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金管理社會保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發展現狀
1.稽核檢查缺乏具體法規,參保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現象嚴重
目前,社會保險基金的征收并不規范,原因在于沒有具體的法規作為依據。在社會保險費征收上,企業職工和事業單位職工是按照不同的標準繳納的,這必然導致社保經辦機構在實際收費過程中,無法對參保單位實施有效的制約和管理。這不僅加重了稽核單位的工作量,而且加重了社會不公平,造成人們對社會保險制度的不理解。社會保險費拖欠現象也較嚴重。一些參加了社會保險的企業由于經營困難,不能及時繳納職工的養老保險費。另外,各險種各自征費,各自稽查,造成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和人力、財力浪費的現象也很嚴重。
2.社會保險基金增值保值不理想
社會保險基金被很多人稱為“養老錢”甚至是“救命錢”,所以,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受到千萬人的密切關注。也正因為如此,社保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式是銀行,其次是國債。眾所周知,這是目前社會上兩種風險最低、回報率最低的理財產品。與當下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相比,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是非常低的。因此,根本無法達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此外,由于社保基金的征收標準不一,各險種獨立收費,導致社保基金總額分散,無法達到集中營運獲利的目標。
3.社保基金監管體系不健全,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
2001年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對社保基金投資的基本監管要求,但缺少對操作環節中產生利益沖突時的有關禁止性規定。使得社會保險基金在收繳支付、管理運營、監督檢查方面都由社保部門自己進行,根本起不到有效的監管作用。經過多年實踐和不斷完善,我國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已基本實現全國統一。但因為區域差異和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還沒有實現全國覆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養老基金積累較低,社會保障支撐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限,導致社會整體統籌層次不一,基金共濟能力有限。
二、加強社保基金管理的建議
1.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明確監管機制
社會保險是一項利民政策,理應惠及更多人。所以,相關部門要創造條件讓更多人受益于社會保險。一方面可以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繳費率,全面帶動養老保險基礎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保保險覆蓋范圍擴大了,立法監管水平也要相應提高。讓基金管理在公開透明的機制下良性運作,各監管主體和監管機構明確職責,發揮出基金管理的最大效用。
2.加強社會保險宣傳,提高全民參保意識
隨著社保基金的制度不斷完善,政府相關部門要多途徑多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轉變人們初期對參保意義產生不信任的傾向。可通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樹立典型、帶動一片的方式,真正提高企業和廣大職工的社會保險意識。另外,可用實際行動取信于民,用良好信譽和形象說明社保對自身及家庭所起的作用,加深群眾對社會保險制度的全面了解。相關部門要與時俱進加強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號召企業和職工主動參加社會保險,構建新時代的全民社保體系。
3.提高社保基金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聯動機制
當今社會是網絡化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的收集與輸出對于社保基金的管理與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通過加強社保信息管理網絡系統,可以建設覆蓋省、市(區)、縣在內的全區域社會保險信息管理網絡,形成統一的管理系統,提高社會基金的整體應用。另一方面,完善的社保基金網絡化管理體系,可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共享,實現資源整合,大大提高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確保社保信息及時、準確、快捷的相互傳遞。如此的聯動機制,可以快速聚攏資金,擴大投資回報率。
4.科學調度,確保社保基金安全增值
社保基金擔負著參保人員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種心靈寄托。所以,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實現愿望的根本舉措。在社保基金的征收、支付和管理上,各個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配合,該收的收,該支付的快速支付,對于逾期不繳納的單位或者個人,要制定相關法規,堅決通報,公布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最后,要科學分析社會形勢,研究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政策措施,拓寬投資渠道,本著謹慎、客觀的態度,提高基金收益回報水平。社會保險制度的全面實行,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國居民的生活質量,而且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面構建。我們相信,在追逐“中國夢”的征途上,人們會深刻感受到社保制度之于生活的現實意義是多么深遠。社會保險制度是值得人們信賴和依靠的。
作者:范金光 單位:山東省諸城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