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工程裝配式建筑教學課程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發現,我國各地區都出臺了一些裝配發展的建設政策,但是裝配建筑行業的人才問題一直是最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建筑產業化和信息化方面所需的人才更加稀缺。為此我國高校培訓建筑工程類專業裝配式建筑的人才。因此,在建筑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高職;建筑工程;裝配式;課程改革
1裝配式建筑教學的必要性
裝配式建筑是指在車間生產加工后將大量裝配式構件運到施工現場,并組裝分散的裝配式構件,建造具有功能的房屋。通過精確計算與設計將裝配式建筑構件進行連接,這種方法比傳統建筑模型更加安全,而且對提高施工質量和勞動效率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具有節約資源和減少施工污染的優點,這對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是有一定好處的。它將有助于促進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及其在建筑業中的應用,并通過新興產業和新的驅動力來減少產能過剩。政府還對裝配式建筑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政策。此外,一些企業已形成集裝式產業聯盟,積極推進生產基地建設,加快生產設備的引進和調試,盡快實施前期生產,最終實現標準化生產。但是目前由于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的人才比較稀缺,根本無法滿足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的需求,為解決這種問題,所以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培養。
2裝配式建筑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裝配式建筑課程一直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主干課程,但在課堂教學理論中更傾向于技術理論,更傾向于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實踐應該足夠全面。例如,預制混凝土結構課程在教學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具體來說:首先,現有的教材不多,例如:住宅產業化推進中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出版的版的《裝配式建筑必讀》、還有王翔寫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現場施工細節詳解》、以及上海某公司寫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和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工人操作實務》等一些偏向于技術理論的教材,而對于實踐方面的教材卻很少。第二是以這種方式實踐教學,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施工培訓室建設類似學校的課程不夠完善,實體配套教學模式建設跟不上時間,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生產,施工安裝,質量驗收,實際教學研究深入健康監測等。第三是裝配式混凝土很難進行Y型結構培訓,很難找到如何建立場地,如何安排工作崗位,如何設計培訓方案,如何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實訓教學,是值得實踐研究的問題。所以對于裝配式建筑教學的研究還有很多問題。
3裝配式建筑課程的改革
3.1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高校在培養裝配式建筑行業的人才需要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和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應該增加裝配式建筑課程的數量,對于課程的重點應該偏向于工廠生產裝配式建筑構件的現場安裝,還有其相關的知識等,并應該組織學生多加使用BIM技術和VR技術模擬培訓。實施面向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確定培養目標。高職院校的建設需要立足于民族教育“優秀工程師培養計劃”的普遍標準,結合當前建筑業發展現狀,學校定位和專業教育建設綱要,將理論與實踐完全結合。
3.2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三維模型構建的“BIM”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現場施工環境,能夠使得學生可以準確把握裝配式制建筑和傳統建筑的區別和相同點。在施工工藝、裝配施工工藝、施工方法、質量要求等方面與傳統建筑區有異同。教師也可以使用案例教學法進行選擇和組裝。如外墻懸掛系統、模塊化框架系統、預制剪力墻系統、預制框架-剪力墻系統等,適用于各種預制建筑系統,讓學生了解這些節點的應力特性,詳細介紹結構、工藝流程。在比較傳統的現澆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分析各種施工體系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不同特點的基礎上,適用于建造什么樣的建筑。
3.3學校與企業加強合作
目前,我國一些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這種合作模式對于培養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種合作模式對高校和企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好處。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高校之間相互合作,既培養了人才又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動力。高校是我國的人才培養基地,裝配式施工人員培訓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和資源的限制,我國建設模式和裝配式建筑專業生產操作教師缺乏裝配式施工的實踐,企業在這一方面的優勢遠遠大于學校,但理論知識相對于高校而言是不足的。因此,在學生和員工在學校和企業環境中的角色交換中,裝配式建筑人才的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斷促進其專業水平的提高。學校和企業合作培養出的裝配式建筑人才,為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3.4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與傳統建筑施工相比,預制建筑與設計環節的差異很大。因此,建筑職業學校首先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提高教學人員。學校需要積極提供必要的資源,以便不斷學習和提升教師的知識,技術和思想。教師需要在制造商和施工現場觀察,學習和實踐,以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預制建筑領域的概念,標準,管理,要求,新技術和實際操作細節。學校還需要在預制建筑中積極招聘教師。此外,還可邀請優秀的專家,學者和技術骨干到學校進行技術講座,參與教材編寫和教學計劃設計。
4結語
學校開設的裝配式建筑課程應根據自己的專業工程建設的情況,然后對裝配式建筑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進行調整,以裝配式建筑的概念和能力建設為基礎,通過改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并且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裝配式建筑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機會,通過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校可以更好的掌握裝配式建筑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加強對老師的培訓,提高裝配式建筑課程的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培養裝配式建筑行業所需的人才有著很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劉建邦.試論建筑工程類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144-145.
[2]韓晶晶,黃朝威,黃中強,韋武昌,張麗娟,王痛快.基于裝配式建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養[J].價值工程,2018,37(02):197-198.
作者:章純 單位: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