1分,縣級獎0.5分。非現場參賽選拔的,為現場參賽選拔各相應等次得分的50%給予獎勵。本項目最終得分根據學校規模按在校生數比例進行計算。計算辦法為:學校指導學生獎勵分=校指導學生總得分×類校總生數÷(本校學生數×類校間數)(注:各級獲獎以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下文或下發證書,并以縣認定得分為準。)
6、綜合表彰獎。
學校獲國家級教育主管部門綜合表彰的,每次教學質量得分獎勵4分;獲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綜合表彰的,每次教學質量得分獎勵3分;獲市級教育主管部門綜合表彰的,每次教學質量得分獎勵2分;獲縣級教育主管部門綜合表彰的,每次教學質量得分獎勵1分。全中心校集體得獎的,各校均可得分。
本獎勵辦法得分直接記入教學質量量化得分。
(二)、責任追究:
學校教師節表彰活動方案1
根據區教體處關于《評選表彰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黃嵐小學評選表彰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方案:
一、評選表彰范圍及名額
優秀教師的推薦對象為全校考核成績前百分之五十的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推薦對象為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干部、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優秀班主任的推薦對象為我校班級考核一等的班主任。優秀教師2名,優秀工作者1名,優秀班主任一名。
二、評選條件
(一)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服從學校工作安排,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教師形象。
(二)具有良好的教師素養,勤于學習,善于創新,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正確認識和評價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良好發展。能夠準確把握教育教學目標,按質按量出色完成課堂教學工作,本學年教育教學成績顯著。
(三)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熟悉教育科研方法和過程,勇于開拓創新,不斷改革進取,在教育教學研究、校本研修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
(四)具有3年以上(含3年)教育教學工作經歷。
(五)評選優秀班主任要求擔任班主任工作累計滿3年以上(含3年)且本年度在學校班級考核中名列前1/3。
(六)前一年已獲得任何一種榮譽的教師,本次不參加評選。
三、評選辦法和要求
(一)方案經黨支部同意,教代會通過,方可進行。
(二)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評選工作小組,推薦工作要遵循“民主公開、自下而上、實事求是、好中選優”的原則,嚴格按以下程序進行:公開評選條件,民主推薦人選,廣泛征求意見,集體研究決定。候選人名單須經學校領導班子和教職工,通過民主推薦的方式,從符合條件人選中產生并進行五天公示。
(三)對有違社會主義道德,推薦及參與有償補課、收受家長禮品禮金等違反師德行為人員,因違法違紀尚在處分期人員不得參評推薦。
學校教師節表彰活動方案2
一、表彰名額:
20xx年教師節表彰“模范校長”5名、“模范班主任”18名、“模范教師”45名,共計68名。其中“模范班主任”和“模范教師”名額,參照各單位教師編制數,本著向一線教師、向農村教師傾斜的原則進行分配,由學校擇優推薦;“模范校長”由教育體育局根據學年度考核推薦產生。推薦的具體優秀人員最后由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確定。
二、評選范圍
1、“模范班主任”為近年來擔任班主任工作并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班主任;
2、“模范教師”為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并在教育教學工作和教研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
3、“模范校長”為在學校管理方面成績突出的中小學校長。
三、評選條件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持素質教育思想,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模范履行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具備下列條件:
1、“模范班主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開拓創新,成效顯著,具有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近年來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沒有出現過安全問題,班級學生學風濃,班風正,班級呈現明顯的凝聚力和進取精神,
2、“模范教師”: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能積極滲透課改理念,并在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在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成績突出,所任教學科教學成績優異。
3、“模范校長”: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重視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推進本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中做出貢獻、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學校管理、服務和學校建設方面有突出成績。
四、評選辦法和工作要求
1、堅持實事求是、好中選優、寧缺勿濫的原則,嚴格評審,認真把關。在評選推薦人選時,按照評選條件和有關規定,充分依靠廣大教職工,民主評選,公正推薦。推薦人選上報前,要在單位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再進行上報。
2、人選的推薦和評選要注意向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傾斜。注意推薦近年來在實際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嚴格按教育局下達的指標推薦上報。
3、推薦人選要特別強調教師和校長在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實際貢獻。
4、不服從組織分配的、受到校級以上處分的不予評選。
五、獎勵辦法
堅持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重在精神獎勵。
六、獎勵方式
20xx年9月體育藝術節開幕式上舉行頒獎儀式,表彰決定,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七、組織領導
八、申報材料和時限
為保證評審工作順利進行,各單位將有關推薦材料務必于9月3日前報送教體局人事室;有弄虛作假或不按要求推薦造成影響的,取消單位名額。
學校教師節表彰活動方案3
一、表彰名額:
20xx年教師節表彰“模范校長”5名、“模范班主任”18名、“模范教師”45名,共計68名。其中“模范班主任”和“模范教師”名額,參照各單位教師編制數,本著向一線教師、向農村教師傾斜的原則進行分配,由學校擇優推薦;“模范校長”由教育體育局根據學年度考核推薦產生。推薦的具體優秀人員最后由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確定。
二、評選范圍
1、“模范班主任”為近年來擔任班主任工作并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班主任;
2、“模范教師”為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并在教育教學工作和教研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
3、“模范校長”為在學校管理方面成績突出的中小學校長。
三、評選條件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持素質教育思想,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模范履行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具備下列條件:
1、“模范班主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開拓創新,成效顯著,具有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近年來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沒有出現過安全問題,班級學生學風濃,班風正,班級呈現明顯的凝聚力和進取精神,
2、“模范教師”: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能積極滲透課改理念,并在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在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成績突出,所任教學科教學成績優異。
3、“模范校長”: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重視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推進本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中做出貢獻、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學校管理、服務和學校建設方面有突出成績。
四、評選辦法和工作要求
1、堅持實事求是、好中選優、寧缺勿濫的原則,嚴格評審,認真把關。在評選推薦人選時,按照評選條件和有關規定,充分依靠廣大教職工,民主評選,公正推薦。推薦人選上報前,要在單位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再進行上報。
2、人選的推薦和評選要注意向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傾斜。注意推薦近年來在實際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嚴格按教育局下達的指標推薦上報。
3、推薦人選要特別強調教師和校長在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實際貢獻。
4、不服從組織分配的、受到校級以上處分的不予評選。
五、獎勵辦法
堅持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重在精神獎勵。
六、獎勵方式
20xx年9月體育藝術節開幕式上舉行頒獎儀式,表彰決定,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七、申報材料和時限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現了規模跨越,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進入了政策支持、措施保障、輿論重視的良性運行軌道。《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教育部繼2006年出臺《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后,2012年又頒發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并且印發了新一輪《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引導高職院校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機制。
構建高職院校環藝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回應社會發展對高職環藝專業自教學質量的新要求,確保高職環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高職環藝專業教學工作有效開展提供操作指南。通過研究,提出高職院校全面確保和提高環藝專業教學質量新的途徑和方法――構建和運行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一方面有利于強化高職院校環藝專業辦學的質量意識,真正保證該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在未來激烈的教育市場中掌握主動權;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環藝專業建立和運行一套科學有效的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這為推動整個高職環藝專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于培養環藝專業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學院校企合作董事會、校企合作執行委員會和專業建設委員會的運作下,構建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監控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的教學質量;通過校企合作,構建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課程建設質量評價標準。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突出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結合區域經濟、行業背景和社會需求,及時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包括培養目標、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保障系統,監控系統,激勵系統。
一、教學質量保障系統
教學質量保障系統是人才培養過程的前饋控制。即:根據培養目標輸入教學資源,根據教學質量標準進行過程管理,輸出符合規格人才的過程。分為計劃實施保障模塊、教學條件保障模塊、教學過程保障模塊、質量文化保障模塊構成。如下圖所示:
1、計劃實施保障。主要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根據專業人才需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由培養目標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再由培養目標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培養方案落實教學計劃;選聘合格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合理進行課程調度與管理,保障教學秩序穩定。此過程教務科負責。
2、教學條件保障。保障充足的師資隊伍、教材供應、先進的圖書資料、完備的儀器設備和后勤服務。保障部門主要有人事處和教務科。
3、教學過程保障。任課教師要把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設計(論文)、考試考核等各環節的質量關。此過程主要責任人是任課教師。
4、質量文化保障。全體師生員工提高質量意識,樹立質量觀;加強質量宣傳教育,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宣傳質量信息,獎勵質量成就,促進質量觀的轉變,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校風。
二、教學質量監控系統
依據“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職業發展平臺”以及《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的信息,完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同時依據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制訂教學各環節的監控評價標準。建成系統、規范、高效的高職院校環藝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升該專業的教學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是對教學全過程的監控和事后控制。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分為信息收集模塊、教學評價模塊、信息反饋模塊。
1、信息收集
(1)領導聽課。領導通過聽課了解教學情況,解決教學問題。
(2)教學檢查。常規教學秩序檢查;期中、期末教學檢查,掌握教學信息,穩定教學秩序。
(3)督導檢查。教學督導員的工作以聽課、評課為主,督導員可隨時對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等進行聽課檢查、指導。
(4)學生信息員。學院成立學生信息員組織,由教務科管理,及時反映教學管理、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5)學生測評。學院每學期末組織學生對教師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環節進行測評,作為每位教師的教學信息,教務科對教學效果存在問題的教師進行個別談話,限期整改或作出處理。
2、教學評價
學院通過領導聽課、督導聽課、學生信息反饋、學生測評,對教師教學水平進行綜合評價。關于對教師各環節教學工作評價見教師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及質量標準配套的評價表。
3、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信息反饋調控
以日常教學檢查與專項評估為契機,以教學督導、學生教學信息員及用人單位為依托,加大反饋和調控力度,不斷改進教學工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1)常規教學檢查反饋調控。及時查找和糾正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問題開展總結研究,推動教學工作的持續改進。
(2)教師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反饋調控。科學設計評價方案,進一步加強教師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應用,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水平。
(3)學生教學信息反饋調控。堅持執行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及時收集、整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反饋至個人,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4)人才培養質量反饋調控。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建議,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使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保持適應性。
三、教學質量激勵系統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更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發展和完善,根據生源質量、專業特點,把“以人為本”的作為重要指導思想。正確處理好監控與激勵的關系,確立激勵導向為主體的人本主義思想,監控手段與激勵導向作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關系。
環藝專業教學質量激勵系統是環藝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系統能否成功的調動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及學生的積極性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該系統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以教學管理人員為抓手,以教師為主導。
(一)建立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
人的需要既有物質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根據實際考核評價教學質量情況分為不同的等級,針對教學質量獲得優良的人員進行物質獎勵,如給預予一定的獎金、給予一定的獎品;同時還要進行精神激勵,如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表彰、為今后的發展提供條件(學院教師獎勵辦法、學院學生獎勵辦法)。
(二)建立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激勵機制
進行激勵既有正激勵,又有負激勵。根據實際考核評價教學質量情況分為不同的等級,針對教學質量獲得優良的人員進行獎勵;針對教學質量較差的人員給予一定的懲罰(教學事故處理辦法)。
(三)建立獎懲與分配相結合的激勵機制
建立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是必要的,在此基礎上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的薪資制。薪金制度有幾個方面組成:一是基本工資,二是崗位工資,三是工齡工資,四是業績工資。前三項基本是固定的,第四項是浮動的,根據教學質量的具體情況上下浮動,可以采取低職高聘,高職低聘,對教學質量好的給予高薪酬,反之給予低薪酬。在滿足其精神的需要,更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四)建立單項與綜合激勵相結合
建立單項與綜合激勵相結合就是在教學質量上,獎懲人員范圍要廣,獎懲種類要多。既要包括一線教師,實訓教師、又要包括管理人員;既要有個人獎懲,也要有集體獎懲;獎懲要覆蓋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教學文案、課堂教學、實訓教學、學術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
(五)建立教與學相結合的激勵機制
建立教與學相結合就是教學要有的放矢,要備學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最終學生學到真本領,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需要。一是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使之產生學習的興趣;二是根據行業標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三是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難度適中。四是對努力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進行各種獎勵,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有一定的處罰。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六)建立制度約束與學術自由相結合
制度約束是根據教育教學的規律制定一定的教學和學習的規范,約束人們的行為。學術自由是根據激勵理論為師生提供寬松、富有創造型的環境,使師生感到環藝專業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自己的教學與學習得到專業的認可,滿足人的尊重的需要,從而極大地提高師生教學與學習的熱情,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環藝專業堅持制度約束與學術自由相結合,把師生教學與學習的權利,自由的開展科學研究活動的權力,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的權利控制在合理范圍,允許并鼓勵不同的學派同時存在,互相競爭,開展學術討論為師生全面發展提供健康、競爭、有序的發展環境,激勵他們的工作與學習,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河北省綜合性高職院校建筑類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建設.
[2]張波.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中應予關注的幾個問題[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1).
作者簡介:
張俊華(1960-),女,副教授,大學,主要研究方向:教學管理。
一、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搞好“高效課堂教學月”活動,繼續加強“兩導一點”課堂教學理論的學習,進一步落實好常規教學“五部曲”、課堂教學“六環節”工作。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細化“桌對桌,面對面”的小組“討論式教學”,促進師生交流。同時,圍繞“三觀”,即學生觀、教學觀、“三維目標”觀,制定符合我校教學要求的高效課堂評價標準,以評價促進教師教學改革的發展。
二、加強學科團隊建設。以建設學習型、研究型、合力型學科組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優秀學科組評選細則》和《高考學科教學質量考核及獎勵辦法》等學科組考核評價制度,開展優秀學科組評選活動。規范教研活動,保證教研活動的統一性、專題性、針對性和實際效果,在規范教、學案的基礎上,強化校本資料編寫力度,形成“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充分發揮學科組的主動性和團隊優勢。
三、落實“全員導師制”。實行由班主任牽頭,每一名任課教師都有重點地指導幾名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的全員導師制方案,并通過完善實施方案,制訂考核辦法,加強過程的管理和指導,盡量不使一名學生出現大的“滑坡”或“掉隊”。
四、進一步加強教學評價,做好質量追蹤管理。嚴格落實學校《教學事故及處理辦法》,完善教師個人、學科組、班級三個層面的教學質量考核獎勵方案,建立教學質量跟蹤管理檔案,推行教師業務檔案的網絡化管理,實現學生與教師數據的動態鏈接,做到教學成績查詢及時、反饋快捷,并全面準確科學地評價教學工作,以此增強教師的教學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
我校根據年初工作思路提出的“主題教育月”安排,將2009年4月設為學校第三屆“生命教育月”,活動的主題為“提升生命價值,煥發生命活力”。
一、重師德,看潛能,嚴把教師“入口”關
我校嚴把青年教師“入口”關,通過自我介紹,教學基本功展示,面對某教育情境敘述應對辦法,命題說課和命題上課等形式,考察應聘大學生對教育崗位的認識和熱愛程度以及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素養和發展潛質。通過嚴格的考核遴選,讓一批有良好發展勢頭、有共同追求的年輕同志聚集在翠崗中學,為我校師資隊伍專業成長提供了可能。
二、重教學基本功培訓,提高隊伍施教能力
校長室在每年的教師節,為每位剛入校的新教師選配師傅,舉行拜師儀式,制定成長計劃。師傅對徒弟的指導是全方位的,包括備課、相互聽課、作業布置、命題、學生指導、家訪、班主任工作等。教務處、德育處定期對青年教師開設講座,每年舉行課堂教學競賽、課件制作比賽、主題班會比賽等活動,鼓勵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提高施教能力。我們對新教師的培養,既按部就班,穩扎穩打,也不拘一格,鼓勵他們脫穎而出。有些教師工作第二年便由學校推出對全市開設公開課或參與省、市教學基本功大賽。事實證明,這些崗位為教師帶來挑戰,更帶來發展機遇,他們不負眾望,在為學校贏得聲譽的同時,也迅速成長起來。
三、教而時學之,在學習中更新理念
教學工作的繁雜,教師工作的高投入,使一些教師窮于應付,教而不學的現象時有發生,久而久之,教育教學工作極易陷入經驗型、模式化的境地。改變這一窘境的最佳辦法就是在教中學,在學中教。這些年,校長室帶領教師學經典,學大師,學同行;為圖書館添置了一大批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朱永新、李鎮西等教育大家的著作及音像資料;指定閱讀篇目,要求教師撰寫讀書心得;連續兩年利用暑假對教師進行新課程理念培訓;邀請專家來校開設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系、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轉變的講座,使教師開闊了眼界,更新了理念。
四、教而時思之,在反思中提升智慧
教學反思是廣大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渠道。我校一方面在廣大教師中積極倡導自我反思,要求教師按規定做好課后反思,單元反思,期中、期末反思和學年度反思;另一方面積極推進互助式反思,每周五由教務處安排下一周辦公會成員聽課時間表,除校長、主任參與聽課外,組長聽組員,師聽徒,徒聽師,全校聽課覆蓋面很廣。聽課與之后的評課活動是思想的交流,觀念的碰撞,教學藝術的探討,會在不知不覺中幫教師完成一次高質量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