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食物調查報告

      食物調查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食物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食物調查報告

      食物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一、 概述

      2014年8月3日7點25分,我中心接到縣食品藥品監督局電話報告稱:XX大酒店發生了一起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導致的腹瀉疫情。對此,縣衛計局黨委高度重視,立即部署了應急工作,指示我中心予以核實,同時于2014年8月3日8時20分組織應急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醫生診斷結論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縣專家組診斷認為這起事件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沙門氏菌污染食物而發生感染所致。

      二、流行病學調查

      1、背景資料

      XX酒店是一家集住宿、餐飲、會議于一體的大型酒店,酒店餐廳有工作人員66人,可接待大型宴會。8月2日中午張某、李某、劉某分別在此舉行升學宴宴請客人,同時張某、李某有部分客人在此晚餐,張、李、劉三家客人共計800多人。

      2、發病情況:

      此次疫情經調查核實病例29人,其中住院病例24人,門診病例5人,男性8人,女性21人,年齡最大66歲,最小8歲,病例主要集中在40-55歲年齡組,以女性居多。

      發病時間最早為8月2日22時,最晚為8月3日19時,無后續病例發生,發病高峰為8月3日2時至8時,計有25人發病。潛伏期最短為9小時,最長為30小時,平均潛伏期為16小時。

      首發病例丁某,女,42歲,于8月2日中午在XX酒店參加劉某某的升學宴,至當日晚22時發病,癥狀為上吐下瀉,同時伴上腹部絞痛及頭暈,排泄物為黃色稀水便,8月3日16時入人民醫院內一科住院治療。

      最后一例病例白某,女,51歲,于8月2日中晚餐均在XX酒店參加張某某的升學宴,至8月3日19時發病,癥狀為上吐下瀉,同時伴臍周部絞痛及發熱(38.9℃),排泄物為黃色稀水便,8月3日20時入人民醫院內三科住院治療。

      3、病例暴露史:

      所有病例8月2日均有XX酒店進餐史,其中中餐18人,晚餐2人,中晚餐均在XX酒店進餐的9人。發病前3天無其他共同聚餐史,無其他外出史。

      4、病例臨床表現:

      病例主要癥狀為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痛、頭暈及全身無力。其中發熱8例(37.8℃-38.9℃),除1例為37.8℃外,其余均在38℃以上;嘔吐20例;腹痛26例,疼痛部位主要為上腹部19例,臍周7例,疼痛性質為絞痛14例,陣痛9例,隱痛3例;腹瀉28例,大部排泄物為黃色稀水便,有1例為黃綠色稀水便;同時伴頭痛5例,頭暈9例,全身無力4例。

      所有病例在補液、對癥支持治療及使用依替米星氯化鈉和阿莫西林維酸鉀等藥物抗菌治療后癥狀均明顯改善,住院病例治療1-3天后痊愈。

      5、共同進餐者調查:與29名病例共同進餐者總計800余名,分別為參加李某、張某、劉某三人在XX酒店升學宴的客人。經調查詢問得知,除另有少部分進餐者有輕微腹瀉自行服藥或門診治療后即好轉外,其余進餐者目前身體狀況均良好,未出現類似癥狀。

      三、實驗室檢測結果

      疾控中心檢驗室8月3日采集XX酒店留樣食品基圍蝦、魚元、肉皮凍、海帶絲、涼拌三絲、蔥煎包、醉漢香干等七個樣品及病患嘔吐物2份進行檢測,8月12日檢測結果顯示基圍蝦、肉皮凍被沙門氏菌污染,其余樣品未檢出致病菌。

      四、病因假設與驗證

      綜合以上情況所述,我們判斷此次腹瀉疫情為:沙門氏菌感染所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為食用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導致感染。其理由如下:

      1、符合食物中毒的發病特征:經搜索傳染病疫報網和醫療機構腸道門診監測數據,近一個月來未發現腹瀉病例聚集性疫情;本起疫情所有患者發病前3天均無其他共同進餐史、外出史,但在發病前1 天內均在同一酒店集體進餐,共同暴露史明確;同時發病曲線顯示為一過式集中發病,對該酒店采取封存食品和停業整頓等應急措施后,僅有一例患者于3日19時發病,沒有后續病例發生。

      2、有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表現:患者進餐到發病在9-30小時左右,與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病的潛伏期(4-48小時)相符合;患者臨床以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為主,排泄物大多為黃色稀水便,有1例為黃綠色稀水便,與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相符。

      3、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后,療效顯著:所有病例在抗菌治療1-3天后已痊愈。

      4、檢測出能引起與本起疫情臨床表現一致的致病原:經縣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在餐廳留樣食品基圍蝦、肉皮凍中檢出沙門氏菌。

      五、工作措施

      疫情發生后,我們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迅速開展現場調查。8月3日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迅速開展流調;同時建議食品藥品監督局盡快采取措施,停止銷售和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防止中毒的進一步蔓延和擴大。

      2、及時救治患者。縣醫院對患者進行了補液、對癥支持治療及抗生素抗菌治療,部分癥狀較重患者收治入院治療。

      3、加強腸道門診的監測與管理。8月3日疾控中心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認真抓好“五專”措施,作好腹瀉病人的登記、檢索,如發現新的疫情及時報告。

      4、廣泛開展夏季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提高廣大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

      六、工作建議

      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再次發生,我們特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食品藥品監督局對涉及的可疑食品進行封存,對變質及污染食品進行銷毀或無害化處理。

      食物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摘要】2010年南昌市發生多起食物中毒案例,為控究其病理,對其中幾例做專項調查,從而對疾病達到有針對性的處理。調查目的:及時查明一起一農戶在自家食物中毒的原因,為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科學依據。調查方法:采集患者肛拭6份,吃剩的菜2份,嘔吐物2份。根據《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GB/T4789-2003對采樣進行檢測綜合分析。調查結果:部可疑食物、嘔吐物及拭子均未檢出致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有樣品均檢出沙門氏菌。調查結論:本次家庭食物中毒是由沙門氏菌污染食物引起。

      【關鍵詞】沙門氏菌;剩菜;食物中毒;調查報告

      2010年7月15日下午14時許,南昌市第一醫院向東湖區疾控中心電話報告該院收治六例疑似食物中毒病例,我中心接到報告后立刻組織處理人員前往現場調查處理,具體情況如下:

      1 發病情況及治療經過

      新建縣溪霞鎮赤海大隊農民李某一家6人于2010年7月13日晚餐后,在7月14日00:20至8:00六名患者出現腹痛(臍周陣發性痛)、腹瀉(稀水樣便)、嘔吐、發熱等不適癥狀,于是家人全部去當地村衛生所進行治療,在治療期間,治療效果欠佳,晚上22:00李家女兒李B(因涉及真實姓名,隱去)先去了兒童醫院治療,家李A和家中其他五人到南昌市第一醫院治療,后來李A之女李B于23:00也轉到南昌市第一醫院治療,經過醫院對患者對癥治療后,李家6名患者均在好轉。現李家6人均已治愈出院。

      2 流行病學情況

      經過調查詢問,李家6名病患,7月13日至7月14日均在一起吃飯,7月13日中餐食用了:蘿卜燉排骨、豆角炒肉、青椒炒蛋,莧菜(在食用的飯菜中蘿卜和肉是在當地鎮菜場購買的,其他都是自家種的菜),中餐食用結束后將剩余的菜入冰箱中,7月13日晚餐6名病患吃的剩菜是從冰箱取出的,食用前未將進行剩菜加熱,而是直接把菜從冰箱中拿來食用。晚上七點鐘左右,進餐者的6人均不同程度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頭痛、腹痛、腹瀉、嘔吐、乏力等癥狀。至當日晚上10時全部出現類似癥狀。6例發病病人分別到江西省兒童醫院,南昌市第一醫院醫院及溪霞鎮醫院住院治療。

      3 細菌采樣及檢測結果

      3.1 標本的采集:根據食物中毒現場調查處理的要求采集了六位患者的拭子6份,兩位患者的嘔吐物2份,剩余蘿卜燉排骨及各1份帶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2 檢測項目:根據抽樣對以下細菌進行檢驗:A致賀菌、B沙門菌、C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蠟樣芽胞桿菌。

      3.3 檢驗方法:按照《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GB/T 4789-2003) 》、 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GB/T 4789-2010)》規定進行。

      3.4 實驗用培養基:(1)營養瓊脂;(2)SS瓊脂;(3)麥康凱瓊脂;(4)血平板;(5)副溶血弧菌增菌液;(6)腸道增菌液和SC增菌液; (7)肉湯培養基;(8)葡萄糖肉浸液肉湯; (9)7.5% 氯化鈉肉湯; (10)氯化鈉蔗糖瓊脂。(11)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培養藥品由省疾病控制中統一分配,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3.5 細菌分離培養:將上述樣品分別于各種不同增菌液中增菌后分離于不同的選擇性培養基,選擇在SS和MaC平板上呈優勢菌生長的中等大小、園形,表面光滑,邊緣整齊半透明可疑菌落.沙顯平板上,菌落為紫紅色,中等大小.園形,表面光滑,邊緣整齊.分別挑取不同平板上的優勢菌落涂片染色,均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無芽孢。接種TSI培養基, 37℃培養24h后為底層產酸產氣、斜面陰性, H2S(+)同時接種MIU,動力(+),尿素(-),靛基質(-)等13株可疑菌株進行系統生化和血清學試驗。

      3.6 分離培養結果:全部可疑食物、嘔吐物及拭子均未檢出致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有樣品均檢出沙門氏菌。血清凝集試驗沙門氏A F多價(+),O8(+), O20(+),Hi(+),生理鹽水(-)。 為了指導臨床用藥,對撿出的沙門氏菌全部進行藥敏試驗。

      4 討論

      4.1 中毒原因: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是一種比較常的食物中毒,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占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結果及臨床表現,判定為一起沙門氏菌污染引起的中毒事件。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因食用患病或帶菌動物的肉、乳、蛋或被病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罹患,且以鼠傷寒沙門菌、豬霍亂沙門菌、腸炎沙門菌為多見。但由沙門氏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即少有報道。由于該村民韋某家衛生條件較差,極可能在加工過程中污染了沙門氏菌,經過一夜存放,加上當天氣溫高達33.5℃,細菌得以大量繁殖。進食前食物又沒有徹底加熱,導致了這起食物中毒的發生。

      4.2 中毒分析:農村衛生意識淡漠,尤其在夏秋季節,氣溫高,空氣濕度大,適宜致病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因此更應該引起重視。有文獻報道,近年農村飲食因食用隔夜菜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逐漸增多。筆者認為這與以下諸多因素有關:農村飲食多在家中進行, 烹調者為鄉廚或家庭主婦, 這些人缺乏衛生知識, 衛生習慣差;所購食品原料多為鄉鎮小商販自行加工, 生產加工環境衛生條件惡劣, 在食品的加工、銷售過程中, 易發生交叉污染; 食物加工方法不當, 農村剩余食物反復食用, 增加了污染、變質的機會。

      4.3 工作建議:政府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強食品衛生宣教工作,不斷提高農村的衛生與疾病預防知識,使他們的衛生意識不斷增強。以此預防控制和消除農村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擴大民眾的健康教育, 加強食品衛生知識宣傳; 特別是加強食品市場的衛生管理, 杜絕變質食品流入市場進入農家; 加強對農村在家中舉辦宴席的食品衛生監督和衛生指導, 尤其要加強對鄉廚及家庭主婦等家村烹調食品者的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和健康管理,加強農村食品工作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這對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貴范.預防醫學(8年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5

      [2] 張文治.新編食品微生物學[M].北京:輕工出版社,1995

      食物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R151.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11-0014-02

      摘 要 通過食物定性頻率法調查我校高一學生的膳食情況,調查顯示學生存在膳食結構不合理、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有待改善、豆類攝入量不足等突出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今后要實行營養教育,工作重點是促進學生營養知識的普及和提高,強化營養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食堂廚師營養服務水平和改善飯菜質量。

      關鍵詞 高一學生;食物頻率法; 營養教育

      1 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情況大為改善,人們關注的不再是吃多少、吃得飽,轉向關注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健康,尤其關注青少年的營養問題。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代謝旺盛,骨骼、肌肉等器官、組織增長迅速,每天用腦時間最多(平均10個小時以上),另外每天都有一定的體育運動,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數量相對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膳食不均衡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也可能會造成學習時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等狀況,嚴重危害學生的日常生活。高中生當前的學習任務重,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取得優良成績的根本。

      為了解我校高一新生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狀況,特作本次調查。

      2 目標

      了解高一學生在過去一年中的食物攝入情況,進而評價學生膳食結構和營養素攝入是否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的要求,為今后學校的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和指明方向。

      3 對象

      我校為普通高中,學生以住校為主。高一總共有28個班,1496人,調查時隨機抽取一個班。

      4 方法

      4.1 采用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中的個體半定量頻率調查表的截取部分。(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教材P14表1--4)

      4.2 數據處理方法: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5 結果

      本班52名學生,收回有效問卷50份,其中女生30人,男生20人;16歲29人,17歲21人。

      調查數據統計如下: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分析以上數據,顯示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5.1 膳食結構不合理。學生膳食的主要結構是谷類、蔬菜、水果、奶類、飲料,對薯類、肉類、蛋類、豆類及堅果的攝入不足;平衡膳食寶塔的第三層攝入不足。調查中還發現女生的營養失衡率高于男生。高中女生正值青春期,由于月經失血,故對營養素的需求較大。但一些女生食欲差,且大多數有偏食、挑食和吃零食的習慣,另外一部分女生為追求苗條身材盲目控制飲食,主食攝入不足。

      5.2 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有待改善。學生的優質蛋白質主要來自于奶類,肉類主要是豬肉。營養學家們建議,吃肉時應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別是雞肉。魚肉是肉食中最好的一種。魚肉脂肪中還含有一種22碳6烯脂肪酸,對活化大腦神經細胞,改善大腦機能,增強記憶力、判斷力都極其重要。因此,人們常說吃魚有健腦的功效。

      5.3 豆類及堅果的攝入量不足。豆類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我國傳統飲食講究“五谷宜為養,失豆則不良”,意思是說五谷是有營養的,但沒有豆子就會失去平衡。現代營養學也證明,每天堅持食用豆類食品,只要兩周的時間,人體就可以減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幾率。

      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一般都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較高。研究發現,堅果有助于提高視力;而堅果中含有對大腦神經細胞有益的維生素B1、B2、B6,維生素E及鈣、磷、鐵、鋅,吃堅果對改善腦部營養很有益處。

      5.4 個別學生有飲酒行為。調查后問及學生飲酒的量和飲酒的場合,大多是逢年過年全家團聚在家中飲用少量酒,也有是同學朋友生日慶祝時。經查文獻[1],現在高中生的飲酒問題受到關注,高中生的飲酒率增大。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學習任務,今后應教育學生不飲酒。

      基于當地飲食習慣,學生對于奶粉、奶酪、干菜、泡菜食用的頻率低。因近兩年當地發生數次動物內臟熟食中毒事件,所以學生對動物內臟食用頻率也相對低。本調查中涉及學生鹽的攝入量。

      我校屬于縣級普通高中,全縣經濟發展不均衡,有的學生家庭困難,填飽肚子已經不易;有條件好一些的同學長期以來養成了重口味、輕營養的飲食習慣。整體來說,學生缺乏有關的營養知識和膳食平衡觀念。

      本調查結果顯示問題與相鄰縣市的膳食調查[2][3]結果相近,說明本區域居民的飲食習慣造成了膳食結構的不合理,改變這一狀況需要多方不斷的努力。

      6 討論

      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必先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營養是身體健康的保證。針對以上分析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6.1 從學生角度分析

      ⑴樹立膳食平衡的觀念,遵循膳食平衡的原則。

      ①合理的熱能分配:

      一日三餐能量分配要合理。專家建議:根據我國高中生的體質特征以及學習強度,可以設計早餐、午餐、晚餐以及晚上的加餐

      所提供的能量分別占每日高中生所需總能量的30%、35%、25%、10%。晚上的加餐可以適度進行調整,如果沒有加餐,一日三餐能量的分配為30%、40%和30%為宜。

      ②合理的膳食組成: 高中生的主食選擇上,應注意粗細搭配,即粗糧、細糧適當搭配,適當選擇雜糧及豆類。每日主食攝入量為400-500g為宜。為保證蛋白質供給,應選擇優質蛋白如魚、禽、肉、奶及豆類,優質蛋白的供給應占蛋白質總量的50%以上。與此同時,還應注意補充含碘、鋅、鐵高的食品,如紫菜、海帶和動物內臟等。高中生每天都要攝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證維生素c的提供。每日蔬菜的總供給量約為600g,其中葉菜類蔬菜的量應不低于300g。控制鹽的攝入量。

      ③膳食品種多樣: 適當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種,使膳食豐富多彩,做到粗細搭配、干稀搭配。

      ⑵良好的飲食習慣: 高中生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規律的作息和攝食;不暴飲、暴食、偏食、挑食,少吃零食;不吸煙喝酒;多喝白開水,合理選擇飲料。

      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每天進行充足的戶外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和耐力;提高機體各部位的柔韌性和協調性;保持健康體重,預防和控制肥胖;對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戶外運動還能接受一定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利于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保證骨骼的健康發育。

      ⑷如果面臨著考試時,我們給予以下幾條營養搭配的建議:

      ①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應該做到蛋類、牛奶、肉類、豆制品不可少。(蛋白質是維持人從事復雜智力活動的基本原料。

      ②保證主食供應:要粗細糧搭配,除以大米、小麥粉為主外,應配以適量的粗雜糧和薯類。

      ③保證維生素與無機鹽的供應:新鮮蔬菜與水果是維生素和無機鹽的良好來源。如橘子、 草莓、油菜、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無機鹽。

      ④少吃含糖和脂肪類的食物。

      ⑤少吃或不吃街頭小吃的冷飲。

      6.2 從學校角度分析

      ⑴增設營養教育主題活動。利用班級主題班會、校報、校園廣播、墻報宣傳營養知識,為學生普及營養知識。

      ⑵強化食堂的管理。我校食堂屬于學校管理,今后加強對食堂廚師的營養培訓,為學生提供營養豐富的飯菜,并對學生選擇食物進行指導。

      注釋: 

      [1] 任延文等.2010年平遙縣居民膳食調查報告【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1,4:197-199

      [2] 張金梅,宋丹,張涌靜.汾陽學院學生膳食調查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0,31(3):208-209

      [3] 錢玲等.中國高中生飲酒狀況研究的回顧【J】.中國學校衛生,2009,12:1139-1143

      參考文獻 

      [1] 張小強.對我國14—17歲青少年營養狀況的分析與評價【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 3(7)9:6-11

      食物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關鍵詞】牛肉湯;亞硝酸鹽;食物中毒

      【中圖分類號】R4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3-0140-01

      2010年8月12日晚11時30分,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區衛生局通知,稱有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正在某醫院急診室治療。接報后,我中心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迅速趕赴醫院和事發現場進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 事發經過

      患者孫某某,男,45歲;患者仵某某,男,40歲左右。2人于2010年8月12日下午一同乘車到南陽,約20時左右,2人一同在車站路杏樹莊前街劉記牛肉湯菜館喝牛肉湯,后先后出現呼吸困難、頭暈、惡心等癥狀,當時飯店老板建議打120急救電話,但2人認為可能是中暑,就到附近診所診治,在診所內服用幾粒霍香正氣膠囊,但診所醫生覺得2人病情不像是中暑,建議到醫院診治,并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后某醫院120急救車趕到,但當時2人不愿去,后來大約在21時15分左右,2人又自行到該院急診室治療。

      2 流行病學調查情況

      2.1 患者調查情況。

      2.1.1 就餐情況:患者孫某某和仵某某2人當晚就餐食物均為10元熟牛肉(大約150g)和一碗牛肉湯(500g左右),并共同喝不到2瓶果啤。其中仵某某吃的比較快,沒過幾分鐘,就說感覺不舒服,頭暈,身體站不起來;等到孫某某把自己的牛肉湯喝完后,大概有10分鐘左右,也感覺不舒服,頭暈,惡心,并在飯店外吐了2次。食用當餐牛肉湯者還有多位(店主提供不出人數),沒有類似病例報告。

      2.1.2 患者臨床癥狀和潛伏期:孫某某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呼吸困難、口唇青紫、腹痛等癥狀。仵某某伴有頭暈、腹痛、胸悶、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癥狀,并暈厥一次。兩人首發癥狀均為食用牛肉湯后10分鐘左右。

      2.1.3 治療及用藥情況:醫生對2名患者的初步臨床診斷為:“呼吸困難、青紫待查,亞硝酸鹽?”。對患者仵某某首先進行了洗胃處理,隨后用藥物亞甲藍和維C進行治療;對患者孫某某進行導瀉,并用藥物亞甲藍和維C進行治療。經治療,2名患者病情穩定,未出現嚴重后果。

      2.2 樣品采集情況:我中心受區衛生監督所委托,采集到該牛肉湯菜館當餐熟牛肉、牛肉湯各1份;醫院醫生提供2名患者的嘔吐物各1份,其中仵某某采集的是洗胃洗出的內容物。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醫生的初步診斷和特效治療效果,報驗亞硝酸鹽項目。

      3 實驗室檢驗結果

      采集的2份樣品中,熟牛肉中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下同)檢測結果為10mg/kg;牛肉湯中亞硝酸鹽檢測結果為300mg/kg;仵某某的嘔吐物中亞硝酸鹽檢測結果為1mg/kg;由于孫某某的嘔吐物太少,無法進行檢驗。

      4 初步分析

      亞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物質,是廣泛用于食品加工業中的發色劑和防腐劑,可使腌制肉、魚呈肉紅色。如亞硝酸鹽加入數量過多,或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可引起中毒[1]。大劑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氧化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為高鐵血紅蛋白,導致組織缺氧,引起腸原性青紫癥,人體攝入0.2~0.5g即可引起中毒,3g即可致死[2]。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用藥和治療效果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傾向于認為這是一起由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但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規定,亞硝酸鈉或亞硝酸鉀做作為護色劑和防腐劑,加工醬鹵肉制品,以亞硝酸鈉計殘留量不得超過30mg/kg。本次采集患者食用的熟牛肉樣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為10mg/kg,不超標;牛肉湯樣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為300 mg/kg,雖無明確衛生標準,但作為直接入口鹵制肉湯類食品,認為可以參照醬鹵肉制品亞硝酸鹽殘留量衛生標準判定,屬于嚴重超標。

      根據資料顯示,亞硝酸鹽中毒劑量為0.2 g ~0.5g。患者食用牛肉湯約500 g,則食入亞硝酸鹽約150 mg;食用熟牛肉約150 g,則食入亞硝酸鹽約1.5mg。患者總共食入亞硝酸鹽量約為151.5mg,尚達不到中毒劑量。

      二是患者在醫院診治期間,均未做血液高鐵血紅蛋白測定,缺乏實驗室診斷依據。

      但筆者認為,任何食物中毒都存在個體差異,即使達到中毒劑量也未必同食者都會發病。因此,無論是根據中毒癥狀,還是臨床治療,傾向認定為亞硝酸鹽中毒不無道理。提示我們,在食物中毒判定實踐中,不能僅靠有無共餐者群體發病而妄下結論,必須結合中毒者個體差異、臨床特點、治療效果、實驗室檢驗等做出綜合判定。

      參考文獻

      [1]楊本興,張玉超,梅振華.食品營養衛生與管理.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140-141

      食物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水污染 兗州市 調查

      中圖分類號:X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1(b)-0-01

      1 調查地區

      山東省兗州市。

      2 調查目的

      了解當地水質情況,并提出建議。

      3 調查原因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曾經有一個廣告這樣說過“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

      記得小時候有很多小河流,都是清澈見底的,夏天孩子們喜歡三五成群的跑到溪水邊嬉戲,也經常可以看到大人們在溪水邊洗衣聊天的身影,小溪幾乎是整個村子快樂的源泉:溪水旁邊的樹木成蔭,為人們帶來絲絲涼爽,而溪水前面就是村里人賴以生存的農田。

      現在這種情形早已不復存在,不知何時開始,溪水不再清澈,連村子里的魚塘似乎都無法再養魚,現在我們再過去看到的卻是僅存的幾條小溪也成為臭烘烘的垃圾池,有些甚至早已被人填埋。府河現在的污染程度也是眾所周知的,冬天還好,到了夏天每次從橋上走過都會聞到來自府河的惡臭味。

      我想或許在若干年前府河也是一條美麗的河流,也曾有無數的生命仰仗著這條河來哺育。

      然而是什么讓我們記憶中那些美麗的水遠離我們,變成了今天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河?

      4 污染原因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身為家鄉的一份子我目睹了家鄉經濟的變化,也目睹了家鄉河水水污染的日趨嚴重。

      (1)隨著農業的發展,技術的提高,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河流一般都在農田旁邊,化學藥品自然而然深入土地污染河水,致使魚類死亡,河水生物結構改變。

      (2)人們不加強保護河水,當地人往往為了圖省事,把垃圾隨手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小河水變臟、變臭,成為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嚴重污染了周圍的環境、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3)生活用水的大量排放,例如,府河旁邊就是食堂和村莊,食堂每天剩余的污水以府河為主要注入點,而村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也主要排放到府河。

      (4)近年來建設了多家污染性嚴重的工廠,并且尚未配備合理的污水處理設備,將污水直接排放到近旁的河流中,造成很大污染。以上幾點便是我們總結的導致兗州市內水體產生污染的可能原因。

      5 水污染防止措施與建議

      5.1 加大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工業廢水處理廠的建設對于改善水環境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當地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廠的進一步的發展,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而污水處理廠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水環境質量的繼續下降。

      因此建設更多的污水處理廠是迫在眉睫的事。水污染防治上本著預防勝于治療的原理,對于新設或擴建的電鍍廠等類似污染性工業,采取事先審查與預防措施。

      5.2 改善河道環境

      為了改善河道環境,應盡快開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對污染源進行處理,杜絕工廠、食堂廢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水中,應集中處理,避免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并對水道進行整改,進一步將河內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動員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機器清除。最后在河邊種樹,植草皮,建立綠化帶,避免水土流失。

      5.3 污染處理方面

      鼓勵采取提高資源有效利用及副產物回收方式,以減少廢污物的排放,實行工業減廢策略。許多污染行為,本身即為生產過程中各種有價資源的流失損耗,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又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行為。防治要從工廠部的廠改善做起,包括協助輔導工廠改良制造方法,程序及改進生產管理,提高效率以減少污染物排放。

      5.4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不僅要對其進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宣傳來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由政府農業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采取措施,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和農藥,控制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就自然減少了。

      5.5 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參考文獻

      [1] 趙瑩,張劍銘.浙江省1992-1996年生活飲用水衛生[J].浙江預防醫學,1999(8).

      [2] 汪小豐,王媛.流動注射分析法測定生活飲用水中揮發性酚類化合物[J].江蘇預防醫學,2005(4).

      [3] 葉曉英.生活飲用水中揮發酚測定方法的改進[J].職業與健康,2006(13).

      [4] 李迎玲,張金方,高瑞林,等.淺議管道直飲水的衛生監督管理[J].現代預防醫學,2007(6).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国产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