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金財務綜管平臺阻隔風險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基金收入大幅增長以及統籌層次不斷提高,傳統的基金管理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一方面,使用單機版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科目設置和核算流程不統一,不利于集中統一管理;另一方面,業務系統與財務軟件單獨運行,互不對接,財務、業務部門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監督。以山東省德州市為例,全市有11個縣(市、區)、2個開發區,社保經辦機構較多。原來經辦模式并不統一,雖然早已淘汰手工記賬,實現了會計電算化,但使用的是單機版會計軟件。軟件名稱、版本不統一,功能各異。一方面,使用單機版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科目設置和核算流程不統一,不利于集中統一管理。比如“這個縣可能用‘4002’會計科目來核算銀行利息收入,那個縣又用‘4002’科目來核算財政補貼收入”,這類舉動增加了規范化管理的難度。另一方面,業務系統與財務軟件單獨運行,互不對接,財務、業務部門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監督。原來業務部門負責生成征繳單據,財務部門負責收錢記賬,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互不連通,財務部門實行收付實現制,業務部門使用權責發生制,再加上核算口徑、時間節點不一樣,就造成財務、業務數據有差異的問題,從而形成安全隱患。建立全市統一的社?;鹭攧站C合管理網絡平臺,全面推行財務、業務一體化,則可有效加強基金內控,打造“人防、制防、技防”相結合,橫向與縱向監督相結合的社?;鸢踩W。
一、數據集中消除財務信息不對稱風險
2012年德州市社保中心為了進一步提高基金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和防范基金管理風險,搭建了具有綜合應用功能的社保基金財務綜合管理網絡平臺,運用網絡版財務管理軟件和金保工程業務專網,實現統籌范圍內財務核算、財務數據集中管理。服務器設在市本級,運用網閘和防火墻進行物理防護,確保財務數據的安全,每個基層經辦機構作為一個工作站點,無需安裝客戶端軟件,只要通過金保工程專網登錄軟件界面,便可進行業務操作。德州市社?;鹭攧站C合管理網絡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各縣分散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將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全部納入系統集中管理。全市經辦機構使用統一的財務軟件、執行統一的核算辦法、采用統一的核算流程,通過多險種、多賬套、分級次、數據庫集中的管理模式,規范社保基金會計核算體系,能確保社?;鸢踩暾1热?,財務報表是對財務工作的階段性總結,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典型的社保基金貪污腐敗案例,都是從財務報表中發現端倪的,因此報表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尤為重要。平臺建成后,實現了全市各險種社?;鹭攧請蟊淼淖詣踊珊图猩蠄?。各縣(市、區)只需選擇相應的報表任務,財務系統便自動取數,自動生成社?;鹭攧請蟊?,報表通過專網直接上報,生成后無法人為修改,能最大限度保證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全市財務報表實行垂直化管理,有效解決了以往基金財務報表管理分散、隨意性大、時效性差、準確率低等問題。隨著社?;鸬囊幠T絹碓酱螅y籌層次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保險都實行了市級統籌,市本級必須實時掌握各縣的收支狀況。平臺搭建以前,縣級經辦機構的賬務都由自己管理,市級社保部門若想了解各縣社保部門的財務狀況,只能通過財務報表和現場查賬兩種途徑,不能及時、準確掌握各縣的基金運行情況,難以做到提前發現和預防問題。針對這一難題,德州社保開發了智能化查詢分析系統。該系統可以將全市各項社保基金的收、支、余狀況直觀地反映在圖表中。系統中各項財務指標隨著業務的發生而實時動態更新,各縣社保經辦機構每做一張憑證、每發生一筆業務,都在市級社保部門的監管下進行?;鸸芾韺崿F了從事后被動管理向事前、事中主動監督的轉變,有力保證了基金安全。
二、財務業務一體,防范操作風險
平臺建成前,業務部門負責制單,財務部門負責收錢,財務和業務兩套系統互不連通,核算口徑、時間節點不一致,存在多收少報、早收晚報等隱患。德州在社?;鹭攧站C合管理網絡平臺開發了財務業務一體化接口,在中間數據庫作用下,實現了財務、業務信息的資源共享,財務憑證由業務數據自動轉換生成,財務、業務間實時對賬,完全排除了人為操作因素,部門間建立起了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內控機制,強化了雙向監督,有效規避了一個部門獨大、違規操作的風險。財務管理工作的特性,要求會計人員要合理分工,并根據會計崗位設置合理的操作權限。原來個別縣由于認識程度不夠、人員短缺等因素,存在出納、會計、審核、記賬一人兼任等現象。平臺建成后,德州社保對全市財務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根據每個人的崗位職責,統一分配操作權限。本著會計主管總負責的原則,做到會計與出納相分離、制單與審核相分離、對賬與做賬相分離、賬務處理與內部審計相分離。所有人員根據自己的口令登錄系統進行業務操作,完成一筆業務要經過制單、審核、記賬幾個人層層把關。系統自動記錄每一位財務人員的操作日志,實行操作留痕管理,有效規范財務人員的業務行為,消除了安全隱患。綜合平臺的另一個功能是,可以實現與其它系統的自動通連。比如在查閱財務指標的同時,可直接進入業務系統查看業務指標,還可直接登錄報表系統與財務報表進行比對。例如:基金報表顯示2020年1月-6月全市企業養老保險征繳收入為20.21億元,那么業務部門記錄的“征繳收入數目”,以往需要和業務人員共同查閱統計報表才能比對得出。現在只需通過其他銜接界面,直接登錄業務系統進行查詢即可。不但大大節省了時間,更增強了數據比對工作的客觀性。實現同一平臺下多系統協同辦公,不僅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效規避了基金的安全風險。
三、智能對賬,規避社銀風險
勾兌銀行賬是財務核算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基金監管的最后一道屏障。原來,每月幾千筆銀行賬都要手工勾兌,三四個人要干上一個多星期,容易出錯。而且紙質銀行對賬單便于偽造和更改,安全性差,很多基金貪污腐敗案都是通過修改銀行對賬單實現的?,F在勾兌、審核、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等工作都由系統來做。將每個月的銀行電子對賬單和財務銀行賬導入系統,系統便開始自動勾兌。上萬條數據幾分鐘內就能勾兌完成,實現了財務核算由記賬型向管理型的轉變。不但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更強化了社保經辦機構與銀行之間的雙向監督。隨著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基金支出規模也越來越大,基金支付一直是風險防控的重點,財務人員必須加強對社?;鹬С鰬舻谋O管。平臺上線前,財務部門對支出戶的監管主要依靠銀行對賬,核對的是支出明細,關注的是賬戶余額。這種對賬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銀行內部發生“支出沖正”業務,社保經辦機構無法及時發現和制止,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平臺上線后,德州市社保中心利用銀行賬戶管理功能,將全市各險種支出戶賬戶全部納入監管,交易數據實時更新,一旦發生異常的銀行流水,系統自動預警,監管人員便能在第一時間與銀行部門進行核實,確保基金安全。
作者:姜柏山 單位:山東省德州市社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