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女教師辭職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15年春節,顧少強獨自一人去云南旅行。行至大理雙廊被洱海吸引,于是,她便暫留一家客棧做義工。一天下午,人不多,顧少強抱著客棧的狗坐在門前望著美麗的洱海發呆,手機里播放著李宗盛的《山丘》。這時,一個挽著發髻的高個男子走進來,要了一杯卡布奇諾。他對顧少強說:“這歌很好聽,能把聲音放大點嗎?”那個下午,這個男子就坐在座位上,聽了3個小時。第二天、第三天,他又來了,靜靜地坐在客棧里,看三毛傳記《撒哈拉的眼淚》。顧少強心想:這個外表特立獨行的男子,看如此柔軟細膩的書,應該是故作神秘。男子喝完茶離開時,主動要了顧少強的微信。原來男子叫于夫,39歲,老家在東北,在成都經營著一家發廊。他是一個人來到雙廊旅行,為了避開旅行高峰期,準備節日后人們離去再到麗江旅行。
微信交流中,顧少強得知于夫也酷愛旅行,不喜歡喧囂的都市,更向往簡單自在的生活。她驚喜地發現,原來世界上真的還有一個和自己擁有同樣夢想和生活態度的人,親近感油然而生。她也坦誠地向于夫介紹了自己的經歷。顧少強1980年出生在鄭州。2004年從河南師范大學畢業后,應聘到河南省實驗中學工作,在心理學教師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1年。34歲的顧少強生活一直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生活,沒有一絲懸念,讓人心生倦怠。幾年前,顧少強愛上了旅行。行走,讓顧少強越來越覺得:生活不止有朝九晚五和安逸,還有遠方和夢想。那么,為什么不允許自己任性一次,去嘗試夢寐以求的生活呢?于夫的出現,讓顧少強鼓足了勇氣改變自己。她覺得,也許這個東北男人,是可以和她一起實現夢想的那個人。顧少強想試試,能不能和他談一場戀愛。哪怕談不成,做一世的好知己也行。
顧少強鼓足勇氣在微信上問于夫:“我想辭職,去看看大千世界,你愿意跟我一起嘗試這種生活嗎?”于夫即刻回復:“我當然愿意!去看世界也是我的夢想。既然你已考慮好,這幾天我也準備轉讓店面,我在成都等你,我陪你一起去看世界。”
兩個對生活充滿幻想又擁有共同志愿的男女,產生愛情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短短一個月,他們的感情迅速升溫。于是,上完本學期最后一節心理課后,4月13日,顧少強迅速遞交了10字辭職信。于夫也以最快的速度,轉讓了店面。顧少強定了4月16日飛往成都的機票,一心一意盼望著和于夫相聚的那一刻。
受寵若驚仍堅守初心
可是,沒想到,自己的10字辭職信居然會在朋友圈被一夜刷爆,讓顧少強意外成了“網紅”。聞風而至的各大媒體和眾多商業公司的邀請,讓顧少強應接不暇的同時又煩躁不已。那些天,顧少強收到的各種免費旅游、代言、主持節目的邀請實在太多了,使她似乎一夜之間從灰姑娘變成了公主,又好像擁有一盞阿拉丁神燈,只要她輕輕擦拭,便可獲得所有一切。面對這種強大的誘惑,顧少強不是沒猶豫過,心忍不住開始浮躁。
顧少強給于夫打去電話,于夫卻像不解地問:“你怎么了?為什么這么焦慮?”顧少強煩躁地說:“你真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情況。我可能一到成都機場,就會被各大媒體記者活捉!”于夫聽后并沒多問,他只是淡淡地說:“那你想好了再來吧。要是沒想好,你就把機票退了,不要來,別人說什么不重要。”停頓片刻,于夫反問顧少強:“你冷靜思考一下,你到底要什么?要不要和我一起嘗試改變,過我們想要的生活?”于夫的話,讓顧少強一顆煩躁的心很快平靜下來。經歷這次風波,她反而更加篤定,這個從容淡定的男人就是自己一直等待的那個人。顧少強笑了:“我不會忘記初心,我要跟你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跟你去浪跡天涯。4月16日晚7點,你在成都機場接我。然后你請我吃火鍋!”于夫也笑了:“好啊,我明天早早去成都機場接你。”
難道這就是愛情?顧少強覺得不可思議。在機場,不善言辭的于夫說出了顧少強這輩子認為最動聽的情話:“我很早就出來一個人打拼,慢慢地就過獨了。不太會照顧別人。現在你來了,我要慢慢學會兩個人一起生活,但你要給我機會……”2015年7月6日,兩人在于夫老家哈爾濱登記結婚。
命運就是這么奇妙,仿佛冥冥中早被指引,讓自己去邂逅一個值得愛的人,遇見一個廣博的精神世界,讓自己的心從此安寧,從此幸福滿滿。結婚后,仍舊酷愛旅游的他們偶然來到成都街子古鎮,爬了鳳棲山,去了古寺,和當地人交了朋友,他們就決定留下開一家客棧,過簡單的鄉下日子。這個古鎮風景如畫,有山有水,古樸寧靜,非常符合他們的初心。于夫和顧少強把客棧取名為“遠歸”,寓意為遠行之后,他們心靈的歸屬之地。
你才是我的世界
2015年10月10日,是個雙喜臨門的好日子,一是 “遠歸”客棧開業,二是兩人在共同打造的客棧里舉行了婚禮。婚禮簡單到沒有儀式,沒有鮮花沒有婚紗。他們只請了一些朋友小聚一下,在客棧院子里聊聊天,喝喝酒,簡單而熱鬧。婚禮現場,朋友們鼓動夫妻倆說說戀愛經歷。顧少強大方地說:“其實,我們是先結婚后戀愛的。但我越來越覺得,我這輩子做得最棒的一件事就是離開原來的生活圈子,勇敢地跟著這個能夠牽著我的手走一輩子的男人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于夫憨憨地笑著,跟顧少強四目相對:“我一直不擅表達感情。但今天要告訴大家,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沒有第二。這輩子我們一起走一起愛。”
于夫不擅表達,但愛都在行動里。顧少強最喜歡坐在客棧院子里,放眼望向院子的各個角落。銀杏樹、紫荊樹、茶花、水葫蘆、蘭草……這片綠色和花海,是于夫給顧少強打造的心靈花園。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她一本書,一杯茶,于夫在一旁寫著遒勁的毛筆字,音樂在兩人身邊流淌,目光不時相遇,兩人相視一笑。結束了一天的生活,回到房間,顧少強端來一盆姜片泡腳水,兩個人四只腳泡在大盆里,顧少強問于夫:“你覺得幸福嗎?”于夫問:“你呢?”顧少強說:“幸福啊!”然后于夫就笑:“你幸福我就幸福。”
其實在安靜的古鎮,他們的客棧生意并不好,有時一連幾天都沒有一個客人入住。有人就給夫妻倆出主意:“為什么不利用名人效應,給自己打打廣告呀?”還有人問:“你們客棧為什么不做點飯菜生意?”每當這時,夫妻倆就說:“我們要的不多,真的沒必要這么做。”于夫常對顧少強說:“一日三餐、吃飽睡好,能做好這兩件事就很不容易了,其他都是賺到了。不奢求,不貪心,認真過好每一天,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夫妻倆每天推出一間特價房,客人只要當著他倆的面給家人打個電話,說一聲“我愛你”就可以享受打折優惠。這是源自于夫的創意,和顧少強在一起后,他覺得人是需要表達感情的,希望創造機會鼓勵大家表達愛。
于夫40歲生日的前一天,顧少強偷偷發了朋友圈,單獨屏蔽掉于夫。她號召所有能來古鎮的朋友們,在29日下午5點到達古戲臺,每人做一個菜,表演一個節目。因為不知道都有誰會來,會表演什么節目,這個生日變得特別好玩。下午3點,朋友們就陸續來了,拎著野豬肉、臘肉,還有各種配菜。顧少強則親手為于夫做了一碗長壽面。一大桌的飯菜琳瑯滿目,大家吃得特別開心。朋友們還用手指挖了一團奶油,滿院子地追著于夫跑。于夫笑了好久說:“這是我過的最好玩的生日!”
她的首站,來到了四川。來到成都后,“泡了泡茶館,曬了曬太陽,和身邊人聊了聊天,還吃了頓火鍋,當地的火鍋,真好吃。”但她期許的平靜,并沒有如期而來。“知道我來了成都,總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在成都哪里,晚上我就悄悄離開了成都。被關注的行走,不是我想要的方式。”
喜歡一個人獨處、聽王菲的歌,喜歡愛爾蘭風笛、梵高……被朋友稱為“文藝青年”的顧少強,在河南省實驗中學的學生眼中亦是一位“小清新”老師,她總能把深奧而玄秘的心理課講得“簡單而詩意”。她喜歡寫字,堅持寫文章,最愛語文和心理學,直呼這兩門學科“美好得讓人幸福”,或許正因為這樣,對于她的這封被網友冠名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她的親朋好友甚至連校長都沒有感到意外,在批準辭職后,校長說,有困難就回來,一句話讓她感動不已。
對于教師這一職業,顧少強是熱愛的,之所以選擇離開,她是想體驗另外一種生活,“在來得及的時間,愿意的時候,剝離安逸生活,用自己的目光去觸摸世界。”顧少強說,相對于繁華熱鬧,她更喜歡寧靜質樸的生活,“我喜歡安靜的地方,比較保有本地特色的那種,即便很閉塞不發達也沒關系,我自己也希望能夠融入旅途中。”她不喜歡現代人的旅行方式,每到一個地方,走馬觀花地看一看,著急忙慌地拍幾張照,就被導游催促著趕往下一個景點。她更喜歡一個人上路,喜歡住青年旅社,就在今年過年期間,她在云南旅行時,還在一家客棧做義工,做一些端盤點菜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省去吃住的費用,一方面可以真實地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
“我準備的盤纏,還能供我旅行一段時間,我自己也能吃苦,也可以旅行賺錢養活自己。”所以,無論是景區請她做代言,還是有人為她提供贊助,顧少強都堅決地拒絕了。“我就像一個平凡的灰姑娘,擁有了一盞阿拉丁神燈,好像我輕易擦一擦,就能實現很多愿望,可是我知道我是誰,我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這件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做。那么多的好事我接不住。”她說,希望自己一直記住一句話:不因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何出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而對于網絡上因此掀起的“書寫辭職潮”,顧少強顯然比網友們更理智:“如果有人因為我的事情,開始思索現有處境,然后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我會很開心,但如果只是盲目而行,我會覺得沒必要。”
她認為,風潮更多是在言論上,而不會成為現實。“輿論是有規律的,很快,顧少強這個名字就沒人知道,也沒人記得那封辭職信,當然我希望這個過程快一點。”
熱議銳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所以火熱,就在于其包含的勇敢、自由、開放的生活態度,戳中了人心。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快速運轉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為現實的生活,或者名利而拼命追逐著,曾經的夢想與渴望的自由不得不封存,甚至早已遺忘,而這位敢于放棄優越安穩的工作、選擇未知人生道路的女教師再次讓我們看到了夢想的力量、生命的激情與勇氣。是啊,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茍且,它還包括夢想與遠方。(方青)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只有10個字的辭職信讓河南省實驗中學女教師顧少強走紅網絡。2015年,這封最奇葩的辭職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正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年輕人和中年人中蔓延。
2015年12月29日,自由行服務平臺螞蜂窩旅行網聯合中國旅游研究院共同了《全球自由行報告2015》。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自由行市場增速甚至已經達全球的3倍,強勁有力地帶動了全球的旅游消費。
2016年1月6日,易觀智庫、百度旅游、百度大數據聯合了《2015中國自由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近些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逐年遞增,互聯網滲透率突破10%。其中,2015年在線度假游增速迅猛,出境游成為最大細分市場。
自由行,已經將傳統的參團游遠遠地甩在了身后。隨著精神生活的逐步提高,“旅游”已經逐漸變成“旅行”,出去走走,不是為了看看,而是為了給自己找到一個出口,讓自己能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自由行:改變的不僅僅是心靈
陽光懶洋洋地照在帕勞水母湖平靜的湖面上,一望無際的藍夾雜著一望無際的綠,成千上萬只水母柔軟的身軀從湖底慢慢地漂上湖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潛水者在水中和水母嬉戲,沒有時間的流逝,沒有物種的限制。
是的,自由行就是這樣一種極致的體驗。試想,如果在帕勞水母湖你是跟著一個龐大的旅行團,正當你沉溺美景之時,耳邊不停傳來導游的催促:“出發了,出發了!”你游玩的興致必定大打折扣。
所以,2015年,自由行成了大家出行的首選。來自螞蜂窩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自由行市場規模為4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2014年增長5.6%。增長主要來自以中國、日本、韓國為主的亞太地區,其中中國自由行市場的增速是令人瞠目的16.7%。
自由行的盛行,也帶動了很多行業的變革。旅行社不再專注地做龐大的旅行團;航空公司會時不時推出一些優惠票價,供游客選擇;酒店也開始推出很多優惠,專供自由行的客人入住……自由行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多新的色彩。
那么,自由行,大家都在忙什么?
如圖1所示,2015年,中國自由行游客在購物、餐飲的消費占比,已經分別超過了交通和住宿的消費占比。
出境自由行方面,中國游客購物、餐飲的消費占比分別為55.8%、10.5%,分別超過了交通(13.1%)和住宿(9.7%)的消費占比。國內自由行方面,中國游客的購物、餐飲的消費占比分別為29%、19.5%,也分別超過了交通(22%)和住宿(17.5%)的消費占比。
自由行在帶動消費方面可謂功不可沒。
70、80、90后成為自由行的主力軍
盡管自由行越來越流行,并且被認為是時尚的代言,但是,能消費自由行的人群主要是集中在70、80、90后這個群體里。
因為自由行對出行的要求比較高,熟悉互聯網,具有一定的旅游常識,能精準定位自己的旅游目的地等等。尤其是機票、景點門票的購買,多數都是通過互聯網完成,這對年紀大的人是一種考驗。
主題消費人群,即使年紀最大的70后,如今也不過40多歲,所以,自由行被玩得花樣百出。
如今,只要你想去旅游,翻開互聯網攻略,一堆一堆的數據和推薦,精細到某個餐廳點什么菜好吃,拍照應該站在哪個位置好看等等,可以說,互聯網攻略已經是一部龐大的百科全書,只有想不到,沒有搜不到。
加上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大眾點評、墨跡天氣等一些實用軟件在手機上的應用,拎包就走的自由行,真心解放了人們說走就走的恐懼。
那么,在自由行的過程中,70、80、90后都在曬些什么呢?
如圖2所示,70后的朋友圈最喜歡曬美景,80后喜歡曬美食和娃,90后旅游的時候最愛曬集體照。
翻翻你的朋友圈,看看你的朋友都在曬什么,年齡瞬間暴露。
民宿漸成潮流
為了能體驗到最接地氣的民風民俗,越來越多的自由行游客選擇民宿落腳。于是,當地有特色的民宿就越來越受歡迎。
我們看到,很多地方為了吸引游客,民宿推出很多“體驗菜單”,比如農業體驗(播種水稻等)、林業體驗(蘑菇、竹筍采拾等)、牧業體驗、漁業體驗、加工體驗(做豆腐等)、工藝體驗(捏陶)、自然體驗(野菜藥草采集)、當地民俗體驗、運動體驗(滑雪、登山),等等。
圖3為藝龍網2014年的數據調查報告,民宿客棧的百分比為18%。
2015年的數據雖然還未頒布,但是業內預測,百分比應該會超過25%。
2015年11月,邁點旅游研究院(MTA)對客棧民宿品牌指數進行了統計,評出了11月客棧民宿品牌風云榜TOP10,依次是登巴、親的客棧、游多多、童話、陽光納里、千里走單騎、久棲、橡樹緣、起點棧以及邂逅時光。
其實,除了游客關注民宿,政府對民宿的關注度也是逐年提升。
螞蜂窩數據顯示,中國最關注民宿的10大城市分別是金華、杭州、溫州、臺州、紹興、廈門、寧波、上海、無錫、北京,前五個城市都被浙江省“承包”。受浙江“民宿小鎮”余杭鸕鳥鎮、金華市浦江馬嶺民宿名氣的影響,浙江的“民宿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當然,關注并不是簡單說說,很多當地政府都是用實際行動來提高民宿的質量,比方說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老百姓進行培訓等等。
除了國內,國外的民宿也是漸受追捧,尤其是日本,希臘、美國等國家,民宿的推薦多而富有特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山水、海島度假成為旅游主題
根據易觀智庫、百度旅游、百度大數據聯合的《2015中國自由行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如今的主流旅游,67%的用戶偏好奇峻山水型旅游主題,56%的用戶偏好海島度假型旅游主題。
這相較于以前人們喜愛城市旅游出現了明顯變化,可以看出,貼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正在成為旅游新的熱點。旅游正在慢慢變成旅行,更加注重心靈感受,注重體驗,注重放松,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的旅游風向標。
其中,文化旅游在21~30歲年齡段認可度最高,而后隨年齡增大而遞減。易觀智庫分析認為山水和海島類主題旅游標準化程度較高,在旅游行程規劃、旅行產品購買、行中交通銜接等方面更易于操作,自由行難度較小。
其實,最重要的是,山水和海島能給人的心靈帶去城市喧囂所沒有的寧靜。近些年,我們看到,很多人在置業的時候,考慮鄉村,“我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除此之外,很多酒店集團還有度假村,也選址在僻靜甚至有些偏遠的郊外,每天在鳥鳴中起來,在新鮮的空氣中讓肺開始工作。
寧靜而美好。
情侶、親子、朋友結伴 玩轉自由行
自由行開始流行,但是我們發現,選擇單身出行的比例并不高,大約只占到28.55%,多數人群都是結伴而行,情侶第一,占比高達43.62%;親子第二,占比為41.59%;朋友第三,占比為39.23%;企業出游占比最小,比例為11.89%。
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行的主題依然是年輕人為主。而且,為了能順應潮流,很多旅行社包括很多在線旅游網站,都推出了相應的套餐,供自由行的人群選擇。這些套餐都很有特點,比方在春節期間很多旅行社推出的香港迪士尼套餐,不僅包括主題酒店,還包括迪士尼門票,就是針對年輕情侶和親子人群推出的服務。據悉,上市以來,銷量一直遙遙領先。
自由行的好處除了自由之外,這樣的結伴旅游也是培養感情,增加了解的最好機會。自由行和跟團游不一樣,很多突發事件需要自己處理,所以,不管是對情侶還是已婚人士來說,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
張曉敏告訴記者,她就是因為和現在的老公自由行了3個國家之后,決定嫁給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每次出行,當時的男朋友都可以把行程安排得很好,并且對她照顧入微,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總能冷靜應對。有一次,他們去英國的護照出了問題,曉敏和男友必須要分開,男友上不了飛機,但是曉敏又必須飛。
情急之下,男友不僅幫她定好了接機的出租,定好酒店,還安慰她,不要擔心,他一定會安全地出現在她面前。再次重逢,曉敏就決定嫁給男友了。
除此之外,親子游也是加深父母和孩子感情的好機會。在旅行中,父母不僅可以更加了解孩子,也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的一些技巧,所以,自由行,結伴的比例越來越高。
不過,業內人士預計,未來,朋友結伴游的比例可能會出現新的高峰。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單身男女比例逐年走高,而朋友在一起,無拘無束,最能玩出自由行的花樣。
跟上節奏 舞出最美自由行
自由行就像一只美麗的蝴蝶,時不時地撩撥著人們去看看世界的蠢蠢欲動的心。
所以,不管是在哪個季節,都記得帶上你的行囊,帶上你的心靈,約上家人或者三五好友,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太大,要走的地方太多,乘著你的眼睛還足夠明亮,乘著你的腿還足夠健壯,乘著你的心靈還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乘著你的味覺還很靈敏,世界一定會給你不一樣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