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心理學下曾氏家庭教育思想與意義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心理學下曾氏家庭教育思想與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心理學下曾氏家庭教育思想與意義

      【摘要】曾氏家庭教育內容豐富深刻,有一定社會價值,我試圖從兩個方面論述這個問題:首先是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其次是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他的家教思想為現代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多的有益啟示,當然,我們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立場,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曾國藩;家庭教育;社會價值

      一、曾氏家庭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

      (一)曾氏家庭教育思想對子孫的影響

      曾國藩對子弟的教導是成功的。其長子曾紀澤詩、文、畫俱通,通過自學,兼通英文、數學、樂律,成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戶、刑、吏等侍郎。1878年出使英法,1880年兼任駐俄公使,1881年赴俄京彼得堡談判修訂《中俄伊犁條約》。中法戰爭主張抗法。又與英人議定洋藥稅厘,為清廷“歲增銀六百余萬”。次子曾紀鴻雖早死,但在研究算學方面有相當成就。“與兄紀澤并精算術,尤神明于西人代數術,銳思通進創立新法,同輩多心折焉。他撰《對數詳解》五卷,始明代數之理,為不知代數者開其先路。中言對數之理,末言對數之用,明作書之本意。”孫子曾文鈞是詩人,曾孫曾寶蓀、曾約農是教育家、學者。從政治上看,其家訓亦有消極的一面,如其弟弟曾國荃、曾國葆、曾國華在曾國藩的影響下都成為鎮壓太平軍的將領,曾國華戰死;曾國葆病“卒于軍”;曾國荃因有功成為清朝大臣,歷任陜西、山西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其孫曾廣漢官至副都御使。

      (二)曾氏家庭教育思想對世人的影響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無論對子孫,還是對世人均發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曾將訓導子弟治家從政的思想濃縮為“居家四敗,居官四敗”。前者是婦女奢淫者敗;子弟驕怠者敗;兄弟不合者敗;侮師慢客者敗。后者是昏庸懶惰、聽任下屬胡作非為者敗;傲慢狠毒、狂妄自大、自以為是者敗;貪婪卑鄙、肆無忌憚者敗;反復無常,詭計多端者敗。清軍將領彭玉麟將這些訓示視為至言,不僅寫在紳帶上,作為自我儆惕的座右銘,而且還時時以此勸導同輩,亦望其“子弟聽訟理案牘之時,刻刻凜之。”跟曾國藩一起搞洋務運動的左宗棠、李鴻章等也受其影響,他們在教誡子弟時也強調戒驕戒奢,立志自強,讀書致用。如左宗棠訓導其子說:“讀書做人,先要立志,想古來圣賢豪杰是我者年紀時,是何氣象?”跟隨曾國藩,講求“經世之學”的李鴻章,亦以曾國藩家訓中的戒驕,倡導儉、敬、恕等訓導子弟,如“吾兒不可因恃父兄顯貴而仗勢欺人”。“儉之一字,能定身之恒久”。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梁啟超對曾國藩的家訓評價很高,他說:“孟子曰:‘人皆可堯舜……吾不敢言!’若曾文正之盡人皆可而至,吾所敢言也。”青年時代對曾國藩關于治學、理事要有恒而專的思想非常贊賞,他在1915年6月25日《致湘生信》中引用了曾國藩1875年《致沅弟》信中檢討自己無恒弊病的話“吾閱性理書時,又好做文章;做文章時又參以他務,以致百不一成”。認為“此言豈非金玉!”并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錦熙信》中表示:“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曾國藩的家教思想對很多人、家庭產生了積極地影響,可以說《曾國藩家書》是與《顏氏家訓》相比美的仕宦家訓的成熟著作,是中國傳統家訓史上帶有新時代特征的又一座豐碑。

      二、曾氏家庭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

      (一)曾氏家庭教育的積極意義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實踐從本質上是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下的家庭倫理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但由于人類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共同性,曾國藩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精華部分還是具有普遍價值的。對于當前的倫理道德建設有其獨特的啟示意義,主要體現如下幾點:

      1、要重視子女的全面發展

      《曾國藩家書》包含的內容很豐富,大到經邦緯國、進德為官、朝政軍務、治學修身、小到家庭生活、人際瑣事、這位充滿責任感的長者,向他的子、弟、侄們敞開心扉,娓娓談來,其中多次談到了他的治家理論。現摘取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他寫給兩個兒子的信中的一段話加以說明:“吾教子弟不離八本、三致祥。八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吾祖星岡公之教人,則有八字、三不信:八者,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三者,曰僧巫、曰地仙、曰醫藥,皆不信也。處茲亂世,銀錢愈少,可免禍;用度愈省,則愈養福。爾兄弟奉母,除勞字儉字外,別無安身之法。”這段話全面地概括了曾國藩家庭教育的宗旨,可以簡單概括為八本、八字、三不信、三致祥。其中“八本”是曾國藩家庭教育的張本,是他從經歷、學識各方面得來的妙諦,教育子女做學問、修身、行孝、養生、做人等道理。“八字”則描繪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封建地主家庭:這樣的家庭,宜讀宜耕,重教興農,田有谷米,園有蔬菜,肥豬入欄,魚躍于淵。家庭成員個個勤勞早起,灑掃干凈,追念遠祖,善待鄰里。曾國藩的家庭教育,以八本為經,以八字為緯,經緯連貫,脈絡相通,形成一套治家的理論體系。這套體系,于治學,于修身,于勞動,無所不包,全面細致。曾國藩于軍事危機之際,念念不忘的是子女的教育。如此重視家庭教育,并對子女進行全面教育,這可以說他家教成功的原因之一。

      2、要勇于敞開心扉,做子女的朋友,言傳身教,切實指導

      曾國藩教育子弟,充滿了誠摯之意,翻閱他寫給兒子、弟弟和侄子的書信,我們發現,與其說是一位長者在訓誡晚輩,不如說是一個朋友在娓娓談心。他說:“余欲盡孝道,更無他事,我能教諸弟進德一分,則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諸弟進十分,則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則我之大不孝矣。……惟愿諸弟發奮立志,念念有恒,以補我不孝之罪。”如此敞開心扉,以誠相待,他的各位弟弟怎能不為一番誠意所打動而發奮立志呢?無論在讀書或做人方面,曾國藩對子女的要求都很嚴格,但又不是一味督責,而是視身教重于言教,依據自己的切身體會,以討論研究的方式,指導切實中肯,收效十分顯著。這樣的例子,在他寫給兒子的書信中,觸目皆是。如他在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給紀澤的信中寫到:“余生平坐無恒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已可深恥矣。逮辦理軍事,自矢靡他,中間本志變化,尤無恒之大者,用為內恥。爾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恒二字下手。”曾國藩采用現身說法,大膽剖析自己的短處,又將對兒子的要求層層分析,諄諄告誡,使兒子易于接受自己的指導。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用的更多的是“不行”、“你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等命令似的表達方式,往往要孩子的改正錯誤和缺點,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卻不愿去改變和更正,這就致使父母很難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更談不上做朋友了。我覺得曾國藩以身傳教、切實指導,敞開心扉與子女做朋友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們當代很多父母借鑒。

      3、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子女的榜樣

      曾國藩是個律己很嚴的人。他崇尚簡樸,多年居官,飲食起居,依然保持“寒素家風”,雖然貴為宰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他勤奮工作,每日自晨至晚,不稍休息,主要公文,都要親自批擬,很少讓別人,到了晚年右目失明,仍然批閱公文,寫作詩文、日記,所寫日記直至臨死前一日停止,可謂勤奮有恒。其它如讀書、修養、孝友、清廉等方面都為子女做出了極好的榜樣,這里就不一一論述了。曾國藩嚴格要求自己,為子女做出榜樣,并且教子有方,“愛之以其道”,使得自己的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直至今日,這些仍可以為一些父母有益的啟示。一方面,現代一些父母不嚴于律己,很難為子女做出好的榜樣。例如,要孩子做誠實的孩子,而自己卻做出不誠信的事情;要孩子尊敬父母,而自己對父母態度惡劣,甚至橫眉冷對。試問這樣說一套,做一套的父母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嗎?另一方面,現代一些父母不能對孩子“愛之以其道”,而多是“愛之以吾道”。例如,在孩子的興趣愛好方面,不是根據孩子的興趣,而是根據自己的偏好,甚至是社會的潮流。為孩子報鋼琴班、書畫班、舞蹈班等等,讓孩子在課余時間里,忙碌地奔走在各種培訓班之間。當然,不排除一些孩子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也有一些孩子無所成績,對他們來說不是興趣的培養,而是壓力。“愛之以其道”,發現孩子自己的興趣,并有意識地去培養,而不是根據成人的愛好和社會的潮流。用大人的眼光永遠發現不了孩子世界的快樂和興趣。可以說,曾國藩的嚴格要求自己,“愛之以其道”的家庭教育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曾氏家庭教育思想的消極影響

      曾國藩的倫理思想從本質上反映了中國傳統倫理思想所體現的倫理政治化的特征。它集中濃縮在曾國藩的“禮學”思想體系中。“禮”包含倫理與政事兩個層面。曾國藩所說的“政事”就是倫理政治化的表現。當然,曾國藩“禮學”中所包含的政事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治國平天下的內容了,它融入了近代意義上的學習西方先進文明的新的時代內容,其具體表現為他所開創的洋務運動的近代化因素,這就是人們普遍認同的“經世禮學”。正如馮友蘭先生所指出的:“專就經世之術說,曾國藩之學可稱為禮學。”但是,曾國藩的“經世禮學”并沒有否定傳統“禮學”的倫理制度和等級秩序等內容。相反,他認為傳統“禮學”所包含的倫理制度和等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曾氏一生對清王朝衷心耿耿,把維護清王朝的統治秩序作為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職責。這是曾國藩的時代和階級所致。這是人們對曾氏評價結下的一個解不開的紐結的原因之一。這種影響也保留在曾國藩的家庭倫理教育之中。體現為:

      1、“夫為妻綱”的消極思想教育

      妻女勤儉以敦厚家風是曾國藩尤其關心的事情。他教育女兒、兒媳要勤儉,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他在教育女兒、兒媳時,始終把他們放在從屬于男子的地位,是具有消極影響的,我們應該摒棄。他在1865年《諭紀澤紀鴻兒》中就說:“凡家有不勤不儉者,驗之于內眷而畢露,余在家深以婦女之奢逸為慮,爾二人立志撐持門戶,亦以自端內教始也”。次年他又在《諭紀澤紀鴻兒》中說:“歷觀古來世家久長者,男子須講求耕讀二事,婦女須講求紡績、酒食二事。”因此,“吾婁教兒婦諸女親主中饋,婦女縱不能精于烹調,必須常至廚房。必須講求作酒、小菜、換菜之類,爾等亦須留心于萌菜養魚,此一家興旺之象。斷不可忽。紡績雖不能多,亦不可間斷。大房倡之,四房皆和之,家風自厚也。”

      曾國藩對于出嫁的女兒,也嚴加管教,要求他們遵守婦道,勿輕夫家、孝順公婆、敬事夫君。他的三女兒嫁給羅家,女婿性格很差,夫婦鬧矛盾,曾國藩在寫給長子的信中道:“爾當諄囑三妹柔順恭謹,不可有片語違忤。三綱之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地維所賴以立,天柱所賴以尊。故《傳》曰:君,天也;父,天也;夫,天也。《儀禮》曰: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雖不賢,妻不可以不順。”這句囑咐可見他仍然是儒家“三綱”的忠實遵從者,女兒在婆家受丈夫的氣,他卻讓女兒繼續忍讓。他說:“爾當告誡大妹三妹忍讓順受。……爾諄勸諸妹,以能耐勞忍氣為要。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這里,曾國藩完全遵守封建禮教,把婦女置于從屬男子的地位,沒有一點時代氣息。

      2、否定醫藥的消極思想他因庸醫害人而有時否定醫藥,不免是片面的。他說:“藥能活人,亦能害人。良醫則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庸醫則害人者十之七,活人者十之三。余在鄉在外,凡目所見者,皆庸醫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來,決計不服醫生所開之方,亦不令爾服鄉醫所開之方。”曾國藩非常注重養生,但有病不服藥是于養生之道有害無益的。故他后來改為少服或慎服藥。“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凡多服藥餌,求禱神祗皆妄想也。”曾國藩由于少數庸醫害人而否定醫藥,不信醫生,不服或不輕服藥的思想,可見是片面的、消極的,也是不可取的。

      【參考文獻】

      [1]左宗棠.左文襄公家書[M].上海出版社,1920

      [2]馮馨葉,向鈺,段英智.曾國藩家教思想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影響[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3(4)

      [3]韓宇.淺述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J].管理觀察,2010(16)

      [4]李鴻章.李鴻章家書[M].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4

      [5]李曉敏.淺談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現實意義[J].新課程:教師,2010(6)

      作者:王淑珍,何衛軍,郎蕊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