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深刻吸取“2.23”道外區陶瓷小區連廊雜物火災和“2.25”南崗區征躍小區樓梯間雜物火災事故教訓,認真貫徹落實兆力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全市城鎮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通道和消防設施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方案》(哈安發〔2021〕5號)要求,··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結合雙城區近期城鎮住宅小區火災發生的情況,為進一步鞏固2019年以來全區城鎮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通道和消防設施專項整治成果,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區政府決定在全區開展城鎮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通道和消防設施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
一、召開會議,全面安排部署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
3月30日、5月10日雙城區委、區政府在會展中心中會議室分別組織召開了全區城鎮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通道和消防設施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會議。會上,印發了《雙城區城鎮住宅小區消防通道和消防設施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方案》,要求各鄉(鎮)、各街道辦事處、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此次“回頭看”工作,按照任務分工,逐一明確治理重點和治理責任,將此項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中,按照方案的要求認真組織全面排查、建立清單、落實整改、隱患消號等工作,同時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認真開展自查自糾,針對“回頭看”中發現的問題和2019年專項整治中出現的反彈現象,逐一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此次“回頭看”工作取得真正實效。
二、迅速行動,全面開展“回頭看”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全區城區內共有283個小區,1139棟樓,5253個單元,自從全面排查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共排查隱患2493處,其中占用堵塞封閉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2376處,占用消防連廊的85處,經督促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發現占用消防車道隱患32處,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補劃消防車通道黃線90個小區。全區共印發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宣傳畫冊4萬份。深入小區開展消防宣傳100余次。主城區三個街道辦事處(永治、承恩、承旭)牽頭,組織消防、城管、規劃、住建、轄區派出所、社區不間斷地開展住宅小區消防通道和消防設施專項整治工作。各部門聯合明察暗訪3個街道,35個住宅小區,87棟樓,351個單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隱患,普遍存在著消防通道,消防走廊被占用,小區內亂停亂放車輛,消防設施設置不符合標準等問題。因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占用疏散通道、堵塞消防車通道的問題,消防救援大隊共計處罰10.81萬元。
三、存在主要問題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各鄉(鎮)、各街道辦事處、相關部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一類、二類小區修復補建工作發現雙城區存在很多沒有消防設施的老舊小區、小區院內亂停車輛、樓道內和小區院內消防通道被占用、小區物業消防責任意識不強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進行了專題研究討論,因為此次專項行動針對的是小區物業和居民百姓,居民百姓普遍存在著消防意識較差,多年養成習慣形成的占用消防車道、占用消防連廊等隱患,如果不落實整改資金、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人、整改責任部門、整改措施,很難將問題整改到位,并且問題反復出現,難以達到徹底整改的效果。
四、下步工作措施和打算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此次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作為全區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下大力氣狠抓整治反彈問題,建立長效機制,開展網格員和樓長制度建設工作,為此項工作的常態化治理奠定基礎。一類、二類小區修復補建工作住建部門已進入招標階段;其他住宅小區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時完善消防設施補建工作。
二是進一步加大“回頭看”宣傳力度。各鄉(鎮)、各街道辦事處、各相關部門一定要以此次驗收為契機,利用網絡、媒體發放宣傳單等手段營造宣傳氛圍,讓廣大民眾人人知曉,自覺參與社區管理這項活動。進一步采取多種形式全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常態化宣傳,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全民的逃生自救能力。
三是加強執法力度,消防救援大隊和公安派出所要配合街道、社區對拒不整改行為嚴厲打擊,對物業企業不能履職盡責的,物業管理部門對其采取懲戒措施,行為嚴重的要強制其退出經營市場,取消其經營資質。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城中村”綜合環境整治,使“城中村”的綜合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亂搭建、亂堆放、亂停車、亂設攤、亂倒垃圾等不文明現象得到有效整治,綜合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得到進一步加強,居民集聚區綠化率進一步提高,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
二、整治范圍
集中整治縣城區周邊5個農村社區:城橋社區、城東社區、車站社區、西項社區、莊港社區。共整治各農村社區的32個居住小區和自然村,分別為城橋社區1個,城東社區5個,車站社區9個,西項社區6個,莊港社區11個。其中列入重點整治小區的有12個,分別為城橋社區的城橋小區,城東社區的張家橋小區、城東小區、安樂橋小區、陳家浜小區,車站社區的野師庵浜、日暉橋下北、善東花苑、城河灘,西項社區的上南浜小區、南楊浜小區,莊港社區的茅草新區。其中城橋小區和張家橋小區列入重點示范整治小區。
三、整治重點
1、加大違章建筑清理力度。在摸清底子的前提下,積極研究清理違章建筑方案,做到黨員干部違章先拆、對一些有安全隱患的違章必拆、沿路沿河違章必拆,妨礙建設違章必拆,公共用地違章必拆,切實改善城中村的環境面貌。
2、加大生活小鍋爐整治力度。加強集中排查力度,整治一批影響居民生活、焚燒有毒有害垃圾、焚燒物堆放雜亂的小鍋爐。加強日學巡查和宣傳,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
3、加大廢品收購點的整治力度。開展沿線、沿路和小區內廢品收購點的集中整治力度,取締一些臟、亂、差,影響小區環境衛生的廢品收購點,加強日常巡查,鞏固整治成果,進一步美化小區環境和居住環境。
4、加大小區經營戶、攤點整治力度。各農村社區會同相關執法部門要加強經營戶的長效管理力度,進一步發揮好小區管理員的作用,加強日常巡查,取締店外占道經營和無證經營戶以及臨時流動攤點。
5、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各農村社區要組織人力,集中力量對轄區內的環境衛生進行一次集中整治,全面清除道路、房前屋后、河道的垃圾,全面清理亂堆放,清除衛生死角,做到轄區內無衛生死角,雜物堆放有序整齊,小區干凈整潔。加強對轄區內農貿市場、商鋪等公共場所進行集中整治,落實管理責任,改善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進一步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和市場化運作的監督檢查,提高保潔質量。
6、加大河道保潔和綠化力度。組織人員開展河道漂浮的打澇和清淤工作,加強對城邊、小區內的河道落實專人分段負責河道保潔工作。以小區主干道、進村入口、房前屋后、公共活動場所以及河岸邊的綠化為重點,進一步提高綠化覆蓋率,做到小區綠化成蔭、河清岸綠,切實改善小區居民生活環境質量。
四、實施步驟
本實施方案分前期準備階段、集中整治階段和鞏固提升三個階段,從2013年5月下旬開始到7月底基本結束。
1、前期準備階段(2013年5月31日前)。街道與相關職能部門在前期試點整治的基礎上,制定城中村環境集中整治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專項整治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落實職責。做好宣傳發動,積極營造良好的集中整治工作氛圍。
2、集中整治階段(2013年6月1日-7月20日)。各農村社區根據街道的實施方案,對照整治標準和要求,制定相應的整治目標任務,全面開展城中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要針對整治中的重點和難點,積極與街道相關部門和縣級有關執法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在50天的集中整治行動過程中要形成有力聲勢,確保整治行動有序推進。
3、鞏固提升階段(2013年7月21-31日)。加強環境整治工作監督檢查,落實整改措施,鞏固提升整治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建立健全綜合環境長效管理各項機制,確保整治行動取得實效。
五、職責分工
此次農村社區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由各農村社區具體根據街道的總體要求組織實施,并按照各項整治工作做好調查摸底工作,并制定相應的整治工作方案。為把整治行動順利推進,街道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并分4個專項整治小組,組織實施、統籌協調整治行動各項工作任務,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各整治小組與各農村社區要加強日常的巡查和對接,加強與縣級各責任部門的溝通和聯系。
六、工作要求
1、強化領導,形成合力。各專項整治小組和農村社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人員,明確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根據“三改一拆”行動和城中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的工作要求,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做到措施有力,確保整治行動的順利推進。
一、工作目標
以截污控源、清淤和河岸環境整治為主要手段,加強河道長效管理,確保2010年底前全面消除河道黑臭現象,實現全區河道水循環正常、水安全保證、水文化豐富、水生態良好、水景觀優美的目標。
二、清河范圍
“清河行動”對象為全區所有有黑臭現象的河道,其中列入市“清河行動”范圍內的十四條黑臭河道(詳見附表)為重點清河對象。
三、工作原則
(一)以塊為主,區域聯動。以河道所在鎮(街道)為主體,區相關部門配合,與“河長制”管理工作相結合,做到責任、資金、措施“三落實”,切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清河行動”實施到位。
(二)截污優先,綜合治理。實施“清河行動”,首先要確保截污工作全面到位,在此基礎上做好河道清淤工作,并盡可能做好河岸環境整治。
(三)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要充分考慮每條黑臭河道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綜合整治方案,結合區域規劃和河道周邊景觀開展綜合整治,營造水清岸美的河道環境。
四、實施時間
1、2010年6月10日前,對全區范圍內河道開展調查摸底,全面摸清黑臭河道情況,加快制定黑臭河道綜合整治方案、截污控源方案和清淤方案。
2、2010年9月底前,完成黑臭河道的截污控源工作。
3、2010年11月中旬前,完成黑臭河道的清淤工作。
4、2010年11月底前,完成黑臭河道的河容岸貌環境整治工作,消除黑臭現象。
五、職責分工
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分工實施“清河行動”,其中:區發改局負責做好“清河行動”綜合整治項目的論證、立項工作;區監察局負責對“清河行動”開展情況開展督查;區財政局負責按工程進度和合同要求,做好建設資金撥付工作;區建設局負責加快截污管網建設和排水達標區創建,努力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確保黑臭河道所在片區排放達標;區水利局負責做好“清河行動”的協調組織工作,并對區級河道開展生態清淤;區農林局負責做好住家船的清理取締工作,協調做好河道兩岸綠化、水生態修復等工作;區環保局負責牽頭制定黑臭河道的界定標準,確定“清河行動”整治河道名單,加強河道水質監測,抓好對截污接管單位廢水排放的監管工作,督促排污單位做好內部整改和截污接管工作;區城管局負責做好沿河無證堆場和收舊收廢點的規范、取締工作,加強對市級重點河道綜合保潔情況的監督檢查。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街道和相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對“清河行動”的領導,建立工作機構,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專職人員,加強協同配合,確保“清河行動”順利推進。
(二)加快實施推進。各鎮、街道要積極組織人員,迅速對轄區范圍內河道開展調查摸底,加快制訂綜合整治方案,建立健全工作例會和現場辦公等制度,加快實施整治項目,確保“清河行動”按區有關要求穩步推進。
一、目標任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環境和諧的原則,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的方針,確定2011年我區溫瑞塘河畜牧業污染整治工作目標:即建立健全溫瑞塘河清臟拆違、達標治理等畜牧業污染防治長效管理機制;鞏固2008—2010年省“811”畜牧業污染治理及溫瑞塘河畜牧業污染整治的成果,確保不反彈;繼續加大畜牧業污染整治力度,改善塘河環境。
根據各街道調查摸底上報情況,今年我區溫瑞塘河畜牧業污染整治的主要任務是:關停搬遷溫瑞塘河骨干河道沿岸50米內(包括50米)所有的畜禽養殖場(戶),拆除欄舍、清理廢墟;關停搬遷主要村級以上公路兩旁及村莊城鎮建成區附近的畜禽養殖場(戶),拆除欄舍、清理廢墟;整治禁養區以外的畜禽養殖場(戶),對畜禽排泄物作無害化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二、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1年6月中旬前)
各街道根據《市溫瑞塘河流域家畜禁養區規劃》和《市溫瑞塘河流域家禽禁養區規劃》要求,進一步深入開展摸底調查,在切實掌握禁養區內整治對象的基礎上,通過動員會、現場會、座談會,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農民信箱等傳媒,運用橫幅、標語、宣傳車、倡議書等宣傳方式,營造全民動手、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要根據本工作方案,結合轄區畜牧業養殖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與清欄拆遷養殖場(戶)簽訂整治協議書。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1年9月底前)
1.開展溫瑞塘河骨干河道沿岸50米內(包括50米)、主要村級以上公路兩旁及村莊城鎮建成區附近的畜禽養殖場(戶)集中整治。各街道按照前期調查確定清欄拆遷對象和計劃任務,對責任區內列入本次整治的畜牧養殖場進行關停搬遷,拆除全部欄舍,并做好拆遷現場的垃圾清理和衛生消毒等工作。
2.鞏固2008—2010年省“811”畜牧業污染治理及溫瑞塘河畜牧業污染整治的成果。對禁養區以外的畜禽養殖場(戶),根據《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治理項目驗收考核辦法》的要求,對畜禽排泄物作無害化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三)驗收總結階段(2011年10月)
各街道對溫瑞塘河畜牧業污染整治工作進行自查,整理工作臺賬,形成書面總結,報區溫瑞塘河保護管理委員會和區農林局(畜牧獸醫局)。區農林局(畜牧獸醫局)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采取以街道為單位整體申報,完成一個驗收一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溫瑞塘河畜牧業污染整治工作實行屬地管理負責制,街道主要行政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分別為第一責任人和具體責任人。各街道要建立工作機構,制定整治方案,開展整治工作。區溫瑞塘河保護管理委員會負責總協調和督查指導。區農林局(畜牧獸醫局)負責方案設計和技術指導,協助當地做好清欄拆遷和禁養區養殖(場)戶的治理工作。區發改、監察、財政、水利、環保、城管與執法、規劃、國土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規劃制定、政策扶持、資金保障、監督管理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共同推進畜牧業污染整治工作。
(二)注重堵疏結合。嚴格執行省、市畜牧業扶持政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和農業“兩區”建設規劃,合理安排街道畜牧業用地,允許禁養區內拆遷養殖戶在控養區內發展標準化、生態化畜牧業養殖,積極引導塘河流域的養殖戶向適養區轉移,由設施處理排泄物向農牧結合利用模式轉移。凡是拆遷區域重新建設養殖場的,一經發現,當地街道、村組織人員立即拆除;對于畜禽養殖場搬拆遷后的原址,可根據轄區內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防止復養。同時,堅持邊規范、邊宣傳、邊引導,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政策,通過典型案例、示范引路,鼓勵群眾參與支持整治工作。
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和上級的統一部署,切實抓好我鎮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扎實推進以農村為重點的河道整治建設和水資源保障工作建設,強化水資源保護和管理,積極實施專項整治與長效保潔并舉的水利工作機制,確保安全飲水、治污凈水、科學調水,提升人居生活質量,促進水利協調發展和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結合我鎮實際,開展以清除水葫蘆為重點的水環境整治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我鎮區域河道、河浜、河蕩實施專項整治,達到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建立和完善規范管理與監督檢查機制,組建專業保潔隊伍,實行專項整治與長效保潔并舉的工作機制,使我鎮水域環境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觀,并結合河道疏浚等工作,逐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二、主要任務及責任分解
針對我鎮城鄉河道的現狀,此次活動先集中力量組織專項整治,再落實長效保潔工作機制,分二個階段進行。
1、實施河道專項整治。按各村(居、場)行政區域劃分,分級負責,上下互動、鎮村聯動,突擊對全鎮相關河道、水域開展清除水葫蘆等漂浮物工作,達到河面無漂浮物、河道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同時,結合清除水葫蘆,重點開展農村集中居住區河道的綜合整治。
2、實行河道保潔責任制。各村(居、場)要在清除水葫蘆等漂浮物的基礎上,在主要河口設置攔污柵(建議以圩區為單位),組織河道保潔專業隊伍,確定河道保潔人員,做到定人員、定河道、定責任、定報酬,全面落實河道保潔責任制。同時,要加強對河道的管理,清除污染源,制止亂倒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達到標本兼治,長效管理。
3、落實河道整治保潔責任。集鎮所在地和有關圩區外的河道專項整治工作,分區域分別由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創建辦、社區組織實施,經費由鎮財政全額承擔;其他各村(居、場)的河道專項整治和保潔,由各村(居、場)組織實施,縣、鎮二級財政進行專項補助。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4月5日以前
以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為主,會同各村(居、場)搞好河道的調查。確定各村(居、場)邊界河道的劃分,湖泊水面積的計算;實地查看河道、湖蕩水面水葫蘆等漂浮物的狀況,根據實際編制開展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各村(居、場)任務、職責和財政補助政策等。同時成立鎮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領導小組。各村(居、場)要按照鎮下達的任務、標準和時間要求抓緊編制方案、建立班子、明確職責、搞好發動、抓好落實。各村(居、場)實施方案于4月5日前報鎮河道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專項整治階段:4月1日-4月20日
1、各村(居、場)和有關部門根據確定的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河道專項整治工作。鎮創建辦、農技水利服務中心要加強對城區保潔隊伍的管理,保潔隊要結合創建要求,充實人員、增加保潔船只,加強城區河道水面專項整治和保潔;村建、城管部門要負責做好河岸邊上堆積垃圾的清除工作;各村(居、場)要全面發動,村村出動,組織人員、打撈船只等,對所在地河道水葫蘆等漂浮物全面實施清除。
2、在河道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加快對今年計劃內的河道進行疏浚。對已列入年度疏浚計劃的內港河道,水葫蘆等漂浮物清除工作可從實際出發確定清除辦法。凡已清除河面水葫蘆等漂浮物的河道,在河口及時設置好攔污柵。
3、在河道專項整治期間,縣鎮二級河道專項整治辦要對各村(居、場)工作的開展、進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定期對各村(居、場)整治工作進度和質量進行通報,對薄弱環節抓好督查和整改。
(三)專項整治驗收階段:4月20日-4月30日
按照整治標準,縣鎮河道專項整治辦將組織開展階段性驗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對驗收合格的按照規定兌現政策補助。
(四)長效保潔階段:5月份開始
在專項整治驗收合格的基礎上,從5月份開始,各村(居、場)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及時組建保潔隊伍,全面啟動長效保潔工作,并建立健全長效保潔管理機制,鞏固整治成效。
四、經費承擔
全鎮村(居、場)以下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所需經費實行縣財政補助和鎮、村配套共同負擔辦法解決。具體辦法如下:
(一)專項整治補助
1、全鎮河道除航道外,經驗收合格,縣財政按定額的60%,即每公里1500元進行補助,鎮財政按定額的40%,即每公里1000元配套。
2、全鎮現存的16個湖蕩(湖蕩沿岸涉及多個鎮的,由水利部門牽頭協調,涉及多個村的,由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牽頭協調,確定各鎮整治和保潔面積),經驗收合格,縣財政按定額的60%,即每畝15元進行補助,鎮財政按定額的40%,即每畝10元進行配套。
(二)長效保潔補助
1、對河口設置攔污柵的,縣財政對各鎮村進行定額補助。
2、對實施長效保潔的河道、小浜,經驗收合格得分91分以上者,縣財政按定額的50%,即每公里每年1000元進行補助,鎮財政按定額的50%,即每公里每年1000元配套。
3、對湖蕩進行長效保潔,經驗收合格得分91分以上者,縣財政按定額的50%,即每畝每年8元進行補助,鎮財政按定額的50%,即每畝每年8元配套。
4、各村對河面較寬、通航等級高的河段,需配備鋼質機動保潔船的,經縣河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同意,縣財政補助船只購置費的50%,每只船補助最高不超過2萬元。同時,交通部門要組織抓好船舶駕駛員培訓工作,培訓費用由縣財政承擔。
(三)縣財政資金撥付辦法另行制定。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切實加強對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的領導,鎮成立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領導小組,由鎮人民政府鎮長任組長,黨群書記任常務副組長、農業鎮長、文衛鎮長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創建辦、農技水利服務中心、財政辦、村建站、城管隊、各村(居、場)和聯村(居、場)指導組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指導、監督、協調和考核等工作。各村(居、場)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和工作班子,負責本轄區內的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村(居、場)要利用黨員、村民代表、村簡報等宣傳途徑,宣傳實施河道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的重要意義,提高廣大群眾的河道保潔意識。新聞單位要把專項整治和長效保潔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報導,通過宣傳增強全社會參與河道整治和保潔的自覺性,形成人人參與河道保潔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