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苗族的民族藝術

      苗族的民族藝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苗族的民族藝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苗族的民族藝術范文第1篇

      1.1 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情況

      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心理學指的是通過概念的形成、感知、判斷或想象的過程來獲得心理活動的知識,即信息加工過程中個體思維的心理功能。習武就是習練者通過練習最終達到他的認知。

      調查顯示,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排在前3 位的依次是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對自己技術水平的評定、交流武技和結交朋友。這說明學生對武術比較好奇,想了解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也希望通過段位考試能對自己的武術水平有一個評定,能夠與眾多武林高手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結交朋友。調查發現,對武術感興趣的學生占總人數的70%,不感興趣的只占20%,不知道是否感興趣的占10%。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們對武術的求知欲,可以幫助學生們得到正確的指導,這非常有利于武術段位制的發展。

      1.2 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生武術段位制的參與情況

      從200 名學生進行的武術段位制參與情況的調查數據來看,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武術段位制進學校的開展現狀并不樂觀。通過對專家和教師的采訪以及網絡信息收集情況顯示,麻陽苗族自治縣目前只有5 所學校進行了武術段位制進學校的活動,而少數己經進行了段位制教學的學校是由學校主動去參與的,缺少統一規劃。因此,武術段位制在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的開展依然任重道遠。

      1.3 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武術段位制的師資、場地設施情況

      通過調查可知,富洲學校從事武術段位制教學的教師只有2 人,錦江中學從事武術段位制教學的教師只有1 人,這說明麻陽苗族自治縣進行武術段位制推廣的教師嚴重缺乏,這也是全國范圍內武術段位制進學校存在的師資匱乏問題。在場地方面,經實地考察,在富洲學校和錦江中學沒有專門用來進行武術教學的場地,而是通過將操場騰出一部分空間來進行武術教學。在錦江中學只有兩個籃球場,武術專項課主要是在室外的田徑場、籃球場等場地進行。武術專項課的上課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 2 :00 ~ 4:00,這不利于武術教學的進行,學生只有在相對涼快的場地進行學習,才能保證學習效果。在設施方面,室內武術房不能滿足武術專項課龐大的教學任務,進行武術教學所需要的地毯和鏡子也都不足,有的武術器材年久失修,運用這樣的器材進行武術教學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此可知,目前富洲學校和錦江中學的武術場地、器材嚴重滯后,不能滿足正常武術教學的需求,武術場地和設施情況不容樂觀。

      1.4 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武術段位制的教學情況

      調查發現,在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武術操教學的學校有2 所,開展長拳教學的學校有1 所,而開展太極拳、傳統拳、器械類以及其他武術項目的學校幾乎沒有。在采訪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師后,發現一些缺乏專業武術教師的學校通常是任何體育教師都可以進行兼任教學,大多學校開展武術鍛煉、長拳、太極拳教學是因為這些項目普及面廣,學生比較了解并且操作簡單、易于教學,有利于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

      2 麻陽苗族自治縣武術段位制推廣存在的問題

      2.1 師資力量薄弱

      通過對教師和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麻陽苗族自治縣中學沒有進行武術段位制課程教學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門沒有相關的規定,其次是缺乏武術教師,再次是領導和學生認為武術與升學率沒有關系。在武術教學中,沒有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的話,學生很難掌握技術動作,因為武術不僅有規則和運動路線,還需做進攻和防御運動,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專業教師對學生做動作示范和提供指導。據了解,當前大多數學校在招聘體育教師時沒有特殊要求,一般要求體育教師掌握多項技能,在項目上更傾向于田徑、球類運動,所以學校對武術教學的要求不高,只要體育教師能教就行,還有些地方的事業編制不足,導致了專業武術教師稀缺。因此,以目前我國的中學武術師資情況很難促進武術段位制的發展。

      2.2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針對學生是從什么渠道知道武術段位制的問題,60% 的學生選擇了日常生活交流,26% 的學生表示是通過網絡媒體,10% 的學生是經過學校,僅有4%的學生表示是通過父母了解的。沒有了解便很難產生興趣,這就會導致學生對武術段位制提不起興趣,更不會主動去學習和練習武術。針對學生為什么沒有參加武術等級考試的問題,60% 的學生表示不懂武術等級,這就從側面證實了體育和教育部門向學生進行直接宣傳武術段位制的力度還有所欠缺。

      2.3 學校領導執行力度欠缺

      自武術段位制標準化實施以來,在學校的發展一直處于實踐摸索階段,致使武術主管部門一直致力于武術的推廣工作。在中學,武術項目的比賽相比田徑、籃球等項目較少,升學沒有加分,學生學習武術覺得又苦又累且沒有什么回報,這影響了武術課的教學質量。但是作為武術推廣中的武術操開展普及得就比較好,每一學年都有進行市、縣之間的武術操比賽,因此武術段位制的開展應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另外,麻陽苗族自治縣武術段位制推廣試點的體育教師沒有參加武術段位制的統一培訓,這些都反映了學校領導的執行力度有所欠缺。

      3 促進麻陽苗族自治縣武術段位制的推廣策略

      3.1 加強麻陽苗族自治縣武術師資團隊建設

      武術教師是武術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武術教師的配備是保證武術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決定性條件。目前在麻陽苗族自治縣開設有一所久平文武學校,專門培養武術專業的學生,縣教育部門可以利用武術學校的場地和師資組織全縣的體育教師進行定期的武術段位制培訓,也可以聘任專業的武術教師駐校教學,或者是利用外部資源,邀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到校實習等,這些都可以為今后武術段位制進校園奠定師資保障。

      3.2 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

      在中學廣泛進行武術段位制比賽,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不僅能豐富中學生的課余生活,緩解升學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若得到段位就可以加分,這對學生學習武術段位制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在段位制加分和資格的劃分上,可以按照武術段位制在每一個年級的教學來安排,如初中階段,練習的是二段技術,學生考取二段合格就可以獲得段位。段位代表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所達到的體制要求,所以在中考時就可以給予學生免考體育加試的資格。

      3.3 擴大校園武術段位制的宣傳力度

      學校是學生聚集的場所,也是中學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加大對中學生傳播信息、政策的力度,可以很大程度地推進武術段位制在中學的發展。實施武術段位制進校園要考慮到實施的主體,要對大多數學生進行面對面地宣揚,所以武術管理部門不僅要對大眾進行傳播,還要與教育管理部門進行合作,利用教育平臺對學生進行直接宣傳,從而引起注意。

      3.4 采用多種形式的武術教學方法

      通過調查全國已開展武術段位制教學的情況得知,大部分學校都以集體教學形式為主,即便現在已提高了實踐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不然學生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厭煩的情緒。初中生的性格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模仿別人和有趣的事情,所以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外,還要將接受式、輔導式以及探究式等教學方式相互結合,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4 結 論

      目前,我國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宣傳力度不夠、缺乏相應的措施,地方教育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政策,是影響武術學校開展武術段位制教學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武術教學的方法要具有多樣性,教師應將故事、游戲與練習相結合,配以音樂作為輔助,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武術管理部門要與教育管理部門加強合作,加大對中學生的宣傳力度,要對學校制定統一的規劃。

      參考文獻:

      [ 1 ] 王國成,高亮. 學校推廣武術段位制的優勢與策略研究[ J ].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3).

      [ 2 ] 洪浩. 武術段位制引入中小學教學必要性研究[ J ].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7).

      [ 3 ] 司幸偉. 武術段位制在中小學發展策略研究[ J ]. 中華武術(研究),2012(2).

      [ 4 ] 宿繼光,劉定一,張江華. 對中國武術段位制實施現狀的思考[ J ]. 博擊(武術科學),2007(5).

      苗族的民族藝術范文第2篇

      貴州蠟染,亦被稱作“貴州蠟花”,它以素雅的色調、優美的紋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貴州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貴州蠟染藝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是中國極富特色的民族藝術之花。

      蠟染,是一種古老的防染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夾結一起被稱為我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蠟染工藝品的魅力除了圖案精美外,還在于蠟冷卻后在織物上產生龜裂,色料滲入裂縫,得到變化多樣的色紋本文由收集整理,俗稱“冰紋”。同一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紋”。

      貴州蠟染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手工副業,由于貴州地域和民族多樣性的特點,使貴州民間傳統印染工藝形成較強的區域性,即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工藝特征。貴州蠟染主要流行于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為勞動人民所創造,也為他們所使用和欣賞。有的具有較為原始的工藝形態,如用動物血液、楊梅汁等直接填紅,或用稻草灰混合鍋煙煮染等;而有的工藝卻比較精湛,如黃平、安順等地區的苗族彩色蠟染,黔南、黔西南地區布依族的扎染等,其色調之調和,圖案之精美、令人驚羨不已。貴州蠟染藝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是中國極富特色的民族藝術之花。

      蠟染的歷史起源

      蠟染的起源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甚至更早。蠟染古稱“蠟纈”,“纈”的意思是染彩,在歷史文獻中有關蠟染的記載很少。《后漢書》、《臨海水土志》、《新唐書》等雖有“染彩”、“斑文布”、“卉服鳥章”等記述,但都沒有確指蠟染,到了宋代的文獻中才對蠟染有明確的說法。如南宋周去非的《嶺外問答》說:“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灌蠟于鏤中,而后乃積布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蠟,故能制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其中敘述的蠟染工序,顯然并非從南宋開始。后來的《貴州通忐》載:“用蠟繪于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可見蠟染已由以蠟灌刻板印布發展到直接用蠟在布上描繪了。

      從傳世的和出土的蠟染實物看,蠟染是在唐代開始盛行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三色蠟染、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對樹象羊蠟纈屏風”,都是唐代遺物。在貴州省平壩縣下壩的棺材洞里,前些年出土了宋代苗族點蠟幔及鷺鳥紋彩色蠟染衣裙,這些都是蠟染流傳悠久的歷史見證。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藝術”,貴州民間蠟染是貴州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不管是歲時節日住房的裝飾還是婚喪嫁娶人生禮儀,也不管是民間宗教信仰祭祖敬神還是服飾佩帶織繡花樣,各式各樣的蠟染工藝織染活動,都與貴州山地少數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息息相關,使得蠟染工藝和貴州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儺戲等活動一樣,具有某種“全文化”的功能,在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強大的中心文化輻射擠壓的邊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符號形式。

      貴州各少數民族的蠟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蠟染圖案有的還沿用古代銅鼓的花紋和民間傳說中的題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花、鳥、蟲、魚;而布依族則喜用幾何圖案。各民族的蠟染都有獨特的風格。

      蠟染藝術在少數民族地區世代相傳,經過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

      有關蠟染的傳說

      在苗族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代代傳唱敘述著蠟染的起源故事:

      有一個聰明美麗的苗族姑娘并不滿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花卉圖案來,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繪制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

      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久久發愣,辦法沒想出來卻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朧中有一個衣著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里有無數的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連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也渾然不知。等她醒來一看,才知道剛才是睡著了,可是低頭再看:花叢中的蜜蜂真的剛剛飛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

      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了美麗的白花!姑娘心頭一動,立即找來蜂蠟,加熱熬化后用樹枝在白布上畫出了蠟花圖案,然后放到靛藍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蠟,布面上就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興地唱起了山歌。

      人們聽到了姑娘的歌聲,紛紛來到她家聽她講百花園里的夢境、觀看她染出的花裙、學習她描花繪圖的技藝,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著姑娘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樣繁多的花布。從此,蠟染技術就在苗族及與之雜居的布依、瑤族等兄弟民族之間流傳開來了。

      蠟染的地域分布

      貴州大多數縣、市都有蠟染流傳,而且還呈逐漸擴大的趨勢。苗族、布依族、水族居住的地區更是蠟染盛行的大本營,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少量蠟染出現。蠟染流傳的地域廣,不同地域和民族間蠟染的風格有著或多或少的區別。總體來看,貴州民間蠟

      染在不同地區的風格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得妙趣。

      安順、鎮寧一帶的苗族、布依族蠟染

      安順、鎮寧一帶地處黔中腹地,為古夜郎國的中心地區。這里居住著許多苗族和布依族同胞。安順的苗族蠟染和鎮寧的布依族蠟染各有特色。安順一帶的苗族喜歡在袖口、襟邊、衣背腳、背扇(即兒童背帶)上面裝飾蠟染花紋,以背扇上的蠟染最精美。

      蠟染的傳統紋樣分自然紋和幾何形紋兩類。自然紋取材于花、鳥、蟲、魚等自然物,但又不拘泥于自然物的原形原貌。幾何形紋樣一般采用四面均齊或左右對稱,力求整體效果的統一。點、線、面組成的圖案紋樣配合得當,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多見的是點子紋。制作者們還喜歡在藍、白相間的基礎上涂上紅、黃兩色,稱“筆彩”。

      古老的方法是紅色用楊梅汁,黃色用黃梔子碾碎泡水,紅、黃兩色與藍靛相碰,則成草綠、赭石等中間色調。這就形成了貴州少數民族傳統蠟染中并不多見的多色蠟染,或叫“五彩蠟染”。這種多色蠟染色彩對比鮮明,如錦似繡,十分艷麗。鎮寧一帶布依族的服飾比較獨特,婦女穿的長裙及腳背,頭包條紋頭帕及肩,胸系長圍腰,未出嫁的姑娘頭上盤兩條粗辮,已出嫁的頭上則戴筍殼襯里的長形頭帕,稱“假殼”。她們服裝上的蠟染多為幾何形紋樣,有螺旋紋、圓點紋、光芒紋、網紋、花葉紋等。其中以螺旋紋多見,它從圓心往外打圈,粗細一致,若用雙線,雙線不并軌,銜接無痕跡。這些紋樣結構嚴謹細致,對稱統一,虛實相應,剛柔相間,頗為美觀。色彩除深藍色、白色外,又添淺藍色,使層次更為豐富。

      黃平一帶的蠟染

      黃平在黔東南北部,這里的婦女服飾也很獨特,穿著起來很像著盔甲的武士。她們的衣服有挑花和蠟染裝飾,十分醒目。

      傳統蠟染紋樣為幾何形的螺紋、云紋、回紋、太陽紋、踞齒紋、三角紋、帶紋、光紋、雷紋等。自然紋也不少,有山雀、蝙蝠、魚、花草、石榴、葛藤等,鷹紋多有出現。其顯著的特點是自然紋中又套幾何形紋,使圖案更為豐富。對自然紋的描繪似乎比其他地區更大膽,有些動物只見輪廊或部分肢體,有些互不相干的動物、植物又奇妙地組合在一起。

      榕江一帶的蠟染

      榕江地處黔東南南部,為侗族、苗族聚居地。這里興華鄉的苗族蠟染極有特色,多見龍的紋樣。

      龍紋主要繪在3年舉行一次的“鼓社祭”慶典的鼓藏幡之——卜,龍形似蛇體,或盤旋,或舒展,頭部有鋸齒紋。有的鼓藏幡上的蠟染分為12個方塊,表現出12種不同的幾何紋圖案,如魚、蝶、蠶等。迎靈時每戶人家都要掛幡,走在儀仗隊前,渲染出一派莊嚴、肅穆和神秘的氣氛。“踩歌堂”時有些男性穿的花袍、戴的頭帕、系的腰帶,也用繪有龍紋的蠟染布制作。近年來,也有人將吹蘆笙跳舞的場面繪入蠟染之中。

      丹寨一帶的蠟染

      丹寨地處黔東南南部,丹寨一帶苗族地區的蠟染造型粗獷,除用于衣服外,還多用于面積較大的床單、門市、包片上。蠟染的紋樣樸實生動,多變化,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鳥、蟲、魚等物,但卻不是對自然物的如實摹擬,而是通過對它們的觀察、體驗、提煉,并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創作出來的。

      這些紋樣常見夸張、變形、奇妙組合的手法,充滿了天真爛漫的童稚之趣。如將錦雞的尾巴畫成一束蓓蕾,將公雞冠畫成一朵花,或一株石榴,或一只桃子;將鳥的身軀畫成魚的身軀,將鳥的翅膀畫成蝴蝶的翅膀,等等。此外,也有幾何形紋。在點蠟時有些制作者在上漿的白布上安排底樣,簡單的紋樣用指甲畫出輪廓,復雜的紋樣用細針刻畫,圓形以反扣的碗作樣。有的還用竹片、稻草作尺子,用竹筒作圓規,將花鳥剪成剪紙作樣,然后再用細針刻畫。在此基礎上畫出的蠟畫,便相當整齊規范。

      貴定、龍里、開陽一帶的蠟染

      貴定、龍里、開陽地處黔中,居住在這一帶的苗族將蠟染與刺繡結合在衣裙、背扇、帽子等服裝的顯要部位上,加上一塊挑繡圖案,而在頭帕、包帕、背扇上,則保持著蠟染的固有風貌,其紋樣構圖嚴謹,線條生動,層次分明。在小孩子的口水兜上,紋樣更出現多種造型。

      織金、納雍、六枝、黔西一帶的蠟染

      織金、納雍、六枝、黔西等縣地處黔西北,這一帶的苗族婦女的裝束與其他地區的苗族婦女有明顯區別,比較粗獷豪放。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其蠟染制品

      描繪很工細,畫面也很飽滿。

      紋樣主要是幾何形紋,其中有一些是自然紋的變異,以蝴蝶紋多見。自然紋主要出現在小幅蠟上,鳥紋較多,畫面疏朗。

      這里點蠟沒有底樣,傳統的紋樣靠記憶傳承,點蠟時不借助剪紙或別的工具,只憑手繪,真是不用規矩自成方圓。蠟染能手們夸耀:她們畫的線可以用直尺量,圓形可以用圓規量,分毫不差。織金的珠藏和納雍的彎子寨一帶,紋樣的線紋細如毫發,堪稱一絕。六枝梭嘎的苗族蠟染別具一格,紋樣無大花,均為幾何圖形的細碎花,多于細格中繪圓點。

      貴州蠟染走向現代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貴州少數民族蠟染在全省各地的重新發現和研究,一向被文人文化視為雕蟲小技、不登大雅之堂的貴州民間蠟染,逐漸從山川、河谷、壩子走向市場,進入了城市人的日常生活,顯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但與此同時,庸俗化、商品化的危機也困擾和阻礙了蠟染作為一門高品味的、獨立的藝術樣式的發展。對此貴州藝術家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思考,并從各自的角度進行了富于成果的探索和實驗。

      苗族的民族藝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苗族;錦雞舞;藝術特色;文化功能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7-0164-01

      一、苗族錦雞舞的形成

      “錦雞舞”發源于貴州省東南部丹寨縣排調鎮境內,主要流傳于苗族“嘎鬧”支系中穿麻鳥型超短裙服飾的苗族村寨。因錦雞舞的伴奏采用四滴水蘆笙,人們將這種舞稱作“四滴水蘆笙舞”,后經丹寨縣蘆笙演奏家余富文將其命名為“錦雞舞”,而這個名稱恰恰體現了部族群體意識里長期存在的形象認同感。

      二、苗族錦雞舞的藝術特色

      1.內容。錦雞舞在苗族的生產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一是祭祀性,錦雞舞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表現丹寨人對祖先的尊重;二是習俗性,在苗族中秋之夜所舉行的“跳月”活動中,歡快熱烈的錦雞舞給男女青年提供了尋找心上人的機會;三是表演性,如苗家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時,會跳起錦雞舞,參與的人數眾多,賓客也可參與其中。

      2.表演形態。錦雞舞常見的表演形式是集體舞,少則七八人,多則不限。具體而言,其表演形態具有以下特點:

      (1)苗族“錦雞舞”屬于“蘆笙舞”的一種,在表演時,一般都是蘆笙手于前,女性隨后排成長隊形,隨曲調逆時針方向旋轉,它具有笙舞合一的特征。

      (2)以腰、膝的自然搖擺顫動為錦雞舞的動作特點,雙腳按曲調節奏變換姿勢,雙手于兩側稍往外自然搖擺,其上身動作少,下肢動作靈活多變。

      (3)錦雞舞具有起、承、轉合流程化的的舞蹈動律,經文藝工作者的多次再創作,使得“錦雞舞”在民間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使其更加具有生命力。

      3.配樂。“四滴水”屬于苗族民間樂器,由高、中、低、倍低四支蘆笙相隔三個八度組成。所奏樂曲音響厚實,節拍變化大,5/4、4/4、3/4交替出現。①蘆笙的曲調豐富,涉及祭祀、娛樂、迎賓和節日喜慶等各個方面,通常其結構簡潔,節奏鮮明活躍。

      4.服飾。

      (1)上裝和綁腿。 “錦雞服”的常服上衣一般為立領、右衽、窄袖緊身衣;其衣領、門襟和衣袖繡有花紋圖案,并綴有銀鈴、銀泡和銀片等銀飾。

      (2)超短百褶裙。“百褶裙”是錦雞苗的代表服飾,短裙層數越多表示越富裕、越美麗。短裙的顏色多為黑色或青色,無刺繡、挑花或蠟染等裝飾。。

      (3)圍腰和花帶。錦雞裝的圍腰有前、后兩片,前圍腰長及大腿中部,比百褶裙稍長一點,需刺繡成各種花紋圖案,一般采用色彩艷麗的多種絲線繡成花鳥相間的幾何圖案;后圍腰長至小腿部位,以素色為常用,穿搭在百褶裙的最外一層。

      (4)銀飾。在苗族流傳著“錦雞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銀飾;無銀無花不成姑娘,有衣無銀不成盛裝”這樣的俗語。盛裝時,高綰發髻的苗女頭戴打制有數只錦雞的銀花,發鬢再插上銀簪、銀梳和銀雀花等銀飾,并配戴銀項圈、銀耳環、銀手鐲和銀戒指,就連對襟上衣都有銀扣裝飾,正如當地民歌所唱:“高高的發髻如錦雞的羽冠,寬寬的衣袖如錦雞的翅膀”,閃閃晃動的銀飾更加凸顯了錦雞舞的靈動。

      三、苗族“錦雞舞”的文化功能

      1.文化傳承功能。在歷史上,由于頻繁地遷徙而使苗族長期處于動蕩之中,有關其古代歷史、社會生活等都無文字記載,而民族舞蹈卻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和歷史信息。“錦雞舞”的存在貫穿了幾乎整個“嘎鬧”支系的歷史進程,假如沒有像“錦雞舞”這樣的藝術形式的存在,苗族歷史的傳承及解讀會變得相當困難。

      2.文化交流功能。近年來,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二十世紀80年代,錦雞舞先后到國外多個國家參加國際藝術節演出,在這些活動中,“錦雞舞”自然起到一種推動和促進了國內外各民族之間藝術和文化交流的作用。

      3.宣傳教化功能。作為“藝術之母”的舞蹈,是一種最容易溝通人類思想的肢體藝術,“錦雞舞”這種圖騰崇拜的產物促使人們在跳舞時,需要花上大約三個小時來打扮自己,這一形象,正是在傳遞一種古樸的民族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它警醒每一個族人要尊重祖先銘記歷史,這種文化的世代傳承,對于族人的自我認同和團結意識有著積極的宣傳和教化意義。

      四、結語

      自稱“嘎鬧”的苗人將“錦雞舞”這種遠古圖騰潛移默化,變得更加完善和豐富,它所蘊含的古樸典雅、原生態的藝術風格、濃郁的民族特色一直保留至今。現在錦雞舞仍是苗族人民傳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無論從音樂上,舞蹈上和服飾上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像“錦雞舞”這樣可以引起人們心靈震動的原生態藝術,值得更多的人來傳承和弘揚。

      苗族的民族藝術范文第4篇

      內容摘要:民族民間文化是我國西部地區的優勢資源,貴州作為西部地區的大省應將民族民間文化產業作為開發中的優先領域,成為貴州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本文針對民族藝術品在西部大開發中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重點分析了貴州民間民族文化藝術品發展的現狀以及特點,并提出相應的營銷策略建議。

      關鍵詞:貴州民族民間文化 苗繡 蠟染 大方漆器 營銷策略

      貴州民族藝術品行業發展現狀

      (一)擁有深厚原生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化與品質獨特的民族藝術品資源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有苗、布衣、侗、仡佬、土家、彝、水、瑤、毛難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占全省人口數的比重為37.8%,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數的比重為12.4%。貴州省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藝術,根據貴州歷史學家張新民先生的詮釋:貴州文化變遷較其它發達地區尤顯得緩慢,地理環境的限制,喀斯特地貌導致的貴州封閉式的區域文化更多地保留了傳統習俗,大小傳統之間碰撞交融較之其它發達地區尤顯得緩慢,原生態的文化在不少地區有所保留;從小傳統和民間資源的角度看,貴州的文化積淀顯得極為深厚;貴州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傳統和獨特多元的民族民間文化,有自己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內涵和自己的價值意義系統,有獨特的對人生社會、自然和宇宙的解釋模式和概念詞匯,有豐富的可供轉化的內在資源和根于實踐中的生活創造內容,值得一切有精英立場而造成思路盲點的人們主動轉換視角加以了解。

      貴州民族藝術資源沉淀深厚,現存傳統民族藝術品種類繁多,分布在全省各地區,許多已經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其具有代表性的如:苗族的具有“東方第一染”的蠟染和苗繡、水族的馬尾繡;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以建筑藝術見長的侗族木質鼓樓;侗、苗族的銀飾、土家族的儺面具和屯堡人的地戲面具以及早在明、清時期就作為供奉皇帝“貢品”的大方漆器,所生產的品種選材精良、做工精細,多達200余種。

      (二)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及其藝術品開發營銷活躍

      由于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不僅大大加強了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還對民族民間文化制定了相關的保護工程規劃;加之各地區發展民間藝術品的積極性很高,貴州省的民族藝術品生產銷售已初具規模,一些企業的加工銷售不僅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生產銷售模式,也實現了產品的品牌化發展,為貴州省民族藝術品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例如,黔東南州臺江縣老屯鄉的苗繡專業村,僅2006年的銷售額就達100余萬元,形成了苗繡產品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銷售模式;貴陽的黔萃行、黔藝寶、凱里楊建紅苗繡工作室等企業聚集了大量貴州省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品,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區域經濟,采用特許加盟的模式,擴大了經營的范圍,不僅行銷省內外,而且遠銷國外。同時,這些企業借勢利勢,通過貴州省各種豐富多樣的民族民間文化宣傳節目,借助各種營銷手段推銷由其精心打造的民間藝術品,如貴州省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詩“多彩貴州風”以及舉行的“旅游商品設計大賽、旅游商品制作能工巧匠大賽和旅游商品展銷大會”,還有國外藝術表演與展示,對貴州省的民間藝術品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貴州民族藝術品行業營銷策略的基本特征

      (一)突出以苗族文化為主的多元少數民族民間文化特色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城鄉居民的收入明顯提高,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質量。人們越趨崇尚自然和個性之美,在這種大趨勢下,紡染工藝作為藝術物質世界與各種時尚觀念的精神世界的結合體,呼之欲出,蘊藏著無限的市場商機。而蠟染作為貴州省古老的苗族紡染工藝,是中國民族藝術的一朵奇葩,以其獨特的品質和神秘色彩贏得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并吸引著眾多國外人士的眼光,同時對貴州省民族藝術品產業發展的推動起著重要作用。

      貴州蠟染,以安順、鎮寧、黃平、丹寨所產獨具特色,這些地區被稱為“蠟染之鄉”。由于專業工作者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的收集、整理、研究蠟染制品,使之成為暢銷于國內外市場的商品。目前,貴州省蠟染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民間藝人和農村婦女自給自繪自用的蠟染制品;另一類是工廠、作坊面向市場的蠟染產品;第三類是以藝術家為中心制作的純觀賞藝術品,也就是“蠟染畫”。這三類蠟染同時并存、互相影響、爭奇斗艷,形成了復雜的、多元化的現象,這在民間藝術產業界是鮮見的。

      (二)貴州民族民間藝術產品線創新與開發

      由于很多藝術品是貴州仍保留于民間的傳統技藝,一些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仍穿自己織染的服飾。因此,在產品線的制作和供應環節,主要是采取作坊式經營,對于已具備一定需求規模的產品一般進行統一加工、包裝;而同時也采用建立外放制戶形式,即由銷售商到各個地州縣、鄉、村等地進行民間收購。根據民間藝術品來源于民間的特點,每一件藝術品完全憑借手工完成并且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蘊。銷售商與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統一要求成色、規格以及期限,將收集的成品再統一包裝,加注商標加以銷售。同時,由于所有民族藝術品皆出自民間生活這種獨特的產品特質,采取外放制戶的方式恰是給予了藝術家們(村民)獨特的發揮空間,進而所得成品幾乎都可以做到獨一為二,更增強了藝術品的收藏價值。

      然而,這樣的收購方式由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保護,沒有知識產權等的專利技術權的保證,也很容易使各銷售商之間產生產品雷同甚至一樣的情況,進而導致品牌忠誠度的混淆、降低,破壞各銷售商之間的良性競爭關系。由于目前能從事這些民族藝術品制作的人大都在三十五歲以上,隨著一些民間老藝人的離去,而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也不愿做這些手工技藝,致使有些相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技藝將隨之消失。由于文化和技藝散落在民間并沒有任何系統的記載,隨著外來文化的滲入而將有漸漸消失的危險。

      (三)挖掘地域優勢結合旅游營銷

      被譽為天然“大公園 ”的貴州,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擁有黃果樹、龍宮、織金洞、紅楓湖、舞陽河、興義馬嶺河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花溪、百里杜鵑等2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銅仁梵凈山動植物、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草海鳥類棲息衍生地和習水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等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會址、從江增沖鼓樓、盤縣大洞等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結合貴州寶貴而獨特的旅游資源,為貴州的民族藝術品的商品價值增加了紀念性和創造性的價值。各種分門別類的民族藝術品根據旅游商品銷售的特點,在產品設計上符合旅游商品的要求,強調原產地保護,成為地理標志產品;在包裝上要求有地方特色,便于攜帶,以滿足旅游者饋贈性、紀念性的需求,從而推進民間藝術品的認知度和需求力。

      但是,由于貴州民族民間藝術品行業總體上缺乏創新意識和經營意識,以及科技和人才力量不足,豐富的文化資源未能有效地轉換為特色文化精品,尤其是缺乏市場運作手段,使得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都十分有限;加之產業企業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貴州省的民間民族藝術品未能創立出具有較強綜合市場影響力的品牌,更沒有出現在國內外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民族藝術品企業。

      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產品行業營銷策略創新發展

      (一)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品牌營銷體系

      貴州的民間民族藝術品產業現已具備了一定的發展模式,但由于產品的總體質量仍舊處于中等水平,其民族民間文化內涵的理解并不能很好地通過現有產品進行傳達,使得貴州省的民族民間藝術品行業仍未能在國內外市場建立起應有的品牌優勢。

      因此,注重質量成為發展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產品的重中之首,唯有產品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并加大產品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圍繞產品的品牌營銷體系才能構建,使之從粗放型向個性化發展。例如,依照各民族藝術品的特點,建立內容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并且符合地方民族產業現狀及進一步提高發展的省級民族民間藝術品質量監測體系,并組織相關專家開展有針對性、長期性的市場調研,以獲得全面、準確的一手資料,幫助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產業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促進產業升級提速等。

      (二)建立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文化營銷傳播體系

      文化營銷傳播是以全方位多層次的形象來反映產品的所傳達的文化理念,通過策劃、創作、設計、制作產品、商標品牌、廣告、包裝、字號、店堂設計等形成具有鮮明個性和方向感、立體感的視覺識別系統,同時通過新聞廣告文化、傳統節慶文化、人文歷史文化等文化促銷,借助于文化特有的魅力擴大產品影響力,從而達到增強營銷功能的目的。在文化營銷的過程中要做好規劃,把握好時機及時傳播。同時,在大眾媒體的選擇組合上,傳播內容的編排方式要堅持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原則。宣傳、廣告必須實事求是,在產品和顧客之間建立一種信任感。

      (三)注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與其它文化融合

      除了繼承和發揚現有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制作傳統民族民間藝術品之外,還應結合根據市場的需求現狀,將民族特色、設計融入現代社會中,使民族民間文化品能和現代社會有機結合,從而擴寬民族藝術品的適用范圍,拓展銷售領域。

      如何使民族民間藝術融入到一個更廣泛的現代文化的大家族里,被更多消費者所認同和贊賞,不僅需要產品本身所具有的獨特之外,更在于其創新之處。與其它文化相結合,與其它產品相結合,恰如其分地創造出民族特色的現代消費品應成為民族民間藝術品發展的重點方向。

      (四)充分吸取少數民族民間文化以實現文化營銷

      民族民間藝術品的開發除了產品本身的設計開發外,還包括產品的經營銷售,而創立品牌在民族民間藝術品的經營銷售中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藝術品不僅是一件藝術產品,更應該是一種文化價值和生活氛圍的體現,具有寶貴的歷史價值,對人類自我認識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謂文化營銷,即以文化為載體進行的營銷方式,其核心是強調蘊藏在企業和產品中的理念、宗旨、價值觀、歷史積淀、品牌個性等文化元素和文化積淀,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如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只有占領文化的制高點才能引領市場潮流,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最終戰勝競爭對手。

      作為以地方特色突出、少數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多姿多彩所著稱的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產品系列應該形成一個大的體系,圍繞統一的大品牌,在各地深入挖掘特色文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品牌。根據以往的開發前例可看出,如果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不能圍繞統一的品牌進行生產、宣傳,勢必會分散市場的影響力,削弱產品的市場滲透力,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同時降低產品的文化含量。

      從現今貴州多元文化發展來看,“多彩貴州”已成為體現貴州具有特殊民族民間文化的標志,政府連續舉辦的“多彩貴州”系列活動,已在國內、國際具備了一定的公眾認知度。由此,貴州的民族民間文化產品應圍繞這一大品牌,利用其獨特的文化內涵以及認知度形成貴州各民族所獨有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品。

      (五)充分利用旅游產業的重要橋梁作用

      由于貴州獨特的地理優勢,多元化的民族民間文化背景,旅游產業已成為貴州省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理應利用旅游產業的輻射效應,發展民族民間文化,同時通過民族民間文化自身的創新和發展,讓其精神成為傳播的內容,在傳播中延續擴張民族藝術品的市場,才能使貴州省的民族民間藝術產品具有現實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輝.貴州旅游市場差異化營銷分析.貴州民族研究[J],2003(2)

      2.曾令一.亟待納入產業化的貴州文化資源[J].當代貴州,2004(23)

      苗族的民族藝術范文第5篇

      1.1苗繡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苗繡的藝術特色。苗繡是獨具特色的一種刺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瑰寶。(2)苗繡的材質與工藝。苗繡的材料是布和線,它們的種類很多。有麻布、棉布、絲綢布、化纖布等,有工廠生產的布和苗族村民自己織的家蜀布。一般來說,要根據不同刺繡針法的要求,選用不同質的布料。繡花、插花要求用細薄的絲綢布或化纖布;挑花、串花則要求用較厚實的家織棉布、麻布或工廠生產的經緯紋路較明顯的布;其他的則要求不甚嚴格。繡線種類多,有絲線、棉線、麻線、毛線、金線、錫線和銅線等。麻線主要用于比較粗獷的繡品;毛線用在網絲格較明顯的粗麻布或毛線織的錦布上;金線、錫線、銅線除少部分單獨串花刺繡外,主要是輔佐大面積的繡花、插花作捆花或灑花之用;棉線、絲線是供大面積的繡花、插花之用。

      1.2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湖南湘西土家織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它以豐富的圖紋形式講述著古老文明的歷史進程,被稱之為“寫”在織物上的土家歷史。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意思為土花鋪蓋。目前流傳下來的西蘭卡普傳統造型圖案多達200多種,大多以大寫意的手法設計出豐富飽滿的紋樣,配以均衡對稱的構圖。土家族自古以來就長于織錦,這種純手工的織造技術已經擁有了幾百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已達到了技藝精湛的水平。這項技術不僅是在土家族甚至是整個民族工藝中都占有主要的地位。(2)土家織錦的材質及工藝。土家織錦的主要材料是絲線、棉線、麻和毛絨線。它的織作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織機的腰機式織法,把經線全拴在腰上,以觀背面,織出正面。這種織法織出來的產品美觀整齊,結實耐用,光澤永存。它的畫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鑒艷麗的鮮花、鴛鴦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后彩虹,色彩秀麗,自然生動;也有的受宗教繪畫的影響,具有素雅、古樸、沉著的特點。作為一種手工藝,充分展示了土家族人們的勤勞與智慧。

      2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最大av|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