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足球后備人才家庭教育的缺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溺愛的教育只會養成足球后備人才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的不良習性。一旦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欲望時,有可能通過違法犯罪的途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出一些過激行為。年輕一代的球員,精神層面的東西本身欠缺的就多,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事實上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利于青少年球員的健康成長。管理松散。大部分家長對足球后備人才的家庭教育都采用一種被動的教育。等青少年球員行為出現了問題才想到主動聯系學校。顯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存在脫節,青少年球員的教育更多地依賴于培養機構。家長采用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更多的依賴于培養機構的教育。家長沒有承擔起足夠的教育責任,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鴻溝越拉越大。
教育途徑的缺乏
缺乏與同齡人群一樣的正常成長環境。“孟母三遷,擇鄰而居”的典故,說明了環境對于人成長的重要性。每個人的成長都伴隨著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教育的影響。孩子從出生到青少年時期,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家里。古代教育家顏之推認為,環境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人產生影響的,而這種影響是深而持久的。目前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機構大部分采用“三集中”封閉培訓模式,這種模式造成青少年運動員過早地、長時間地離開家庭,遠離家庭環境,遠離父母,使其某些方面的家庭教育沒有很好的實施。缺乏教育管理時間。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得出足球后備人才中3一6個月回家一次的比例較高,占53.4%;1一3個月回家一次的比例居于第二位,占34.3%:筆者分析認為,由于“三集中”的管理方式,青少年球員集中訓練的時間較長,長時間處于離家狀態。父母與青少年球員的接觸時間大大減少,造成了家庭教育管理時間的缺乏,影響了足球后備人才家庭教育的缺失。
親情教育缺失。足球后備人才健康成長有很多必要條件。除了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之外,另外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親情教育。青少年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個體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大部分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機構采用封閉式的管理模式,這樣的培養模式確實有利于管理者對足球后備人才的集中訓練、學習和管理。但是作為我國足球后備人才的青少年,很小就離開父母進行專門的封閉式訓練,采取“三集中”的管理體制,造成他們缺少家庭關懷,很容易養成我行我素和自私任性的不良品質。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少,交流的話題比較單一,主要集中于學習成績、訓練情況、生活費用等方面,很少問及孩子的心理、思想情況。雖然可以用電話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但是沒有起到親身示范教育的效果。另外,青少年球員有較強的依賴感,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需要父母的關愛。足球后備人才處在沒有父母監管的狀態下,長期遠離父母,親子關系趨于生疏冷淡,交流受到限制。“青少年正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心靈創傷無人撫慰,情感疑惑無處傾訴。從某種程度上造成孩子情感溝通缺失,致使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足球后備人才缺少父母的關愛不利于青少年球員健康的成長,如果不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這些青少年運動員很容易走向極端,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者:張麗單位:江蘇省靖江市朱大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