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合作社申請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合作社;資金互助;普惠金融;南馬莊
一、問題的提出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其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總的來說,農民貧困現象的大量存在和正規金融機構的冷遇,是農民合作社產生的主要背景。農戶因為缺乏抵押品、交易成本大、融資規模小、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被正規的金融機構拒之門外,使得他們缺乏基本資金或技術改造資金而喪失了很多生產發展機會,從而陷入貧困而不能自拔。就現實情況來看,成立由農民自己組織、自愿入社的合作社來自生解決資金問題為此提出了新的出路。
普惠金融也稱為“包容性金融”,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將保護弱小群體的金融利益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而合作社正是普惠金融的一個踐行者,作為一個經濟合作信用組織,它不僅幫助弱小群體獲得資金,更幫助他們發展生產。
南馬莊經濟發展合作社(蘭考縣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前身)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農民專業經濟合作信用組織。2007年5月26日南馬莊經濟發展合作社更名為南馬莊農民合作聯社。2007年7月1日專業合作社法出臺后,為適應市場需求成立了蘭考縣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并于2008年4月在當地工商局注冊。歷經十余年發展,合作社已然開拓出一套集大米加工廠、資金互助部、植保部、銷售部、生態水產養殖部多項服務于一體的專業生產管理模式。截止至2014年底,合作社存款余額達到549萬元,貸款余額為390萬元。年底有效貸款客戶有130戶,有效貸款筆數為150萬元,累計貸款金額達680萬元,回收率高達100%,帶動了十幾個行政村420多戶農戶的發展。 那么合作社內部的資金互助機制如何,取得的成效如何是值得研究的。
二、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的運行機制分析
(一)蘭考縣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發展概況
蘭考縣三義寨鄉南馬莊村位于蘭考縣西部,距蘭考縣城八公里,南馬莊村有八個村民小組,共有350戶,1486口人,現有耕地2860畝,生產水利條件優越,蘭杞干渠從村東流過,農田內支、斗毛渠縱橫,形成了合理的自流灌溉區域。2004年,南馬莊村民在縣、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先生及何慧麗老師的指導下,成立了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下設資金互助部、植保部以及大米加工合作社。合作社除了統一組織耕、種、收,組織社員進行新項目、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開發之外,合作社還統一組織進行成員內部的資金、技術、信息等相關的交流、互助、培訓、咨詢。經過十幾年發展,合作社協同購買、協同加工、分紅返利等諸多模式的優勢漸漸明顯,截止目前,合作社成員達到420戶。
合作社于2008年4月在蘭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截止至2014年末,合作社凈利潤為120萬元,有效發放貸款筆數達150筆,有效貸款客戶為130戶,其中,農戶貸款客戶數占100%,有效服務幫助了南馬莊農民的生產發展。
(二)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的小額信貸運行機制分析
農民作為國民經濟創造者中重要的一員,其資金需求具有交易成本高、融資規模小、信息不對稱、抵押物品少的特點。正規的銀行機構往往不愿貸款給他們,為了生存發展,農戶只能內生解決資金需求問題,資金互助社在這種情況下便應運而生。
2004年12月26日,蘭考縣南馬莊農民經濟發展合作社成立,下設資金互助社,共有社員39人,總股金3.75萬元。互助社規定,社員需繳納200元入社費,流動股資金不得大于互助社資本金的20%,單戶社員借款不得超過總資金的10%,前10戶借款資金不得超過合作社總資金的50%。初期,互助社的發展并不理想,社員不僅無人存款,貸款也是少之又少。2009年,互助社被迫清理。隨后大米加工廠建立并發展,一度承擔了資金互助社的功能。直至2014年7月26日,由19名發起人出資50多萬元作為發起額,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部作為生態專業合作社的下屬機構才重新成立。
截止至2015年底,資金互助部共409戶農民入股,每個農民的入股金額起點為300元,股金總額達73萬元,新吸納存款709.6萬元。截止至2014年底,資金互助部貸款總余額達390萬元,存款總余額達549萬元,貸款回收率達到100%。作為“準農民銀行”,資金互助部對外設置了兩個業務窗口,一個借款窗口,一個存款和現金支取、結算窗口。從促進農戶生產和發展方面來說,資金互助部發揮了莫大的作用。
1、法人化的內部治理架構
為保證資金互助部的合理運行,互助部采取了法人化的管理機制。社員入社需填寫入社申請書并繳納入社金,繳納起點為300元,小企業社員入股金額起點為3萬元,單個農民社員或單個農村小企業社員入股金額不得超過互助部股金總額的10%;社員繳納股金必須以貨幣出資,不得以實物、貸款或其他方式入股。申請得到批準同意后,互助部向入股社員發放記名股金證,作為社員的入股憑證。
互助部內有社員大會,大會下設有理事會和監事會,理事會下又設有常務理事會(見圖1),其中,理事會有9人,監事會有3人,常務理事會有3人,資金互助部內由顧問、經理、會計和柜員來運行日常事務。
圖1互助部的法人治理結構
為保證資金互助部的有序運行,合作社制定了《蘭考縣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部章程》。章程規定,社員大會由理事會召集,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經三分之一社員提議,或理事會、監事會提議,可在20日內召開臨時社員大會。理事會應當將會議召開時間、地點及審議事項于會議召開15日前通知全體社員。召開社員大會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社員出席。不能出席會議的社員可授權其他社員代表其行使表決權。授權采取書面形式,并明確授權內容。社員大會選舉或者做出決議,應當由本部社員表決權總數過半數通過;做出修改章程、或者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的決議應當由本部社員表決權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本部社員參加社員大會,享有一票基本表決權,入股前九名的農民社員、前一名的農村小企業社員在基本表決權之外,共同享有本部基本表決權總數20%的附加表決權,并按照農民社員和農村小企業社員的入股金額或比例進行分配。這一系列現代化、規范化、科學化、體系化、法人化的股權架構無疑給資金互助部的運行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證。
2、貸款條件設低,貸款流程簡化,加快資金的可獲得性
與正規金融機構相比,資金互助部作為“農民的銀行”,其貸款條件相對門檻較低,互助部規定:貸款額度在1萬元以下,若是與本社無不良交易記錄,可以進行信用擔保,5萬元以下均可進行社員擔保(見下表)。借款條件的設低,使得更多農戶獲得資金。
資金互助部為了加快農戶貸款資金的可獲得性與便捷性,簡化了資金貸款流程。農戶根據自己的貸款額度填寫借款申請書,合作社根據申請據實核查,核查通過上交常務理事會組成的審核小組審核,審核通過簽訂借款合同,需要擔保的則需同時簽訂擔保合同,最后由互助部發放資金。
3、業務設置多樣化,業務辦理簡單方便
資金互助部是針對合作社內部資金不足而設立,互助部除吸納股金、發放貸款以外,還針對社員辦理存款、資金支取、結算等業務。互助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8.4%,活期存款利率為1.8%,資金隨用隨取,方便快捷。農戶無需再去幾公里以外的正規金融機構存款、結算。針對貸款業務的辦理,互助部也是簡單、方便、門檻較低,大大增加了貸款的可獲得性和普惠性。
4、二次分紅,利益共享
資金互助部產生采用二次分紅模式,但這種二次分紅卻又不失其獨特性。資金互助部的定期存款利率高出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的一倍,算是合作社的第一次分紅;而第二次分紅則是社員可以免費享用合作社公共積累所建設的敬老院、幼兒園、托兒所等所有福利和生活用品的免費供應(盈余利潤的50%用來建設敬老院、托兒所等公益事業)。資金互助部的盈余利潤20%用于風險準備金,50%用于公益建設,30%用于發起股股份分紅、相關人員工資及各項費用支出。互助部的具體分紅模式及辦法見下表:
5、多方位的風險防控機制
嚴格根據銀監會規定,資金互助部以審慎經營為原則,從貸前、貸中、貸后三個流程面嚴格控制自己的風險。資金互助部只針對社員的種植、養殖借款,借款5萬元以下由常務理事會決定,按季結息;5萬元以上由理事會表決通過,按月結息。農戶申請貸款以后,由合作社從借款人的誠信度、資金使用項目的風險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審查,需要擔保的,需找一至兩位合作社成員做其借款擔保人。調查通過,由3個常務理事組成的審貸會專門討論審核,審核通過,互助部發放貸款。貸款額落實以后,互助部會在3個月內派人進行跟蹤調查。此外,理事會及柜員對其所放出的款項由連帶責任,對到期不能還款的扣發經手人獎金,但互助部也根據實際情況允許農戶延期還款。同時,擔保人也負有連帶責任,對延期到期后仍不能還款的,由合作社出面進行法律訴訟。
(1)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資金互助部在風險防控方面嚴格按照銀監會規定的相關審慎原則進行管理。根據互助部章程規定:資金充足率不低于8%;對單一社員的貸款總額不超過資本凈額的15%;對單一農村小企業社員及其相關聯小企業社員、單一農民社員及其在同一戶口簿上的其他社員貸款總額不超過資本凈額的20%;資金盈余的20%用來作為風險準備金等等。
(2)特殊的信用環境。農村的信用環境與城市大有不同,每個人幾乎都是相熟相知的。資金互助部的資金是千家萬戶的農民所籌集,每個社員也是深諳這一點的。
(3)信息化的操作流程,降低風險發生率。資金互助部有自己獨立的網點辦理自己的業務。網點內有兩臺電腦專門辦理日常業務,不管是每個社員的相關信息,還是互助部各類業務的相關信息都是記錄在系統里的。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的信息操作流程使得互助部發生風險的系統性概率大大降低。
三、普惠視角下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機制的績效評價
(一)合作社機構本身財務可持續的績效評價
1、資金互助部貸款規模日益擴大
資金互助部自2014年7月成立以來,逐步取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與支持。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互助部的存貸款規模日益增加、服務覆蓋范圍日益擴大,社員人數與日俱增,互助部亦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被村民親切地成為“農民身邊的銀行”。資金互助部采取“股一借十”的方式發放貸款(投放金),所謂 “股一借十”,就是成員借款前要先存入借款額十分之一的現金。
2014年8月(互助部建立之初),資金互助部貸款(投放金)為763萬元,而截止到2015年底,互助部貸款已高達5032萬元,互助部貸款總量增長了56倍之多。截止到2015年底,互助部的貸款有效筆數為150筆,有效貸款客戶數達130戶,其中,農戶貸款客戶數達100%。
業務開展以來投放資金對象主要分為農戶小額種植業投放金、農戶小額養殖業投放金、個人社員種植業投放金、個人社員養殖業投放金及個人社員其他投放金五大類。就貸款金額(見下表)來看,互助部投放金累計總額為503萬元,其中金額最大的當屬農戶小額種植業,投放累計金額達264萬元,最小的個人社員累計金額為10萬元。就五者貸款占比大小(見下圖)來看,投放金占比最大的是農戶小額種植業,其余依次是農戶小額養殖業、個人社員種植業、個人社員養殖業、個人社員其他。
2、資金互助部存款余額日益俱增
資金互助部內部窗口辦理專門針對社員的存款業務,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8.4%,活期存款利率1.8%。互助部的定期存款利率較高,活期存款利率也是參照銀行同期利率所定,加上其優越的地理優勢以及農戶的信任,互助部在僅僅一年之內,存款金額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
從成立至2015年底,互助部的活期存款金額由13.9987萬元增長到92.67萬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總額由45.53萬元增長到334.5萬元,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總額也由1萬元增長到12.4萬元。截止至2015年6月30日,互助部的存存貨業務使用次數達到354次,存定業務使用次數為233次。
(二)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效果的績效評價
1、方便快捷的大小額支取服務
互助部有專門的窗口辦理社員的支取服務,從支取服務上來看,互助部業務辦理具有辦理手續少、時間快、距離近、大額取現無需預約的特點。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手續相對繁雜,大額取現更需要預約,另外,南馬莊與正規機構距離較遠,使得資金互助部的支取業務異常受廣大農戶的信任和歡迎。對于臨時支取資金較多的農戶,互助社可謂方便快捷。支取業務的優勢使得辦理支取業務的農戶越來越多,支取業務量也與日俱增。截止到2015年底,資金互助部的支取業務使用人次為449次。
2、不斷拓展的業務覆蓋范圍
合作社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附近的農戶,它的出現幫助農戶降低了生產成本,獲得了生產及技術服務,解決了資金及銷售難題。歷經十余年發展,合作社順應潮流、順應時勢、順應當地實際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轉變。與此同時,這種轉變也漸漸贏得了農戶的支持與信任,很多鄰村的農戶也慕名而來入社。截止至2015年底,合作社服務的客戶輻射覆蓋12個行政村,服務農戶達420戶。
另一方面,資金互助部位于蘭考縣南馬莊村內,而去離村內最近的正規金融機構網點也需要8公里。資金互助部靠這種地理優勢極大的方便了村民,發展了自己。互助部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方便快捷的服務幫助村民辦理各項資金業務,服務范圍大,業務范圍廣。
四、強化合作社良性發展的政策建議
蘭考縣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以農民為服務對象,以幫助農民發展為宗旨,積極探索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合作社的存在不僅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解決了農戶資金需求難題、提高了農戶收入,還一定程度上幫助農戶解決了銷售問題和技術問題。總體來看,專業合作社在普惠方面的表現是顯著的。但是就發展來講,合作社還需有一些改進:
(一)培養或引進專業人才
人才是一個機構發展的基石,缺乏人才的機構發展舉步維艱、困難重重。蘭考縣南馬莊生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在幫助農戶生產種植、辦理各種金融業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無可否認的是,合作社依然缺乏專業人才。幾年的發展雖然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引進了一些人才,但那遠遠不夠。作為一種合作金融經濟組織,合作社需要的不僅是管理人才,更多的也需要金融方面的人才。合作社可就內部人員加強金融方面的教育和培訓,為相關人員的繼續學習和深造提供機會和支持。
(二)加強對社員的素質培訓
合作社的“六統一”模式、“二合一”分紅以及資金互助部的便利讓社員切切實實享受到了優惠,但合作社在這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很明顯,合作社對社員的幫助都是外在的,是實實在在的,但很多情況下,大部分社員的內在相關知識很貧乏,很不足。他們養殖技術不夠專業,生產能力不夠強大,種植知識比較缺乏,金融意識比較淡薄,這個時候,合作社就可以充當這種中介功能,運用合作社的一些資金研發新技術、加強產品創新、組織社員學習、普及基本種植或金融知識,讓社員切實享受到合作共贏的優惠。此外,合作社若想變強變大,必須加強對其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知道,并認識到合作社的好處。
(三)鼓勵資金互助部多元化服務模式的探索
合作社內部的資金互助機制在很大程度上為社員提供了便捷的服務。資金互助這種“準銀行”的操作模式,其業務種類主要為簡單的存款和貸款業務。尤其是貸款業務主要以社員入股資金為擔保金貸款。伴隨著農戶生產的需要,更多元化的擔保模式、貸款產品、信托方式將會為資金互助部的發展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平頂山市社科聯調研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5043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