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手工花朵制作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9A-0094-01
手工制作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在折、剪、拼等形式的手工制作中,不僅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能讓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開動大腦,做到手腦并用,啟迪幼兒的智慧,有助于發展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手工制作備受幼兒的青睞,從而成為發展幼兒各項能力的課程呢?
一、環境熏陶,激發幼兒的“制作”欲望
幼兒最初的手工制作,大多數是隨意的,沒有絲毫的目的性。你給他們一張紙,他們只會撕碎,而不會想到將這張紙通過折、剪等制作方法,制作出一件像樣的作品。俗話說:“環境的好壞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為幼兒營造“制作”的氛圍,激發幼兒的“制作”欲望。在幼兒手工制作活動中,相關環境的布置會在無形之中激起幼兒創作的欲望。例如,在小班,由于幼兒剛剛入園,手工制作教學多數以折紙為主。教師可以用折紙來布置教室的環境,讓幼兒一進教室就有種走進折紙世界的感覺,從而使他們對折紙充滿好奇,產生迫切想跟教師學折紙的欲望。比如,為了給幼兒一個身臨折紙世界的感覺,我用各種顏色的紙折了各種形態的小鳥,把各種形狀的花朵和大樹,貼在教室的一面墻壁上,并取名為“快樂的小鳥”;在教室的區域廣角中,我用彩紙折出盛開的、神態各異的三角娃娃、可愛的小豬……幼兒一進教室就被眼前的作品吸引住了,個個都情不自禁地走近折紙作品,想看看是怎么折出來的。“老師,老師,太好看了!是怎么折出來的?”“我也想折,你快教我們,好不好?”幼兒的折紙興趣在這一刻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于是,我趁勢展開了折紙的教學……有了興趣的引領,有了手工制作的熱情和動機,幼兒在學習時十分投入。
二、巧用多種材料,增添“制作”的樂趣
大自然猶如一個百寶箱,里面藏著各種各樣的藝術素材。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制作素材,發揮素材的作用。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手工制作。這樣一來,幼兒才可以從不同的制作素材中發揮想象力,引發更多的聯想。比如,在學習“京劇臉譜”的制作前,我讓幼兒先向家長了解京劇,同時讓學生注意收集吃過的螃蟹殼和廢棄的木勺子。在幼兒收集了這些材料以后,我設計組織了一次手工活動《螃蟹殼和木勺上的藝術》,即利用木勺上凹進去的橢圓部分以及螃蟹殼上凸出來的部分,用橡皮泥做京劇里的角色貼在上面。幼兒們在觀察京劇角色的圖片之后,進行了大膽的想象,在木勺上、螃蟹殼上貼了各種角色,有旦角、小生、丑角等。從幼兒透露著藝術靈氣的作品中,你能看到幼兒的豐富的想象。這樣做,既能變廢為寶,也讓幼兒大膽地去創造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
三、形式多樣,促進“制作”靈感的產生
幼兒手工制作活動的內容一般比較豐富,形式也很多樣。如刺繡、泥塑、紙藝、編織、彩繪等都是幼兒手工制作中常見的形式。在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時,教師啟發幼兒將繪畫等方法參與進來,利用各種形式來裝飾制作的手工作品,既能讓手工作品變得活靈活現,起到裝飾的作用,又能增添幼兒的制作樂趣,同時還能讓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
例如,過元宵節玩花燈,我教給幼兒制作花燈的方法,讓他們自制花燈。于是,有的幼兒用一只裝酒的酒盒子加上美術的雕琢,制作出了一盞機器人燈;有的利用剪紙藝術做出了別致的燈籠花燈;有的把酒盒子橫著,再用白紙剪了許多穗子貼在盒子外面當小兔的毛,用硬紙板畫出兔子的頭,再貼到相應的位置,做出了兔子燈……幼兒發揮想象,利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做出了多姿多彩、造型不一的花燈。
手工制作,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可以鍛煉孩子動手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和創造能力。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手工活動方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1活動設計背景
一次,我看見一個小朋友拿著幾個小盒子搭來搭去就像玩積木一樣,玩的很開心,但盒子不能像積木一樣互相扣合很是苦惱,所以我就利用不同大小的盒子和雙面膠帶來完成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雙手協調能力,掌握粘,扣合等組合方法。2激發幼兒獨立思考,在老師幫助下完成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玩盒子時,著重動手粘出不同形態。
難點:如何更好引導幼兒獨立思考。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的紙盒(如食品包裝盒,藥盒)2雙面膠帶3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玩呢?展示小盒子。今天我們就和這些小盒子玩個游戲吧!這些小盒子可有趣啦,就像百變金剛一樣,但是他們希望和小朋友一起玩,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吧。做出一些基本展示,如樓梯,房子,引出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把不同的盒子分發給小朋友,自由的擺出造型,并加以啟發與指導。在擺的同時發現問題,擺好了,可一碰就散了,怎么辦呢?
2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拿出法寶雙面膠,把他們粘牢。引導幼兒擺出自己想象的造型幫助他們組合粘牢。
3盒子造型很酷,可覺得還是不夠漂亮,小朋友有什么辦法讓我們的小盒子更好看呢?給他們涂上漂亮的顏色好不好。分發水彩筆,讓幼兒給自己的作品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小朋友的作品都完成了,我們小朋友高興嗎?可我想知道我們小朋友的作品都叫什么呢?誰愿意跟老師說說呢?給幼兒發揮空間,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想法與實施過程。
三:結束部分
把所有的幼兒作品放到展示臺上,讓幼兒進行互相欣賞。
四:活動延伸
回家后收集不同盒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做出更好的盒子作品。
五: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也非常喜歡動手操作,但大多停留在模仿階段,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需要更多實踐。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2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
了解迎春花的名稱特征及其用途。
2、學習制作迎春花,在室內布置初春的景色。
3、樂于參與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柳條枝(或綠色皺紋紙)黃色皺紋紙、小枝條、漿糊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迎春花
讓幼兒自由自在地觀察講述迎春花,教師參與觀察并且給予指導。
提問:這是什么花?迎春花長的是什么樣的?它的葉子長得是什么樣的?
提問:你們知道迎春花的花朵長在什么地方?迎春花有幾片花瓣?枝條長得怎么樣?枝條上除了花朵還有什么?它為什么叫迎春花?
小結:迎春花的花朵長在枝條上,有5片花瓣,枝條彎彎地垂向地面。枝條上開了很多花朵,它和別的花不一樣,是先開花后長葉子,枝條上除了花還有花葉,葉子是綠色的,細小的。因為它是春天里開的最早的花,所以叫它迎春花。
二、制作迎春花
我們來把迎春花請進我們的教室。
當幼兒說到可以折一些來時,可以教育幼兒不能采花,花兒要給大家欣賞。
介紹制作迎春花的方法:把5~6瓣花瓣用漿糊粘在一起再貼到枝條上。制作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花瓣掉到地上。
幼兒制作
三、布置我們的教室
用制作好的迎春花布置我們的教室。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3一、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彩泥,橡皮泥及各種輔助材料。
塑造春天里的各種花。
2、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把制作出的花組合裝飾,制成花環,花籃等。
二、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泥、橡皮泥、塑料刀、牙簽,剪刀。
2、玻璃瓶、雙面膠、各種色紙,自制花籃。
3、各種花的圖片,鮮花實物。
三、過程:
1.材料導入:
A.出示制作所需的材料。
師:瞧!今天我們教師里來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彩泥朋友!
B.欣賞完整的作品范例:
師:這些漂亮的花都是經過別的小朋友動腦筋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很美麗吧!看看都是些什么花?你會用彩泥做些什么花那?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指導幫助:
師:讓我們找到好朋友一起合作來設計好看的泥塑花吧!
a.引導幼兒自己設計花瓣的形狀,并利用花邊剪刀、牙簽、色紙等使花朵更立體,更漂亮!
b.引導幼兒自主創新。選擇材料制作不一樣花型的花朵。
c.發揮同伴合作協商的精神。
四.欣賞評析:
師:我們來欣賞已作好的作品,注意哦!有個小任務,就是找出你自己最喜歡的花,要說出喜歡它的原因。(集體欣賞,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師:我們來舉手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花吧!
活動反思與體會:
在這次混班活動中,創設的環境和材料是組織和實施自主活動的重要的前期工作,為了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有效的自主操作環境,教師們往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在這次活動中我無意中發現,孩子們站在成品材料的面前,提出來的問題往往是這些東西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才漂亮呢?所以我在孩子們操作的墻面上,醒目地貼著“泥塑花制作流程圖”。這些“無聲的召喚”果真吸引了孩子們,他們圍在流程圖前,充滿好奇地邊研究,邊嘗試。在孩子們的整個操作過程中,幼兒練習了倒、搓、團等基本技能,盡管他們制作的泥塑花,不過形象,絢麗。可是相對與孩子們的自我價值感的增強,這是很值得欣慰的。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4一、活動目標: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折。
2、練習反復折疊,折出可愛的小田雞。
3、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5、培養幼兒對折紙的愛好。
二、活動預備:
1、小田雞折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三、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田雞折紙上進行裝潢。
1、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三、活動進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田雞折紙成品,引發幼兒的愛好。
師:看,這些小田雞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個小田雞?為何喜歡它?
師:你看到了甚么樣的小田雞?它們是怎樣折出來的?你想折一個小田雞嗎?
2、鼓勵幼兒探索小田雞的制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田雞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制作的小田雞范例,分析小田雞的制作方法。
教師演示并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折紙的進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
(1)、拿一張正方形的折紙,先找到兩個對角,把正方形的折紙疊成三角形,再打開;再把其它兩個對角對折,再打開;把四個角沿著折成的線向中間聚集,聚集后構成一個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中間對折一下,再打開,然后沿著中間那條線,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向斜上方折,折后再把后面的兩個角往斜下方折,這樣一個小田雞就構成了。再畫上眼睛就更生動了。
4、請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田雞,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師:你覺得自己的小田雞可愛不可愛?還有誰的小田雞也很可愛?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5制作小烏龜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為了鍛煉幼兒的獨立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制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
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廢棄的材料中尋找探索的激情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難點: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制作的過程,使幼兒初步認識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動準備】
1、果凍盒,一次性筷子,碗,瓶蓋,剪刀,繪畫紙,粘紙,雙面膠等
2、制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小烏龜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小烏龜有四只腳,一個殼,一個頭,一個尾巴,殼上還有花紋。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烏龜?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它們能做小烏龜的哪一部分?
幼兒1:泡沫盒可以做小烏龜的殼。
幼兒2:果凍盒可以做小烏龜的頭。
幼兒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烏龜的腳??????
3、教師出示制作流程圖,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小烏龜,現在老師這里有幾張制作小烏龜的圖,請你們看著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好嗎?
4、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后,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小烏龜并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制作小烏龜》反思
幼兒玩具“做中學”為幼兒的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拓展幼兒思維性,培養幼兒創造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做中學要滿足幼兒求知欲,需要積極為幼兒的教學活動配套充足的物質條件,創設豐富寬松的探索環境。幼兒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在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與幼兒一起去發現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問題,在這次的《制作小烏龜》的活動中,因為提供的一次性飯盒,碗,果凍盒等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經常見到的,所以對此幼兒非常非常感興趣,他們先探索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烏龜的哪一部分,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材料,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迸發出了探索的激情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制作的過程,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問題,這個時候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就非常重要,教師的鼓勵會讓幼兒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兒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遠沒有失敗,關鍵是老師如何對待孩子的失敗,如何將孩子的失敗變為成功,讓孩子敢于在失敗中繼續探究。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里、班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快來快來,你快來看這個是用啥做的?”老媽好奇地指向墻上的照片。我走近一看,照片里有一個墨色的花瓶,里面插著一束盛開的“玫瑰”。這“玫瑰”既有金屬的質感,又有朦朧的柔美。我們順著照片墻一張一張看過去,在墻的盡頭竟發現一間明亮的店面。寬敞的里,七八個人正圍著桌子做手工,桌上還放著一大堆彩色的長筒襪和細鐵絲。
走進店鋪,店主熱情地給老媽介紹。原來這種花叫絲網花,是用類似絲襪的材質和各種型號的彩色細鐵絲制成。看到這些,老媽也不逛街了,干脆坐在桌邊捧起她們做好的成品花,認真地欣賞起來。
“我年輕時做過絹花,和這個好像也有點像呢!”老媽回憶起年青的時光,她還回過頭來微笑著看我,說:“這么漂亮的花,干脆我也來學學吧!”
老媽雖然70多歲了,但一直對生活充滿熱情。她每每看到新鮮的東西都喜歡問、學、體驗、感受。正是這樣,她的心態才保持年輕。看老媽對絲網花的興趣這么濃,我當然支持,立刻在店里給她報了名。
老媽就這樣成為了店里最年長的學員。她從包里掏出老花鏡來戴上,認真地跟著老師學習。等該去接上培訓班的潤潤時,老媽已經了解了絲網花的基本知識,她還在店里買了一大包制作絲網花的原材料和兩本專業介紹絲網花制作的書,準備回家深入研究學習。
潤潤見姥姥拎了這么多的東西,很是好奇地問:“姥姥,這些花花綠綠的絲襪真能變成美麗的花朵嗎?”老媽很有信心地對潤潤說:“你就看我的吧!”
回到家,老媽開始了“學徒生活”。她細心地將材料分門別類地擺好,用粗粗的簽字筆寫明型號,再用橡皮筋一條條綁上,這樣使用起來就清楚、明了多了。老媽一邊制作,一邊思考,她不僅僅是在家里琢磨,周末我們去公園,她也要先到花圃看一遍,還讓我用手機將花圃的花拍下來,以便于她回家繼續研究。
就這樣,在不長的時間里,老媽就學會了玫瑰、荷花、等多種花型的制作,甚至還無師自通研究出金桔絲網花的制作方法。她說:“過年時,家家擺一盆這樣的金桔,才叫大吉大利呢!”
學校新年慶典時,女兒潤潤戴上了姥姥專門為她制作的絲網蝴蝶蘭。別致的蝴蝶蘭一下吸引了老師和同學的眼光。大家贊嘆的同時,紛紛要求拜老媽為師。
【關鍵詞】作業展評 雙基 創新 體驗 實踐
美術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開學第二周我們進行了一次作業展評,從這次展評可以看出,本校學生對美術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的表現平面形象和立體造型,并能大膽的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體現了較好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品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缺少基本的美術基本知識和技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在美術方面愉快而主動的發展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有效嘗試:
一、教會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小學美術教學,進行美術基礎知識教育,基本技能訓練的任務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通過美術教學,將系統地循序漸進地使學生掌握繪畫、工藝、和美術欣賞的基礎知識,培養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學生掌握觀察、想象、思維的方法和繪畫造型、設色以及簡單的工藝操作技能。這種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如果忽視了基礎教學,學生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色彩分辨能力、手工操作能力,對于將來進入高等學校學習各種專業教會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誘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建設者創造者。創作是學生運用所獲得的美術知識技能經過夠思、構圖、圍繞一定的主題思想來表現畫者的思想感情的。而創新意識則指的是一種發現新問題、探求新方法、尋求新結論的心理想象。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創造性的進行學習:(1)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氣氛。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題,讓學生發表不同意見,選擇學習內容。如:學生觀看一年級的《太陽》時,可讓學生描述自己進行創作想象的內容,引發他們思維的多向性、變通性、直覺性和求異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2)激勵學生發現新問題。兒童繪畫創作教學必須從兒童的年齡特征出發,培養創造意識,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例:低年級學生的創作畫《我的媽媽》學生經過現實思考想象,不僅畫出了媽媽的形象,還講出了自己的畫法思路,表現出了媽媽的工作。這時,教師給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才能力。
三、培養學生對色彩的體驗和感受能力
在小學階段,色彩知識屬于美術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色彩感受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需要學生通過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如:三年級的《綠色和紫色的畫》,這節課是認識三間色中的綠色和紫色的色相,體驗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分別欣賞以綠色,紫色為主的圖片和繪畫作品,讓他們通過欣賞感受綠色帶給人們的清靜、涼爽的感覺,感受紫色帶給人們的神秘、夢幻般的感覺。然后再讓學生親自動手調色,培養學生注意、觀察、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綠色是怎么調出來的?(出示藍色黃相卡),以小組為單位試著調出綠色。最后,讓學生畫一幅以綠色為主的畫,如“綠色食品”等,教育學生保護環境,保護自己的生命。
四、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動手制作能力
認識美,發現美,就必須有鑒賞能力。而人的鑒賞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經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讓學生表現生活中有趣的,自己喜歡的造型,自己動手去做手工制作,這就是美術中的手工教學。它主要是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1)手工課包括設計和制作,在小學里手工主要是制做練習,使學生了解制作物的結構和材料性能。工具使用和制作方法,教師進行制作示范。幫住學生掌握方法,解決問題。(2)材料和工具要在上課前師生共同準備好,引導學生要節約材料,愛護工具,手工教學還特別要注意安全。如不在專用教室上課,還要組織學生在課后收拾工具和做好教師的清潔工作。(3)鼓勵學生在制作時靈活選用身邊常有的各種材料,大膽想象并設計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如用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潛能和實踐能力,促進美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4)及時做好作業展覽和評比等工作,總結經驗,提高學生手工學習的積極性。
五、開展作業展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翻糖音譯自fondant,常用于蛋糕和西點的表面裝飾。是一種工藝性很強的蛋糕。它不同于我們平時所吃的忌廉或奶油蛋糕,是以翻糖為主要材料來代替常見的鮮奶油,覆蓋在蛋糕體上,再以各種糖塑的花朵,動物等作裝飾,做出來的蛋糕如同裝飾品一般精致、華麗。因為它比鮮奶油裝飾的蛋糕保存時間長,而且漂亮,立體,容易成形,在造型上發揮空間比較大,所以是國外最流行的一種蛋糕,也是婚禮和紀念日時最常使用的蛋糕。由于翻糖蛋糕用料以及制作工藝的與眾不同,其可塑性是普通的鮮奶油蛋糕所無法比擬的。可以說,所有你能想象到和不能想象到的立體造型,都能通過翻糖工藝在蛋糕上一一實現。
由于翻糖蛋糕表面是一層糖皮,所以糕體不能用傳統的戚風蛋糕,而是用黃油蛋糕制作,加以朗姆酒、黃油、牛油、板栗、杏仁等等多種口味,一定會讓你享受到一份完美的饕餮大餐。扎實細致且層次豐富的口感,配以口味多樣、醇厚的夾心;無論甜甜的果香,或濃濃的巧克力風韻,吃著都很過癮。將蛋糕切成薄片,搭配牛奶、咖啡、香茗或是雞尾酒都非常合適。由于翻糖蛋糕的外部裝飾全部是由手工制作的,因此售價是普通奶油蛋糕的數倍。目前在國內還沒有流行開來,但是,隨著烘焙熱在國內的盛行,很多超級烘焙分子已經躍躍欲試開始嘗試翻糖。由于翻糖蛋糕特殊的材料和工藝,還僅限于部分比較高端的消費市場,不過隨著人們生活及品味的提高,對蛋糕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對翻糖藝術蛋糕產生興趣。
翻糖蛋糕大體上來說分為美式和英式兩種。美式的翻糖蛋糕以造型蛋糕為特點,英式翻糖蛋糕以糖工藝花為特色。但現在,蛋糕師傅們互相吸收互相借鑒彼此的長處和特點,所以區分得已經不是那么明顯了。翻糖品種及制作:
1.糖花膏Flower Paste:Flower paste又稱Gum paste,Gum paste是糖面的一種,但是質地與翻糖有點不同,能夠做出比較細致的糖花,風干后有點像瓷器,觸感脆硬且易碎。Gum paste因為含有蛋白,所以風干速度很快,制作糖花時可以快速定型,操作上比較節約時間;對新手來說,這種快干特性可能會造成整型難度,需要多練習才能抓到要領。總的來說,Gum paste質地稍硬,容易造型,適合制作精致花卉,但是因為風干速度太快,新手應該酌情使用。除了購買之外,Gum paste同樣可以自己制作。
【材料】
蛋白1個,糖粉250g,Tylose powder15ml,白油1-2小匙
【做法】
1、蛋白提前拿出冰箱回溫、糖粉過篩備用,白油室溫軟化。
2、蛋白用電動打蛋器攪打至出現濃密的大泡,分次加入糖粉,繼續攪打至粘稠
3、加入Tylose粉,用手揉勻成團狀。
4、將白油揉入。至不黏手即可。
5、此時的粉團可能會比較硬,用保鮮膜包好,再放入保鮮袋密封起來,或者放入可以密封的保鮮盒中,放入冰箱冷藏24個小時。
6、需要使用時拿出來揉一下,不用時隨時用保鮮膜包好,防止變干。
【注意】
1、Gum paste非常容易變干,因此必須注意隨時以保鮮膠膜或是密閉袋確實包緊,只要稍微接觸空氣,很快就會變硬。可以把Gum paste分成很多份,每份個別用膠膜包好,一次只取一份來用,就能確保剩下的Gum paste不因反覆打開、包裹而跟著失水變干,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耗損。
2、Gum paste是白色的糖膏,可以揉入食用色素來改變顏色。還可以在風干定型之后,用干燥的刷筆把色粉干刷上色,或者以食用酒精溶解色粉,當成顏料濕刷上色。
2、糖皮Sugar Paste:Fondant又稱Sugar Past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翻糖或者說糖皮,中文譯名為翻糖糖膏、或者糖皮,因為極好的延展性和質地柔軟,fondant是制作翻糖蛋糕的最主要的材料,一般用來覆蓋蛋糕表面。國內的烘焙小店有賣杏仁軟膏Marzipan 的,由于制作時使用了大量的杏仁粉,所以價格昂貴,口感比Fondant好,但延展性和柔韌度稍差。其實,傳統的翻糖蛋糕都是用杏仁軟膏來制作的。
這里分享一種簡單的家庭制作方法,這個方子是從國外淘來的:
【材料】
糖粉500g,蛋白1個,液體葡萄糖30ml
【做法】
1、將糖粉倒入碗中,中間挖個坑。
2、將蛋白和葡萄糖倒入坑中,用木勺拌勻。
3、用手將糖膏揉在一起,直到所有的糖粉與其他成分完全融為一體。揉好的糖霜應該是絲般柔滑的。
4、將做好的糖膏立即放入袋子中密封保存。
5、自己制作的糖膏應該盡快使用。
3、塑型翻糖Modeling Paste:中文譯名為塑型翻糖或者造型翻糖。質地結實、有彈性,干燥后的成品非常堅硬牢固,通常用來制作各種小動物、小人物的造型。
4、蛋白糖霜Royal Icing:也稱為美式糖花。主要用來蛋糕裱花,比鮮奶油花堅固,保存時間長。當然,其觀賞價值大于其食用價值。
TIPS
翻糖材料的儲存和翻糖成品的儲存:
1、翻糖材料(包括翻糖糖膏、甘佩斯、造型翻糖等)一定要用雙層保鮮膜包裹好,放在密閉的保鮮盒中,在避光的陰涼處保存。否則會干掉。干掉就不能再用了。
2、制作過程中也要注意,等待塑形的翻糖也要及時蓋好防止與空氣長時間接觸。
3、翻糖糖膏在溫度很低時比較難操作,可以放在微波爐里用低功率略微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