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范文第1篇

      1.1土地資源安全評價指標從狹義的土地資源安全定義出發,選取城鎮建設用地安全狀況和糧食安全狀況兩方面作為綜合研究對象.其中城鎮建設用地安全指數可由建設用地開發強度指數、建設用地開發潛力指數、建設用地承載壓力指數及建設用地集約度指數4個指標計算;糧食安全指數可由耕地安全指數、灌溉保證率指數、營養物質生產指數和耕地集約度4個指標計算.具體的指標意義及算法說明見表1.數據表明,(1)可開發利用面積:根據文獻[17],用扣除掉已建設用地面積和基本農田面積的適宜建設用地面積(符合一定地形、地質及地貌的用地,標準見表2)來表征,其中基本農田面積用耕地面積乘以系數α表示,α取值范圍為0.8~1.(2)建設用地人口承載力基準[9]1135:依據《國家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137-2011)中規定的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確定可開發利用建設用地的人口承載能力為0.95~1.17萬人/km2.出于計算方便性的考慮,本研究以1萬人/km2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人口承載力的標準.(3)最小人均耕地面積:根據文獻[22],最小人均耕地面積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一定食物自給水平和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條件下,為了滿足每個人正常生活的食物消費所需的耕地面積.

      1.2土地資源安全評價模型本文采用熵值賦權法計算各個選取指標的權重,根據確定的權重可以分別計算出建設用地安全指數和耕地安全指數.而對于建設用地安全指數權重和糧食安全指數權重的確定,本文使用研究區域城鎮化率表示建設用地安全指數的權重,非城鎮化率表示糧食安全指數的權重[9]1135.定義研究區域城鎮化率為D,那么土地資源安全指數的評價模型為。

      1.3土地資源安全等級與評價標準借鑒前人在生態安全評價的等級劃分方法和人均可利用土地資源等級劃分方法[17]1124,結合福州市的實際情況,將土地資源安全劃分為5個等級:極不安全、不安全、臨界安全、較安全和安全.土地資源安全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見表3,土地資源安全等級的劃分標準見表4.

      1.4評價指標的權重根據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熵值賦權法的權重確定方法,進行各指標權重的計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見表5.在各評價指標中,建設用地開發強度指數和建設用地承載壓力指數為負向指標,其它指標都為正向指標.

      2評價結果分析

      2.1建設用地安全評價使用福州市30m分辨率的數字高程模型(DEM)、2012年土地利用現狀圖、1∶50萬福建省地質圖及福州市2012年統計年鑒等數據和資料,分別計算出福州市建設用地開發強度、開發潛力、承載壓力以及建設用地集約度4個指標的指數,再利用表5提供的權重值計算福州市建設用地安全指數.在計算過程中,福州市基本農田保護率α采用80%.福州市2012年建設用地安全評價圖見圖1.福州市各區縣中,建設用地安全指數以安全狀態(包括安全和較安全)為主,處于安全狀態的區縣有5個,占國土面積的60.20%.其余縣區建設用地處于不安全狀態(包括不安全和極不安全)的有4個,占國土面積的39.79%,其中市區(包括倉山區、臺江區、晉安區、鼓樓區和馬尾區)處于極不安全狀態。

      2.2糧食安全評價使用福州市2012年統計年鑒提供的糧食產量、播種面積數據及農業投入額等數據,分別計算出福州市耕地安全、灌溉保證率、營養物質生產指數及耕地集約度4個指標的指數.在計算糧食安全指數時,公式中的糧食自給率β取100%,人均食物需求量rG按400kg/年糧食計算;營養物質生產指數選取糧食、油料、水果、肉類、蔬菜、牛奶、禽蛋及水產品8類食物.福州市各區縣中,糧食安全指數以臨界安全狀態為主,包括3個區縣,占國土面積的45.07%;處于不安全狀態的區縣有4個,占國土面積的38.21%,其中市區(包括倉山區、臺江區、晉安區、鼓樓區和馬尾區)處于極不安全狀態;糧食安全處于安全狀態的有2個區縣,占國土面積的16.71%.

      2.3土地資源安全評價利用福州市2012年各個行政區縣的城鎮化率,計算出各個行政區縣的建設用地安全指數與糧食安全指數的動態權重,結合公式(2)計算出各個行政區縣的土地資源安全指數.福州市2012年土地資源安全評價結果見表6.

      3結論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范文第2篇

      第二條  在我省開征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范圍內,凡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均應按規定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第三條  《條例》第三條規定的計稅依據,在土地占用面積未進行全面測量前,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核發的土地使用證書的,按證書確認的土地使用面積計算。

      二、尚未核發土地使用證書的,以《條例》前形成的圍墻、房舍、道路、界樁等標志為界,計算土地使用面積。

      三、沒有土地使用證書和標志的,由納稅人申報,經稅務機關核實后,計算征收土地使用稅。

      第四條  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按下列標準確定:

      一、市區及郊區非農業人口總計在五十萬以上的為大城市;二十萬至五十萬的為中等城市;不滿二十萬的為小城市。非農業人口按公安機關在冊正式戶口人數計算。

      二、縣城指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三、建制鎮指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鎮人民政府所在地(不包括所轄村)。

      四、工礦區是指工商業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未設立建制鎮的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

      城市郊區、縣城城區、建制鎮鎮區和工礦區的具體征稅范圍,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第五條  我省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如下:

      一、大城市分為三個等級:一等三元至五元,二等一元至三元,三等五角至一元。

      二、中等城市分為三個等級:一等二元至四元,二等一元至二元,三等四角至一元。

      三、小城市分為三個等級:一等一元五角至三元,二等一元至一元五角,三等三角至一元。

      四、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為三個等級:一等一元至二元,二等五角至一元,三等二角至五角。

      貧困縣土地使用稅稅額可以適當降低,但降低額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最低稅額的百分之三十。

      第六條  各市、縣人民政府可根據前條規定的稅額幅度,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劃分土地等級,確定適用稅額,報省財政廳批準后執行。

      第七條  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全部或部分事業經費的單位,免繳土地使用稅。經費全部白給的事業單位,應繳納土地使用稅。

      第八條  繳納土地使用稅單位的廠區、宿舍區內部道路、小花園、綠化區等公共用地,均應計征土地使用稅。

      第九條  經批準專門用于耕地、林池、畜禽飼養場、魚塘漁場等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

      經批準整治和改造的廢棄土地,持土地管理機關出具的證明可從使用之月起,十年內免繳土地使用稅。

      第十條  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每年分兩次繳納:上半年于六月份征收入庫,下半年于十二月份征收入庫。

      房產管理部門繳納的土地使用稅,按月繳納。

      第十一條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和《山西省稅收征收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辦理。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范文第3篇

      一、區片地價成果基本情況

      2005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在征地工作中大力推行區片地價,努力實現同地同價。2007年4月,天津市公布實施區片地價,并于2014年完成首輪調整。新的區片地價包含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包含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該成果將全市10個涉農區縣劃分為39個區片,測算區片價格為2.8萬元/畝至27萬元/畝之間,全市加權平均的區片價格為4.7萬元/畝,與上輪成果相比,平均提高1.45萬元/畝,漲幅44.62%。

      二、耕地質量成果基本情況

      2006年天津市完成了農用地分等定級工作。在此基礎上,按照新的國家規程對其進行補充完善,形成本輪成果。本成果等級分為天津等、國家等兩種,國家等又分為自然質量等、利用等、經濟等三種。本文將涉及耕地產值問題,選取國家經濟等作為指標。該指標共劃分為15個等級,1級最優,15級最劣。天津市耕地分布在7-13等之間,其中9等地最多,占全市耕地面積的40%。從空間分布看,總體上經濟等別較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遠郊區縣,以寧河區、寶坻區為主。

      三、區片地價與耕地質量結合分析

      (一)確定分析區域

      區片地價的測算范圍為全市10個涉農區縣,但只適用于集體土地。耕地質量的評價范圍為2010年全市土地變更調查中的耕地。為提高分析結果的現勢性,本文采用更新的2013年全市土地變更調查數據。該三項數據的公共有效范圍提取方法為: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篩選2013年土地變更調查中的集體耕地,然后進一步用耕地質量成果裁剪該篩選結果,得到分析區域。該分析區域總面積3889平方公里。

      (二)連接分析數據

      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將分析區域、耕地質量、區片地價三項數據依次進行空間疊加,將國家經濟等、區片價格依次標識到分析區域的各個圖斑屬性中,得到綜合屬性表,包含行政區(區縣、鄉鎮、村)、耕地類型、質量等別、區片編號、區片價格、圖斑面積等字段。運用數據透視工具,對綜合屬性表進行交叉分析,如表1所示。通過實證方式研究區片價格是否體現了耕地質量的差異,以及在何種程度上體現了這種差異。

      (三)分析結果說明

      1.區片地價與耕地質量沒有呈現嚴格的正相關

      從平均價格看,9-13等地隨著耕地質量逐級降低,區片價格也總體下降。但7、8等地的平均價格明顯偏低,甚至低于10等地。這是由于7、8等優質耕地主要分布在寧河區、寶坻區,該兩區的區片地價基本處于全市最低水平,而且劃片較為粗獷,沒有對優質耕地給予特別區分。事實上全市劃片普遍較為粗獷,出于方便實施的考慮,與上輪相比區片數量歸并減少了21個,很多區片包含多個等別的耕地,譬如編號為JX-3的1個區片包含6個等別的耕地,全部采用同一價格。

      2.同等質量耕地的區片地價跨度大

      8、9等地的價格跨度都在20萬元/畝以上,10、11等地的價格跨度也在10萬元/畝以上。這是由于這些等別的耕地在空間分布上較為廣泛,涉及多個區縣、多個區片,譬如9等地涉及37個區片。在確定區片價格時,管理部門綜合考慮了多種因素,當耕地質量所占權重偏小的時候,就會出現同等耕地因區片不同而價差偏大的現象。

      綜上,本輪區片地價存在“同等耕地、不同等價格,不同等耕地、同等價格”的現象,這與區片劃分粗獷、耕地質量指標權重偏小有關,與“同地同價”的初衷相悖。

      四、對策與建議

      (一)吸納耕地質量成果作為區片地價調整的依據

      《土地管理法》規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其中,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按照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一定倍數進行計算。可見,征地耕地的補償標準應以產值為基礎。目前,《土地管理法》尚未重新修訂,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則,即使采用區片地價,那么區片地價也應將產值作為最主要的測算依據。

      按照《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測算指導性意見》(國土資發〔2005〕144號文附件),區片地價是指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依據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劃分征地區片,并采用農地價格因素修正、征地案例比較和年產值倍數等方法測算的區片征地綜合補償標準。有農用地定級成果的市縣,要以此為基礎進行修正和調整來劃分區片。可見,從國家導向看,制定區片地價也應重視地類、產值和農用地等級。

      耕地質量等級,特別是經濟等,是對耕地經濟效益的科學量化反映,應當作為制定和調整區片地價的重要依據。由于天津市本輪區片地價調整時,耕地質量成果尚未完成,因此二者銜接不充分。這在下一輪調整時應當予以改進,加大耕地質量在各參考指標中的權重。

      (二)建立區片地價的補償修正體系

      征地區片在理論上是一種勻質區域,但根據土地的特異性原理,世界上沒有兩宗完全相同的土地,因此嚴格意義上的勻質區域也是不現實的,實踐中一般只追求區片內的土地情況大體相當,管理部門的自由裁量權很大。誠如管理部門所慮,如果區片劃分越細,區片接邊越多,越難以實施。但如果區片劃分過粗,則連“土地情況大體相當”也難以做到。筆者認為,這一矛盾可以通過建立區片地價的補償修正體系加以解決。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測算指導性意見》提出,“征地區片價作為征地補償實施過程中的執行標準,一般情況下不設定宗地補償費修正體系;確需設定修正體系的,要嚴格限定修正因素并控制修正系數,修正體系應一并公布”。可見,只要堅持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原則,為區片地價建立補償修正體系還是允許的。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范文第4篇

      關鍵詞:耕地治療;農田建設;標準;綜合整治

      耕地綜合治療的高標準主要就是指通過一定的配套設施,采取科學有效的農田建設舉措,集中、連續的形成一套完整的耕地治療體系,旨在提高耕地的抗災能力、改善農田經營方式,提高產能。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田耕作歷史悠久、耕作經驗豐富,但是對于農田建設的高標準耕作研究尚且不夠完善。如何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結合先進技術和經驗制定詳細標準促進農業科技發展是研究的主要目的。[1]

      一、高標準耕地治療的基本概念

      所謂的高標準耕地綜合治療是指在傳統農田建設基礎上強化建設條件、建設要求等內容,側重于不同區域的具體農田改進辦法。在綜合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耕地本身的區域性、適應性,根據土地條件的優良,完善基礎設施,綜合提高耕地質量。制定出的具體實行辦法,要考慮到是否科學可行,要保證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基本權益,有針對性、有導向性的開展農田建設、整治。

      耕地的保護是從數量到質量的雙重保護,農村耕地的基本整治是要保證高產和穩產,維護生態平衡,提高抗災能力,運用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積極實現耕作方式的創新性改革。耕地綜合治療要保證高標準,對于農田質量要劃分等級,按耕地的優、良分布,這是對于耕地區域性整治的質量要求,說明基本的農田建設要努力實現高標準、高要求,落實好土地的灌溉、排水工程等,預防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等,實現科學化管理和機械化生產,滿足規模生產的要求。[2]

      二、耕地綜合治療標準下基本農田建設的研究方法

      指標考察。研究區域內土地的地形、地貌,結合氣候、水文和土壤的基本特征,對耕地的總體生產力水平進行等級劃分、評定。首先從構建評價體系著手,考察因素要從土地質量、生態水平雙重方面進行,提高質量、穩定數量,保證生態景觀良好。總體來說,高標準建設農田,一方面要考慮到耕地的生產條件,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是否能長久可持續的發展,這是高標準要求下農田基本建設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綜合判定。在農田內部指標核查中,考慮到農田基本自然特征的差異性,主要考察方面要從耕地的土壤濕度、土層深度、有機質含量和整體土地質地入手,測定PH值。這些因素對于基本的農田建設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根據研究指標得出結論后,可有根據當地生產特點實施土地生產、保護機制。保證灌溉率、做好排水工作、完善道路的通達度,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活動,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進一步為基本農田建設提供保障。除此以外,主導農田高標準建設的因素還包括當地的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化程度和人口規模等。指標的綜合判定一定要遵循全面性和獨立性。[3]

      三、基本農田建設研究結果分析

      耕地的自然生產水平主要是由自然質量條件決定的,耕地自然質量等級可以按照評價值進行劃分,等級靠前的耕地質量水平較高、自然條件優越,耕作沒有太大的限制因素,應當作為農田建設的有限選擇區;水平較低一級的耕地該是自然條件一般,主要會受土層厚度、土壤肥力等因素影響,可能還會有輕微的土壤鹽漬化。這種等級的耕地一般灌溉設施較差,應該是建設高標準農田體系中重點建設的潛力地塊。這些可以通過增加土地平整度、改善基礎生產實施實現土地的改良和升級,進一步提高農田建設的質量條件。最后,末端評價等級的耕地屬于總體水平較次,自然條件沒有什么優越性,改造難度系數較大,同時各項整治工程實施較難,不適宜建設。[4]

      土地的總體質量評價應當綜合各要素分析,作出科學計算、判斷,同時還要結合農田建設的基本標準和要求作出評價結果,將建設區域劃分為重點建設地塊和建設潛力性地塊。耕地區域建設要控制在風險范圍內就還要為一般建設區預留建設地塊,保證耕地綜合利用和保護。

      建設農田保護機制還要優化耕地的基本自然條件,提升總體質量,凸顯地塊優勢。需要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結合土地特點,完善基本工程實施。對于穩定性一般、自然質量水平較高的土地要充分發揮其優勢,處理好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耕地建設中,要提高土地產能就要可持續利用。例如,山區地塊,地形起伏較大,不利于主要農作物的耕作,但考慮到生物多樣性的特點,地區自然條件還是屬于較優越,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保護機制;對于平原地區的耕地,地形平坦,灌溉便利,水文、土質條件都十分適用于生產活動,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把耕地作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重點。[5]

      結語:

      當前社會經濟要求下,要實現農業的大發展、大進步,在關于耕地綜合治療的高標準方面一定要做足調研、做好研究,在農田建設方面積極創新,實施耕地保護政策,落實好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保護工作。在研究數據方面要選取不同區域、不同條件土地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總體評價科學評判等級,作出合理的分析、驗證。對于土地的限制性因素要做好控制,對于其優勢要充分利用,提高耕地總體生產力水平。重點研究土地的綜合情況,多元化推動土地建設工作,始終尊重民心民愿,以長久可持續發展為落腳點,使基本的農田建設實現耕地綜合治療的高標準、高要求。

      參考文獻:

      [1]朱傳民,郝晉珉,陳麗,雙文元,劉平輝.基于耕地綜合質量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J].農業工程學報,2015,08:233-242.

      [2]錢鳳魁,王秋兵,李娜.基于耕地質量與立地條件綜合評價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劃定[J].農業工程學報,2015,18:225-232.

      [3]錢鳳魁,張琳琳,邊振興,牛朋,賈璐,王秋兵.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的耕地質量與立地條件評價研究[J].土壤通報,2015,05:1049-1055.

      城鎮土地等級劃分標準范文第5篇

      關鍵詞:3S技術;城鎮地籍調查;工作研究

      中圖分類號: P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伴隨著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的順利展開,出現了非常多的城市也加入到城鎮地籍調查的工作中。隨著越來越多城市的加入,在對全國城鎮土地的利用情況進行了解,城鎮土地的宏觀調查以及合理管理國土資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應用3S技術來進行城鎮地籍的調查,滿足了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的需求,3S技術即為RS、GPS、GIS,翻譯過來即為航測遙感系統、衛星定位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高新的技術手段明顯提高了調查工作的質量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一、3S技術簡介

      GPS(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航測遙感系統)簡稱為3S技術,GPS的作用主要是在諸多外業的調查中不斷地獲取數據。GIS的主要作用則是對信息進行分析與應用,信息的來源主要是GPS所獲得的數據以及RS所提供的數據。RS主要的作用是能夠為GIS系統提供準確正確的數據源,并將數據進行不斷更新與調整。

      二、城鎮地籍調查簡述

      對于城鎮地籍調查而言,其主要是指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具體的地籍測量以及權屬調查的工作。調查的內容為土地權屬調查與地籍調查。對于土地權屬調查而言,主要調查的內容是土地的權屬以及土地權利所涉及到的界限,而地籍測量主要是在完成土地權屬的調查之后,合理應用每種測繪儀器,按照規定的方法,在具體的地域內完成宗地權屬界限以及土地形狀的測量等工作。其調查的范圍主要是圍繞城市以及建制鎮內的每宗土地展開調查,并且所調查的范圍與農村土地實際已經確定的范圍進行了銜接。

      三、3S技術在城鎮地籍調查里的應用及優勢

      RS技術的應用及優勢

      其主要是為城鎮的地籍測量提供充足的數據基礎,對遙感影像圖的地物信息進行有效處理與分析,最終我們可以有效獲得布點位置以及等級要求,外業的施測組也可以根據影像圖上的點找到實際的控制點,并對其進行測量,其優勢在于與以往技術相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控制點的速度以及準確度。

      GPS技術的應用及優勢

      當前,厘米級來應用RTK技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被應用在諸多的測繪生產作業中,其實時效率非常高,能夠在作業的現場立即提供出所檢驗的測量成果,用戶就可以在滿足精度的前提下,免除了后續工作的諸多困擾。GPS技術的優勢在于其操作簡便,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可以免受許多條件的限制。

      GIS技術的應用及優勢

      此種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外業所測量后的地形以及地籍圖進行正確的編輯處理,然后來分析加工最后儲存,最終形成土地數據、屬性數據、控制點成果與正射影像等數據的數據庫,其優勢在于數據以及數據庫的生成非常高效快捷。

      四、地籍調查工作

      (一)所調查地區的情況

      該調查地區位于河南省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2度5分左右,北緯在32度41分左右。并且觀察其地勢由東向西依次升高,經過調查北邊與西邊的鄉鎮高程大約在150米左右,東邊的則為100米左右,二者相差了大約有50米。并且所調查的范圍為20多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實際測量的面積大約為40平方公里左右。

      (二)正確選擇高程基準以及坐標系

      在此次的調查中,所選用的平面坐標系為西安坐標系,分帶大約為3度,中央子午線在110度左右,所選擇的投影類型為高斯—克呂格正形投影,所選用的高程系統為國家所定的高程基準,將卡列索夫斯基橢球作為調查的參考依據,依據《城市測量規范》將成圖比例尺定位1:500,按照《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來進行標準分幅,并執行編號,在將《地籍圖圖式》中所規定的相關標準來作為地籍圖的圖式。

      后續的工作

      完成上述的準備工作之后,后續的工作主要包括:1、地籍調查相關的工作程序;2、不斷收集大量的調查資料,做好底圖調查的準備工作;3、將調查范圍進行標記,并且劃分出街坊與街道;4、在分發調查指界的通知書時,要按照地區以及更小范圍來進行發放;5、認真地繪制出宗地的草圖;6、對宗地進行相應的編號;7、認真填好地籍的調查表,做好相關的調查記錄,并且填好表格;8、不斷收集與此次調查有關的房產信息與契稅,還包括在耕地過程中的占用稅信息;9、將調查的相關資料進行認真地整理好,歸入檔案。

      (四)工作的技術路線

      按照相關的規范與技術要求,在此次的城鎮地籍調查中,主要將獲得的影像圖作為調查的原始底圖,利用以往的相關權屬資料以及土地管理的基本資料,合理應用具有建立機制的質量管理手段,選擇將內業以及外業有效結合的調查方法,最終完成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存儲傳輸以及研究應用的一系列的城鎮地籍調查技術的相關流程。

      技術路線

      在進行測量控制時,選擇相關單位所提供的高等級的GPS點作為調查的起算點,依據《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與《城市測量規范》等相關的規程與規范來完成首級控制網布控。

      對于權屬調查工作而言,主要是以相關的技術標準與規程作為調查的依據與標準,例如《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之后對每處宗地以及實地展開權屬調查,最終了解了宗地的權屬、界址以及面積等,并且對宗地的用途以及其他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調查,對土地資源利用的現狀以及所有權也進行了認真地調查。

      2、詳細的技術路線

      在此次的地籍調查中,主要結合實際的工作情況,穿插在各個工序之間來完成相關的工作,最終加快了工程的進度,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主要的技術路線如下:

      將地籍細部測量與權屬調查進行有效結合;

      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地籍的要素測量工作;

      總結:

      城鎮地籍調查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其集技術與行政于一身,此項工作的順利完成能夠為土地登記以及核發證書提供有力的依據,并且此項工作的工作要求很高,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有高超的技術水平,還應按照相關的政策法規來進行相應的工作。應用3S技術來對城鎮的土地進行調查后,明確了各個土地的宗地權屬、土地面積、土地類型與土地位置等諸多的情況,為創建城鎮調查數據庫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并且為實現地籍業務科學信息化的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屈智煥.3S技術支撐下的城鎮地籍調查工作研究——以鄧州市地籍調查為例[J].科技信息,2012,3(05).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成熟xxxxx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