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零售市場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年以來,我國零售業營業額連續9個月呈現下滑態勢,即便是旅游消費旺盛的“國慶黃金周”傳統百貨、超市的表現也并不突出。
按照零售業一般規律,一年的最后一個季度通常會因為金九銀十、元旦、春節使消費市場止跌回升。但由于在電子商務的步步緊逼、年末促銷下,傳統零售業指望業績沖刺逆轉的年末促銷可能被電商企業提前截留,再次出現四季度消費低迷的“最壞行情”。中泰興龍董事長田純剛在2012年聯商風云大會上表示,四季度國內零售業將更為慘淡。
“光棍節”瓜分傳統零售份額
11月11日,一個普通的日子。既不是中國傳統節日,也不是西方節日的舶來品,如今卻成為一個全網絡商家集體促銷、全國網民瘋狂網購的消費狂歡日。
2012年11月11日,醞釀了一個月的“光棍節”電商大戰拉開帷幕。不少市民11月10日晚就守在電腦旁準備搶購打折商品,電商網站的交易額也屢屢刷新紀錄。截至11日下午2時,淘寶天貓成交額已突破100億元人民幣,遠超美國最大網上購物節的單日成交額。與火爆的網購形成對比的是,傳統商家當天表現中規中矩。
淘寶天貓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零點后的10分鐘內,訪問量就超過了千萬,支付寶總交易額突破2.5億元。11月12日0:07,淘寶天貓官方微博消息稱,11日全天,支付寶總交易額191億元,其中天貓132億元,淘寶平臺59億元。此外,電商網站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銷售額也都有大幅增長。而當天上午,因為下單的人太多,天貓網站一度癱瘓,很多人下了訂單付不了款。
據悉,11月11日購物狂歡節由淘寶發起,共有超過1萬家的網絡商家參與。由于參與活動的品牌與商品優惠力度極大,因此其他電商品牌紛紛跟進促銷,一場業內所謂的“中國網購節”就此誕生。
據悉,每年感恩節后的第一個星期一是美國最大的網上購物節“網絡星期一(cybermonday)”,去年這一天全美購物網站在線銷售額達12.5億美元,約合78億元人民幣。而11日僅天貓的交易額就遠遠超過這一數字,顯示出巨大的消費能力。
與電商網站攻城略地相比,“光棍節”這天,北京傳統商超商家反應平平,不少商家甚至沒有整體促銷計劃。“今天降溫,出來逛街的人少,更少了一部分客源。”一家百貨店的銷售人員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光棍節”促銷活動電商完勝傳統商家,這是一次傳統零售業態與新零售業態的正面交鋒。電商狂砍數百億元銷售額,反映出中國的零售業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線上交易形式已經由之前的作為零售產業的補充渠道之一,轉型為拉動內需的主流形式,由此開始全面倒逼傳統零售業態升級。
盡管不少參與此次網購的市民買到了心儀的商品,但也有不少人感到遺憾。一些網民表示 ,熬了大半夜 ,很多之前看好的降價商品幾乎全部缺貨 ,感覺很掃興。盡管此次“網絡狂歡節”不少商品確實降幅達到5折以上,但仍有部分商品折后價優惠幅度不大,而網頁癱瘓、支付困難、商品缺貨等老問題依然存在。
電商如狼似虎沖擊傳統店家
在傳統零售商們看來,電商如今已經到了如狼似虎的地步。宏觀上看,由于今年整體經濟形勢處于下行通道,人力成本增加,線下消費者的購買力和零售業的利潤貢獻開始急劇緊縮,但網絡購物的沖擊卻是當下傳統零售商普遍認為的“真正的沖擊”。
據《2011年度中國B2C電子商務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國內B2C、C2C與其他電商模式企業數已達20750家,同比增長43.1%。而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2.03億人,同比增長28.5%。
據該中心監測數據,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國B2C網絡購物市場上,位列前三的分別是淘寶商城、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各自占到交易市場的51%、18.5%和3.3%。
該報告還對B2C市場的綜合百貨類、3C類、圖書音像類、母嬰類等18個領域進行了調查研究。
結果發現,服裝網絡購物市場,以2035億元的年交易額,坐上2011年B2C市場頭把交椅。從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和數量來看,服裝服飾類產品都成為網購第一大商品。緊隨其后的,分別是3C類、美妝類和奢侈品類。交易額各為1681.2億元、380.05億元、107億元。
步步高商業連鎖董事長王填認為,網店目前不需要納稅,由此導致網店與線下實體店運營成本差距達60%,這對傳統線下零售業是“毀滅性的打擊”,將令整個傳統零售市場價格體亂套。“正常門店零售商品含稅費約60%,消費總量約16.7萬億元;網購近5萬億元,可是基本無稅或少量稅負,傳統零售企業根本無法與電商抗衡。”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零售企業除了要應對新興網上家電零售商的威脅,另一個“倒逼”因素實則是實體店經營成本在日益加重。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介紹,2010年,連鎖企業續約房租成本平均上漲約30%。優質網點資源的競爭、房地產價格飆升帶來房租的大幅度上漲,有限的利潤被租金吞食,造成企業新開門店數量的減緩。
人工成本也在上升。對百強企業的抽樣統計顯示,2010年,人工成本平均上漲15%。此外,人員流失率高以及因此造成的招聘、培訓等方面的投入也明顯增加。
因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認為,傳統零售業也要搞網上銷售。傳統零售業做網絡零售有很多優勢,包括進貨渠道、品牌影響力、實體店的購物體驗、售后服務、配送物流系統等。
實體店成網購者體驗店
網絡購物越來越流行,它對于社會商業活動的影響已不容忽視。隨著網絡經濟的蓬勃興起,服裝、日用品、家居、建材、數碼、醫藥、書籍……
由于網店商家具有庫存壓力小、經營成本低、經營規模不受場地限制等優勢,消費者網購商品可以獲得較高的消費折扣。如網購圖書價格要比書店優惠30%~40%,美容化妝品與實體店相比,其折扣幅度大約也在20%~30%。
從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種類來看,在網上購買過服裝的人數最多,占調查人數的76%;其次是購買生活百貨,所占比重為52%;購買時尚精品(手表、皮包等名牌精品)的比重為43%。還有部分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書籍、化妝品、 IT 家電數碼等。
網購者在商場里看到一些喜歡的品牌服裝就先試穿,如果覺得適合自己,就記下服裝的牌子和貨號,回頭到網上商場搜索就會搜到很多相同的服裝,大部分都要比商場的價格低,加上郵費仍然很劃算。
冬季羽絨服是商場里銷售的重點商品,但拿起羽絨服吊牌想看一下價格,意外地發現上面顯示成分、價格、顏色等信息的標注均有,單“貨號”一項被抹掉了。再翻看同款不同顏色的另一件羽絨服,上面竟然連吊牌都沒有了。
顧客偷記貨號讓傳統店很頭疼,于是,他們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把貨號一行字抹掉,只留一件樣品羽絨服的吊牌,其他的暫時摘掉。據悉,網購給出的品牌服裝折扣通常比實體店高許多,有的品牌新款服裝,實體店里最多只給8.8~9折的貴賓折扣,網上代購的折扣卻在5~7折之間,為了防止顧客流失,一些實體店經營商家就把那些新款式服裝的貨號等信息涂掉了。店老板稱,這是為應對網絡購物的沖擊而作出的無奈之舉。
業內專家黃文杰認為,電子商務是現代商業的發展趨勢,電子商務以諸多優勢尤其是價格低廉、方便快捷深得中國消費者的喜歡。但網絡零售并不能取代實體店,因為實體店有消費體驗、休閑逛街的感受,而網絡零售沒有。
世界發用品2004年的市場總額為47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7%。但從洗化產品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的市場狀況看,許多制造商一直都在努力拓展其市場,以便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
無論是市場的規模還是成熟度的發展都大大加快了發用品市場的全球化,而全球化又促使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進而使這一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為了應對這種局面,制造商們只能做更多前瞻性的工作,不斷地開發各種功能性更強的產品。
在法國和德國正面臨著發用品零售市場增長緩慢的挑戰,而經濟形勢比較樂觀的英國和西班牙的情況則要好得多,購買力的增加有助于發用品市場的繁榮,因為人們更有能力在美化儀容上投入更多的金錢。在英國2004年增加最多的品類是發廊使用的專業產品,這些產品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折扣;而西班牙市場的繁榮則得益于不斷開發的高附加值產品,如各種調理用品和防曬產品。
在巴西,發用品功能細分化程度較高.推動了市場較快的增長,市場上有各種系列產品,如針對不同人群(男士、女士和兒童)和不同用途(不同發質及用于各種化學品處理過的頭發)的產品。
在俄羅斯,美發沙龍用產品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而這一市場以前是小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這一新趨勢則是與都市里高檔美發沙龍的快速發展有關。
但這一行業也并不都是那么樂觀,世界最大的發用品市場美國已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不確定,這主要與制造商激烈的競爭以及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下降有關。
日本發用品市場2004年雖然已有一些恢復.但仍然經受著慘烈競爭的折磨,高檔產品的盛行和經濟形勢的復蘇帶動了發用品的銷售。
談到發用品各品類的市場份額,毫無疑問,香波仍然是第一,由于高度的全球化使這一品類的增長受到一定的抑制,這一品類白熱化的競爭態勢意味著創新是生存的關鍵。染發用品排第二,這樣的市場源自染發產品配方的精良。在英國和澳大利亞,銷售的增長歸因于持續地開發年輕人感興趣的產品。定型產品的增長非常小,為2%。現在流行趨勢是令頭發顯現自然特性,而且許多香波配方中都具有了一定的定型功能。據預測這一品類的發展前景并不令人樂觀,因為二合一洗護產品在未成熟市場上的情況也已開始衰退,消費者已經知道這類產品的護發效果并不理想,該類產品市場的振興有待于各主要制造商對消費者做進一步的消費教育。
隨著發用品多樣化的進一步發展,有人預計這種過度的市場分割會給這個品種的發展帶來危險,如最發達的美國市場正在承受著缺乏品牌忠誠度的后果,而這一傾向在世界范圍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2006年化妝品包裝的主色調――桔黃色
Ampacet公司最近了16種化妝品塑料包裝的色彩,并聲稱這些色彩將成為今后兩年化妝品和個人護理品包裝的流行色彩,其中桔黃色將是最主要的流行色。
公司稱這些色彩是研究了許多可能對色彩產生影響的領域后得出的結果,其中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
“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我們客戶,利用我們生產色母粒來創造出美觀和令人愉悅的包裝,以吸引消費者關注并購買我們客戶的產品。”公司市場開發部負責人如是說。
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2006年最流行的顏色將是桔黃色,這一色彩對傳統的流行色紅色形成強有力的沖擊。2007年桔黃色仍將是主打色調,其次是淺桃紅,紫色也將逐漸成為主選色彩之一。
具體的研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文化活動,消費態度、地理因素和經濟環境變化,所有這些研究結果的一個共同的結論是:消費者的需求個性化趨勢在不斷增長,這對流行色彩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其中不同種族組成的家庭數量的增加以及家庭成員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變化,都促使洗化產品包裝的色彩變得越來越中性化,且更能表現自我。進而出現了由傳統觀念中認為代表不獨立的兩種顏色,即粉紅色和黃色的混合色,Ampacet公司稱之為神秘的珊瑚色。
生活在個性和民主家庭中的年輕消費者對個性化和精妙的華貴感有更強烈的要求,進而使市場進一步細分,包裝企業對這種趨勢必須有所反應。
歐萊雅公司最近開發的男用護膚系列產品就采用了醒目的桔黃色包裝,結果這個漂亮的包裝幫助產品大獲成功,這也從一個側面支持了Ampacet公司桔黃色將流行的理論。
行業協會保護抗茁皂
因美國健康專家提出,抗菌皂的除菌能力并沒有比普通肥皂或清水更強后,美國化妝品個人護理品和香精香料協會(CTFA)和肥皂洗滌劑協會(SDA)對此做出反擊。
FDA的專家組主張,對抗菌皂是否有效這個三千多年來一直含糊不清的提法應給出相應的證據。
范得比爾特大學醫學院副校長助理AlistairWood說:“我還沒有看到相關的資料能證明,用抗菌皂及相關的抗菌濕紙巾洗手會有更好的效果。”
專家組認為,如果沒有普通的肥皂和水,那么以酒精為主的消毒劑可能是一個好的替代品。
對上述提法行業協會做出反擊回應,聲稱有絕對有效的證據可證明抗菌皂殺菌更有效。“三十多年的研究已證明,抗菌產品可以減少和去除那些可能導致疾病傳播的細菌.正如我們給FDA的證明中所陳述的那樣,抗菌產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兩位行業協會的人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當然有關抗菌產品與阻擊病菌相關性.現在是由實驗室的研究結果推斷的.還沒有得到詳細確切的證明。
聯合聲明還指出,提出這一反擊主要是依據這樣一個事實,即人們每天都面臨著將有害細菌相互傳播或傳播給其它生物的可能.抗菌產品已經證明可將這種人們暴露在有致病菌的環境下可能導致的危害減少到最小,從而給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額外的保護措施。
FreedoniaGroup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像肥皂類產品對各類抗菌成分的需求近年來呈穩定增長的趨勢,這與近年來健康和衛生意識教育的普及有很大關系。報告指出對這類產品需求量的年增長率為5%,到2009年市場銷售額將達到9.3億美元。
2006年歐美化妝品市場走勢
2005年因化妝品市場逐步轉向系列產品暢銷而倍受業內人士關注,但有關專家相信2006年將是一個新品開發非常活躍的年份,預計主要的發展趨勢是自助護膚套裝以及有機產品和性健康產品升溫。
抗衰老產品一直是2005年新產品開發的重點,隨著這類護膚品配方復雜程度的不斷增加,終產品的價格也愈加昂貴。不過,在這一年里也開始有一些新品類露出一絲曙光,市場調查公司Dataminitor預測,2006年這些新品類中的一些產品將真正發出耀眼的光芒。
由于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其中包括Botox的替代品和家用自助肌膚新生套盒,因而消費者將逐漸收住給美容院老板支付高額皮膚護理費的腳步。
這些產品宣稱具有與Botox相似的美容效果,但這一切可在家完成,且花費也更少。產品包括來自美國某所大學(US-baseduniversity)的醫療產品抗皺復合物以及JansenBeckets公司的DermaExce17,一種多肽類抗皺美容品。
這類含有復合物活性成分的產品,據稱主要是對抗臉部特殊部位的衰老,雖然它們價格不菲,如DermaExcel 7的市場價為140歐元/盎司,但是與注射Botox相比,還是便宜很多,因做一次Botox注射程序約為300歐元。Botox的另一個替代品,化學肌膚新生套盒預計也將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據稱可以去掉皮膚上許多微小的瑕疵,并恢復皮膚的緊致和彈性。
其它的新產品還有來自P&G公司的Olay新生溫泉皮膚光亮劑(OlayRegenefistThermalSkinPolisher)以及歐萊雅的蘭蔻肌膚新生套盒(LancomeResurfacePeelKit)。雖然這些產品的價格大都超過了100歐元,但仍比去美容院做護理劃算得多。
Dataminitor還預測,2006年有機化妝品也將是一個熱門的開發品類,因為許多消費者已將健康和環保作為其消費模式的一個重要因素。2005年許多生產商已開始重視其產品中的天然和有機成分,2006年這一趨勢將會繼續擴展。
特別是個人護理品將是這一趨勢的主要擴展品類,如強生以及美國較小的Jason公司2005年都開發了有機護體產品。專家預計,2006年含有天然和有機成分的沐浴露、淋浴露以及各種護發產品也將是開發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