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責任論文:家庭教育責任主體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陶冶單位:上海市長寧區天山第一小學
我國教育法提出,要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面對21世紀國際經濟與科技的激烈競爭,教育者深刻地認識到,未來公民,首先要具備不同文化背景普遍認同的道德素質,其次是高度的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創新精神,未來公民一定是全面發展的人。所以,我國的教育方針是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其中德是首位。未來公民還有一個顯著特征是具有創新精神,同志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的動力。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主要源于我國的工業是以初級制造業為主,相較于發達國家的以高級制造業為主,差距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創新力的不足。也就是說,國家的競爭是科技、創新的競爭,其實,最終還是人的競爭。
經濟的全球化,必然會造成文化的全球化,人們在努力保持本國、本民族的精神特質的同時,也生成了許多“普世”、“共生”的價值觀,如和平與發展、綠色與環保等。正是基于此,學校開展了國際理解教育的課程。教育的國際化勢在必行,本課程旨在從小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和國際交往能力。以上這些,許多家庭可能因為是所處的生活、工作環境等局限,可能沒有認識到,或者體會到了,未必會站到應有的高度,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與未來的關系。學校是傳播國家意志、思想和文化的專門場所,有義務對家庭進行指導。當家長真正認可并接受未來公民的這些特征后,學校與家長就會在培養兒童的目標上、思想上趨于一致,這就有利于家校合作,共同把兒童培育好。
學校是家長了解孩子成長一般規律和方法的場所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僅在教育上就有許多寶貴的遺產,其一直影響著中國乃至全世界。當今,許多國家都建有孔子學院,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述而》上)的啟發式教育,成為中外教育的經典。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也留下了許多糟粕,至今還影響著我們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如受科舉制度的影響,特別關注子女的考試成績。古人若在科舉考試中中第就有機會進入仕途,中了舉人、狀元更是飛黃騰達?,F在許多家庭,若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既便是單元測試,不少家長往往許以“重獎”,以此鼓勵孩子一定要考出好成績,好成績比什么都重要。他們希望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要求孩子死記硬背、反復操練,一看到子女閱讀教科書以外的書籍,到戶外與同伴玩,心里就發慌。顯然,封建教育的糟粕依然影響著許多家長。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一部教育史,在其悠長歲月中,產生了無數教育家,留下了許多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如,古希臘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近代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從做中學”。自17世紀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發表以來,有關學校教育和各種教育方法的論述越發系統、科學。格累哥利•那齊恩曾(GregoryNazianzen)說:“教育人是藝術中的藝術,因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復雜和最神秘的?!碑敶逃覅涡蛡ヒ舱f,教育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傊?,教育教學是一門科學,有其專業知識和技術。
學校掌握著教育教學的專門技能和方法,懂得育人的規律和完整的教育方法。但學校的教育教學權利和空間又是有限的,學生每天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時間在學校里學習與生活。家庭則擁有更多地教育子女的權利和時空。如果學校、教師讓家庭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科學培養孩子的思想和方法,就能在目標上與學校保持一致,在方法上互補。家校合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學校每學期都會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請學校或教育專家、心理咨詢的醫生給家長作教育兒童的輔導報告,這些活動很受家長們的歡迎。更有便捷的校園網、博客、飛信通隨時隨地給予家長適時的教育方法的指導。
學校、教師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有助于彼此了解與合作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讓孩子充分享受來自教師和家長的關懷和科學的教育。由于家庭的環境、家長的教育觀和能力千差萬別,家長對子女教育的目標、成才的觀念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家長對于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盡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須在學校、教師的指導、配合下,具體分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正確地引導孩子成才,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有用之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對子女的秉性、興趣、習慣等了如指掌。由于親情的關系,兒童特別依賴和服從家長,這是家庭教育得天獨厚的地方。但兒童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識和技能,也包括情感的孕育卻主要是在學校里。如果由學校和家庭共同設計每個孩子的成長路徑與方法,就能起到合力作用、疊加效應。尤其是對行為偏差、或被醫生診斷患有某種疾病的孩子。筆者班上有位男生,性格內向,口語表達能力不強,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而且不容易集中,對自己的約束能力較差,被醫生診斷為ADHA(重度)混合型,父母非常焦慮。筆者與家長共同設計了輔導方案:強化他的優點,忽略不足,多表揚、多鼓勵等一系列方法。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訓練,他幾乎不需要依賴藥物,已能控制住自己的言行,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顯然,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家校合作,更多地需要來自教師和家長共同的關心、愛護和科學的育人方法。
學?,F在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已經形成幾套規范模式,如在新生家長會上,會有校長和所有學科的首席教師,向家長介紹學校教育的基本情況、學科教學的學校要求、主要特點,特別是給予了家長許多指導兒童學習與成長的建議。不僅如此,還讓家長自由發言,談想法,提要求。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都設有學科學習咨詢服務。學校對教師的家訪次數、方式,特別是如何積極與家長溝通的技巧都有專門的培訓和制度要求。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笨傊瑢W校特別重視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并以密切的溝通、合作來促進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共同研究教育兒童的方法,共同構建孩子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