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健康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城鄉健康教育之構想
城區在我市城區,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基礎,也積果了一些經驗,但與其它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停留在小制作、小范圍狀態.未形成應有的規模,廣大群眾對衛生健康的認識還處在較淺層次上.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使健教工作走向縱深,有必要在城區建立“健康教育中心”,中心的任務應是組織醫療、防疫、保健、美術(攝影)等學科的優秀人才,參與有關疾病防治、心理咨詢、以及衛生報刊的編纂、公益廣告(宜傳欄)等方面的制作.井建立各類健康服務中心,如“婚煙家庭中心”、“老年問題中心”、“兒童問題中心”等,并逐漸發展、完善網絡,在居民居住區的一定范圍內設健康教育服務站,為每家、每戶、每個人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中心”的另一任務是培訓城鄉的健教人員能系統地掌握健教知識,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指導和幅射的作用。農村我市農村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且部分居住于山區、丘陵地帶,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群眾更多關注的是如何發展生產,改變生活現狀而很少主動關心自已的健康間題,當有病或生命面臨危險和威脅時才不得不求醫看病,從而更加重了經濟負擔,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另外由于整體經濟的制約.無專項經費的投入,給健教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更需各方面的協調和努力.
二、機構、經費
縣級衛生主管部門應設立健康教育機構,按比例分配一定數額的活動經費,井爭取縣財政的支持,逐漸增加其經費投入.鄉(鎮)政府應成立相應的健教組織,由分管人員直接領導.設專人負責管理,參與經費使用、組織落實、協調合作、檢查評比等健教工作的全過程,村級組織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網絡系統,通過強有力的政府干預和社會的廣泛動員,促進區域性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健教內容
1.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生存環境、文化素質以及生活水平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失衡,輕則導致程度不等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焦慮癥等)以及其它疾病;重則導致家庭暴力、輕生厭世等心理障礙,極需健教人員適時地予以疏導.
2.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相對而言,部分農村生活較為散漫,無固定生活規律,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等劣習相當普遍,烹調技術落后、家禽家畜散放、飲用水不潔等,都是導致疾病的潛在威脅,所以提倡飲食衛生、營養衛生、休息衛生、環境衛生等顯得非常必要,是農村健教工作的重點。
3.勞動保護健康教育由于勞動防護不當導致的損傷、致殘等較為常見,所以健教重心應放在勞動強度、勞動安全保護以及兒童的勞動強度和時間的限制方面。
4.疾病防治健康教育使群眾了解常見病、地方病的防治知識;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和避孕知識;遺傳學知識、近親結婚危害等知識。普及外傷急救、炎癥、腫瘤等專科知識,大力提倡預防醫學,防病于未然,是農村健教工作的中心環節.
四、方式
1.在重視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為健教傳媒作用的同時,必須更廣泛地組織健教人員深入社區、走進家庭進行面對面的直接、形象、針對性的人際交流,效果會更好。
2.采用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合作.鼓勵服務對象參與并逐漸使其成為健康工作者,將群眾中一些有文化,熱心群眾工作的積極分子組織起來進行有計劃的培訓,讓他們先學一步.然后去影響其周圍人群,同時吸收群眾中的受益者,進行現身說教,其影響面會更大。
3.組織醫務人員包片、包點進行義診資詢活動,組織宜傳隊下鄉舉辦培訓班、學習班、印發材料,建健教室、墻報、板報、咨詢服務站等.
總之,健康教育是體現預防為主方針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解決的不僅僅是身體健康的問題,還直接涉及全民的心理家質、健康行為、醫療費用、甚至更多的社會發展問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的支持,醫生、護士、社區工作者等都有向服務對象進行健教的義務.健教機構要印制大童宣傳材料、灌制磁帶、錄像帶等,造成聲勢,力求做到圖文并茂、形式多樣,并注重群眾的知識層次,接受能力,做到言簡意賅,通俗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