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風紀律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xxxx年5月23日,我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教師教育法律法規(guī)暨師德師風》培訓學習。聆聽了韓小雨副處長的精彩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對教育法律法規(guī)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為一名教師,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老師必修的一門功課。教師既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又是文明之樹的培育者,既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又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開拓者,是年輕一代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范。因而,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xiàn)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水平。師德是立教之本,正因為教師職業(yè)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師使命具有的特定性,社會對教師職業(yè)道德要求水準高于其他行業(yè)。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是莘莘學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師的道德、人品表現(xiàn)會對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所以,教師的師德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同時,一個教師只有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教師以德立教以身示教,與時代同步,鍛造不朽師魂!
從事教育就必須為教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就要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在工作中,我都認真?zhèn)湔n上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從不得敷衍塞責。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教書育人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為此,我一方面想盡一切辦法上好課,盡可能引導學生掌握和理解要學習的知識。另一方面,努力參加各種培訓和業(yè)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同時,還加強和外界交流,通過交流來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還針對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實際因材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得。我一直堅持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盡自己的力量去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從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但又要嚴格指出學生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習慣,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還要繼續(xù)學習,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做好依法執(zhí)教,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關鍵詞】 特質焦慮;性別差異;風險回避;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R74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10)002-0153-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2.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rait anxiety,gender difference and risk averse.Methods:A test was conducted firstly in 328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The participants with ascore≥ 53 were termed as high trait-anxiety group(N=30),in contrast to the former,the participants with a score ≤ 30 were treated as the low trait-anxiety(N=30).The material was 10 hypothesized risk settings,asking the participants to do decision-making,at the same time,the participants were also required to access their subjective cost if the result of their decision was negative;recording the scores and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participants.Results:The risk-avoidant score in high trait-anxiet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ow trait-anxiety group [(5.97±1.53) vs.(3.27±1.25),P
【Key words】 trait-anxiety;gender difference;risk-averse;experimental research
焦慮是人們時常感受到的一種負性情緒,它是個體在面臨危險性或不確定性情景時在主觀上感到緊張、煩惱、憂慮等,同時伴有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激活。Spielberger提出了狀態(tài)-特質焦慮理論,將焦慮區(qū)分為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狀態(tài)焦慮是個體暫時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特質焦慮是個體在焦慮易罹患性上相對穩(wěn)定的個體差異,即把一個外部環(huán)境知覺為危險的或有威脅的傾向,以及對這種威脅產(chǎn)生狀態(tài)焦慮反應的傾向性上的差異[1]。有關研究認為后者指的是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與外部刺激無關,特質焦慮水平較高的個體,在面對同樣的情景時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2]。Butler等指出高特質焦慮者總是傾向于高估未來的潛在風險[3]。這意味著,特質焦慮水平影響引發(fā)狀態(tài)焦慮的情景范圍,相對于低特質焦慮者,高特質焦慮者能夠產(chǎn)生焦慮的情景更多[4]。高特質焦慮者的人格易感性使他們在加工外界信息時表現(xiàn)出情緒一致性,更容易將中性的甚至積極的情景知覺為緊張情景;同時,他們對外界信息存在注意偏向,往往更注意環(huán)境中的負性刺激[5]。有關風險決策的研究中,通常使用兩難的假設情景,由于決策的結果具有兩面性,可能會給自己或別人帶來損失,高特質焦慮者可能表現(xiàn)出更多的風險回避。
關于焦慮與個體決策的關系,研究者進行了廣泛的研究。Eisenberg等證實特質焦慮水平可以預測人的決策行為[6]。他們要求受試在不同的假設情境下作出決策,發(fā)現(xiàn)特質焦慮水平與風險回避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但高焦慮者的決策行為是否存在性別差異,這一問題暫時沒有得到學者們的重視[7],有關研究表明男女在腦結構[7-8]、認知風格[9]、情緒調節(jié)策略[10]等方面存在差異,而認知風格、情緒狀態(tài)等對個體的認知活動和行為策略的制定與實施有重要影響[5,9-11]。人類的決策行為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包括對信息編輯、評價、采取行動、結果評估等階段,需要感知、記憶、問題解決等各種能力協(xié)同作用[12]。
基于以上結論,可以假定性別差異會影響個體的風險決策過程。本文將著重對不同特質焦慮水平個體風險決策行為的性別差異及焦慮水平與性別差異在個體決策中的關系進行探討。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設計
采用2(組別:高特質焦慮組和低特質焦慮組)×2(性別:男性和女性)受試間設計。
1.2對象
方便選取長沙某大學文學院、數(shù)學科學學院4年級學生共328人(其中文學院共143人,數(shù)學學院共185人),采用由Spielberger等人編制的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進行施測,收回有效問卷316份。根據(jù)測試結果,將受試得分從高到低排序,把得分位于高、低分端各10%者作為侯選受試。參考郭文斌等的研究[13],把高分端受試中得分≥53分者作為高特質焦慮組;把低分端受試中得分≤30分者作為低特質焦慮組。高、低特質焦慮組各30人,男女各半,年齡22~24歲,平均(23±1)歲。
1.3工具
1.3.1 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STAI) [14]
此卷為自陳量表,由兩個分表組成,共40個項目,前20個項目評定狀態(tài)焦慮,后20個項目評定特質焦慮,均為4級計分,“1”為完全沒有,“4”為非常明顯,分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條目,正性情緒條目反向計分。本研究采用后20個條目,即得分越高,表明其特質焦慮水平越高。特質焦慮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15]。
1.3.2 自編假設風險情景
根據(jù)Eisenberg等人的研究[6]編制16個假設風險情景,這些情景中均要求其中的主角對某一事件做出“是”或“否”的判斷。編制完成后,隨機選取20名大學生對在這些情景中的決策難度作5級評定,“1”為最容易,“5”為最難,最后選擇評定等級均在“3”以上的10個風險情景作為實驗材料。把實驗材料按奇偶項分為兩部分,受試在這兩部分得分的分半信度為0.73,一周后重測信度為0.87。
1.4研究程序
實驗在計算機上進行,程序由DMDX 3.1軟件編寫。首先,在電腦屏幕上向受試呈現(xiàn)指導語,說明實驗程序,要求受試集中注意力,盡快做出選擇。受試明白實驗要求后開始正式實驗。
實驗階段,首先在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注視點500ms,空屏300ms后,呈現(xiàn)實驗任務,為10個假設的風險情景,實驗任務通過音頻以聽覺呈現(xiàn)。參考已有研究[6,16],要求受試想象情境中的主角就是自己,受試聽完后盡快做出“是”或“否”判斷,“是”按F鍵,“否”按J鍵。計算機在播放完實驗任務后開始計時,受試做出判斷后終止計時,同時會自動呈現(xiàn)下一實驗任務。
計算機自動記錄受試在每個實驗任務上所用的時間和選擇結果,每做出一次風險回避反應計1分(即否定回答),以受試的得分和反應時作為因變量指標進行統(tǒng)計處理。
實驗完畢后,在假定決策結果為負性的情況下,采用Likert5點量表計分(“1”為最弱,“5”為最強),讓被試對自己主觀損失感進行評定。根據(jù)Loewenstein等人的研究[17],本文將主觀損失感操作定義為決策者在知曉自己的決策結果為負性的情況下,對決策結果造成的損失的主觀感受。
1.5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0.0統(tǒng)計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與相關分析等。
2 結 果
2.1 受試風險回避的得分情況
2(焦慮水平)×2(性別)的兩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特質焦慮水平與性別因素主效應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特質焦慮組風險回避得分高于低特質焦慮組[(5.97±1.53) vs.(3.27±1.25)];男生風險回避得分低于女生[(2.78±1.37) vs.(6.46±1.26)]。另外,焦慮水平與性別因素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43,P0.05],但在高特質焦慮組男生得分顯著低于女生[(3.41±1.66) vs.(8.53±0.91),F=7.08,P
2.2受試風險回避的反應時情況
對受試的反應時結果做2(焦慮水平)×2(性別)的兩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高特質焦慮組的反應時低于特質焦慮組[(1327.00±14.26)vs.(570.91±29.45),P
2.3主觀損失感與特質焦慮水平的關系
把受試主觀損失感的評估結果[女生組:(41.25±12.37),男生組(17.93±9.42)]與其特質焦慮水平做相關分析,結果女生組r=0.83,P
3 討 論
目前,有關焦慮水平對人決策行為的影響存在4種理論解釋,分別是認知資源理論、信息加工理論、概率偏向理論和情緒取向理論[7],古若雷等認為,概率偏向與情緒取向能較好地說明高特質焦慮者和焦慮障礙者的決策傾向,即,在同樣的決策情景下,高焦慮者往往傾向于認為存在更大的失敗概率;同時,他們對失敗造成的情緒刺激有更低的覺察閾限,而且上述認知趨向成為高特質焦慮者自我意識的一部分。因此,為避免決策失敗給自己造成的情緒刺激,高焦慮者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風險回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女生的主觀損失感與其特質焦慮水平的相關系數(shù)顯著高于男生,這說明與男生相比,女生的決策行為更多地受到情緒取向的影響,也就是說,女生表現(xiàn)出的風險回避傾向,可能并不是為了回避失敗本身,而是為了回避失敗給自己造成的強烈情緒刺激[15]。風險決策與人的道德推理、情感特點等有關,因為它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也可能造成與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規(guī)則相悖的后果。最近的研究表明,男女在道德推理上存在差異,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男性更強調抽象的公正、法律和規(guī)則,而女性更強調人際關系,而不是抽象的合法性,她們往往注重道德選擇的社會背景,以及個人決定對他人的沖擊[18,4]。這使女性更注重自己的決策對人際關系造成的可能影響,并努力回避由于自己的決策損害人際關系而引起的緊張感;同時,她們更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對自己的決策后果作出重新評估,從而使她們可能表現(xiàn)出更多的風險回避傾向。另外,男女在情感特點、情緒調節(jié)策略和冒險性上也存在差異,劉啟剛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調節(jié)策略中的災難化對女生的焦慮水平有顯著影響,對男生的影響不顯著。他們認為這與女生的心理敏感度高,更容易夸大問題的嚴重程度有關[10]。在本研究的風險決策中,受試在對風險情景作出判斷時,受心境一致性效應的影響,女生可能更容易高估決策后果的嚴重程度,使他們采取風險回避策略。劉金平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男生在冒險、叛逆等方面顯著高于女生,但在不計行為后果方面,男女生不存在顯著差異[19],這種差異可能使男生在風險決策中(特別是在緊急情景下)更容易打破規(guī)則的限制,打破決策的不良后果對行為實施的影響,采取果斷的行為。
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男生的反應時顯著長于女生,對于反應時上表現(xiàn)出的性別差異,可能是由男女生在認知風格上的不同造成的。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男女在認知方式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生在思維和感覺方面占優(yōu)勢,女生在直覺和情感方面占優(yōu)勢[9]。有關認知雙系統(tǒng)模型的研究表明,直覺與啟發(fā)式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該系統(tǒng)的加工更多的依賴于圖式、經(jīng)驗、定勢、期望等進行,而且不占用或很少占用認知資源并行加工,因此,認知加工速度更快;而思維和感覺方面的加工則與分析加工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該系統(tǒng)以理性為基礎,要占用大量的認知資源串行加工,由此導致其加工速度更慢[19-21]。由于上述差異,使男生的決策過程更為復雜,需要消耗更多的認知資源;而女生在決策過程中,往往放棄對情境的具體分析,直接依據(jù)自己的情感、信念、期望等作出判斷,由此造成男女生反應時的差異。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無法預料決策或行為的結果,例如,人們很難預知第二天考試的結果;也很難預測下一個交易日股市的行情等等,這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焦慮源。據(jù)全國十二個地區(qū)神經(jīng)癥流調資料顯示,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的患病率為1.48‰,女性和男性之比約為2∶1[22] 。這說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女性更容易受到焦慮情緒的困擾。目前,對造成上述差異的因素依然不是很明確。當前大學生的就業(yè)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如何權衡利弊,做出人生的抉擇,是每一位即將走向現(xiàn)實社會的學子們面臨的人生重大挑戰(zhàn)。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男女生有著明顯不對等的就業(yè)機會,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女生的焦慮水平。本文以大四學生為受試,探討了不同特質焦慮水平受試在風險情景中決策行為的性別差異,以期對大學生的就業(yè)決策和開展有效的就業(yè)指導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劉溪,梁寶勇.心理應激與特質焦慮、應對風格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8, 6(1):30-37.
[2]Eekker HL,Legare F,Stacey D,et al.Is anxiety a suitable measure of decision aid effectiveness:a systematic review? [J].Patient Educ Counsel,2003,50:255-262.
[3]Lauriola M,Levin IP.Personality traits and risky decision-making in a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task:an exploratory study[J].Pers Individ Differ,2001,31:215-226.
[4]郭永玉.人格心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101-516.
[5]胡治國,劉宏艷,張學新.情緒沖突:一個新的研究主題[J].心理科學進展,2008,16(5):692-698.
[6]Eisenberg AE,Baron J,Seligman MEP.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risk aversion and anxiety[J].Psychol Bull,1998,87:245-251.
[7]古若雷,羅躍嘉.焦慮情緒對決策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08,16(4):518-523.
[8]徐光興.性別差異的腦半球功能特殊化及其認知模塊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5(2):48-52.
[9]彭賢,馬素紅,李秀明.大學生認知風格的性別差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3):299-301.
[10]劉啟剛,李飛.大學生認知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抑郁和焦慮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7):604-605.
[11]Etkin A,Klemenhagen K,Dundmen JT,et al.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trait anxiety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basolateral amygdale to unconsciously processed fearful faces[J].Neuron,2004,44:1043-1055.
[12]Fellows LK.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 making:A re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J].Behav Cognit Neurosci Rev,2004,3(3):159-172.
[13]郭文斌,盧永紅,趙靖平,等.大學新生的焦慮情緒與容納應對方式[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0(4):243.
[14]馬虹.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238-241.
[15]Kaplan RM,Saccuzzo DP.心理測驗[M].趙國祥,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62.
[16]Wray LA,Stone ER.The role of self-esteem and anxiety in decision-making for self versus others in relationships[J].J Behav Decision Making,2005,18:125-144.
[17]Loewenstein GF,Weber EU,Hsee CK,et al. Risk as feelings[J].Psychol Bull,2001,127(2):267-286.
[18]Claire A,Etaugh CA,Bridges JS.女性心理學[M].蘇彥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79.
[19]劉金平,韓菁,劉亞麗.青少年冒險行為及其與人格、依戀的關系[J].心理學探新,2008,28(3):77-81.
[20]Evans JSBT.Logical and human reasoning:An assessment of the deductive paradigm[J].Psychol Bull,2002,128:978-996.
[21]Evans JSBT.In two minds:Dual-process account of reasoning[J].Trends Cognit Sci,2003(7):454-459.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xiàn)狀;措施
我國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但由于大多數(shù)的高職院校僅重視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教育而忽略對學生的學風培養(yǎng),造成了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嚴重厭學、學風不正等不良的學風問題,因此,為了實現(xiàn)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的,高職院校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風建設。
一、我國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現(xiàn)狀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相較于普通高校的學生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這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排在末尾,而錄取分數(shù)線也相對較低。相較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言,高職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應用培養(yǎng),但這并不代表高職院校的學生就可以忽略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而在現(xiàn)實情況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成績普遍較低也是被大眾所認知的事實。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還有無法明確人生目標、無法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就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且文化知識一直是自身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導致其在進入大學之后仍然保持以往學習的一貫作風,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沒有學習的目標。
(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主要問題
在對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調查中可以看出,我國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的是三個方面:首先,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和學習動力。相較于普通高校的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是學習成績較差或是高考失利的那部分,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心理上明顯會缺乏自信,同時也導致他們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其次,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厭學等不良情緒。有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的目的性,而出現(xiàn)翹課、逃課等現(xiàn)象。最后,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紀律性,學風紀律松懈,有的學生過于沉迷于網(wǎng)絡而有的學生則會做出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行為。
二、高職院校加強學風建設的措施
(一)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建設
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能明確自身學習的目的。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成績較低、缺乏學習興趣的現(xiàn)象,因此,各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并引導他們轉變對學習的觀念,在學習用用技能的基礎上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高職院校的各輔導員也可以通過職業(yè)規(guī)劃這一思想建設來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明確人生目標,使其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更加具有目的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動力。
(二)構建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相應機制
1、激勵機制的構建
通過激勵機制的構建能有效激發(fā)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中的動力。在市場競爭中高職院校學生的優(yōu)勢在于既擁有專業(yè)的應用技術,又具備一定的倫知識。因此,關于高職院校相應肌理機制的構建應當將重點放在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方面,并形成一種學生個體之間、班級群體之間相互競爭的氛圍,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在競爭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學校可以為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舉行一個隆重的頒獎典禮,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激勵。
2、監(jiān)督機制的構建
通過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能對高職學校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并以此來保障學校的學風建設。高職院校監(jiān)督機制的構建主要可以從以下的四個方面出發(fā):首先,要完善學校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以教育法為建設基礎根據(jù)國家相關部門的規(guī)定,并結合各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完善。同時要讓學校的所有學生都能了解規(guī)章制度的相關內(nèi)容并做到自覺遵守。其次,構建相關的學生監(jiān)督團隊,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進度和相互引導,進行對學生之間不良行為的約束,并以此來改變學生的作風問題。再次,根據(jù)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遲到早退、翹課曠課等問題,構建相應的談話制度對學生進行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教育,并制定相應的處分的機制,從而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良習慣進行約束。最后,要建立目標引導制度,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制定每學期的學習和行為目標,并監(jiān)督學生對自己所之目標的按時完成。
3、評價機制的構建
針對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重點所制定的評價機制,除妖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還要針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素養(yǎng)等在。因此,高職院校針對學生的評價機制的構建出了針對文化理論知識的考試之外,還要針對學生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進行評價,紀要注重評價的結果,也要注重評價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薇,李曉梅,黃蕓,辛紹偉,陳蕾.示范性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08(9)
[2]孫勇.生源多樣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4(27)
xx上半年,安防系學生管理工作在常態(tài)管理、黨建、團員活動、三自管理、女生指導、特殊學生群體扶助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為了體現(xiàn)“結合專業(yè),管理育人”的新型學生管理工作,現(xiàn)將20xx年下半年的學生管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兩支管理干部隊伍建設
1、加強學生管理干部的業(yè)務培訓,嚴格工作紀律。
(1)、掌握學生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能熟練運用。本學期開展以“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及管理教育方式方法”為主體的管理干部培訓、考核工作。
(2)、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嚴格工作紀律,要有為了學生成才服務的思想。明確中隊長是中隊學生管理第一責任人的思想。
(3)、建立良好、健康的師生關系,多下基層,多接觸學生,多說服教育、多人文感化。
(4)、推行學生管理績效和工作量考核。
2、結合“三自管理”,加強學生干部的機構、組織、使用和考核工作。
(1)、理清各類學生干部、干事的組織、機構、職責和權限。
(2)、培育學生干部工作能力,深化5人模式把區(qū)隊長的工作和團支部的工作有機結合。要突出學生會主席和團總支委員的主導作用。
(3)、學生干部值班和隊長助理制度要進一步實行,并且要總結、推廣。
二、加強學生常態(tài)管理工作
1、嚴格落實制度,要明確制度的嚴肅性和強制性。
2、學生常態(tài)管理工作重點仍舊是影響惡劣的重大違紀事件;集合整隊上課秩序;內(nèi)務衛(wèi)生;警容風紀四個方面。
3、加強正面典型人和事的宣傳。同時對違反紀律的學生要開展有效的教育,堅持周六、周日“補學習制度”、“補隊列操練”規(guī)定。
4、加強和老師、家長的聯(lián)系和溝通。
6、規(guī)范各類常態(tài)管理的檢查,中隊要重視檢查的結果并且開展數(shù)據(jù)的分析。
三、加強信息通報工作
1、重視學生信息報道組的工作。
2、加大對安全防范系網(wǎng)站的投入和建設。
3、重視對學院內(nèi)外投稿學生的鼓勵。
四、加強黨建
1、開展業(yè)余黨校三分校正常的培訓工作。
2、開展對學生入黨前后的教育、引導,突出黨員的先進性,開展主題為“先進”“奉獻”的黨員教育系列活動。
3、開展和行業(yè)企業(yè)的黨支部共建、學習活動。
4、堅持學生公寓黨支部工作。
五、加強學風建設
1、學生管理干部聽課制度的全面推行。
2、密切和上課老師的關系,在學生管理上取得老師的幫助和支持。
六、做好新生接待工作
關鍵詞:班組組織 管理 學風建設
我系積極響應學院的號召,在創(chuàng)建優(yōu)良學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采取了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全系師生積極配合,實施督察晚自習、督察上課出勤、召開學習經(jīng)驗交流會、強化班主任工作、嚴把考試考風紀律、鼓勵專升本、不定期座談討論、定期進行信息反饋等一系列有效推進學風建設的措施。
1 以班集體建設為核心,以評“優(yōu)良學風班集體”為切入點,提高對學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良好的學風是增強廣大學生成才意識,提高班集體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有效載體;是嚴明學習紀律、規(guī)范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法寶。學風建設必須由系部學工與教學密切配合、長期堅持,它其實是一項持久的系統(tǒng)工程,應由全體教師、學生積極參與,師生良性互動。
2 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嚴格紀律,塑造良好學風
2.1 班主任輔導員積極引導學生,加強班級管理,按照“優(yōu)良學風班”的標準,指導班級開展工作,努力把學生引導到專業(yè)學習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上來。
2.2 嚴格執(zhí)行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對班級進行綜合評定,將其納入各級、各類評優(yōu);嚴守課堂紀律,加強課堂學習考勤,同時狠抓學生晚自習;對于學習不求上進、違紀者給予批評教育,對于屢教不改者及時給予嚴肅處理。對表現(xiàn)突出或進步較大的班級,將其檢查結果作為評選“先進班集體”、“優(yōu)良學風班”的重要依據(jù);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個人,將與學年評選“三好學生”和其它評優(yōu)掛鉤,并適時予以表揚。
2.3 正面激勵,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在晨會及學生大會中,通過樹立先進典型,激勵廣大學生學習榜樣。我系汽車維修0831班學生夏波獲得“國家獎學金”及機電0835班學生劉海燕獲得“東方之星獎學金”等都在廣大學生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樣作用。近幾年來,各類學生獎學金在學風建設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學生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爭優(yōu)氛圍,使學生學有所比,目標明確。
2.4 根據(jù)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一年級要結合新生教育,圍繞專業(yè)思想教育,幫助新同學積極轉變角色、重新樹立目標、努力投入學習;二年級要針對專業(yè)課學習,掀起“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潮,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習成績,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著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畢業(yè)班要圍繞就業(yè)工作,著重抓好畢業(yè)實習設計、畢業(yè)論文等工作,加強就業(yè)指導服務,努力提高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能力,對大多數(shù)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應給予就業(yè)心理咨詢、就業(yè)信息和轉變就業(yè)觀念等指導,使畢業(yè)生做好充分的從業(yè)準備。同時,根據(jù)各學期學習狀況,完善學習困難生檔案,加強監(jiān)督力度,指導其優(yōu)良學風的建立。
2.5 嚴格考風考紀,端正考試態(tài)度,開展考風考紀的宣傳教育活動,杜絕作弊。
2.6 教育和引導學生根據(jù)綜合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和突出個人特長相結合的原則,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和職業(yè)理想,主動安排課外學習計劃,拓寬知識面,強化職業(yè)技能訓練,提高就業(yè)競爭力,積極組織各類科技學術和人文講座;組織師生座談會;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多專業(yè)技能競賽活動。通過舉辦學術講座或報告會、專業(yè)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學習經(jīng)驗交流會、師生交流座談會、主題班會等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7 各班級、團支部、黨支部要通過主題班會、主題團日等方式,圍繞“學風建設”開展活動和組織學習討論,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各班班干部,尤其是班長和團支書,要增強責任意識,加強上課考勤,積極組織本班同學參與學風建設活動,倡導每一位同學做“優(yōu)良學風班”的建設者和推動者;學生黨員、學生干部要成為班級創(chuàng)建“優(yōu)良學風班”的倡導者,并在創(chuàng)建和推進過程中承擔骨干作用;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在學風建設中起到表率作用;學生黨員要從自身抓起,真正在學風建設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倡導黨員骨干、學習尖子與學習困難的學生結對幫扶、幫教、幫學。
2.8 抓專升本、促學風。我們通過進一步宣傳發(fā)動、強化服務等措施,我系學生的專升本氛圍更加濃厚。
3 強調教風對學風的重要影響,加強專業(yè)教師教學管理,促進優(yōu)良學風形成
3.1 任課教師要在建設班級優(yōu)良學風過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把教書和育人相結合,積極參與到學風建設中去,特別是要做好學生的專業(yè)思想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就業(yè)和深造的指導等工作,并輔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習興趣。
3.2 任課教師從嚴要求學生,認真把好上課關、輔導關、作業(yè)關、考試關和成績關,提高日常測驗、出勤率、作業(yè)在總成績中的比例,嚴格遵守教學紀律和教學規(guī)范,嚴格課堂考勤,維護教學秩序,促進和維護良好的學風。
3.3 我系各個班級根據(jù)專業(yè)設置班級導師,要求班級導師盡職盡責,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開展課程座談會、學生講座,及時了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解決自己所指導的學生在學習上、專業(yè)發(fā)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做好解答和輔導工作,在廣大學生中受到了好評。
4 不足及努力方向
4.1 使全體同學都深刻認識到學風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
4.2 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還不夠明確,學習自覺性不夠,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應有的調動和發(fā)揮。因此,導致學習主動性差,存在應付式學習,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甚至隨意抄襲等不良現(xiàn)象。
4.3 學習中的功利主義傾向太強。學生中較普遍地存在重視工具性、專業(yè)性課程的學習,而忽略知識類、修養(yǎng)類和一般理論性課程學習的問題。學習方法欠佳,學習效率不高等。
總之,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需要全員參與。在我系開展建設優(yōu)良學風班活動以來,以教風帶動學風,以管理促進學風,以服務影響學風,各年級、各班和全體師生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到學風建設中來,以環(huán)境培育學風。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我系的學風有了明顯的好轉,涌現(xiàn)出了許多爭創(chuàng)優(yōu)良學風班的先進班集體。
參考文獻:
[1]韓延明.學風建設:大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永恒主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袁貴仁.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穩(wěn)定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2(5).
[3]薛占鋒.高職院校學風建設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4).
[4]杜安平,張晶.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現(xiàn)狀與應對策略[J].遼寧高職學報,2008(10).
[5]李惠英,張景成.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J].吉林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5).
[6]袁華.當前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的影向因素分析[J].經(jīng)濟師,2006(11).
[7]謝文兵.試析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意義、問題和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