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財務比率論文

      財務比率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財務比率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財務比率論文

      財務比率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財務報表分析變現能力 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F40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緒論

      財務分析是指以企業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主要依據,采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利益關系集團改善決策。開展財務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比率分析法則因其特有的實用性成為財務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

      二、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一)財務比率分析方法

      1、變現能力比率

      變現能力是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取決于可以在近期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的多少。變現能力比率又是用來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最通用的分析法。

      (1)流動比率分析

      流動資產比率是全部流動資產除以全部流動負債的比率。該分析法是衡量企業資產流動性和變現水平的重要指標,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和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能力。工業企業的流動比率,宜保持在2倍左右。

      (2) 速動比率分析

      速動資產是指從流動資產中扣除變現能力較差且不穩定的存貨、預收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等之后的余額。相對于流動資產比率而言,它可以更準確的反映企業快速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工業企業的速動比率以1倍為宜。

      2、資產管理比率

      資產管理比率分析即企業營運能力指標分析,是指通過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企業資金利用效率,表明企業經營管理、運用資金的能力。

      (1)營業周期是指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并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他的長短取決于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2)存貨周轉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營業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它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

      (3)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能夠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也就是年度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它說明應收賬款流動的速度。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

      (4)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指營業收入與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的比值。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相當于擴大資產的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形成資產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5)總資產周轉率是企業的營業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該項指標反映總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說明銷售能力越強。

      3.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也稱為企業的資金增值能力,通常表現為一定時期內企業收益數額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

      (1)營業利潤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企業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越強,獲利能力越強。

      (2)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制的越好,獲利能力越強。

      (3)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息稅前利潤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效果的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

      (4)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也稱自有資金利用率。凈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是最重要的財務比率。

      (二)財務比率分析法的應用

      根據ABC卷煙廠2012年財務報表的數據,利用財務比率分析法進行實例分析。

      資產負債表

      2012年12月31日 單位:萬元

      說明:該廠2010年年末存貨余額為3800萬元;應收賬款余額為1100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13000萬元。

      利潤表

      2012年12月31日 單位:萬元

      對表中數據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2012年度流動比率為:年初流動比率=7100/3400=2.088

      年末流動比率=8050/4000=2.013

      該結果表明:2012年年初和年末的流動比率均超過一般公認標準,說明有較強的短期償債能力。

      (2)2012年度存貨周轉率為:年初存貨周轉率=10900/([3800+4000)/2]=2.79

      年末存貨周轉率=12400/[(4000+5200)/2]=2.70

      該結果表明:2012年存貨管理效率不如2011年,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可能與2012年存貨增長幅度過大有關。

      (3)應收賬款周轉率為:年初應收賬款周轉率=18800/[(1100+1240)/2]=16.07

      年末應收賬款周轉率=21200/[(1240+1370)/2]=16.25

      該結果表明:2012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比2011年有所改善,周轉次數由16.07次提高為16.25次,這不僅說明該廠營運能力有所增強,而且對流動資產變現能力和周轉速度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4)成本費用利潤率為:年初成本費用利潤率=4000/(10900+1080+1620+800+200)*100%=27.4%

      年末成本費用利潤率=4200/(12400+1200+1900+1000+300)*100%=25%

      該結果表明:2012年度的成本費用率比2011年度有所下降,該廠應該深入檢查導致成本費用上升的原因,并改進相關工作,以便扭轉效益指標下降的狀況。

      (5)總資產報酬率為:年初總資產報酬率=[(4000+200)/20000]*100%=21%

      年末總資產報酬率=[(4200+300)/23000]*100%=19.57%

      該結果表明:該廠資產綜合利用效率2012年度不如2011年度,因此需對該長期資產使用、增產節約等情況作進一步的分析,以便改進管理,提高效益。

      (6)凈資產利潤率為:年初凈資產收益率=3000/[(13000+14600)/2]*100%=21.74%

      年末凈資產收益率=3150/[(14600+16500)/2]*100%=20.26%

      該結果表明:該廠2012年的凈資產收益率比2011年降低了1.48%,這是由于該廠所有者權益增長快于凈利潤的增長所引起的。

      三、財務比率分析的實用性和局限性

      通過前面對財務比率的介紹以及對ABC卷煙廠財務比率的分析,對財務分析的實際應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但財務比率分析的實用性和局限性也不容忽視。

      1、實用性

      (1)計算簡易,指標內涵與現代財務目標貼近。

      (2)序時列示相對比率,可發現企業財務發展趨勢和偏離程度。

      (3)序時列示結構比率,可發現有顯著問題的項目。

      (4)分解綜合比率,可揭示財務比率內在聯系及驅動要求的力度。

      (5)根據標準進行綜合評價,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作出評價。

      2、局限性

      (1)沒有可比性基礎的財務指標沒有任何意義。

      (2)財務比率分析,屬于靜態分析,對于預測未來并非絕對合理可靠。

      (3)孤立的對財務比率進行解釋十分困難。

      (4)財務比率分析,僅是一種衡量手段,并不能反映其它方面的問題。

      (5)各項指標缺乏統一的評判標準。

      四、財務比率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改善措施

      當下,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狀況評價方面顯得越發重要,為能更好地解決企業在財務比率分析中出現的問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可考慮以下改善措施。

      第一,財務報表是一個系統工程,若要從財務報表中取得最佳的分析效果和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首先所依據的分析資料必須真實可靠。

      第二,財務報表分析者要借助財務報表體系中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采用一定的分析技巧和分析方法結合趨勢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和圖標分析法等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進行整體和動態的分析。

      第三,將三大財務報表連接起來進行完整綜合分析,尤其是對企業現金流量進行分析,以加強財務分析的系統性、完整性,降低財務報表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帶來的影響。

      結束語

      總之,通過財務比率分析這一系列數據更能直觀的反映出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變現能力,資產的管理能力及企業的盈利能力,正確的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經營風險。因此,應用好財務比率的各種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獲利能力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閆華紅.《中級財務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李成相.《SCJY集團財務診斷與治理》[D]學科論文,2010

      財務比率論文范文第2篇

      中糧屯河財務報表分析與投資建議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財務報表分析,又稱財務分析,是通過整理,收集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有關數據,并結和其他有關信息資料,采用專門的技術與方法,對企業現在和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進行綜合比較和評價,揭示企業面臨的風險,分析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為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管理決策和控制依據的一項管理工作。

      財務報表分系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早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是為銀行服務的信用分析。當時借貸資本在企業資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貸款銀行需要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和分析,借以判斷客戶的償債能力。資本市場形成以后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發展為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由主要為貸款銀行服務擴展為向投資人提供服務。隨著社會籌資范圍的擴大,非銀行的貸款人和投資人的增加,公眾進入資本市場和債務市場,對財務報表要求的信息更加廣泛。財務報表分析的范圍相應地擴大到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分析,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外部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財務報表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全面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只有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

      二、文獻綜述

      張先治、陳友邦(XX.2)在《財務分析》中指出,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告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了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及分配活動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者、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的經濟應用科學。

      張新民、錢愛民在(XX.2)《財務報表分析精要》中指出,目前常用的財務狀況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報表分析最基本、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它既用于本公司歷史數據的比較,找出變動趨勢;也可以用于與本行業其他上市公司進行比較,看公司在本行業中的競爭力;還可用于與行業總體指標比較,看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比率分析法是通過兩個數據相比進行相對數的分析。通過對這些比率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情況。趨勢分析法則是通過觀察連續期的財務報表,比較有關項目的金額,分析其發展變化趨勢。

      荊新、王化成(XX)《財務管理學》中寫道:財務報表的分析經歷了由資產負債表到利潤表再到現金流量表的分析,也經歷了一個由外部分析擴大到內部分析的過程。

      陳曉紅(XX)在《完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思考》一文中認為,科學合理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對于企業決策者和信息使用者來說者顯得十分重要,它可以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發揮積極的支撐和保障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及時掌握大量的財務信息資料,而這些財務信息資料的提供離不開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主要內容:

      1.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概況;

      2.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3.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綜合能力分析;

      4.投資建議。

      主要方法:

      運用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將報表分為三個方面:單個年度的財務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比較分析、與同業其它公司之間的比較。這里我們將財務比率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現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潤構成分析。

      四、參考文獻

      [1] 張先治,陳友邦.財務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XX.2.

      [2] 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XX.

      [3] 劉永澤,傅榮.高級財務會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XX.7.

      [4] 張新民,錢愛民.企業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XX.8.

      [5] 楊有紅,《西方財務分析淺論》,《財會研究》,1994年第八期,1994.8.

      [6] 陳曉紅. 完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思考[j].經濟師,XX,07期

      [7] 張新民、錢愛民.《財務報表分析精要》.北京:科學出版社 XX.2

      [8] 姜國華.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XX.9.

      [9] 單喆敏,夏大慰.《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XX.5

      [10] yuegong, the array of financial analysis ".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XX.10

      五、研究進度

      1.XX年10月21號論文指導老師與學生見面,下達任務書;

      2.XX年01月06日前,搜集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3.XX年01月15日前,提交開題報告,由老師提出指導意見并進入論文寫作;

      4.XX年04月06日前,提交論文初稿,并由老師提出指導意見;

      財務比率論文范文第3篇

      一、緒論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增高,企業參與市場程度的加深,企業必須面對市場帶來的風險。在財務控制方面,國外財務風險研究起步早,理論體系完善,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創立的控制論,Altman創立的zeta模型。在我國,郭敏在“人本風險”的防范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趙斯秋從制度上進行探討,通過建立各種控制制度達到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王繼華從內部控制的角度探討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本文運用流動性、經營效率、長期償債能力三方面對某企業進行財務風險分析。通過對該企業近3年來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出該企業的財務風險,并找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

      二、風險管理理論綜述

      1、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就是管理者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避免風險的發生或者減少損失。風險控制的目的在于改變公司所承受的風險程度,盡可能降低風險對公司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風險管理理論把風險管理分為風險確認、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控制三個部分。2、流動性分析企業資金的周轉和循環,反映了企業各經營環節的運行效率,效率高,資金周轉快、效益好,反之亦然。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速動比率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動用隨時可變現資產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一般為1,小于l則說明企業不能抵擋可能出現的債務危機,存在著財務風險。3、長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已獲利息倍數,是稅前利潤加利息費用之和與利息費用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于1,否則,就難以償付債務及利息。4、經營效率分析企業的經營效率是企業利用資產的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賒銷收入凈額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的比率。用于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的快慢,該指標越大企業財務越安全,反之就越危險。

      三、某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A企業近3年來,資產總計分別為38千萬元,37千萬元,33千萬元。負債總計分別為24千萬元,20千萬元,16千萬元。所有者權益分別為14千萬元,17千萬元,17千萬元。A企業三年經營業績及財務數據:企業總資產規模自2009年以來連續下降,特別是2011年的總資產比2010年下降了11.76%,比2009年下降了13.22%,變動幅度較大。從數據可以初步判斷某企業經常性損益方面收益雖然減少,但是比非經常性損益下降幅度小,企業盈利主要還是來源于經常性損益。流動性分析可細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短期資產流動性分析。短期資產流動性中周轉效率越低,變現風險越大。從數據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這三年中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債務意味著風險,其不利之處是為了是公司持續經營,必須履行固定的承諾。從數據表分析2009年的1.53在2010年大幅增長至9.12,而2010年又下降至3.35.說明企業在償債方面有風險。公司的應收賬款在11年周轉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較低,說明企業信用政策過于寬松。

      四、某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某企業財務風險是由財務管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某企業的資金結構是合理的,資產負債比率較高,資金結構的合理比率應為流動比率2:1、產權比率6:4。資產負債率越高意味著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如果企業到期債務無法償還,會立即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2、A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11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說明企業回收應收賬款的效率較低,有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由此形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3、某企業存貨周轉率在11年又有了回落,存貨周轉率不高將導致資金積壓在存貨上,企業還必須為此支付大量存貨保管費,又要承擔市價下跌的損失,從而形成財務負險。

      五、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每個環節中,影響因素諸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下面分析財務風險的成因:1、企業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淺薄,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2、企業為增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常常采用應收賬款方式銷售產品,影響本企業資金的流動性。3、企業存貨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企業的流動資產比例普遍較低,由于存貨的變現能力較低,存貨又增加了企業管理費用。4、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造成風險的加劇成為必然。5、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如果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必然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財務比率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信用風險模型;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預警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3-0100-04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內房地產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辨識、評估、監測、控制風險已成為我國房地產企業發展道路上必須面對的問題。而在我國房地產企業風險意識不強,風險管理工作薄弱,是企業發生重大風險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文獻綜述

      國內外對企業財務風險識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識別方法和識別變量的選擇方面,而且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用于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構建。

      Beaver[1](1968)率先提出單變量分析法。選擇79家公司,通過6組30個變量來反映公司破產前一至五年的財務能力,研究發現最好的判別變量是營運資本與負債之比和凈利潤與總資產之比。Altman[2](1968)首次運用多變量分析模型對企業財務危機進行判別分析。從流動性、獲利能力、財務杠桿、償債能力和活動性五個方面選用22個變量作為預測備選變量,通過對1946―1965年間破產制造企業和33家非破產配對企業的研究分析,構建了Z-Score模型。Ohlson[3](1980)構建 Logistic預測模型,研究發現,影響公司破產概率的變量,即公司規模、資本結構、業績和當前的變現能力。

      周首華等[4](1996)運用1977―1990年的62家公司,即31家破產公司和相對應的同一年度、同一行業及相近凈銷售額的31家非破產公司,建立了F分數模型,并以ComPustat PC Plus 會計資料庫中1990年以來的4 160家公司數據作為檢驗樣本進行了驗證,其F模型的準確率高達近70%。生育新、顧壽儀[5](1998年)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利息倍數對財務風險的預警指示,研究宏觀回避和微觀回避對財務風險的回避。楊淑娥和徐偉剛[6](2003)在Z分數模式的基礎上,運用統計學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了Y分數模型,并用建立模型的134個原始樣本進行回代,在預測值Y=0.5時,模型的回判準確率為80%左右。王芳云[7] (2005)在系統闡述奧特曼Z計分法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取了2003年滬、深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進行實證研究。實證表明,Z-score模型、模型對某個行業或某類企業的財務風險整體性分析的指導作用較強,可有效的評價企業財務風險。邢姝媛[8](2011)結合了王偉、趙占軍認為的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的三種表現形式,從內部控制體系、財務管理體系、資金管理體系和加強財務管理意識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趙春[9](2012)應用于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危機預警的研究,提出了企業財務風險概念層次樹模型和時間序列動態維護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通過基于Hash 結構的關聯規則交互挖掘算法HIUA、基于部分支持度樹的關聯規則增量式更新算法 IUPS_Miner和關聯規則的動態維護算法ARDM方法,構建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量指標、運營能力、成長能力和指標相關性分析幾項財務指標。杜俊娟[10](2013)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兩方面分析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及產生原因,提出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結合進行預警分析的新思路。杜運潮、徐鳳菊[11](2013)以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8家財務狀況異常的公司,按照4倍比例選取了32家財務狀況正常的配對公司,采用反映企業償債能力、資產運營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能力五個方面能力的30個財務風險評價指標,構成Logistic財務風險識別模型。代岑穎[12](2014年)將財務風險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流動資產風險三類,針對每一類風險選取相關財務指標,共27個量化指標構成財務風險分析指標體系,對該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識別與防范。王惠聰[13](2014)運用財務比率分析法,單變量分析模型、Z3計分模型、F分數模型,對房地產公司的財務風險水平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房地產公司的財務風險水平正在逐漸升高。向曉露[14](2014)、劉砂砂[15] (2014)研究結果表明,對房地產行業的財務風險影響最大的為償債能力因子和成長能力因子,盈利能力因子對強勢公司影響最大,而償債能力因子對弱勢公司的影響最大。龐明和吳紅梅[16]采用多元回歸分析法,利用現金流視角研究財務風險。研究結果表明,經營活動現金流增長率、投資活動總流入結構比率與財務風險的變化趨勢反比凈利潤現金比率、全部現金流量比率、籌集活動總流入結構比率顯著影響財務風險。

      二、研究設計與指標構建

      Vasicek 于2002 年首先提出來的財務風險,并在財務預警體系研究中得到應用。該模型假設財務運行狀況主要取決于兩個變量ZA和ZB為正的概率,用公式表示為:

      財務預算的名義杠桿率?漬可以表述為:

      鑒于最大概率為1,現金流運行狀況的概率可以表述為:

      當概率為1 時表示現金流的約束較松,可以降低風險標準提高高風險項目的投資,如果把剩余資金用于項目A,則B+A項目的收益情況W可以表示為:

      根據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上述公式表明,在約束條件下,公司現金流的最優財務狀況和公司項目收益E 呈正向關系,與置信度系數α 也呈正向關系,和違約率PA和PB呈反向關系,即風險的存在將提高公司財務危機發生的概率。

      企業收益情況可以表示為:E(P|I)=(q-Pi)P0+(1-q+Pi)pc

      其中,Pi 表示企業利潤,如果i為0,表示企業完全使用自有資金,i 等于C,表示完全使用外部資金。

      只有在E>0,即企業利潤為正時才會繼續擴大投資規模,意味著企業現金流的財務狀況良好,對E 求導可得如下形式:

      上述公式意味著房地產企業所處外部環境越復雜,房地產企業資金不足時,進行外部融資的成本越大,將會影響企房地產企業正常運轉。財務預警指標從經營效率、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資本收益四個方面對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其中經營效率包括企業內部現金充足率、經營現金比率、自由現金比率和資金周轉率4個子指標,償債能力包括企業現金比率、資本負債率和現金債務比率3個子指標,盈利能力包括盈利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比率和凈資產利潤3個子指標,資本收益用每股的現金流量表示。隨機抽取2015滬深兩市54家房地產上市公司ST 公司和50家非ST 公司,把ST公司設定為1,非ST公司設定為0,在分析時把94個樣本公司分成兩組,分別為估計組和檢驗組,計量分析使用SPSS軟件,數據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

      三、實證檢驗

      根據財務風險的數理模型,企業財務狀況主要取決于企業收益情況和現金流項目特質性。

      由于企業財務風險(CF)和企業收益和現金流存在密切關系,基于上述變量選取,本文設定經營效率(JY)、償債能力(CZ)、盈利能力(YL)和資本收益(ZB)四大影響因素構建計量模型:

      為了對公司的財務風險進行定量分析,首先使用上述風險計量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見表2)。

      從模型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所有變量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伴隨概率較小,從標準差和t值可以看出回歸結果較為理想。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目前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上市公司融資壓力是制約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因素。合理規劃、制定行業標準是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Beaver W.Marketprice,Financial Ratios,and the Prediction of Failure [J].Joura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

      [2] Edward I.Altman.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Journal of Finance,1968.

      [3] Ohlson 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

      [4] 周首華,等.論財務危機的預警分析――F分數模式[J].會計研究,1996,(8).

      [5] 生育新,顧壽儀.淺談企業財務風險[J].財會月刊,1998,(12).

      [6] 楊淑娥,徐偉剛.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Y分數模型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2).

      [7] 王芳云.運營Z計分模型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實證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05,(5).

      [8] 邢姝媛.關于我國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1,(6).

      [9] 趙春.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財務風險分析與預警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0] 杜俊娟.我國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與防范[J].會計之友,2013,(10).

      [11] 杜運潮,徐鳳菊.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識別――基于Logistic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3,(18).

      [12] 代岑穎.?菖?菖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研究[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13] 王惠聰.BLDC公司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D].沈陽: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14] 向曉露.我國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財務比率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 預警系統

      財務風險作為企業危機的一個重要信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獲利能力,必須盡早發現、預防和控制。作為預防和解決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財務預警系統,其構建對企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盡早發現財務危機的征兆,找出危機產生的原因,并將之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一、財務預警系統概述

      (一)財務預警系統的含義

      所謂財務預警系統是指以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為基礎,通過設置并觀察一些敏感財務指標的變化,對企業或集團可能或面臨的財務危機實時監控的財務分析系統。

      (二)財務預警系統的功能

      財務預警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1、監測功能

      通過收集與企業經營相關的產業政策,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狀況、企業本身的各類財務和生產經營的狀況信息,主要對宏觀經濟情況、同行業及本企業基本情況的現狀及變化進行跟蹤檢測。

      2、診斷功能

      根據跟蹤監測,對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與行業或標準財務狀況進行分析比較,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技術、企業診斷技術、財務分析方法等找出導致企業財務運行惡化的原因以及企業運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所在。

      3、控制功能

      在監測和診斷的基礎上,更正企業運營中的偏差或過失,使企業回復到正常的運轉軌道上,挖掘企業一切可以尋求的內部資金創造渠道和外部財源,在發現財務危機時阻止財務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控制其影響范圍。同時,對可能引起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的長期財務決策進行監控。因此,一個有效的預警系統不僅應該能夠找出企業的問題,還應該能夠提出改進方案和應對措施。

      4、預防功能

      通過財務預警分析,能系統而敏銳地發現企業潛在的危機,從而有效地避免和防范類似財務危機的發生。

      二、中小企業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局限于生產經營型管理格局中,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僵化落后,管理素質低下,管理者單純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我國目前很多中小企業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由于企業管理者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知。一般僅憑借經驗和感覺進行管理,其決策大多沒有經過科學、嚴格的論證,并且經常出現職責不分,越權行事,致使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

      (二)中小企業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必要性

      中小企業根據自身實際經營情況和財務目標,分析資金流動運動規律,建立適合本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以撲捉資金管理過程中的堵塞、浪費、過度滯留等影響財務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誤和管理波動信號,并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即時發出財務警報,使管理者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建立相應的免疫機制,不斷提高企業自身抵抗財務風險的能力,使其財務管理活動始終處于安全、可靠的運行狀態,從而實現企業的財務目標。基于中小企業財務的特點以及財務管理中的缺陷,有必要建立適合其發展的財務預警系統。

      三、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

      (一)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原則

      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實用性與預測性原則

      財務預警系統建立的目的就是必須要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針對企業潛在的風險進行提前的、準確的預報,在考慮成本與效應的同時,預警系統的建立,其成本不能高于其所帶來的效益,并實現企業本身最大化。其建立應該依據企業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歷史數據,來分析、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利于企業管理者及時發現危機隱患,將財務風險扼殺在萌芽中。

      2、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原則

      財務預警系統監測不僅要求監測指標具有先進性,并且要求監測對象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不遺漏任何一個環節。財務預警系統通常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看。

      3、動態性和及時性的原則

      企業財務預警監測不僅僅是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它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分析過去的指標基礎上,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于長期預警,一般在3-5年;短期財務預警在1年或1年以內,太長或太短都沒有意義。

      (二)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模式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定量模式建立適合本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常用的定量模式分為:單變量模式和多變量模式。

      1、單變量模式

      主要通過以下四組財務指標對其現金流量的分析,評價企業當前及未來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預測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從而為其科學決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據。

      第一、反映流動性的財務預警指標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管理者最關心的是現金流量。反映流動性的財務預警指標主要有現金流量比和現金負債總額比。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該指標是現金流量分析中的最核心指標,是評估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最細致的財務比率,它克服了傳統比率分析中流動比率指標的缺陷,能動態、歷史地觀察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現金負債總額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總額/債務總額,該指標旨在衡量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是評估企業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它也是預測企業破產的可靠指標。

      第二、反映獲取現金能力的財務預警指標

      企業的獲現能力是指經營現金流入與投入資源的比值。反映獲取現金能力的財務預警指標主要有每股營業現金流量和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每股現金流量 = (營業業務所帶來的凈現金流量-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該指標隱含了上市公司在維持期初現金流量情況下,有能力發給股東的最高現金股利金額;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這個指標體現了企業資產回收的含義。回收期越短,說明資產獲現能力越強。這兩項指標越高,說明資本、資產獲得現金能力越強。

      第三、反映企業財務彈性的財務預警指標

      企業為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就需要現金流量。反映企業財務彈性的財務預警指標主要有現金股利保障倍數和資本購置比率。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流量/每股現金股利=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股利,該指標表明企業用年度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來支付股利的能力,該比率越大,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現金越充足,企業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強,它還體現支付股利的現金來源及其可靠程度,是對傳統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補充;資本購置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資本支出,該指標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能力,該指標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支付資本麥出的能力越強,資金自給率越高,當比率達到1時,說明企業可以靠自身經營來滿足擴充所需的資金:若比率小于1,則說明企業是靠外部融資來補充擴充所需的資金。

      第四、評價收益質量的財務預警指標

      收益質量主要是分析會計收益和凈現金流量的比例關系。從現金流量的角度來看,評價收益質量的財務預警指標主要有現金營運指數和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流量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所得現金等于經營凈收益加上各項折舊、減值準備等非付現費用,其中:經營現金流量等于經營所得現金減去應收賬款、存貨等經營性營運資產凈增加,該指標反映企業現金回收質量,衡量風險的指標,指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企業經營所得現金(經營現金毛流量)的比值,理想的現金營運指數應為1;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是從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動態角度,對企業收益的質量進行評價,對企業的實際收益能力進行再次修正。

      2、多變量模式

      單變量分析法的主要優點是簡單,但是由于不同的財務比率的預測方向與能力經常有相當大的差距,有時會產生對于同一公司使用不同比率預測出不同結果的現象,以致招來許多批評。而且這些指標還會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如通貨膨脹等)。為了克服這些局限,單變量分析法逐步被多變量方法所代替。目前,多變量模式中最常用的模型是F分數模型(Failure Score Model)。

      1968年美國阿爾曼教授提出的Z分數(Z Score)模型。Z分數模型從企業的資產規模、折現、能力、獲利能力、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等方面綜合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推動了財務預警的發展。由于Z分數模型沒有考慮現金流量的變動等方面的情況,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在Z分數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F分數模型。F分數模型的主要特點:第一、F分數模型加入現金流量這一預測自變量;第二、F分數模型考慮到了現代化公司財務狀況的發展及其有關標準的更新;第三、F分數模型使用樣本的擴大。其預警模型為: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X1=(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期末總資產;X2=期未留存收益/期末總資產;X3=(稅后純收益+折舊)/平均總負債;X4=期末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期末總負債;X5=(稅后純收益+利息+折舊)/平均總資產。

      F分數模式中五個自變量的選擇基于財務理論,其臨界點為0.0274;若某一特定的F分數低于0.0274,則公司將被預測為破產公司;若F分數高于0.0274,則公司將被預測為生存企業。

      以上簡單介紹了比較適合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的兩種方式。財務風險不是一朝一夕中形成的,企業只有在掌握財務管理知識,建立一套符合本企業的行之有效財務預警體系,才能在市場經濟中生存、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海燕.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與防范的研究——以L公司為例.長安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

      [2]王國武.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會計研究,2005,(2)

      [3]張媛媛.試論企業財務預警.會計之友,2010,(11)

      [4]吳莉莉.我國企業財務預警指標的構建.中國集體經濟.財務管理,2010,(08上)

      [5]潘穎.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構建的研究.商業研究.2009,(08)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色图.com|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www77777|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