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金融資本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金融資本范文第1篇

      從更高層面,國家發改委將深入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據悉,今年發改委將全面完成國務院授權的169項先行先試改革任務,聚焦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領域,向全國再復制推廣一批比較成熟的改革成果。

      “我們還要運行好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拓寬創新創業融資渠道。加強政府資金與金融資本的合作,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而就在近日,有媒體稱,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的成立工作,二期擬募集1500億至2000億元人民幣。

      另據了解,發改委今年還將加快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可以肯定,打造創新“升級版”,一系列的鼓勵和支持性政策在醞釀準備中。

      近日,國家發改委了《關于2017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試點建設工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擬建議表揚激勵名單的公示》,初步確定了合肥市、石家莊市、上海市浦東新區等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試點所在市(區),作為擬建議表揚激勵名單。對此,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此舉旨在調動地方積極性,以求形成頭雁效應和集聚效應。

      技術指導:

      外圍跌A股就跟跌,所以今天指數低開了,但我覺的現在應該是輕指數重個股的時間段。

      現在我們看的應該是創業板指數,在價值投資的謊言被撕破的一刻,大家就應該快速轉變思路。

      股市就是這樣扎心,被割的永遠是韭菜。要想不被割,就要跟進場的風口,你看看今天的工業互聯網走強了,軟件走強了,新能源,科技股,這就是現狀的風口。

      金融資本范文第2篇

      在滬指上2600點、深指重回萬點的背景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又一次站到了對立面上。兩個對市場走勢舉足輕重的資本分歧再現,將給后市帶來如何的影響呢?

      產業資本減持提速

      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減持,被認為是A股市場的“下山猛虎”。在市場不斷走高之時,這只“猛虎”又蠢蠢欲動了。

      截至5月13日,共有49家上市公司減持公告,股東減持股份合計達到了3.84億股。根據交易平均價或變動期間股票均價計算,市值約為32.29億元。而這期間的交易日只有8個,5月份平均日減持股份數量為4798萬股,減持市值為4.04億元。5月以來,被減持規模最大的是紫金礦業,自然人股東柯希平減持該股票7476.69萬股,市值約6.64億元。實際上,紫金礦業原始股東股份剛剛于4月27日起上市流通,柯希平就在4月27日~5月5日分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競價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2110萬股、5366.69萬股。此外,保利地產、韶能股份、瑞貝卡、南玻A、中國中期、建投能源和國恒鐵路的被減持股份市值也均超過了1億元。

      與近期不斷增多的減持行為相比,股東的增持變得越來越少。5月以來,沒有上市公司披露股東增持股份的公告。而在今年4月份,攀鋼鋼釩、*ST雅礱、ST興業、江蘇舜天、超聲電子、中鋼天源和錦州港曾披露了股東增持的情況。其中,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和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增持攀鋼鋼釩股份合計4.23億股。

      今年3月份,德豪潤達、西昌電力、張江高科、中科英華、深鴻基、景谷林業和恒順醋業等公司股東也出現了增持行為。從數據來看,隨著市場反彈的延續,上市公司股東變得越發理性和謹慎,增持行為逐漸減少,而減持行為不斷增多。

      “隨著股指不斷地攀升,產業資本逢高減持的沖動正被逐漸調動起來。”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湯小生表示。深圳一位資深私募經理也指出,產業資本減持提速的信號表明,經過一輪較大反彈后,部分個股的估值水平已超出產業資本可“容忍”范圍,“和去年底大舉入市搶籌不同,現在產業資本開始覺得A股變貴了。”

      機構資金大舉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減持風的襲擊并沒有阻擋A股強勢上攻的步伐,5月份第一周上證指數累計上漲5.98%創出近7周的最大周漲幅。

      4月份以來,以機構為代表的金融資本與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操作相反,成為目前A股市場最熱鬧也是爭奪籌碼最激烈的一道風景。4月份大小非合計減持市值2062.13億元,5月份第一周減持3283.2億元。不過,以機構為代表的市場金融資本近期大量涌入A股市場,4月份機構資金凈流入172.27億元,5月份第一周機構資金凈流入規模高達199.34億元,比4月份全月還高出27.07億元。

      在這場你走我往的大戲中,A股強勁上漲顯示出金融資本已占據上風。據統計,4月份大小非減持的58家股票中,除梅花傘、一致藥業出現股價下跌,其余股票均覿上漲,且13家漲幅超過10%。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減持的啤酒花、開元控股等個股4月份以來股價漲幅超過50%,顯示同期機構資金正凈買入這些股票。由此可見,不斷涌人的金融資本讓這次反彈行情不再懼怕大小非減持。

      “機構資金主要是流入了大盤藍籌股。”莫尼塔策略研究主管張志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宏觀經濟面的逐步向好,以及不確定性的因素越來越少,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重點也將從題材股和中小盤個股轉向估值較低、業績增長較明確的大盤藍籌。隨著機構等金融資本逐步深度介入,基金、保險、社保等主力資金看好的石化、能源、機械設備、電子信息等藍籌股將有一定表現,在這場接力行情中擔當重要角色。

      張志洲認為,無論是大小非等產業資本還是普通投資者,在對實體經濟拐點的把握上,肯定遠不如機構等金融資本。“在股指較高的背景下,普通投資者和產業資本可能會產生逃跑的念頭,從而錯過了大盤藍籌的長期機會。”

      對于持續流入的機構資金性質,湯小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是近期新發的基金建倉所為,包括部分前期踏空的保險資金。”

      分歧或導致個股分化

      截至5月8日,滬指報收2625.65點,較去年底部時的1664.93點上漲57.70%。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出現巨大分歧,將給后市的發展帶來何種影響呢?

      “這主要是兩種力量市場對估值判斷的差異造成的。這種差異可能將造成后市個股的行情出現分化。”前述私募經理如是判斷。張志洲也認為,隨著機構等金融資本逐步流入,后市大盤藍籌股仍將繼續近期強勢的表現。其中,石化、銀行、地產以及焦炭等板塊值得投資者關注;而另一方面,對于部分前期上漲較快、估值偏高的中小盤股和題材股,大小非減持的壓力將繼續存在,對其股價也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金融資本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產業資本 金融資本

      在傳統的思維中,涉及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問題,就會聯系起兩者在組織機構方面的融合性,其實,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問題不僅僅涉及這一點,而有其更廣泛的范圍,例如在分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不同企業類型之間也可以進行融合。研究兩者之間的融合既能加深理論層面的認識,對實踐也具有指導意義。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西方,這是與西方發達的經濟環境是相適應的。不僅,西方是最先誕生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的現象,而且也是融合形式最多樣的地域。在西方學者的一些思維中,融合也代表著一種壟斷性資本的交織行為,而且也有擴張本性。在我國,有關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的理論也在迅速發展,其形式已經突破單純股權投資的形式,開始拓展到貨幣和信貸等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總和是貨幣資本在社會的各組成部門相互流動的過程。

      一、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的必要性

      1.屬性因素使然

      a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并不只是認為的結果,兩者能夠進行融合,與兩者在屬性上的貼合度息息相關,這個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哲學原理類似。在經濟社會中,市場主體都以追求最大經濟利益為目標,于是資本擴張往往成為一種必選項,同時也代表了一種趨勢。當產業資本開始擴張時,一些優良的資本必然開始朝產業資本的這片洼地開始流入。在經濟學中,優良的資本通常指具有穩定性和傳統優勢的資本。產業資本的擴張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持,現實中,很多企業倒閉的主要原因也在于資金鏈斷裂。同時,在金融資本支持足夠的前提下,產業資本才能實現靈活配置。當然,毋庸置疑的是,金融資本要想最終獲得增長,離不開產業資本的支持。兩者進行融合的結果是,金融資本能夠推動產業資本運動更快更好的發展,能夠提高產業資本的利用率,能夠促使大量的閑散資金集中在一起,從而更加有利地推動產業資本規模的擴張。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的發展促使大量的社會資金積聚到金融機構內部,并使其能夠更加快捷的投入到資本市場,金融資本的發展推動產業資本需求的擴張。產融結合能夠為產業資本的低成本運營提供有效助力。

      2.兩者的不足導致

      市場經濟發展必然推動資本市場不斷完善,但仍不能解決資本市場發展面臨的所有問題。資本市場的擴張為產品交易者提供的更加低廉的交易成本,也推動了交易的便捷性。現代資本市場還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以更好的推動資本市場高效性和安全性。資本市場能夠更加快速的將金融資本分配給收益好的企業,實現資本和產業的結合。產融結合不能離開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能夠為產融結合提供更加優良的渠道。但是,資本市場的擴張和發展并不意味著金融市場的安全和穩定。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資本能夠安全便捷的運轉,但是當前的金融市場卻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金融市場存在著諸多問題,諸如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機會主義盛行、道德風險增大等。金融市場與產業市場是兩個緊密聯系但又具有不同利益訴求的市場主體。其資本之間的流通更多是依靠債權債務關系的建立。這種資金信貸關系更多的建立在主體之間的不對等的關系之上,企業與金融企業之間的不對等性導致市場風險增加,其資本轉換的不確定性也就更強。因此,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結合開始由信貸關系走向內在的資本聯合,工商企業與金融企業之間均希望能夠建立更加穩定的交易關系,以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降低企業交易的成本,實現金融市場的內部化。

      3.國家權力支持

      國家總是可以通過制度對經濟施加影響,國家設置好的制度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穩定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歷史也表明,市場環境的好壞與體制的完善度息息相關。有了這樣的原理作支撐,國家就會努力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為企業之間的產融結合提供更大助力,在這方面的支持,可以統稱為國家對產融結合的制度性支持。有國家的制度性支持做后盾,產融結合的效果將更加明顯,也更能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國家也可以設立相應的制度對產融結合進行規范,以規避不良后果。同時,國家也可以通過制度建設調整產融結合的速度,總之,國家可以通過各種制度建設推動產融結合朝更穩定,也更有效地方向發展。

      三、兩者融合的巨大價值

      1.減少企業成本

      一個企業的成本和其應獲得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總在積極降低成本。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的發展不僅能夠實現資本和產品的資源重組,還能夠促使在工商企業與金融企業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交易關系。企業集團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與更多的外部企業進行產品交易,其不可避免的要從與外部進行金融交易活動。金融業務的開展會促使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降低,企業集團內部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交易造成的損失,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2.增強競爭力

      現代企業的競爭范圍越來越大,已經不是原先的一個地域的競爭。現在的競爭范圍多是跨區域的,對于一些大公司而言,甚至是跨國的。企業為了能夠立足于市場發展的潮流中,必須要著力于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能夠促進企業之間形成有效的企業團體,并通過資金之間的融通關系發展新的產業,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3.有利于保證資金交易的安全

      隨著資本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之間的經營活動形式不斷豐富,傳統的計劃管理手段和實物管理手段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產融結合能夠促使企業之間建立起以資金為核心、以價格為導向的新型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模式的更新能夠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企業內部的管理以價值管理為核心,當可能出現金融風險時,企業能夠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將企業的資金置于安全的產業鏈上,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提高經營的穩定性。

      四、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的發展趨勢

      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的模式中,傳統的產融結合模式主要是產業資本投資或參股金融企業的“產業資本DD金融資本”模式和金融機構出游工商企業股權的“金融資本DD產業資本”模式。但是隨著產融結合的程度越來越高,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的形式更加多樣,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擴張。

      第一,兩者成為統一體。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兩者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成為一體,這是發展的新趨勢。例如,從目前的社會現狀來看,銀行與大型的企業之間形成一體化的集團公司。這種產融結合能夠促使企業之間融合程度大幅度提高,也能夠促使企業逐步朝著外向型經濟發展。但是這種方式所占據的比例極少。之所以,比例極少,在于兩者之間的融合需要多個條件的匹配才能實現共贏。另一方面大型企業數量有限,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大融合也很容易導致壟斷。這本身也不是追求公共利益的國家所愿意看到的現象。所以,產融一體化的則通常表現為一核多星式的發展形式。大銀行與多個企業聯合,共同投資于某個領域的形式更為多見。第二,兩者相互補充式融合。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相互補充,產融之間相互為對方提供所需的產品或者服務,以實現金融與企業之間的相互支持。在一些方面,兩者互通有無。第三,金融機構投資。投資銀行多見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基本沒有投資銀行,我國的政策性銀行只能提供政策性融資服務,而商業銀行的投資也受到大量政策限制。當然,不能排除投資銀行在我國未來大量出現的可能。第四,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我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與產業之間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這是融合方式的一種。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始進入產業類型機構。隨著我國金融體制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相繼出現,國家對非金融機構的規范也逐漸完善的前提下,兩者之間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總之,融合類型的增多只會意味著產融結合對為經濟貢獻越來越多的力量,并最終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敏慎蔣利民《工商企業人員選拔決策支持系統的探索》[A];第一萌國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3年。

      [2] 曾福生唐浩《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及實現形式研究》[A];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C];2009年。

      金融資本范文第4篇

      近三十多年,中國制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究其原因,相信不同專家會給出不同的結論,但我們發現,因為中國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比較低,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給了中國制造一展身手的機會。如果沒有全球大量的逐利的生產和金融資本進入,中國制造不太可能在短短三十年就走過工業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史。

      卡蘿塔?佩蕾絲在《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中分析了技術變革與金融資本的關系,毫無疑問,前三次工業革命中,金融資本一直伴隨著每次技術革命,成為重要的驅動力。不僅如此,佩蕾絲還分析了技術革命產生的時候,金融資本一般是瘋狂的,因為現在的投入可能帶來很大的回報,會促使資本家冒險進行投資。事實上,公眾所認識的風口,很多時候是因為有大量的資本流入,而不一定是有真的市場需求存在,至少不是在短期就存在的。

      在一個新技術革命發生初期的大爆炸發生之后,金融資本會跟生產資本進行分離,由企業家掌握的生產資本將更加重視可以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基礎設施等投資,以在接下來的需求爆發和競爭加劇奠定基礎。例如,互聯網領域的BAT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在云計算領域,其商業邏輯也在于此――云計算將成為工業4.0時代的基礎設施,這是毋庸置疑的結論。

      按照佩蕾絲對技術革命跟金融資本關系的分析,當投資泡沫發生之后,金融資本將與生產資本進一步結合,這一次它們合作將更加緊密,共同推動企業的產品及服務貼近市場,獲取直接的銷售回報,因為此時技術的商業價值已經得到證實,資本的回報風險也大大降低。

      目前,我們還處于工業4.0時代的初期,也就是工業4.0技術應用的大爆炸的前期,雖然有大量的金融資本不斷介入,但生產資本還比較缺乏,技術的應用模式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證實,這需要真正具有遠見的企業家做出英明決斷,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才可能把握工業4.0時代的發展機會。

      與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和創業不同,工業制造領域的創新需要的資本顯然非常巨大(與消費互聯網創新需要的幾百萬投資相比),動輒幾個億甚至于幾百億的投入,這不是一般的VC可以承擔的,這需要構建一個新的資本體系,相信深諳制度經濟學的總理知道,從資本制度上提供疏通渠道,才是解決工業4.0時代資本需求的實際方案。

      對于已經上市或在三板的企業來講,已經具有融資渠道和能力,可以通過針對工業4.0領域的創新,獲得較好的估值,并可以利用增發等手段獲得擴展生產所需要的資金,同時還可以借助自己對工業4.0的深入理解,收購一些可以滿足自己未來競爭優勢的創新企業。實際上,這也是資本驅動力在工業革命以來的重要作用,在英國發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同時,英國的倫敦交易所就一直扮演重要作用,幾乎可以說,資本市場一直與工業革命并存,互相促進了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

      工業4.0時代的機會不僅僅屬于已經上市的企業,一些有野心的企業家可能擁有更大的機會,那就是開創一個新領域的機會。如同當時個人電腦產生的初期,傳統的諸如IBM是無法想象個人電腦在人類社會的廣泛存在,因此也就錯過了提供個人軟件或部件(諸如CPU等)的機會。當時擁有遠見的年輕人比爾蓋茨投身個人軟件領域,成為了IT時代的翹楚,也不過在20多年前發生的創業故事。

      金融資本范文第5篇

      Abstract : As an integral part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globalization of capital flows is influenced by business cycle and trade factors, international interest rate adjustments ,capital account management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s well as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policy intention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t result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bjective certaintie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n-made driving forces by relevant countries or organizations.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apital flows is characterized with unprecedented complexity,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benefits is possessed of visible inequality. , the complexity and inequality will not influence the objective sustainability of capital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關鍵詞:全球化,資本流動,推動因素

      keywords: Globalization ,Capital flows ,Driving Forces

      作者:

      吳念魯,男,1936年10月生,重慶市人。現任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銀行生部博士生導師。

      鄂志寰,女,1966年3月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現任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1997級博士生。

      地址:北京西交民巷17號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31,電話:66057976,66014422-217

      當我們為20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劃上最后一個句號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否認全球化是主導這個世紀經濟活動的主旋律。在所向披靡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資本作為經濟發展基本要素,率先實現了大范圍的跨國界流動,金融市場邊緣日漸模糊,日益一體化。但是,就在人們彈冠相慶金融一體化和資本流動全球化功績的時候,新興市場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為全球化的進程蒙上了陰云,促使人們反思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利弊善惡,并提出疑問:金融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還是個別發達國家別有所圖?quot;陰謀",進行所謂"運用金融杠桿掠奪財富的戰爭"?金融全球化的進程是如何推進的?這個過程的性質如何?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面前如何自處?本文試圖通過對金融資本流動全球化歷史進程中驅動因素的,從一個側面對金融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屬性作出初步判斷。

      一、 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內涵與表現

      金融資本全球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發展的重要階段,是資本跨越國界的大規模活動,表現為多向及多邊的資本流動,是資本實現全球范圍重新配置的過程。金融資本全球化過程表現為貨幣資本的國際轉移及實物形態的生產資金的國際轉移兩種形式。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深化促使資本流動由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形式為主轉向貨幣資本的國際化過程,并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及無邊緣化。

      資本流動的全球化不是一帆風順的。本世紀初,資本流動一度達到很高的全球化程度,1929-1933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大蕭條和世界范圍的戰爭與動蕩使這個進程戛然而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資本流動重新走上了全球化道路,經歷了歐洲資本時期、石油資本時期、債務危機時期等階段,最終進入資本的全球化流動時期,全球資本流動規模持續擴張,資本跨國流動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

      從具體看,金融資本全球化具有如下表現形式:

      1、 資本跨國流動規模急劇擴張。

      在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總額由1988年的3694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22億美元,增長了一倍以上,到1998年,以國際債券發行、銀團貸款和其它債務工具為主要內容的國際資本市場融資額達12247億美元,比兩年前增長了近50%。

      2、 資本跨國界流動對的力大幅度上升。

      在資本流動總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資本跨國流動與其經濟規模的相對比例顯著提高,國際清算銀行依據國際收支統計資料的證券跨境交易資料顯示,1975年到1998年間,西方國家各類證券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的交易總額相對于GDP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國由4%上升到230%,德國由5%上升到334%,意大利由1%上升到640%,日本由2%上升到91%,其中,增長最快的時期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3、資本流動的速度快速提高,資本流動性上升。

      在資本流動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技術的日新月異,金融創新的大量使用,以及各類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國際資本的流動速度。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到1998年4月,全球外匯市場的名義日交易金額超過1.5萬億美元,比上次統計的1995年增長近50%,三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是14%,大大超過1992到1995年的9%。

      顯然,外匯市場交易規模擴大表明全球范圍的資本流動在不斷加速。

      4、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以更有利的條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最近幾年間,新興市場國家再度成為資本流動的重要目標,發展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條件顯著改善,參與國際資本市場活動融通資金的國家越來越多,各類資本市場進入的障礙和藩籬紛紛消除。

      5、國際資本市場的價格呈現趨同趨勢,利率的波動具有明顯的聯動性。資本流動的全球化使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融資條件趨于一致,不同國家的利率差距縮小。過去20年間,主要國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差距不斷縮小,進入90年代后,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央行基準利率一度收斂于6%的水平,盡管此后又出現一定程度的分離,但總體升降趨勢基本同步,利差趨于穩定。此外,隨著歐元的出臺,歐洲主要國家利率水平率先趨同 。

      從利率水平的調整看,西方主要國家央行的決策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幾乎主要國家利率的每一次調整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快速響應。

      二、 金融資本全球化與世界經濟和貿易的調整息息相關

      從發展過程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積累、推動和擴張,國際貿易的發展先行于國際資本輸出,但是,當資本可以繞過貿易保護壁壘而自由流動時,其對貿易發展的推動作用顯著上升。可見,資本流動的全球化是一系列經濟金融活動調整的結果。其中,世界經濟和貿易的變化構成了資本流動全球擴張的客觀基礎。

      盡管貨幣作為虛擬經濟符號,凌駕于實質經濟基礎之上,甚至出現與之相分離之勢 ,但是,以資本流動為主體的跨國界的金融活動與世界經濟之間的關聯仍然是非常深厚的。世界經濟增長導致全球范圍的金融資產規模快速膨脹,從而為資本的全球流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而資本的全球化布局與全球不同區域的GDP表現、通貨膨脹水平等因素之間密切相關。

      1、經濟周期與資本流動

      1973年以來,全球資本流動 以顯著的波動性快速擴張。國際資本市場的年度籌資額一度以50-70%的速度增長,轉而又出現-0.14%到-12%的下降。從長的周期上看,資本流動的高速增長往往出現在全球GDP 上升時期,而GDP的周期性低谷,也往往伴隨著全球資本流動規模擴張速度的降低,甚至出現負增長。

      2、全球通貨膨脹與資本流動

      相應地,過去30年間,全球通貨膨脹水平經歷了1969-1974年的大幅度上升,1974-1986年的逐步下降并在較低水平的企穩,1986-1990的再度上升,以及1990年以來的快速下降等幾個時期。

      從總體上看,國際資本市場籌資額的變動與GDP平減指數的相關關系是:資本流動增長往往出現在通脹呈現下降趨勢時期,而資本流動擴張速度的減慢往往與通脹的上升基本同步。尤其是在1980-1985年,全球出現14-15%的高通脹,資本市場籌資額有3個年份出現負增長,其余年份則是高達40%和70%的增長,表現出極大的不穩定性。而90年代后期后,全球通貨膨脹進入低水平穩定發展時期,資本市場的擴張也變得更為平穩,基本穩定在10%左右。

      3、全球貿易增長與資本流動

      同樣,從數量變動上看,全球資本流動與世界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也表現出一定的相關性。世界進出口總額增長最為迅速的時期往往伴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籌資額的上升,而世界進出口總額的收縮則與國際資本市場的籌資增長減緩呈現一定的同步性。但是,1985年之后,國際資本市場籌資變動相對平穩,與全球貿易增長的相關性有所下降。

      三、 國際利率水平的調整與資本流動全球化

      國際利率水平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資本全球流動的結構和變動方向。

      增值是資本運動的內在動力和唯一目標,如果資本投資于國內能夠獲得多于投資于國外的利潤,也就沒有必要流向國外。利潤驅動是主導資本國際流動的首要動機,因此,各國利率差異必然引起國際資本的頻繁流動。

      過去30年間,發達國家率先實現了利率自由化,而更多的家把放松利率管制作為深化的主要措施,市場決定正在成為國際利率確定的基礎,市場利率格局基本形成。

      與此同時,利率在發達國家貨幣政策運用中的作用發生了微妙的調整。整個70年代,貨幣學派主導西方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制定與調整,各國中央銀行普遍以貨幣供應量作為控制目標。8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開始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控制貨幣供應對于通貨膨脹的抑制能力有限,利率逐漸確立了在反通貨膨脹中的基礎地位,因此,各國中央銀行越來越重視利率工具在貨幣政策中的使用,利率成為當代貨幣政策最直接與最有效的工具。最近以來,西方國家貨幣管理當局有意運用利率來調節金融市場的資產價格,當他們認為金融資產價格過高,可能導致泡沫時,便調高利率來控制資金供應,促使金融資產價格回落。這樣,利率水平與金融市場價格的相關性明顯提高。

      過去30年國際利率的調整周期與全球性通貨膨脹的變動緊密相連,70-80年代的高利率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情況下西方國家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的直接結果。90年代以后,盡管西方經濟曾在1992到1993年間出現短暫的衰退,但通脹得到抑制,利率基本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上。

      利率作為資本的市場價格直接資本全球流動的總量和結構。

      首先,從總量上看,在利率水平大幅度調整時期,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額也出現比較大的增減變動,而在90年代以后利率波動幅度明顯收窄之后,國際資本市場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顯然,利率的波動性高低直接影響資本流動的波動程度。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xxxxxx|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