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食品工業生物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范文第1篇

      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中應用前景展望

      大力開發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有關食品添加劑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目前主要集中在天然食品添加劑的研究、食品添加劑制備中的生物高新技術研究和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技術研究等。根據國際上對食品添加劑的要求,一是用生物法代替化學法合成的食品添加劑,迫切需要開發的有保鮮劑、香精香料、防腐劑、天然色素;二是大力開發功能性食品添加劑,如具有免疫調節,延緩衰老,抗疲勞,耐缺氧,抗輻射,調節血脂,調節腸胃功能性組分。

      發展微生物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開發的過程中微生物工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生產食品具有獨特的特點,繁殖過程快,在一定條件下可大規模生產,要求營養物質簡單。如醬油、食醋、酒與雙歧桿菌料、酵母片劑、發酵乳制品等微生物t療保健品一樣,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食用菌不僅營養豐富,還含有許多保健品功能成分,應大力發展食用菌保健食品。

      新生物資源的開發及利用。新生物資源包括一些未開發的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等,對中國而言,傳統中藥材是一個寶庫,很多中藥本身就是食品,這方面日本已十分先進,尤其是確定重要的品種規范,種植規范,成份的穩定性以及動物臨床試驗的驗證,以制造出能夠被世界廣泛接受的功能食品。另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洋藻類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生物資源。研究表明,大部分微藻含有生物活性物質,并且可安全食用。中國可使用的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很多品種尚未開發,而其中一部分還具有十分優良的遺傳特性,如果采用現代生物技術,相信中國食品工業尤其是功能食品工業會有長足的發展,并在世界食品工業占據重要地位。

      未來的食品產業發展

      昆蟲食品。食用昆蟲產品從營養滋補、藥用需求、休閑需求以及保健需求四個方面對昆蟲食品的市場潛力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提出了發揮食用昆蟲產品內在價值優勢,抓住行業競爭環境寬松的機遇,努力采取措施跨越發展制約因素是促進昆蟲食品市場開發的有效措施。從現在的螞蟻食品、蠶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來看,它已成為一座微型的營養寶庫,具有抗風濕、抗癌、護肝、平喘、解痙、補腎、健脾、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等多種藥理功效,在西方國家昆蟲食品已成為貴賓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會涌現出一些品種各異的昆蟲食品。

      變態食品。變態食品是指在形態上與常用食物發生了很大變化的食品。如由原來的固態食品,現在加工成液態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樣的形式。日本生產的粉沫酒,加入適量水即可飲用。其色澤、風味與液態酒一樣。美國最新研制的一種“空氣食品”它是含有人體必需營養的一種懸浮顆粒。將其按一定比例調配好,裝入一種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時將嘴對準容器的噴口,用手輕輕一按開關,馬上就會有一股“風”噴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饑餓感立即消失,同時產生一種進食美味佳肴的愉悅感受。目前,我國這種食品還很少,但變態食品必將是我國未來食品的一種更有創意、更新型的一種食品。

      合成食品。合成食品是利用遺傳變異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創造出來的食物,與天然食品沒有什么區別,還可利用變異的真菌和酵母菌把人們不愛吃的食物變成美食家所樂道的食品。如人們可以像處理合成纖維一樣,把真菌生產出的菌絲按照某種紋理結構紡織、編結、成型。這樣就可以制成某種特殊的食品。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生物技術;教學現狀

      1 問題的提出

      生物技術是“應用自然科學及工程學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劑(酶或活細胞)的作用將物料進行加工,以提品或為社會服務”的技術。

      生物技術是一門實驗學科,作為世界三大高新技術之一,其飛速發展使其日益滲透到各學科領域及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隨著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應用中的日益廣泛和深入,它已逐漸成為提升我國食品工業技術含量、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核心技術。因此,培養既掌握食品工程技術,又能將生物技術熟練應用于食品加工中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是食品工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

      然而,生物技術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教學領域中并不是傳統的學科,關于它的教學,我們沒有多少經驗可循。因此,調查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生物技術教學現狀對食品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研究生物技術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滲透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對了解兄弟院校的教學情況,相互取長補短以指導本專業的教學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2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生物技術的教學現狀

      為了充分調查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生物技術的教學現狀,并進一步為本學科課程的設置提供依據,我們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了全國多所院校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兩個層面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研究。

      2.1 本科教學

      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本科教學課程設置方面,我們調查了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福州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熟理工學院、暨南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13所高等院校,統計發現,少數高校除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兩門專業基礎課外,沒有設置相關的生物技術課程,如江南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多數高校設置了相關的生物技術課程,如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生物技術導論、食品酶學、發酵食品工藝學等,有的作為選修課,有的作為限選課或必選課。

      2.2 研究生教學

      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教學課程設置方面,我們調查了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福州大學、天津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暨南大學、廣東海洋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15所高等院校,經調查發現,與本科教育相比,在研究生教育階段,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學生生物技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培養。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尤為突出,它將食品生物技術作為一個專業設置在食品科學與工程的一級學科下,分設食品基因工程、食品蛋白質和酶工程、發酵工程、食品微生物學、果蔬生理與分子生物學、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6個研究方向,所設置的生物技術類課程主要有食品生物技術、高級生物化學、食品生物技術專業Seminar、分子生物學專題等學位課,以及基因工程專題、細胞工程進展、發酵工程專題、食品酶學、高級食品微生物學、發酵食品研究進展、高級葡萄生理與分子生物學(葡萄酒方向必選)、葡萄酒化學進展(葡萄酒方向必選)、果蔬采后生理研究進展(果蔬貯藏方向必選)、蛋白質化學、生化技術、活性酶蛋白凝膠電泳技術、食品微生物實驗新技術等選修課。多數院校在食品科學專業設置了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方向,如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福州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等。多數高校的食品科學專業將食品酶學或食品生物技術(中國農業大學選擇的是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方法與進展)作為必修課,其他專業或必修或選修,也都設置了食品酶學或食品生物技術課程。也有部分學校設置了其他生物技術課程,如陜西科技大學食品科學專業將現代食品微生物學和現代分子生物學作為學位課。

      從學分要求上看,各高校對碩士研究生總學分的要求在30~35分,其中生物技術類課程的學分為4~12分,占總學分的12%~35%。

      2.3 理論學習與實驗學時的分配

      在同一門生物技術類課程理論學習與實驗課時的學時分配上,各高校之間也存在著很大差別。在本科學習階段,多數院校未設置實驗內容,只有少數院校例外,如浙江大學和山東輕工業學院,兩者都為本科生開設了食品生物技術選修課,共40學時,其中實驗16學時。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各院校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只有理論課的學習,而沒有設置實驗環節,如山東農業大學,設置了食品酶學和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兩門生物技術課程,作為專業選修課均為純理論課,各40學時;天津科技大學的食品生物技術為純理論課,共64學時。但多數院校設置了實驗學時,如江南大學設置了4門相關課程,食品酶學學位課63學時,其中實驗27學時;生化分離技術學位課44學時,無實驗內容;食品生物技術選修課30學時,無實驗;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選修課60學時,其中實驗20學時。還有些院校設置了專門的生物技術實驗課程,如中國海洋大學有專門的食品生物技術實驗課程,34學時,暨南大學有高達72學時的食品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課程。

      2.4 實驗內容的設計

      各院校對實驗內容的設計差別很大。有些院校在實驗內容的設計上不考慮與食品專業的直接相關性,如中國海洋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食品生物技術實驗課,只涉及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兩大實驗內容。有的院校只涉及與食品工程密切相關的生物技術實驗內容,如山東輕工業學院設置與食品工業密切相關的酶工程與發酵工程核心技術作為主要的實驗內容。也有些院校比較全面,如江南大學既涉及作為生物技術本身核心的基因工程實驗內容,又涉及與食品工業密切相關的酶工程內容。而暨南大學食品生物技術綜合實驗則最為全面,既涉及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本身的核心實驗內容,又涉及與食品工業密切相關的如α-淀粉酶、果膠酶、過氧化物酶的活力測定等酶工程的內容,以及如腐乳毛坯的制備等發酵工程的實驗內容。

      3 結束語

      通過對相關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生物技術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和歸納總結,我們可得出以下結論和啟示。

      3.1 總體對生物技術重視

      近些年來,由于生物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著食品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因此,各高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普遍重視生物技術的教學,無論在本科學習階段還是在碩士研究生階段都有除生物化學與微生物學兩門專業基礎課以外的生物技術相關課程,這與十幾年前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

      3.2 各高校之間的嚴重不平衡性

      各高校之間在生物技術課程的設置上,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這包括所開設的課程、總學時數、實驗學時數以及實驗內容的設計等多個方面。

      3.3 本碩學習內容之間的難銜接性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范文第3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江南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1689

      國內刊號:32-1751/TS

      郵發代號:28-79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生物工程技術;工農業;醫藥食品;環境保護;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Q8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171-02

      生物工程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公害與開發比重等特點。在人類解決生存與健康、食品短缺、資源和能源缺乏、環境污染重大問題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生物工程在工業方面的應用不僅提供大量廉價的原料和產品,同時引起傳統化學工業的工藝改革。目前常用的化工原料除有乙醇、丁醇等傳統產品外,利用固定化棒桿菌的生物反應器,由丙烯腈生產丙烯酞胺的工藝已獲得成功,其產品回收率高,成本低。另外,如能將生物催化引入化工領域,其影響所及極為巨大,從而產生根本性的變革[1]。

      一、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食品與人們的生活相關,生物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生產速率,從而提高了食品產量和質量,拓展食品的種類。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的真菌蛋白,具有蛋白質含量高和低脂肪的優點;國外以淀粉為原料生產果葡糖漿。用酶法或發酵法生產的新的甜味劑氯化砂糖是砂糖甜度的600倍;應用發酵法生產出對人體健康無害的食品添加劑,將逐步代替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合成品[2];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常用的安全檢測技術是生物傳感器技術、免疫學方法和生物芯片等。這些技術具有分析速度快,專一性強,靈敏度高等優點,在生物安全性檢測領域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3]。

      二、在材料方面的應用

      生物技術在納米材料,仿生材料,醫學材料多方面有重大應用。

      (一)納米材料

      1.納米金屬材料。納米金、納米銀和納米鐵為當前采用較多的納米金屬材料。納米金是金的微小顆粒,在水溶液中通常以膠體金的形態存在。其最重要的應用之一是對細胞內部進行染色[4-5]。納米銀生物材料: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銀離子有分解生物細胞膜和干擾細菌呼吸功能的作用;銀本身具有抑菌的作用,而納米銀因其可與細菌的DNA鍵合,抑制其繁殖,故而納米銀的抗菌性能遠遠優于傳統的銀離子殺菌劑。納米鐵生物材料:有研究顯示,在癌癥中引入超順磁生物相容納米氧化鐵顆粒膠體懸浮液,然后施加外磁場,可以將壞死組織和攜帶粘附的納米鐵直接進行降解[6]。

      2.納米無機非金屬材料。納米無機生物材料在人工骨、人工齒以及牙種植體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國外已研制出含有ZrO2的納米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用在人工齒上。它的性能可達到甚至超過致密骨骼,且生物相容性優。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炭納米材料能促進骨組織修復生長,減少神經組織瘢痕產生,進神經再生。

      3.納米高分子生物材料。納米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主要來源于真核生物、細菌和病毒。常見的材料有:(1)多肽蛋白質酶等;(2)滅活病毒細菌質粒等;(3)多糖物質,如淀粉、明膠、纖維素、甲殼素等;(4)多聚磷酸酯、(脫氧)核糖核酸等。

      (二)高分子仿生材料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從生物現象中發現了奇異的功能。如從荷葉表面的自清潔功能得到啟示,研究出了超疏水材料;從鯊魚皮等生物表面減阻性能的啟示,研制出了表面減阻仿生材料;從壁虎腳墊的吸附原理得到啟發,研究出了高強度吸附材料……仿生材料的研究為生活提供了無限可能[7]。

      三、在能源方面的應用

      大力發展生物能源,有助于為社會生產提供新的農業生產力。通過加工生物燃料,可以起到能源替代、環境保護等多重經濟效應。第一,生物能源能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其特點是“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生物燃料可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比如在全國范圍內使用廣泛的沼氣,其年總產量達到104億多立方米,在我國使用用戶已達3000多萬個,沼氣在生產生活中發揮重大作用[8]。第二,實現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纖維素資源主要來源于各種農作物和農業加工的副產品。因此,如果充分發展生物工程技術手段大力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可以將數量巨大的農業副產品或廢棄物變廢為寶[9]。

      四、在農業方面的應用

      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在農業產業的運用尤其廣闊。隨著分子生物學、蛋白質工程、細胞生物學近些年的大力發展,基因工程與其他新興學科相聯結。各種生物技術手段在農業生產上培育出了優質、高產、抗病蟲的農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魚類等新品種,擴大食物、飼料、藥品來源,提高農業生產效率[10]。

      五、在醫藥方面的應用

      目前,醫藥衛生領域是現代生物技術應用得最廣泛、成績最顯著、發展最迅速、潛力也最大的一個領域。疾病預防:利用疫苗對人體進行主動免疫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例如用基因工程制造乙肝疫苗用于乙肝的預防。同時由于生物技術的引入使得貴重藥物的生產規?;?,降低了藥品價格,開辟了藥物生產的新紀元。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降解產物對機體毒副作用小,能滿足多種生物醫學需要,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通過常規方法制成所需要的制品[11]。

      六、在轉基因的方面的應用

      目前,基因組的研究將由“結構基因組”向“功能基因組”轉變。關于農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進展迅速,具有廣譜抗性的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都將獲得更大優勢。生物性抗逆向非生物性抗逆的轉移。通過轉基因技術相栽培作物導入抗性外源目的基因,可以改良植物的耐脅迫性。利用轉基因植物生產稀有蛋白等產品。目前已經成功轉化口服疫苗的植物有煙草、番茄、馬鈴薯、萵苣、和苜蓿等。植物轉化能為我們提供更為廉價的蛋白質,因此利用轉基因植物,開發新型疫苗將可能成為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疫苗開發途徑[12]。

      七、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

      由于工業的不斷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利用以及排放大量污染物,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地破壞。生物技術除了應用在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以及土壤、水體等的生物修復,還可以進行環境污染的快速監測、粘泥的控制、污泥脫水、油脂分解、農業環境保護等。

      參考文獻:

      [1]宋憲亮,孫學振,王洪剛.淺析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J].西北生物學報,2008,(3):20-32.

      [2]奇曉巍.生物工程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0,31(7):176-177.

      [3]孫遠.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工業領域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通報,2009,(11):48-55.

      [4]徐翔暉,王雪微,陳曉農.納米生物材料的應用[J].綜述,2009,6(1):72-78.

      [5]張陽德.納米生物材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61-62.

      [6]元家鐘.納米鐵治癌法[J].粉末冶金技術,2005,(10):382.

      [7]吳成偉,張偉,孔祥清.仿生材料表面微納力學行為[J].力學進展,2010,40(5):543-562.

      [8]丁聲俊.生物能源:“三農”發展的新動力[J].求實,2010,(10)34-36.

      [9]劉瑩.現代生物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24):61-62.

      [10]顧偉,劉雷艮,左保齊.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6,26(1):69-73.

      食品工業生物技術范文第5篇

      英文名稱: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藥科大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藥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5-8915

      國內刊號:32-1488/R

      郵發代號:28-24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4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