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分數單位數學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標:
2.引導學生學會抽象概括。
3.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分數單位。
教具準備:小圓片12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
2、說一說每個分數的意義。
實驗小學男教師人數占全校教師人數的3/8。
地球表面被水覆蓋的面積約占地球總面積的7/10。
二、教學實施
1.學習分數單位。
(1)一堆糖(12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這堆糖的。
學生用小圓片表示糖塊,動手分一分,然后把結果填在課本上。
集體訂正,請學生說出1/2,2/3,3/4,5/6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引導學生明確分數單位的意義。
問:1/2,2/3,3/4,5/6這些分數的分母分別2,3,4,6都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的份數。)
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分數的分數單位。如,2/3的分數單位是1/3。
老師指名說出黑板上其它分數的分數單位。
集體說一說自已寫出的三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3)發現分數單位的特點。
師:你們發現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幾分之一。)
為什么?(因為分數單位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
說一說黑板上這些分數分別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不同分母的分數,它們的分數單位是否相同?為什么?
(1)學生思考,同桌討論。
(2)學生交流后,老師引導學生明確:分數是由分數單位組成的,因為不同分母的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不一樣,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數有著不同的分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3/4里有3個()。
10個1/13是()。
()個1/15是14/15。
2、64頁第8題。補充說明每個分數有幾個分數單位。
3、64頁第9題。先讓學生獨立選擇涂色,再全班交流。通過交流,使學生看到,隨著分母的增大,幾分之一所表示的蘋果個數相應地在減少。
4、64頁第5題。注意提示分數所表示的是實際數量。
5.用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
6、.說一說。
(l)拿走9塊餅干的1/3,拿走了幾塊?為什么?
(2)拿走剩下的1/3,拿走幾塊?為什么?
兩次都是取出1/3,為什么拿走的塊數卻不相同?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單位,誰來說一說什么是分數單位?請你與同桌互說3個分數,分別說出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什么?是由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組成的。看哪組同學說得又對又快。
板書設計:
分數的產生及其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教學反思:
教材62頁的做一做要充分利用。先讓學生動手分一分,然后再根據分得的結果用分數表示。在集體訂正中,學生產生分歧。有的把12顆糖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用分數2/3表示,還有的學生用8/12表示。到底8/12對不對呢?在校外培優的同學普遍表示認同,因為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8/12約分后就是2/3。但根據學生操作圓片的結果結合分數的意義來說,必須用2/3表示。這里教師必須強調說明。
教材64頁第5題,學生理解、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建議改在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和假分數后再練習。可以與73頁第5題結合起來練習。
通過練習,讓孩子們思維“活”起來。
補充了用分數表示下面圖形中的陰影部分。在同學們的互相啟發下,共得出下以三種不同解題策略。一、應用轉化的思想,將陰影部分通過旋轉、平移變成標準分數圖形。二、應用添輔助線的方法,將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以便正確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三、去掉多余輔助線的方法,使陰影部分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能夠一目了然。這些解題策略能夠幫助學生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補充的拿餅干一題,使學生感知到單位“1”不同,相同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就不同。這對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應用題很有幫助。通過此題的練習,也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