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故鄉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賞中秋思故鄉作文篇【1】中秋的月最美麗,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嫵媚,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亮,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的月最多情,總讓人纏綿難入睡。
夜晚,倚靠在窗臺邊,抬頭仰望夜空,明亮的圓月懸掛在空中,讓人遐想無限。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縈繞耳旁,在這朦朧的月色中,我也仿佛來到了美麗的家鄉,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地方。
我的故鄉安徽,雖然沒有廬山的云霧飄渺,也沒有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但她四季風景如畫,誰見了都會贊不絕口……
當春燕呢喃時,這里的景色最迷人了。不信你瞧,那紅的、白的、藍的、黃的、還有叫不出是什么顏色的野花,會使你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成群的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采蜜,花蝴蝶煽動著美麗的翅膀,翩翩起舞,伶俐的小鳥在枝頭唧唧地叫個不停,給這寂靜的鄉村帶來了無限生機。當你漫步在這鄉間小路上,偶爾還會碰到成群結隊飛舞著的野雞。那情景,令人目瞪口呆,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當夏蟬高唱時,遍地長滿了西瓜。你看,那茂密的綠蔭下,藏著一個個戴著綠帽子的大西瓜,它們果實又大又圓。這時,我們這些貪嘴的孩子來了,彎著腰,在瓜田中尋找著,嘿,好大的西瓜啊!伙伴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掐一個就往家跑。等我們吃完西瓜時,每個人的肚皮早已圓得像個大西瓜。
當秋風送爽時,這里的景色更是誘人。特別是田野里那一片稻子,離它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濃郁香氣。一棵棵秧苗上掛滿了稻粒,一眼望去,像是一個金色的大地毯,鋪在了黑乎乎的土地上。
當冬雪紛飛時,這里顯得格外幽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把鄉間裝飾成晶瑩的世界,使鄉村更加絢麗多姿。
漸漸地,我進入了夢鄉……
賞中秋思故鄉作文篇【2】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趁著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臺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著吃。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她現在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著遠在他鄉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經消失了,仿佛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賞中秋思故鄉作文篇【3】夜幕漸漸降臨,一輪明月徐徐上升。又是一個中秋夜,又是一個不眠夜。一家人品著餅,賞著月,本是如此,可亦為何,看著那似玉盤般的圓月,吃餅的念頭固然煙消云散。只是抬頭望著那明月,低頭看著那柔和的月光,心中有許多感想。
千言萬語都是被明月系起,萬千感想也是被明月抽出。想些什么?很多,很多。那六年未曾回過的家鄉,想回去看看它如今的樣貌。一定是變美了吧。沒有工廠,沒有污染,一個既平凡有美麗的地方。多么清新的空氣,多么美好的事物,至今依舊懷念。小時候,在小溪邊嬉戲的小伙伴,也不知在干什么,是和我共賞一輪明月還是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
想到了外公外婆,他們年事已高,可還卻在田里耕種在家里喂豬養蠶。記得小時候外公常常牽著我稚嫩纖細的小手,帶我去捉蚱蜢,蛐蛐,伴我去摘瓜果蔬菜。外婆也很疼我,不過她可不會像外公那樣帶我去捉昆蟲,摘水果。外婆的廚藝很好常常給我做好吃的。到晚上了就把我抱在懷里,給我叫故事哄我睡覺。等我睡著了,就把我抱到床上,蓋好被子。想到這些,我的心有些酸,有些甜。
想到了大舅家的蠶。每當我這個鬧事小大王到大舅家,大舅家的蠶都別想活了,因為調皮的我把蠶當游戲,一看見就給我整死了。也不知現在大舅家還有沒有養蠶。
相識
忽然,一道耀眼的光線打破了原有的沉寂。漸漸地,大了——更大了,繼而,猶如開天辟地般充滿了我整個眸子,震撼著我每一個微小的細胞。大地磁力如母親般偉大,令我無法回避這個世界,讓我呼吸到了史前未有的溫柔氣息,聆聽到了天地精華的靈氣之音,感受到了幾億年來巨人的爆發力。
驀的,光線暗淡了下來,周圍突然圍了許多人,黑壓壓的一片,他們瞪大了眼睛看著我,恍若黑暗中幾道耀眼的強光,怪嚇人的,就在此時,生命中的第一個哭聲誕生了。
人群漸漸散開,一米陽光射在我的臉上,欣欣然的。我望著窗外,那時一片寶藍,偶爾幾團軟軟的棉花糖飄過,也把我的心緒帶走。于是,我認識了它,它也認識了我,恍然覺得我們彼此永不分離,如魚和水般,我沉浸在它的懷抱里,它暖暖地擁抱著我。直到許多年之后,讀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才真正明白這種講也說不清的感受。
水
哪一種歡樂能掃卻心中淡淡的憂愁,哪一份恬靜能沉淀住內心的躁動,哪一泓清泉抹平望不見的絲絲哀痛。或許在夢中,那水鄉之處,在深深的水底,在幽遠的水心頭——我,找到了答案——是那久違的水鄉水呵,柔得讓人心醉的水鄉水呵。
一副似睡非睡的模樣,楚楚動人,恍若千呼萬喚方才駛出來的大家閨秀呵,毫無聲息地流淌著。怕是弄出點兒聲音來擾著水鄉的平靜么?怕是驚著岸上熟睡的娃娃么?怕是嚇著水中的魚兒么?驀的,輕輕的“撲通”一聲,水面泛起了淡淡的漣漪,準是哪條頑皮的小魚兒在做著甜甜的美夢呢。水面又恢復了平靜。
橋
有了水,橋的姿態便也顯現出來了。一道道彎彎的拱橋,不敢夸口像虹,卻也像水鄉女子淡淡彎彎的柳葉眉,輕輕放在幽曲溫柔的水鄉水上,比虹多了一道風韻,卻也固然比不上虹的大氣。莫忘了,它可是水鄉橋呵,多情的水鄉橋呵。
幽怨怕是它的本性了。踏過它的人多了,走過它的人多了,自然,見得的東西也多了。什么張家的小姐要出嫁,什么王家要搬新家,總是一些水鄉人家瑣碎的小事,但它也要沉默了陣子、思索一陣子,任憑底下柔水脈脈地流過。它就像一名博學的老者——它走過了幾百或許幾千年的歷史啊。沒有人知道它在想什么,但它卻明白人們的心思。
人
人們說,水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用水做的,都是喝著水鄉水長大的。男人外剛內柔,文質彬彬;女人外柔內剛,持家有方。
總是見著幾位年輕的,在碧綠的水邊洗滌全家老小的衣服,時不時地嬉笑一陣,是在懷念未出嫁時的情景嗎?水里倒映出她們纖巧的身影,倒映出她們細嫩雪白的臂膊,倒映出她們掛在耳朵上閃閃的耳墜子,也倒映出她們的笑臉。男人們都做工去了,她們在家里家務。
我的故鄉,沒有城市的繁華美麗,沒有獨特美麗的風景區,也沒有話里的高樓大廈,但是,它是我朝思暮想的村莊,魂牽夢繞的家。
我的故鄉是一個小小的村莊,只有兩三條街,走上幾十分鐘便可以走完,村莊里的風景當然可想而知。但我天天思念著我的家,我家的一切,我家門西邊的一條長而清澈的小河。
小時候,我經常拿著小童來這條河里捉螃蟹、小魚。我會卷起褲筒,搬開一個個石頭,尋找小螃蟹,撥著河水尋找小魚。我經常會被螃蟹夾住,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抓到了螃蟹;有時候,會很幸運的捕到五彩魚,就是一種身體發出五顏六色的小魚;有時仔細尋找,還能找到指甲大小的小貝殼,形狀各異的小石頭。因為這個,我常常忘了回家,多次流連忘返,會回滿載而歸,次次都是興高采烈。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有一年沒有回到家鄉了,我經常暇想,想著那溫暖美麗,擁有朋友們歡歌笑語的故鄉。
故鄉像一條小溪流,
日夜不停得潺潺地流著,
我在水中快活地嬉戲。
當我在故鄉的時候,
故鄉像一條絲綢,
是那么柔軟、舒適,
我是那么陶醉。
當我離開故鄉的時候,
故鄉是一片藍天,
我一抬頭便能看見,
然而怎么也摸不到。
當我離開故鄉的時候,
故鄉是一個深深地烙在我心中的烙印,
柳枝發芽
開始裝飾四季的夢
吐露春的消息
彌漫著一陣陣杏花酒香
鄉情是一種酒
飲了就化作思念
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
難以割舍的回味
院子落花跟思念厚厚一疊
收拾沉重的行囊
帶著濃濃的鄉音
時遠時近
滄桑了歲月的年輪
一種滋味溢出心頭
那些以往的日子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